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选择方法在建模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中的特征选择技巧(五)
![数据挖掘中的特征选择技巧(五)](https://img.taocdn.com/s3/m/5863b1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b.png)
数据挖掘中的特征选择技巧在数据挖掘领域,特征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特征选择是指从数据集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以便用于建模和预测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特征数据,而并非所有的特征都对建模和预测有帮助。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特征选择,成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数据挖掘中的特征选择技巧,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特征选择的意义特征选择在数据挖掘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当特征选择得当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模型的复杂度,降低过拟合的风险,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其次,特征选择可以降低建模的成本和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集往往包含大量的特征,而特征选择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出最重要的特征,从而降低数据处理和建模的成本和时间。
最后,特征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通过特征选择,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
2. 特征选择的方法在数据挖掘中,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进行特征选择。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
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是指在建模之前,利用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筛选,常用的技巧包括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
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是指在建模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尝试不同的特征组合,从而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
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是指在建模过程中,将特征选择融入到模型训练中,通常是通过正则化技术来实现。
除了上述的基本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选择技巧。
例如,基于信息熵的特征选择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特征对于目标变量的信息增益来进行特征选择。
此外,基于树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特征的重要性分数来进行特征选择。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3. 特征选择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特征选择技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例如,在医疗领域,可以利用特征选择技巧来筛选出对疾病诊断和预测有帮助的生物标志物。
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中的特征选择与建模
![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中的特征选择与建模](https://img.taocdn.com/s3/m/fecd26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1.png)
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中的特征选择与建模金融风险预警模型是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特征选择和建模是构建可靠的预警模型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中的特征选择和建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1.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从大量的可能预测变量中选择最具预测能力的变量。
在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中,合理的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维度灾难、避免过拟合等问题。
(1)过滤式特征选择过滤式特征选择是根据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筛选。
常用的指标有互信息、相关系数、卡方检验等。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选择与目标变量相关性较强的特征。
(2)包裹式特征选择包裹式特征选择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
它模拟了实际预测过程,通过反复训练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或其他评估方法来确定最佳特征子集。
常用的算法有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
(3)嵌入式特征选择嵌入式特征选择是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同时进行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
常见的嵌入式特征选择算法有LASSO、岭回归、弹性网等。
这些算法会自动选择对模型具有重要影响的特征,并进行正则化处理来防止过拟合。
2. 建模建模是根据选定的特征进行模型的训练与评估。
在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中,常见的建模方法包括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1)逻辑回归逻辑回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类问题的线性模型。
它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各个特征的权重,进而得到风险预测的概率。
逻辑回归不仅可以预测二分类问题,还可以通过改进方法预测多分类问题。
(2)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算法。
它通过建立一个最大间隔的超平面来实现分类。
支持向量机在处理高维数据和非线性问题时表现出色,但它也有可能引入过拟合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
(3)随机森林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进行预测。
它通过投票或平均的方式来获得最终的预测结果。
随机森林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预测能力,适用于处理较大规模的数据集。
mat方法
![mat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48f2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a.png)
mat方法Mat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计算工具,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统计建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Mat方法的基本概念、使用场景和常见应用案例。
一、什么是Mat方法Mat方法是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数学计算方法,它可以用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和复杂的数学模型。
Mat方法的核心是矩阵运算,通过对矩阵进行加减乘除、转置、求逆等操作,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建模。
二、Mat方法的使用场景Mat方法适用于各种数据分析和建模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预处理:在数据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
Mat方法可以通过矩阵运算,快速高效地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例如实现数据的归一化、标准化和缺失值处理等。
2. 特征选择: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建模中,特征选择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Mat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差和重要性等指标,帮助我们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3. 模型建立:在模型建立阶段,Mat方法可以用来构建各种数学模型,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通过矩阵运算和优化算法,Mat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拟合模型参数,最小化损失函数,从而得到最优的模型。
4. 模型评估:在模型建立之后,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
Mat方法可以通过计算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误差、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三、Mat方法的常见应用案例1. 股票预测:利用Mat方法可以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
通过矩阵运算和优化算法,可以找到最佳的模型参数,从而提高股票预测的准确性。
2. 文本分类: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文本分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将文本转换为矩阵表示,可以利用Mat方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
例如,可以使用词袋模型将文本转换为词频矩阵,然后通过矩阵运算和分类算法,对文本进行分类。
3. 图像处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Mat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图像数据。
掌握机器学习的特征选择和降维方法
![掌握机器学习的特征选择和降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08e2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1.png)
掌握机器学习的特征选择和降维方法特征选择和降维是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步骤。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和高维数据时,选择合适的特征和降低维度可以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机器学习中常用的特征选择和降维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特征选择方法特征选择是从原始特征集中选择出对目标变量有关系的最重要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三种。
1.过滤式特征选择过滤式特征选择独立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统计方法或者特征相关度评估来选择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卡方检验、互信息和方差分析等。
这些方法能够评估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选择出与目标变量相关性较高的特征。
2.包裹式特征选择包裹式特征选择使用实际的机器学习算法来评估特征的好坏。
它通过反复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并根据特征子集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选择。
常用的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有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和递归特征消除等。
这些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选择出对于机器学习算法性能影响较大的特征。
3.嵌入式特征选择嵌入式特征选择将特征选择融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直接通过算法本身来选择特征。
经典的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有L1正则化和决策树算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特征权重或者特征重要性指标来选择特征。
二、降维方法降维是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一个低维空间中,减少数据的维度。
降维的目标是保留尽量多的数据信息,同时减少数据的复杂度和计算开销。
常用的降维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因子分析等。
1.主成分分析(PCA)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降维技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特征映射到新的低维子空间中。
它能够最大化数据方差,实现降维的同时保留较多的数据信息。
主成分分析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线性判别分析(LDA)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有监督降维方法,它同时考虑了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后的类别可分性和类内紧凑性。
线性判别分析在模式识别和人脸识别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su 优化模型的方法
![su 优化模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a5ea0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2.png)
su 优化模型的方法在优化模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模型优化方法: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处理,以消除数据中的无效信息和噪声,提高数据质量。
2.特征选择:通过分析相关性、信息增益等指标,选择最相关的特征进行建模,减少特征维度和噪声的干扰,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3.特征转换:将原始特征进行变换和组合,生成新的特征。
例如,可以通过多项式特征、离散化、独热编码等方式,提取更具信息量的特征,帮助模型捕捉更多的数据模式。
4.模型选择: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的分布,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模。
例如,对于线性关系较强的问题,可以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对于非线性问题,可以选择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模型。
5.模型调参:通过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如学习率、正则化系数、树的深度等,来寻找最优参数组合,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
可以利用网格、随机等方法来寻找最优参数。
6.模型集成:通过将多个弱学习器集成成一个强学习器,提高模型的性能。
常用的模型集成方法包括堆叠模型、投票模型、集成学习等。
7.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引入正则项,限制模型的复杂度,防止过拟合。
常用的正则化方法有L1正则化、L2正则化等。
8.数据增强: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扩增,增加模型的训练样本,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镜像、旋转、缩放等操作,生成更多的样本。
9.异常检测:通过识别和处理异常值,减少其对模型的影响。
可以利用统计分析、聚类等方法来识别异常值。
10.模型压缩:通过剪枝、量化等方法,减少模型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效率和速度。
总之,通过以上优化方法,可以改善模型的精确度、泛化能力、计算效率和鲁棒性,从而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效果。
但是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优化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模型优化效果。
特征选择方法
![特征选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0cfa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b.png)
特征选择方法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特征中选择出对于问题解决有用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特征选择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特征选择。
1. 过滤式特征选择。
过滤式特征选择是在特征选择和学习器训练之前进行的,它通过对特征进行评估和排序,然后选择出排名靠前的特征作为最终的特征集合。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信息增益、方差分析、相关系数等。
过滤式特征选择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速度快,但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学习器的性能,可能会选择出对学习任务无用的特征。
2. 包裹式特征选择。
包裹式特征选择是将特征选择过程嵌入到学习器的训练过程中,它直接使用学习器的性能作为特征选择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更准确地选择出对学习任务有用的特征。
常用的方法包括递归特征消除、基于模型的特征选择等。
包裹式特征选择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学习器的性能,但缺点是计算复杂,速度较慢。
3. 嵌入式特征选择。
嵌入式特征选择是将特征选择过程嵌入到学习器的训练过程中,它通过正则化方法或者模型参数的学习来选择出对学习任务有用的特征。
常用的方法包括L1正则化、决策树剪枝等。
嵌入式特征选择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学习器的性能,计算相对较快,但缺点是可能会受到学习器类型的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集来进行选择。
有时候也可以结合多种特征选择方法来进行特征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特征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随着数据的变化和问题的演化,特征选择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而言,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率。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特征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特征选择方法,提高数据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molder建模中的特征选择
![molder建模中的特征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4665a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0.png)
molder建模中的特征选择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特征选择是指从已有的特征中选择一组最具有预测能力的特征,用于构建一个高效的机器学习模型。
特征选择对于模型的性能和解释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它是数据建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特征选择的目标是减少特征空间的维度,提高模型的表现并提供更好的解释性。
特征选择的主要优点包括:1.提高模型的性能:通过选择最具有预测能力的特征,可以降低噪声和冗余特征对模型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2.加快模型的训练速度:特征选择可以减少特征的数量,从而降低模型训练和预测的时间成本。
3.提供更好的可解释性:通过选择最相关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模型的结果和预测过程。
特征选择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类:过滤法、包装法和嵌入法。
过滤法是一种快速且不需要依赖特定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
它通过计算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然后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或其他准则来筛选特征。
常用的过滤法包括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互信息等。
相关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过滤法。
它通过计算特征和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其他相关度量,来判断特征是否与目标变量相关。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其中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示相关性越强。
在特征选择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阈值,只选择相关系数超过阈值的特征。
互信息是一种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信息论方法。
它可以度量特征和目标变量之间的共享信息量,从而判断特征的重要性。
互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值越大表示特征与目标变量的依赖程度越高。
包装法是一种基于特定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
它通过训练模型并进行交叉验证来评估不同特征组合的性能,然后选择性能最好的特征组合。
包装法需要反复训练模型,因此计算成本较高。
常见的包装法有递归特征消除、遗传算法和正向等。
递归特征消除是一种常用的包装法。
它通过重复训练模型和移除最不重要特征的过程,来选择最优特征子集。
特征选择方法
![特征选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1c82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3.png)
特征选择方法
特征选择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任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出最具有预测能力的特征,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针对特征选择问题,常用的方法有:
1. 过滤法(Filter Method):该方法通过对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如相关系数、卡方检验等,从中选择与目标变量最相关的特征。
常用的过滤法有相关系数法、信息增益法、方差选择法等。
2. 包裹法(Wrapper Method):该方法将特征选择看作是一个
搜索问题,通过不断地构建模型并评估性能,来确定最佳的特征子集。
常用的包裹法有递归特征消除法(RFE)和遗传算法等。
3. 嵌入法(Embedded Method):该方法是在学习算法的过程中,通过正则化(如L1正则化)或构建专门的特征选择模型,来对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和选择。
常用的嵌入法有Lasso回归、岭回归等。
4. 基于树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决策树等树模型,根据特征的重要性进行特征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信息增益、基尼系数等。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选择方法,如基于稳定性的方法、深度学习中的特征选择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任务和数据集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无关特征、降低数据维度以及提高模型性能等。
正确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特征建模方法
![特征建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8088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d.png)
特征建模方法特征建模方法是指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特征与特征集合的技术过程。
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成特征的过程,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训练和构建分类器或其他算法。
该方法旨在提高分类器或最终算法的准确性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特征建模方法。
1.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从原始数据中选择最相关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提高训练和构建分类器或其他算法的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过滤或包装的方式实现。
过滤方法利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或重要性来选择特征。
包装方法则通过构建多个模型并评估其性能来选择特征。
2.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用于降维的技术,它可以将高维数据转换成低维数据,并保留大部分的信息和方差。
该方法通过将数据投影到新的轴上来实现降维。
这些新轴将保留原始数据的最大方差。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降低特征集的维数,从而提高分类器或算法的性能。
3. 独热编码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是一种将分类变量转换成数字变量的方法。
该方法为每个分类变量创建一个二进制变量,并将它们设置为1或0,表示该变量是否出现。
这种方法可以将分类数据用于分类器或算法的训练和构建,从而提高其性能。
4. 交叉特征交叉特征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新变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捕捉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其用于训练和构建分类器或其他算法。
例如,将两个特征合并为一个新特征,可以使分类器更好地识别某些模式和关联性。
5. Word2VecWord2Vec是一种基于向量的方法,用于捕捉单词之间的语义和上下文关系。
该方法将每个单词表示为一个向量,并使用单词在上下文中的相对位置来捕捉其含义。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将自然语言文本转换成数值特征,并将其用于分类器或算法的训练和构建。
数学建模曲线拟合模型
![数学建模曲线拟合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2c791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9.png)
数学建模曲线拟合模型在数据分析与预测中,曲线拟合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并为未来的趋势和行为提供有价值的洞察。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数学建模曲线拟合模型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选择、参数估计、模型评估、模型优化、模型部署、错误分析和调整等。
一、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任何数据分析过程的第一步,对于曲线拟合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清理和准备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数据预处理包括检查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以及可能的规范化或归一化步骤,以确保数据在相同的尺度上。
二、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选择与预测变量最相关和最有信息量的特征的过程。
在曲线拟合中,特征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变量对预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并简化模型。
有多种特征选择方法,如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和集成方法。
三、模型选择在完成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后,我们需要选择最适合数据的模型。
有许多不同的曲线拟合模型可供选择,包括多项式回归、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等。
在选择模型时,我们应考虑模型的预测能力、解释性以及复杂性。
为了选择最佳模型,可以使用诸如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等技术。
四、参数估计在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模型后,我们需要估计其参数。
参数估计的目标是最小化模型的预测误差。
有多种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法。
在实践中,最小二乘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提供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五、模型评估在参数估计完成后,我们需要评估模型的性能。
这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²)等指标来完成。
我们还可以使用诸如交叉验证等技术来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此外,可视化工具(如残差图)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模型的性能。
六、模型优化如果模型的性能不理想,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增加或减少特征、更改模型类型或调整模型参数等。
如何利用特征选择提高模型性能(七)
![如何利用特征选择提高模型性能(七)](https://img.taocdn.com/s3/m/4e9c93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e.png)
特征选择在机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性能和准确度。
本文将从特征选择的定义、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特征选择来提高模型性能。
特征选择是指从原始数据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度。
在实际应用中,原始数据往往包含大量特征,但并非所有特征都对模型的性能有积极影响。
因此,通过特征选择,可以去除无关或冗余的特征,减少模型的复杂度,同时提高模型的解释性和可解释性。
特征选择的方法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三种。
过滤式特征选择是在训练模型之前就进行特征选择,主要通过统计方法或信息论方法来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并进行排序或筛选。
常用的过滤式方法包括方差选择、相关系数选择和互信息选择等。
包裹式特征选择则是将特征选择过程嵌入到模型训练过程中,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来评估不同特征子集的性能,并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
嵌入式特征选择是将特征选择过程嵌入到模型训练过程中,通过正则化等方法来惩罚不重要的特征,从而达到特征选择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特征选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模型性能。
首先,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度。
通过去除无关或冗余的特征,可以减少模型的过拟合风险,提高模型在未知数据上的表现。
其次,特征选择可以减少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特征选择可以减少模型的计算时间和内存占用,提高模型的训练和预测效率。
最后,特征选择可以提高模型的解释性和可解释性。
通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模型的预测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总之,特征选择在机器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提高模型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模型性能的目的。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特征选择来提高模型性能。
如何利用特征选择提高模型性能(六)
![如何利用特征选择提高模型性能(六)](https://img.taocdn.com/s3/m/6b98a1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c.png)
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领域,特征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它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无用的特征,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特征选择来提高模型的性能。
首先,特征选择是什么?特征选择是指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和信息量的特征,以用于构建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成百上千个特征的数据集,但并不是所有的特征都对我们的模型有益处。
有些特征可能是冗余的,有些可能是噪声,甚至有些可能是无关的。
因此,特征选择就是要从这些海量特征中挑选出最重要的一部分,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特征选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
过滤式方法是在模型训练之前就进行特征选择,它独立于模型,主要通过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或者统计指标来进行特征选择。
包裹式方法是将特征选择作为模型训练的一部分,它会根据模型的性能来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
嵌入式方法是将特征选择嵌入到模型的训练过程中,通常通过正则化技术来进行特征选择。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呢?这取决于具体的数据集和模型。
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过滤式方法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的计算效率高。
而对于小规模的数据集,包裹式或嵌入式方法可能更合适,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考虑到特征和模型之间的交互关系。
除了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特征选择的性能也取决于特征的评价标准。
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信息增益、方差、互信息、相关系数等。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和信息量,从而进行特征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特征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
随着数据集和模型的变化,我们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特征选择的策略。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监控模型的性能,以及对特征选择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地选择特征选择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模型准确度太低的解决方法
![模型准确度太低的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766e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0.png)
模型准确度太低的解决方法解决模型准确度过低的问题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帮助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1. 数据清洗:数据质量是影响模型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建模之前,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以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和处理类别变量等操作。
2. 特征选择:选择合适的特征对模型的准确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特征选择技术,可以去除对模型预测无关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正则化方法等。
3. 特征工程:特征工程是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组合和创建新特征的过程。
合适的特征工程可以提高模型对数据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准确度。
常用的特征工程方法包括多项式特征扩展、特征交叉、离散化等。
4. 参数调优:模型的参数设置对准确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可以尝试不同的参数组合,找到最佳的参数设置。
一种常用的参数调优方法是网格搜索,它可以通过遍历参数空间来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
5. 模型集成:模型集成是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通过结合多个模型的优点,可以提高整体模型的准确度。
常用的模型集成方法包括投票法、平均法、堆叠法等。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解决模型准确度太低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数据量、改进模型算法、使用更高级的模型等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扩展和深入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准确度太低的问题是很常见的。
而如何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则是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上述提到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讨论。
数据清洗是模型准确度的基础,应用前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无效信息,提高模型对有效信息的识别能力。
处理缺失值可以使用插补法,根据其他变量的信息进行填补;处理异常值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来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处理重复值可以通过删除重复的记录来减少冗余。
LASSO回归之特征选择
![LASSO回归之特征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62e615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4.png)
LASSO回归之特征选择回归问题中的特征选择是指从众多的特征中选择出一部分最有用的特征来建立模型。
而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则是一种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之一、它通过添加L1正则化项来实现特征的稀疏性,使得模型更具有解释性和泛化能力。
LASSO回归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实现特征选择和参数估计。
在模型训练过程中,LASSO会对不重要的特征的系数进行缩减,使得它们的系数变为0。
这样一来,在建模时可以根据系数是否为0来判断该特征是否对目标变量有影响,从而实现特征选择的目的。
特征选择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模型的复杂度,避免过拟合问题;二是提高模型的解释性和预测能力。
通过选择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并且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对于一个线性回归问题,LASSO回归采用如下的目标函数:```minimize 1/2 * RSS + alpha * ,w```其中,RSS是残差平方和,也就是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w`是待估计的参数向量;`alpha`是L1正则化项的权重。
L1正则化项是指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它可以使得一些系数变为0,从而实现特征的稀疏性。
因此,LASSO回归可以通过调整`alpha`的大小来控制特征的选择程度,当`alpha`足够大时,大多数系数会变为0,只保留一小部分重要的特征。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来选择最佳的`alpha`值。
交叉验证是将数据集分为若干个不重叠的子集,然后将每个子集依次作为验证集,其余的子集作为训练集用于模型训练。
通过计算不同`alpha`下的交叉验证误差(如均方误差),可以选择出最佳的`alpha`值。
选择出最佳的`alpha`值后,我们可以通过使用LASSO回归拟合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系数来进行特征选择。
系数为0的特征可以被剔除,系数不为0的特征则是模型中最重要的特征。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介绍(Ⅰ)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介绍(Ⅰ)](https://img.taocdn.com/s3/m/e8c54e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f.png)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介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大数据分析中,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大数据分析中常见的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分析其原理和适用场景。
一、数据特征选择数据特征选择是指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出最具代表性和信息量高的特征,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建模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特征选择方法包括过滤式、包裹式和嵌入式特征选择。
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通过对特征进行评估和排序,选择出对目标变量影响最大的特征。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相关系数、信息增益等。
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但无法考虑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学习算法来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并选择出最佳的特征子集。
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能够考虑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计算复杂度较高,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
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将特征选择嵌入到模型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正则化等方法来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
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了特征的重要性和模型的拟合效果,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数据集。
二、数据降维数据降维是指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以减少数据的复杂度和计算开销。
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t-SNE等。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
PCA能够保留大部分原始数据的信息,但无法考虑目标变量的影响。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常用的有监督学习方法,通过最大化类间距离和最小化类内距离来实现数据降维。
LDA能够考虑目标变量的影响,适用于分类问题。
t-SNE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通过保持高维数据样本之间的局部距离关系来实现降维。
t-SNE在可视化和聚类分析中表现出色,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三、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特征选择与降维方法至关重要。
对于大规模数据集,过滤式特征选择和PCA等方法可以高效地减少数据的维度和计算开销;对于小规模数据集,包裹式特征选择和LDA等方法能够更好地考虑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目标变量的影响;在需要进行可视化和聚类分析时,可以考虑使用t-SNE等非线性降维方法。
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与实际案例
![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与实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0c46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4.png)
特征工程是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到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在许多机器学习任务中,如分类、回归等,决策树模型是一个常用的模型。
本文将介绍决策树模型的特征工程方法,并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首先,特征工程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以便于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
对于决策树模型而言,特征工程包括但不限于特征选择、特征变换、特征创造等。
特征选择是指选择对模型预测有用的特征,剔除对模型预测无用的特征。
这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启发式方法、模型训练过程中的特征重要性等途径来实现。
比如,在一个信用评分模型中,可以通过统计相关性、信息增益等方法来选择对客户信用评分有影响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度。
特征变换是指对原始特征进行变换,以使得模型更容易理解和利用这些特征。
比如,对于一个数值型特征,可以进行离散化处理,将其分为若干个区间,这样可以降低模型对异常值的敏感度,同时也可以减小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又如,在一个文本分类任务中,可以对文本进行词袋模型、TF-IDF等特征提取方法,将文本转化为向量,以便于决策树模型进行处理。
特征创造是指基于原始特征创造新的特征,以使得模型的表达能力更强。
比如,在一个房价预测模型中,可以根据已有的面积和房间数特征,创造新的特征,如面积与房间数的乘积,以提高模型对房价的预测准确度。
特征工程方法在决策树模型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特征工程在决策树模型中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分类任务,要根据一些客户的特征,如年龄、收入、贷款金额等,来预测该客户是否会按时还款。
首先,我们可以对这些原始特征进行一些处理,比如对年龄进行离散化处理,将其分为若干个年龄段;对收入进行对数变换,以降低其对模型的影响;对贷款金额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处于同一数量级。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据来创造新的特征。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年龄和收入来创造一个新的特征,即收入与年龄的比值,以反映客户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年龄的情况。
特征选择方法
![特征选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246b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3.png)
特征选择方法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特征中选择出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价值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特征选择方法的选择对模型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特征选择技术。
首先,我们来介绍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
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在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之前进行的,它通过对特征进行评估和排序,然后选择排名靠前的特征作为最终的特征集合。
常见的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包括方差选择法、相关系数法和卡方检验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特征本身的统计特性进行选择,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特征选择。
其次,我们介绍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
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在模型训练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反复训练模型,不断调整特征集合,最终选择出最佳的特征组合。
常见的包裹式特征选择方法包括递归特征消除法、基于模型的特征选择法和遗传算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模型性能的反馈进行选择,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特征集合,但计算成本较高,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的特征选择。
最后,我们介绍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
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是将特征选择过程嵌入到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方法,它通过正则化或者惩罚项的方式,对特征进行选择和调整。
常见的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包括L1正则化、决策树特征重要性和基于模型的特征选择等。
这些方法能够兼顾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的平衡,能够得到既高效又准确的特征集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数据集。
综上所述,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能够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数据集的规模、特征的性质和模型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方法,从而得到最佳的特征集合,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特征选择方法,提升数据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与应用方法(五)
![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与应用方法(五)](https://img.taocdn.com/s3/m/d4db0d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6.png)
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与应用方法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机器学习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
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方法直接影响着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与应用方法,并探讨不同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数据预处理在选择和应用机器学习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选择、特征缩放等步骤。
数据清洗是指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错误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特征选择是指从原始特征中选择出对模型预测有重要意义的特征,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特征缩放是指将特征值缩放到相同的尺度,以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模型选择在选择机器学习模型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类型、规模和特征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线性回归适用于连续性变量的预测,逻辑回归适用于分类问题,决策树适用于非线性关系的建模,支持向量机适用于高维数据的分类和回归,神经网络适用于复杂的非线性建模。
模型训练与调参选择了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调参。
模型训练是指利用训练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以使模型能够对新的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
调参是指调整模型的超参数,以使模型的性能达到最佳。
常见的调参方法包括网格搜索、随机搜索、贝叶斯优化等。
模型评估与选择在训练和调参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选择。
模型评估是指利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估,以计算模型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等。
模型选择是指根据模型的性能和实际需求选择最优的模型。
在模型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型的性能、复杂度、可解释性和计算成本等因素。
模型应用选择了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之后,需要将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中。
模型部署包括模型的集成、优化、部署和监控等步骤。
模型集成是指将多个模型组合起来,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
模型优化是指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调优,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建立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267cf6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c.png)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建立与优化一、引言个人信用评估模型是指通过搜集个人的信贷数据并依据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信用能力的一种模型。
它是银行业、金融业及电商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阐述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二、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建立的基本流程1. 数据源选择: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数据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和个人征信机构等。
2. 数据的整理和清洗:在收集到数据之后,需要将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不合法的数据,调整异常值,使数据更加规范。
3. 特征选择:在进行数据整理和清洗之后,需要选择有意义的特征进行建模。
特征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与信用评估相关的特征;二是使用特征工程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
4. 模型建立:在确定好数据和特征之后,可以采用多种建模方法进行建模,比如逻辑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 模型评估:建模完成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根据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调整。
三、个人信用评估模型优化的基本方法1.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个人信用评估模型优化的重要方法。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与信用评估相关的特征;二是使用特征工程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
通过特征选择,可以大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模型调参:模型调参是个人信用评估模型优化的另一种方法。
在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参数进行调整,以使模型达到最好的效果。
调整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盲目使用。
3. 模型集成:模型集成是个人信用评估模型优化的另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多个模型的结果进行集成,可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模型集成方法包括投票、堆叠、融合等。
四、实际案例分析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机构信用评估为例,该评估机构采用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数据建模流程
![数据建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b7ab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4.png)
数据建模流程数据建模是指将真实世界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建模流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特征选择、模型建立和模型评估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建模的流程和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首先,数据收集是数据建模的第一步。
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渠道,比如数据库、传感器、日志文件、调查问卷等。
在数据收集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的规模和格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SQL语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或者利用Python等编程语言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接下来是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重复值处理等。
缺失值处理可以通过填充、删除或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异常值处理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或者专业领域知识进行识别和处理;重复值处理则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去重操作。
数据清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建模工作打下基础。
然后是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指从大量的特征中选择出对建模有意义的特征,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和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特征选择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或领域知识进行选择。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特征选择,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筛选。
接着是模型建立。
模型建立是数据建模的核心步骤,它包括选择合适的模型、训练模型和优化模型等过程。
在选择模型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类型、特征的数量、模型的复杂度等因素;在训练模型时,需要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利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在优化模型时,可以通过调参、交叉验证等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
最后是模型评估。
模型评估是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性能评估,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
模型评估可以通过各种指标来进行,比如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混淆矩阵、ROC曲线、AUC值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选择方法在建模中的应用
——以CHAID树模型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邝春伟
特征选择是指从高维特征集合中根据某种评估标准选择输出性能最优的特征子集,其目的是寻求保持数据集感兴趣特性的低维数据集合,通过低维数据的分析来获得相应的高维数据特性,从而达到简化分析、获取数据有效特征以及可视化数据的目标。
目前,许多机构的数据均已超载,因此简化和加快建模过程是特征选择的根本优势。
通过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最重要的字段(变量)上,可以降低所需的计算量,并且可以方便地找到因某种原因被忽略的小而重要的关系,最终获得更简单、精确和易于解释的模型。
通过减少模型中的字段数量,可以减少评分时间以及未来迭代中所收集的数据量。
减少字段数量特别有利于Logistic 回归这样的模型。
SPSS Modeler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据挖掘软件。
它的前身是SPSS Clementine及PASW Modeler。
该软件
的特征选择节点有助于识别用于预测特定结果的最重要的字段。
特征选择节点可对成百乃至上千个预测变量进行筛选、排序,并选择出可能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最后,会生成一个执行地更快且更加有效的模型—此模型使用较少的预测变量,执行地更快且更易于理解。
案例中使用的数据为“上海高中生家庭教育的调查”,包含有关该CY二中的304名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信息。
该数据包含几十个的字段(变量),其中有学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身体状况情况等统计量。
其中有一个“目标”字段,显示学生是否参加过环保活动。
我们想利用这些数据来预测哪些学生最可能在将来参加环保活动。
案例关注的是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情况,并将其作为目标。
案例使用CHAID树构建节点来开发模型,用以说明最有可能参与环保活动的学生。
其中对以下两种方法作了对比:
•不使用特征选择。
数据集中的所有预测变量字段
均可用作CHAID 树的输入。
•使用特征选择。
使用特征选择节点选择最佳的4
个预测变量。
然后将其输入到CHAID 树中。
通过比较两个生成的树模型,可以看到特征选择如何产生有效的结果。
CHAID或卡方自动交互效应检测是一种通过使用卡
方统计量识别最优分割来构建决策树的分类方法。
CHAID 首先检查每个预测变量和结果之间的交叉列表,然后使用卡方独立性测试来检验显著性。
如果以上多个关系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则CHAID将选择最重要(p 值最小)的预测变量。
如果预测变量具有两个以上的类别,将会对这些类别进行比较,然后将结果中未显示出差异的类别合并在一起。
此操作通过将显示的显著性差异最低的类别对相继合并在一起来实现。
当所有剩余类别在指定的检验级别上存在差异时,此类别合并过程将终止。
对于集合预测变量,可以合并任何类别;对于有序集合预测变量,只能合并连续的类别。
在一个空流工作区中,放置一个Statistics 文件源节点。
将此节点指向案例数据文件“上海高中生家庭教育的调查”。
添加类型节点。
在其“类型”选项卡上,将变量“q23是否参与过环保活动”的方向更改为输出。
将学生ID 字段的方向更改为无。
将所有其他字段的方向设
置为输入。
为流添加特征选择建模节点。
在此选项卡上,我们指定要筛选的规则和标准,或要筛选的字段。
例如在重要性指标中,我们可以设置“重要”的最小值及“一般重要”的最小值。
执行流以生成特征选择模型块。
在模型管理器中右键单击模型块,选择浏览以查看结果。
顶部面板显示了所找到的对预测非常有用的字段。
这些字段基于重要性排序。
底部面板显示了从分析中筛选出来的字段及筛选的原因。
通过检查顶部面板中的字段,可以确定在随后的建模会话中要使用哪些字段。
使用生成的特征选择模型,将其添加到流中,并将其与类型节点相连接。
双击该节点并使用模型浏览器以选择要在下游使用的字段。
虽然最初已将12个字段识别为重要字段和一般重要字段,但我们希望进一步减少预测变量集合的数目。
使用复选标记选中前
4个预测变量:
性别
q17(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的重要性)
q5 (整理房间经常性)q3 (征得父母同意?)
目标变量及4个预测变量的详细情况
目标变量(应变量)
Q23.您有没有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事情?
1. 没有
2. 有(请注明)
预测变量(自变量)
D1.您的性别是
1. 男
2. 女
Q3.您做学习之外的其它事情,是否需要征得父母同意?
1. 总是
2. 经常
3. 有时
4. 偶尔
5. 从不
Q5.您自己整理房间经常性如何?
1. 总是
2. 经常
3. 有时
4. 偶尔
5. 从不
Q17.您认为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程度如何?
1. 非常重要
2. 比较重要
3. 一般
4. 不太重要
5. 一点也不重要
为了比较结果,我们向流中添加两个CHAID 建模节点:一个模型使用特征选择,另一个模型不使用特征选择。
将其中的一个模型连接到类型节点,另一个模型连接到已生成的特征选择模型。
在每个CHAID 节点上,选择节点设置中的启动交互会话选项。
以便展示模型的输出结果——生长树及模型提升情况。
执行使用数据集中所有预测变量的CHAID 节点(即连接到类型节点的节点)。
当节点执行时,注意观察执行节点所用的时间。
表会显示在结果窗口中。
从菜单中,选择树> 生长树,可生成并显示展开的树。
对另一个CHAID 节点(此节点仅使用4个预测变量)执行相同的操作,发现:
第二个模型的执行速度应比第一个模型快。
第二个树比第一个树包含的树节点也要少。
因此更易于理解。
但在决定使用此模型之前,需要查明此模型是否有效,并查明其与使用所有预测变量的模型相比较的结果。
打开树构建器后再次生成树。
在每个收益表中,都将其树的终端节点分组为四分位数。
要比较两个模型的有效性,可查看每个表中25% 分位数的提升(指数值)。
包括所有预测变量时,模型显示提升值170%。
即,具有这些节点中的特征的学生,其响应目标参与环保互动的可能性是其他学生的1.7倍。
要查看这些具体特征,可单击以选定顶部的行。
然后切换到“查看器”选项卡,其中相应的节点正以黑色突出显示。
沿树往下寻找每个突出显示的终端节点以查明这些预测变量是如何分割的。
25% 分位数自身包括4个节点。
如果仅包括前4个预测变量(由特征选择识别),则提升值为148%。
虽然此模型不如使用所有预测变量的模型那样有效,但它无疑也是有用的。
并且此模型25% 分位数仅包括3个节点,因此它更简单。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特征选择模型比使用所有预测变量的模型更优越。
总结
使用较少的预测变量会降低成本。
这意味着要收集、处理和输入模型的数据减少。
并且节省了计算时间。
在本案例中,即使增加了额外的特征选择步骤,但因具有较小的预测变量集合,模型构建的速度也明显提高。
如果使用较大的实际数据集,则节省的时间应大大增加。
使用数目较少的预测变量会使评分更加简单。
如案例所示,可能仅需识别有可能参与环保活动的学生的4 个而不是12 个特征。
请注意,如果预测变量数越多,则过度拟合模型的风险越大。
生成的模型越简单,则对其他数据集会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