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细则为了促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本细则。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组织与职责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的组成:由医院主管医疗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医务科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包括临床科室(内、外、妇、儿)具有高级职称的主任或副主任、检验科的主任或副主任以及临床药学专业人员。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小组的职责是组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会诊,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
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非上述病原体所致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针对性目标治疗。
临床无感染表现而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可能。
3、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门诊经抗菌药物治疗3天,病情末能有效控制的,原则上应住院治疗并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4、选择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根据药物抗菌作用和体内特点,结合患者病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正确制定抗菌的治疗方案。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随着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成为当今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质量和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细则变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多学科抗菌药物使用委员会为了能够全面监管和管理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建立一个多学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委员会非常必要。
该委员会应由感染科、药学科、临床微生物学科、临床病理科、临床医师等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以确保细菌耐药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
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政策和规定,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向医务部门汇报。
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为了规范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的行为,医院应制定并推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
该指南应由委员会和多个相关专业科室的专家共同制定,指导医生在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时做出科学和有效的决策。
指南应包括不同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明确推荐的抗菌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等。
三、建立抗感染药物库存管理系统为了确保医院对抗菌药物的有效管理,建立一个先进的药物库存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该系统应能够对抗感染药物的入库、出库、库存量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医院药学科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库存,并提供相关的药物使用数据供委员会和医生参考。
四、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医院应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这包括开展定期的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讲座,以及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等。
通过这些教育和培训活动,医生可以不断更新自己关于抗菌药物的知识,了解最新的临床应用和管理细则。
五、加强临床药师团队的建设在医院管理中,临床药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对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和指导,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临床药师团队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六、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抗菌药物的问题,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
(完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 和“三好一满意” 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以强意识、建机制、制度化、严考核为重点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一)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使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采购、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组织管理院长负总责,业务副院长具体抓落实,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组长:院长副组长:书记及各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副主任:药械科主任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各临床科室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及医护质控员组成。
四、工作职责(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1. 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长具体负责落实,全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我院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2. 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近日,我国卫生部宣布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
的发生。
该活动方案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该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定期开
展感染监测,加强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推行手卫生、穿戴无菌装具和注射安全等措施。
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对患者的风险
评估,以及对高危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二、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针对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滥用情况,该方案要求严格控制抗菌药
物的使用,充分发挥抗生素效益,控制并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
医
疗机构应加强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医师对抗菌药物治
疗的认识,规范抗菌药物的配方和使用范围。
此外,药师也需要遵
循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对患者合理解释抗菌药物的种类、使
用方法和适应症等问题。
三、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该方案要求进一步优化抗菌药
物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抗生素
的用量和疗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用药计划,针对不同病种
和不同临床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并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
行调整。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本细则2011年3月18日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抗菌物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讨论通过,自2008年3月18日起实施)根据卫生部组织编写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我院近年来按照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为规范我院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缓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我院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水平,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及分类目录。
第一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一条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第二条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一旦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第三条对轻症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条临床医师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年龄、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基础疾病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是指对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类管理的一种临床管理方法。
该方法旨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以下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抗菌药物分类根据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将常用抗菌药物分为三个级别:1.一线用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适用于常见的感染病情;2.二线用药:具有较窄谱抗菌作用、疗效较一线用药差一些,或者因特殊原因部分病情需要使用的药物;3.三线用药:具有较窄谱抗菌作用、疗效较差、毒副反应较大的药物,适用于多重耐药或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1.合理应用一线用药:针对感染病原体敏感的一线用药,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首选这些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对宏观和微生物的干扰;2.慎用二线用药:除非病原菌对一线用药耐药或病情严重,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二线用药,避免使用过多不必要的药物;3.限制三线用药:三线用药一般用于多重耐药或特殊情况下,需在医院临床治疗专家的明确指导和监督下使用,避免滥用;4.始终遵循个体化和评估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敏感度,选择最恰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过量使用和过长时间使用。
三、实施方案1.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和指南,明确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以指导医生的临床应用行为;2.加强药师参与:药师在抗菌药物的选用和使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应加强药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药物治疗科学性;3.加强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整改和指导;4.提高医生的临床应用水平:医生是抗菌药物的最终使用者,应加强医生的临床应用水平培训,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5.宣传教育和倡导合理用药:加强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倡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滥用药物的发生。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一、背景概述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愈发重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院需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并进行考核评估。
二、实施方案1.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团队:由院感科、药剂科、临床科室等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政策。
2.编制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种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原则、用药剂量、疗程等,鼓励合理使用。
3.推行抗菌药物临床路径管理: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符合医院特点的抗菌药物使用路径,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4.实施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5.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建立定期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6.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多学科合作,医务人员间应及时分享患者信息和用药经验,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三、考核办法1.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对医院内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抽样检查,合格率不得低于90%。
2.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制定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合理用药率等,评估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3.临床疗效评价:对抗菌药物使用后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根据疗效评价结果进行考核。
4.不良反应报告率:加强医院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四、总结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的建立,对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医疗机构能认真执行这一方案,共同构建健康的医疗环境。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日益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和患者治疗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十分必要。
二、临床应用管理的原则1.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例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3.综合施策:在临床上结合抗菌药物使用方案,配合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4.科学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临床应用管理的具体措施1.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的设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审核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指南。
小组成员包括临床专家、药师、临床微生物学专家等。
2.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标准,明确抗菌药物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内容。
要求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前必须参考指南并进行审核。
3.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体系,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登记和统计、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等。
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向相关部门、医务人员进行反馈。
4.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教育组织医院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原体的基本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和方法等。
5.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查和反馈对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对临床使用不当的抗菌药物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6.抗菌药物的存储和配送抗菌药物的存储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存,防止受潮和变质。
(完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以强意识、建机制、制度化、严考核为重点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一)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使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采购、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组织管理院长负总责,业务副院长具体抓落实,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组长:院长副组长:书记及各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副主任:药械科主任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各临床科室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及医护质控员组成。
四、工作职责(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1.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长具体负责落实,全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我院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2.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六)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
将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工作质量考核指标,每月对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为制度的落实提供依据。
(七)信息科职责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网络知识培训与考核。
(五)感控管理科职责
1.制定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各类医院感染的预防制度 ,纠正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理念和医疗行为。
.加强全院控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等综合 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过度的预防应用。
第十二条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未列入本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 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 由,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剂科一次性购入使用。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 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应当进行调查, 决定是否同意继续临时采购或者列入常规药品采购程序。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 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院所有科室。
第二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职责
第四条院长担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组长。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与分工:
(一)组长职责
第五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第十八条严格落实相应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每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项目:住院患 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统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急诊 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虬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机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不超过 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统计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小时的百分率、时机合理率、品种 选择合理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3096,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 标本送检率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80%;统计抗菌药物“双十”情况,抗菌 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检查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25%,每位接受点 评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数量不少于50份等。
2024年度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方案

重点关注重症感染患者
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抗 菌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规 范医师处方行为,减少不合理使用现 象。
推动多学科协作
加强临床科室、微生物室、药剂科等 多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 和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0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及问题
法和技术手段。
分享经验和教训,促进持续改进
组织医疗机构间交流会议或研讨会,分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经验和 教训。
通过学术期刊、专业网站等渠道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和 实践经验。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管理理念和技术。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实施方案的成果和不足
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不 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并仔细阅读药品说 明书。
05
患者教育与沟通
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意识
01
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患者普及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
给药途径
根据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及病 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包 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 程度及病原菌种类等因素调整药物 剂量,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 应的发生。
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
联合用药
在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可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以增强 疗效,但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 高公众和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和责任意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遏制细菌耐药,督促各地深化认识,落实具体责任,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在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组,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组由医务部、药学部、护理部、感染科、信息科、感染疾病科、检验科及临床科主任组成,设立管理工作组办公室,由医务科、药剂科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下设办公室:医务部: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AMS)组长:副组长:组员:第五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与技术规范,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审议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对抗菌药物的购用及需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采购进行监督管理,并根据监督结果,分析、改进抗菌药物购用工作。
(三)根据相关指南,制定抗菌药物处方集、感染性疾病诊治与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等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四)制定临床科室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等管理指标,并组织考核。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减缓细菌耐药的发展,提高我院临床治疗水平,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组织机构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尚兰英副组长:周兆军刘虎成员:丁丽君吕红邢斌刘玉芳栾秀清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本院药事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2)制订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推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的制定与实施;(3)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4)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教育培训,组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公众宣传教育工作。
(5)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要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应用床评估表,反馈意见。
内容包括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等情况。
(6)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频繁高、安全性低、效价低的品种,根据临床医师或药剂科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药事管理委员会经调查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7)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 除按规定处理外,还在全院通报警示,以防止再次发生。
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指以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为目的,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采购供应、处方开具、药品调剂、临床应用和监测等全过程所开展的各种监督管理、教育培训、技术支持与持续改进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质控、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日常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共同负责;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成员另外行文。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制定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制订我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文件并组织实施。
3、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4、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教育培训,组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公众宣传教育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1)负责并组织专家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会诊指导与监督管理工作。
(2)组织对全院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
(3)组织检查和评价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药剂科:(1)积极配合临床和各职能科室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工作。
(2)及时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的有关信息。
(3)提供医院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公示情况、医师用药情况、医师合理用药评价的相关数据及分析报告。
(4)设置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组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工作,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提出书面反馈意见。
(5)每季度负责对以下工作内容上报工作:1)全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2)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点评及情况分析;3)住院用药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点评及情况分析;(6)每半年将各临床科室标本送检率、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卫生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卫生院抗菌药物在临床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应用不仅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对患者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建立科学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尤为重要。
1. 确定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医护人员应该明确病原菌的类型,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感染的细菌对哪种抗菌药物敏感。
在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肝肾功能以及过敏史等因素,严格遵守使用适应证,避免使用禁忌证的抗菌药物。
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不可随意更改或终止抗菌药物治疗。
医护人员应遵循“短程、高效、准确”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耐药性产生。
3. 积极预防交叉感染为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细菌在医院内传播。
同时,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通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结语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滥用的风险。
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有效防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多种严重问题,包括药物耐药性的发展、患者安全的风险增加等。
因此,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的利益和安全,医院制定了本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原则:a.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内部规章制度;b.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临床需要和药物效果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c.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应用策略;d.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三、具体措施和要求1.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途径和疗程:a.优先推荐使用外源性感染的抗菌药物,避免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b.关注抗菌药物疗效的监测指标,积极调整治疗方案;c.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
2.加强抗菌药物的审批和监控:a.设立院级抗菌药物使用审批机构,加强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b.实施电子处方系统,记录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进行监测和分析;c.建立抗感染药物使用的定期评估机制,评估医生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3.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a.每年开展多次抗菌药物应用培训,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应用能力;b.设立医疗质量考评制度,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c.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合理用药水平。
四、考核办法1.考核内容:a.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审批的合规率和准确性;b.患者用药指导情况是否符合要求;c.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应用水平;d.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变化趋势。
2.考核方式:a.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相关知识的考试,考核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了解程度;b.统计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估其用药合理性和适应症准确性;c.对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其临床应用的思路和依据;d.对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汇总和分析,评估其合理应用水平。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我们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督领导小组,由___担任组长,___、任国军、___、___担任副组长,___、___、___、___、任秀丽、___、___、___担任成员。
该小组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督查,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同时,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控制指标:1.品种控制: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5种以内,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
2.品规控制: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品种不超过5个品规。
3.使用率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我们将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和专项督导检查,对违规行为做出处罚和整改。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期待有效遏制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防止浪费和滥用。
医院采购抗菌药物时,应根据临床需要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过度采购和浪费。
同时,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和管理制度,对每个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审查,防止滥用和重复使用。
医院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储存和配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加强宣传,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意识。
抗菌药物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实施方案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保护公众健康,制定并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抗菌药物实施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抗菌药物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的药敏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
2.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一般感染,尽量选择狭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1.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医院应建立由感染科、药学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等部门组成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案。
2.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根据当地的耐药菌株流行情况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制定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类感染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3. 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疗效,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使用的行为。
三、加强医务人员培训1. 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
2. 临床应用技能培训:加强对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抗菌药物使用技能培训,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四、加强监测和反馈1.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系统,对医院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 反馈机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务人员,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当使用的行为。
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宣传1. 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宣传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大家的抗菌药物使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认真做好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遏制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准格尔旗卫生局关于印发《准格尔旗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准卫发[2012]201号)的要求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督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督查。
组长:王子华
副组长:郝义明任国军王国瑞王彩霞
成员:云建平韩劲松厉静辉李龙
任秀丽柴贵斐王平戴海职责:
1.医院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2.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和专项督导检查。
3.对违规行为做出处罚和整改。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组长:王子华
副组长:郝义明(具体负责人)任国军王国瑞王彩霞
成员:王连在卢安礼徐海洲吴秀琴
云建平王玉荣苏静刘万君
张丽丽黄玉清李志平历静辉
张瑞琴刘学丰缪国清李龙
云建平王平戴海任秀丽
王忠梅张峥嵘
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科、质控科、微生物检验等部门共同负责抗菌药物日常管理工作。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
1.品种控制:①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5种以内,②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③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
2.品规控制:①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
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④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品种不超过5个品规;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4.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
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
率不低于80%。
6.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
7.每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10名医师予以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10名医师予以全院通报;
8.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每半年发布细菌耐药信息。
三、工作内容
1.强化培训,加强学习。
医务科、宣教科负责组织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注意事项、常见细菌耐药趋势与控制方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管理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执业医师法》、《准格尔旗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医院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见附表1),并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考核办法(见附表2)。
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与医务人员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工作任务,达到各项指标要求。
把抗菌药物合
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并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3.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并将购用品种及时向准旗卫生局备案。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临床科室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
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
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
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调整医院抗菌药物目录的,调整后的目录于10个工作日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报准格尔旗卫生局备案。
4.全面开展抗菌药物基本情况调查。
医院对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专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本单位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时间等。
通过基本情况调
查,发现本单位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和措施,并狠抓落实。
5.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建设发展,配齐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和感染专业人员;加强药学部门建设,重视临床药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这三类科室和专业人员在本单位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作用,为一线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要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要求,与电子病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在用药监管信息系统中增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目标和预警控制,包括用药权限设定和用药品种、规格、剂型、配伍、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等监测、统计和不良反应报告、毒副作用预警等功能,逐步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
6.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务科、药剂科负责组织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明确并限定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