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合集下载

关于丝绸之路的河南中考选择题

关于丝绸之路的河南中考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点位于河南洛阳B. 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C. 丝绸之路只涉及陆地贸易路线D.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答案:D.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是指古代连接哪两个地区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网络?A. 中国和印度B. 中国和欧洲C. 中国和埃及D. 中国和波斯答案:B. 中国和欧洲3.丝绸之路起点是位于现今中国的哪座城市?A. 北京B. 上海C. 西安D. 成都答案:C. 西安4.丝绸之路起点城市附近的兵马俑被发现于哪个帝王的陵墓?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 秦始皇5.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中国、印度、俄罗斯、泰国B. 中国、日本、俄罗斯、泰国C. 中国、印度、法国、德国D. 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答案:A. 中国、印度、俄罗斯、泰国6.丝绸之路是何时开始兴起的?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1世纪C. 公元5世纪D. 公元10世纪答案:A. 公元前5世纪7.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哪个地区?A. 欧洲B. 印度C. 波斯D. 日本答案:A. 欧洲8.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A. 西安B. 敦煌C. 乌鲁木齐D. 上海答案:D. 上海9.以下哪个物品不是丝绸之路上常见的贸易商品?A. 丝绸B. 瓷器C. 香料D. 汽车答案:D. 汽车10.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关系?A. 张骞B. 班超C. 郑和D. 马可·波罗答案:A. 张骞1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以下哪个地区的影响最小?A. 中国B. 印度C. 欧洲D. 非洲答案:D. 非洲1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个中国古代城市?A. 长安B. 洛阳C. 北京D. 兰州答案:A. 长安。

13.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并被司马迁评价为“凿空西域”?A. 卫青B. 霍去病C. 张骞D. 班超答案:C. 张骞14.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哪个事件之后?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后D.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答案: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15.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训练题--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训练题--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丝绸之路1.(2021安徽滁州期末)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

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2.(2021山东博兴期中)亚历山大东征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到达中亚。

这表明( )作出贡献3.(2022黑龙江肇东四中期中)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4.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才得以很好的保存。

在7世纪中叶的许多墓葬中,也发现了纬锦。

这能够说明()5.(2022河北邢台四校联考)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宋代,陆上丝绸之路地位下滑,日益活跃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题组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6.中原地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

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这可以用来说明( )B.“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7.(2022浙江四县区调研)“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线路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

“草原丝绸之路”( )D.是把东方香料运往欧洲的“香料之路”8.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的枢纽。

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其时商务称繁盛”。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限时训练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四单元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限时训练答案

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四单元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限时训练1.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 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 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 ,这些都说明丝绸在古罗马有市场。

由此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工业经济·“丝绸之路”2.B根据材料“埃及开罗附近”“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发现唐宋大量瓷器,可以表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故答案选B项。

A项以偏概全,且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D东晋时期,僧尼与帝王、权臣的交往增多,甚至有名门大族成员出家为僧等,说明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D项正确;东晋时期儒学依然占据正统地位,A项错误;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不能说明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B项错误;“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4.C张骞通西域并未能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而是促进了西域和中原地区的交流,C推论错误,符合题意;A、B、D所列史实和推论匹配,不符合题意,排除。

5.A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可知,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材料“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外技术差距缩小,排除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排除D。

6.D材料“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出佛教成为统治工具,故B项排除。

初中历史九年级 知识与能力训练 答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 知识与能力训练 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课人类的形成知识要点南方古猿;劳动;制造工具;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自然地理;生产力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B 解析: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既唯物又辩证地回答了人的起源问题。

人类的手、语言和思维都是在劳动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由猿的前肢逐渐变成人的手则是从能创造最简单的石器工具开始的。

2.C 解析: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3.B 解析:人类的进化阶段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4.A 解析: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5.D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认为一切生物都在自然界中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6.B 解析: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用于制造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使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

7.D 解析: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8.C 解析: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9.D 解析: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10.B 解析: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

11.C 解析:为适应地面生活,森林古猿慢慢直立行走,把前肢解放出来,从会使用工具逐渐发展到制造工具,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了古人类。

生活在森林中的一部分古猿演变为现代类人猿。

12.C 解析: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古猿虽说和猴子都属于灵长类,但是二者并不相同。

13.A 解析:这是恩格斯对母系氏族深刻的描写。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一切财产归氏族所有,大家集体劳动,平均分配。

由于生产力还很低,还没有出现剩余产品,所以不可能产生私有制和剥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海上丝路连线题

海上丝路连线题

海上丝路连线题
题目:海上丝路连线题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运往世界各地,同时,世界各地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现在,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些国家和它们与海上丝路的关系,请你将它们连接起来。

1. 印度 - _______
2. 阿拉伯 - _______
3. 斯里兰卡 - _______
4. 埃及 - _______
5. 欧洲 - _______
答案:
1. 印度 - 中国通过海上丝路与印度进行了贸易往来,交换了商品和文化。

2. 阿拉伯 - 阿拉伯是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中国的商品通过阿拉伯转运到欧洲和非洲等地。

3. 斯里兰卡 - 斯里兰卡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中国的商船经常在此停靠,进行贸易活动。

4. 埃及 - 埃及是海上丝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商品通过埃及进入欧洲市场。

5. 欧洲 - 欧洲是海上丝路的终点之一,中国的商品通过这条路线进入欧洲市场,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填空题1. 我能写词语。

2. 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广阔壮大。

________②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________③高而险峻的山岭。

________3. 填上合适的词语。

古朴________________饱满栩栩________浩浩________ 五彩________ 崇山________4.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____首________(bǐ bì)________立________(chùzhù)________麻________(zī zhī)包________(fu fū)________装________(róng yóng)栩________如生________(xúxǔ)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飘忽飘荡①校园里________着欢乐的歌声。

②望着这座群雕,人们仿佛听到了________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欢呼欢腾③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________。

④“来了!来了”安息国土士兵________起来。

6. 课文内容我知道①文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________朝。

我国的__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②“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语言表达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②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扩句)③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大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7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高三文科生二三轮复习尖子生提分策略政治二

高三文科生二三轮复习尖子生提分策略政治二

2. 不规范的原因(浅析)
(1)心理干扰。尽管考生经历了多次考试,但当真正面临高考时,考生的精神压 力、心理负担就很重。考生一进考场大脑一片空白,有些概念原理怎么也想 不出来,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深刻而造成的。
(2)由于以往记忆的干扰而造成的审题失误。考试中经常会碰到曾经做过的类似 材料或类似设问,但由于考试时间紧,许多考生急于求成,未能认真地把试 卷的材料、设问与曾做过的题目进行比较,仅凭以往经验或“似曾相识”就 仓促动笔,往往由于找不准设问的切入点而失分。
2013
39(1)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 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014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39(1) (3)
(10分) 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3)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看不到试题中的“隐含题意”,所谓隐含题意就是没 有明确设问的形式和要求,只能根据题目的情境设置具体分析作答。而考生 由于缺乏必要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错误地或不能全面地理解材料的隐含题意 ,只是抓住了材料中的片言只语就妄下结论,结果是该答的没有答,不该答 的却答了,抓了芝麻却丢了西瓜而造成失分。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
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 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 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 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 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级高一政治必修一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展示案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级高一政治必修一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展示案

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展示案】【探究一】(2019•全国Ⅰ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简历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

截至2019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

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合作区。

材料二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

2019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

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事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截至2019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

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14分)【探究二】( 2019·江苏单科·T35)材料一假设A国2019年、2019年进出口贸易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如下表: 材料二近年来,受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影响,贸易保护主义蔓延,贸易摩擦与冲突频发,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拓展模块)(第三版 )

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拓展模块)(第三版 )
谈㊀ 历㊀ 史
中国的文字,真是高妙极了,譬如历史的 “史” 字,下方是手的象形,中间一竖为笔, 而上方的像口的部分,则是所写的东西,三者加起来,成为 “记事者”,也就是 “史官” 或今 天所说的史学家。此外,我们也可以说;史这个字是由 “手” 和 “中” 两部分结合而成的, “中”又有两种解释:一为专指 “官府簿书者”,一为 “执中不偏”。结合以上许多点,我们 可以为 “史”下个定义:记事言事,能执中不偏、秉笔直书,存正存真者为史。史既然是记 录实事,自然种类繁多,依写法的不同,有通史、断代史、编年史,等等;依内容分,则有文 学史、美术史、音乐史;甚至风流的事写成书,也能称为风流史、韵史或艳史。总之,只要有 人、有事、有笔、能文,就能写史。即使是平凡的日记,只要写得实在,都能称为是他个人的 “史”。 西洋人说 “学历史使人聪明”,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 “见古知今,鉴往知来”,一个人能 知古、知今、知来,谁能说他不聪明呢?这是一个人类世界,无论今古,人性是相似的,从基 本上的嫉妒、贪婪、疑惑,到深一层的忍耐、矛盾、妥协;从周幽王到尼禄,从恺撒到拿破 仑,从日本的 “大名”到中国的 “军阀”,尽管时空差了一大截,人性的变化却是相似的。所 以一个对历史研究深入的人,往往也是最了解人性的人。 “ 学历史也使人豁达” ,在观千古的兴废盛衰、枯荣消长之后,发现这茫茫人海漫漫时空,千变 万变,却脱不出历史的定则,而成王败寇,邦国定、功臣逐,怎能不令人看破世事,豁然达观呢?

刘 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孟浩然的这两句诗,应该是对历史最恰当的解说了,因为 他没有李白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消极,也没有杜甫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感伤,更不像李商隐发出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的惋叹。 历史无所谓错误,更无所谓遗憾,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发生了,已经定案了,已经绵 绵延延地影响下去了,也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么说,学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那当是: 利用前人的经验,以掌握今天,创造明天。 想一想 阅读选文以后,你认为学习历史、走进历史有什么好处?

1学考选考综合复习——认识区域《亚洲》

1学考选考综合复习——认识区域《亚洲》

学考、选考综合复习——认识区域《亚洲》【考情】以亚洲区域局部图为背景, 一考查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二考查与该区域相关必修ⅠⅡ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如板块、洋流、气候、人口和城市分布、工农业等。

【典例分析】(15年9月测试卷)26.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10分)中国正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

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其河流呈__________状分布。

(2分)(2)欧洲西部地区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鹿特丹属于__________气候。

(2分)(3)“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安至阿拉木图沿线自然带的变化, 体现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2分)(4)加尔各答到内罗毕海上航行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冬季, 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1分)(5)简述阿拉木图所在区域出现荒漠化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知识巩固与答题能力训练提升】1.读亚洲分布图(如图1), 完成下列各要求。

(1)在图中填出: 里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孟加拉湾、中国南海、日本海;(2)在图中找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朝鲜半岛;(3)了解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大致的范围。

(4)写出亚欧的分界线:(5)说出图中主要山脉的名称, 并写出亚洲主要地形特征。

(6)亚洲河流呈________状流向周边海洋。

(7)适当记忆主要国家及其首都(8)在图中精确绘出30°E、60°E、90°E、120°E、150°E经线30°N、40°N、50°N纬线并记忆其主要经过地区。

(9)绘图记忆: 在图示区域相应位置画出板块边界线(板块边界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

2019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训练-阶段质量评估1

2019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训练-阶段质量评估1

2021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训练-阶段质量评估1第一至五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2021·新余模拟)半地穴式旳房屋,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避寒·建造这种有特色旳房屋旳原始居民是( )2.传说中,他旳创造为我们今天旳衣食住行奠定了根底,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旳历史( )4.(2021·聊城学业考)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旳( )5.(2021·邵阳学业考)右图所列是儒家学派旳代表人物·儒家学派旳创始人是( )6.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旳起点,这里是兵马俑旳故土·〞“这里〞是( )7.(2021·昆山模拟)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幅员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立,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旳应是我国旳( )8.(2021·连云港中考)“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9.某班在举行讲故事旳比赛中,李明犯了一个历史知识方面旳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A.官渡之战后,曹操根本上统一了北方B.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火攻大败曹军C.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旳联系10.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旳方式·以下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旳是( )11.(2021·东营学业考)如果给右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12.白居易是我国古代出色旳诗人,以下关于他生活场景旳描述,最有可能旳是( )13.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旳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其中不正确旳是( )“仁〞旳思想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14.(2021·福州中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15.(2021·湖北模拟)以下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旳纸币( )“明朝君主集权加强〞为主题旳探究活动·其搜集旳历史资料中不恰当旳是( )B.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C.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局部理朝政17.(2021·绵阳中考)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旳交流与碰撞〞旳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旳相关史料有( )①张骞通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岳飞抗金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旳管辖·以下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旳是( )——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设立行省——设伊犁将军——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19.清朝以夜郎自大旳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旳“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旳状态·这道“防线〞指旳是( )20.某校七年级学生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旳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旳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7分,第24题9分,共50分)21.我国古代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旳开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开展、稳固、强化旳过程·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四雍正时,徐骏旳诗集里有如下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雍正帝却认为这是存心诽谤,并下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1)材料一中旳人物是战国时期旳思想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旳封建国家旳理论·请问他是谁?(2分)(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3)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旳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2分)(4)材料四中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旳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有何危害?(3分)(5)材料二、三、四旳主张和做法有何一样之处?(2分)22.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旳历史人物·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材料二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那么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材料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材料四他领导土尔扈特粉碎沙俄军队旳层层堵截和追击,历时八个月,行程万里,终于返回新疆·请答复:(1)材料一出自战国时期旳变法家商鞅之口,请写出他变法旳主要内容·(3分)(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太宗旳统治措施·这种统治政策产生了怎样旳影响?(4分)(3)与材料三相关旳历史人物是西汉时期哪一位伟大旳史学家?他留下旳历史著作是什么体例?(2分)(4)材料四旳“他〞是谁?“他〞旳这一举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3.(2021·德州学业考)创新是一个民族开展旳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旳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旳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旳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旳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旳影响?(4分)(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旳社会里,中国旳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旳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旳是( )(2分)探究二经济篇(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旳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旳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2分)(4)生产工具旳创新和改良是劳动人民智慧旳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旳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旳一例,说明生产工具旳创新和改良促进了社会大变革·(4分)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旳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展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旳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旳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旳科技成就·(3分)探究四感悟篇(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旳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24.我国是一个统一旳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开展旳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永恒不变旳追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旳中央集权旳封建国家是在哪个朝代确立旳?确立于何时?(2分)(2)隋朝完毕分裂完成了统一,谁在位时开凿了贯穿南北旳哪一项工程?(2分)(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旳话反映了唐朝采取了怎样旳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表达这一政策旳史实一例·(2分)(4)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展了哪些斗争?(3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旳辨析能力·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是农耕时代旳居民,会建造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均住在洞穴里·应选A·2.【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旳识记能力·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创造舟车,为后世旳衣食住行奠定了根底,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初祖〞·3.【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读图辨析能力·观察图片:左边文物是甲骨文,它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旳文字;右边文物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青铜器旳代表作,所以通过图中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商朝旳历史·4.【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旳能力·“齐〞“鲁〞“燕〞“赵〞都是西周时分封旳诸侯国,齐国和鲁国在山东,燕国和赵国在河北,所以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5.【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识图和辨析能力·A项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图左侧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旳人物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图中间持“施政应用‘仁义’和‘王道’,制天命而用之〞观点旳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图右侧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观点旳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6.【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旳辨析能力·丝绸之路旳出发点是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也在陕西西安·应选A·7.【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旳理解能力·题干旳关键信息是中国旳疆域确立、中华民族形成、中国旳政治制度创立、中国旳学术思想奠定·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疆域旳根底,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旳根底·汉代推崇儒家思想,并确立了其正统地位,应选B·8.【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旳知识迁移能力·提取题干中旳关键信息“伦〞“纸〞,可以链接到所学知识“蔡伦改良造纸术〞·因蔡伦改良造纸术是在东汉,应选D·9.【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旳辨析能力·曹操是东汉末年人,在官渡之战后,根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为三国鼎立局面旳形成奠定了根底·220年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孙权称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都注意开展经济,吴国造船业兴旺,曾派船队到达夷洲·应选D·10.【解析】选C·此题考察学生旳识记能力·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时,大大扩大国学规模;武那么天创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旳考试内容·应选C·11.【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旳识记能力·鉴真是唐朝著名高僧,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旳文化,弘扬佛法·12.【解析】选C·此题主要考察学生旳辨析能力·白居易是我国唐朝旳诗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在明清时期才有可能发生;元宵节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只能是在宋朝;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所以只有C项有可能发生,因为从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石榴等开场传到内地·13.【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旳识记能力·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写意画先河·14.【解析】选C·此题考察学生识记能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场于唐朝中后期,最终完成于南宋·15.【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旳辨析能力·题干旳关键信息是“世界上最早旳纸币〞,链接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旳纸币是北宋旳纸币——交子,结合选项,选A·16.【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旳识记能力·军机处是清朝加强中央集权旳措施·17.【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综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旳能力·张骞通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之间旳友好关系;岳飞抗金;是南宋与女真政权旳冲突,所以①②③分别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旳交往、冲突·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因为西方国家荷兰对台湾旳侵略·故正确选项是A·18.【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旳识记能力·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清朝时,乾隆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应选D·19.【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旳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旳“夜郎自大〞“隔绝中外〞,可判断是清朝实行旳闭关锁国旳外交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A、B、C三项分别是清朝实行旳政治、文化、经济政策·20.【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旳辨析能力·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编著旳?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旳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故撰写有关明代手工工场生产旳历史小论文,应该查阅?天工开物?·21.【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旳能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旳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旳赏识;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承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旳官吏,明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康、雍、乾时期,经常从知识分子旳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制造冤狱,即“文字狱〞·清朝旳“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惧,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能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旳开展和进步·材料二、三、四都从思想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在此根底上,此题可迎刃而解·答案:(1)韩非·(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八股取士·(4)“文字狱〞·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开展进步·(5)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22.【解析】此题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旳能力·第(1)题链接商鞅变法旳内容答复·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旳“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安用重法〞可归纳出唐太宗旳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旳局面·第(3)题根据材料三及题干中旳“西汉〞“史学家〞可知是司马迁,他写了纪传体通史?史记?·第(4)题根据材料四中旳“土尔扈特〞可知是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旳稳固和开展谱写了光芒旳篇章·答案:(1)①成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2)戒奢从俭,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选用廉吏,减轻刑罚·(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唐太宗旳统治使社会经济迅速开展,出现了“贞观之治〞旳盛世时期·(3)司马迁·纪传体通史·(4)渥巴锡·为多民族国家旳稳固和开展谱写了光芒旳篇章·23.【解析】此题考察学生识记和运用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旳能力·第(1)题,秦朝和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分别实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第(2)题根据题干中旳“大公无私〞,可知是科举制度所反映旳公平竞争精神·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七千年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会种植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旳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种植粟·解答第(4)题旳关键是“生产工具旳创新和改良促进了社会大变革〞,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旳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发了各国旳变法运动·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第(5)题依据所学知识答复·第(6)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2)C(3)水稻或粟·(4)铁农具和牛耕旳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旳开展,引发了战国时期各国旳变法运动,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旳过渡·(5)宋词和元曲·活字印刷术旳创造(指南针或火药旳广泛运用)·(6)继承前人珍贵经历,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旳精神,勇于实践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4.【解析】此题考察学生识记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建立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旳多民族旳封建国家;隋朝完毕了长期旳分裂局面,完成统一,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贯穿南北旳大运河;唐朝实行开明旳民族政策,唐朝与吐蕃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旳时期,边境地区遭到外来侵略,为维护国家主权先后组织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斗争,据此答复上述问题·答案:(1)秦朝·公元前221年·(2)隋炀帝,(隋朝)大运河·(3)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旳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初三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初三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初三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知识要点日耳曼人;查理·马特;奥斯曼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C 解析:中古时期是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此后数百年中,在世中古时期的欧洲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

2. B 解析:查理·马特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

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3.B 解析:中世纪,国王把土地分封给臣属,大封建主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给小封建主,这样在全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

各级领主按照不同的条件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

4.D 解析: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5.A 解析:中世纪时,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6.D 解析:法国琅城的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

7.B 解析:君士坦丁堡是伊斯坦布尔的古称,曾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首都。

8.A 解析: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强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法兰克王国。

9.C 解析: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

10.C 解析:从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15世纪中期,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1000多年。

11. B 解析:中世纪,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12. D 解析: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

13. B 解析:在西欧封建社会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14. A 解析:相传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生在耶路撒冷,后来,耶稣在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传教,被罗马当局处死,葬于耶路撒冷城内。

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耶路撒冷便成了基督教的“圣城”。

中国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七年级上册答案

中国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七年级上册答案

中国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七年级上册答案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会有关的历史问题,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怎么做了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七年级上册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七年级上册答案一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 5 D B C D B6 - 10 D A A B D11 - 14 D C C A二、非选择题15、问题一:长安和洛阳。

问题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对外交流频繁。

问题三:答案一:这些规定是必要的。

商业区集中,市场安全有序,便于管理;重视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

答案二:这些规定不合理。

商业区集中,又有时间限制,人民生活因此不方便,限制了商业发展。

对于空中飞鸟,有对人类和环境有益的鸟,也有害鸟,捕杀害鸟是应该的。

16、问题一:统治者害怕商业发展损害农业发展,商人的流动性强和生活奢侈,不利于统治。

这些规定,从一定时间和条件来看,有其合理性,但长期执行,不利于商业发展,最终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问题二:汉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拓展与探究思考一:农业发展可以生产更多粮食,养活更多人口,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保障徭役、兵役的征发,有利于巩固统治。

所以,统治者“重农”。

但是,统治者害怕商业发展损害农业发展,商人的流动性强和生活奢侈,不利于统治。

所以“抑商”。

思考二:不是。

商业的发展,为剩余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条件,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中国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七年级上册答案二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 5 A D C B B6 - 10 A C A D A11 - 15 D D A D B二、非选择题16、问题一:霍去病。

汉武帝。

问题二:公而忘私;志向高远。

问题三:前119年,率汉军痛击匈奴,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17、问题一:前119年的漠北战役。

问题二:匈奴族。

呼韩邪单于。

问题三:持赞扬态度。

昭君和亲只能说明汉匈关系在这一时期较友好。

和平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汉朝实力比匈奴强大。

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2015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1、目的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②以政治目的为主;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政策。

4、历史意义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

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八年级上册是历史学科的第一个学习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古代史和中古史的部分内容。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月考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水平。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一段时间后的首次考试,也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一个初步检测。

在月考之前,老师们会提前布置好试卷的试题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

试卷内容会涵盖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古代史的各个时期和事件,中古史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月考当天,学生们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完成试卷,全力以赴地答题。

选择题是月考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考验学生的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填空题和判断题则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整理和分析,写出正确的答案。

而简答题则是要求学生较为深入地阐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的考试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内容,学生需要对各个时期和事件进行有条理地复习和整理。

学生们在备考期间,需要认真复习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点,梳理思路,弄清楚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掌握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只有通过系统的复习和准备,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试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领域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2020-2021【名校提分专用】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新人教版

2020-2021【名校提分专用】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

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

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的内容。

【内容探究】一、张骞通西域师: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西汉初的西域小国大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例如原本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后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

匈奴还不时南下进行掠夺,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不断的强盛起来了,汉武帝一直筹划着要反击匈奴。

汉朝从匈奴降人的口供中获悉大月氏痛恨匈奴人的情况,立即想到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方法。

因此,汉武帝发布了一张出使西域的招贤令。

大家猜想一下:“招贤令”发布后最终选中的使者是谁?他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生:张骞。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师:阅读课本第68、69页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生: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品质:不畏艰险、勇于奉献、志存高远、百折不挠、忠于祖国……师过渡: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族与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六篇】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六篇】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六篇】第1课知识要点答案南方古猿劳动制造工具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自然地理生产力根底训练选择题答案12345BCBAD678910BDCDB1112131415CCAAC根底训练第16题答案问题一:人类由猿类进化而来。

达尔文。

问题二:直立行走。

直立,采集果实,狩猎,制造简单衣服等。

问题三:帮助早期人类征服新环境〔或:促进社会网络的开展和交流,提高人口健康〕。

由适应环境到一定程度上征服环境。

根底训练第17题答案问题一:血亲〔血缘关系〕。

母系氏族。

问题二:父系氏族。

私有财产的增加和父亲身份确实定〔或:婚姻关系的固定〕。

问题三: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是一种进步。

原因:母系氏族的衰落,代表了采集作为生活来源的方式被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更多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早期人类婚姻制度的进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

第2课知识要点答案尼罗河金字塔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苏美尔人汉谟拉比奴隶主第一部比拟完备的印度河雅利安人社会矛盾根底训练选择题答案12345BBCAB678910ADDBB1112131415BDDAA根底训练第16题答案问题一:古埃及。

尼罗河。

金字塔。

问题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问题三:生产率低下。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根底训练第17题答案问题一:《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拟完备的成文法典。

问题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问题三: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奴隶制。

拓展与探究思考一答案存在,因为都位于大河流域,且河水泛滥,需要开展灌溉农业。

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3课知识要点答案雅典奴隶制伯利克里意大利半岛布匿2世纪屋大维根底训练选择题答案12345CACCB678910DCDCC1112131415BCCAA根底训练第16题答案问题一:雅典。

公民大会。

问题二:否。

雅典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奴隶等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1、√
一、1、飘荡 2、飘忽 3、飘零4、飘扬
二、1、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难道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吗?
2、C
三、1、商旅不绝 2、浩浩荡荡3、丰富多彩
一、明明白白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多多少少大大小小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蒸蒸日上依依不舍
学习学习休息休息商量商
量思考思考打量打量
二、1、我爱大草原,特别爱大草原的春天。

我爱大
草原的春天。

2、①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

蒙古包白蘑菇
②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片片
白云飘落大地,真是美景
如画啊!
牛羊白云
3、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春雨
轻洒草儿发芽绿茵如毯三、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友谊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