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14.传播技术与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内容
广泛涉及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广告、畅销书、 儿童漫画、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在 这些众多而分散的研究内容中,大众媒介始终是其研究
焦点,尤其是对电视的研究极为关注。其研究方法最初 受美国传播学研究影响,但在霍尔领导时期,吸收了阿 尔都塞和葛兰西的观点,转向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 代表人物霍尔等人的草根意识。
黄色新闻的中国表征
都市报“三无”新闻的泛滥;
网络新闻“娱乐至死”的极端;
黄色新闻第一次展现了大众文化的 一个为人诟病的特色 通俗——媚俗——恶俗
“俗”
信息传播和商业联系在一起
精神生活成为广泛而普遍的社会需求,文
化成为可以生产、流通、消费的产品。
电子信息传播与艺术的大众化 ——娱乐话题的提出
数码技术:艺术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无需生活中别处
艺术和爱情是人类能够短暂地体会“永恒” 的两种方式
艺术:创造永不消亡的历史,永不死亡的形象, 随心所欲的结局,关于未来的美好承诺。
技术将上述所有的一切都落到实处,都给人以当 下的体验,取消了想象的可能,也就取消了另外 一个世界(宗教世界在技术时代也受到了巨大挑 战)。——数码技术时代的“艺术终结”。 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 鲍德里亚:幻觉死了!
印刷术促进了现代新闻业的诞生和发展;
欧美大众报纸成为新形态的大众文化,黄
色新闻的泛滥第一次展示了大众文化在
“伦理意义”上的尴尬
黄孩子(yellow kids)、 报业大王普利策与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的典型特征
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 染、夸张 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 采用易于引起歧异的标题 和版式 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 性可疑的图片 报道内容流于肤浅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 煽动社会运动 (赫斯特挖普利策的墙角)
传播技术(媒介)何以成为 文化研究的关键词
1.文化研究的主旨之一:文化的范畴(对文化的关注) 从精英(高雅)文化转为大众文化;所以“文化是一种 生活方式”、“文化是日常的”; 民众也是推动文化进步的力量。“伯明翰学派”的关注 对象。 2.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文化的转型;“五月风暴”的颠 覆性作用,“后现代理论”的繁盛土壤; 3.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适,福利国家的兴起,民众 力量的增强; 4.作为社会动力因素的传播媒介: 信息传递的普遍化,大众化,人们认知社会的能力增强; 信息表达渠道的通畅——公共领域(舆论监督)的形成; 人际交流的繁荣——地球村的形成。
第十四讲 传播技术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中的技术问题
1.现代是和技术联系在一起的;
2.技术与理性的关系——工具理性的形成;
3.技术和“人的延伸”;
4.技术和主体性的悖反逻辑。
传播技术的变迁
1.印刷电子数码的传承; 2.传播技术变迁的逻辑: · 克服时空障碍,让人们能够了解更加遥远 (时间和空间)的信息; · 模仿和虚拟,制造出更加让人信服的虚拟 形象和空间。 3.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理解传播技术的两个 入口。
人类社会其实开始面对一种前所未有 的困境:
艺术终结之后,我们怎么办——永恒不存
在之后,我们如何面对当下有限的世界和
生命?
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
广播、电影、电视媒 介的诞生和勃兴
人类对信息传播的两
大需求满足得到了巨
大提升:电影发明和
发展的两条线索。
电子传播技术对艺术的冲击
复制导致:韵味的消 失,艺术独一无二性 的消失,艺术和日常 生活界限的消失,艺 术仪式功能的消失
媒介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技术开发——满足需要——商业动因
有效的技术=赚钱的技术 技术促使艺术的“俗”化。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艺术的批判:阿多诺对音乐 拜物教的批判、弗罗姆对电视病态人格的批判、
马尔库塞对“单向度人”都批判。
媒介技术自身的调整: 电子媒介技术和新艺术范式
电影艺术:新的叙事艺术;娱乐化和深度的两级
分化。 电视艺术:新的兼容艺术; 摄影艺术:新的模仿艺术。 人类纪实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不断被拓展。
印刷术(书籍)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大众文化(1)
通俗文学的诞生:中国《三国演义》、《红楼
梦》,英国的维多利亚小说,狄更斯的意义;琼 瑶作品在中国的两次火爆。
文学的大众化和精英化的矛盾在印刷术的时代得
到了某种程度的化解:知识分子被公认的精神领
袖作用。
印刷术(报纸)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大众文化(2)
伊恩· 昂:观看《达拉斯》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
《豪门恩怨》何以风靡全球:大众文化的
意识形态在起作用。
数字传播技术与艺术的终结
以假乱真的仿拟技术
作为仿像的艺术
比真实更加像真实的 符号形象
艺术构思: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艺术的功能:指向未来,营造另一个世界
费希特:两个世界 艺术——可能的世界——应该的世界
印刷术与文化启蒙
识字成为普遍化的现象,《圣经》普及的革命性 意义;
文字的用途被大规模地扩散了:
文字和理性的连接,文字区隔了一个成年的世界 和儿童的世界——《童年的消逝》
文字成为“符号学”的基础,建立了能指与所指 的对立,进而有所谓本质与表象的对立,进而形 成了西方社会所谓的“两个世界”的理念基础
媒介技术——艺术范式——意识形态
电子技术和意识形态之间 的关系:将意识形态变成 意像形态(imagologie)) 【米兰· 昆德拉:《不朽》】
媒介技术促进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
1.符号的感性功能;
2.符号的证实功能; 3.专业的信息工作者“专业主义”的幻像: 现代社会的风险与信任。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内容
广泛涉及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广告、畅销书、 儿童漫画、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在 这些众多而分散的研究内容中,大众媒介始终是其研究
焦点,尤其是对电视的研究极为关注。其研究方法最初 受美国传播学研究影响,但在霍尔领导时期,吸收了阿 尔都塞和葛兰西的观点,转向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 代表人物霍尔等人的草根意识。
黄色新闻的中国表征
都市报“三无”新闻的泛滥;
网络新闻“娱乐至死”的极端;
黄色新闻第一次展现了大众文化的 一个为人诟病的特色 通俗——媚俗——恶俗
“俗”
信息传播和商业联系在一起
精神生活成为广泛而普遍的社会需求,文
化成为可以生产、流通、消费的产品。
电子信息传播与艺术的大众化 ——娱乐话题的提出
数码技术:艺术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无需生活中别处
艺术和爱情是人类能够短暂地体会“永恒” 的两种方式
艺术:创造永不消亡的历史,永不死亡的形象, 随心所欲的结局,关于未来的美好承诺。
技术将上述所有的一切都落到实处,都给人以当 下的体验,取消了想象的可能,也就取消了另外 一个世界(宗教世界在技术时代也受到了巨大挑 战)。——数码技术时代的“艺术终结”。 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 鲍德里亚:幻觉死了!
印刷术促进了现代新闻业的诞生和发展;
欧美大众报纸成为新形态的大众文化,黄
色新闻的泛滥第一次展示了大众文化在
“伦理意义”上的尴尬
黄孩子(yellow kids)、 报业大王普利策与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的典型特征
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 染、夸张 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 采用易于引起歧异的标题 和版式 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 性可疑的图片 报道内容流于肤浅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 煽动社会运动 (赫斯特挖普利策的墙角)
传播技术(媒介)何以成为 文化研究的关键词
1.文化研究的主旨之一:文化的范畴(对文化的关注) 从精英(高雅)文化转为大众文化;所以“文化是一种 生活方式”、“文化是日常的”; 民众也是推动文化进步的力量。“伯明翰学派”的关注 对象。 2.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文化的转型;“五月风暴”的颠 覆性作用,“后现代理论”的繁盛土壤; 3.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适,福利国家的兴起,民众 力量的增强; 4.作为社会动力因素的传播媒介: 信息传递的普遍化,大众化,人们认知社会的能力增强; 信息表达渠道的通畅——公共领域(舆论监督)的形成; 人际交流的繁荣——地球村的形成。
第十四讲 传播技术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中的技术问题
1.现代是和技术联系在一起的;
2.技术与理性的关系——工具理性的形成;
3.技术和“人的延伸”;
4.技术和主体性的悖反逻辑。
传播技术的变迁
1.印刷电子数码的传承; 2.传播技术变迁的逻辑: · 克服时空障碍,让人们能够了解更加遥远 (时间和空间)的信息; · 模仿和虚拟,制造出更加让人信服的虚拟 形象和空间。 3.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理解传播技术的两个 入口。
人类社会其实开始面对一种前所未有 的困境:
艺术终结之后,我们怎么办——永恒不存
在之后,我们如何面对当下有限的世界和
生命?
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
广播、电影、电视媒 介的诞生和勃兴
人类对信息传播的两
大需求满足得到了巨
大提升:电影发明和
发展的两条线索。
电子传播技术对艺术的冲击
复制导致:韵味的消 失,艺术独一无二性 的消失,艺术和日常 生活界限的消失,艺 术仪式功能的消失
媒介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技术开发——满足需要——商业动因
有效的技术=赚钱的技术 技术促使艺术的“俗”化。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艺术的批判:阿多诺对音乐 拜物教的批判、弗罗姆对电视病态人格的批判、
马尔库塞对“单向度人”都批判。
媒介技术自身的调整: 电子媒介技术和新艺术范式
电影艺术:新的叙事艺术;娱乐化和深度的两级
分化。 电视艺术:新的兼容艺术; 摄影艺术:新的模仿艺术。 人类纪实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不断被拓展。
印刷术(书籍)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大众文化(1)
通俗文学的诞生:中国《三国演义》、《红楼
梦》,英国的维多利亚小说,狄更斯的意义;琼 瑶作品在中国的两次火爆。
文学的大众化和精英化的矛盾在印刷术的时代得
到了某种程度的化解:知识分子被公认的精神领
袖作用。
印刷术(报纸)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大众文化(2)
伊恩· 昂:观看《达拉斯》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
《豪门恩怨》何以风靡全球:大众文化的
意识形态在起作用。
数字传播技术与艺术的终结
以假乱真的仿拟技术
作为仿像的艺术
比真实更加像真实的 符号形象
艺术构思: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艺术的功能:指向未来,营造另一个世界
费希特:两个世界 艺术——可能的世界——应该的世界
印刷术与文化启蒙
识字成为普遍化的现象,《圣经》普及的革命性 意义;
文字的用途被大规模地扩散了:
文字和理性的连接,文字区隔了一个成年的世界 和儿童的世界——《童年的消逝》
文字成为“符号学”的基础,建立了能指与所指 的对立,进而有所谓本质与表象的对立,进而形 成了西方社会所谓的“两个世界”的理念基础
媒介技术——艺术范式——意识形态
电子技术和意识形态之间 的关系:将意识形态变成 意像形态(imagologie)) 【米兰· 昆德拉:《不朽》】
媒介技术促进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
1.符号的感性功能;
2.符号的证实功能; 3.专业的信息工作者“专业主义”的幻像: 现代社会的风险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