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期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背景“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日”等健身活动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锻炼。

而为了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对全国范围内的体育场地信息进行普查就显得格外重要。

意义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是中国体育场馆发展的一次重要测评和普查,旨在全面肯定和加强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挖掘我国体育场地建设与改善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事业奠定重要基础。

体育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也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全民健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对于全国体育场地建设的规划,并督促地方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使体育场地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标本次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了解我国体育场地现状和发展趋势;2.为全民健身事业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3.发现全国体育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内容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建设情况普查建设情况普查指的是对我国现有体育场地的总量、类型分布、建设年限、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全面调查,目的是及时了解体育场地建设情况,为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

社会需求普查社会需求普查指的是对群众对体育场地需求的调查,主要是了解群众对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期望和要求。

它是和建设情况普查相对称的,以群众的期望和需求为依据,对比现有的可用资源情况,可以更好地明确改善策略,提高资源匹配效率。

管理情况普查管理情况普查指的是对体育场地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对体育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规范性、质量、安全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这部分调查主要是为了帮助评估管理情况,了解体育场地的运营和管理状况,以便改进现有的工作,为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的建设和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体育场馆事业迈入了新发展的关键期。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三篇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三篇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三篇篇一: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随着20XX年XX奥运会的临近,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向20XX年体育产业年会汇报。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根据20XX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截至19XX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

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XX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体育场馆投入不断加大。

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各省市近年来都对大型的体育中心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近几年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都是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

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提高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

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奥运后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创新

奥运后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创新

奥运后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创新摘要: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体现的大型体育场馆来说,其建设与经营基本上依靠政府的投资与管理。

这种经营管理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

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中的经营管理难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以期能够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提供破解经营管理难题的应对策略,从而保证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经营管理难题策略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之一(编号12bty011)1.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分析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一般来说分为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两种。

就其建设模式来说,它主要指的是按照投资主体来划分的,是指由政府为主要投资来源进行建设的体育场馆,这些属于国有体育场馆。

如果是由企业、社团或个人投资建设的体育场馆,则属于私有体育场馆。

如果是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兴建的体育场馆,则属于合资体育场馆。

而本文中主要讨论的就是大型体育场馆,它一般属于国有体育场馆,它的前期投资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出资的,因为它往往被认为是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和义务,是对公众的权利尊重和保护的一种方式。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来说,我国传统的做法就是由政府直接参与到管理中去。

但是,随着这种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日益增加,使得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感到力不从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对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相关的体制改革。

由此也出现了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自收自支等不同的运营模式。

我国大部分大型体育场馆采用的是全额预算管理和差额预算管理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政府也适时地把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移交给某一公司、社团或个人全权管理,这就说政府以承包与租赁的方式实现了体育场馆运作经费的自收自支。

此外,当前大型体育场馆还面临着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把体育场馆改造成为现代体育企业,并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进行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使得体育场馆的产权关系明晰,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奥运后时代我国体育发展方向之我见

奥运后时代我国体育发展方向之我见

运军团以 5 1金 、 l银 、 8铜 ,奖 牌 总数 第 一 的成 绩 2 2
荣 升奖 牌 榜 头 名 , 为 了新 的体 育 霸 主强 国。北 京 奥 成 运 后 中 国体 育 走 向 问题 是 众 多 专 家 讨 论 的 热 点 。通 过对 资 料 收集 整 理 发 现 : 家 对 于 竞 技体 育 “ 国体 专 举 制” 的讨 论 是 最核 心 的话 题 。“ 国体 制 ” 特 定 时期 举 是 党 和 国 家 的需 要 ,举 国体 制 与 竞 技 体 育 的 关联 也 并 非偶 然 , 符 合 我 国社 会 主 义 发 展 的 历史 特点 , 时 这 是 代 的产 物 。作 为 国 际体 育 舞 台 最高 层 次 的奥 运 会 , 是 展示 国 家体 育 硬 实 力 和 软 实 力 的重 要 窗 口 。中 国体 育 当然 不 会 放 过 这 千 载 难 逢 的机 遇 。但竞 技 体 育 只 是少 数 人 的体 育 ,在 物 质 文 明与 精 神 文 明 日趋 发 达
当 中来 。 变 老 百 姓 的 观 念 , 更 多 体 育 运 动 项 目 转 让 在 群 众 中 加 以推 广 。
需要 做 的事 情 就 是 努 力 训 练 ,争 取 在 国 际 赛 场上 取
作 者 简 介 : 磊 磊 ( 9 2 ) 硕 士 , 究 方 向 : 育 教育 与运 动 训 练 学 。 王 18一 , 研 体
好 。可 以认 为 , 奥运 时 代 , 国竞 技 体 育 举 国体 制 后 中
在渐 进 式改 革 中完善 竞 技体 育 模 式 。此 外 , 据 其 他 根 体 育 强 国的 事 例 可 以告 知 我 们 。竞 技 体 育 职 业 化 也
是 发 展 我 国 竞 技 体 育 的 手 段 , 通 过 各 个 方 面 的 渠 道

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

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

19 4
比率 , 明该 国 家体育 人 口组 织化 程度 的高 低 . 说 各类 俱 乐部 及 基层 体 育 组织 是体 育人 口集 中化 的前 提 , 是 也 普及 大众 体 育 的先头 兵 , 乐 部及 基层 体育 组织 有场 地 、 施 , 有一 批 受过 专 业 训 练 和考 核 的 体 育工 作 指 俱 设 又 导 者 , 们对 其会 员进 行 培训 和健 身指 导 , 员 按 时交 纳会 费 , 们之 间是一 种 互 相 需要 管理 又 比较 松 散 的 他 会 他 组织 关 系 , 锻炼 的便 利性 和科 学 性方 面来 讲 , 从 是体 育 爱好 者首 选 加 入 的地 方 . 京 奥运 会 激 发 了 国 民积 极 北
件. 要从提 高 民族 素质 的战略 高度 出发 , 纲 对从 1 9 9 5年到 2 1 年 我 国大众体 育 的 目标 、 务 、 00 任 措施 提 出了明 确要求 . 但纲要 缺少层 次 分明 、 操作性 强 、 可 步骤 及 目标 清 晰 的计划 . 目前 , 国的经 济 实力 为社 会 体 育 的发 我
动的主流、 社会 体育 指导 员 的作 用 及 大 众体 育 、 技 体 育 与体 育 产 业 协 调 发 展 等 方 面 进 行 论 述 , 竞 旨在 为 我 国大 众 体
育 的发 展 提 供 一 些 建 议 .
关键 词 : 后奥运时代 ; 大众体育 ; 发展走 向; 中国
中 图 分 类 号 : 814 G 1.
1 2 加 强 各 类 体 育 俱 乐 部 和 基 层 体 育 组 织 的 建 设 .
体育人 口是衡 量一个 国家体 育发展 状况 的重要 指标. 各类俱 乐部 和基层 体 育组 织 成 员 占体 育总人 口的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原因与控制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原因与控制
模 与建设水平也是其经济发展水平 和社会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之一 。然而 ,第 5次体 育场地 普查 的数 据显 示 :我 国的体 育 场 地设施还不能很好地满 足人 民群 众 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及体 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的需要 ,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有一段距 离 ,且 我 国东西部 之 问的 差距较 大 ,发 展很不 平衡 ,体育 场 地被侵 占的现象 比较 严重 :普查数据表 明,我 国体育系统被 占 体育场 地共有 3 0 3个 ,被 占面积 2 4 5万平 方米 ,被 占体育场 地面积 占体 育系统场地面积的 1 . 4 % ,被 占体 育场地原始投资总 额为 1 3亿元 。除海南 、西藏 和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外 ,其他 省 、 自治区 、直辖市 均有体 育场地 被 占的情 况。 … 1 . 2 体 育 场 地 设 施 被 侵 占 的现 状 许 多年 来 。我 国体育 场地匮 乏一直是 个客观 存在 的问题 , 而且 ,在这种 客观 实际 下体 育场地 被侵 占的现 象仍 I 1 3 屡 见不 鲜 。从北 京体 育场 馆被侵 占的报 道[ 2 ] 中,我们知 道 ,我 国体 育场地 设施 不能 很好地 满 足人 民 日益 增长 的体育 文化 生活需 要 ,这与我国社会 的发展程 度还 有一定的差距 ,呈现 出一种不 和谐 的状态 。而且从我 国的经济 发展状况来看 ,东西部 的发展 也很不平衡 。公共场地 的匮乏迫使居 民在路灯之下下棋 、在马 路旁边打拳 、到绿化 带里玩 耍 ,有的青少年甚至在楼道里面 踢 球 。群众 反映 ,现 在 的生活 条件好 了 ,高档 的体育 文化场 馆 多了 ,但 活动的空间却少了 ,大众化 的体 育场地也 不见 了。在 这种 大环境下 ,居 民正常的体育文化 活动 需求得不到满足 ,必 然会 引发国民体质下降 、青少年 犯罪率 上升等社会 问题 。而且 这也不利于 “ 全民健身计划”和 “ 阳光 体 育 ” 的 实 行 。 1 . 3 体 育 场 地 设 施 利 用 率 低 的现 状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研究摘要: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之路将面临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转变,从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向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指向转变,从体育利益单一主体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观的转变。

体育工作的发展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因此,北京奥运会后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时机,其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际调研和分析,立足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结合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征,对北京奥运会后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促进奥运会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1北京奥运会前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状况北京奥运会前,我国群众体育的组织形式虽然已由单一的行政组织向家庭、社区、辅导站、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发展[1],但是参与群众体育的人数比例还是不均衡,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热情较高,但对正确锻炼方法的认识较差,体育场地开放程度较低。

1.1 体育人口较少,体育人口比例不均衡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因此,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员较多。

而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员较少。

在体育活动占闲暇时间的比例调查中,上海市为38.3%,山东省为33.3%,而四川省为29.8%[2]。

由此可看出各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2 我国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意识、热情高涨,但对正确锻炼方法的认识较少我国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活动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

有调查表明,个人今后打算参加体育锻炼所占比例为80.2%。

这说明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然而,从统计结果来看,87%以上的人认为,对体育知识及价值的宣传还不够,不知道采用何种练习方法和手段能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他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

有43.7%的人认为群众体育法规文件很少,这说明群众体育职能部门对有关体育知识和体育法规文件的宣传是一个空白[4]。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

第28卷第3期2009年7月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Jour nal of PL AI ns ti t ut e of Phys i cal E duc at i onV01.28N o.3Jul.2009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周华(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广西柳州545004)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现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转变,体育工作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观念等将大大增加,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得到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的大众体育管理体系逐渐得到完善。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群众体育;趋势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00(2009)03-0004-03T he D evel opm ent T r end and C ount erm eas ur es of M a ss Spor t si n C hi n a af t er O l ym pi c G am es of B e i j i ngZ H()U H ua(Li uz hou Tea cher C ol l eg e,L i uzh ou545004,C hi na)A b st r a ct:T he nⅡI s s s po r t s i n Chi na w i ll f ace aB e w per i od of devel opi ng af t er O l ym p i c G am e s of B e i j i ng.The cor e ofs por t s i n C hi na w i l l change f r om t he O l ym p i c t O t he hum a ni t y a nd t he m a i n em ph asi s w i l l t r an s f er t O t he m ass sport s.T he peopl e w i ll t ake m or e t i m e f or sport s.T he com pet i t i ve sport s w i l l dev el op i nt egr at e w i t h m aS s sport s.T h e C h i n ese uni q ue f eat ur e ofnK I s s spor t s nl anagem e nt syst e m will be per f ec t ed.K e y w or ds:af t er O lym pi c G am e8of B ei j i ng;nK l ss sport s;devel opm ent t r en d a nd count e rm e asureS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实现了国人多年来的梦想。

中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珠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环渤海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人均占地面积 人均建筑面积 人均场地面积
图11 我国不同城市群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的比较
40
万人人均场馆个数
35 30 25 20 15 10 5 0 珠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环渤海城市群 成豫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第二,法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 我国有关法律规范内容滞后,不同法律法规 的内容相互冲突。 • 我国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较 差,对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实践缺乏指导性 作用。我国建设部出台的若干与体育场馆建 设有关的法规都没有明确规定社区体育设施 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如何布局,这使得 基层社区在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方面无所适从 • 我国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 全,影响了法律法规的实施。
120
20
40
60
80
0
佛山 东莞 惠州 江门 中山 珠海 宁波 苏州 嘉兴 无锡 扬州 镇江 常州 绍兴 湖州 廊坊 秦皇岛 唐山 张家口 绵阳 德阳 乐山 宜宾 自贡 内江 泸州 铁岭 抚顺 本溪 辽阳 鞍山 营口 盘锦
图15 我国地区中心城市人均体育场馆面积指标的比较
人均场地面积
人均建筑面积
人均占地面积
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带之间的关系图
京津唐城市群 关中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台海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我国城市群分布情况
我国体育场馆分布规律 • 我国不同城市群体育场馆的分布与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 我国城市体育场馆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和气候 特点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地域十分辽阔,跨 越的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不同气 候带的城市其体育场馆的布局特点有很大的 不同。

关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中国体育场馆协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向2007年体育产业年会汇报。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根据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

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体育场馆投入不断加大。

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各省市近年来都对大型的体育中心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近几年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都是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

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提高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

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全民健身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构建体育强国的征途中,我市群众体育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推动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带着这个问题,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我们从4月15日至30日,通过实地观摩、走访或接访群众、召开恳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对市属党政机关、社区群众、乡镇农村、单项协会等群众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题调研,同时考察了池州等地的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一、我市群众体育总体情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得到深入开展,社区体育、协会体育、农民体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经常,锻炼人群不断扩大;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改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我市群众体育工作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并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全民健身组织逐步健全。

全市七县一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负责人组成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委员会,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研究部署、检查监督和工作决策;体育社团工作向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方向迈进。

全市成立了具备法人资格的体育社团17个,其中市级体育单项协会12个;创建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个,城市体育先进社区7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2个,晨晚练点66个;市和八个县(市)全部成立了体育总会;截至年底,全市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1731名。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各界联手,市县联动,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已形成传统,参与人群达数十万人次;全市连续举办城市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体育单项比赛,在宜城大地上掀起了一轮轮全民健身热潮;我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规模的运动会屡创佳绩,“四种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健身气功站点建设不断扩大。

浅析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

浅析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

浅析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韩春风138****4027************************.cn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之一,它无疑将会对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方面今后的发展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我们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要在奥运会上借助东道主的优势创造好成绩,更要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创建一个更加繁荣的体育发展形势。

如何利用举办奥运的良好契机,深化体育改革,促进我国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奥运会举办国会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迎来体育领域的空前发展。

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1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3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成绩。

同时,也成功地向世人展示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实力,极大地鼓舞了日本民众。

奥运会结束之后,日本把本国的体育工作重心从竞技体育转移到大众体育上来,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确保大众体育开展的资金、体育场地设施、社会指导员等,经过40年的发展,日本大众体育成绩斐然。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政府迅速调整了体育策略,以倡导“繁荣经济”为主的金泳三政府提出了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策略。

由于当时的人们仅仅局限于比较热门的项目,所以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在韩国并没有发展的很好。

但是,与日本相同的是,韩国同样在奥运结束之后掀起了大众体育热潮。

1993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名为“提升国民体育的5年总体计划”的体育政策,从1993年到2002年的两个5年总体计划实施期间,全民健身政策在全民健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

在体育设施的兴建、体育活动计划和比赛项目的发展、公益体育俱乐部的增加以及体育活动指导者和教练的大量出现方面效果显著,人们有规律的体育参与已经明显增加了。

从日韩两个过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奥运会对整个体育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如何利用奥运会带来的大好形势,是每个体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设小康社 会 中的作 用 ,本 文根 据全 国第五 次 体育 场地 普 查数 据 ,分析我 国体育 场地的 分布 、数 量 、质量 、经 营管理 和 设施 的 使用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根 据我国体育 场地未来 建设发 展 趋势 ,提 出相应 的发展对 策 ,以期 为今后 各级 政府 和相 关部 门 对体育场地建设与使用实施宏观管理 ,调整 和优 化体育场 地建 设投资方 向以及制定体育场地发展规划等提供客观依据 。
育场地总建筑 面积 的 85.2%;场地 面积为 l1.1亿平方 米 ,占全
国体育场 地 总场 地 面 积 的 85.2%。非 标 准体 育 场 地 302 902
个 ,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5.6%,占地 面积为 7.3亿 平方米 ,

建筑 面积为 l l10.9万平 方 米 ,场地 面积 为 2.1亿 平 方米 ,以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plan of sts ̄ uln in Cldna ZHANG Yu—.chao
(College ofPhysical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 and Technology,Xud ̄u 221008,Ch/na)
维普资讯
第 22卷 第 3期 2OO6年 6月
山 东体 育 学院 学报
Jour n al of Shandong|nsti ̄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01.22 No.3
lune 2舶 6
我 国体 育场 地 建 设 现 状 与 发展 对 策
临 ,人 民对健身运动的需求和渴望 与 日俱增 ,体 育场地建设 、使 米 。其 中标 准 体 育 场地 547 178个 ,占全 国体 育 场 地 总 数 的

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走向分析

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走向分析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同 时 , 还 伴 随 着 程 度


展 , 也 影 响 着 人 类 几 乎 所 有 的 社 会 事 业 和 社


全面增 强身体机 能,保持 旺盛 的精 力。如神 经衰 弱 、 高血 压 、心 脏 病 等 宜选 择 呼吸 自 不 同 的 政 治 全 球 化 和 文 化 全 球 化 。 经 济 全 球 然 、柔 和 缓慢 、协 调连 贯 的 太极 拳 、气 功 化 带 来 的 文 化 影 响 , 使 传 统 价 值 观 不 断 受 到 等 。 4 、大众体育组织形式的层 次化 外 来 文 化 的冲 击 ,社 会 价 值 观 日益 呈 现 出 多 样 化和复杂性 特征 ,体育价 值观也 不例外 。 大 众 体 育 组 织 形 式 的 层 次 化 是 社 会化 、 在 奥运 会后 时代,伴 随着从 “ 生物体 育观 ” 全 民 化 的 必 然 结 果 。2 世 纪 8 年 代 前 ,大 众 0 0 居 到 “人 文 体 育 观 ” 的嬗 变 过 程 的 深 化 , 中 国 体 育 组 织 形 式 取 向 单 一 , 学 生 以 学 校 为 主 , 人 的 体 育 价 值 取 向将 进 一 由 工 具 理 性 向价 民 以 就 业 单 位 为 主 。进 入 后 奥 运 时 代 ,社 区 步 值 理 性 转 变 ,注 重 科 学 价 值 和 人 文 价 值 的 融 体育 以其网络化 服务 ,将 成为我 国大众体育 合 , 注 重 “社 会 本 位 ” 与 “人 本 位 ” 的 统 的主要 组织 形式 。这样 多项 目、多层次的体 体 育 价 值 观 将 进 一 步 呈 现 出 健 康 价 值 育服 务,将形成 我 国大众体育组织 形式的完 观 、教 育价 值 观 、竞争 价 值 观 、休 闲 价值 整体系 ,满足各阶层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 5 、大众体育 管理的经营化 观 、经济 价值观 等多元体 育价值观 并存 的局 面 , 从 而 对 中 国 大众 体 育 的 发 展 产 生 积 极 影 大众体 育是社 会主义 体育事业 的组成 部 响 [] 5。 分 ,增强 国民体质 是它的本质 特征 ,这就 决 3 、促 使 大 众 体 育 产 业 迅 速发 展 定 了 我 国 大 众 体 育 的 公 益 福 利 性 质 。进 入 后 我 国 体 育 事 业 向 着 “面 向 市 场 、 走 向 奥 运 时 代 , 国 家 将 会 大 力 提 倡 、 支 持 社 会 团 市场 、 以产 业 化 为 方 向 ” 的要 求 发 展 。 目前 体 、集体或个 人办体 育 ,并引导居 民为健 身 我 国 有 4 个 全 国性 单 项 协 会 实 体 化 , 体 育产 娱 乐 自我 投 资 、 自我 消 费 和 受 益 ,使 我 国 的 1 业 的 主 体 得 以确 立 。奥 运 会 后 不 仅 促 进 了 我 大 众 体 育 将 实 现 由福 利 型 向经 营 型 转 变 。 公 国竞 技体育 的发展 ,也 带动 了体育消 费、体 共体 育场馆和 拥有体育 场地设 施的学校 ,企 事业 单位组 建的各类健 身俱乐 部、体育指 导 育旅 游、体 育保 险 、体 育媒体 、健身娱 乐、 竞 赛 表 演 、 体 育 中 介 和 体 育 彩 票 等 行 业 的 发 中 心 , 可 以 实 行 适 当收 取 服 务 费 的准 经 营 性 展 。举 办 奥 运 会 的 国 家 奥 运 会 后 一 般 都 会 不 活 动 。 这 种 商 业 化 经 营 是 我 国 火 众 体 育 的 有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区级体育中心设计研究探索——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为例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区级体育中心设计研究探索——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6.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3-0041-04 收稿日期 2023-08-16摘 要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

后奥运时代,以竞技体育为导向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热潮褪去,而区级体育设施介于(省)市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中心之间,其建设如何兼顾体育赛事和大众体育的需求值得研究。

该文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文体活动中心为例,以全民健身为主兼备体育赛事举办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对目标客群的研判和筛选,为满足区域内城市居民的多元运动需求,提出了空间设计的合理策略,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区级体育中心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民健身 体育中心设计 目标客群 空间设计 开放共享Abstract With National Fitness becoming a national strategy, the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in China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advanced. In the Post-Olympic era, the trend of constructing large-scale sports venues guided by competitive sports has faded. District level sports facilities are located between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sports facilities and national fitness centers. How can their construction balance the needs of sports events and mass sports. In this article we use the Cultural and Sports Center of the Sino French Wuhan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City as a case study. Drawing on the need for both national fitness and sports events, and after analyzing and selecting target customer groups, a suitable spatial design strategy is suggested to cater to the varied sporting requirements of urban dwellers in the area, which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for designing district-level sports centers in ligh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initiative.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 Sports center design, Target customer group, Space design, Open sharing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区级体育中心设计研究探索——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为例Exploration on the Design of District Level Sports Cent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Fitness: A Case Study on the Cultural and Sports Activity Center of the Sino French Wuhan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City陈博仡 | Chen Boyi 李玉玲 | Li Yuling王东波 | Wang Dongbo1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1]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为了满足人民体育健身、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需要,体育健身场所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多功能化;发展前言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

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然而,在体育场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体育场馆业存在了例如资源不足、利用率低、经营和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探讨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正文一、体育场馆的发展概况1.1体育场馆的基本建设状况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全国范围内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

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平方米。

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军队系统管理的场地5.22万个,其它系统(指除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军队系统外,社会其他各行业/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地,以及难以划分管理单位所属系统的体育场地。

普查时,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或代为管理的体育场地也划入到其他系统中)管理的场地95.76万个。

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

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

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对策_兼析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方案

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对策_兼析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方案
2. 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的原因 举办大型运动会后,体育设施出现闲置问题是普遍存 在的,世界各国均有此种情况,我国的情况更为突出。究 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举办城市往往出于政 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竞争的需要,新建、改建和扩建了 一些造价很高的体育设施。一方面必须满足大型体育赛事 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在众多的候选城市中占得先机。然 而这些体育设施并不都是适合城市长期发展需要的。(2) 举办城市政府片面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脱离实际,没 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进行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 从而导致场馆数量偏多,规模偏大,标准偏高,造价偏高, 造成“政府财政危机”。项目决策上的失误甚至是错误已 成为赛后利用困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3)为了保证运动 会的顺利进行,一般不可能在举办城市的中心地带修建大 型场馆尤其是主体育中心,这样势必会使不少比赛场馆的 区位相对远离市中心,这为赛后利用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带来实际困难 [4]。(4)举办城市的体育主管部门只建不管, 满足于建好场馆等硬件设施,举办好本届赛事,缺乏体育 设施的长期利用规划。在赛后或疏于管理体育场馆,或把 体育场馆出租改作它用,实际上造成了对体育设施资源的 浪费。 (三)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对策
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问题一直是困扰体育场
馆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巨大, 用地广阔,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很多 场馆在建成后的利用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国内关于体 育场馆的赛后利用研究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国外的研究也 比较少。因此,本论文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很有益 的探索。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经营的内涵 关于城市经营 (Urban management),在我国的有关文 献资料和实际工作中有两种说法,即“城市经营”和“经 营城市”。这两个说法在内涵上并无本质的区别,人们通常

北京奥运会后国家网球中心的利用情况分析与建议

北京奥运会后国家网球中心的利用情况分析与建议
有 4种模 式 :( 1 )建 造临 时 的场馆 ,赛 后 体育 场馆 功能 是场 馆赛 后利 用 最基 本 的办 法 ,奥运 会后 继续 承 办体 育赛 事可 以使 奥 运 场 馆发 挥 出最大 的作 用 。( 3 )交 替使 用 模 式 。这 种模 式是 对 奥运村 的 改造 ,将 奥 作 为 民用住 宅 出售 。( 4 ) 多用 途使 用 模式 。 即利 用 场 馆开 展 公 益 活 动 、开 办演 唱会 、 现 代 奥运 会 场 馆 赛 后 利 用 的成 功 经 世 界上 最好 、最 有创 意 的奥运 主赛 场 。这 马上 拆 除 。( 2 )继续 组织 体育 活动 。延续 验是 将职 业体 育 融入 整体 经营 战 略中 。组 无 疑增 加 了旅游 业 的发展 。鸟巢在 奥运 会
1 现 代奥运场 馆赛后 利用 的 探 讨 .
福 。鸟巢 在北 京奥运 会 结束 后 ,成为 了北
. 3 现 代 奥 运会 场 馆赛 后 利用 的 京甚至 全 国特有 的一道旅 游 景点 ,大批 的 1 . 1 现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方式 1 国 内外的游 客纷 纷涌 入鸟 巢 内 ,欣 赏这 个 现 代 奥运 场 馆 赛 后 运 营 的 方 式 主 要 成 功经验
开的。
外 ,其 他 大多 数奥运 场馆 设施 的建设 费用 巨大 。大 多数主 办城 市 的奥运 场馆 主要 用 于 承接 重大 体 育赛事 ,功 能 比较 单一 ,在 奥运 会 后场馆 维 护上 都长 期亏 损 。
都 要 由主 办方 市政府 承 担 ;( 4 )管理 难度 会使 大批 的篮 球迷 能够 在 五棵松 篮球 馆欣
欧 阳斌 ,时 圣稳
( 江 西理 工 大学 理学 院体 育系 ,江 西 赣州 4 1 0 0 0 )

浅谈我国体育场馆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研究

浅谈我国体育场馆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研究

DOI:10.16655/ki.2095-2813.2005-5554-9590浅谈我国体育场馆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研究①孟泽 王颖(泰州学院公共体育部 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发现存在政府干预错位、市场化进程缓慢、场馆功能单一、闲置愈发严重、人力资源匮乏、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提出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作用、开发场馆功能、有效配置资源、优化人才结构、创新经营理念等路径,希望通过路径的提出,解决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场馆健康、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体育场馆 问题 路径 发展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3(a)-0197-03 A Brief Talk on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aths of SportsStadiums in ChinaMENG Ze WANG Ying(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China) 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to study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venues in China, we found tha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misplaced,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is slow, the venue functions are single, the idle is more serious, the human resources are scarce, and the management concept is backward.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rket, develop venue functions, effectively allocate resources, optimize the talent structure, and innovate business ideas and other paths. The author hope that through the path,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stadiums and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tadiums in China.Key Words: Stadium; Problem; Paths; Development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健身需求不断高涨。

关于公共体育设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体育设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体育设施情况的调研报告精品文档关于公共体育设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公共体育设施是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为全面掌握我市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兄弟市对比情况和当前国家、省有关要求以及下步努力方向,按照***副市长指示,市体育局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做足做活水上运动文章,先后建成了世帆赛基地、水上运动基地和游泳馆,已被中国奥委会命名为XX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世帆赛基地水域面积40万平方米,建有6条浮动码头,主要用于帆船帆板的比赛及训练。

水上运动基地总面积5.3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标准的赛艇、皮划艇(静水/激流)、摩托艇、龙舟、滑水、蹼泳、激流回旋、极限运动场地。

游泳馆占地1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跳水馆、训练馆和戏水馆四个部分和室外游泳池、跳水池、广场等,设有3500个坐席。

这些场馆设施的建成,为我市承办各类国际国内赛事、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市城区内大中专院校拥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出于安全、管理及运行费用方面的考虑,仅用于自身教学,不1 / 5精品文档对社会开放。

市体校仅有一个400米田径场和一座小型综合训练馆,自身训练要求尚不能满足,无法对外开放。

各区县除五莲县有一个正在改建中的体育场外,其他区县均没有公共体育场馆设施。

(三)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建成市级全民健身公园3处(银河健身广场、开发区中心中心广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健身广场),县级全民健身公园2处(XX多岛海健身广场、XX县文心健身广场、沭河健身广场),社区(含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公园113处,农村全民健身工程800余处。

这些公共体育设施为丰富城乡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省2015年实现全覆盖、东部沿海市2013年全覆盖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奥运期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调查分析
作者:魏华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5期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缩小城乡体育设施差距;完善体育立法,加快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兴办体育,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后奥运期;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对策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闲暇时间的增多,医疗保健费用的增加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民对健身运动的需求和渴望与日俱增,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009年8月30日国家适时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公民健身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提供法律保障。

与之俱来的管理问题对体育场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基于对2008-2009年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场地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奥运后我国体育系统场地建设明显转移到群众体育场地的建设上,这与目前我国体育工作重心是相符的,然而也发现在体育场地建设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现结合发达省区市以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群众体育场地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一、后奥运期我国群众体育场地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国家采取多种有力举措,群众体育场地在总量和区域均衡上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推进群众体育和谐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群众体育场地新建项目逐年增加
2008年、2009年新建全民健身场地逐年增多,从占当年总数的84%上升为86%。

其中,有资料显示2009年新建标准场地比上年减少5个百分点,非标准场地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

这充分说明,随着体育工作重心的转移,体育场地建设将重点放在全民健身场地上。

2、区域群众体育场地建设逐步推进
北京奥运后期,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场地数量逐年增多,这一切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使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等惠民工程。

但投入资金比重却少,主要因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场地多为小型健身场地,档次较低、耗资少。

不过近年来西部地区
新建场地面积比上年增加9个百分点,而建筑面积却减少了13个百分点,说明了西部地区体育场地的功能、结构、档次也逐渐得以提升。

此外,东部发达地区体育场地投入比重依然较大,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众多且密集,区域GDP占全国总数比重大,承担大型体育赛事较多,所建场地大部分为大型、功能齐全、档次较高的体育场地。

3、多种发展举措有力互补
政府通过援建和命名两种有力举措,来推动全国群众体育场地的建设工作。

(1)政府援建体育场地。

政府援建体育场地主要针对边、远、穷地区,该举措极大改善了受赠地公共体育设施,有数据表明,2008年政府援建场地215755(个,条),面积338468平方米,2009年增加到366561(个,条),面积93802507平方米,对边、远、穷地区群众体育锻炼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推动体育事业及边远穷地区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政府命名体育场地。

政府命名群众体育场地主要面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有“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基地、其他群众体育场地等类别,主要是为了在某种类型体育场地的开发利用中开创先例,对其他类似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有数据表明,2008年政府命名场地18328个,面积32613314平方米,2009年增加到63918个,面积32436586平方米,充分体现了政府加强对体育场地科学管理力度,更好地为民众服务的良好决策。

4、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城乡分布状况
2008年、2009年我国新建体育场地主要面对农村,分别占59.49%和67.93%,而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学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切与我国教育部推行的阳光体育工程相一致,有效缓解农村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保持这一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认真贯彻党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提出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发展思路和实施计划。

二、存在问题
1、群众体育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短缺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由于群众体育需求大幅增长,导致体育场地数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会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场地设施需求的满意程度,究其原因除了场地资源总量少之外,群众体育场地设施配置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必须要跨过的一道槛。

2、体育场地功能较单一,开放及使用率不高
目前所建设的群众体育场地主要是篮球馆、综合体育场、馆,类型、功能较单一,新兴体育项目场地较少,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多种锻炼需要。

此外,全国各省市普遍存在着体育场地被闲置的现象;另一方面相对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不断增多的体育人口对体育场地的需求和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区域差异依然存在
虽然西部地区群众锻炼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可看出国家缩短东中西区域的决心,但体育场地区域差异仍然存在,原来单纯数量上的差异,已经演化到数量、功能、档次、质量等矛盾的混合体。

因此我国还需要继续大力加强西部群众体育场地建设,改善西部欠发达地区群众的体育锻炼环境。

三、发展策略与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缩小城乡体育设施差距
在群众体育发展的各个方面,还应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大改善全国各地群众体育锻炼条件的工作力度。

2、完善体育立法,加快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
建议在《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基础上,制定专门的群众体育法律法规,明确群众体育场地的量化标准、发展目标、保障措施。

使得群众体育场地建设和管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兴办体育
建议政府加强对社会体育团体的资助,并以《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为依据,以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增加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快建立非盈利性的体育社会团体,吸引社会资金用以完善社会健身指导员、体质检测等配套服务,使群众体育逐步形成以体育社会团体为主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活动点为依托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社会化体育组织网络。

【注释】
文章来源:全国体育总局经济司全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报告.
【参考文献】
[1][6]张玉超.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16-19.
[2]杨吉春.中外体育场地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25-27.
[3]周丽萍,田雨普.“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03-104.
[4]肖林鹏,袁玉涛,唐立慧.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
[5]张吉慧,王剑.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区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6):62-63.
[7]徐伟宏,柯茜.湖北省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与服务供给现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7):58-62.
【作者简介】
魏华(197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信息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