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自己的教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2.学生能够描述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学生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图表和实验器材。
-教学素材,包括历史文献和科学实验。
-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相关知识和材料。
-准备学习笔记和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讨论 (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描述一下原子的基本构造和性质吗?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原子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Step 2: 观察实验 (2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容器中的气体泡沫,然后将其加热。
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加热后气体泡沫会消失?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解释:加热后,气体分子具有较大的能量,能够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而飞出容器,所以气体泡沫会消失。
Step 3: 讲解原子结构的发展过程 (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教师重点介绍了达尔文模型、汤姆孙模型、卢瑟福模型和玻尔模型,并解释了每个模型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教师强调:科学是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
Step 4: 制作模型 (30分钟)教师分发材料,要求学生根据玻尔模型制作原子模型。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材料进行模型的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现象和原理。
Step 5: 问题解答和讨论 (2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1.为什么电子不会从原子核飞离出来?2.为什么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性质?3.为什么气体在加热后会膨胀?4.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学设计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包括道尔顿原子学说、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等。
(2)理解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3)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对原子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探索原子结构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程。
(2)原子的构成及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对不同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和比较。
(2)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原子结构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原子弹爆炸、微观粒子的运动等,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2、讲授新课(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①道尔顿原子学说讲解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如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等,并分析其局限性。
②汤姆生原子模型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实验过程,以及他提出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即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③卢瑟福原子模型讲述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结构,从而引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
④玻尔原子模型讲解玻尔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强调其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以及轨道量子化的概念。
(2)原子的构成①原子核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讲解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量等基本性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曲折历程及发展趋势。
2、了解常见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事实,认识电子层结构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3、掌握原子的结构,知道同位素等概念,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判断原子的构成。
4、在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的史实中体会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性。
5、在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决宏观问题中认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培养科学思维。
6、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物质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进学习及研究物质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引入] 本课的主题是原子结构,对此同学们已有不少了解,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将以往的知识系统化,看看能否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另一方面我们将简要回溯人类对原子的研究历史,在一些重要节点上驻足思考,领略诸位科学家的精妙思想,试着“象科学家一样思考”,认识科学理论的特质和价值,以在今后能做出自己的创造。
人类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中,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在不断的认识、改变物质,开展如用火、制陶、冶金、酿造等生产活动,而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在了解物质变化的同时,人类中的智者就开始了对物质本原的思考:不同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明它们有共同的本原,那么这些共同的本原是什么?它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万物?[板书] 一、原子学说1、古代哲学思想(物质由微粒构成)人类先哲们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如中国古代有阴阳说、五行说,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古希腊的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立了原子学说,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由微小、间断、坚硬、不可分的原子构成,原子论的提出对后世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但在这之后,很多思想家又提出各自不同的学说,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万物。
这些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接受?这样的学说只是建立在直观察觉和推理的基础上,无法得到客观事实的验证,其本质还是一种哲学思辨,相反,科学理论的一项重要特质就是实证性,它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反复验证才能真正确立,当科学发展进入近代时期,人们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组成与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据此在1808年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知道原子是由哪些基本粒子组成的。
2. 使学生掌握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关系。
3.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概念2.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3.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4.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5. 著名科学家简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
2. 教学难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原子结构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结合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原子的基本概念:介绍原子的定义、特点和组成。
3. 讲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介绍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重点讲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关系。
4. 讲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介绍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和著名科学家贡献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2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2教案标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帮助他们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和发展,学生将能够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1.理解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结构的重要性2.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和认识的历程3.掌握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的重要科学家和实验教学重点:1.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结构的重要性2.原子结构的发现和认识的历程教学难点:1.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的应用2.掌握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的重要科学家和实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原子的概念、原子结构的发现和认识的历程等内容2.学生练习册: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询问他们对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结构的认识。
2.介绍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结构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了解原子结构对于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Step 2: 原子结构的发现(20分钟)1.通过演示文稿,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程。
2.重点介绍以下几位科学家和他们的实验:a.约翰·道尔顿:发现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
b.朱世杰:发现电子是原子中的基本粒子。
c.汤姆逊:发现电子带负电荷。
d.鲁瑟福:通过金箔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的存在。
e.波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结构模型。
Step 3: 练习和讨论(30分钟)1.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和活动。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Step 4: 学生展示与总结(20分钟)1.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发现。
2.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发展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究,了解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贡献。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结构的概念及其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教学内容:1. 原子结构的定义及意义。
2. 原子的基本组成:电子、质子、中子。
3. 原子的性质:电中性、不可分割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兴趣。
2. 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原子结构的定义及意义。
3. 讲解原子的基本组成:介绍电子、质子、中子的概念和作用。
4. 讲解原子的性质:介绍电中性、不可分割性等性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思考原子结构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原子核模型的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核模型的发展历程。
2. 掌握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核模型。
教学内容:1. 原子核模型的起源: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2. 核式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
3.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波尔、薛定谔等科学家提出的量子力学模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同原子核模型的提出及其特点。
2.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原子核模型的图片,增强直观性。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出原子核模型的发展。
2. 讲解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模型”:介绍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不足。
3. 讲解卢瑟福提出的核式原子模型:介绍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4. 讲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介绍波尔、薛定谔等科学家提出的量子力学模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思考不同原子核模型的优缺点。
第三章: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2. 掌握原子轨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内容:1. 电子云: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态。
13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目标聚焦】1.掌握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历史,了解每个科学家的代表思想。
2.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
3.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和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的关系。
重点、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海导航】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通过总结一些元素化合时_________关系,提出了____________学说。
汤姆生发现了_____________,从而通过实验提出了“ _____________〞的原子结构模型。
卢瑟福根据___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在研究_________________时,引入了__________,大胆提出了_______________。
现代科学家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规律,认识到_______________,必须用___________。
2.原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还可以分成那些物质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哪局部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离子为什么有电性4.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的关系5.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什么各举几例。
【思维点拨】【例】 某元素的阳离子R 2+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那么m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mol n A A m )8(16+-+ B.mol n A A m )10(16+-+ C. (A-n +2)mol D.mol n A A m )6(+- 【答案】A[点拨]由A →M →n →N ,总结规律得: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步闯关】1.以下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金刚石、石墨B.H 2、 D 2C.H 2O 、 D 2OD.16O 、18O2.1911年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的是A.德国物理学家伦琴B.英国科学家汤姆生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D.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3.我国 ,10 t 就能满足我国〕A.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3B.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C.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3D.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4子数为〔〕 A.330B.91C.2395.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到达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优质课教案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厉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2.了解钠、镁、铝、氧、氯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3.知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通过电子的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4.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及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讨论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使学生认识到网络资源的重要作用、提高同学们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学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交流与讨论2.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的实质难点: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的实质三、教学过程:[幻灯片]:一滴晶莹剔透的水滴挂在叶子上 (从宏观上欣赏……、从微观上欣赏……)。
[教师讲述]:从宏观上欣赏水滴挂在叶片上,晶莹剔透非常漂亮。
从微观上欣赏水是有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还可以再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学家眼中正是由于这些分子、原子等微粒通过组合才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宏观世界,所以微观的世界更神奇、更精彩。
对于原子结构的探究许许多多的的科学家付出了他们毕生的心血,我们应该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幻灯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作出突出贡献的几位科学家。
[提出问题]:科学家是如何去进行科学探究的呢?[教师讲述]: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思路阅读书本P27-28交流与讨论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对应的科学家是谁?(2)科学家在运用前人的成果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去分析论证从而得出了新的结构模型。
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第3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3单元课时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一、学习目标1.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2.了解钠、镁、氯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得失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了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3.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重点、难点重点: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演变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难点:镁和氧气发生化学的本质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先让学生描绘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继而追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交流讨论,逐步探讨各种原子结构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主动参与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同时也可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
通过镁和氧气形成氧化镁的微观本质的揭示,初步认识化学家眼中的微观物质世界。
四、教学过程[导入] 观看视频: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一粒沙子。
今天我们还将进入更加微观的层次,了解人类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
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呢?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努力的方向是观察技术的提高和观察工具的改进,而间接法则依赖精巧的实验和大胆的假设。
事实上直到今天即使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也无法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所以在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实验和假设以及模型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中国古代物质观[提出问题]我们通常接触的物体,总是可以被分割的(折断粉笔)。
但是我们能不能无限地这样分割下去呢?[介绍]《中庸》提出: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一、教学设计思路根据STS理念以及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采取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和教师讲授等教学方式。
具体思路是:首先创设情景引出最初的原子概念,进而引导现在的原子概念(展示原子的图片)。
进一步,补充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引到现在人们认识的原子(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分成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通过镁与氧气的反应知道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并推知其它常见离子化合物及元素化合价。
接着介绍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最后,形成性练习巩固本节知识。
二、前期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选自苏教版化学一专题一第三单元的内容。
《学科指导意见》要求:①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②了解部分典型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知道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事实。
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本课时的教学在于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同时“认识假说一模型一实验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而至于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等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最外层电子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等最基础的内容,而对原子结构方面的其他知识则在《化学2》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等高中化学其他模块才进行教学。
在教学结构中,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知识信息的载体。
本专题是关于基本概念的教学,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原子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关系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基础,进一步理解微粒间作用力和分子空间结构知识,是比较枯燥,抽象的,因而难以理解.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并为后面的晶体和轨道杂化的教学提供一些说理性的依据.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经过初中(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的构成、同位素知识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涉及,且对于1~18号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和前两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精彩,了解到研究物质的方法的多种多样,有了一定的原子结构知识,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原子结构的内容,应为水到渠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认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本节,学生能够认识原子的构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世界、感悟自然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能够掌握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渗透自主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发展/提高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二) 讲授新课一、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板书】 1、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带1个单位负电荷【教师】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其中,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带的电荷就是质子所带电荷,1个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对整个原子而言,是不带电的,即呈电中性。
所以原子中各微粒有如下关系:板书: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过渡:质子、中子、电子都有质量,那么他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呢? 投影:表格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相对质量和电量 质子 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 不带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①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差不多,基本接近1,电子的相对质量要小得多。
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接下来请同学完成课本31页表1—8的表格,做完之后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相对原子质量与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相等。
【教师】没错,正是因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也可以近似的认为就是原子核的质量。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我们称之为质量数。
【板书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教师】我们在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后,就要想办法来表示原子的组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原子结构教案目标:1.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发展历程;2.理解原子的基本部分和它们的相互作用;3.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如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4.能够解释原子的电荷和质量分布;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子性质,如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1.导入:介绍原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人们对原子的认识是如何发展的。
提问:你知道原子是什么吗?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人们开始注意到原子的存在?2.认知任务:给学生分发资料,让他们阅读其中关于人们对原子的认识的不同阶段和有关科学家的贡献。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原子理论的历史发展有哪些关键阶段?b)有哪些重要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做出了贡献?3.总结讨论: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讨论,梳理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发现对原子理论的影响。
第二课时: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特别是有关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内容。
2.演示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用静电引力和磁力分离一些盐颗粒和铁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和原子结构之间有什么关联。
3.知识讲解和学习:a)使用PPT或板书介绍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解释各个部分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b)分发讲义,让学生阅读和学习有关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概念。
4.知识巩固:完成练习题,要求学生解释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第三课时:原子的电荷和质量分布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质子、中子和电子之间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2.演示实验:进行一个演示实验,使用静电引力实验或带电粒子的偏转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和性质。
3.知识讲解和学习:a)使用PPT或板书解释原子内部电荷和质量的分布情况。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二专题2第一单元内容,是必修一专题2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是整个物质结构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必考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分为三学时完成,第一学时为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二学时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第三学时讲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第一学时,属于化学史的教学。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则给人以智慧。
” 将原子结构的发展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科学探究之路,不仅能够再现知识的动态演变过程,而且还可以揭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策略本节课的认知内容几乎全部是“不可视”的,对学生的想象、推理、分析、归纳、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本节课多借助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手段,变抽象为具象,辅助学生想象、推理,促进学生体验和理解。
本节课以原子结构的发展史为线索创设情境,以“时间”为纵坐标,依次呈现8位科学家,8个化学史资料,让学生体验原子内部结构的曲折发展历程,在猜想、反思、修正、再猜想、再反思、再修正的过程中逐渐揭秘原子的内部结构。
三、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必修1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卢瑟福、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电子云的含义。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重走原子结构发展之路,构建“实验事实-提出假设-构建模型-进一步修正”的认知模型。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逐渐形成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四、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进一步认识卢瑟福、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高中化学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学情分析:在初中《科学》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初步了解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电性关系;已初步了解元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及同位素的应用。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在《科学》教材中未涉及,但在初高中衔接教育中已作初步讲解,学生基本可以学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编排在化学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前两个单元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化学世界物质的精彩纷呈,了解到了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
在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带入化学的微观世界。
在本单元中主要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和原子的构成等内容,再在《化学2》中系统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
2.了解钠、镁、氧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3.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判断原子的构成。
知道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及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氧化镁形成过程的分析,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让学生学会推理、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通过氧化镁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领悟化学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重点:1.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设计思路本专题属于高中化学的基础和必备知识,对初、高中化学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本课设计首先由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微观概念,继而让学生追随科学家的脚步,体验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体会到科学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
再通过镁和氧气形成氧化镁的微观本质的揭示,初步认识化学家眼中的微观物质世界。
接着从原子相对比较形象、具体的“质量”出发,引出原子核的组成、性质以及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位于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专题第三单元。
经过前两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化学世界物质的精彩纷呈,了解到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多种多样。
在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后,教材选择了化学史中人类对原子认识的不断深入、原子结构模型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引入原子结构的内容,这样安排既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带入完全的化学微观世界,又为整个专题“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作了恰到好处的诠释。
现在的教材中,首先在本专题第三单元介绍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和原子的构成等内容,再在《化学2》中系统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
这样编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1》后三个专题的学习中能从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角度认识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而且体现了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的特点。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可能结合实际。
本次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普通中学高一的学生,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逐步培养起了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也了解到了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这都为本节课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自主阅读中可能还存在各种问题。
(2)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2、了解部分典型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3、通过氧化镁的形成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
4、知道原子的构成,核素、质量数、同位素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从氧化镁的形成推知其它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原因。
2、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核外电子排布。
3、掌握质量数和元素符号的表示法,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各种粒子间的求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养成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树立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电子得失形成稳定结构的过程;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及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难点: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求算方法;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及概念的区别,七、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一张荷叶上水滴的美图,提问:在你眼里看到的是什么?【学生】水滴【教师】没错,但是在科学工作者的眼里,它是由许多的水分子构成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探究物质内部的结构?因为结构是决定物质性质的,而性质就直接关乎物质的用途。
回忆一下:购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哪些?【学生】分子、原子、离子。
【教师】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又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而原子,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名词,但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物体表面的原子,才对原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什么人类早期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如此艰难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
【板书】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师】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究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指出物质是由很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构成,首次提出原子的名称。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层层深入,逐渐清晰起来。
【自主阅读】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交流与讨论”中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归纳: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有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哪位科学家?其主要观点是什么?汤姆生(西瓜模型,发现电子) 卢瑟福(核式,发现原子核) 波尔(轨道模型,H 光谱)卢森堡等人(电子云,量子力学)【教师】科学的探索道路是艰辛漫长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进步的。
后4位科学家,都为师生关系。
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这就是科学工作者的气质。
今天我们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进一步学习原子结构。
【提问】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教师】阅读课本P29图1-27 几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回答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学生】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越多,占据的电子层越多。
【教师】为了更形象简单地表示某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
以Mg 为例,结合板演分析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板书】Mg【讲解】其中核电荷数前面的正号表示原子核带正电,而核外电子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分别叫做K层、L层、M层。
【练习】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纸笔,根据大屏幕上的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写一下除了书上这几种元素以外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校对自己写的结构。
记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师】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观察分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然后由往外,依次排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后再排M层;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教师】像He、Ne、Ar这样的元素,它们本身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而其它多数原子并没有达到稳定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当这些原子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怎么样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
【多媒体演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教师】从、动画中,我们看到在镁和氧碰撞过程中,镁原子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失去后达到了2、8的稳定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反的,氧原子则是得到了这两个电子但结果同样是达到了2、8这样的稳定结构,最终生成了氧化镁。
【板书】氧化镁的形成过程Mg Mg2+O失去两个电子得到两个电子【教师】最外层电子数不为8,因此可能失去电子或者得到电子转变为稳定结构——最外层为8(氢原子变为0或2 )个电子。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多为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的多为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那最外层电子与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板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①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②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教师】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而非金属元素既可以为正价也可以为负价,这里所说的负化合价是指非金属元素的最低价态。
【教师】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例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kg ,即 1.993×10-26kg 。
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
因此,在国际上,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那原子核中又有哪些结构和性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原子核。
科学研究证明,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而原子呢,我们已经知道了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组成原子的微粒可以表示为这样的关系。
【板书】1、原子的构成 质子原子核原子 中子核外电子【教师】原子的体积已经很小了,原子核在它里面,当然更小。
如果假设原子是一个庞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则是位于场中央的一个小蚂蚁。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有怎样的关系?关系:质子数+种子数=质量数≈相对原子量 【教师】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我们称之为质量数。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我们在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后,就要想办法来表示原子的组成。
如果用X 表示元素符号,Z 表示原子的质子数,A 表示原子的质量数,那么请大家用A Z X 表示表1—8中原子的组成。
【多媒体演示】19 9F 23 11Na 2713Al【板书】质子数+种子数=质量数≈相对原子量原子组成的表示形式 质量数—A质子数—Z X —元素符号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多媒体图片】H 11 H 21 H 31的原子结构【教师】找出其中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都是氢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教师】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原子? 【学生】不是,是同位素【教师】是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叫做同位素【板书】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教师】此外,我们常见的元素碳,也存在三种核素,它们的质子数都是6,中子数分别为6、7、8,可分别表示为12 6C 、13 6C 、146C ,我们用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和物质的量基准时所用的C-12就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6的碳原子。
【板书】碳元素存在三种核素:12 6C 、13 6C 、146C【教师】学习了核素之后,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元素、同位素和核素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多媒体演示】同位素应用于医学、工业、农业、能源等各领域的图片。
【小结】复习上课所讲的知识点,巩固内容,深化主题。
1.原子结构模型的转变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 原子核的组成【形成评价】1、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是 ( )A 、时间的变化B 、科学实验的进步C 、人们的猜想D 、理论的发展2(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2)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3)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布置作业】书本37页第1、2大题【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仍然可以再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教材32页“夸克的发现”,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和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