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氧气知识点
空气与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与氧气知识点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自然界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化学符号为O2。
氧气的密度较小,所以在空气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是大气层中最重要的气体之一,对于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氧气的生产途径有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生产。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
此外,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也会释放大量的氧气。
工业生产中,氧气可以通过分离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来得到。
氧气在人类生活中有多种用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呼吸。
通过呼吸,人体从空气中摄取氧气,供给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
此外,氧气还可以用于燃烧和氧化反应,工业生产中的氧气主要用于金属冶炼、火焰切割、炼钢等方面。
除了人类和动植物的呼吸需求之外,氧气还对地球上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与其他气体发生氧化反应,清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粒,保持大气的清洁和透明。
此外,氧气还是水的氧化剂,在水体中起着重要的氧化作用,维持水质的清洁和生物的生存。
在医疗方面,氧气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气体。
临床上常用的氧气治疗包括吸氧疗法、氧气雾化疗法和高压氧疗法等,可以有效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但是,正如所有化学物质一样,氧气也有一定的危害性。
长时间处于高氧环境中会导致氧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此外,氧气还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导致爆炸或火灾。
总的来说,氧气是生物生存的必需品,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应该正确地利用氧气,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在呼吸和工业生产中合理使用氧气,以确保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1-2节复习
八下第三章1-2节复习考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1.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占78%,氧气占,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占0.0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注意含量是分数而不是分数。
稀有气体用途:;氮气的用途:;CO2的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固态CO2(俗称干冰)可作制冷剂,用于冷藏、人工降雨等;还可用于灭火。
2.区分某种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考点二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实验原理:红磷(P)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了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②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冒出大量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见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③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注意事项:(1)设计实验时,首先反应物必须是,且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体积忽略不计),不能有生成,所以不用碳,硫等物质;其次为确保氧气消耗完全,应使红磷;后才能打开弹簧夹注意:可用金属铁、铝代替,但不可用金属没代替磷。
(2)误差分析A.红磷不足,会使进水量B.胶塞未塞紧,会使进水量C.未冷却至室温,会使进水量D.如果选择的物质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其他物质反应,会使进水量E.红磷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会使瓶内部分气体逸出,进水量F.反应时,止水夹没有夹紧,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会使进水量2.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于水。
化学性质:具有助燃性(不可燃烧)、氧化性①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
②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在空气中,发出火焰,在氧气中,发出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气味的气体注意事项:a.硫的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染b.实验应在中进行,或在瓶底部盛放溶液,以吸收生成的气体.③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在空气中,铁丝只能发出红热现象,不能燃烧;在氧气中铁丝,,放出大量的热,有产生。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约占空气的78%,氧气约占21%,其他稀有气体占约1%。
2. 空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2)具有质量和体积(3)能被压缩(4)是一种混合气体3. 空气的重要性(1)维持生命——人类、动植物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2)促进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必不可少的条件(3)保护地球——大气层起到了屏蔽宇宙射线、阻挡陨石撞击地球等作用(4)调节气候——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调节地球的温度4. 空气的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等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5. 空气的净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大气环境治理、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二、氧气1. 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2)氧气具有化学活性,是支持燃烧的气体(3)氧气能够支持生物的呼吸作用2. 氧气的来源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释放出来。
此外,地球的大气层中也含有大量的氧气。
3. 氧气的应用(1)医疗领域——氧气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药品,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血氧供应不足等疾病。
(2)工业生产——氧气在冶金、化工等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3)航空航天领域——氧气是航空飞行员和宇航员在高空高原环境中的必备物品,保障其正常呼吸和生命4. 氧气的危害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够促进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
在高浓度下,氧气有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
5. 氧气的保护为了保护氧气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植物保护等。
结语:空气和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
页眉内容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 1.主要成分氮气 78%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3% 二氧化碳 0.04%气体杂质 0.03% 2.空气的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燃烧法: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如果失败,它的原因是①漏气②红磷量少氧气没烧完 二、空气的利用1.氧气 ①供给呼吸 ②支持燃烧 (助燃性)2.氮气:①无色无味 难溶于水 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②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③食品包装充氮防腐保鲜④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⑤液态氮做冷冻剂3.稀有气体①性质不活泼 ②保护气 ③霓虹灯【小知识】烟:固体小颗粒(如白磷燃烧) 雾:小液滴(开水冒白气,棒冰冒白气) 三、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不易溶于水③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④液态时淡蓝色,固态时蓝色 2.化学性质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②支持燃烧(助燃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氧气与物质的反应1.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并放热。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粉末】 硫+氧气二氧化硫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 四氧化三铁 【①铁丝是银白色的 ②实验时系上火柴 引燃 ③铺上细沙和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占主要成分相对固定成分 其他气体可变成分点燃点燃3.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4.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的白烟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四、氧气的制取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②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③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3.收集氧气的方法(气体密度和溶解性) ①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若木条重新燃烧,证明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知识点详解、题型、练习
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主要成分(一)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组成成分探究:(2)空气的利用:(1)O2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也叫助燃,常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等方面。
(2)N2:a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较稳定。
b用途:灯泡中充氮气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充入氮气可防腐;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氮可以做冷冻剂,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或冷藏人体细胞组织等。
(3)稀有气体:a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
b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用途:常用作保护气;做光源(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测定原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吸入密闭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装置图3、实验现象:A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产生。
B 、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化学方程式: 4P + 5O 22P 2O 56、注意事项: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b.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c.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在实验前,导管应预先注满水,(否则测量结果偏小)e.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f.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 点燃积。
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7、实验拓展:改进教材实验的弱点,使实验结果更精确,使实验更环保:如下面的这些装置,图①可以通过凸透镜聚光点燃集气瓶内的白磷,避免空气污染;图②~⑥都是在装置内点燃红磷或白磷,且容器有精确的刻度,能更精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第1节空气与氧气A.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P)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P2O5)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的各成分体积组成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可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等B.空气的利用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动植物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依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医疗麻醉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C. 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的气体2) 氧气不易溶于水3)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在压强1.01×105Pa 、—183℃时,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2.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中的气体为氧气3. 硫、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1)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项目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得很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 ①硫的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染②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或在瓶底部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生成的气体 2) 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项目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想象 铁丝只能发出红热现象,不能燃烧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产生文字表达式注意事项 ①铁丝不能生锈②铁丝盘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③下端系火柴引燃④要等火柴将要熄灭时再伸入氧气中⑤集气瓶中预先保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D. 氧化物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铁+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 说明: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并不都是氧化物。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1空气与氧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3.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 管;
5.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 后,打开弹簧夹。
4.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 磷,立即伸入瓶中并 把塞子塞紧;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01
实验现象
02
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 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1/5。
02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氧气的物理性质
01
无色无味
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
02
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 空气略大。
03
不易溶于水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属 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
01
02
03
氧化性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 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生 成氧化物。
04
空气与氧气的实验探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 实验原理: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 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装置内,通过测量 进入装置内水的体积来推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助燃性
氧气能支持燃烧,是燃烧 的必要条件之一。
与金属反应
氧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发生 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 化物。
氧气的用途
医疗用途
氧气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 应用,如用于急救、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等。
工业用途
氧气在工业上可用于焊接 、切割、炼钢、化工等领 域。
其他用途
氧气还可用于潜水、登山 等运动,以及作为火箭的 氧化剂等。
完整版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氧气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氧气第一节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K空气发现史K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盛。
饴世圮M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晋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
吳1774年,袪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4x 19世纪末,英国糊理学冢瑞利发理了稀有气体逼,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镇薇发现。
5.现代科学冢经过大量冥验发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还有氨、氮、氟等这些稀有气体*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它亲质。
拉瓦锡课本p70的活动1用大头针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含量较少。
活动2:略。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课本P71活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红磷燃烧)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J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L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空气的利用(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L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L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I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L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厂制作保护气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匕用于激光技术三、氧气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厂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1升水中能溶解30ml的氧气。
三态变化,(-183摄氏度)液态氧呈淡蓝色、(-218摄氏度)固态氧(雪花状)呈蓝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4)活动P73:注意闻气味时要扇闻。
点燃(5)硫在氧气中燃烧(活动P73):S +0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3.1空气与氧气(1)一、知识要点1.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测量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3)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空气的利用二、注意事项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实验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装置不漏气(2)红磷应足量(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2、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如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都较稳定,所以都可作保护气;液氮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液氮可作冷冻剂。
3、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选择可燃物时的两个条件:一是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助燃剂为氧气而非其他气体);二是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
4、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一般用体积分数表示,而非质量分数。
3.1空气与氧气(2)一、知识要点1、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指的是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只不过生成物中的原子组合形式与反应物中不同。
3、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等都是氧化物。
二、注意事项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时,为防止熔融的铁或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因局部受热过多而炸裂,需预先在集气瓶中盛一些细沙或水,并使铁丝选在瓶中央而切勿触及瓶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讲义:第3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1)-空气成分、氧气测定、空气利用
第1节空气与氧气---空气的成分、氧气测定〖要点整理〗一.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空气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2.装置如右图:3.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4.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5.操作不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不当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装置气密性不好,反应结束后有部分空气进入广口瓶(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小于1/5体积(偏小)2.红磷的量不足小于1/5体积3.烧杯中的水不足小于1/5体积4.未冷缺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小于1/5体积5.实验前导管内未充满水,使导管内空气进入广口瓶小于1/5体积6.广口瓶内的燃烧匙及红磷占据一定体积小于1/5体积7.氧气未耗尽,红磷就停止燃烧小于1/5体积8.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缓慢,导致瓶内部分空气逸出大于1/5体积9.弹簧夹没有夹紧乳胶管,燃烧时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大于1/5体积10.用Mg代替红磷大于1/5体积11.用蜡烛、C、S、Fe、Cu等代替红磷水不流入,无法测定。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氮气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例题解析〗例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分析与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错误;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C实验中当装置内进入水以后,氮气依然能够存在,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无法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空气与氧气知识点
【常见误区】1.对化学变化中出现的“烟”和“雾”,“火焰”和“光”不分。
化学现象中:固体直接与氧气反应,燃烧时发出的是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与氧气反应,燃烧时发出的是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
“烟”是指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而“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如例1。
2.认为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如果是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或者由三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
3.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出现沉淀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而不是“是否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出现沉淀”。
有些物理变化也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产生沉淀。
如例1。
过氧化氢水+ 氧气H2O2H2O O2常温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很慢,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实验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化学上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①定义中的“改变”包含的意思是加快或者减慢。
②催化剂又称为触媒。
③催化剂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而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已。
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⑤催化剂必须具体到某个化学反应,不能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二氧化锰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该说成: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反应原理: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符号:KClO3 KCl O2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完整版)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在装置图中,需要足量的红磷来满足可燃物要求,同时装置需要良好的气密性,操作时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结论是空气是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1/5,可以支持燃烧,而氮气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或未完全冷却。
选择的药品应具备能在空气中燃烧、在空气中燃烧时只与氧气反应,不消耗空气中其他气体,燃烧后只产生固体或产生的气体可以被水或者气体溶液吸收的条件。
铁、铝不能代替红磷,因为它们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而碳、硫也不能代替红磷,因为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交通和生活污染源。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
空气污染的危害包括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和白色污染等。
空气污染物包括气态污染物和固态污染物,主要来源有含硫燃料的燃烧、汽车和飞机的尾气、氟氯烃、空调机、城市垃圾扩散等。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氧是淡蓝色的。
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为了减少氧气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我们需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废气除尘处理,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原料,开发新能源等。
氧气的制备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或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
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空)
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第1节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1.主要成分氮气 % 氧气 %稀有气体 0.93%二氧化碳 % 气体杂质 0.03%2.空气的测定方法(1)测定原理燃烧法: 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 的体积。
(2)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如果失败,它的原因是① ②二、空气的利用1.氧气 ①供给 ②支持燃烧 ( 性)2.氮气:①无色无味 难溶于水 性质较不活泼的气体②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③食品包装充氮防腐保鲜④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⑤液态氮做冷冻剂3.稀有气体①性质不活泼 ②保护气 ③霓虹灯【小知识】烟:固体小颗粒(如白磷燃烧) 雾:小液滴(开水冒白气,棒冰冒白气)三、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① 色 味的气体② 溶于水③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 ④液态时淡蓝色,固态时 色2.化学性质①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②支持燃烧( 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氧气与物质的反应1.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
反应生成一种具有 气味的 气体,并放热。
【硫是一种 色的固体粉末】硫+氧气 二氧化硫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热,生成一种 色的固体物质【①铁丝是银白色的 ②实验时系上火柴 引燃 ③铺上细沙和水: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占主要成分 相对固定成分 其他气体 可变成分 点燃 点燃3.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气体(二氧化碳)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4.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的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氧化物:是指有 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 】四、氧气的制取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②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③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 水 + 氧气3.收集氧气的方法(气体密度和溶解性)①排水法(原理: )验满: ,证明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必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必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步骤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4.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八年级下册科学3.1节笔记
3.1节 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1、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舍勒、普利斯特里及拉姆塞(发现稀有气体)等科学家也在研究空气成分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排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
4、气体的检验方法(1)检验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Ca (OH )2溶液),若变浑浊则气体含有CO 2。
用针筒往澄清石灰水中鼓入空气,很久才变浑浊,说明空气中CO 2含量较少。
(2)检验O 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则为氧气;或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若是在纯氧中,则木条燃烧更剧烈;若是在空气中,则木条安静地燃烧。
(同时说明空气中O 2含量较纯氧而言较低)。
(3)检验H 2O (说明空气中含有H 2O 的事实):① 天教室窗户内侧有一层水雾; 物理: ②冰过的瓶子外面有水珠; ③露置在空气中的饼干会变软;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逐渐潮解(溶解是物理反应);化学: ①放置在空气中的无水硫酸铜粉末会渐渐变蓝色(白色CuSO 4+H 2O —→蓝色CuSO 4·5H 2O ); ②蓝色氯化钴试纸变红(蓝色CoCl 2+H 2O —→红色CoCl 2·6H 2O ) 二、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拉瓦锡)1、实验原理:利用P +O 2−−→−点燃P 2O 5(白色粉末),冷却后,消耗掉氧气后容器中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过来,水倒流入密闭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V 倒吸的水=V 氧气)4、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原因: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氧气第一节空气与氧气一、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课本p70的活动1:用大头针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含量较少。
活动2:略。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课本P71活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红磷燃烧)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二、空气的利用(1),(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3)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三、氧气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1升水中能溶解30ml的氧气。
三态变化,(-183摄氏度)液态氧呈淡蓝色、(-218摄氏度)固态氧(雪花状)呈蓝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5)活动P73:注意闻气味时要扇闻。
(6)硫在氧气中燃烧(活动P73):S + O2点燃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 —(8)铁在氧气中燃烧(活动P74):3Fe+2O 2 点燃Fe 3O 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
四、氧气的制取(9) 实验室制取①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KMnO 4 K 2MnO 4 + MnO 2 +O 2KClO 3KCl + O 2H 2O 2H 2O +O 2② … ③ 实验室装置图课本75和77页④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催化剂:在反应中,只起改变(加速)反应速度的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工业上又叫触媒,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 本身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本身化学性质(10) 工业制法:空气冷冻分离法(又称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近年来,利用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法),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集氧气。
~P77, 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研究(重点)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A+B C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A B+C加热)n 2O M 二氧化锰(加热第二节、氧化和燃烧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2、灭火和火灾自救(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二、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2、化学方程式。
(1))(2)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5)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三、生物的呼吸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咽:通道;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部分支气管肺肺泡管(有很多肺泡)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2)、呼吸运动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2)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动物的呼吸: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四、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2、/3、二氧化碳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
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与水反应:CO2 +H2O=H2CO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 (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4、/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有无光都能进行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2)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4、^5、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四、空气污染与保护1、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②土地沙漠化③车辆尾气的排放④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2)空气污染的种类:①汽车尾气②可吸入颗粒物(烟尘)③SO2 ④酸雨6、保护空气(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
(2)保护空气的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控制污染源③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④植树造林。
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例题:16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