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3本科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方案.doc
黔人社厅通[2013]334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人社厅通[2013]334号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贵安新区党工委政治部,省直各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3年7月8 日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2013年7月8 日印发(共印150份)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努力构建下得去、上得来、稳得住、能发展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教育、卫生、农林、水利、建设、文化、社会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现就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1.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在我省乡镇(本实施意见中“乡镇”不含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和街道)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2.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在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还存在人才总量不足、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与我省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目标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3.各地各部门要从推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条件,提高政治待遇,调动创造激情,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地方、规模宏大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农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农业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农业工程系统设计、管理和实践能力,可在农业工程与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设计院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管理和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本科教育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宽阔的科学视野和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力求实现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一致。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农业工程技术技能,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上,科目权重应向实践环节倾斜。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如下:(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农业工程基础原理等方面,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农业工程测量、土地工程、水土保持、灌溉与排水、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化与电气化、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农业建筑、农村能源应用与环保等专业核心课程。
(3)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农业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课程创新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创业等科技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农业工程本科教育的重点,包括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重要实践环节,包括实地调查、勘察、测试和测量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专业培养方案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养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地掌握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与推广、渔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渔业生产与管理、水生动植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水产科学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及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水产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技能,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等人工育苗、育种和集约化养殖、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等生产技术。
4.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水产科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5.熟悉国家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水产品贸易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国际惯例与规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农学(09)。
2.学科类:水产(0907)。
*核心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遗传学、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鱼类学。
研究型课程:水产动物生理学、鱼类增养殖学、水生生物学。
讨论型课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病害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
*计划学制:3~6年最低毕业学分: 168+4授予学位:农学学士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50+2学分(1)思想政治类 14+2学分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1) 全年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2) 春夏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全年 T300120101 形势与政策 +2 春夏(2)军事体育类 9学分3302110001 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 2(1) 秋冬3002010301 体育1 1 秋冬3002010302 体育2 2 春夏3002010303 体育3 2 秋冬3002010304 体育4 2 春夏(3)外语类 14学分0502010201 大学英语(一) 3(1) 秋冬0502010202 大学英语(二) 4(1) 春夏0502010203 大学英语(三) 4(1) 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四) 3(1) 春夏注:学生也可选择修读已开出的其他语种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
农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目标
农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核心课程
1. 农业基础:涵盖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基础知识。
2. 农业技术:包括作物栽培、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等实用技能。
3. 农业经济管理:涉及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分析等内容。
4. 农业环境保护:重点介绍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5.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
1.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2. 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实习,了解实际生产情况,积累实践经验。
3.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四、师资力量
1. 专任教师:具备农业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2. 兼职教师: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3. 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导师,实行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建设:选用优质教材,同时组织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和讲义。
2. 教学设施:配备先进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设施,满足教学需求。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4. 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国家和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的植物生产类复合型人才。
二、主干学科依托三个一级学科,即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和园艺学。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门类四年制本科,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最底学分要求总学分:160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教育:44学分1-1、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12学分此外,还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安排在1秋。
1-2、大学外语:12学分设大学英语、大学日语、大学俄语,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语种。
大学外语1-4级每级3学分,学生修完学校四级且考试及格即可取得12学分。
学校开设第二外语和外语提高类课程,供学生自愿选修。
1-3、计算机:4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计算机类课程4学分,其中学校统一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2学分)。
1-4、体育:4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4学分体育类课程。
1-5、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类课程:12学分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人文社科课、经济管理课程、文学艺术课程各4学分。
2、基础教育:51学分2-1、基础课:要求学分:162-1-1、数学类:要求学分:92-1-2、物理类:要求学分:72-1-3、化学类:要求学分:9.52-2、学科大类基础课:要求学分:30.53、专业教育:要求学分:243-1 专业必修课程:要求学分:14 3-1-1、农学专业必修课程3-1-2、园艺专业必修课程3-1-3、植物保护专业必修课程3-1-4、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程3-2、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分:104、实验实践:37学分共设置14个模块,每个模块中设置多个具体实验项目,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实验项目,每个模块中所选择的实验项目至少应达到各模块所规定的学分数。
贵州大学农艺与种业培养方案
贵州大学农艺与种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围绕植物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植物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等方向,为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与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具体要求1.良好政治和职业素养。
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能热心于服务“三农”工作,具备适应艰苦工作环境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2.宽广的专业知识。
应掌握植物栽培、育种、生产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3.扎实的专业技能。
应具备研究性解决植物栽培、育种、生产及其相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研究或开发、技术指导、服务与推广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农艺与种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人员,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招生考试由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我校按相关规定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两部分组成。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一)学习方式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提前毕业:提前完成学位论文且达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生提前毕业条件的,可提前到2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根据培养需要,建立数个稳定的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和校外实践基地,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训练,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训练不少于10个月。
(二)实行双导师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按规定程序选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校内、外导师。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贵州大学农学院为例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1期㊀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8-08-28基金项目:贵州省省级学科教学工程项目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SJZY201403)ꎮ作者简介:冯跃华ꎬ贵州大学教授ꎬ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及教学ꎮ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贵州大学农学院为例冯跃华ꎬ赵㊀致ꎬ宋㊀碧ꎬ任明见ꎬ王㊀巩ꎬ秦建权ꎬ田山君(贵州大学农学院ꎬ贵州贵阳㊀550025)摘㊀要:㊀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为契机ꎬ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ꎮ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㊁制定人才培养要求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㊁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ꎬ对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ꎬ该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ꎮ关键词:㊀农学专业ꎻ卓越农林人才ꎻ人才培养质量ꎻ培养方案中图分类号:G420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1-0056-04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1.010㊀㊀2013年教育部㊁农业部㊁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指出ꎬ坚持科学发展ꎬ坚持为 三农 服务的改革方向ꎬ坚持 改革创新㊁突出特色㊁强化实践㊁分类指导㊁统筹推进 的基本原则ꎬ按照 以人为本ꎬ德育为先ꎬ能力为重ꎬ全面发展 的总体要求ꎬ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ꎬ为生态文明㊁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㊁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1]ꎮ按照这一指导思想ꎬ确立了创新体制机制ꎬ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ꎬ着力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ꎬ形成多层次㊁多类型㊁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目标ꎮ2014年贵州大学申报的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项目ꎬ获得了省教育厅的立项ꎬ经过近二年的实践和摸索ꎬ获得了一些经验和启示ꎬ现介绍如下ꎮ㊀㊀一㊁科学定位ꎬ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ꎬ有利于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ꎮ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拔尖创新型㊁复合应用型㊁实用技能型ꎮ农学专业的培养体系属于复合应用型ꎬ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㊁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ꎬ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㊁生产与咨询㊁推广与开发㊁企业创建㊁经营与管理㊁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 懂技术㊁会经营㊁善管理 服务 三农 的复合应用型人才[2ꎬ3]ꎮ㊀㊀二㊁以能力要求为重点ꎬ制定人才培养要求农学专业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ꎬ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素质要求包括人文素质㊁业务素质ꎬ人文素质要求有良好的人文修养㊁具有爱心㊁责任心㊁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㊁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ꎻ业务素质要求具有牢固的数理化知识㊁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㊁扎实的作物科学㊁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冯跃华ꎬ赵㊀致ꎬ宋㊀碧ꎬ任明见ꎬ王㊀巩ꎬ秦建权ꎬ田山君: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㊀ 高等教育识㊁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㊁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㊁熟悉农业生物遗传与发育规律㊁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育种方法ꎮ(二)能力要求要求具备从事农业生产㊁科研㊁管理所必备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能力ꎬ包括具备农业生产ꎬ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ꎬ能较熟练进行作物栽培学㊁作物育种学㊁耕作学㊁植物生理生化㊁土壤理化特性㊁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等的相关实验操作技能等ꎻ要求具备参与农业项目申报㊁实施及管理的能力ꎬ熟悉相关农业国家㊁行业及地方政策与法规ꎻ要求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较宏观地掌握农业领域某一方面科技发展趋势ꎬ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科学问题ꎬ创新性地开展某个具体内容科学研究的能力ꎮ(三)知识要求要求掌握数理化基础知识ꎻ掌握基本的工具类知识ꎻ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学知识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㊁政策和法规知识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㊁专业知识㊁信息科学知识㊁农业特色课程知识等ꎮ㊀㊀三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㊁教育思想指导下ꎬ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ꎬ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ꎬ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ꎬ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ꎮ下面从培养思路㊁培养模式㊁培养机制㊁改革措施四个方面阐述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的新模式ꎮ(一)培养思路如何培养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ꎬ是每一个作物学科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ꎮ结合贵州大学现行的招生方案ꎬ农学专业属于大类招生的专业ꎬ学生进校经过一年的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ꎬ将结合学生成绩和个人志愿ꎬ进行专业分流ꎮ首先需要选拔学生ꎬ自大一下学期专业分流后ꎬ通过自愿报名和考试办法ꎬ选拔富有进取心㊁专业思想稳固㊁学业优秀㊁动手能力强㊁并立志从事农学的学生ꎬ参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ꎮ其次采用 双师制 的培养方法ꎬ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ꎬ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㊁实践教学㊁第二课堂的教学ꎬ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行业部分生产实践ꎬ并且分阶段制定培养目标和阶段考核标准ꎬ培养人文素质高㊁学习能力强㊁实践能力强㊁创新能力强㊁适应能力强(简称 一高四强 )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ꎮ(二)培养模式结合农学专业实践性的特点ꎬ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采取 2.5+0.5+1 的培养模式ꎬ前2.5年进行校内培养ꎬ后0.5年去校外实践基地㊁企业进行校外培养ꎬ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ꎬ最后1年又回到学校校内培养ꎮ(三)培养机制采取择优进入机制㊁分流机制和滚动机制ꎮ择优进入机制指选拔采取自愿报名㊁综合考核㊁面试择优录取ꎻ分流机制指分阶段考核中对不适应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的学生可以转出到本专业普通班ꎻ滚动机制指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保送方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ꎮ(四)改革措施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产生方式与农业生产实践㊁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ꎬ邀请行业主管部门㊁生产部门㊁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ꎮ2 制定分阶段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第一阶段(大一):通识教育ꎬ掌握数理化㊁英语㊁计算机知识和技能ꎻ重点在于人文素质培养㊁自主学习能力培养ꎮ考核标准:基础知识考核㊁人文素质考核和自主学习能力考核ꎮ第二阶段(大二㊁大三上学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ꎬ掌握生命科学㊁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ꎮ重点是适应能力培养ꎮ考核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ꎻ合作㊁交流㊁沟通㊁表达能力考核ꎮ第三阶段(大三下学期㊁大四):专业知识学习ꎬ个性化培养ꎻ重点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ꎮ考核标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ꎻ实践能力ꎬ创新能力ꎮ3 改革课程体系ꎬ采用一主三翼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ꎮ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㊁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ꎬ采取一主三翼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ꎮ一主是指设置具有时代感的理论课程体系ꎬ三翼指课程实践教学㊁第二课堂和行业部门生产实践ꎬ四位一体是指理论教学㊁实践教学㊁第二课堂㊁行业部门的生产实践四个环节的一体化ꎮ在专业课程设置上ꎬ围绕 一高四强 的人才培养定位ꎬ重新设计课程体系ꎬ重新考虑课程衔接ꎬ重新安排教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㊀第1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高等教育学过程ꎮ压缩课内学时ꎬ加大实践内容ꎬ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ꎬ将其占总学分比例提高至35%以上ꎮ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ꎬ选用或编著出版高水平的围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系列化系统集成性教材ꎮ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ꎬ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ꎮ建设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ꎮ将课程教学大纲㊁课程简介㊁教学课件㊁实验教学指导书㊁教学参考资料等ꎬ整合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ꎮ4 改革教学模式(1)实行双师制: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ꎬ为入选学生选定责任心强ꎬ业务优秀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担任校内导师ꎬ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ꎮ进入专业学习(大三)后ꎬ根据学生特点指定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校外导师ꎬ指导学生从事相应的农业生产实践训练ꎬ并对学生表现作出考核评价ꎮ(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式教学㊁讨论式教学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ꎬ对部分重要的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ꎮ㊀㊀四㊁夯实基础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ꎬ直接影响到卓越人才培养质量ꎮ所以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ꎮ(一)双师型师资力量配备任课教师配备:优先选择教学经验㊁科研实践丰富的中青年学术㊁教学骨干承担相应教学任务ꎮ校内导师选择: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ꎬ科研实践能力强是导师入选的基本标准ꎮ召开学生㊁导师见面会ꎬ在师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ꎬ进行双向选择ꎮ校外导师选择:聘请贵州省农业管理㊁科研㊁生产或企业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作为导师ꎬ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㊁兴趣爱好选择导师ꎮ(二)多种措施增强教师科研㊁生产实践经验1 以纵向科研促教学ꎬ增强教师科研实践能力ꎬ把科研促教学纳入教师考核标准积极鼓励㊁支持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ꎬ指定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为青年教师科研申报进行指导和铺路搭桥ꎮ将教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比例㊁实践案例占教学的比例和科研培养本科生比例和质量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ꎬ以科研促教学ꎮ2 以横向项目促教学ꎬ加强教师与生产㊁管理部门㊁企业的融合ꎬ增强教师生产实践经验通过与生产㊁管理部门协作ꎬ承担相应的农业调查㊁规划㊁作业设计㊁科技支撑等横向课题ꎬ指导学生参与ꎬ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ꎬ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ꎬ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ꎮ(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ꎮ(1)实行教师轮训制度ꎬ加强教师对外的合作和交流ꎮ按课程的相似性分类组建教学团队ꎬ同类课程的教师采取轮训㊁轮流上课制度ꎬ使教师做到一专多能ꎬ主讲教师有事时能够有人及时补岗ꎮ通过定期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其它农林高校学习交流ꎬ可以及时掌握国内外教学㊁科研动态ꎬ学习教学㊁管理经验ꎻ教学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ꎬ取长补短ꎮ(2)定期聘请农业生产㊁管理㊁科研㊁企业具有丰富高级职称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ꎬ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团队ꎮ(3)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ꎬ组建生产实践教师队伍ꎮ聘请实习基地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学生实践技能指导教师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ꎮ㊀㊀五㊁内外结合ꎬ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㊀㊀(一)搭建多元化的实验教学平台依托贵州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㊁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㊁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实验平台和贵州省粮油作物遗佳改良与生理生态特色重点实验室及其它农科各类特色实验室ꎬ完善学科交叉㊁多专业共享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ꎮ(二)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贵州大学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基本能满足农学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实习㊁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ꎬ但要满足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培养ꎬ条件还欠缺ꎮ学院拟结合专业建设㊁学科平台建设ꎬ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设备的完善ꎬ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㊁使用规章制度ꎬ将之建成设备先进㊁管理规范㊁高效使用的农林类专业一流实践教学基地ꎮ冯跃华ꎬ赵㊀致ꎬ宋㊀碧ꎬ任明见ꎬ王㊀巩ꎬ秦建权ꎬ田山君: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㊀ 高等教育(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建设[4ꎬ5]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和基地所属单位双方共同的财富ꎮ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ꎬ不能过分地依赖基地所属单位㊁一味地增加基地所属单位的负担ꎬ否则会降低他们对基地建设的热情ꎮ因此ꎬ可以通过科研合作㊁项目合作等方式与所属单位共建实习基地ꎬ把现有实习基地建成集科研试验㊁科技成果转化㊁科技成果宣传㊁生产示范㊁接纳学生实践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园ꎮ要建立长效㊁稳定的机制ꎬ把基地办成科研㊁教学㊁生产相结合的全面合作的基地ꎬ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㊁互惠共赢ꎬ从而保证基地的持续㊁健康发展ꎮ㊀㊀六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ꎬ科学制定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㊀㊀通过召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的形式ꎬ邀请行业主管部门㊁生产部门㊁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ꎮ贵州大学现行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ꎬ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ꎮ新方案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ꎮ新的培养要求分为素质要求㊁能力要求㊁知识要求3个方面ꎮ其中能力要求是核心ꎬ要求学生具备参与农业项目申报㊁实施及管理的能力ꎮ(二)设置了20个学分的行业课程板块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ꎬ设置了20个学分的行业课程板块ꎬ该行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ꎮ必修课程有农业生产实践㊁科技论文与项目写作㊁农业统计软件应用专题ꎮ选修课程有农学科研实践㊁农学学科专题实践㊁农业政策与法规讲座㊁农业创业与经营专题讲座㊁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㊁ 互联网 +农业㊁三农问题专题讲座ꎬ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2个学分ꎮ行业课程中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㊁ 互联网 +农业的设置ꎬ体现了贵州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ꎮ(三)开设了暑期小学期课程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ꎬ贵州大学实行了三学期制ꎬ即除实行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外ꎬ在春季学期结束后ꎬ增加一个暑期小学期ꎬ时间为一个月ꎬ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ꎮ现行的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ꎬ在暑期小学期中ꎬ开设了«农业技能训练»㊁«作物病虫害防治»㊁«农学科研实践»㊁«素质拓展»㊁«创新实践»㊁«社会实践»㊁«学科竞赛»等课程ꎬ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ꎮ(四)将科技写作㊁农业统计软件应用设置为必修课程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原方案中ꎬ科技写作㊁农业统计软件应用均为选修课程ꎬ由于时间关系ꎬ很多同学均不愿选修这两门课程ꎮ为提高同学的写作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ꎬ在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ꎬ设置了科技写作㊁农业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为必修课程ꎬ有利于提高农业项目申报的能力㊁开展科学研究能力ꎬ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ꎮ参考文献:[1]㊀教育部ꎬ农业部ꎬ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http://www.ahgj.gov.cn/72/view/2397.[2]㊀黄金光ꎬ袁忠林ꎬ赵洪海ꎬ等.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改革实践 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ꎬ2016(1). [3]㊀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ꎬ2014(5). [4]㊀张全国ꎬ何松林ꎬ宋安东ꎬ等.实施综合改革工程 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ꎬ2013(7).[5]㊀李燕凌ꎬ胡扬名ꎬ张云英ꎬ等.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J].高等教育管理ꎬ2013(4).(责任编辑:赵广示)YingWenZhaiYao㊀ 英文摘要TheExplorationofExcellentAgricultureandForestryTalentTrainingsystemforAgronomyMajorTakingAgronomyCollegeofGuizhouUniversityasanexampleFENGYue-huaꎬZHAOZhiꎬSONGBiꎬRENMing-jianꎬWANGGongꎬQINJian-quanꎬTIANShan-jun(AgronomyCollegeatGuizhouUniversityꎬGuiyang550025)Abstract:㊀Withtheimplementationofthe ExcellentAgricultureandForestryTalentEducationandTrainingProjectforAgronomyMajor oftheeduca ̄tiondepartmentofGuizhouProvinceꎬexcellentagricultureandforestrytalenteducationandtrainingsystemofcompositeapplicationforagronomymajorwasstudied.Throughtheestablishmentoftalenttrainingtargetꎬformulationoftalenttrainingrequirementꎬreformoftalenttrainingmodeꎻstrength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staffandexperimentalteachingplatformandpracticeteachingbaseꎬwecarriedoutausefulexplorationforexcellentagricultureandforestrytalenteducationandtrainingsystemofcompositeapplicationforagronomymajor.Theimplementationofthistrainingsystemcouldraisethequalityoftalenttrainingofcompositeapplication.Keywords:㊀agronomymajorꎻexcellentagricultureandforestrytalentꎻtalenttrainingqualityꎻtrainingsystemExplorationandPracticeUndergraduat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TakingSouthwestUniversityagriculturemajorsasanexampleDENGHong-bo&LIUXing(CollegeofLiterature/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onmentatSouthwestUniversityꎬChongqingꎬ400715)Abstract:㊀Theeconomicglobalizationisspreadingꎬandtheessenceofglobalizationisa talentrevolution ꎬputtiingforwardhigherandnewerrequire ̄mentsforinnovativetalents.Asanimportantforcetopromot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ꎬ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forcollegestudentstocarryout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Takingthe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ofSouthwestUniversityasanexampleꎬthispaperproposestocarryouteducationexplorationandpractice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fromthefourdimensionsofoptimizingthesupportsecuritysystemꎬopti ̄mizingtheevaluationincentivemechanismꎬandexertingtheimportantroleofmentorsincultivating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ulture.Keywords:㊀economicglobalizationꎻundergraduatesꎻ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ꎻ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ultureThePredicamentandGovernanceof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Educationunderthe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 AnEmpiricalstudybasedondeeppoverty-strickenmountainousareasinQinbaZHENGNa-na&XUJia-jun(CollegeofPublicManagementatHohaiUniversityꎬNanjingꎬJiangsuꎬ210098)Abstract:㊀Asfollycomesthefirsttobeeradicatedinpovertyalleviationꎬeducationisthefirstremedyforpoverty.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educationꎬasasolutiontoeradicatepovertyandpreventthetransgenerationaltransmissionofpovertyꎬplaysafundamentalꎬguidingandsustainablerolein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Meanwhileꎬ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educationisalsoanimportantstrategicguaranteeforruralrevitalization.BasedontheeducationpovertyalleviationpracticeinLianghekoutownꎬadeeppoverty-strickenmountainousareaofQinbaꎬthispaperanalyzesthechallengesandpredicamentsinthecourseofimplementationandprovidessolutions.Thestudyrevealsthattheregionexperimentswith bloodgeneratingpovertyalleviation toimprovethedevelopmentofhumancapitalandenhancethedynamicsfortheendogenousdevelopmentbyadoptingsuchpovertyalleviationmeasuresasdropoutratereductionꎬaccurateuseoffundsꎬvocationaleducationaidꎬandpairingsupport.Neverthelessꎬeducationforthepurposeofalleviatingpovertyisfacedwithpredicamentslikeimbalancededucationresourceallocationandlowefficiencyꎬtargetdeviationandpolicysuspensionaswelllackofdiversityonthepartofthesubjectsandlackofinitiativesonthepartoftheobjects.Withinthecontextofruralrevitalizationꎬthispaperproposesthatsolidhumanresourcescanbecultivatedandachievedtoensure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ꎬandfurtherruralrevitalizationbyconsolidatingfundamentalandvocationaleduca ̄tionꎬintroducinghumancapitalꎬincreasingeducationinvestmentꎬandconstructinganeducationsupportmechanismwhilestickingtosuchapatternasthegovernmenttakestheleadingroleandmultiplebodiestakeanactivepart.Keywords:㊀ruralrevitalizationꎻ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educationꎻdeeppovertyꎻhumancapitalꎻpovertyculture。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4年本一批次提档线:北京大学702清华大学701复旦大学694上海交通大学691北京大学医学部690浙江大学686中国人民大学68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82南京大学68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7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76中央财经大学676复旦大学医学院67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71西安交通大学668上海财经大学667南开大学666北京理工大学665北京外国语大学664哈尔滨工业大学663北京邮电大学 661天津大学661同济大学661北京师范大学659武汉大学657 华中科技大学656东南大学655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54中国政法大学654北京交通大学653厦门大学652大连理工大学65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651上海外国语大学651中山大学650 山东大学648西南财经大学648北京科技大学647西北工业大学 64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44首都医科大学643东北财经大学643 华南理工大学64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43南京审计学院640天津财经大学640电子科技大学64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39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639南京理工大学638华东师范大学638北京工业大学638中国农业大学637四川大学63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63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36中国传媒大学636华东理工大学634 中南大学634湖南大学634中国海洋大学63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33东北大学632重庆大学632中国医科大学632北京化工大学 631吉林大学631天津中医药大学630西南交通大学630兰州大学629上海大学629中央民族大学628北京语言大学628北京中医药大学62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2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28 北京林业大学628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27大连海事大学627哈尔滨工程大学627苏州大学626山西医科大学62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26南京邮电大学625西安外国语大学624江西财经大学 624河海大学623北京协和医学院623北京工商大学623中国药科大学621南京财经大学620东华大学62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19长安大学619西北大学619上海对外贸易学院619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61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618深圳大学618合肥工业大学617华东政法大学617河北工业大学617上海金融学院61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5江南大学615南方医科大学614河北医科大学614哈尔滨医科大学613首都师范大学613天津医科大学613中国矿业大学613大连医科大学613武汉理工大学613 华中师范大学613太原理工大学612北方工业大学6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12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12辽宁大学611西南政法大学611郑州大学610重庆工商大学610上海理工大学610 中国民航大学609武汉理工大学609成都中医药大学609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609福州大学609北京建筑工程学院60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09哈尔滨商业大学609南昌大学609东北师范大学609西南大学609燕山大学609安徽大学608南昌航空大学608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608北京物资学院608山西财经大学608天津工业大学607沈阳理工大学607大连交通大学60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07广州中医药大学607南京工业大学607西安理工大学607新疆医科大学606上海海事大学606安徽财经大学60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6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6南京师范大学605江苏大学605陕西师范大学605西南石油大学605浙江理工大学604西安科技大学604重庆邮电大学604宁波大学604青岛科技大学603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602青岛大学602云南大学601青岛理工大学601南京农业大学6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601湖南师范大学601长春理工大学600浙江工业大学600内蒙古大学600华南师范大学600沈阳建筑大学600四川外语学院600湖南农业大学600广西大学599西北政法大学599沈阳药科大学599扬州大学599东北石油大学599沈阳工业大学599长沙理工大学59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98贵州大学598重庆交通大学598山东科技大学597石家庄铁道大学597北京体育大学596 海南大学596江苏科技大学596广州大学596东北林业大学596 湖南中医药大学596华中农业大学596长江大学595西安工业大学595山西大学595西安石油大学593湘潭大学593宁夏大学593华东交通大学59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593成都理工大学593中北大学593河北经贸大学593延边大学592宁波诺丁汉大学 592南京林业大学592天津理工大学591安徽工业大学591河北大学591浙江财经大学590陕西科技大学590上海音乐学院589 河南大学588东北农业大学588西交利物浦大学588辽宁科技大学588湖北大学588大连民族学院588集美大学587西安邮电大学587湖南科技大学587西南科技大学58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587浙江师范大学587河北科技大学587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587南华大学586青海大学586华南农业大学586四川农业大学586河北工程大学585河南理工大学58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85河北理工大学585广东工业大学584河南工业大学584石家庄经济学院584黑龙江大学584江西理工大学584 北京印刷学院581杭州师范大学573河北大学(医学部校区)573 吉林农业大学573三峡大学573重庆理工大学573武汉科技大学 573河北农业大学573沈阳农业大学57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573 河北师范大学573石河子大学573新疆大学573收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说明: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
贵州大学专业介绍 贵州大学专业排名
贵州大学专业介绍贵州大学专业排名【第一篇】贵州大学专业介绍贵州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理兼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开设艺术概论与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新闻与传播学、编辑与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学、表演艺术与经营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适用于党政宣传文化部门从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也能在各类传统与新型传播媒体、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业、文化旅游和会展业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文化产品生产管理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第二篇】贵州大学专业介绍贵州大学(本科)各专业培养计划贵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二学历(学位)各专业培养计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本科)衔接考试计划专业代码:030106 专业名称:法律主考学校:贵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衔接考试计划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专业代码:B030302 主考学校:贵州大学贵州大学专业介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本科)衔接考试计划(*)专业代码:B080807 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主考学校:贵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衔接考试计划专业名称: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代码: B080702主考学校贵州大学【第三篇】贵州大学专业介绍中国大学本科专业介绍以及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专业介绍以及排行榜010101 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贵州大学2013届申请推免生公示名单(第一榜)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外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递补
14 15 16 17 18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矿业学院
刘绪 张荣荣 俞芸萝 丛中笑 龙贤忠 宋达 周立波 罗兴智 吴振鹏 苏美玲 李运兰 边家瑜 胡忠贤 王宏亮 邹娅 杨露 张华鑫 杨炯 曾鸿 张霞 陈思思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学术型 专业学位 学术型 学术型 专业学位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学术型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外 校外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凝聚态物理 计算数学 统计学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应用数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软件工程 统计学 统计学 应用统计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光学
2013年贵州大学“SRT计划”立项项目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项目名称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绩效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从旅游商品包装满意度调查看贵州旅 游经济发展 贵州部分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 对比研究 城管道路执法形象的实证研究——以 贵阳市为例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研究 心理情绪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多元文化冲突下贵州音乐的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与摇滚乐 让手风琴贴近生活 古琴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当代意义 苗族地区四面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的调 研报告 国外引进节目的再创造 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 主持人 甘雨 罗志华 项目所属单 位 人文学院 旅游与文化 产业学院 导师 曹端波 熊晓炼 陈芳 祝颖 刘沂江 张应华 赵青 贺兆斌 陶然 张应华 刘远林 陶江 贺祝平 学校资助金 计划完成 额(元) 时间 1000 1000 1200 10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000 1000 1000 2014.10 研究报告、课件 找出贵州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改 2014.10 进对策和建议,找出贵州省独特的旅游商品包装 突破口,以促进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4.11 论文、研究报告 2014.12 调研报告 2014.12 论文 2014.10 论文形式 2015.03 论文形式 2014.10 论文形式 2014.10 论文形式 2014.10 论文形式 2014.09 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主要成果形式
2014.10 发表论文 2014.11 调研报告 2014.10 论文 2014.09 发表论文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论文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06 调研报告、论文 2014.10 研究报告 2014.10 研究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2014.10 三维虚拟校园视频及调研报告 2014.10 调研报告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生产、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育种、作物种子生产及农产品经营与管理、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植物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这些方面受到基本训练和实践,具有农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作物生产、作物育种、植物保护、作物种子生产与农产品经营管理、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种子生产、植物保护、农业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了解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生物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农业生产和经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国家规定的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 1 -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简介1.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土壤养分、水分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农业、环保和国土等政府部门,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从事农业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1。
2专业培养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壤—植物-肥料分析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具有从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3)掌握农业资源调查与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信息化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4)具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决策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1。
3主干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1。
4主干课程环境科学概论、普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环境微生物学、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1.5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环境科学概论、普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环境微生物学、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以及资源环境专业实习、实验教学、野外调研、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公益劳动等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综合提高学生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信息化等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学科知识和理论:具备扎实的农业学科知识和理论,熟悉农作物的生产、管理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农艺技术的前沿动态。
2.农业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农业实践能力,包括农业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作物的生长监测和病虫害防治能力、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加工能力等。
3.科研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开展农艺技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的农业从业者或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5.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内容1.农作物生产和管理:包括农作物的选择与配套、种植技术和管理、施肥和农药使用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现代农艺技术:包括高效节水农业、精准农业、农机自动化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3.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加工: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农业经济和市场营销:包括农业经济学基础、农业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农业科研创新实践:包括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培养模式1.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农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现代农艺技术的前沿知识。
2.实践教学和实验实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习和田间实践,锻炼学生的农艺技术和管理能力。
3.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与农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科研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实习和实训:安排学生到农业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掌握现代农艺技术的实践操作和管理能力。
5.跨学科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培养,如农业经济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方法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讨论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2013334文件
2013334文件
[2013]334号文件的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XX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努力构建下得去、上得来、稳得住、能发展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教育、卫生、农业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2013年,中共XX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黔人社厅通[2013]334号),提出:“对扎根基层、从事本专业工作、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专科、中专学历,基层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分别满12年、16年、20年,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的,可申报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013年,我省组织开展了首次全省基层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认定工作,一批长期扎根基层、做出贡献,取得工作实绩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基层副高级任职资格,有效拓展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调动全省广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2013本科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企业创建、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农业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育种规律、农产品加工与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产品加工与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学科和作物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具备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检验检测的技能和方法;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 农学(09)2.学科类: 植物生产类(0901)*核心课程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各论、耕作学、种子学、农业生态学、遗传学、土壤学。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耕作学研究型课程:精确农业理论与技术讨论型课程:作物育种专题*计划学制:3-6年。
最低毕业学分165.5+6授予学位:农学学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4(9.5) 学分1)思想政治类 15(3)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 全年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2(2) 暑期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暑期3001020107 形势与政策 1 暑期2)军事体育类6(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330211000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2(1) 秋冬3002010311 体育1 1(1) 秋冬3002010312 体育2 1(1) 春夏3002010313 体育3 1(1) 秋冬3002010314 体育4 1(1) 春夏3)外语类(非英语专业)12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502010201 大学英语1 3 秋冬0502010222 大学英语2 3 春夏0502010223 大学英语3 3 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4 3 春夏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大学德语、大学俄语等系列课程。
4)计算机类(非计算机、信息专业) 3(1.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TC806109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3(1.5)全年TC80620816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 3(1.5)全年学生也可选择修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各专业相同或更高学分的计算机类课程。
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学生可申请免修该模块的学分。
5)通识拓展课程 8学分本专业学生在下面几类课程中修读规定的学分:①历史与文化类课程;②社会与经济类课程;③自然科学类课程;④沟通与交流类课程;⑤艺术教育类课程所选课程名称及学分数详见学校通识拓展课程选课模块。
学生至少应在沟通与交流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中选择1个学分。
本专业学生不选自然科学类课程。
2、学科大类课程41.5学分1)必修课程30.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701010607 高等数学4-1 2.5 秋冬0701010608 高等数学4-2 2.5 春夏0811010401 大学化学2-1 3.5 秋冬0811010402 大学化学2-2 3 春夏0811010403 大学化学实验2-1 2(2) 秋冬0811010404 大学化学实验2-2 1(1) 春夏09010311Xa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3(0.6) 秋冬09010311Xb 植物生理学3(1) 春夏09010311Xc 生物化学3(1) 春夏09010311Xd 植物学3(1) 春夏09010516Ab 植物学教学实习1(1) 暑期0701010617 大学物理2 3 秋冬2)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1 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9010312Xa 专业英语 2 春夏09010312Xb 农业创业与经营 1.5 春夏09010312Xc 市场营销学 1.5 秋冬09010312Xd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1.5(0.5) 春夏09010312Xe 科技写作 1.5 秋冬09010312Xf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2 春夏09010312Xg 农业信息系统管理3(1) 秋冬09010312Xh 农业微生物3(1) 春夏09010312Xi 农业气象学 2.5(1) 秋冬09010312Xj 分子生物学3(1) 秋冬3、专业课程67学分1)必修课程36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9010413Aa 作物栽培学总论 2.5(0.6) 秋冬09010413Ad 作物育种学总论3(0.5) 秋冬09010413Ag 耕作学(双语) 3(0.5) 秋冬09010414Ac 遗传学 3.5(1) 秋冬09010414Ad 土壤学3(1) 秋冬09010414Ag 植物营养与施肥 2.5(0.5) 春夏09010414Aa 农业生态学 2.5 春夏09010414Ab 种子学3(1) 秋冬09010414Ae 作物病害防治 1.5(0.5) 春夏09010414Af 作物虫害防治 1.5(0.5) 春夏09010413Ab 作物栽培学各论1-1 2.5(0.5) 秋冬09010413Ac 作物栽培学各论1-2 2.5(0.5) 春夏09010413Ae 作物育种学各论1-1 2.5(0.5) 秋冬09010413Af作物育种学各论1-2 2.5(0.5) 春夏2)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9010415Ab 作物组织培养 2.5(1) 秋冬09010415Ac 作物育种专题 2.5 秋冬09010415Ad 农业推广学 2 秋冬09010415Ae 农业经济管理 2 秋冬09010415Af 种子经营与管理 1 秋冬09010415Ag 农产品品质检验 2.5(1) 春夏09010415As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治 2 秋冬09010415At 农业政策与法规 2 秋冬09010415Au 农业生产机械化 1 秋冬09010415Av 现代农业科技进展 1 秋冬09010415Az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2 秋冬09010415Al 农业统计软件应用2(1) 秋冬09010415Ao 作物栽培与耕作专题 2 秋冬09010415Am 无土栽培学2(0.5) 春夏09010415Ap 农作物安全生产专题 1.5 春夏3)实践教学环节10学分4)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9010516Aq 毕业实习2(2) 春夏09010516Ak 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4(4) 全年4、个性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A.建议在本专业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可在以下选修课程中选修: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9010415Aa 农业总论 2 秋冬09010415Ah 园艺学概论 2 春夏09010415Ai 畜牧学概论 2 春夏09010415Aj 农产品加工概论 2 秋冬09010415Ak 精确农业理论与技术2(0.6) 秋冬09010415An 特种作物栽培学 2 秋冬09010415Aq 恢复生态学 2 春夏09010415Ar 杂草防除学 1 春夏09010415Aw 基因工程原理 2 秋冬09010415Ax 中药保健学 2 春夏09010415Ay 全息生物学 2 秋冬B.本专业(方向)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和兴趣选修其它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中带*的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9010516Aa 作物学综合性实验1(1) 春夏09010516Ac 作物育种学总论教学实习1(1) 暑期09010516Ad 作物病害防治教学实习0.5(0.5) 暑期09010516Aj 作物虫害防治教学实习0.5(0.5) 暑期09010516Ae 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1(1) 全年09010516Af 耕作学教学实习1(1) 秋冬09010516Ah 生产实习4(4) 春夏09010516Ai 农业技能训练1(1) 暑期5、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最低选修3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00210416Va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1 全年00210416Vb 大学生SRT训练 1 全年00210416Vc 新生研讨课 1 全年00210416Vd 学科竞赛培训 1 全年00210416Xa 农学学科前沿讲座 1 全年00210416Xb 农学专业调研 1 全年00210416Xc 农学专题实践 3 暑期6、第二课堂 +6学分1)必修 +2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RK30011198 形势与政策实践 1 暑期30031090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0.5 暑期30031090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0.5 暑期2)选修+4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RK21081301 素质拓展 1 暑期RK21071301 社会实践 2 暑期RK21051301 科研训练 2 暑期RK21041301 学科竞赛 1 暑期RK21061301 创新实践 1 暑期备注:括号内为实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