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 个黍米重12 铢,两个12 铢为1 两,16 两为斤,30 斤为钧,4 钧为石。
(汉代“石”读hi,后世读dan )。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 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 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 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 克草木类药末约1 克),蜀椒1升=50 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梔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 两为今之15.625 克,1 斤为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docx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 1200 个黍米重 12 铢,两个 12 铢为 1 两,16 两为斤, 30斤为钧, 4 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 ,后世读 dan )。
1 权= 12 斤, 1 斤= 16 两 =250 克(液体250 毫升),1 两= 15.625 克,约 15 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 ge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 斗= 2000 毫升, 1 升= 200 毫升, 1 合= 20 毫升, 1 龠=10毫升,1 铢= 0.65 ~0.7 克, 1 两= 24 铢,一钱匕= 5 铢钱= 1.5 ~1.8 克,1 刀圭= 0.5 毫升约 0.5 克,1 撮= 4 刀圭=2 克,1 分= 3.9 ~4.2 克1 方寸匕= 10 刀圭= 2.74 毫升约 3~ 5 克(金石类药末约 2 克草木类药末约 1 克),蜀椒 1 升= 50 克,葶力子 1 升= 60 克,吴茱萸 1 升= 50克,五味子 1 升= 50 克,半夏 1 升= 130克,虻虫 1 升= 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 30 克、中者一枚15 克,乌头一枚小者= 3 克,大者 5~6克,杏仁大者10 枚=4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 克,枳实一枚约 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 40克,厚朴 1 尺约 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 寸= 2.3 公分, 1 尺= 23 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中药古今剂量折算
中药古今剂量折算一、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汉1两=15.625g;汉1铢=0.65g二、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三、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汉1寸=57.49999999999999px ;汉1尺=575px;汉1丈=5750px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
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
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
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
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至宋代,折1两为10钱,并设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皆为10进制。
16两为斤。
宋代和其以後中药计量都采用了这一新制,并与官秤一致。
宋制到清代的库平制,权量变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沿用到1949年。
古方用药分量
古方用药分量,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从数字看,和现在相差很大,这是由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古称以黍、铢、两、斤计量,而无分名。
到了晋代,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
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
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量,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
清代之称量称为库平,后来通用市称。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历代亦多变易,考证亦有差异,例如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即今之二两。
”同时明代人张景岳则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
”附注:上表古今衡量和度量的比较,仅系近似值。
至于古方有云“等分”者,非重量之分,是指各药斤两多少皆相等,大都用于丸、散剂,在汤、酒剂中较少应用。
古代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
所谓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至于刀圭者,乃十分方寸匕之一。
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草本药散要轻些)。
另外,药有以类比法作药用量的,如一鸡子黄=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小麻子。
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仅代和晋代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所以汉、晋时代医方的剂量数字都较大。
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古方药量与今方药量换算对照
西汉一两0.5165市两一升0.34市升
新莽一两0.4455市两一升0.20市升
东汉一两0.4455市两一升0.20市升
魏晋一两0.4455市两一升0.21市升
北周一两0.5011市两一升0.21市升
隋唐一两1.0075市两一升0.58市升
宋代一两1.1936市两一升0.66市升
明代一两1.1936市两一升1.07市升
清代一两1.194市两一升(营造)1.0355市升
古方药量与今方药量换算对照
发表者:卫兰香(访问人次:1171)
由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所以阅读古医书时可见到多种计量单位。现代印刷的医书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来决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卫兰香
根据我国国务院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克)为单位的公制。
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的换算率
1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
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
时代古代用量折合市制古代容量折合市制
仲景方用药剂量的古今折算与临床应用
法 。
关键词 : 仲 景方 ; 剂量折 算 ; 度量衡 ; 临床 应 用
J O. RNA L NA NJ I N 5U Nr V E ' I  ̄ S I T YO F 7 C M( S aC I AL.  ̄ E N C E) V d. 1 SN o 3S e p . 2 9 1 4
・
l 6 1 ・
仲 景 方 用药 剂 量 的古 今 折 算 与 临床 应 用
人难 以适 从 。
钟之长, 以子谷 禾 巨黍 中者 , 一 黍 之广 为 一 分 , 十分为寸, 十寸为尺, 十尺 为 丈、 十 丈 为 引
… …
” [ 2 至今 出土 的 东汉 尺 共 有 8 5支 , 其 中 有
铜尺 5 7支 , 骨尺 2 5支 , 还 有 玉 尺 和 木 尺 数 支_ 3 ] 。对南 京博 物馆 所藏 东汉 时期 的铜 圭表 尺 进行 测 量 , 每尺长约为 2 3 c m。为 了进 一 步研 究东 汉 长 度 值 , 李 宇航 等 对 出土 的东汉 尺 所 折
煮法 的改革 , 确 定 临 床 的 实 际 用量 , 做到真实、 可信、 实用 。也 只有 真实 性 和实用 性相 结 合 , 才
能 体现 出经 方 的灵魂 。
东 汉度 量衡 是承 用秦 制 和新 莽制 [ 1 ] 。秦始 皇 统 一全 国后 即颁 布统 一 度 量 衡诏 书 , 制作 并 推行 铜 权和 铜方 升 。把 禾 巨黍作 为度量 衡 的标
作者简介 : 瓮恒( 1 9 7 3 一) , 男, 河 南 信 阳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中药饮片的古今与未来终稿
饮片质量“七宗罪”
中药饮片
明天
传 承 与 发 扬 并 重
科 技 与 传 统 齐 飞
灵芝
灵芝孢子粉
现代科技推进新 型饮片的问世
2006 年中药药炮制技术 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药饮片
明天
中 医 药 文 化 是 一 种 传 承
中 药 饮 片 是 一 种 情 怀
中药饮片传承了上千年,已经逐渐融 入到中国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 患者
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
昨天
剂生产的处方药品。
中药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以用于中医临床或者制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㕮咀”
宋、金、元
粗末“煮散”
南宋著名学者周密《武林旧事》提到 从事“熟药圆散、生药饮片” 明、清 “饮片”
传统饮片的优势
传 统 中 药 饮 片 的 优 势
1.根据病情应用灵活
中药饮片的古今与未来
汇 报 人: 蒋宝响 于 鑫 何忠臻 焦 杰
指导老师: 金传山
教授
2006年春晚,崔永元同白云和黑土畅谈了人生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2016年的今天作为本科生能够与各位专家讲述我对中药饮片的过 去现在与未来的理解,我感到十分光荣。
中药饮片的地位
中药饮片是中医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药材 中医药
[8]陈靖婕,刘媛媛,姜盈,等.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的若干体会[J].亚太传统医 药,2011,12:186~187.
[9]庄俊嵘,徐德生,刘力,等.浅谈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优点及存在问题[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496~497. [10]龙建英,黄明华.中药颗粒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比较.内蒙古医药,2007,2(55):50-52. [11]安正南.中药使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9):15-16.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的考证
古 今 中药 剂 量 的换 算 , 一 个 相 当 复 杂 的 问 是 题 。许 多学 者 在这方 面 做 了大量 的考 证工 作 , 得 取 了一 定 的成 就 。但 是 , 结 局 仍 然 是 仁 者见 仁 , 其 智
量 亦 如 此 , 代 与 清 代 中 药 剂 量 的 换 算 关 系 汉
为 5:1彼 此相 差很 大 。 ,
事 实 上 , 代度 量 衡 的变 化是 有 一 定 的规律 性 古 的 , 别 是 中药 药 秤 的变 化 规 律性 更 加 明显 。现 以 特
者见智 , 尚未取得共识 。例如 , 关于汉方 中药的剂 量换 算 , 目前还 存 在 着 很 大 的分 歧 , 学 者 认 为 汉 有 方一 两折算 今 公制 为 9 克…, 另有 学者 则认 为汉方 一 两 折 算 今公 制 为 1 .2 克 , 5 5 】日本 学 者 小 岛 学 古 之 6
例关 系 为 3: , 学 者 考证 , 种 情 况 一 直 延 续 至 l有 这
月 2 日就 命 令 实 行 公 制 , 中 药 行 业 没 有 实 5 但
行 。 18 年 7 1日以后 , 96 月 中药剂 量 才改 用公 制 , 每 市斤为 5 0 , 0 克 每两 5 克 。 0
五代末 。据《 唐元典》 论述 , 晋唐之 问的秤 , 虽相 当
中医文 献杂志
古今 中药剂量换 算 的考证
武 汉 市 中 医医院( 北 ,3 0 4 许 国振 湖 40 1 )
摘要 : 文通过 对中国历代度量衡 的考证 , 本 中药剂量 的历 史演变考证 , 步提 出不 同年代 的古今 中药剂量换算 初 的五种换 算关 系, 希望借此统一 古今 中药剂量换 算关 系, 为学术研 究和临床 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 关键词 : 代重量 比较表的内容 加 以简要 的分析。从周朝至隋朝 , 每一两折算成公 制 克数 的变 化 , 除南 齐 、 齐 、 开 皇年 问) , 北 隋( 外 其他 各 个 朝 代 的实 际度 量 衡 都 比较 接 近 。每 两换 算 成
【中医入门】开方用药,必须知道的古今用量
【中医入门】开方用药,必须知道的古今用量第2517次推送今天的节目内容可能相对要枯燥一点,但是非常有用,因为你用药的时候肯定涉及到具体的用量,或者你有的时候看古书,看个《伤寒》、《内经》,看什么唐朝的、宋朝的、清朝的书,有的时候大家就懵了,这里边的两、斤、斗、升都是什么重量啊?用今天的剂量单位怎么去折算呢?汉唐时期的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克,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
比方说讲到汉代的秤,汉代的称有斤有两,没有分,那么到了近代了,四分为一两。
古代从汉代开始,它是十六两为一斤,包括到了近代了,到了唐代了,甚至到了宋代了,还是十六两为一斤。
元朝、明朝、清朝还是十六两为一斤。
那么斗、升这个容量单位,西汉时候的这个一升大概是今天的342.5毫升,东汉时候的一升大概是今天的198.1毫升,到了近代了,一升相当于现代的202.3毫升,唐朝的一升约合今天的594.4毫升,东汉的一升相当于今天的198.1毫升。
古代的时候,方寸匕、一刀圭,这是多少呢?我告诉大家,方寸匕大小是一个正方形的,往上放东西不掉下来,这就是一方寸匕,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47毫升。
这个也分放什么,如果盛放金石药末,大概两克,放草木的药末就是一克左右。
包括一刀圭,约等于今天的0.3克,这都不一样。
古代的方子如鸡子黄大,如梧桐子大,那么鸡子黄大,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鸡子黄大=1弹丸= 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 480大麻子=1440小麻子,这都是有折算的。
再有,比方说杏仁、桃仁,它有的时候讲说多少粒,这么说吧,杏仁100粒≈40克;桃仁100粒≈230克;乌梅100枚≈120克;栀子10枚≈lO克;枳壳1枚≈18克;枳实1枚≈l.5克;生草乌1枚≈5克;附子中等大1枚≈25克,大者1枚≈30 克;槟榔1枚≈7克;大腹皮1枚≈5克;贯众1枚≈e60 克;僵蚕10条≈5克;水蛭7条≈10克;虻虫6枚≈2克;郁李仁20粒≈1克,半升≈270克;生半夏半升(100 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31克;麻仁半升≈50克;生枣仁半升≈50克;豆豉半升≈52克;冬瓜子半升≈25克;芒硝半升≈60克;吴茱萸1升≈70克;麦冬1升≈ 60克;厚朴1尺(以长23厘米、宽7厘米计)≈30 克;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计量单位的演变及换算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计量单位的演变及换算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今有别。
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位进制,既1斤=16两=160钱。
现在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既1公斤=1000g。
为了方便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剂量的换算,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既1两(16位进制)=30g,1钱=3g,1分=0.3g,1离=0.03g。
单味中药的成人每日常用量,参照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致可归结为:①普通饮片10~15g;②轻质的饮片及在汤剂中分冲的散粉药物3~10g;③重质的药材15~30g;④新鲜的植物药材30~60g;⑤剧毒药物,应严格视具体的药物而取量,一般在0.002~0.9g之间。
新旧中药计量单位我学医时,还是使用旧的剂量单位,6年后的1979年,国家对中药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并对古方药量按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
实际上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由于一钱等于3.125克,三钱等于9.375,一般简算为9克。
而三钱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中药剂量,我往往用10克。
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中药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药效已经打折,不如过去野生的,再减少剂量,岂不是更要影响疗效?旧制计量书写的方法是中医所独有的,就如下面这张处方的方法:我曾询问了一些文革后学医的中医,你们是否认识这些剂量单位,他们都说不认识,更不要说书写了。
中药度量的历史演变及经方剂量折算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然而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中医的度量制度几经朝代变化,给我们学习者带来了困扰,下面关于剂量的度量内容来自网络收集,以供识之一二。
1.度量衡制在古方中,除了上述计量单位外,还有方寸匕、钱匕、刀圭等,列举如下供参考。
《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药方剂量古今之对比
药方剂量古今之对比中医药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成分,但历史长河中一些经典医学古籍中的方剂现在使用的时候,疗效往往不甚明显,究其原因,可能药性、炮制方法等较前有不同,但古今药量单位的不同也可能是方剂疗效不能完全发挥的一个原因。
《内经》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医书,据考证其成书于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我国的度量衡还没有统一,诸侯各国属于纷争状态。
那么各国的衡单位与今天的重量单位怎么换算呢?请看以下介绍。
战国时期各国衡单位楚:1斤 = 16两,1两 = 24铢赵:1石 = 120斤,1斤 = 16两,1两 = 24 铢魏:1镒 = 10釿,1釿 = 20两秦: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 = 24铢。
与今日重量单位的换算(克 g)楚:1斤 = 250,1两 = 15.6,1铢 = 0.65赵:1石 = 30000,1斤 = 250,1两 = 15.6,1铢 = 0.65魏:1镒 = 315,1釿 = 31.5秦:1石 = 30360,1钧 = 7590,1斤 = 253,1两 = 15.8,1铢 = 0.66秦朝统一天下后,著名的商鞅统一了国家的度量衡,天下均采用战国时秦朝的衡单位换算。
即:衡单位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 = 24铢。
与今日重量单位的换算(克 g)1石 = 30360,1钧 = 7590,1斤 = 253,1两 = 15.8,1铢 = 0.66可是这个衡单位没用多久,也就十几年的时间,秦二世就带着他的大秦帝国沉入地下了。
汉朝登上了历史舞台,重新定义了衡单位。
貌似与今日的重量换算过来,单位定义没变,但比秦朝缺了点份量。
衡单位: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 = 24铢。
与今日重量单位的换算(克 g)西汉:1石 = 29760,1钧 = 7440,1斤 = 248,1两 = 15.5,1铢 = 0.65东汉:1石 = 26400,1钧 = 6600,1斤 = 220,1两 = 13.8,1铢 = 0.57大家发现没有,份量确实比秦少了。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因为中草药中毒的案例,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据陈女士回忆,因为患有风湿,朋友便送她一些龙须草,说是坚持服用可以治病,陈女士对此坚信不疑。
17日晚上,她用一个茶杯装了半杯草冲了一杯水,像喝茶般,把杯里的草汁一饮而尽。
可是没一会儿工夫,陈女士就开始上吐下泻,可她当时还在麻将桌上“战斗”正酣,想要挺过去继续“搓”,但腹痛加剧,实在难以忍受,于是才拨打急救电话,等医生来时,她又吐了一回。
急救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马上把陈女士送到医院治疗。
无独有偶,年近50岁的李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陈先生自身腰骨问题严重,一周前经一名土医生开方,服用马钱子。
土医生告知,服药后即刻入睡,不可乱动。
然而,一天晚上,陈先生打破常规,把马钱子连同酵素一起服用。
到了次日凌晨1点时许,他出现了肌肉痉挛、躁动、抽搐等症状。
家属急忙拨打急救电话。
医生赶到家中后,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认为是马钱子中毒,而且是与酵素同服造成不良反应的加剧,现场进行对应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随后,送到医院进行留观。
可见,中药虽有一定好处,但是用法不对,用量不正确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偏方治疗疑难杂症,不仅用药方法无从考究,用量上也各不相同。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到,就连正规医院出具的药方,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行为,特别是中药用量方面。
其实中医行业在用药材量上存在着3个问题1.中药用量规定的不规范、不统一市面上,大多中药药方来源于《中华本草》、《中药学》、《中国药典》,仔细对照药方会发现,三本药典在用量上均存在着差异。
如墨早莲这味药,主要用于凉血止血,在《中国药典》中规定为6-12g,《中华本草》中规定为9-30g,《中药学》规定为10-15g,三部药典的下限和上限差异均较大。
2.用量规定范围和临床的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国家颁布的《中国药典》在中药用量规定范围上,存在与临床有一定差异的情况,这也是很多临床用药的困扰。
超级实用丨中药剂量与作用变化大总结
超级实用丨中药剂量与作用变化大总结来源|读书临证导读中医不传之密在于量,本文是我一个师兄(大师)所收集资料总结,总结了75味常用中药的克数变化和中药所发挥作用差异的总结,以及部分现代药理研究,希望对你临床有所帮助。
如果文章令你受益匪浅,转发、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哦!1、附子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2、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
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3、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4、代赭石9-18 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嗳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
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5、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g)。
《药典》中规定黄芩的每日剂量为3~9g,川芎为3~9g,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公制为57.68g,显然已大大超出黄芩权威规定剂量的上限,剂量一般为每日30~45g。
7、赤芍胆红质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可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
8、白芍6-30g,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30-45g有利尿作用,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等症。
白芍长于养血敛阴,虽有利尿作用而不伤阴。
用量若在30克以上,对大量吐血的确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岳美中医话集》,大量治疗腹痛也很好。
芍药、甘草,大剂量可治呃逆——姜春华9、丹参“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常量凉血活血,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张仲景方药剂量古今“度量衡”折算(三)
张仲景方药剂量古今“度量衡”折算(三)上一节内容,我们列举了宋朝、元朝、明朝等历代医家对仲景方剂剂量的探索,最后一位提到了李时珍。
这一节我们先把古代医家的度量衡折算探索跟大家说完,然后聊聊“中国现代医家对仲景用药的折算”。
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出了“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明朝一钱合公制3.75g,即李时珍认为经方中一两为3.75g。
李时珍除了考虑当时药物常用剂量外,还考虑了当时的煎煮之法,这样得出的折算结果。
《本草纲目》中提出“应就药物剂量多少而灵活定煎药的水量”。
直接将仲景方的剂量与当时的药物的常用量相比而得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的结论。
•清代.陈修园《长沙放歌括.考二章》中论述了对剂量折算的观点。
陈修园不仅注意到古今度量衡的不同,而且还注意到煎煮法与剂量的相互影响。
《长沙放歌括》中认出的“大抵古之一两,今折为三钱”是单纯从古今度量衡折算分析而提出的。
但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论述实际用药时,又遵循了当时常用剂量之法,并结合煎煮法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剂量。
他同意李时珍“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之说并将该折算法应用到其他的仲景方中。
•王绳林认为陶弘景所说神农秤的存在是可信的。
他在《考正古方权量说》提出“凡云一两者,以今之七分六厘准之”。
王绳林认为陶弘景所说神农秤的存在是可信的。
他在《考正古方权量说》提出“凡云一两者,以今之七分六厘准之。
”按清代一两为37.3克,一钱为3.73克,一分为0.373克来折算,他所得出古方一两为2.8348克。
中国现代医家对仲景方用药的折算中国现代医家对仲景方用药的折算,大体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同意明代李时珍之说这一派代表人物为李培生、秦玉森。
借鉴明代李时珍“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
•李培生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中其古今剂量折算表将东汉一两折合为3克,一升折合60ml至80ml。
•在1979年版广州中医学院主编的《方剂学》教材,在“古方药量考证”提到“汉一两约合现在的9克”。
古今中药计量
古今中药计量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现据网上资料整理供参考。
( 以吓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半斤八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 16两为斤, 30斤为钧, 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甜读dan)。
1权=12斤, 1斤=16两=250克(液体250升) , 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 合之为合(ge) ,十合升,十升为斗, 十斗为斛”1斗=2000升, 1升=200升, 1合=20升, 1龠=10升,1铢=0.65~0.7克, 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 1.8克,1刀圭=0.5升约0.5克, 1撮=4刀圭=2克, 1分=3.9~4.2克1方寸比= 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五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蜀椒1升= 50克;葶力子1升= 60克;吴茱萸1升= 50克;五味子1升= 50克;半夏1升= 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枚20~30克、中诸-枚15克,头-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 -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十寸为尺,十尺为仗,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 1尺= 23公分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 ,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今根据明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又如清.程知于《伤寒经注》中说: "大约古用一两 ,今用一钱足也。
”李氏程氏所言“古”, 当指东汉时期,所言“今”当指其所处的时代。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历史沿革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历史沿革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远古时期,便有“神农尝百草而知百毒”之记载,由此推测,有过量服百草而致中毒反应的可能。
当然,真正有文字记载,最早具有中药超大剂量应用实例及学术思想者当属《黄帝内经》。
《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方中的半夏便是超大剂量应用。
另外,《内经》中还有许多关于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学术思想,其观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经》中已经认识到由于病情的需要,或者是利用药物的偏性需要超大剂量用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气味有薄厚,性用有燥轻,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之论。
所谓“治保有多少”,是指治病保真之药物,或宜多用,或宜少用,全由病情的需要而定。
包括病证的缓急、病位的远近以及小剂量、常用量治疗无效的病证。
所谓“治有缓急,方有大小。
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
”其次,《内经》中还认识到人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耐药者与不耐药者之分,其中耐药者用药剂量宜超大。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在论及治则治法时指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
另外,《内经》中还认识到,五味太过,各有所伤。
所谓太过,无非是用量太大,而产生不良反应。
饮食如此,药物更是如此。
《素问·生气通天论》及《素问·五藏生成篇》均论及五味太过,损伤机体而产生相应的病证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的非医学著作中,也有关于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文字记载。
例如《国语·郑语第十六》有载“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所谓“瞑眩”,是指病人服药后接近于中毒的强烈反应。
说明这一时期,已经有人主张超大剂量用药,并且以病人的反应性作为选择药物剂量及判断药物疗效的依据。
进入汉、晋、南北朝时代,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临床医学的诞生,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已经由理论逐渐步入临床应用,并且开始积累临床经验。
同时,对《内经》中的有关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理论有所发展。
中医药的剂量(一)扁鹊
中医药的剂量(一)扁鹊【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2.中医药剂量的变迁3.药物剂量的种类和作用4.药物剂量的调整5.结论正文1.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古代,中医药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扁鹊为例,探讨中医药的剂量问题。
2.中医药剂量的变迁古代中医药的剂量计算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
古代中医药的剂量计算方式主要以“钱”为单位,而现代则以“克”为单位。
据考证,古代的一钱相当于现代的 5 克。
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中,药物剂量的记载并不是 3 的倍数,这可能是因为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不统一,导致剂量的换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3.药物剂量的种类和作用在古代中医药中,药物剂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毒剧药:如细辛、麻黄、马钱子、巴豆等,这类药物剂量较小,主要用于治疗重症病患。
(2) 引药:如肉桂、桔梗、牛膝等,这类药物剂量也较小,主要用于引导其他药物的作用。
(3) 调和药:如姜枣、甘草等,这类药物剂量较大,主要用于调和其他药物的性质。
(4) 纠正偏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如左金丸中的黄连和吴茱萸,二者的比例为 6:1,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5) 细贵药材:如西红花、白花蛇、虫草等,这类药物剂量较小,价格昂贵,主要用于治疗疑难杂症。
4.药物剂量的调整在实际应用中,药物剂量的调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还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配伍、煎煮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
中医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关于药物剂量调整的经验和方法,如“增减法”、“比例法”等。
5.结论中医药的剂量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性质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古代中医药的剂量计算方式和现代有所不同,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医药时予以注意。
中药饮片简史
中药饮片简史传统意义的中药饮片多指切制成片状等形态而直接用于调配处方的中药材规格。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铁器后,中药就出现了切、锉等切制方法,至唐末开始煮散,宋代达到高峰。
汉代是㕮咀片,如《伤寒杂病论》。
魏晋时是粗粒。
南北朝陶弘景提出:“㕮咀”为细切法。
隋唐时,“㕮咀”为锉、切法,使用的多是铜刀。
北宋时开始,汤剂变为粗末煮散。
南宋时出现“生药饮片”(《武林旧事》),但是仍然以粗末煮散为主,同时的金代亦如此。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古之用药治病,择净口嚼,水煮服之,谓之㕮咀,后人则用刀,桶内锉,以竹筛齐之。
”也就是加工成粗末。
张子和《儒门事亲》和李东垣《脾胃论》的用药都是用粗末或粗散;南宋《杨氏家藏方》《济生方》《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几乎全部是煮散。
图:切制白芷元代《卫生宝鉴》:“用刀细切,桶内锉过,以筛齐之。
”元代虽然特制铡刀切制药物,但是依然过筛,使用的中药依然是粗末。
《御药院方》《外科精义》所载亦如此。
明代,粗末煮散因为加工不便,粘底糊锅,药汤浑浊不堪难以服用,饮片得以应用。
《伤寒六书》:“一用川大黄,须锦纹者佳,成饮片,用酒拌匀,干燥,以备后用。
”所出现的“饮片”一词与今天的意义大体相同。
陈嘉谟《本草蒙筌》:“古人咬碎,故称㕮咀。
今以刀代之,惟凭用。
犹曰㕮咀片,不忘本源。
”又曰:“诸药锉时,须要得法。
或微水渗,或略火烘。
湿者侯干,坚者待润,才无碎末,片片均匀。
状与花瓣相侔,合成方剂起眼。
”张洁《仁术便览》、《本草纲目》、《炮炙大法》均已使用今天意义上的中药饮片。
明代,中医已经认识到中药的粗末煮散的不利因素,所以,中医对中药粉末不再推崇。
原因之一是中药炮制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很多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起到治病作用;原因之二是,传统方剂基本上以煎煮为主,中药煎煮会使各种中药的有效物质发生何种化学变化呢?是否产生新的治疗疾病的物质?直到今天,在这方面的研究依然是非常欠缺的。
在没有研究清楚中药方剂煎煮的基本药理,蓦然进行一些新锅炒旧药的所谓新方法,例如破壁、配方颗粒等噱头进行商业盈利,都是在不明效果前提下的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试题-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选-1.5)
本试题1.5学分,为选修选考试题
1.《内经》所载方剂数量为(B)
A、12方
B、13方
C、14方
D、15方
*
2.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
后世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出自(B)
A、成无己
B、李东垣
C、张完素
D、朱丹溪
*
3. 是方之灵魂,又谓之“不传之秘”(C)
A、药物
B、配伍
C、剂量
D、药味
*
4.《晋书•律历志》“元康中,裴颁以为医方人命之急,而不与古同,为害特重,宜因此改治权衡……”(C)
A、药物
B、配伍
C、称两
D、组方
*
5、“薄者则少服而频服,厚者则多服而顿服”出自(A)
A张完素
B、李东垣
C张景岳、
D、朱丹溪
*
6、龚廷贤在中指出,中药用药剂量的大小与脏腑所处的位置有关。
(D)
A、《寿世保元》
B、《古今医鉴》
C、《济世全书》
D、《万病回春》
*
7、《国语•郑语•第十六》记载“若药不螟眩,厥疾弗廖”,所谓“螟眩”指(A)
A、服药后接近于中毒的强烈反应
B、服药后中毒的强烈反应
C、服药后于中毒的强烈反应
D、服药后死亡
*
8、《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D)。
A、去十其五
B、去十其四
C、去十其八
D、去十其七
*
9、《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适其至所为故也。
”(C)
A、治有缓急
B、治有阴阳
C、治有轻重
D、治有表里
*
10、治疗失眠的半夏秫米汤出自(B)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汤液经》
D、《脉经》
*
11、仲景经方剂量古今折算1 两等于(B)
A、3克
B、15.625 克
C、13.8克唐
D、15克
*
12、提倡剂量递增,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而对身体壮实者,则提倡用足剂量,一吐为快(C)
A、刘完素
B、李东垣
C、张从正
D、朱震亨
*
13、1 方寸匕约等于草木类药末约(D)
A、3克
B、2克
C、1.5克
D、1克
*
14、A《伤寒论》经方常见单剂药味数(A)
A、2-8味
B、10-20味
C、12-20味
D、15-20味
*
15、张仲景方中用生附子旨在(A)
A、回阳救逆
B、温经复阳
C、温阳固表
D、散寒止痛
*
16、麻黄汤中麻黄炮制要求(C)
A、先煮,去上沫
B、去节,先煮
C、去节,先煮,去上沫
D、去节,后煮,去上沫
*
17、麻黄汤中常用于解热镇痛的药物配伍(C)
A、麻黄,甘草
B、桂枝,甘草
C、麻黄,桂枝
D、杏仁
*
18、尤在泾:“,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C)
A、麻黄汤
B、麻黄桂枝各半汤
C、桂枝汤
D、桂枝二越婢一汤
*
19、桂枝与芍药等量是桂枝汤证,桂枝加量为的桂枝加桂汤证。
(A)
A、“气从少腹上冲胸”
B、“腹满而痛”
C、“发热汗出者”
D、“鼻鸣干呕者”
*
20、古法煎煮麻黄时有“去沫”、“麻黄陈用为好”之说, 均是为了(B)
A、缓和麻黄燥烈之性
B、去除挥发油
C、去除药渣
D、除去过量的麻黄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