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蚂蚁和蝈蝈》课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三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三篇

【导语】本⽂是⼀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勤劳动⽽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冷⼜饿,再也神⽓不起来了。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活。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学会8个⽣字和认读7个⽣字。

2、读通课⽂,初步感知课⽂内容。

3、认识1个偏旁,在⽥字格中正确书写:由、冬、汗、粮。

⼆、教学过程: (⼀)揭⽰课题。

出⽰“蚂蚁”图,认识它吗?板书:“蚂蚁”,并教学。

再出⽰“蝈蝈”图,板书“蝈蝈”。

引导⼩朋友观察,抓住蝈蝈的外形的特点,并读准字⾳。

⼩朋友,从外形看,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呢? (蝈蝈,⾝上的颜⾊是碧绿的,⽽且会唱歌。

⼩朋友都很喜欢它。

这样引导,可以提⾼⼩朋友的认识——看⼀个⼈,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它的思想。

) 今天,我们来学习⼀篇有关“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

(⼆)范读课⽂。

(低年级要⼗分重视范读。

初读课⽂,不要让⼩朋友⾃由读,因为⾃由读,只会是齐读。

) (三)教学⽣字。

1. 教学6个⽣字。

出⽰“粮⾷”。

问:⼩朋友知道的粮⾷有哪些呢?教学“粮”字。

出⽰“汗”。

问:⼈们在什么时候⾝上会出汗呢?教学“汗”字。

问:什么时候⼈们会是“满头⼤汗”? 出⽰“⾃由⾃在”。

教学词语的意思。

问:什么时候我们觉得⾃由⾃在的,很⾼兴?指导读准“由”字。

出⽰“冬”。

指导读准字⾳,“冬”,就是冬天的“冬”。

课⽂中还有⼀个词语叫“过冬”,⼩朋友知道它的意思吗? 出⽰“呼”。

⽼师做呼⽓的动作,问:⽼师在⼲什么?(呼⽓)⽓从⼝⾥出来,所以“呼”是⼝字旁。

冬天,我们听到北风——“呼呼”地吹。

这⾥的“呼呼”是表⽰⼀种声⾳。

出⽰“洞”。

洞,就是⼭洞的“洞”,⽔洞的“洞”。

课⽂中间讲,冬天了,谁住在洞⾥? 出⽰“冷”。

冬天,北风吹到⼈的⾝上,我们感觉怎么样?教学“⼜冷⼜饿”。

2. 教学6个认读的字。

出⽰:乘凉刮风躺装。

并进⾏教学。

(⽣字教学,分两部分进⾏,突出重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蚂蚁和蝈蝈》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蚂蚁和蝈蝈》课文及教案

【导语】《蚂蚁与蝈蝈》讲述了蚂蚁通过⾟勤的劳动,安然渡过了冬天,蝈蝈由于懒惰,到了冬天变的⼜冷⼜饿进⾏对⽐,说明了只有勤劳的⼈才能拥有幸福的⽣活。

这篇课⽂充满童趣,⼜包含着教育意义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 夏天真热。

⼀群蚂蚁在搬粮⾷。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汗。

⼏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

他们躲到⼤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由⾃在。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蚂蚁躺在装满粮⾷的洞⾥过冬了。

蝈蝈⼜冷⼜饿,再也神⽓不起来了。

【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理解课⽂内容,懂得只有通过⾟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课时 ⼀、板书课题,导⼊新课 1.板书:蚂蚁(mayi)各⾃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

当两个第三声在⼀起时,第⼀个字要读得像阳平。

教者⽰范。

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guo)各⾃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个⾳节读轻声。

教者⽰范。

领读。

最后⽤彩⾊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这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就知道了。

⼆、初读指导 1.借助拼⾳⾃读课⽂。

⼩⼩组交流:读了第⼀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读课⽂,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蚂蚁/躺在装满粮⾷的洞⾥/过冬了”的停顿。

3.全⽂⼀共三个⾃然段,说说各⾃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第⼆⾃然段写蝈蝈在⼤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提出本课⽣字词: 粮⾷满头⼤汗⾃由⾃在过冬呼呼 洞⾥⼜冷⼜饿躲乘凉刮风 躺装饿 (1)⾃主拼读,读准字⾳,互相检查。

(2)⼩⼩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教者检查“⾃由⾃在”的意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教材内容概述《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读物,它讲述了蚂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未来储蓄财富,而蝈蝈却任性地放纵自己,最终导致困境的故事。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养成勤勉节俭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学会理解并简单地运用故事中的寓言意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勤勉节俭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护集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理解并简单地运用故事中的寓言意义;•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教学难点•学生对寓言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对难词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听、说、读、写的综合教学法,注重互动,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预先准备好故事的文本和相关课件或教具。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一些想要了解的问题,如“故事讲的什么?讲的是什么动物?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等等。

3.教师播放故事动画,配以朗读或音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

阅读理解1.教师让学生大声地朗读故事,并组织学生表演精彩片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提问:“蚂蚁为什么要储存粮食?”“蝈蝈为什么要唱歌?”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给每组一段故事情节,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合作理解,并通过简短的表演形式表达出来。

语言学习1.教师以情境教学的方式,教授关键词汇及短语的词义和用法。

2.教师让学生听、说、读故事中的句型,并让学生模仿、再创造新的句型。

思考与评价1.教师让学生分析故事中蚂蚁和蝈蝈的不同之处,并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像蚂蚁一样,还是像蝈蝈一样呢?”2.分角色讨论:将学生分成两组,以蚂蚁或蝈蝈的角色进行讨论,以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对比两种动物的不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蚂蚁和蝈蝈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勤奋努力,珍惜时间。

(3)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认读“勤快、懒惰、蚂蚁、蝈蝈”等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

3. 课文中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引导学生对比两种动物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对比两种动物的不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比分析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互动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对比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种动物的特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特点。

5. 总结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教育学生勤奋努力,珍惜时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试:课后对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以检验学习效果。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蚂蚁和蝈蝈》。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教育学生要勤奋、自律,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蚂蚁和蝈蝈》。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蚂蚁和蝈蝈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蚂蚁和蝈蝈》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蚂蚁和蝈蝈》。

(2)搜集有关蚂蚁和蝈蝈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有关蚂蚁和蝈蝈的知识。

(2)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征。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蚂蚁和蝈蝈》,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段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和蝈蝈的资料。

(3)全班交流,总结蚂蚁和蝈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 实践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蚂蚁和蝈蝈,表演它们的生活情景。

(2)情景模拟:设置一个蚂蚁和蝈蝈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它们的行为。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蚂蚁和蝈蝈的小作文。

3. 观察身边的蚂蚁和蝈蝈,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一年级语文下册20蚂蚁和蝈蝈教案3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20蚂蚁和蝈蝈教案3苏教版

《蚂蚁和蝈蝈》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部分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并指出“阅读是学生特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蚂蚁和蝈蝈》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培育学生阅读爱好”为主要目标。

一方面针对课文的特点,采纳创设情境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方法,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想读书的热忱,进而主动地要求读书;另一方面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让他们在主动、主动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念。

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短小精致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稳过冬,蝈蝈由于懒散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行为的对比,也有它们之间结局的对比。

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华蜜生活。

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好玩,便于视察想象和激发学生角色体验的爱好。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新奇、好动、好玩,持续集中留意的时间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特殊喜爱童话故事,喜爱仿照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能结合简洁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中应依据本课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须要,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尚未养成的状况下,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华蜜生活的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学习7个生字,相识6个二类字。

相识1个偏旁。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华蜜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采纳多种形式,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难点:让学生在主动、主动的思维中,在丰富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中,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华蜜生活。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图片、词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教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课文中涉及的基础生字词,理解蚂蚁辛勤储备粮食与蝈蝈懒惰、只顾眼前享乐的故事内容。

2. 技能目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轻声、三声音调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蚂蚁和蝈蝈的行为及结局,教育学生认识到勤劳是美德,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故事中的对比手法和寓意。

- 学习新词汇,强化识字和阅读技能。

-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难点:- 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寓言故事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即勤奋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昆虫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猜测蚂蚁和蝈蝈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引入课题 蚂蚁和蝈蝈》。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

2. 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情感表达,尤其关注含有特殊发音规律的词语。

三、精读解析1. 分段解读课文内容,分析蚂蚁和蝈蝈在夏天和冬天的不同表现,强调对比手法的运用。

2. 描述并解释“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的内涵,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扮演蚂蚁或蝈蝈的角色,加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1. 进行生字书写练习,强调笔画顺序和结构布局。

2. 组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3. 开展口头或书面复述故事的活动,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勤劳与懒惰带来的不同结果。

2. 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蚂蚁和蝈蝈的特点以及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板书设计- 标题: 蚂蚁和蝈蝈》- 主要人物:蚂蚁(勤劳) vs 蝈蝈(懒惰)- 对比图示:夏季行为 → 冬季结局- 教育启示:唯有勤劳才能收获幸福。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_苏教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_苏教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蚂蚁和蝈蝈_苏教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七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米字旁“,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来源:学§科§网]2. 教学难点:能用“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体会课文对比的写作手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导入课题。

1、出示蚂蚁图。

(板书:蚂蚁)让学生拼读后,指出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前一个读阳平,后一个读轻声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出示蝈蝈图。

让学生认识蝈蝈。

(板书:蝈蝈)指导学生读好“蝈蝈”的音。

(后一个读轻声)3、完善课题。

(板书:(蚂蚁和蝈蝈)齐读课题。

4、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明白什么?二、初读课文1、带着提出的问题读一遍课文。

2、检查自读情形。

[来源:学|科|网Z|X|X|K](1)交流初读课文后明白些什么。

(自由发言,不限定范畴)(2)找出生字词。

粮食乘凉满头大汗自由悠闲刮风呼呼躺装洞里过冬又冷又饿神气A、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B、交流已明白词语,解决不明白词语。

C、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来源:学#科#网]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2、自主观看生字说说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3、依照学生回答适时点拨“由”中间一竖要居中,“冬”最后两笔是右点,两点要写在一条垂直线上“冷”第二笔是提,“呼”最后一笔是竖钩“粮”的左边是米字旁,第六笔是点4、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冬()乎()玩()原()东()呼()完()元()第二课时一、朗读课题,直截了当导入课文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2、注意第二个“蝈”是轻声。

(再读课题)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1、瞧,夏天到了,太阳公公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地叫着,天气可真热!板书:夏天出示:夏天真热。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国家优秀设计蚂蚁和蝈蝈教材内容: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

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整篇课文不管从文字还是插图都给人以美的启迪。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少,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

在课上,他们思维活跃,好说,好动,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又不善分配。

因此,教学方法要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我有机渗透了以下几种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入景生情,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演示蚂蚁和蝈蝈的活动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直观感受了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2、品读感悟法:朗读是语言训练,陶冶情操,感情,积淀语感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比赛读等各种朗读形式,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蝈蝈的悠闲自得,再把理解到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达到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防患未然,才能减少灾难,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就与小蚂蚁有关系,题目就是《蚂蚁和蝈蝈》(师生同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好好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好吗?3、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读自我评价指名评价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夏天和冬天)2、夏天给你们是什么感觉?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搬粮食呢?(指导朗读第一段、板书勤劳)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正当小蚂蚁在辛辛苦苦地搬粮食的时候,被谁看到了?(指导朗读第二段、板书懒惰)5、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冬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冬天刮这么大的西北风,你是什么感觉?这么冷的天气,小蚂蚁和蝈蝈它们又分别在做什么啊?(指导朗读第三段,板书幸福和痛苦)四、动画配音、指导背诵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

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个配音演员,给这部动画片配音吗?(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动画片,边配音。

利用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五、师生小结、发散思维1、课文学完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总结课文)2、你们喜欢蚂蚁,还是喜欢蝈蝈?这时,你想对这些蝈蝈说点什么?如果你们是这些蝈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们会怎么做?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得来的。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蚂蚁和蝈蝈》。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对比两种昆虫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绘制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生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全班齐读课文《蚂蚁和蝈蝈》。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生字词学习:(1)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进行小组比赛。

3. 蚂蚁和蝈蝈的特点:(1)老师讲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

(2)学生分组讨论,对比两种昆虫的特点。

(3)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蚂蚁和蝈蝈的话题。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蚂蚁和蝈蝈的了解。

2. 课文学习:(1)全班齐读课文《蚂蚁和蝈蝈》。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进行小组比赛。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蚂蚁和蝈蝈的特点。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蚂蚁和蝈蝈》。

(2)抄写生字词。

(3)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2. 课后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家长协助学生复习课文和生字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学生发言积极性。

(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后反馈:(1)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学习困惑和需求。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能够认识蚂蚁和蝈蝈这两种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蚂蚁和蝈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懂得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懒惰、不贪图享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能够认识蚂蚁和蝈蝈这两种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2)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学习。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实物。

3.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昆虫。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学习效果。

3. 探究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1)组织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4. 深入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5. 课堂小结:(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观察家庭周边的蚂蚁和蝈蝈,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蚂蚁和蝈蝈》优秀教案

《蚂蚁和蝈蝈》优秀教案

《蚂蚁和蝈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和蝈蝈的不同品质。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和蝈蝈的品质。

2.教学难点:分析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通过播放一首关于蚂蚁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是什么样的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哪些角色?3.分析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蚂蚁和蝈蝈的品质。

提问:蚂蚁和蝈蝈在面对困难时,分别表现出了哪些不同的品质?学生回答:蚂蚁勤劳、聪明、团结;蝈蝈懒惰、自私、散漫。

4.深入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蚂蚁和蝈蝈的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提问:你们认为蚂蚁和蝈蝈的不同品质,分别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学生回答:蚂蚁因为勤劳、聪明、团结,所以能够度过困难,生活得很好;蝈蝈因为懒惰、自私、散漫,所以生活得很糟糕。

5.案例分析老师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类似蚂蚁和蝈蝈的人物,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品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类似蚂蚁和蝈蝈的人吗?他们分别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回答:遇到过,勤劳的人让人敬佩,懒惰的人让人讨厌。

提问: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向蚂蚁学习什么?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学习蚂蚁的勤劳、聪明、团结等品质。

7.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要求突出蚂蚁和蝈蝈的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勤劳、聪明、团结等品质的重要性,以及懒惰、自私、散漫等品质的危害。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蚂蚁和蝈蝈》。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Greg 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蚂蚁和蝈蝈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教育学生勤奋努力、珍惜时间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全班齐读课文《蚂蚁和蝈蝈》。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生字词学习:(1)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蚂蚁和蝈蝈》。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通过课文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启发式教学法:老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老师展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小动物。

(2)简要介绍蚂蚁和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朗读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蚂蚁和蝈蝈》。

(2)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 分析课文:(1)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细节描写,分析蚂蚁和蝈蝈的性格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老师总结课文《蚂蚁和蝈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拓展训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互动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2.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和表达故事主旨;3.通过讲述故事、模仿声音、绘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视听景观,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故事情节复述、人物性格的描写、故事主旨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准备音响、卡片和绘画工具等;2.准备好故事讲解PPT以及相关的教学图片。

(二)导入新课在进行故事导入时,可以使用带有音效的PPT或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浓厚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同时,老师使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一些情节。

(三)讲解故事情节在讲解故事情节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和快速展示图片或学生模仿声音等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

(四)让学生模仿声音在学生模仿声音的环节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和其他同学一起研究蚂蚁和蝈蝈的生物特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活动模式,并让学生自己模拟他们的声音,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

(五)让学生画画在让学生画画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故事中的情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画作体会故事中呈现的场景,同时这也是一种大自然生态视听景观的体验方式。

(六)仿照故事创作在仿照故事创作中,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故事重写,这种形式可更加深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课堂笔记梳理在课堂笔记梳理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故事情节,梳理出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性格,同时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最后让学生把整理出的笔记分享给其他同学。

四、巩固提高在巩固提高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课堂表演和模仿,或者召集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了解。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份关于“大自然”的常识问答题,并以此来发掘学生对生态知识的认识水平。

以上就是本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蚂蚁和蝈蝈》为一篇小故事,讲述了蚂蚁为了储存食物而辛勤劳动的故事,寓意着蚂蚁为懒惰的蝈蝈做出的自救的故事。

此次教学的学生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此时学生已经对汉字语音及词汇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而且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此次教学内容也要以寓教于乐为主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愉快地学习。

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立、自救、团结互助的精神,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感恩生活。

•知识目标:了解蚂蚁、蝈蝈这两种昆虫,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常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小故事的能力,从中学会生活中的道理。

理解文本内容,能够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艰苦劳动的意义,营造勤奋进取、勇敢自立的氛围;2.难点: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通过引导教师提问或借助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蚂蚁、蝈蝈的生活习性以及一个勤奋工作的蚂蚁为自己储存食物的故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试着找出这个故事中蚂蚁、蝈蝈的不同之处。

2.阅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及常用词汇,可以采用赏析与解析相结合的方法解读难点生词。

3.讲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蚂蚁“夜以继日”地劳动储存食物的信息,分析并讲解蚂蚁为什么能够储存食物。

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就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案的讨论、提出各自的思考,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赏析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和蕴意。

5.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收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成为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的好孩子。

五、教学评估1.通过生动形象的问答环节,进行课前自测和知识点的认识。

2.在小组讨论教学中,巡视各小组项目的速度和讨论效果,并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孩子们阅读课文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以及在课堂中的提问、回答,以评定个体和小组的掌握情况,确定孩子们的成绩。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蚂蚁和蝈蝈》这个故事,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

(2)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流利朗读、表演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勤奋努力的品质。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流利朗读、表演和创作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中的问题。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故事的情节。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蚂蚁和蝈蝈》。

2.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享关于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的知识。

2. 阅读故事:(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故事《蚂蚁和蝈蝈》。

(2)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词义。

(2)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4. 讨论故事情节:(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讨论蚂蚁和蝈蝈的行为。

(2)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道理:(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总结出蚂蚁和蝈蝈的生活态度。

(2)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七、课堂练习1. 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蚂蚁和蝈蝈的句子。

2.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流利地朗读故事《蚂蚁和蝈蝈》。

八、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蚂蚁或蝈蝈),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蚂蚁和蝈蝈》课文及教案【导语】《蚂蚁与蝈蝈》讲述了蚂蚁通过辛勤的劳动,安然渡过了冬天,蝈蝈由于懒惰,到了冬天变的又冷又饿进行对比,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又包含着教育意义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夏天真热。

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蚂蚁(ma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

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第一个字要读得像阳平。

教者示范。

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guo)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
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

教者示范。

领读。

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

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
洞里又冷又饿躲乘凉刮风
躺装饿
(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

(2)小小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教者检查“自由自在”的意思。

讲:“自在”也是“自由”的意思。

“自由自在”讲的是很自由,一点儿不受拘束。

(4)用生字口头组词:
汗()冬()由()冷()
(5)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5.读读、记记、写写生字词。

同桌互报词语听写,订正。

6.自由读课文,质疑。

三、作业
1.组词。

冬()乎()玩()元()
东()呼()完()原()
2.看课文插图,结合朗读课文,说说两幅插图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二、精读训练
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
(1)自由看通版图,自由练说。

指名当众说图意。

(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什么内容?
2.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A.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B.这时,蚂蚁们在干什么?怎么干的?
(板书:搬粮食蚂蚁夏天背拉满头大汗)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蚂蚁的表现。

(板书:勤)
(3)用赞扬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突出重音:真、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问:这一段写了什么?(谁干什么怎么干的)
A.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象一下,会说些什么呀?
B.蝈蝈这时在做什么呀?(板书:乘凉唱睡自由自在)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板书:懒)
(3)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讽刺)突出重音:笑躲唱睡自由自在。

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指名读。

A.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B.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教者问:句A中的“有的”指谁?
句B中的“有的”又指谁?
(让学生知道,像这类句子,“有的……有的……”指前面整体中的一部分)
练习说:
A.小小组练说;
B.指名当众用“有的……有的……”说话。

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结尾说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神气过?
(3)为什么现在蝈蝈现在神气不起来了?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一道理的?
(采用对比手法,从一“勤”一“懒”已经他们不同的结局上让我们知道只有辛勤老,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C.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1.练习用“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2.继续朗读课文,准备背诵。

3.想一想怎么演这个小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扩词
由()()过()()
冷()()冬()()
2.填空:
夏天,一群小蚂蚁在搬(),一个个忙得();蝈蝈躲到()下乘凉,一个个()。

冬天到了,蚂蚁躺在()过冬,蝈蝈(),再也()不起来了。

二、背诵指导
1.理文章层次
轻轻读全文,回忆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冬天到了,蚂蚁安全过冬,蝈蝈又冷又饿)。

2.记关键词语。

第一自然段:夏天搬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笑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
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躺装满粮食蝈蝈又冷又饿
3.各自试背,发现疏漏,继续练习背诵。

4.同座互相背,教者抽查。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粮汗由冬呼洞过冷
2.自主观察生字,分析各个生字的特点,指出写时的注意点。

3.教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粮、汗、洞、呼、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都要左让右,左边偏窄,右边稍宽。

“氵”并不是从上到下直线排列,而是略呈弧
度,第二点稍稍向外露一点,落在横中线上。

教“米”字旁,“米”字作“粮”的左偏旁,捺要改成点,整个字才能显得紧凑。

“由”,独体字。

要居中安排,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笔顺规则:先里边,后封口。

“冬”上下结构。

“夂”(折文旁)的交叉点落在竖中线上,最后的两点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并列。

4.按笔顺描红。

四、研究分角色演课本剧
试演。

1.采用自愿报名担当某个角色的办法,确定上台表演的人选。

2.试演,表演后对“演员”的表演一分为二地提出意见。

3.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到底该怎么演?
再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由过粮
2.背诵课文。

3.自由结合组成《蚂蚁和蝈蝈》表演小组,排练课本剧,争取“六一”儿童节把这个小故事演给大家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0课《蚂蚁和蝈蝈》课文及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