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及其方法
沙漠地区防沙尘暴方案
沙漠地区防沙尘暴方案1. 引言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干燥的土壤和沙粒吹起而形成的巨大风暴。
沙漠地区特别容易受到沙尘暴的威胁,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状况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沙漠地区的防沙尘暴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案。
2. 植被覆盖在沙漠地区大规模植被覆盖是有效防止沙尘暴的方法之一。
通过大量植树造林、种植草地等方式,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风蚀。
植物的根系可以锚定土壤,防止其被风吹走。
此外,植物还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杂质,改善空气质量并提供生态环境。
3. 防风墙建设沙漠地区构建防风墙也是有效防止沙尘暴的策略之一。
防风墙可以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合理选择材料和搭建方式,并对防风墙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可以确保其有效发挥防护作用。
4. 沙漠固沙工程针对特别严重的沙漠地区,可采用沙漠固沙工程来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土地固定、移动沙丘固定等措施。
例如,在沙漠地区建设固沙林带,利用沙丘的特性进行固定,从而减少沙尘暴形成的可能性。
5. 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为及时应对沙尘暴的发生,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和沙尘传感器,及时监测沙尘暴的形成和发展情况。
同时,建立预警系统,向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6. 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沙尘暴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防止沙尘暴的重要手段。
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和宣传,向公众普及沙尘暴的危害和防护知识,鼓励人们采取主动措施,共同保护环境和健康。
7. 结论通过植被覆盖、防风墙建设、沙漠固沙工程、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教育宣传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沙漠地区沙尘暴的发生。
这些方案简单而有效,并且无需复杂的法律程序。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确保方案的独立性,并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风沙治理措施
风沙治理措施
风沙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风力作用而形成的沙尘暴、风沙灾害等现象。
风沙不仅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采取有效的风沙治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防治风沙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植被的种植和恢复,可以增加土地的覆盖率,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同时,植被还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草种,合理规划植被布局,加强管理和维护。
二、人工控制
人工控制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来控制风沙的发生和扩散。
常见的人工控制措施包括建设防风林、修建风沙墙、铺设防护网等。
防风林是指在沙漠边缘或沙化土地上种植一定密度的树木,形成一道屏障,阻挡风沙的侵蚀。
风沙墙是指在沙漠边缘或沙化土地上修建一道高墙,防止风沙的扩散。
防护网是指在沙漠边缘或沙化土地上铺设一定密度的网格,防止风沙的侵蚀。
三、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防止土地的沙化和水土流失。
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设水库、修建水渠、开展植树造林等。
水库可以储存雨水和地下水,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增加土地的湿度和肥力。
水渠可以引导雨水和地下水流向需要的地方,避免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的覆盖率,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综上所述,风沙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加强管理和维护,不断推进风沙治理工作。
荒漠监测实施方案
荒漠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土地逐渐变得贫瘠、干燥,植被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荒漠化的监测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的荒漠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监测内容1. 土地覆盖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对荒漠地区的土地覆盖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情况等。
2. 土壤监测:对荒漠地区的土壤进行监测,包括土壤质量、水分含量、盐碱情况等。
3. 气候监测:监测荒漠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包括降水量、温度、风力等。
4. 生物多样性监测:对荒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包括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
四、监测方法1.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荒漠地区进行定期监测,获取大范围、全面的监测数据。
2. 野外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荒漠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详细、准确的监测数据。
3. 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五、监测成果应用1. 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成果可以为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 生态修复:监测成果可以为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 灾害预警:监测成果可以为荒漠地区的自然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六、总结荒漠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手段,及时了解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荒漠监测工作,加大投入,提高监测水平,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风沙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资源环境农业与技术2020,V9l.40,No.17111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风沙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王媛媛巴音才次克木沙•阿卜力米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选取若羌、且末代表站,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侧和南侧的风向频率及近40a大风、沙尘暴、扬沙的气候环境变化。
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主导风向均为偏东风向;近40a沙漠东南侧大风日数均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沙漠东侧若羌总大风日数约为南侧且末的4倍;东侧若羌因偏东风引起的大风日数也较南侧且末更加明显,若羌偏东方向大风约占总大风日数的82%,且末占50%。
沙漠东侧沙尘暴、扬沙日数均少于南侧,南侧且末沙尘暴、扬沙日数均呈现出整体减少趋势;若羌县扬沙总体呈增加趋势,沙尘暴呈减少趋势;若羌县因偏东风引起的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偏东大风较多是引起沙漠东侧若羌扬沙、沙尘的最主要原因,需加强偏东风的防治;若羌因偏东风引起的扬沙、沙尘暴分别占总日数的74.3%和72.9%,且末分别占71.8%和52.7%;且末县偏东风引起的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但且末周边沙源较若羌丰富,防风固沙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
关键词:沙漠东南缘;沙尘;大风;变化特征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39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1,是中国北方沙尘暴天气频发的中心之一。
在风动力的趋使下,沙漠不断向南伸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关于沙漠气候变化分析研究,马禹[1]等人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并建立了沙尘指数;周成龙[2]等人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与腹地风沙环境对比,得出沙漠腹地和周边各地都盛行偏东风;李晋昌等人统计了起沙风速(>6m-s-1),认为风速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最大。
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出现暖湿化变化趋势,随着沙漠的流动变化,对于塔里木东南缘大风、沙尘天气变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沙漠地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及其方法
∞
Th o rh n ie an s f h n n a di e etrgo sicu e h a u eo ee dn id a d sn t r jc , eme s r f ec mp e e s r e so ewida d s n d s r e in l d s eme s r f fn ig w n n a d wi p oe t t a ue o v h t n n t d h h
Ab ta t s r c :Ba e n t e r s a c r n a o nto h n n e i g c s s t e c n e ta d me h d o n n a d e v r n n a—n e t a i n s d o h e e r h wo kso m u ft e e gi e rn a e , h o t n n t o fwi d a d s n n io me t li v s i to g
宋 焱 勋 何 军 张 , , 骏
(_ 1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 院, 西安 70 5 ;. 安长 庆科 技工程有 限责任公 司, 1 0 4 2西 西安 70 6 ) 1 0 4
摘要 : 在大量 的工程实例研究的基础上 , 了沙漠地 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的内容及其调查方法 。风沙环境调查主 总结
№
南 出
要包括沙源 、 气象、 地貌 、 水资源 、 植物和林业 、 防护材料及社会经 济调查 等 ; 风沙环境调查方法有遥感 影像 判释、 定位和
半 位 定 观测 及风 的资 料整 理 等 方 法 。沙 漠地 区风 沙综 合 治 理 工程 包 括 工 程 防风 沙措 施 、 学 固沙措 施 和 植 物 固沙 措施 。 化 关键词 : 沙漠 地 区 ; 程 场 地 ; 沙环 境 ; 查 方 法 工 风 调 中 图分 类 号 : 7 ; 9 7 X11 P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18 (0 0 0—1 60 1 7—6 3 2 1 ) 1 3—3 0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地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
治理土地沙漠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技术和方法是治理该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一些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一、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恢复和稳定当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包括:1. 绿化绿化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可以通过种植树木、草地和其它地被植物等,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逐渐扩大的沙漠化。
我国西北等沙化地区的绿化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在祁连山等地区进行的退耕还林项目,使得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2. 梯田梯田是一种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传统农业技术,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稳定,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梯田工程,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防护林带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止风沙侵蚀而种植的一种人工林带,在有风沙侵袭的地区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减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我国沙化地区广泛应用的塞北防沙林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节水技术水资源是土地沙漠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正是因为水资源缺乏,才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资源逐渐丧失,加重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因此,节约水资源,降低耗水量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1. 循环利用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循环利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洗脸水等,进行循环利用,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此外,农业灌溉也应该采用良好的循环系统,不断打磨较佳的管道、泵站等装备,进行全面维护。
2. 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一种常用的节水技术,它可以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供人们和植物使用。
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海水淡化技术可以为干旱土地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沙漠地区是指常年缺乏水源、降水稀少且极度干旱的地区。
在进行沙漠地区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以了解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和风险评估。
以下是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的一些重要技术要求:1.区域调查首先,需要进行区域调查,了解沙漠地区的整体地质情况、地貌特征和地质灾害情况等。
通过野外地理观察、航空遥感和卫星图像分析等手段,绘制出区域地质图,分析确定适宜开展工程建设的区域。
2.地表地质调查对于具体工程建设区域,需要进行地表地质调查。
包括地貌类型、地表覆盖情况、植物覆盖情况、河流和湖泊位置等情况的调查。
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沙侵蚀、沙质土壤性质等进行评估,确定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3.地下地质调查考虑到沙漠地区严重缺乏地下水资源,地下地质调查尤为重要。
需要进行地下水调查,以确认地下水位深度、水源类型、水质状况和水量等方面信息。
还需要详细了解地下土层的厚度、组成、结构和稳定性等情况,以及地下潜水面的高程和坡度,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4.地质灾害调查沙漠地区容易发生沙尘暴、干涸河道和冰雹等灾害。
工程地质调查应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可能影响工程建设安全的沙尘暴、雨季洪水、地面塌陷等灾害情况,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和工程设计标准。
5.试验取样和实验分析进行试验取样和实验分析是工程地质调查的重要环节。
在沙漠地区,需要针对不同地质环境和工程类型采取合适的试验方法,对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渗透性和抗风沙性能等进行全面测试。
通过实验分析,能够对地质条件进行定量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影响评价沙漠地区的工程建设往往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对土地利用、水资源、植被覆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评价,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建议,并制定相关的监测和管理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存。
综上所述,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包括区域调查、地表地质调查、地下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试验取样和实验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
工程治沙技术措施方案
工程治沙技术措施方案一、引言沙漠化是指因天气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地因风蚀、水蚀等原因而变成荒漠的过程。
沙漠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也是全球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灾害之一。
在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沙漠化的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农田、森林、牧场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因此,我国对沙漠化防治工作亟待加强,实现沙漠化防治工程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工程治沙技术措施方案1. 植物固沙技术植物固沙技术是治理沙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通过引种抗风沙、耐旱的树种,如胡杨、沙柳等,改良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减轻风沙侵蚀,防止沙漠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尤其是在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通过大规模的人工植树造林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防风固沙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是治理沙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防止风沙的侵蚀和土壤的流失。
例如,通过建设风沙隔离带、建筑物、竹篱、条播作物等,有效地减少了风沙的蔓延和侵蚀,保护了当地的农田、林地和草场。
同时,也可以利用化学物质如水泥、树脂等对土壤进行固化,增加土壤的抗风蚀性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将风沙的侵蚀效果减少到最低,保护土地、植被,从而减缓沙漠化的发展。
3. 地貌治理工程地貌治理工程是针对沙漠地区的地势、地貌特点,对地表进行改土造地,改善地形,以减轻风沙侵蚀和土壤流失。
例如,可以通过开挖壕沟、修筑土墙、种植芦苇等方式,改变地表的形态,增加土地的凹凸起伏,增加下沉坑的吸附和拦截风沙的能力,减轻沙尘的侵蚀。
同时,还可以通过堵沟、烧荒、平整地表等措施,改善地表的平整度,增强土壤的抗风沙功效。
这些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植被,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4.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沙漠化治理的长期任务和目标。
河西戈壁荒漠地区风积沙路段治理研究
1背景酒(泉)嘉(峪关)绕城高速公路是《甘肃省省道网规(2013-2030)》规划的6条环城高速公路之一,是纳入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的研究项目,对完善酒泉—嘉峪关地区公路网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建设酒嘉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路线经过区海拔在1430~1635m 之间,地势较平坦,地貌类型多样。
中西部多为堆积戈壁;东南、东北为湿地绿洲,湿地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
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及自然条件可将项目区地貌划分为:堆积戈壁区、湖沼平原区、湖沼地-风积沙丘区、风积沙丘区、冲积平原区、山前倾斜平原区、低-中山区、古河谷阶地区。
其中K17+200~K18+560路段通过风积沙湖沼区,地表为风积沙,厚度达1~3m ,地下水位埋深浅,地表植被茂密,主要有芦苇、蒿草,地表盐渍化,见盐胀,厚0.5m 。
易溶盐含量0.55%-0.72%,硫酸盐中盐渍土,层厚2.5-3.0m ,土对混凝土结构有中-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K19+000~K23+400路段两侧多沙丘沟壑,每年3~4月,春季空气干燥,大风偏多,经常飘带沙尘,一场沙尘过后,道路都会有3~4cm 厚的积沙,严重时,道路面目全非,能见度不到5m ,完全找不到路,对行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后期养护也造成极大困惑,光清除积沙就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的浪费。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着手解决此类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势在必行(见图1)。
2风积沙形成的成因和治理方向风蚀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地表要有可蚀性颗粒物;有足以使地表土壤颗粒产生运动的风速。
任何一个风沙流系统都由侵蚀、输运和沉积三个环节构成,但不同的风沙流系统的空间尺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的危害也不同。
受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的风沙流系统,其物质源区和汇区可能相距几千千米,影响范围能达到上百万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极大。
如物质源区位于蒙古和我国内蒙古、甘肃一带的大型沙尘暴,最远可输送到朝鲜、日本和美国的夏威夷等地,危害范围几乎覆盖整个东北亚。
治理沙漠生态工程方案建议
治理沙漠生态工程方案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沙漠化已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沙漠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还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
因此,治理沙漠生态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治理沙漠生态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和资源来实现。
本文将对沙漠生态工程的方案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治理沙漠生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治理沙漠生态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水资源问题。
沙漠地区的干旱气候和土地沙漠化对水资源的需求极大,但缺水是沙漠地区的实际状况。
因此,解决水资源问题是治理沙漠生态工程的基础。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开展水资源勘探和开发沙漠地区往往存在着深层地下水资源和天然潜水资源,对这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因此,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开展水资源勘探工作,寻找潜在的水资源点,并进行开发利用。
2. 建设水利设施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可以建设水利设施,包括输水管道、水库、蓄水池等,将雨水和河流水资源储存起来,为沙漠地区提供稳定的用水来源。
3. 发展节水农业沙漠地区的农业往往会大量消耗水资源,为了节约水资源,可以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沙漠地区由于干旱和风蚀等因素,植被严重缺失,土地沙漠化情况严重。
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是治理沙漠生态的重要环节。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营造人工林在沙漠地区进行人工造林,种植耐旱、抗风沙的树种,如柽柳、胡杨等,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土地风蚀和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 推广草坪种植在人口集中区域和重要绿化地带,可以推广草坪种植,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提高生态质量。
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沙漠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建设,加强对当地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沙漠工程施工
沙漠工程施工一、引言沙漠是一个极端的自然环境,干旱、高温、风沙等因素会给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
然而,在沙漠地区进行工程施工并非不可能,通过科学规划、精细设计和合理施工,可以有效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针对沙漠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二、沙漠工程施工中的挑战1. 高温干燥:沙漠地区气候炎热,白天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夜晚温差很大。
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工程材料和设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缩短,钢材会容易生锈等。
2. 风沙侵袭:沙漠地区的风沙天气比较频繁,大风吹起沙尘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的能见度下降,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
3. 地质条件:沙漠地区多为砂质土壤,土质较松软,强度较低,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4. 缺水: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施工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节水措施。
5. 环境保护:沙漠地区生态脆弱,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三、沙漠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1. 施工技术:(1)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沙漠表面的杂物和植被、平整场地、建立围栏等。
(2)加固土壤:沙漠地区土壤较松软,建筑物的基础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可以选择钢板桩、深层灌浆等方式进行加固。
(3)节水施工:在沙漠地区进行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可以通过采用水泥稀释液减少用水量、采用封闭式循环供水系统等方式进行节水。
2. 设备技术:(1)防尘措施:由于沙漠地区大风沙尘较多,施工现场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采取防尘措施,如安装屏风、浇水、封闭化学品等。
(2)动力设备:在高温干燥的沙漠环境中,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需要定期检查设备,保养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环保设备:在沙漠地区,环保设备尤为重要,需要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沙漠地区施工防尘措施
沙漠地区施工防尘措施背景:沙漠地区的施工工作面临着严重的防尘挑战。
高风速、干燥的环境以及裸露的土地会导致大量的风尘扬起,对施工进展和工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防尘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沙漠地区施工工作的防尘措施,以帮助施工方、工人和相关监管机构更好地应对防尘挑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人的健康。
措施:1. 灌溉稳定土地:沙漠地区通常土地贫瘠干燥,容易形成风沙。
在施工前,应根据需要进行灌溉,稳定土地,减少风沙问题。
2. 覆盖裸露土地:施工现场周围的裸露土地容易产生大量风尘。
在施工前,应及时覆盖土地,例如使用草皮、沙袋或地膜等,以减少风沙的扬起。
3. 洒水降尘:施工工作中,应定期进行洒水作业,以降低施工区域的尘土扬起。
洒水可以通过水车、喷水车或喷雾设备等进行。
4. 环境监测:应设立临时环境监测站点,定期监测施工现场的尘埃浓度以及空气质量。
如果发现超出安全标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个人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眼镜、防尘服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尘土的侵害。
6. 宣传教育:施工方应对施工人员进行防尘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尘意识和掌握正确的防尘方法。
7. 定期清理:施工区域应定期清理,及时清除积尘和堆放的材料,以减少尘土的积累和扬起。
结论:施工工作在沙漠地区面临挑战,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对保护施工进展和工人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灌溉土地、覆盖裸露土地、洒水降尘、环境监测、个人防护、宣传教育和定期清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尘土扬起的风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防沙治沙调研报告
防沙治沙调研报告防沙治沙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尘暴频发,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地防治沙漠化现象,我组织了一次防沙治沙的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沙漠化问题与治理措施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1. 沙漠化问题调研我们首先对沙漠化问题进行了调研。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沙漠化问题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和内蒙古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壤退化、植被覆盖度下降、气候干燥等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的频发和沙漠化的加剧。
2. 沙漠化治理措施调研为了解决沙漠化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我们调研了几种主要的治理方法:(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防止沙漠扩张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工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达到防沙的目的。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西北地区,政府和科研机构在进行大面积植被恢复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效。
(2) 风沙固定风沙固定是指利用物理手段防止沙地扩散。
例如,在沙漠地区建设风雨围栏、沙场覆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这些措施在一些重点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是防沙治沙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的沙漠化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沙地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可以更好地应对沙漠化问题。
我们发现,目前一些新技术在治理沙化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沙漠化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西北地区。
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效果不够明显。
其中,植被恢复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抑制沙漠化扩张的效果还不够显著。
风沙固定和科技创新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建议1. 加大植被恢复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植被恢复工程。
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植物培育与种植机制,加强植物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加快沙地的植被恢复速度。
2. 加强风沙固定工作。
沙漠地区风积沙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沙漠地区风积沙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摘要]公路沙害主要有两种形式:风蚀与风积,防范沙害除了对路基表面加固,减少风蚀外,针对风积危害,还可以采取“固”、“阻”、“输(导)”等方法。
前言:因为本项目大部分路段为沙漠地段,路线两侧的风积沙粒径较小。
根据中国科学院在莎车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观测得知:启动临界风速与沙粒粒径关系密切。
沙粒粒径(mm)离地面2m高处沙粒起动风速(m/s)0.1-0.25 4.00.25-0.5 5.60.5-1.0 6.7>1.0 7.1而经过勘查,我路线两侧的风积沙粒径较小,沙粒粒径分布情况如下:粒径(mm)2-0.5 0.5-0.25 0.25-0.1 0.1-0.074 ≤0.074 平均值(%) 1.64 22.25 48.19 15.77 12.15 由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只需要风速>5.6m/s,即可造成风沙移动对公路的危害。
1 公路沙害的类型1.1风蚀风蚀作用是风和风沙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包括掏蚀)和磨蚀作用。
表现在公路沙害方面,主要是对公路构筑物——路基迎风边坡的上部、路肩、路堑外边坡的上部及顶部等的破坏作用。
破坏作用的强度随气流的速度、气流含沙不饱和程度及构筑物对气流的不适应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1.2风积风积作用是风沙流在一定条件下,如风力减弱,风向变化等,造成气流中的含沙在公路上的堆积,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沙丘前移,埋压公路。
这种沙害一旦出现就比较严重,因沙丘的运移速度取决于沙丘的高度及当地风况等自然特征,与公路的几何特征关系不大,此种沙害并不多;b)片状或舌状积沙。
其为过境风沙流受局部地形等影响而在路窟、路面上造成的积沙灾害,与公路的几何特征关系最为密切。
2 公路防沙中的工程防护方法对于上述不同的沙害形式,需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如针对路基风蚀,应对路基表面进行封固,以抵制风蚀作用,达到保护路基的目的,丽防止风积沙埋的措施则有“固”、“阻”、“输(导)”等多种方式,详述如下:2.1封固为使沙质路基免遭风浊,可用下列材料封固(以全铺为宜),对路基进行防护。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与治理的实用技巧与方法
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与治理的实用技巧与方法近年来,沙漠化与荒漠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加剧。
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然而,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与治理中又找到了新的希望和出路。
本文将介绍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与治理的实用技巧与方法。
第一,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监测是有效治理的基础,而测绘技术在监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影像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表信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和范围。
其次,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表高程数据,精确绘制地表地貌图,并通过分析图像的比较计算出土地的退化程度。
此外,借助无人机技术,可对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地区进行高分辨率影像采集,并实时监测植被状况,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
第二,沙漠化与荒漠化治理。
监测工作的结果为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治理提供了指导。
基于测绘技术的信息,制定一系列治理方案成为可能。
首先,通过了解土地退化的原因和特征,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例如,在高度损坏的地区,可以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合理利用水资源,修复土地水土保持功能。
其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不同的治理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找到最佳的方案。
这些方案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与治理的挑战。
尽管测绘技术在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和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沙漠化和荒漠化地区常常缺乏基础设施和交通,采集遥感数据以及实地调查往往是困难的。
其次,一些新兴技术和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此外,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也是一个挑战,需要专业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沙漠化与荒漠化监测与治理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和无人机等技术获得的数据提供了监测沙漠化与荒漠化的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提供了指导。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
沙场整治工作方案1. 引言沙场整治工作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提出一份沙场整治工作方案,以引导决策者和相关人员在整治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2. 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巨大的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沙场整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合理分配资金和人力,同时也需要与相关政策相配合。
3. 目标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沙场整治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 减少沙漠化地区的风沙侵蚀,改善土地质量。
- 保护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提高沙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4. 工作内容和方法4.1 沙场调查和评估在开展沙场整治工作之前,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以下内容: - 沙漠化程度评估: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评估沙场的沙漠化程度和风沙侵蚀情况。
- 生态环境评估:评估沙场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覆盖度、土壤质量、水资源等。
- 社会经济评估:了解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对整治工作的期望。
4.2 沙场整治规划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沙场整治规划。
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 植被恢复计划: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草地种植等手段,改善沙场的植被覆盖度,降低风沙侵蚀风险。
- 水资源管理方案:合理利用和管理沙漠地区的有限水资源,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 生态系统保护计划:保护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当地生物多样性。
-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结合沙场整治工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4.3 工程建设与管理根据规划方案,组织实施沙场整治工程。
工程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合理选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工程建设。
- 防治风沙侵蚀: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建设防风墙、搭建固沙网等,减少风沙侵蚀。
工程施工流沙如何处理方案
工程施工流沙如何处理方案一、引言流沙是一种在土地表面呈现微波动态形态的特殊地质现象,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对土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对流沙进行合理、稳定的管理和处理对于保障工程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工程施工流沙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程施工流沙的形成原因1. 地质因素流沙的形成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土地表面的风蚀和水蚀所导致。
在地质构造分布上,流沙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平原地区和沙漠地带。
当地区风力和水力条件充分时,土地表面的风蚀和水蚀现象就会加剧,进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流沙现象。
2. 气候因素气候条件是流沙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气候是造成流沙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会加剧流沙的形成和发展。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流沙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量的农业活动、过度的采矿开发、乱砍滥伐等行为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风沙的侵蚀,进而造成了流沙现象。
三、工程施工流沙处理方案1. 科学评估与规划在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与规划。
首先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流沙的分布和规模。
然后根据地质数据,进行流沙区域的界定和分类。
最后,提出对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2. 环境保护在流沙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避免因施工流沙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做好流沙处理工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3. 土地治理对于发生流沙的地区,需要进行土地治理工作。
采取复绿种植、固沙造林等方法,加强土地的固定和恢复,减少土地资源的流失和退化。
4. 建立监测及预警体系建立流沙监测及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流沙的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流沙处理和管理。
通过监测预警,提前防范,减少施工风险。
5. 强化工程防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防护措施。
包括设置护坡、护林、风沙网、防护墙等设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6. 技术支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流沙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沙漠土地治理的技术方案
沙漠土地治理的技术方案沙漠,是一个人们常常会感到恐惧的地方,它是茫茫大地上最为荒凉的角落,炎热季节的温度十分高,干旱季节里又几乎没有降雨,殊不知,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隐藏着更加丰富的生命。
虽然沙漠环境严苛,但只要我们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就能够实现沙漠土地的治理和开发。
一、人工降雨技术沙漠气候干燥,温度高,几乎没有雨水,这给沙漠土地的开发和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但人类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中,研发出了一种人工增雨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化学物质或者纳米颗粒,通过气流传输到云层中,形成水滴,促进云层自然降雨,提高自然降雨量,从而改善沙漠地区的水资源。
二、绿化工程沙漠土壤贫瘠,水源匮乏,缺乏植被覆盖。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来改善沙漠的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侵袭,维护土地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增加土地的水存量和水活动力,增强土地的持水能力,为沙漠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太阳能技术在沙漠这个充满热源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技术来缓解土地水资源问题,这样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
太阳能技术主要有两种: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利用。
太阳能光热利用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热能,通过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蒸馏器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
而太阳能光电利用则可以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然后进行储存和利用。
在太阳能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实现沙漠中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利用率和效益,为沙漠地区注入新的活力。
四、海水淡化技术沿海沙漠地区的水源问题比内陆地区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从而获得可用的淡水资源。
这种技术虽然投资大,但是可以为沿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水资源保障。
五、土地治理技术在沙漠土地治理中,还需要采用土地治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地品质和质量。
防沙治沙现地调查报告范文
防沙治沙现地调查报告范文英文回答:Title: Field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Sandsto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troduction:I recently conduct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on sandsto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 desert reg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mbat sandstorms.Current Situation:The desert region I visited is prone to frequent sandstorms due to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limate conditions. These sandstorms not only pose a threat to the local ecosystem but als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health and well-being of the residents.During my investigation, I observed that the existing sandsto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insufficient. The lack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windbreak facilities aggravated the intensity of sandstorms. Additionally, improper land use practices, such as overgrazing and deforestation, contributed to soil erosion and desertification.Proposed Measures:To address the issue of sandsto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measures:1. Afforestation: Planting more trees and shrubs in the desert region can help stabilize the soil and prevent sandstorms. This will also provide a habitat for wildlife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cological balance.2. Windbreak Facilities: Constructing windbreak walls and fenc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wind speed and preventthe spread of sand particles. These structures should be strategically placed to create a barrier against sandstorms.3. Sustainable Land Use Practices: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land use practices, such as rotational grazing and reforestation, can help restore the degraded land and prevent further desertification. This will requireeducating the local community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necessary support and resources.4.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andstorms are not confined to a single region and often transcend national boundarie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knowledge-sharing platformsto tackle this global issue collectively.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ndsto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desert region is alarming. However, by implementing the proposed measures, we caneffectively combat sandstorms and restor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t is essential to prioritize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fost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address this pressing issue.中文回答:标题,防治沙尘暴现地调查报告。
工程固沙实施方案
工程固沙实施方案一、前期调研在实施工程固沙项目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
这包括对治理区域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通过对沙尘暴的发生规律、来源、频率等进行详细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固沙方案。
同时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评估,确定固沙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生态植被恢复生态植被的恢复是工程固沙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沙漠地区进行植被的人工引种和恢复,可以有效地固定沙丘,减少风沙的飞扬。
在选择植被种类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
在植被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和水源管理,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存。
三、固沙工程除了生态植被恢复外,固沙工程还包括土地固定、沙漠绿化、沙漠建设等多种手段。
其中土地固定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对沙漠地区的沙丘、沙原进行加固,减少沙土的飞扬。
沙漠绿化是指在沙漠地区进行人工绿化,通过种植树木、灌木等植被,形成绿色隔离带,减少风沙的危害。
沙漠建设则是在沙漠地区进行建设,通过道路、围栏等设施,减少沙尘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四、水资源管理在沙漠地区进行固沙工程时,充足的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引水等手段,解决固沙区域的水源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进行固沙工程时,还可以通过引水建设湖泊、水库等水利设施,形成人工湿地,提高区域的湿度和植被覆盖率,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五、科学监测在固沙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治理区域的科学监测,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评估固沙工程的效果,及时调整工程方案,确保固沙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监测,掌握沙尘暴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风沙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宣传教育在实施固沙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宣传展览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固沙工程的认识和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地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及其方法作者:宋焱勋何军张骏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第01期摘要:在大量的工程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沙漠地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的内容及其调查方法。
风沙环境调查主要包括沙源、气象、地貌、水资源、植物和林业、防护材料及社会经济调查等;风沙环境调查方法有遥感影像判释、定位和半位定观测及风的资料整理等方法。
沙漠地区风沙综合治理工程包括工程防风沙措施、化学固沙措施和植物固沙措施。
关键词:沙漠地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方法中图分类号:X171;P9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0)01-0136-03The Methods of The Wind and Sand Environmental-investigation on Engineering Site in Desert RegionsSONG Yan-xun1,HE Jun2,Zhang Jun1(1.Institute of Geo-Engineering and Survey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2.Changq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Ltd Co.,Xi'an 710064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works on amount of the engineering cases,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wind and sand environmental-investigation in desert regions are summarized.The objectives of wind and sand environmental-investigation includes the sand source,the weather,the landform,the water resource,the plant and forest,the defending materials and society economy survey.The methods of the wind and sand environmental-investigation include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orientate and half orientate observation and material sorting out the wind materials.The comprehensive harness of the wind and sand in desert regions includes the measure of defending wind and sand with project,the measure of reinforcing sand with chemistry and plant.Key words: desert regions;engineering site;the wind and sand environment;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0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尤以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区分布更为集中。
自1941年Bagnold的《风沙和荒漠沙丘物理学》专著发表以来,风沙物理学在运动沙粒与地表互馈机制、风沙流结构、能量与沙粒粒度分布、风沙流对各种材料的打磨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
但是,由于在沙漠地区居住的人口稀少,资源贫乏,人类经济活动相对较少,因而针对沙漠地区建设中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起点低、历史短。
近些年来,在沙漠、戈壁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气资源,在这些地区陆续建立了一批能源开发工程。
然而,沙漠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在能源与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沙漠地区工程建设中既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又能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2]。
本文在大量的工程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沙漠地区工程场地风沙环境调查及其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
1 风沙环境调查1.1 沙源调查沙源调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方法,以查明勘察地区沙物质来源。
其中沙源的现场调查主要为气候条件的分析、水文网分布特征、查明下伏地貌、调查下伏基岩的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并着重观测研究第四纪沉积物剖面,包括颜色、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结构、厚度及剥蚀面等,必要时进行简易勘探,如洛阳铲、井探等情况;实验室的分析研究是沿主风方向或河流方向进行采样,不仅要采集沙丘上的样品,也要采集下伏沉积物样品,进行颗粒分析、矿物分析、沙粒表面特征的观察和生物化石及孢子花粉等沉积物的分析[3]。
1.2 气象调查搜集工程场地区域气象站历年观测的气象记录,除对一般气象要素作系统了解外,应着重对气温、降水及风的性质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它们的均值、极值、频率和变率等。
①气温。
包括定时空气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及出现的日期,日温差及年温差的变化幅度等。
②降水。
主要有年(月)降水量、降水种类、降水强度、连续无雨期及降水期。
③风况。
最多风向和频率、最大风速及其风向、年(月)平均风速、起沙风速、风沙日数等。
1.3 地貌调查主要对风蚀地貌、风积地貌、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风沙流地区,根据其不同的特征要素进行调查和形态测量。
1.4 水资源调查为合理利用风沙区有限的水资源,应查明地表和地下水情况,提供生活、工程及造林用水,调查内容如下。
①工程场地区或邻近有无河流、湖泊分布,地下水露头(泉、井、湿地)的位置和可供利用的情况。
②工程场地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赋存条件、补给来源和地下水动态特征。
③洪积扇的分布范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运移规律及潜水溢出带的位置。
④古河道的位置、形态、范围、埋藏浓度及富水性等。
⑤喜水植物的分布情况,与地下水埋深和化学成分的关系。
1.5 植物和林业调查详细查明工程场地区植被分布特征和人工林生长情况,为确定造林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4]。
①植物调查。
查明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分布特征、演替过程及固沙作用,对主要植物群落、要选择标准地作样方调查,将植物的名称、株高、主径、冠幅、覆盖度、根系等情况分别记入登记表。
②林业调查。
调查现有人工林的成活和生长情况,各主要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总结当地造林经验,提出造林措施意见,对人畜危害情况、虫害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
③土壤调查。
以土种类为单位,了解土壤形成及各项因子,如土层厚度、质地、底土性质、盐渍化程度、黏土层及钙积层厚度及深度变化,并结合地貌及植被情况,查明可利用程度。
调查过程中应挖掘剖面,分层观察和记录,采集标本作理化性质分析[4]。
1.6 防护材料调查无论采取工程或植物固沙措施,都需要各类防护材料,如碎(卵)石、黏土、炉碴、树枝、草类等,由于数量多、运量大、需要就地取材,以节省工程投资。
沙漠下伏地层多属河湖相冲一洪积物,可找到碎(卵)石、黏土等材料;沙漠下伏基岩,由于长期风化剥蚀,表面有残积的碎石层,在丘间地常出露地表,可供开采;在沙漠内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植物生长茂盛,可适当采取;此外附近厂矿的废碴,亦可加以利用。
总之,风沙区防护材料种类多,分布面广,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详细查明期产地、数量及运输条件。
1.7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①风沙区居民点的分布、人口、牲畜的数量及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及运输条件。
②当地群众生产及生活水平,对燃料、饲料、木材等的需要量。
③风沙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危害程度,在改造利用风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④沙区道路网、通讯线路、输电线路的分布和现状,能否满足生产方面的要求。
2 风沙环境调查方法2.1遥感影像判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的用途越来越广。
遥感影像具有图像清晰、视野广阔的特点,能从宏观上了解风沙分布范围、地貌类型、形态特征及发展趋势,影像判释的内容如下。
①各类风沙地貌的分布界线及形态要素(长度、宽度、坡度)的量测。
②风沙下伏地貌形态,如古河床及湖盆的分布和变迁。
③植被种类、覆盖度及其生态特征。
④利用不同时期的航片,量测和推算沙丘移动方向和速度。
⑤标出风沙区道路、居民点、水系、地下水露头、井、灌渠及林带的位置。
航片以黑白片为主,比例尺不小于1∶10 000,有条件时,可采用彩色红外像片。
2.2 定位和半定位观测2.2.1风沙运动的观测沙粒在气流中的运动,即风沙流运动的特征,可用集沙仪和手持风速仪在不同性质的地区(如迎风坡、坡腰、丘顶和背风坡脚以及两翼等)进行观测,可获得以下结果。
①沙粒运动,即风沙流出现的气流条件,在集沙仪开始搜集到沙粒的风速,即起沙风速。
②靠近地表气流中沙粒随高度的分布性质,即风沙流结构特征。
③靠近地表气流中沙粒移动的方向和数量。
上述资料不仅有助于认识风成地貌形成发育的内在机理,而且为防风固沙措施的设计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2.2.2 地表风蚀强度的观测一般应用插标杆的方法,标杆长2 m,上面刻有尺度数字,埋入地下及露出地面各1 m,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视地面与标杆垂直距离变化的数值,便可得出地面被吹蚀的深度,然后将每个时期测得的数值和同一时期风速相比较,就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风蚀强度受到地面性质(物质组成、粗糙度等)影响,如砂黏土、沙和砾石等不同物质组成的地面,它们抵抗风蚀的能力不一样,风蚀强度各不相同[8]。
因此,可应用若干组标杆置于不同性质的地面进行观测,这样可获得风蚀强度和地面组成物质之间的关系。
2.2.3 沙丘移动的观测沙丘移动观测,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重复多次形态测量。
选择不同类型和高度的沙丘,进行重复多次(每季度一次或风季前后)的测量,绘制出不同时期沙丘形态平面图,经比较后可得出该段时期内沙丘移动的速度,再和风向、风速资料对照,可得出沙丘移动与风况之间的关系。
②横断面测量。
选择有代表性的沙丘,在迎风坡、背风坡和坡脚和坡腰、丘顶等,按横断面设置标杆(杆长2 m,埋入沙中1 m),断面的布置应与沙丘走向垂直,定期测量各测点到沙丘不同部位的距离,根据量测结果,可得出该时间内沙丘移动的距离。
③航片分析对比。
在有两次航片的地区,先将不同比例尺的航片缩放成同一比例尺,两图重叠在一起,即可量出两次航片间隔时间内沙丘的移动速度。
只有一次航片的地区,则需与地面实测工作相结合,即利用校正过的航片,量出某一沙丘与固定标志的距离为A(固定标志可选择房屋、水井、道路或灌丛沙堆等),然后在现场找到航片上的同一沙丘和标志点,测量其距离为B,按下式可求得沙丘年移动速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