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社会生活主题

合集下载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经济政策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经济政策主题

经济政策主题1.(2015·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37)(36分)国家权力的分布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

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

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就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外戚、后宫、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

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

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有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中国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的变化及成因。

(8分)材料二 20世纪30、40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为宝典”。

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

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将锐利的笔锋指向打着“经济统制”旗号的官僚资本: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摘编自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30、40年代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观点前后不同的原因。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自由观念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自由观念主题

自由观念主题1.(2015·江苏淮安四模·23)(13分)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个人自由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

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

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

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裹好的帽子、包紧的头巾将它保护起来,避免男人淫荡的目光和陌生人猥亵的好奇。

——【法】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材料二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

它往往是用白色的或黄色的蚕丝做成的。

……人们所要求的理想的头发的颜色,不论天然和人工的都是金黄色。

因为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材料三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

……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

……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

……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材料四启蒙思想家康德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康德还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

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

——叶秀山《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头发及装饰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4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看法?(3分)(3)据材料四,概括康德关于个人自由的主张。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区域化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区域化主题

区域化主题1.(2015·山东日照二模·39)(22分)从近代到当代,西非与西欧的关系发展给人以深刻启示。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印记15世纪以来,西欧殖民者先后来到非洲西海岸,大肆掠夺这里的胡椒、象牙、黄金和人口,于是这里就有了“胡椒海岸”、“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等称呼。

进而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据高秋福《非洲西海岸的历史印记》(1)概括指出欧洲在西非殖民扩张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南南合作1970年5月,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前身)等5国成立“西非国家关税同盟”。

1975年5月,西非15国正式成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

1991年,“西共体”要求成员国在四年时间内消除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和降低关税。

1995年7月,“西共体”决定在2000年实行统一货币。

2000年以来.“西共体”还建成了“西非电讯网”和“西非高速公路网”。

还准备实行成员国公民跨国旅行免签证制度,并在各成员国的大专院校和中学开设一体化课程,宣传“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公民意识,强化西非人观念。

2012年11月,西共体寻求联合国授权,向马里派兵,协助其清剿宗教极端组织。

——据《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一体化发展进程》等(2)指出西非国家合作的历史条件、特点、意义。

(12分)南北合作2003年4月,西共体与欧盟启动《经济伙伴协定》谈判,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原则,逐步实现双方贸易自由化。

协定生效后,欧盟给予西共体2.35亿欧元支持其经济发展,但欧盟重新安排与西共体的贸易准则,这意味着西非国家从欧盟进口的商品中至少80%应实行零关税……而加纳等国认为,协议将损害本国经济利益,因此没有在协议上签字。

——据环球网新闻《西共体与欧盟签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3)与近代相比,当代非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试简要评述当代的西非与欧盟关系。

(6分)【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化主题【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分别从对欧洲、非洲,以及世界市场的不同影响三方面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资料包括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精选全国重要地级市2016年1月份以来模拟考试及期末考试等历史试题,按照考点分类汇编而成。

题目解析详细,排版规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答题的技能。

一、选择题1.(2016·南通调研)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

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试题解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发生在1965年,材料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故B项正确;计划经济时期之所以节俭是因为物质短缺,故C项错误;“文革”时期教育制度受到冲击,各大院校不会招收研究生,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6·徐州质检)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

”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阻碍当地经济发展B.利于反抗外国侵略C.促进社会经济转型D.改变传统就业结构【试题解析】铁路的修筑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有利于反抗外国侵略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贫民受铁路之害,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转型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说明由于铁路修筑使“车船店脚”失业,从而说明传统就业格局被改变,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6·眉山诊断)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三农问题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三农问题主题

三农问题主题1.(2015·吉林长春高三起点调研·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中华文化史》(上)材料二有人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分析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主要原因。

(2分)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4分)(2)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3分)列宁称这种“退却”让苏俄(联)“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3)材料三中,后一种“改变组织方式”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新经济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三农问题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主要是经济生产方式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第二小问对农村的影响,政治上受到城市的控制和压迫,经济上受到城市的剥削。

(2)第一小问分别回答农工商政策即可,即农业:粮食税;工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允许自由贸易;第二小问评价新经济政策政治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说明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改变组织方式”即从人民公社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也积累了原料和资金。

【答案】(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伟大人物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伟大人物主题

伟大人物主题1.(2015 •重庆三峡名校联盟高考考前模拟•14)(20分)许多杰出人物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均来自课本)材料一■—• r—.A呻丹区)ffa 'rff=民J </ ( +MT5B•J1站%用睛巴三營4严——亠■汕= *團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滝阳的龙门石匿』是中IS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口團三《汉人胡穆画像砖》材料二康熙帝诗文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 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图一,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中国最早在秦朝统治疆界到达了南海,居住此地的居民是哪一民族?秦朝是以何种制度做保障统治该民族、地区?( 4 分)(2)据材料一图二图三,请从民族关系角度说明它们存在着怎样的变化趋势?主要原因何在?(4 分)(3)据材料二回答,这首诗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综合三段诗文指出,康熙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实施的措施有何突出特点?(6 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6 分)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伟大人物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民族,根据所学可知是南越。

第二小问制度,根据图一可知,秦在南海设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

(2)第一小问趋势,图二、图三反映的是民族大融合趋势;第二小问原因,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来回答。

(3)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材料二“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可以判断是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第二小问特点,第一段诗文体现的是坚决打击叛乱势力。

第二、三段诗文体现的是加强民族团结。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施以恩惠,笼络人心。

(4)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等角度回答。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妥协主义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妥协主义主题

妥协主义主题1.(2015·天津和平一模·12)(24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

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

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

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了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8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8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妥协主义主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所给信息“相互妥协”回顾所学知识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主要是梭伦、克里斯提尼进行的民主改革,材料信息“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可回顾知识找到其各机制(公民大会、陪审法庭)轮流坐庄、抽签选举的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

古罗马:解释权在贵族手中的习惯法促发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在《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缓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了相互之间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民生问题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民生问题主题

民生问题主题1.(2015·河北邯郸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

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一一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

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

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筹赈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赈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泛。

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设戒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阎公益组织。

从1915年到1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同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

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传统文化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传统文化主题

传统文化主题1.(2015·浙江宁波十校高三3月联考·38)(26分)习近平说:我们的思想文化,既要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沃土之中,又要随着历史和传统前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有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吕思勉对宋代文化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推崇的,认为“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

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

”材料三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奉行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色。

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

……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

其结果,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做出的回应是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信奉法家思想的主要措施。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有何影响?(9分)(2)你会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只列看法,不说理由不得分)(9分)(3)19世纪60年代哪种思想符合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

(8分)【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中体西用思想;传统文化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地分析即可。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史学观念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史学观念主题

史学观念主题1.(2015 •广东佛山二模・39)(26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历史视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抗战史学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学;既有改良主义史学,也有文化保守主义史学一…通史以致用,成了史学家们普遍的学术倾向。

……内容上:一是弘扬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大量出现,历代的节义之士受到极大的关注,二是国史的编著上……企图以祖国的光荣史迹来增强民族自信,来鼓励抗战精神,三是大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四是反击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与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在记载历史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4 分)(2)据材料一说明,与古代历史学家相比,16—18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0分)(3)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史学的特征并分析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10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历史学家的视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近代科学技术;抗日战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认识论;史学观念主题【解析】(1)此题问相同,可以从《历史》和《史记》记载的范围、主体进行比较。

(2)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体现了历史的人文性、世俗性和世界性的变化;第二小问原因,可以结合16—18 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归纳。

(3)第一小问特征,材料二“抗战史学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学;既有改良主义史学,也有文化保守主义史学” 体现了学派众多,“通史以致用,成了史学家们普遍的学术倾向”体现了强调致用,“一是弘扬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大量出现……二是国史的编著上……三是大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四是反击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说明内容丰富,“企图以祖国的光荣史迹来增强民族自信,来鼓励抗战精神” 说明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小问原因,需要结合抗战时期的政治、思想归纳。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社会群体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社会群体主题

社会群体主题1.(2015·广东江门一模·38)(27分)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代表东方小农的“主宰、权威”是什么?(1分)导致东方小农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的根源是什么?(2分)材料二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

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

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

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

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2)美国农民为何会收入锐减?(1分)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才提高他们的收入?(3分)材料三上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牲畜种类数量、牲畜产品率、作业方法、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3)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集体化运动的特点?(4分)如何评价这个运动?(4分)材料四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4)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宋史研究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宋史研究主题

宋史研究主题1.(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38)(26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宋代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材料三科举制度被外四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宋太宗时在科举考试中开始使用糊名法。

(糊名法在当今中国各类考试中仍普遍使用。

)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采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思维缜密,格式严整;但它一意代圣贤立言,远离现实。

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止。

在科举的存废和利弊上,不同学者观点不一。

①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顾炎武⑦科举虽然不好,但是没有科举,那个时代更坏!——《疯狂的科举》潘剑冰③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钱基博(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宋朝经济发展方面各有什么表现?(8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为切人点,简要叙述宋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12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若请你评价科举制度,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中国历史史实和学术研究扼要展开。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6分)【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宋史研究主题【解析】(1)本小题需考生注意材料所给的突破性创新与渐进式创新的定义。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消费观念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消费观念主题

消费观念主题1.(2015·湖北稳派教育高三一轮复习质检·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降,江南市镇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时期,工商业蓬勃发展。

多层次市场的形成,市场经济的活跃,刺激了这一地区经济与社会更加繁荣。

……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成为全国最为奢华的城市。

苏州的奢侈风尚,逐渐弥漫于邻近个府县、各市镇。

康熙《淞南志》说,自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入清以后,“饮食服饰竞以奢靡相尚”。

……如徽州盐商“入则击钟,出则连骑,暇则招客高会,侍越女,拥吴姬,四坐尽欢,夜以继日,世所谓纷华盛丽非不足也。

至其子弟,靡不斗鸡走狗,五雉六枭,捐佩外家。

”面对这股奢靡之风,明中叶松江人陆楫在《蒹葭堂杂著》中提出了“奢能致富”的观点。

他认为“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

“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吾未见奢之足以贫天下也。

”还说“余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

”与陆楫同时代的苏州人顾公燮也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

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反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奢华之风是由于社会上普遍的轻商贱商导致其内心的自卑……为了获得他人的重视和羡慕进行自我夸耀和自我表现。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等材料二到近代,新型工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与影响更加突出。

……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尽管达官贵族和富商大贾不乏奢侈的消费现象,但就社会舆论而言仍然是以崇俭抑奢居主导地位,那么到近代则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崇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

1877年2月28日《申报》发表的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说:节俭“可行诸三代以上,不能行之三代以下也”。

“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

民国初年,有人从社会发展的新角度指出“社会愈文明,习惯愈奢靡”“世界愈文明,则人类愈奢侈。

2016年历史一轮精品15年2月至15年7月全国各地历史名题分解(材料主题分解)社会生活主题

2016年历史一轮精品15年2月至15年7月全国各地历史名题分解(材料主题分解)社会生活主题

社会生活主题1.(2015·四川成都二模·13)(28分)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3 晚清时期会社简表(据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整理)(1)自定一个标准对表3中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

(6分)材料二表4 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的政治参与大事年表有人认为,女权运动是大革命的一部分,随着大革命对平等权利探求的步步深入,女权运动由对权利的呼唤和对被排斥的不满,上升为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的公开追求,妇女解放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

还有人认为,用现代女权运动的标准(妇女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运动)去解读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活动,势必导致对历史的误读,在大革命的特殊环境下,一小部分中上层妇女有了政治参与和权利自觉意识,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妇女而言,她们并没有男女平等的信念,这远远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

(均据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等)(2)据表4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

(4分)概括并说明材料二中对大革命时期妇女政治参与的两种评价有何不同。

(6分)材料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3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6分)这三个时代的美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生活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分类,可以从人物身份或者活动内容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晚明时期政治上腐败黑暗、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兴起即可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体现了妇女广泛参与斗争,“……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体现了受启蒙思想影响,妇女有直接参加革命、发表宣言和成立俱乐部说明妇女参政的形式多样,“雅各宾派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说明妇女政治参与受革命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第二小问不同,首先需要概括出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评价高,后者评价低,评价高是因为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法国妇女公开追求人权与政治平等,评价低是因为妇女政治参与面极小,局限于~小部分中上层妇女,绝大多数妇女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人口规划主题

全国各地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人口规划主题

人口规划主题1.(2015·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诸脱户(籍)者,家长徒(徒刑)三年;无课役者,减二等;151诸里正(掌地方户籍)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不觉脱户者,听从漏口法。

州县脱户亦准此。

155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唐律》卷十二户婚律材料二——数据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三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

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7月30日)(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在人口管理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2)根据上表指出1820—1890年期间中、日和西欧城市化的状况。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时期德、日两国城市化的相同原因。

(1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流动的认识。

(9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口规划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脱户(籍)者,家长徒(徒刑)三年”、“里正(掌地方户籍)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信息可知严格控制(禁止脱籍),刑罚重;依据材料一“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信息可知带有宗法伦理色彩;第二小问原因,从自然经济的特点、政府征收赋税的需要、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2)第一小问状况,依据材料二表格中“1820-1890年中、日和西欧的城市化率”指出即可;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制度变革、工业革命开展、工业化推进、政府大力推动等方面分析即。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3.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火车):“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此,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这说明( )
①火车动力大、速度快、费用低 ②19世纪90年代末,火车已经基本为清朝官员所接受 ③清末铁路已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了小吏认识到火车运输的一些优势,而这种感慨正说明了一部分清朝官员已经在思想上接受了这种方便的交通运输方式,但材料不能反映出清末铁路已经大规模投入运营。故选A。
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X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②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③其他
[思维发散]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某某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有关断发易服的法令,推动了剪辫运动的发展。
4.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婚姻习俗发生变化,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A、B、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
5.(2013·某某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活主题1.(2015·四川成都二模·13)(28分)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3 晚清时期会社简表(据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整理)(1)自定一个标准对表3中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

(6分)材料二表4 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的政治参与大事年表由对权利的呼唤和对被排斥的不满,上升为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的公开追求,妇女解放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

还有人认为,用现代女权运动的标准(妇女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运动)去解读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活动,势必导致对历史的误读,在大革命的特殊环境下,一小部分中上层妇女有了政治参与和权利自觉意识,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妇女而言,她们并没有男女平等的信念,这远远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

(均据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等)(2)据表4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

(4分)概括并说明材料二中对大革命时期妇女政治参与的两种评价有何不同。

(6分)材料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3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6分)这三个时代的美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生活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分类,可以从人物身份或者活动内容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晚明时期政治上腐败黑暗、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兴起即可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体现了妇女广泛参与斗争,“……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体现了受启蒙思想影响,妇女有直接参加革命、发表宣言和成立俱乐部说明妇女参政的形式多样,“雅各宾派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说明妇女政治参与受革命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第二小问不同,首先需要概括出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评价高,后者评价低,评价高是因为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法国妇女公开追求人权与政治平等,评价低是因为妇女政治参与面极小,局限于~小部分中上层妇女,绝大多数妇女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

(3)第一小问问题,1900—1920主要是垄断组织操纵国家经济命脉,1929—1941年与经济大危机相关,即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弊端,1989—1990主要是解决滞涨问题;第二小问共同,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角度、公平公正角度、调节社会矛盾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归纳。

【答案】(1)分类;从人物身份的角度,分为文人社团和商人社团;从活动内容的角度,分为政治类社团、经济类社团、学术类社团。

(任选一标准2分,从其他角度进行的合理分类亦可同等给分)原因:政治上,政治腐败黑暗(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中小市镇兴起、商帮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初步发展;社会层面上,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市民阶层崛起);思想文化上,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兴起,市民文学繁荣。

(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特点:广泛参加反封建斗争;政治参与形式多样;一些活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受革命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

(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不同:前者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参与评价很高,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

(2分)说明: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法国妇女公开追求人权与政治平等。

(1分)后者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参与评价不高,认为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

(2分)说明:妇女政治参与面极小,局限于~小部分中上层妇女,绝大多数妇女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

(1分)(3)问题:进步时代:垄断组织操纵国家经济命脉;焦虑时代: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自发调节(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弊端;里根时代: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陷入滞涨困境。

(每点2分,共6分)共同:调整制度和政策;缓和社会矛盾;追求社会公正;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2.(2015·广东佛山顺德高一第二学期期末·36)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二 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

思想上的拔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

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问题:(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人的生活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

(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

(6分)(3)综合以上材料,请就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你的看法。

(2分)【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生活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一中“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可知变化有养成了穿袜子的习惯,从“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知,变化有准时准点的时间观念;第二小问联系,结合工业革命采用大机器生产带来棉纺织业产量提高,和工厂制度的对时间和生产效率要求严格的特征,可以总结变化与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可总结其特点;第二小问因素,从材料二“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

思想上的拔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总结原因。

(3)综合两则材料,可知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思想文化的演变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变化:养成了穿袜子的习惯和准时准点的时间观念。

(2分)联系:①机器的普遍应用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棉布等生活资料日益丰富。

(2分)②工厂制度形成,细致的分工、严格的纪律以及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促使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

(2分)(2)特点: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

(2分)因素:①实行改革开放;②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

(6分)(注:每点2分共6分。

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给分,但本小问总分不得超过6分)(3)看法: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思想文化的演变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注: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给分)3.(2015·广东汕头高二期末·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梯山航海远通商,估客多来自五方。

衣服不同言语异,欧洲女子美洲娘。

女儿剪发学西装,双足天然体态强。

别有香风吹不散,满身花露湿衣裳。

翩翩捷捷少年郎,不着长衫着短装。

胡蓄威廉头拿破,文明模样仿西洋。

电铃壁上响丁当,细辨声音是个郎。

欲把私心通一语,终愁漏泄好春光。

沿河路绕大江长,一水盈盈隔汉阳。

妇女侵晨急唤渡,归元寺里去烧香。

沿河十里好洋场,士女纷纷竟日忙。

马似游龙车似水,沉沉歌舞闹斜阳。

大华大陆又长阳,饭店如林马路旁。

暗里藏将春色住,酒楼风送杏花香。

中山园里晚风凉,五五三三坐道旁。

藤椅一张茶一盏,熏人不断白兰香。

民生路接民权路,路上行人为底忙。

月黑天阴浑不怕,通街满放电灯光。

维多利亚与中央,电影翻新举国狂。

男女登楼同一座,明星闪烁共观光。

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

千盏电灯天不夜,平台高处月如霜。

凌霄老圃竞开张,票价低廉顾客忙。

汉剧京腔花鼓戏,钟鸣十二始收场。

——引自(民国)吴炳焱《新汉口竹枝词》(注: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商贸发达)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汉口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

(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汉口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8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汉口社会生活变迁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社会生活主题【解析】(1)从材料航海、西装、电铃、电灯光、电影等信息,从交通通讯的进步、大众传媒出现、崇拜西方生活方式、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等角度回答。

(2)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来回答。

经济上,从汉口作为通商口岸,较早受工业文明的冲击;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等角度回答。

政治上,辛亥革命最早发生在此,受到革命的涤荡;汉口是通商口岸,受西方影响大。

思想上,新思潮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

(3)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回答。

政治上,推动民主化进程;经济方面,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文化方面,推动西学的传播,促进思想解放;社会生活方面,从革除旧有陋习,社会生活渐趋文明化角度回答。

【答案】(1)表现:城市交通通讯的进步;大众传媒出现;崇拜西方生活方式(西洋化);传统礼教受到冲击;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世俗化);女装时尚化等。

(任答3点得6分)(2)原因:①经济上:汉口作为通商口岸,较早受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西方科技的引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②思想文化上:新思潮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

(每点2分,答出任意1点得满分2分)③政治上:汉口是通商口岸,受西方影响大;辛亥革命最早发生在此,受到革命的涤荡。

(每点2分,答出任意1点得满分2分,如从地理位置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3)进步:①政治方面:壮大新社会阶层的力量;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②经济方面: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

③文化方面:推动西学的传播;促进思想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