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业工作场所环境管理办法
![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业工作场所环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b946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9.png)
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业工作场所环境管理办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业的工作场所环境对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创建一个健康、舒适、安全且富有活力的工作场所,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工作场所布局与设施管理1、合理规划工作区域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能和团队需求,划分明确的工作区域,如办公区、会议室、培训室、休息区等。
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拥挤和局促感。
2、舒适的办公设施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桌椅、电脑设备、照明系统等,以减少员工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身体疲劳和不适。
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良好的通风与温度控制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安装有效的空调系统,使室内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 20-25 摄氏度)。
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员工呼吸到新鲜、清洁的空气。
4、充足的自然采光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合理布置窗户和窗帘,避免阳光直射造成的眩光和过热。
二、卫生与清洁管理1、日常清洁制定清洁计划,安排专人负责工作场所的日常清洁工作,包括地面清扫、桌面擦拭、垃圾清理等。
保持公共区域如走廊、卫生间等的整洁卫生。
2、定期消毒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期间,要增加消毒频次。
重点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饮水机等。
3、垃圾分类与处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定期清理垃圾桶,确保垃圾及时清运,不造成堆积和异味。
三、安全管理1、消防安全配备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烟雾报警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和在紧急情况下逃生。
2、电气安全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无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禁止员工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
3、安全通道与标识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和应急照明设施。
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管理制度
![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c642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c.png)
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供应安全、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特订立本《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2. 办公场合管理2.1 办公场合维护1.办公场合内的设备、设施和用品应保持乾净、良好的工作状态。
2.员工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办公设备,禁止擅自更改、移动或损坏办公设备。
3.办公场合的门窗、照明、空调和供水设施等必需正常运转,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维护和修理完成。
2.2 办公场合安全1.办公场合设有视频监控系统,保证对关键区域的监控全面、连续、高清。
2.入口处设有门禁系统,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和访客方可进入。
3.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非本人工作区域或他人办公区。
4.办公场合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禁止吸烟、饮酒和涂抹腐蚀剂等行为。
2.3 办公场合清洁1.办公场合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清洁,保持地面、桌面、卫生间等清洁干净。
2.垃圾应分类投放,并定期清理。
3.办公设备及用品定期进行清洁维护。
3. 办公设备管理3.1 设备购置1.全部设备的购置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依照采购制度进行购买。
2.采购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供应合格证明和保修卡。
3.2 设备使用和维护1.员工应依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并注意安全操作。
2.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3.发现设备有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联系维护和修理部门进行处理。
4.禁止擅自拆卸或改装设备,如需调整或更换设备,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4. 办公环境管理4.1 照明管理1.办公区照明灯光应光亮、适合,确保员工正常工作和休息的需要。
2.使用节能灯具,合理安装灯具,避开显现过度照明或照明不足的情况。
4.2 空气质量管理1.办公区域应保证空气流通,避开封闭环境引发不适。
2.定期开展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掌控在合理范围内。
3.保持办公区域的卫生清洁,及时清理灰尘和污垢。
公司工作场所与环境管理规定
![公司工作场所与环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70e67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8.png)
公司工作场所与环境管理规定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场所与环境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加强对工作场所及环境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公司工作场所与环境管理规定进行探讨。
二、工作场所管理规定1.办公区域公司应提供舒适、干净、安静的办公环境,以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办公桌、椅子、灯光等办公设备应保证质量和舒适性;空调、暖气等设备应当进行维护和清洁,以提供舒适的室温;办公区域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同时,公司应提供充足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2.安全设施公司应设立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应急疏散路线标识等,以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3.工作设备公司应配备适用于工作需要的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防止设备故障对员工的工作造成干扰。
此外,对于需要特殊操作的设备,公司应提供相应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指导。
三、环境管理规定1.噪音控制公司应采取措施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污染,例如选择低噪音的设备、隔音处理等。
特别是在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区域,应采取措施保持相对安静,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空气质量管理公司应确保办公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定期清洁通风管道、更换空气过滤器、检测甲醛和细菌等空气污染物,以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
同时,公司应禁止吸烟行为,为禁烟区设置相应标识和设备。
3.光照管理公司应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保证员工的视觉健康。
合理设置窗帘和窗户,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使用人工照明设备的时间和强度。
4.室内植物装饰在办公环境中增加绿色植物装饰或摆放一些盆景,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增加氧气含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身心健康。
四、员工责任与义务1.个人卫生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体检,遵守公司的卫生管理规定。
2.设备保养员工应正确使用和保养所配备的工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园区与办公环境管理制度
![园区与办公环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4958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d.png)
园区与办公环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章园区管理第二条园区内的道路、绿化、设施等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供应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三条非园区职工和车辆进入园区需申请许可,进行有效身份和车辆检查,并领取许可证。
第四条园区内的垃圾需分类投放,设定明确的垃圾收集点,并定期清理。
第五条园区内严禁乱贴乱画,保持园区内墙面、楼道干净乾净。
第三章办公环境管理第六条办公室内设施设备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第七条办公桌、椅子等家具要求整齐、干净,工作区域要保持乾净有序。
第八条员工使用电脑须遵守公司的电脑使用规定,禁止下载非法软件、浏览非法网站。
第九条员工在办公室内遵守安静工作原则,不得高声喧哗,影响他人工作。
第十条办公室内的吸烟行为严格禁止,设立特地的吸烟区并放置烟蒂箱。
第四章社区卫生管理第十一条社区卫生需保持清洁,定期清扫、消杀,并定期检查卫生情况。
第十二条社区内的设施设备如空调、电梯等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社区内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应订立应急预案,并进行员工培训。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员工进出企业大门需刷工作证进行身份验证,非本企业员工需办理临时许可证。
第十五条出入口、走廊、楼梯等紧要通道要保持畅通,防止堵塞和阻拦。
第十六条企业内涉密区域和紧要机房要设有严格的门禁系统,仅限授权人员进入。
第十七条企业内安装监控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第六章外来访客管理第十八条外来访客需事先登记,工作人员接待后领取访客证,并供应相应的陪伴。
第十九条外来访客需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得私自进入涉密区域,不得携带不安全物品。
第七章惩罚与嘉奖第二十条违反本制度的员工,依据违纪程度轻重,将受到警告、罚款、停职或辞退等惩罚。
第二十一条遵守本制度而且在园区与办公环境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相应嘉奖。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通知模板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通知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3101d1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7.png)
各部门、各员工:为加强公司办公环境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身心健康,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氛围,现就公司办公环境管理制度通知如下:一、制度目的1. 优化办公环境,提升企业形象;2. 增强员工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办公;3. 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4. 规范办公秩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管理范围1. 公司所有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洗手间等;2. 公司内部公共设施,如电梯、楼梯、走廊等;3. 员工个人工作区域。
三、管理制度1.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1)各部门应设立卫生责任区,明确卫生责任人,负责所辖区域的日常清洁工作;(2)员工应保持个人工作区域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定期清理桌面物品;(3)各部门应定期组织大扫除,保持办公环境干净、整洁。
2. 办公物品管理(1)员工应合理使用办公物品,不得浪费;(2)办公用品应分类存放,定期清理,避免积压;(3)损坏的办公用品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3. 绿化环境管理(1)公司应合理规划绿化区域,确保绿化植物生长良好;(2)员工应爱护绿化植物,不得随意践踏或损坏;(3)各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参与绿化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4. 安全生产管理(1)各部门应定期检查办公区域的安全设施,确保设施完好;(2)员工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得在办公区域吸烟;(3)员工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遇紧急情况能及时应对。
5. 环保节能管理(1)员工应节约用水、用电,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2)公司应推广使用环保型办公用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3)各部门应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四、监督检查1. 公司行政部负责对办公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3. 对违反办公环境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
敬请各部门、各员工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公司良好的办公环境。
办公区环境管理制度范本(2篇)
![办公区环境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7b0f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e.png)
办公区环境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办公区环境管理制度旨在为办公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制度包括对办公区卫生、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照明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并规定了相关责任和措施。
二、办公区卫生管理1. 办公区定期清扫:办公区每周进行一次清扫,由专业清洁人员负责。
清扫范围包括工作台面、地面、窗户、窗帘、家具等。
2. 办公区垃圾处理:员工需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如纸类、塑料类、食物残渣等,且及时清除垃圾,保持办公区的整洁。
3. 办公区设施维护:员工需正确使用办公区的设施,如计算机、电话、打印机等,并及时报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维修或更换。
三、办公区空气质量管理1. 室内通风:办公区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辅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室内装修材料选择:在办公区装修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无毒、无害的装修材料,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 室内植物养护:办公区内设置适量的绿植,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员工需及时对植物进行养护和浇水等操作。
四、办公区噪音控制1. 办公设备使用:员工在使用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产生,如合理调整音量、选用低噪音设备等。
2. 音乐和讲话声控制:员工在办公区进行聚会、讨论、沟通等活动时,应尽量保持音量适中,避免噪音对其他人造成干扰。
3. 噪音隔音措施:在办公区进行装修和设备安装时,应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其他办公区域的干扰。
五、办公区照明管理1. 充足的照明设施:办公区应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照明设施,确保员工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活动。
2. 照明设施维护:员工需正确使用照明设施,并及时报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维修或更换。
3. 办公设备光线照射控制:员工使用电脑和其他办公设备时,应设置合适的亮度和对比度,避免对视力造成伤害。
生产线工作环境管理规定
![生产线工作环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a3294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0.png)
生产线工作环境管理规定1. 引言生产线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安全和产品质量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生产线工作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规定。
2. 工作区域管理2.1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有序,确保所有设备、材料和工具摆放合理,便于使用和取得。
所有杂物、废弃物应及时清理,不得堆积在工作区域内。
2.2 工作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和安全警示标志,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区域、禁止入内区域等。
员工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进入禁止区域,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3 工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减少潜在的空气污染和职业病风险。
3. 安全设施管理3.1 生产线工作区域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且易于寻找。
3.2 安全出口应设立明显的标识,并保持畅通无阻。
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应迅速、安全地离开工作区域,避免堵塞或阻碍他人撤离。
3.3 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禁止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电器设备,以防火灾或电击事故的发生。
4. 个人防护管理4.1 所有员工在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根据工作需要合理使用。
4.2 对于涉及特定危害的工作环境,如高温、高噪音、有害气体等,应提供相应的特殊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3 员工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适宜从事相关工作,并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5. 废弃物管理5.1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并定期安全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职业病风险。
5.2 废弃物储存和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污染物不泄漏、不外溢,避免对环境和员工的伤害。
6. 应急处置6.1 生产线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实验室“5S”标准化管理规定
![实验室“5S”标准化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78d74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c.png)
实验室“5S”标准化管理规定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整洁、高效,并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我们将采用“5S”标准化管理方法对实验室进行管理。
以下是实验室“5S”标准化管理规定,希望全体成员能够认真遵守:一、“5S”管理的目标1. 整顿工作现场,建立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2.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 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品质;4. 推动实验室的持续改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
二、“5S”管理的原则1. 整顿(Seiri)原则:清理工作环境,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和设备,保留有价值和必要的工具和资料。
2. 整理(Seiton)原则:合理摆放工具和设备,做到一目了然,减少找寻时间。
3. 清洁(Seiso)原则:定期清洁工作场所,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4. 清扫(Seiketsu)原则:确保工作环境持续整洁、清洁,提高卫生标准。
5. 自律(Shitsuke)原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坚持“5S”管理规定。
三、“5S”管理的具体操作1. 整顿原则的操作要求:a. 定期检查工作区域,清理和分类不需要的物品和设备;b. 将必要的物品和工具归纳整理,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c. 删除无用的文件和数据,整理重要文件和资料,并妥善保管。
2. 整理原则的操作要求:a. 合理规划工作区域,确保工具和设备的合理摆放;b. 标注工具和设备的存放位置,做到一目了然;c. 维护工作区域的整齐有序,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3. 清洁原则的操作要求:a. 制定清洁计划,定期进行工作区域的清洁工作;b. 清洁工作包括地面、桌面、设备的清洁,以及垃圾的及时清理;c. 注意卫生和环境保护,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整洁。
4. 清扫原则的操作要求:a. 定期检查工作区域的卫生状况,及时清扫脏乱的地方;b. 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处理,避免安全隐患和影响工作效率;c. 加强卫生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卫生标准达到要求。
5. 自律原则的操作要求:a. 每位实验室成员都要遵守“5S”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b. 坚持定期检查和整理工作区域,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c. 提倡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推动实验室的持续改善。
5s管理制度
![5s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d075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a.png)
5s管理制度5S管理制度一、五S管理的概念及意义五S管理是一种重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敖五大工作活动,通过创造整洁、优化的工作环境来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的管理方法。
它从日本发源,是日本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企业管理中。
五S管理的意义在于: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清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促使员工精神饱满,工作积极主动,提高工作效率。
2. 保持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事故和员工受伤的发生,改善工作安全。
3. 提高产品质量:有序的工作环境使得员工对工作缺陷的发现更加敏感,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产品质量。
4. 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五S管理要求员工整理工作场所,合理布置工作物品,减少浪费,这促使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
二、五S管理的具体内容五S管理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 整理(Seiri):整理即清理工作地点,将不需要的工具、设备、杂物等分类整理,分为需要用到的、偶尔需要的和不需要的。
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如归还、出售或丢弃。
整理的目的是保持工作区域的干净、整洁和有序。
2. 整顿(Seiton):整顿指的是将整理后的物品有序地摆放在指定位置,标注物品的名称和用途,并确保物品易于使用和找到。
整顿的目的是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清扫(Seiso):清扫即将工作区域进行清洁保养,包括地面、墙壁、工具设备等的清洁工作。
清扫的目的是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工作环境的良好。
4. 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定期清洁整个工作区域,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清洁的目的是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使工作环境舒适和安全。
5. 素敖(Shitsuke):素敖即纪律,指长久坚持上述四项活动并确保其成为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五S管理的实施步骤五S管理的实施需要以下步骤:1. 培训:对员工进行五S概念、方法和操作技巧的培训,共享管理者对五S的重要性和益处。
办公室环境管理制度模版
![办公室环境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c80b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f.png)
办公室环境管理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办公室作为员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办公室的环境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制定办公室环境管理制度成为必要的措施。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办公室环境符合卫生、安全和舒适的要求,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各办公场所的环境管理,包括办公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卫生清洁、噪音控制、温度调节、通风设备、照明设施等。
三、具体管理要求1. 办公室布置:办公室布置要合理、整洁、舒适。
办公桌、椅子、柜子等家具摆放应符合工作需要,办公设备、文件、文具等要有规划的存放位置,避免杂乱无章。
2. 卫生清洁:办公室每日保持整洁和清洁,由专人负责清扫卫生。
定期开展办公室大扫除活动,彻底清洁办公室内外的墙壁、地板、窗户等。
3. 噪音控制:办公室内要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
禁止在办公室内大声喧哗,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应放在专门的区域,使用时应保持低噪音工作。
4. 温度调节:办公室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20-25摄氏度。
在冬季,提供合适的取暖设备;在夏季,提供空调或风扇。
定期检查空调等设备的工作效果,确保其正常运转。
5. 通风设备:办公室要保证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
严禁使用办公室内禁止燃烧的物品,防止产生有害气体。
6. 照明设施:办公室的照明要明亮、均匀。
保持良好的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结合,避免影响员工的视力健康。
定期检查和更换照明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7. 环境污染控制:严禁在办公室内吸烟。
定期检查和维护办公室内的电子设备,防止产生电磁辐射。
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确保室内空气、水质等符合卫生标准。
四、责任和义务1. 公司负责人:负责办公室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确保办公室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2.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办公室环境管理工作,组织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办公室环境,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3篇)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34652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6.png)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是指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下面是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内容,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和国家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实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发展,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三条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和监督制度,推进环境保护法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高环境保护法规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构,落实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力。
第五条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对环境保护工作有义务和责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第七条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科学规划、系统管理、集约利用、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原则,综合施策,综合治理。
第二章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第八条国家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
第十条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高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第十一条国家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公众知情权。
第十二条国家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和修复,推动生态环境修复、生态补偿、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第十三条国家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理。
第三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范本(3篇)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5e38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6.png)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范本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公司制定了以下办公环境管理规定:一、通风规定:1.办公室应保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污浊。
2.每天办公前应开窗通风10分钟以上,午休后及下班前应再次开窗通风。
二、照明规定:1.办公室应保持充足的光线,避免过暗或过亮对员工眼睛造成的伤害。
2.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可调光的台灯,供其使用。
三、温度规定:1.办公室室温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
2.在室内温度无法达标时,可使用空调或取暖设备进行调节。
四、噪音规定:1.办公室应保持安静的工作环境,避免嘈杂声影响员工工作。
2.禁止在办公区域内大声喧哗、播放音乐或影响到他人工作的行为。
五、空气质量规定:1.办公室禁止吸烟,吸烟员工需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吸烟。
2.定期清理办公室内的灰尘,保持空气清新。
六、垃圾分类规定:1.办公室设立垃圾分类桶,员工需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桶内。
2.垃圾分类桶定期清理及更换。
七、工作区规定:1.每个员工应保持自己的工作区整洁有序,不得在桌面上乱放物品。
2.定期清理工作区,保持环境整洁。
八、绿色环保规定:1.鼓励员工使用环保材料,如纸张双面使用、打印稿纸重复利用等。
2.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资源。
以上规定适用于全体员工,违反规定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为了保持办公环境的良好,每个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并执行上述规定。
同时,公司也会定期检查和改进办公环境,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办公条件。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办公场所的整体环境质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办公场所的环境管理。
第三条办公环境管理包括空气质量管理、噪音管理、温度管理、照明管理、设备管理、废物管理、卫生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办公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办公环境的监督、评估和改善。
工作环境管理规定
![工作环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a0a8b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公司制定了以下的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一、工作场所安全1. 防火要求:a. 所有办公室、会议室等工作场所应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b. 办公楼内应设置明确的疏散路线指示牌,并保持通道畅通。
c. 办公室内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电线损坏应及时更换。
2. 保障电器安全:a. 办公室内使用的电器设备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由专业人员定期巡检和维修。
b. 禁止在电器周围堆放易燃物品,定期清理电器附近的杂物。
3. 防止意外伤害:a. 工作区域内应保持整洁,禁止随意堆放物品,确保通行道畅通。
b. 为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并提供相应的培训。
二、工作场所卫生1. 办公设施维护:a. 办公桌、椅子等设施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b. 厨房、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和清理排污设施。
2. 室内空气质量:a. 定期清洁空调过滤器,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b. 室内禁止吸烟,并增加室外吸烟区域。
c.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
3. 垃圾处理:a. 工作场所内设立垃圾分类区,员工需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
b. 定期清理垃圾桶,避免产生异味和细菌滋生。
三、工作场所氛围1. 无歧视和骚扰:a. 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种族、宗教、性取向等歧视行为。
b. 建立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确保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处。
2. 学习和发展:a. 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
b. 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鼓励员工个人发展和成长。
四、紧急事件处理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a. 建立完善的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b.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紧急事件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紧急联系方式:a. 向员工提供紧急联系电话,并定期更新通讯录。
b. 在明显位置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紧急联系方式,确保员工能及时获取帮助。
办公环境设施管理制度
![办公环境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53a5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c.png)
办公环境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办公环境设施的管理,提高办公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和生活舒适,制定本办公环境设施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办公场所的环境设施管理工作。
第三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应当遵循“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原则。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办公环境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并落实到位。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办公环境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完好。
第六条员工应当根据规定正确使用办公环境设施,维护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第七条员工在使用办公环境设施时,如有发现设施存在问题或损坏,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第八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本单位将按照公司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九条本单位应设立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办公环境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第十一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设施管理第十二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办公环境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对于发现的设施问题或损坏,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维修或更换。
第十四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确保设施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员工提出的设施问题或建议,并密切关注员工的需求。
第十六条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定期的设施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七条员工应当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办公环境设施,维护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第十八条员工在使用办公环境设施时,如有发现设施存在问题或损坏,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九条员工应当积极配合办公环境设施管理部门的工作,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条员工如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将受到公司规定的处罚。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公司将按照公司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a458b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c.png)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一、介绍教师工作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工作环境管理对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对于提升教师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教师的工作空间需求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存放教材、教具和文具等工作物品。
此外,也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实施教学活动,如设置课桌椅、教学板、投影设备等。
因此,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应明确教师的工作空间需求,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工作和教学活动。
三、建立良好的教师办公区教师办公区是教师进行备课、评阅作业等工作的重要场所。
建立良好的教师办公区,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应包括对教师办公区的要求,如要求提供舒适的办公桌椅、储物柜、电脑等设备,并保证办公区的整洁和安静。
四、确保教师的休息空间教师在工作之余也需要有良好的休息空间来放松身心。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应明确教师的休息空间需求,如设置休息室、茶水间等。
同时,要求提供舒适的座椅和环境,以保证教师的休息质量。
五、加强教师工作环境的卫生管理教师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积极性。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应明确卫生管理的要求,如要求定期进行卫生清洁、提供清洁用品、维护室内空气质量等。
六、提供良好的教师交流和合作平台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应鼓励并提供良好的教师交流和合作平台,如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在线交流平台等。
七、制定教师工作时间的管理规定教师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应明确教师的工作时间管理规定,如制定教师的工作时间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备课时间等。
八、建立健全教师督导机制教师督导是对教师教学和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和指导的重要方法。
煤矿地面工广环境管理规定(3篇)
![煤矿地面工广环境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5938b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b.png)
煤矿地面工广环境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煤矿地面工作环境,防止煤尘、噪声、振动、废水、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煤矿地面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包括煤矿井下作业面和地面办公场所。
第三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广环境管理责任制,明确环境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授权情况。
第二章煤尘污染控制第四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建立煤尘防治措施和管理制度,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煤尘污染:(一)加强煤场内煤堆覆盖,确保煤场内煤堆不透风、不飘散;(二)设置喷淋系统,定期对煤炭进行喷淋,减少煤尘的产生和飞扬;(三)加强车辆运输管理,装载车辆和卸煤设备应当配备除尘装置,减少煤尘的产生;(四)加强清扫和清洗作业,定期进行水洗和清扫,清除煤尘的积累;(五)建立煤尘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对煤矿周边环境空气进行监测,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第五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三章噪声和振动控制第六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采取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第七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设置噪声和振动监测系统,对工作场所的噪声和振动进行监测,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八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噪声和振动:(一)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的磨损和噪声产生;(二)采取隔音措施,对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和包装;(三)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噪声和振动的暴露时间;(四)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保护员工的听力。
第四章废水和废气处理第九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废水和废气处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减少废水和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和排放。
废水处理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第十一条煤矿地面工作单位应当采取废气处理措施,对排放的废气进行控制和净化。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f844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c.png)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
第三条,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和废固体的排放,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条,对于能源的使用,必须合理利用,提倡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
第五条,在环境管理方面,公司将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六条,公司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鼓励员工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建设绿色环境。
第七条,对违反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的员工,将按公司规定进行
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公司将不断完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适应环境保护的新形势,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行政专员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
![行政专员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fe79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5.png)
行政专员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一、引言行政专员作为企业办公环境管理的核心力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办公环境的质量,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定一套行政专员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该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实施进行详细探讨。
二、目的行政专员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确保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体验。
通过规范行政专员的行为举止,合理安排办公空间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的目标。
三、内容1. 办公区域管理1.1 室内布局规划根据行政专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地规划办公区域的布局,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工作的连贯性。
例如,将工作台、文件柜和打印设备等布置在合适的位置,方便行政专员快速获取和处理工作。
1.2 办公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办公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行政专员应该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完好,并及时报修或更换故障设备,以避免工作中断和损失。
2. 办公用品管理2.1 用品供应和采购行政专员负责办公用品的供应和采购工作,包括文具、打印纸、墨盒等,确保员工的正常工作需求。
行政专员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与采购部门密切合作,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
2.2 用品库存管理行政专员应建立健全的用品库存管理机制,包括库存清单、补充规则和领取流程等,确保用品的存货量合理,避免过剩或不足。
3. 垃圾处理和卫生清洁3.1 垃圾分类与处理行政专员应制定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规范,确保垃圾被正确分类投放,并定期清理和处理。
此外,应设立垃圾收集点,提供明显的标识和指示,以便员工按要求投放垃圾。
3.2 办公区域清洁行政专员负责保持办公区域的清洁和整洁,并制定清洁计划和流程。
清洁包括地面、桌面、设备等的清扫和擦拭,确保员工在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4. 办公场所安全4.1 安全设施设置行政专员应确保办公场所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维护,包括防火设施、安全疏散通道、灭火器等。
车间7S管理规定
![车间7S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f3ff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8.png)
车间7S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车间7S管理是一种用于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效率和品质的方法,通过规范化和整理车间环境,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7S 管理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7S管理的定义、目的、原则、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定义车间7S管理是指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遵守规定,使车间环境整洁有序,工具设备摆放合理,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目的1. 提高生产效率:整洁有序的车间环境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寻找工具和材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产品质量:车间环境整洁有序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3. 提高安全性:车间环境整洁有序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安全性。
四、原则1. 全员参与:车间7S管理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持续改进:车间7S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五、具体内容1. 整理(Seiri):清理车间内的不必要物品,只保留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2. 整顿(Seiton):对工具和设备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并标明名称和用途。
3. 清扫(Seiso):定期清扫车间,保持地面、设备和工作台的清洁和整洁。
4. 清洁(Seiketsu):保持车间环境的清洁,包括墙壁、天花板、门窗等,确保没有灰尘和杂物。
5. 素养(Shitsuke):培养工作人员的良好工作习惯,包括按时上班、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等。
6. 安全(Anzen):确保车间内的安全设施完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违章操作和危险行为。
7. 遵守规定(Shunxu):严格遵守车间管理规定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六、实施步骤1. 制定计划:确定车间7S管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等。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保持安静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保持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301654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8.png)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保持安静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办公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地防止一些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保持办公室的安静氛围,是一个良好的制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静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办公室的和谐发展。
二、办公室安静的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在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中,员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完成工作。
相比于喧闹的环境,安静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员工的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安静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出错率,提高工作产出。
2.促进员工健康长期处于嘈杂的工作环境中,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噪音污染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会导致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
保持办公室的安静氛围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保持。
3. 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安静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和积极性。
在一个安静的办公环境中,员工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满足感。
4.促进办公室的和谐发展保持办公室的安静氛围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办公室的和谐发展。
在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中,员工更容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三、保持安静的办公环境管理制度1.制定明确的规定公司应当制定明确的制度规定,明确办公室的安静要求,明确噪音的标准,明确员工应当如何处理噪音问题。
这些规定应当在公司的员工手册中进行详细说明,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推广。
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噪音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办公室的噪音问题。
这个管理机构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巡查组,定期巡查办公室的噪音情况,并对违反噪音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理。
这个管理机构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噪音投诉渠道,让员工可以方便地向公司反映办公室的噪音问题。
3.加强培训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噪音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每半年组织各分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识别、获取与本公司适用的涉及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根据相关政策的出台及总公司下达的文件及时组织各部门学习相关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环保知识。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4)积极协同总公司对公司发生的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并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向总公司有关部门报告公司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5、公司生产运营部作为公司环境保护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为:
(1)主要负责公司各部门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
(2)负责起草、制定修改公司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办法,同时监督和落实各部门对公司下达的环境保护的各种文件执行情况;并每季度做好总结;
(3)如生产中出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马上启动预先编制好的应急措施,并经过工段、分公司、公司逐级上报,工段负责人做好事故的完整记录;
(4)环境管理员每周对生产现场进行环境现场巡检,对巡检的结果做好相关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运营部。生产运营部根据上报信息作出处理决定。
(5)加强“三废”排放管理,污染物必须找到有资质的回收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各部门回收时必须并做好相关记录。没有找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的废弃物(如石棉等),各部门将废弃污染物集中储存管理,并做好记录。
3、公司按照属地的环保要求定期进行生产现场的环境监测,并将结果上报总公司企业管理部备案。
4、公司对各部门的排污情况(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环保设施等进行日常的监测分析和监督检查,并定期上报总公司企业管理不备案。积极配合生产运营部进行监测。
三、环保宣传、教育与培训
1、公司定期组织各部门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7、公司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各部门设置环境管理员,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环境监测及过程监控管理
1、公司的排放装置都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废弃物。如废乳化液等不能利用和处理的废弃物,公司必须寻找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部门回收。
2、各工段长要求操作工每周进行设备检查,杜绝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跑冒滴漏。
(6)参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调查,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和
建议。
6、各部门作为生产部门的主要职责为
(1)生产副总负责认真全面的组织各部门编制合理环境保护相关文件;编制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隐患的相关设备与工艺的作业文件以及应急措施,将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严格按公司下达的文件进行合理、合规的生产。对已识别出的重大环境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对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设备和工艺进行重点监督。
2、对新员工、临时聘用人员和实习人员,在上岗前进行环境保护相关方面的教育。
3、公司对从事危险化学品或接触“三废”的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专项培训。4、公司定期对环境保护负责人和生产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培训。
四、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按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一般环境污Βιβλιοθήκη 与破坏事故:②.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③.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④.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⑤.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四)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①.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含);
②.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③.人员中毒死亡;
④.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为加强公司工作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逐步消除污染,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职责分工
1、公司总经理为公司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2、责任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本公司环境保护相关办法,严格执行总公司下达的环境保护管理文件。
3、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公司环境保护管理的领导机构,生产运营部是环境保护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
(6)出现环境污染事故,当事人必须要及时上报给工段、公司领导小组,不可瞒报。如有瞒报,发现后将给预不同程度的罚款。
(7)各车间主任、工段长要每一季度对一线操作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和警惕性提示预防,防止出现麻痹大意而造成污染物的泄漏和不按规定排放废弃物。
(8)如果新工艺在生产中发现环境污染,及时上报公司,提出解决方案及需要购置的设备。
⑤.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处理程序
(一)特大、重大及较大事故
公司发生事故后,2小时内通报公司生产运营部。
(二)一般事故
公司发生事故后,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报公司生产运营部。
做成/变更
编号
内容*事由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
做成
A/0
新建
①.无人员中毒伤亡;
②.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含)、1万元以下。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①.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②.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含)、5万元以下;
③.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④.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①.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含),10万元以下;
4、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作为公司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职责为:
(1)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负责公司环境保护重要相关办法的制定和审批,负责组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组织各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的应急预案。
(3)确保公司环境保护资金及设备的投入及其有效实施,协同总公司完成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环保评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