微生物学化脓性细菌.
《病原微生物学》致病球菌(化脓性细菌)
UP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 (2)毒性休克综合 征毒素 (3)烫伤样皮肤综
合征
UP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 2.分离培养鉴定 3.药物敏感性实验 4.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
(四)防治原则
2.注意卫生,防止医源性感染
3.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一般可选用:红霉素、新型青霉素、庆大霉素、
1.合理使用抗生素,耐青霉素G者高达90%以上。
万古霉素或先锋霉素Ⅵ治疗 。
链球菌
二、链球菌
分布: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
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 。 链球菌属是链球菌科中最大的属,该 属现有90个种(亚种),与人类健康密切 的近10个种。
最常见的为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荚膜 2、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中耳炎、乳突炎、 副鼻窦炎、脑膜炎
溶血素
神经氨酸酶
(三)诊断与防治
1、微生物学诊断:
标本采集:痰液、脓汁、血液、脑脊液
检测方法: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血平板+鉴定试验
2、防治:
疫苗:多价荚膜多糖疫苗
抗菌素:青霉素(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头
孢菌素类等。
2.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形成肠毒素;
3.食物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的食物
特性:小分子蛋白质,耐热,耐蛋白酶。
中毒机制 :
1.作用于胃肠粘膜,引起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等炎症改变及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腹泻
2.刺激迷走神经的内脏分支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UP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疾病
(1)局部感染: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等。 (2)全身性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第一节 化脓性细菌
有群特异性。
9
()
Fc receptor IgG
PHAGOCYTE
SPA
BACTERIUM
协同凝集试验()
功能 体内作用:
与结合后所形成的 复合物具有抗吞噬、 促细 胞分裂、引起超敏反 应、 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 物活 性。 体外作用: 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 检测。
S.aureus
22
.免疫性
人类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 皮肤黏膜受伤后,宿主免疫力降低时, 才易引起葡萄球菌感染。
感染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 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23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
毒素检查
色素,溶血……
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
药敏实验 动物实验:对食物中毒患者
24
四、防治原则
治
抗菌素 药敏试验
自身菌苗疗法
注意 消毒隔离
防止 医源性感染
防
防止 耐药性产生
注意 个人卫生
25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26
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常见重要病原菌,耐药 菌株日益增多;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细菌进入 非正常寄居部位时,可引起多种感染,各类感染 中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居病原菌的第位,造成诊 治困难,引起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关注。
龋齿,心内膜炎
33
一、群(化脓性)链球菌 本属细菌的代表种,致病性强,对
人致病的链球菌有属此种。
34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革兰染
化脓性细菌
第十章化脓性细菌(purulent bacterium)一、概念:化脓性细菌是一类能够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二、分类:1.化脓性球菌:G+,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G-,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2.化脓性杆菌:G-,大肠埃希菌属,假单胞菌属第一节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模式代表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G+球菌,典型排列方式为葡萄串状,无特殊结构(体外)2.培养特性温度:28-38℃(37℃);pH:4.5-9.8(7.4)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血琼脂平板上生长繁茂并形成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菌落:中等大小(1-2mm),圆形,光滑,不透明,各种脂溶性色素3.生化反应4.分类根据色素,生化反应等不同类型,分为三种:主要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血浆凝固酶+--α溶血素+--SPA +--甘露醇发酵+--致病性强弱无5.抗原结构(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性质:①细菌细胞壁的表面蛋白②可与人类、豚鼠、小鼠等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以下作用:a.抗吞噬b.损伤血小板,引起超敏反应c.可用于协同凝集试验(2)荚膜:黏附作用(3)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为磷壁酸中的组分,分为两群A群――金黄色葡萄球菌B群――表皮葡萄球菌 (S.epidermidis)6.抵抗力(1)抵抗干燥,热(80℃,30min),盐(10-15%)(2)碱性染料敏感(结晶紫,龙胆紫)(3)耐药菌株迅速增多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侵袭力(1)表面结构:SPA,荚膜等(2)酶类:①凝固酶(coagulase):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医学微生物学】化脓性细菌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化脓性细菌总结自己总结的期末复习资料,会一直坚持做化脓性球菌葡萄球菌属形态染色A 群链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G(+), 呈矛尖状,多成对排列。
无鞭毛、无芽胞。
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
1.营养要求高。
兼性厌氧。
2.在血平板上形成α 溶血环;厌氧条件,形成β 溶血环。
3.孵育超过48h,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状。
①荚膜(抗吞噬,是主要侵袭力) ②肺炎链球菌溶素(溶解细胞) ③脂磷壁酸(引起炎症反应) ④神经氨酸酶所致疾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其次是支气管炎脑膜炎奈瑟菌【奈瑟菌属肾形或豆形,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G(-) 新分离的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1.专性需氧。
营养要求高。
2. 在巧克力色培养基中形成似露滴状、凸起、圆形、无色的光滑型菌落。
3.可产生自溶酶。
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 、菌毛(介导黏附) 、内毒素LOS (为主要致病物质,引起血管坏死性出血) 、IgA1 蛋白酶(破坏sIgA1) 。
所致疾病此菌为流脑的病原菌,人类是其惟一易感宿主。
飞沫传染。
一般表现为 3 种临床类型:普通型、暴发型(儿童罹患为主) 和慢性败血症型(多见于成人) 以体液免疫为主常因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1、2、3、4.快速诊断法―SPA 协同凝集试验、ELASA 淋病奈瑟菌【奈瑟菌属G(-)双球菌,常成双排列有荚膜,致病菌株有菌毛球形或椭球形。
1μm。
典型排列为葡萄串状。
球形或椭圆形。
链状排列。
无G(+) 芽胞,无鞭毛。
可在培养早期在青霉素作用下可变为L 型。
形成荚膜。
有菌毛样结构,含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一般不形成荚膜。
型特异性的M 蛋白。
G(+) 1.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2. 兼性厌氧或需氧;最适温度37 ℃;最适pH7.4。
3.液体培养基(肉汤) 混浊生长 4.血琼脂平板:全透明溶血环(β 溶血环) 致病物质:①酶: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纤维蛋白溶酶等。
化脓性细菌ppt课件
8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疖、痈、麦粒肿、甲沟炎、伤 口化脓等。其特点是脓汁粘稠,病灶局限,界限明显。 内脏器官感染:肺炎、中耳炎、胸膜炎、心内膜炎等。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毒素性疾病 ①食物中毒 ②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③毒性休克综合征 (3)葡萄球菌性肠炎又称假膜性肠炎
4.抵抗力较弱,56℃,15~30min即被杀 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ppt课件.
2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此外,该菌产生的 溶血素O、紫癜形成因子及神经氨酸酶等物质也与 致病性有关。
2.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也可引起支气管肺 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心内膜炎、脑膜 炎及败血症等。
ppt课件.
5
性状
4.分类
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金黄色
表皮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
腐生 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
金黄色白色ຫໍສະໝຸດ 白色或柠檬色发酵甘露醇
+
-
-
凝固酶
+
-
-
α溶素
+
-
-
耐热核酸酶
+
-
-
致病性
强
弱或无
无
ppt课件.
6
5.抵抗力
葡萄球菌在无芽孢细菌中抵抗力 最强
对碱性染料(龙胆紫)敏感
三耐:1、耐干燥;2、耐热;3、 耐药性,特别对青霉素G
第十六章 常见致病菌
ppt课件.
1
第一节 化脓性细菌
化脓性细菌是一类能够感染人体引 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化脓性球菌:G+球菌:葡萄球菌, 链球菌,肺炎链球菌;G-球菌:脑 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医学微生物学化脓性球菌
抗菌药物研究
针对化脓性球菌的抗菌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和已有抗生素的 改良,以克服细菌耐药性问题。
新型疫苗与免疫治疗研究
新型疫苗
针对化脓性球菌感染的新型疫苗研究,旨在通过激发机体免疫反应,预防和治疗 感染。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 的建议来确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防止耐药性的 产生。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 来治疗化脓性球菌感染。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应 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05
化脓性球菌研究进展
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研究
耐药性机制
治疗。
综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休息,遵医嘱治疗,同 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和饮食习惯。
防止传播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防止感染传播给其他人
或动物。
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
1 2 3
根据病菌类型选择抗菌药物
不同类型的化脓性球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敏感程 度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的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 抗菌药物。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化脓性球菌的 清除能力。
感染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
感染机制
深入了解化脓性球菌的感染机制,有助于为防治策略提供理 论依据,降低感染风险。
防治策略
针对化脓性球菌的防治策略研究,包括预防措施、早期诊断 和有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表现与疾病类型
疖
疖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形
化脓性细菌ppt课件
疖
19
丹毒
20
猩红热
2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同葡萄球菌 血清学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 test) 简称抗O试验,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抗体效价超过1:400有诊断价值。
22
(四)防治原则
对病人和带菌者应及时治疗,以减少传 染源。注意空气、器械、敷料等的消毒灭菌。 对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要早期彻底治 疗,防止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的发生。 治疗首选青霉素。
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血浆凝固酶 (2)葡萄球菌溶血素 (3)杀白细胞素 (4)肠毒素 :为外毒素,耐热,100℃ 30min 不被破坏,也不受胃液中蛋白酶的影响。食入肠毒 素的可引起消化道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8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疖、痈、麦粒肿、甲沟炎、伤 口化脓等。其特点是脓汁粘稠,病灶局限,界限明显。 内脏器官感染:肺炎、中耳炎、胸膜炎、心内膜炎等。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毒素性疾病 ①食物中毒 ②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③毒性休克综合征 (3)葡萄球菌性肠炎又称假膜性肠炎
5
4.分类
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性状
菌落色素 发酵甘露醇 凝固酶 α溶素 耐热核酸酶 致病性
金黄色 葡萄球菌 金黄色 + + + + 强
表 皮 葡萄球菌 白色 弱或无
腐 生 葡萄球菌 白色或柠檬色 无
6
5.抵抗力
葡萄球菌在无芽孢细菌中抵抗力 最强 对碱性染料(龙胆紫)敏感
三耐:1、耐干燥;2、耐热;3、 耐药性,特别对青霉素G
医学微生物学9、化脓性球菌(人卫 )
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气雾剂吸入造成多器官损伤,重者休克或死亡
5)表皮剥脱毒素
与表皮棘状颗粒层的GM4糖脂样受体结合 发挥丝氨酸蛋白酶功能,裂解细胞间桥小体,使表 真皮脱离
引起剥脱性皮炎(皮肤烫伤样综合症)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1)
前噬菌体基因编码的外毒素 可引起机体发热、休克、脱屑性皮疹 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可形成圆凸、针尖大小、
S型、灰白色菌落,多数菌株可见溶血现象
3、生化反应: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
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与葡萄球菌不同,不产生触酶。
4.抗原结构
荚膜 蛋白质 多糖
据蛋白抗原进一步 分型
分 20 个群, A 群为主 要致病菌
β溶血;杆菌肽敏感 β溶血;杆菌肽不敏感 不溶血;不耐6.5%溶血;胆盐不敏感
龋齿,心内膜炎
一、A群(化脓性)链球菌
本属细菌的代表群,致病性强, 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有90%属此群。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 含透明质酸的荚膜和含型特异M蛋白的菌毛
与细胞表面的纤连蛋白结合,介导粘附
3)M蛋白:
介导粘附,抗吞噬及杀灭 具有交叉抗原性,与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4)透明质酸酶
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扩散 5)链道酶(SK) 降解脓液中高粘度的DNA,促进病菌扩散 6)链激酶(SD) 溶解血凝块或阻止血液凝固,利于扩散
7)链球菌溶血素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微生物学化脓性细菌
46
47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按多糖抗原,可分成20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
株,90%左右属A群。
A群根据其M抗原不同,可分为100个型。
48
6、抵抗力
抵抗力比较弱。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药都很敏感。
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 素等。 酶
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 明质酸酶、脂酶等。 其他
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21
凝固酶(coagulase)
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 凝固的酶类物质。
作用: 抗吞噬作用(纤维蛋白沉积细菌表面)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接种在血琼脂平板 如有溶血菌落,应与葡萄球菌区别 溶血菌落,要和肺炎链球菌鉴别
62
血清学诊断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
SLO+RBC
溶血
SLO+患者血清Ʈ单位 意义: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63
四、防治原则
减少传染源 注意消毒 治疗患者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须治疗彻底,
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64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
65
一、生物学性状
G+双球菌,呈矛尖状 培养:营养要求高。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细小、圆
形略扁、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 血环,培养时间 >48小时,菌落呈脐状 生化反应: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菊糖发酵 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微生物学 第10章 化脓性细菌
其他
纤维蛋白溶酶即葡激酶 耐热核酸酶 透明质酸酶 脂酶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局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内脏器官感染、 局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内脏器官感染、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按M蛋白分型
一、 A群链球菌 群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 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 大小:中等大小 大小: 排列: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 排列: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 特殊结构: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h)可 特殊结构: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 形成荚膜,随培养时间延长,荚膜消失。 形成荚膜,随培养时间延长,荚膜消失。 染色性:通常是G 染色性:通常是G+。
2.
化脓性杆菌
化脓性杆菌:是指能引起人类化脓性炎
症的一类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 如大肠埃希菌属、变形杆菌属、假单胞 菌属、产气荚膜梭菌及无芽胞厌氧菌的 拟杆菌属等。
常见的化脓性细菌
形态 化脓性球菌 革兰染色 G+ G化脓性杆菌 G细菌属 葡萄球菌属、链球 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淋 病奈瑟菌属 假单胞菌属
血栓等病理特性。 血栓等病理特性。 等病理特性
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为损伤细胞膜的外毒素,按抗原性不同, 为损伤细胞膜的外毒素,按抗原性不同,可分 对人类致病的溶素,主要是α 为α、β、γ、δ,对人类致病的溶素,主要是α溶 素。 使多种哺乳动物RBC溶血,对白细胞、肝细胞 溶血,对白细胞、 使多种哺乳动物 溶血 等均有损伤作用。 等均有损伤作用。
化脓性球菌
是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化脓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空气、 水、土壤、人及动物的体表与体内均有存在,多数不致病,有些人的皮 肤和鼻咽腔带有致病菌株,一般带菌率为(20~50)%,医务人员的带菌 率可高达70%,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①革兰阳性,典型的细菌呈球形,直径0.5~1.5μm; ②繁殖时沿多个平面不规则分裂,堆积成葡萄状;脓汁或液体培
⑵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存在于细胞壁内,有型的特异性。 4.抵抗力:为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可概括为“四耐一敏感”: ①耐干燥,在干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
②耐热,在60℃ 1h或80℃ 30min以上仍能存活;
③耐盐, ④耐药,目前对青霉素耐药以达90%以上;
⑤对碱性染料敏感,1:1000~ 1:2000龙胆紫能抑制其生长。
一般致病菌株较非致病菌长。
③一般无特殊结构,幼龄时有荚膜。
2.培养特征和生化反应:
(1)兼性需氧;
(2)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加入 血清、全血或葡萄糖; (3)生长温度:最适为37℃, (4)菌落特征:
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管低有絮状沉淀; 在血平板上可有α、β、γ三种溶血,菌落细小,灰白色,表面
三、免疫性:
1.抗M蛋白的抗体 2.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型别多—反复感染
3.链球菌致热外毒素抗体(SPE抗体)
终身免疫,但无交叉免疫
4. AS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用SLO检测血清中的ASO抗体,常用于风湿热、急 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2019/2/12 26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咽喉拭子
与金葡菌的鉴别
微生物学(药学专业)化脓性细菌
培养特性(2)
在肉汤培养基中24小时后呈均匀混浊生长。 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边
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不同的菌种产生不同的 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为脂溶性。 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
现在是11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三
该酶的活性。
现在是51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三
链道酶
又名脱氧核糖核酸酶,主要由A、C、G族链
球菌产生。
此酶能分解粘稠脓液中具有高度粘性的 DNA,使脓汁稀薄易于扩散。
产生的相应抗体有中和该酶的活性。
现在是52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三
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 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现在是35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三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呈链状排列,短者 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
幼龄培养物大多可见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无芽胞, 无鞭毛。
革兰氏染色阳性。
溶血
+
-
-
-
-
-
耐热核酸酶活性 +
-
蛋白A(SPA)
+
-
致病性
强
弱或无
──────────────────────────────
-
-
无
现在是18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三
葡萄球菌A蛋白(SPA)
是存在于 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为
完全抗原,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1、IgG2和IgG4分子的Fc
第一节化脓性球菌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葡萄球菌溶血素: 有五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 溶血素。
作用:溶血,损伤多种血细胞及组织细胞 (3)杀白细胞素: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 表现:白细胞运动能力丧失,胞内颗粒排
除,细胞死亡。
法。
2、熟悉常见病原性球菌所致疾病及实验室检查方
3、了解各种病原性球菌标本采送原则及防治原则。
实用文档
化脓性球菌:因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 脓性炎症 主要包括:
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 菌
革兰阴性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实用文档
一、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 菌
实用文档
(2)根据抗原分类
荚膜
细胞壁 蛋白质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根据蛋白抗原 进一步分类
M抗球菌)
实用文档
5、抵抗力:本菌抵抗力不强, 60℃30分钟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磺 胺等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物。
(2)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中毒性休克综实用文合档 征(TSS)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三)、微生物检查法
1、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2、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3、分离培养 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
毒素检查
实用文档
色素,溶血,
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
名称 溶血 溶血
类别
致病性
化脓性球菌
编辑ppt
7
色素
❖金黄色 ❖脂溶性色素
β溶血 ❖血平板上 ❖完全透明溶血环
编辑ppt
8
生化反应
❖ 触酶(+),区别链球菌属
触酶 2H2O2
2H2O+O2
❖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
产酸不产气
致病菌
❖ 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
(+)
甘露醇发酵试验
3. 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荚膜多糖、
链球菌
致病力强
不溶血
丙型链球菌
编辑ppt
无致病性
38
α溶血
β溶血
(狭窄草绿色溶血环 ) (宽大透明溶血环)
草绿色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多为条件致病菌
致病力强
编辑ppt
不溶血链球菌
无致病性
39
2)根据抗原构造分类
✓ 多糖抗原,分为A、B、C、D…… 20个群
✓ 对人致病的90%属A群 ✓ 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状的食物中毒 ❖ 还具有超抗原(superantigen)作用
(4)(表皮)剥脱毒素
✓ 水解表皮颗粒层细胞间的桥粒 ✓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多见新生儿、幼儿、免疫功 能低下者
✓ 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和水疱形成,继以表皮上层大 片脱落,受损部位的炎症反应轻微
(2)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 细胞毒素----破坏白细胞 ❖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 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细菌侵袭力
(3) 肠毒素(enterotoxin)
❖ 约50%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 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 耐热,抗胃肠液中蛋白酶 ❖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
医学微生物学 名词解释(王晓春版)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microorganism(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大群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一类体积小、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结构简单、容易变异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体或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3、LPS(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的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4、细菌L型: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状态。
4、中介体:是部分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阴性菌,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增强代谢、参与细菌分裂。
5、Plasmid(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中,为双股闭合环状DNA,控制细菌某些性状,可自我复制,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可随机获得和丢失。
6、异染颗粒:胞质颗粒用蓝色染料甲基蓝或甲基苯蓝染色时可被染成红色或不同深浅的蓝色,与菌体其他部分不同,显示异染效应,称为~,在菌种鉴定时有一定意义。
7、培养基: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8、菌落:经过培养后,互相分离的单个细胞分裂繁殖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
9、属:具有共性的若干种的组合,应与其它属有明显的差异。
10、种: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
11、生长因子:是许多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12、生化反应:根据细菌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酶,分解不同营养物质以及产生不同代谢产物的特点,借以区别和鉴别细菌种类的生化试验。
13、热原质/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致热源的大多是G-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称化脓性球菌
新生儿1%硝酸银滴眼,或红霉素、四环素 眼药膏 药物首选青霉素,但多有耐药性,应用新 型青霉素族抗生素
脑膜炎奈瑟菌
N. meningitis
meningococcus
形态与染色
G- ,0.6-0.8µm 肾形或豆形,成双 排列,凹面相对; 病人脑脊液(CSF )中典型,多位于 中性粒细胞内; 无鞭毛和芽胞;新 分离株具有荚膜和 菌毛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链球菌 Streptococcus
分类方法有三种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根据多糖抗原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A族链球菌 Streptococcus Group A
形态与染色
直径约1μm。链状排列。无鞭毛,不形成 芽胞。A族有M蛋白,可形成透明质酸荚膜
所致疾病
菌血症或败血症 尿路感染 修复术或导管引起的感染 创伤感染
防治原则
主要预防医源性感染和院内感染 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小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SPA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依据
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综合性预防措施
隔离病人、检查带菌者、预防性投药,室内通风
流脑疫苗:
6个月-2岁接种两次,间隔1月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制备疫苗
青霉素、磺胺大剂量治疗
脑膜炎接种
小结
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 致疾病 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 所致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 无芽胞,无鞭毛。培养早期(2~4h)形成透明质
酸的荚膜。 细胞壁外有菌毛样结构,含有型特异性M蛋白。 革兰染色阳性。
40
41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 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
Fc receptor IgG
PHAGOCYTE
SPA
BACTERIUM
16
荚膜:体内的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荚膜, 有粘附作用,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
17
5、抵抗力
葡萄球菌在无芽胞菌中抵抗力最强。60℃ 1h或 80℃30分钟才被杀死。
对碱性染料敏感,龙胆紫可抑制其生长。 对许多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
意义: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22
葡萄球菌溶素(膜损伤毒素):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主要是溶素。 溶素对多种哺乳动物RBC有溶血作用。对白 细胞、血小板、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 滑肌细胞等均有损伤作用。 溶素是一种外毒素,可制成类毒素。
杀白细胞素: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抗 吞噬和增强病菌的侵袭力。
63
四、防治原则
减少传染源 注意消毒 治疗患者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须治疗彻底,
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64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
65
一、生物学性状
G+双球菌,呈矛尖状 培养:营养要求高。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细小、圆
形略扁、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 血环,培养时间 >48小时,菌落呈脐状 生化反应: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菊糖发酵 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3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金黄色葡 萄球菌(S.aureus)。
4
分布广泛,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所致疾病
化脓性炎症 食物中毒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耐药率高
5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已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18
6、分类
根据色素与生化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根据噬菌体:分为5个噬菌体群和26个噬菌体型。
1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20
(一)致病物质
毒素 细胞毒素(、、、、杀白细胞素)、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
11
3、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可与链球菌区别 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 致病株能分解甘露醇。
12
4、抗 原 结 构
capsule
polysaccharide (teichoic acid)
SPA
13
葡萄球菌A蛋白 (staphylococcus A protein ,SPA)
23
肠毒素(enterotoxin)
约1/3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 耐热的外毒素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作用机制: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
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24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n)
蛋白质外毒素,使表皮和真皮脱离。 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接种在血琼脂平板 如有溶血菌落,应与葡萄球菌区别 溶血菌落,要和肺炎链球菌鉴别
62
血清学诊断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
SLO+RBC
溶血
SLO+患者血清+RBC
不溶血
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 意义: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55
3、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LTA) 围绕在M蛋白外层,与M蛋白共同组成链球菌
的菌毛样结构。 与人类多种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细菌能定
植在皮肤和粘膜表面。 M蛋白 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 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
56
57
(二)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为主,占90% 化脓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咽炎、
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 素等。 酶
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 明质酸酶、脂酶等。 其他
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21
凝固酶(coagulase)
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 凝固的酶类物质。
作用: 抗吞噬作用(纤维蛋白沉积细菌表面)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34
(三)免疫性
人类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患病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强。
3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脑脊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分离培养 与鉴定
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
毒素检查
色素、溶血等
触酶 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
幼猫试验
36
青霉素是治疗首选药物,极少发现有耐药菌株。
4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50
(一)致病物质
链球菌溶素 (streptolysin)
脂磷壁酸 M蛋白
链激酶
致热外毒素
(streptokinase; SK)
(pyrogenic exotoxin) 链道酶
透明质酸酶
(streptodornase; SD)
球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1µm, 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 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革兰染色阳性。 衰老、死亡或被中性粒细胞
吞噬后易G-。
6
脓标本革兰染色镜检
7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耐盐,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 适pH为7.4。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孵育24~48h后,形成S型(光 滑)菌落。
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是群特异性抗原,是细 胞壁的多糖组分。
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
44
5、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45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 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多 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完全透明溶血环,称乙型溶 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致病 力强。
27
(二)所致疾病
1、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炎症大多由致病性较强的金 葡菌引起。
(1)局部感染:疖、痈、毛囊炎、甲沟炎、蜂窝组 织炎、脓胸、伤口化脓
(2)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特点:脓液稠厚,不易扩散
28
化脓性感染
:
痈
疖
29
化脓性感染
30
2、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为毒素性食物中毒, 1~6h出现症状,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大多于1~ 2d内恢复。
第三篇 微生物学各论
三性两法
生物学性状
微生物学检查法
致病性
免疫性
防治法
1
第十四章 化脓性细菌
2
化脓性细菌:一类能够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 症的细菌。常引起创伤感染和医院内感染。
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可分成 G+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铜绿假单 胞菌等。
66
肺炎球菌
67
肺炎链球菌菌落---扁平状
68
肺炎链球菌落---脐状
69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荚膜 肺炎链球菌溶素O 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化脓性中耳炎、胸膜炎、脓胸、脑膜炎或败血 症
70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取痰液、脓汁、血液或脑脊液等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51
1、毒素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由A群链球菌溶原菌菌株产生。
52
链球菌溶素:
根据对氧的稳定性可分为:
SLO (链球菌溶素O): 对O2敏感,氧化后即失去溶血活性。 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SLO抗体(即抗“O”), 常用于风湿热活动性及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1:400) SLS (链球菌溶素S): 对O2稳定 破坏红细胞 无免疫原性,不产生抗体。
胆汁溶菌试验 Optochin试验 荚膜肿胀试验
动物试验:少量具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注入小鼠 腹腔内,一般24h内死亡。
边缘整齐的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42
3、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触酶阴性。 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
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43
4、抗原结构
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A 群链球菌有M、T、R和S不同性质的蛋白质抗原, 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
中耳炎等) 中毒性
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58
小儿猩红热
猩红热皮疹
59
60
(三)免疫性
可获得对同型链球菌的特异性免疫力。 但因其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常可反
复感染。 患猩红热后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