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读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课外古诗文阅读赏析和点评

小学四年级课外古诗文阅读赏析和点评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

诗人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敬亭山的鸟、云和山。

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写尽了伤心: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尽和闲,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相知情意,鸟儿飞走了,白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一动不动的看着诗人,此时此刻,诗人觉得,世界上大概只有敬亭山愿意和我作伴吧。

“只有”两字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构思新颖,诗文写了诗人在芙蓉楼送辛建的的事,着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前两句写了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寒雨”因为心中惆怅才觉得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以后,自己感到如楚山一样孤寂。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两句自比冰壶,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了镇守边关的将士,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追击逃兵的故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杜牧《秋夕》赏读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杜牧《秋夕》赏读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杜牧《秋夕》赏读此诗描写了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

秋夜,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添了几分暗淡幽冷,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此句十分含蓄,有三层含义。

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不科学,但萤火虫确实多生在草丛冢间这些荒凉的地方。

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其生活的凄凉可想而知。

第二,从宫女扑萤这件小事可以想见她的寂寞、无聊与清闲——无所事事,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孤独而漫长的岁月。

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

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

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

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以鹊为桥。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

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了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

可以说,满怀心事都蕴含在这举首仰望之中。

欧阳修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2023年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13首古诗章赏读总汇

2023年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13首古诗章赏读总汇

2023年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13首古诗章赏读总汇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部编材七年级语文下册13首古诗章的赏读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

1. 《赠汪伦》- 作者:杨炯- 内容:诗人怀念已故友人汪伦,表达了对友谊及生死的思考。

2.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描绘了诗人夜晚闲适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描绘了登临鹳雀楼的壮观景色,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杜甫- 内容:诗人游历洞庭湖时,赞美了张丞相的才干和治理能力。

5.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内容: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6. 《敕勒歌》- 作者:乐府诗- 内容:描绘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和草原的壮丽景色。

7. 《白日依山尽》- 作者:王之涣- 内容:描绘了黄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与赞美。

8.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内容: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景色,以及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9.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内容:描绘了江雪的美丽景色以及冬天的宁静和寂寞。

10. 《绝句》- 作者:杜甫- 内容:简洁有力的四行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注。

11. 《登鹳雀楼》- 作者:白居易- 内容:再赏析另一版本的《登鹳雀楼》诗作,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和思考。

12. 《赠荆潭使君》- 作者:李白- 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13. 《绝句》- 作者:黄巢- 内容:再赏析另一版本的《绝句》诗作,呈现不同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通过阅读以上13首古诗,学生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诗提供帮助。

王维《少年行》(其一)古诗阅读鉴赏

王维《少年行》(其一)古诗阅读鉴赏

王维《少年行》(其一)古诗阅读鉴赏王维《少年行》(其一)古诗阅读鉴赏少年行(其一)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题解七绝组诗《少年行》是王维早年的作品,共四首,分咏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

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本篇为组诗第一首,写少年游侠的日常生活。

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写出了少年游侠特有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调和精神风貌。

句解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新丰”,距唐朝都城长安约三十公里,以出产美酒著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

“斗十千”,言美酒价贵。

“咸阳”,本是秦代都城,这里借指唐都城长安。

酒能助兴,所以古代诗词中常常有美酒便有豪情。

一代枭雄曹操“对酒当歌”,慨叹“人生几何”,然后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诗仙李白“斗酒十千恣欢谑”,然后豪言壮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洒脱的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飘飘有凌云之气……只是,在这些豪情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或深或浅的悲愁。

这样的酒,既是壮兴的琼浆,也是浇愁的麻药,喝来往往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而王维笔下的酒客,不是这些已经看过世事浮云、经历过起起伏伏的人,他们是一群青春正当年的少年游侠。

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的心就如明净的天空,还没来得及沾染一丝的哀愁,有的只是满腔的豪情、侠义,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这样的少年游侠喝起酒来,又是如何一番景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简简单单的“意气”两个字,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

杀敌卫国的激情、建功立业的渴求、重义疏财的`侠义、豪纵不羁的气质,等等,都是少年游侠的共性,也都可以包含在这“意气”之中。

而这一切,对少年游侠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交往,只要相逢片刻,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

这就是所谓“相逢意气”。

路逢知己,意气相投,彼此都感到一定要开怀畅饮,要为对方干上一杯又一杯。

古诗文阅读鉴赏

古诗文阅读鉴赏

古诗文阅读鉴赏题目:古诗文阅读鉴赏一、古诗欣赏《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古文鉴赏《论语·为政》——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诗》云:“君子居之,何险之有?”为政以德,譬如九州之疏。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为政以德,譬如草木之荣。

草木之荣,上出阳光,下濡泽风雨,其濡以时,其落亦以时。

荣枯之变,非独草木之性也,又泽之时也。

《林则徐上《格言要解》序》——林则徐夫道德修养,所以要自人身面上受教诲,将之研究取法,然后各自端正身心,舍弃秽恶。

将之融入日常言行,才能有所改良。

一旦改良成功,就能对各自家庭产生影响,家庭安宁团结也由此而来。

《论语·尧曰》——孔子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古诗文阅读鉴赏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XXX)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XXX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XXX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直译:春光明媚的山间万物勃发,不要因为天色稍微转阴就打算回去。

即使是阳光灿烂毫无雨汽,到了雾霭浓浓的地方身上衣服也会沾满露水。

1、山中:作“山行”。

2、山光:山的容光。

3、物态:景物的景色。

4、晖:阳光。

5、轻阴:微阴。

6、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7、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8、纵使:纵然,即使 1.(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2.浪淘沙怀旧(XXX)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XXX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山河。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世。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划分写了什么?2)“天上人世”一句显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XXX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这首《浪淘沙》是XXX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2.(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答:显露了词人心里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梅花绝句(XXX)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3.(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XXX自身的写照.译文:那梅花如同低空银白色的钩子,糁野白玉般的尺子。

古诗阅读鉴赏

古诗阅读鉴赏
3.《野望》一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 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文言默写
4.《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 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5.《黄鹤楼》一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 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动静结合。颔联以“早莺争暖树 ”“新燕啄春泥”写出了初春的生 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动态美,颈联 以“乱花”“浅草”写出了初春的 静态美。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之情。
文言默写
1.《野望》一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 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一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 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古诗赏析
(一)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有什么作用?
动静结合。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 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 意境更显静谧。
古诗赏析
(二)黄鹤楼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具体分析一种。
6.《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文言默写
7.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 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对故乡山水 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四)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词赏析诵读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词赏析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清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情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一鹤直冲云霄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奋发进取的豪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怀。

这首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

诗的前两句,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气势不凡;后两句直接推出证据——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

仔细品读,约略能感觉到诗中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嫡、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寂寥}冷清萧条{春朝}春天{排}推开{碧霄}蓝天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情感:通过现实之境的凄苦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伤感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问归期而未有期,一问一答,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

诗人在巴蜀羁旅中,在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更感到孤独凄凉。

接下来笔锋一转,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硲生,怀州河内人,唐代诗人。

{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

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

但这不是诗人所要强调的意向,不自哀才是他要坚持的信念。

不以衰老自弃的诗人,内心燃烧着为国戌边的志愿。

他静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音响编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

情感:深沉的表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抒发了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

《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

《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

《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处】唐·王维《红豆》。

【译注】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又萌发出几枝?愿你多多采摘,这种东西最能寄托相思。

红豆:红豆树的果实形如豌豆微扁,鲜红如珊瑚。

相传古时有人死于边地,其妻在树下痛哭而死,化为红豆,故又叫相思子。

南国:南方。

愿:一作“劝”。

撷(xié):采摘。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红豆的美丽可爱。

[例]酱褐色的枝干上颗颗红豆散散落落似坠似悬。

这就是红豆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这首“相思子” 涌上心头。

咏红豆的诗早已溶解于心,但看见红豆,还是初次。

大如小豆,圆似珍珠通身皆红,像是粘到枝条上去的珊瑚,实在叫人观兴难已。

(戴砚田《情溢玄武湖》)二、用以说明人们喜爱红豆或红豆树还在于它是富于情味的事物,能引发或寄托情思。

[例1]中国人对于红豆向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异常美妙动人的名字:“相思子”。

只是这一个名字就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情思。

谁读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一首著名的小诗,脑海里会不浮起一些美丽的联想呢? (季羡林《科纳克里的红豆》)[例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忆往事和怀亲人的心绪虽然炽烈,思故乡的心情更烈且切。

在相思林下的黄昏里,叫我如何忍得住满怀激动? (丁春德《缕缕相思》)【全诗】《红豆》[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①红豆:又名相思子,木本,蔓生,冬春结实如扁豆,朱红色,如珊瑚,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

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

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古人云“诗人不见古代生活,亦能写出古代生活;诗人不走古代道路,亦能写出古代道路。

”诗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座时光之桥,将人们带入千年前的时光里,让人们领略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品味古人的感悟,感受古人的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30篇传世古诗,品味诗词之美。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孟浩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让人感受到早春的生机和嫩绿,柳树作为早春的标志,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而充满生机的春天,是每个人心中最美的季节。

2、《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的春天,绿树成荫,万物复苏。

而杜牧的这首诗,是对江南春天的完美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温暖的春日气息浸润了整片江南。

3、《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白居易通过描绘钱塘湖的风光,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

4、《题李凝幽居》-唐代-杜甫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花洗树溅斜阳,流光带月转寒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杜甫的这首诗深情并富含哲理。

他描绘的是一个人置身在幽静的山林之中,借琴为伴,沉醉于自然之中,并抒发自己的感觉。

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态度,也是建立在对自然以及人生哲理深度理解的基础之上。

5、《登高》-唐代-李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白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雄浑的气息和豪放的情怀,而这首《登高》正是他诗艺的代表作之一。

立冬节气古诗词赏读 岁月如诗 时光如画

立冬节气古诗词赏读 岁月如诗 时光如画

立冬节气古诗词赏读岁月如诗时光如画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结束,冬季的开始。

在这个时刻,我们可以通过赏读古诗词,感受岁月的流转与时光的美好。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带您领略立冬节气的诗意与画意。

1. 梅花白居易的《赋得自新竹至横塘二百里示官舍吴评事》中写道:“是时梅开,冰壶香发,散似膏腴之脂”。

梅花是寒冷季节中的一抹傲雪之美,其花朵绽放于立冬时节,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2. 冬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这是苏轼哀怨中的佳句。

立冬的夜晚,月色沉沉,人们聚集在一起,享受诗词的陶冶和温暖。

3. 秋思杜牧的《秋思》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述了秋日的寂寥和人们对过去的思念。

立冬节气的到来,也让人更加怀念秋天的美好时光。

4. 红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红叶,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向往和追求的心情。

在立冬时节,大地逐渐变得萧瑟,满眼是枯黄的落叶,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美感。

5. 霜冻杜甫的《登高》中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霜冻是立冬的象征,是寒意逼人的代表,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毅和不屈的力量。

6. 风雨白居易的《江南曲》中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

”立冬时节,大地上的雨水和秋风,让人们更加感受到风雨中的生命力和生机。

7. 雪景杜甫的《望岳》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首诗让人回想起齐鲁大地的美丽山川和壮丽的雪景。

立冬时节,雪花飘落,铺盖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纯洁和宁静的感觉。

立冬节气的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岁月如诗,时光如画。

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古诗词,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变化。

无论是悲伤的,欣慰的,还是忧愁的,这些古诗词都能带给我们一种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古诗中的“遗憾”意象赏读

古诗中的“遗憾”意象赏读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宋]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古意】回首过往,诸多遗憾日月旋转,交替不歇,时光流逝,世间万物都抵不过时间消磨。

“磨蚁”是一个很新奇的意象,词人把日月交替的时光变迁比作磨盘上昼夜不停爬行的蚂蚁,无聊、单调又重复。

作词送别好友杨民瞻时,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略带自嘲与遗憾。

“本应该用来战场杀敌的长古意今读□编辑/王 莹万事浮休梦难平——古诗词里的“遗憾”意象赏读文|徐若央又把父亲“送”回去。

“我”是多么舍不得“送”父亲走,总会想:“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往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这一句一下子戳进了读者柔软的心窝里。

此时此刻,谁能不想起已故的亲人呢?作者运用联想和留白,却不言明父亲的心情,留给读者足够的遐想空间,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生于正月十五,父亲便送她“迎灯”这个乳名。

“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我”带着父亲的爱和期许,迎来了多少辉煌,而父亲却早已不在“我”身边,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失落扑面而来。

文末,“我”送给父亲一盏灯,让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我”对父亲的爱没来得及兑现,只能用一盏灯来寄托深情!|接上页|35剑,如今却被用来弹击和歌,吟唱风月。

”道出杨民瞻的抑郁不得志,更是自己境遇的写照。

【今解】做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的灵魂藏在心底深处。

英雄不只有战场上的热血沸腾,更多的人是怀揣着英雄主义的理想,执着于生活与事业之中,面对挫折从不退缩,在绝境中逆风翻盘……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英雄主义。

辛弃疾的英雄气魄,大概就是面对“宝剑藏于匣中”的遗憾,依然感叹“西北有神州”,还要为了它继续奋斗。

识破了困厄仍然“挑灯看剑”,遭受了重创还能“吹角连营”,不管手中拿的是剑还是笔,他永远在作战,不负波澜壮阔的一生。

鹊踏枝古诗词阅读鉴赏实用一份

鹊踏枝古诗词阅读鉴赏实用一份

鹊踏枝古诗词阅读鉴赏实用一份鹊踏枝古诗词阅读鉴赏 1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字词解释:闲情:闲愁,闲散之情。

病酒:饮酒沉醉如病,醉酒。

敢辞:岂敢辞,这里有“听任”的意思。

敢,一作“不”。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丛生青草。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翻译: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作品赏析:这首词写闲情的苦恼不能解脱,以独特的的笔法写尽了一个“愁”字。

前半片写年轻人的春愁。

愁因春起,赏花有愁,举杯有愁,对镜也有愁,家里处处都是愁。

表现了在情感方面欲抛不能的一种盘旋郁结的痛苦。

抒写主人公想要挣扎出来却不可能。

以下各句所写均由此生发而出,故此句有笼罩全篇之效。

接下写春来闲愁依旧,宁可瘦也要饮酒来打发闲愁。

词的后半片仍在写愁,不过是从家里扩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绿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独立小桥还在品味首愁。

下片前后均是景语,中间两句是情语,使前后之景均为情增添色彩。

见到青草绿柳,又增新愁,故独立小桥望月,任凭春风吹拂。

全词通过写情感交织的愁闷,徘徊在心,从而产生一种对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变迁的感叹。

这首词写的“闲情”,是内心深处涌起的一种无端的空虚和惆怅。

所谓“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曹丕《善哉行》),惟其是“忧来无方”的闲情,无具体的情事可以确指,所以更不知其所从来,更加无法言说,也就使人更无法把握。

叶嘉莹女士说,“可确指的情事是有限度的,不可确指的情意是无限度的”,在这种无以名说的愁苦中,正可以容纳和包含广阔的、无限度的内容。

明丽壮丽秋色古诗六首赏读,秋山红树多,秋色正清华

明丽壮丽秋色古诗六首赏读,秋山红树多,秋色正清华

明丽壮丽秋色古诗六首赏读,秋山红树多,秋色正清华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衣裳,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

古人们对秋天的景色有着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他们用诗歌来描绘秋天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六首明丽壮丽的秋色古诗吧。

第一首古诗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夜晚的秋天景色,诗人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第二首古诗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夜晚的秋天景色,诗人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第三首古诗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夜晚的秋天景色,诗人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第四首古诗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夜晚的秋天景色,诗人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第五首古诗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夜晚的秋天景色,诗人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第六首古诗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古诗文赏读《雨》

古诗文赏读《雨》
五年级古诗文赏读
《雨》
——选自民国老课本
主讲人:

朗读课文
课文释义

字词学习
课文赏析
朗读课文
朗 诵课 文
பைடு நூலகம்《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 月初出。
课文释义
《雨》
今天的天空昏昏沉沉,早上雾气开始渐渐弥漫,空气变得潮 湿起来。不一会儿,雨丝落下来了。细细的雨丝,带来了清凉的 感受。
我们看“细雨如丝”这一句。细细的雨丝,就像洁白晶莹的丝线,从天 而降,密密绵绵,仿佛天上有一位仙人,正在为天地编织一幅巨大的丝帘! 所以啊,“细雨如丝”还有一个近义词叫“细雨如织”,很形象吧!
我们还可以怎么形容细雨?“细雨蒙蒙”“细雨绵绵”。对!这两个词 还可以反过来说,“蒙蒙细雨”“绵绵细雨”。
傍晚时分,雨停了,一阵凉风吹过,天空中的云渐渐散开, 月亮在云中挪移着,慢慢露出脸儿来,刹那间,皓月当空,朗照 大地。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晓雾渐浓”这句里的“晓”[xiǎo]就是早上的意思。
同学们一定读过《春晓》这首古诗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春晓”也是“春天的早晨”的意思。
请同学们欣赏,体会与本文意境的不同之处!
问答环节
想来”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的 雨也各有特点,春雨润物无声,夏雨雷霆万钧,秋雨 淅淅沥沥,冬雨阴冷刺骨,我觉得本文作者描写的是 春日丝雨,不知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谢谢观赏!
课文赏析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 明月初出。”
这是一篇很美的小古文,却只用”天阴、晓雾、细雨、风吹 、云散、月出“这六个词语,表现出从早上到晚上,从雨前写到 雨中,再到风吹云散,明月初出的一系列情景。

七上语文第4课古诗阅读赏析

七上语文第4课古诗阅读赏析

七上第4课古诗词赏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实写: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动静结合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虚写:奇特想象,表现使人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动态描写: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态描写: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感情基调:苍凉慷慨思想内容: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作者决心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可看出)写法: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

)练习:1、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

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若”是好像,奇特想象,生动形象的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渲染了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

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5、诗中最能反应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杂诗古诗词鉴赏

杂诗古诗词鉴赏

杂诗古诗词鉴赏杂诗古诗词鉴赏1秦州杂诗①·其五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②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③老驌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一、白话释译:①陇右之地,自然环境适宜广养良马。

这里养马风盛,养得烈骏万匹,已是由来已久的事。

/南使,唐置于陇右养马之官名,这里以官名代辖地陇右;天马,良马,意谓神马,汉代对得之于西域良马的称名。

②如今逢战乱,马群如浮云般连阵战殁,只留得秋草遍山闲长。

/连阵,阵战连着阵战,言战事频多;没,即殁,战死;因马多战死,故山草徒长。

③战死的尽管不少,但听说这种真正的良种龙马,仍然留有病残老弱的良骏。

骕骦(sūshuang)古代良马名。

④虽是残老之马,却不失骕骦神勇之气,依旧哀鸣着想投入征战,立于遥远的天际里面朝苍天。

/迥,音jiong,远,遥远。

诗里为马的立姿壮气氛。

二、赏读简语:这是一首关于陇右良马的悲壮之歌。

诗人借马赋感抒怀,取材角度小,立意掘进深,具有新耳目、憾心魄的艺术功效。

首联交待此地由来已久的养马历史背景和地理优势,丰茂的水草,养得万匹的强骏,为劲健之马的赴战,铺就壮色。

次联写战马的壮烈赴难的神勇和万死不辞的献身精神,投射出的是诗人含而不露的杀敌献身的壮怀,抒发出对马死山空草徒长的悲切之痛。

第三联深进一层,以“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十个字,从马身上艺术地再现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可贵品质和英雄气概。

它让我们想到了《百岁挂帅》里的佘太君,她虽为国献出了七个儿子,但要使杨门帅旗不倒,即使率孀媳幼眷,也要为国再建功劳的英雄气慨;也想到了《石壕吏》里的普通农家老妪,她不计牺牲的一句“请从吏夜归”,道出的是虽妇流也知为国生死以赴的深明大义。

这就是诗人笔下“真龙种”和“老骕骦”丰富的精神内涵。

末联的哀鸣而思战斗,迥立而向苍苍,是对这种马所体现的人类精神的阐发,并为全诗画上了意味悠长,昭示壮烈以图强的主题。

所以,写出一种浓郁厚积的悲剧气氛,也是这首诗独具魅力的一大特色。

《游子吟》孟郊 古诗词赏读

《游子吟》孟郊 古诗词赏读

《游子吟》孟郊1、【创作背景】《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

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2、【写作特色】诗歌句解写作特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开头两句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种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紧接着两句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

这里通过对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两句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怎能报答这伟大的母爱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游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这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

慈母为儿子赶制出门远行的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突出了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归来而衣服破损!诗的第三、四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母亲之“缝”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母爱的深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伟大的母爱正是从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之处自然流露出来的。

诗中最后两句的比喻新奇形象,韵味深长,是对前四句情感的升华,寄托了游子炽热的情意,充满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情感主旨】《游子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4、【考点】必背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文常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临:将要。

意恐:担心。

《暮江吟》白居易 古诗词赏读

《暮江吟》白居易 古诗词赏读

《暮江吟》白居易1、【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2、【写作特色】诗歌句解写作特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

夕阳从地平线上斜照江面,江面上形成了一半青绿一半红的景观。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地方,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青绿色。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

用“真珠”进行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

诗人通过对“露”“月”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诗的前两句写夕阳映照下的江面,夕阳的余晖在江面上铺散开来,江水被照得一半通红一半碧绿。

“铺”字用得十分形象,“残阳”从地平线照射出来,就如同铺在江面上,表现出夕阳的柔和与平缓。

诗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的夜晚:如粒粒珍珠的露珠,似弯弓的月亮,从视觉上营造出宁静的意境,用巧妙的比喻展现出月夜之美。

诗人描写了一幅和谐的暮色江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构思巧妙,写景生动绚丽,抒情自然真挚。

3、【情感主旨】《暮江吟》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了对傍晚江畔秋色的喜爱之情。

4、【考点】必背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文常注释: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马诗》李贺 古诗词赏读

《马诗》李贺 古诗词赏读

《马诗》李贺1、【创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2、【写作特色】诗歌句解写作特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

“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冷峻的边疆之地。

“沙如雪”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

“月似钩”表面上是形容月亮弯弯的形状,但“钩”也是古时的一种弯刀,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的后两句抒情。

开头以“何当”两字作设问,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令人感慨扼腕。

“金络脑”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象;后两句抒情,诗人自比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3、【情感主旨】《马诗》借马来抒发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以及渴望被人赏识的心情。

4、【考点】必背名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文常注释:燕山:指燕然山。

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赏读
一、《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蜜蜂的辛劳?
2、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意义?
二、《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诗歌的内容。

2、结合诗句内容说说诗中垂钓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
三、《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江上往来和出没风波里的是怎样的人?他们在江上忙碌的目的有何不同?
2、这首诗作者用了对比手法反映吃与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你读了有什么体会?
四、《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涧,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如何理解诗的后两句所反映的情感?
2、“绿”字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你是怎么看的?
五、《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描写的景物。

2、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请分析他的妙处。

3、赏析“茅檐长扫净无苔”一句中的“净无苔”三字。

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所呈现的情境。

2、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3、诗歌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西湖的雨景?
七、《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西湖美景甚多,诗人为什么独写山色、独写水光?
2、用诗意的语言描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美景。

八、《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读了这首诗,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景图,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是实景吗?请作赏析。

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借景说理,你是如何理解后两句诗的哲理?
2、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句意。

十、《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2、试分析这首诗的风格特色。

十一、《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品析“但悲不见九州同”中“但”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如何理解陆游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写出作者有相同感情的一句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