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合肥地铁8号线设计理念

合肥地铁8号线设计理念

合肥地铁8号线设计理念
合肥地铁8号线是合肥市规划中的一条地铁线路,设计理念体现了服务人民、绿色出行、智慧城市等多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合肥地铁8号线的设计理念是服务人民。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线路必须要以人民的出行需求为导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8号线的设计理念是以乘
客出行为中心,通过优化站点布局和换乘设置,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其次,合肥地铁8号线的设计理念是绿色出行。

由于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汽车尾气排放、交通噪音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

8号线的设计理
念是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低碳、环保的运营模式。

同时,还会配套建设自行车停车点,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作为衔接地铁的交通工具,减少汽车的使用,降低环境压力。

另外,合肥地铁8号线的设计理念是智慧城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

8号
线的设计理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地铁线路的智能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

地铁站点将配备自助售票机、智能导向系统等设施,方便乘客的出行。

同时,车站内部还会布置无线网络,为乘客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合肥地铁8号线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服务人民、绿色出行、智慧城市等多个方面的考虑。

通过站点布局的优化、环
保的运营模式和智能化的服务设施,8号线将为合肥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智慧的地铁出行体验。

浅谈合肥市地下空间资源保护

浅谈合肥市地下空间资源保护

达 2 层 , 据 已有 沉 降观测 资料 , 7 根 其沉 降 量及沉 降差 均 较小 , 能满 足设计 及 规范 要求 。在 实际设 计施 工过 程 中 ,6层 以上 建 筑 物 基本 采 取 桩 基 础 或 复合 桩 基 2 础 ( C G 桩 、 压桩 等 )对 2 ~ 3 左 右 的 高层 如 F 静 , 6 0层
的地 下空 间 资源则 遭遇 了完 全 的破坏且 不 可逆转 , 特 别是 各 开发 小 区的高层 、 超高 层建 筑 布置 多仅从 本小
《 工程与建设 》 2 1 年第 2 卷第 5 01 5 期 51 8
区的特点 出发 , 虑 的也 多是使 用 中 的必须条 件 及标 考 准, 未从 整个 城市 发 展 的角 度进 行统 一 布 置 、 划 设 规
间资源 的后续使用 。 目前 , 合肥地区高层建筑物所采用的地基基础型 式及对地下空间的使用情况见表 1 所列。
系[ , 9 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 ]
表 1 建 筑 物 基 础 型 式 及 地 下 空 间 的 状 况
表 1中所 列一 类城 市建 设用 地 , 在合 肥地 区广 泛 分布 , : 海 区 、 站 区 、 湖 新 区 大 部 、 河 区 大 如 瑶 新 滨 包
时 , 肥 市 的地 铁规 划也 正式 提上 了议 事 E程 。 合 l
际 的开发 利用 中 , 行 其 是 , 散 开 发 , 后 失 调 , 各 分 前 利 用水 平低 , 造成 了地 下 资源 的极大 浪费 。
2 2 桩 基础 复合桩 基础 的大 量使 用 .
随 着 合 肥 市 城 市 建 设 的发 展 , 跨 度 、 荷 载 大 高 的 高架 桥 、 交 桥 、 层 、 高 层 建 构 筑 物 大 量 涌 立 高 超 现 , 基 础 、 合 桩 基 础 等 高 强 度 深 基 础 使 用 量 快 桩 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3.17•【文号】发改基础〔2020〕431号•【施行日期】2020.03.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431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转来《关于审批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的请示》(皖发改基础〔2018〕677号)和《关于调整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的请示》(皖发改基础〔2019〕541号)文件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落实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6个项目,总里程109.96公里,总投资798.08亿元,规划期为2020~2025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

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升快线运营速度和网络服务水平。

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

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合肥西站、肥东火车站、北城高铁站等主要交通枢纽的衔接,做好换乘设计。

统筹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的规划建设,深入研究站点枢纽综合开发,做好站点与周边客流密度较大的商城、社区、学校等的衔接,科学合理布设出入口,提升旅客出行安全性、便捷性,提高土地综合开发效益。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公布日期】2024.03.14•【字号】合交办〔2024〕57号•【施行日期】202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区(开发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各有关单位:现将《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3月14日合肥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2024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服务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优化交通运输服务供给,全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水平,为合肥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一、坚持不懈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持续深化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每月开展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季度开展1次学习研讨,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载体,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合肥交通运输系统落地见效。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 年)一、线网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 2030 年线网总长度约 436.4 公里,由 9 条线路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 15 条轨道交通线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 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 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工程共 6 个项目,全长约 109.96 公里。

估算总投资 798.08 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 11 条线路,总里程 279.91 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 号线东延线。

起自 2 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

线路全长 14.50 公里,投资 101.0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3 号线南延线。

起自 3 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

线路全长 11.25 公里,投资 89.68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 年。

4 号线南延线。

起自 4 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

线路全长12.91 公里,投资 70.6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6 号线一期。

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

线路全长 35.1 公里(其中 7.8 公里线路拆分于 4 号线,新建线路 27.3 公里),投资 205.85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7 号线一期。

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 21 公里,投资 168.8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8 号线一期。

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

线路全长 23 公里,投资162.0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7 号线一期工程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里;6 号线一期、 8 号线一期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合肥地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调研报告

合肥地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调研报告

合肥地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调研报告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肥市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就合肥地铁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二、合肥地铁的发展现状1. 建设情况合肥地铁目前已经建设并运营了多条地铁线路,涵盖了城市主要区域。

其中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等多条主干线路,以及支线和环线。

据统计,合肥地铁线路总里程已经超过200公里,覆盖了大部分市区。

2. 运营情况合肥地铁的运营情况良好,列车运行准点率高,乘客出行体验较为舒适。

地铁站点设置合理,覆盖了市内重要商务区、居民区和交通枢纽,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3. 车辆设备合肥地铁的车辆设备更新换代较为及时,列车性能稳定,安全系数较高。

车辆内部设施齐全,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坐环境。

4. 运营管理合肥地铁的运营管理较为完善,安全保障和应急响应能力较强。

地铁公司还优化了乘掌柜务,推出了多种便民举措,受到了市民的好评。

三、合肥地铁发展面临的问题1. 运营压力加大随着城市人口和出行需求的增加,合肥地铁的运营压力日益加大。

尤其是在节假日和高峰时段,地铁客流量激增,导致部分线路运营压力过大。

2. 线网规划不足合肥地铁的线网覆盖仍然存在不足,部分新建区域和热点地区缺乏地铁线路,未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3. 设施老化部分地铁设施和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存在老化和磨损现象,需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

4. 安全管理城市地铁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如防恐防爆、应急救援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合肥地铁未来发展方向建议1. 加快规划新线路为解决地铁线网覆盖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快规划和建设新的地铁线路,特别是连接新区和热点区域的地铁线路,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2. 强化运营管理加强地铁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优化线路布局和列车调度,提高地铁运输能力,缓解高峰期的客流压力。

3. 提升设施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对老化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提升地铁设施水平,提高乘客出行舒适度。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简本)-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简本)-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

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二OO九年八月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1 项目建设意义1.1.1 一号线的建设是支持和促进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的需要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对于市域城镇体系,构建“一核一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密集区为市域城镇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四周围辐射,形成东、北、西、西南、东南五条拓展轴。

对于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构建“141”的多中心城市空间体系,形成指状展开的布局形态。

具体指“一个主城、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周边形成多个特色小城镇,并由城市中的生态廊道分隔。

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连接了主城核心区和滨湖新区,符合“一核一圈五轴”和“141”的空间结构布局,其建设是支持和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实现的迫切需要。

1.1.2 一号线的建设是提升合肥城市品质,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的需要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在与周边省会城市的比较中处于相对劣势,经济总量薄弱是合肥面临的核心问题。

经济总量的不足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辐射能力和中心度,城市的经济腹地受到严重挤压,难以带动全省发展。

另外经济总量弱导致投资力度有限,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降低,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合肥尽管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属于中部城市,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努力融入长三角地区,与皖江地区联合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中心城市,成为承接和传递发达地区辐射,带动落后地区的关键结点。

其中,“接轨沪宁”是合肥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联动长江”是合肥融入区域分工协作的重要举措。

基于区域发展以及省内发展重心的要求,有必要以合肥为中心,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内部分工协作和城乡统筹发展,以此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合肥地铁规划图

合肥地铁规划图

合肥地铁规划图
合肥地铁规划图是合肥市政府计划建设的一个轨道交通系统。

该地铁系统计划包括多条线路,以满足合肥市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下面是合肥地铁规划图详细说明:
一、一号线(红色):
起点为合肥北站,经过合肥站、火车站、包河火车站,终点为阜阳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30公里,共设站11座。

二、二号线(蓝色):
起点为庐阳广场,经过包河公园、九华山、瑶海体育场、望江路,终点为巢湖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25公里,共设站9座。

三、三号线(绿色):
起点为车站北路,经过百大广场、包河火车站、南艳湖,终点为庐江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20公里,共设站7座。

四、四号线(黄色):
起点为巢湖火车站,经过二院、包河火车站、滨湖新区,终点为肥西火车站。

这条线路全长约15公里,共设站6座。

五、五号线(紫色):
起点为新站工业园区,经过新站大道、巢湖火车站、滨湖新区,终点为蜀山山脚。

这条线路全长约18公里,共设站8座。

六、六号线(橙色):
起点为佳园绿地,经过包河公园、合肥站、庐阳广场,终点为九华山旅游区。

这条线路全长约12公里,共设站5座。

以上是合肥地铁规划图的详细内容,该规划旨在缓解合肥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

预计完成后,地铁将成为合肥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高楼迷标题: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打印本页]作者: sangguo 时间: 昨天 19:55标题: 合肥轨道交通7、8号线走向及拟建站点曝光!12月11日,合肥市十六届人大**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合肥市人民**关于2018年**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9年,合肥市大建设计划初步编排项目约1468项,年度估算总投资约1258.4亿元。

同时听取了合肥市人民**关于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报告,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计划列上日程表。

轨道交通方面:2019年将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加快推进4、5号线建设,争取批复《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

目前轨道交通7、8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总包设计和勘察监理及施工图强审项目已启动标前需求公示。

作者: sangguo 时间: 昨天 19:55根据《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3)》,7号线工程北起白莲岩路站,线路出站后经长宁大道、明珠大道、杭埠路、繁华大道、始信路、锦绣大道、玉龙路、紫云路,行至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38.37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29座,其中换乘站9座,平均站间距1356m。

7号线与2号线共址设置于南岗车辆基地,另在长沙路与重庆路路口西南地块内设紫云路停车场。

轨道交通7号线投资估算约290亿元,其中工程费用约为163亿元。

作者: sangguo 时间: 昨天 19:55根据《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3)》,8号线工程北起北城高铁站,线路出站后经凤麟路、汤都路、阜阳北路、兴隆路、蒙城北路、清河路、阜阳路,行至珠江路站。

线路全长44.78km,全为地下线,设站25座,其中换乘站10座,平均站间距1855m。

8号线于清风岭路和嵇康路路口角地块设北城车辆段,另在涡阳路与阜阳路东北角地块内设涡阳路停车场,深圳路和香格里拉北路西南角地块内设环湖路停车场。

合肥地铁线方案通用部分

合肥地铁线方案通用部分

概况1.1.工程概况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北起合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合肥站预留三期向北延伸条件,三期工程远期适时修建。

本工程线路全长,全地下线,设车站23座,最大站间距2462m,最小站间距,平均站间距1106m,其中换乘站6座,分别为合肥站与3号线换乘、大东门站与2号线换乘、高铁站与4、5号线换乘、紫云路站与7号线换乘、太湖路站与6号线换乘、徽州大道站与5号线换乘。

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在大东门站附近设置控制中心,为1、2号线共用控制中心,全线设胜利路和庐州大道2座主变电站。

1号线远期全线平均旅行速度35km/h,采用B型车6辆编组,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同步设计、同步运营,2016年底建成通车。

1.2.主要技术标准线路1.线路在直线地段无限速要求,曲线地段最高行车限制速度与轨道结构相关,将在轨道专业完成设计后提供。

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正线:一般情况350m,困难情况300m辅助线:一般情况200m,困难情况150m2.线路坡度:区间正线线路的最大坡度:地下线为30‰,困难条件下为35‰;联络线及车辆段出入段线为35‰,困难条件下为40‰;以上均不考虑平面曲线对坡度折减值。

区间隧道和路堑地段的正线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困难地段在确保排水的条件下可采用小于3‰的坡度,但坡段不宜过长。

地下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一个纵坡上,坡度宜为2‰,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度上。

道岔设在不大于5‰的坡道上,困难地段可设在不大于10‰的坡道上。

3.线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一般情况为5000m,困难情况为3000m;车站端部一般情况为3000m,困难情况为2000m;4.折返线安全保护距离最大为50m(不含车挡长度)。

车辆1.采用标准B型车。

车辆外型尺寸为(带司机室/不带司机室):20020mm/19520mm(车钩中心线间距长)×2800mm(宽)×3800mm(高)。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附件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一、线网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总长度约436.4公里,由9条线路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共6个项目,全长约109.96公里。

估算总投资798.08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11条线路,总里程279.91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号线东延线。

起自2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

线路全长14.50公里,投资101.0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3号线南延线。

起自3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

线路全长11.25公里,投资89.6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4号线南延线。

起自4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

线路全长12.91公里,投资70.6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6号线一期。

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

线路—5—全长35.1公里(其中7.8公里线路拆分于4号线,新建线路27.3公里),投资205.8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7号线一期。

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21公里,投资168.8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8号线一期。

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

线路全长23公里,投资162.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7号线一期工程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6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798.08亿元,资本金占40%,计319.23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合肥地铁9号线开工仪式

合肥地铁9号线开工仪式

合肥地铁9号线开工仪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合肥地铁 9 号线开工仪式的概述
2.合肥地铁 9 号线的工程概况
3.合肥地铁 9 号线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合肥地铁 9 号线开工仪式于近日举行,标志着该线路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作为合肥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肥地铁 9 号线备受关注。

合肥地铁 9 号线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线路,起点位于庐阳区,终点位于包河区,全长约 24 公里,共设 20 座车站。

线路沿途将经过合肥市的多个重要区域,包括政务文化广场、高铁南站等,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地铁 9 号线的建设工程预计工期为 4 年,预计 2025 年正式通车运营。

届时,合肥市的地铁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市民的出行将更加便捷。

此外,合肥地铁 9 号线还将与合肥地铁 1 号线、2 号线、3 号线、4 号线实现换乘,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进一步提升合肥市的城市品质。

合肥地铁 9 号线的建设对于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铁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筑业、制造业等,为合肥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地铁的运营将为市民提供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

最后,地铁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合肥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合肥地铁 9 号线的开工建设对于合肥市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将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还将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合肥轨道面试专业知识

合肥轨道面试专业知识

合肥轨道面试专业知识合肥轨道交通作为合肥市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对于轨道交通专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参加合肥轨道面试的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合肥轨道面试常见的专业知识点。

1. 轨道交通基本概念轨道交通是指在特定轨道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其主要特点是运行速度快、能够大量承载乘客、减少交通拥堵等。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

2. 合肥轨道交通建设情况合肥目前已经建设了地铁1号线和2号线,并计划在未来继续扩大轨道交通网络。

合肥地铁的建设涉及到线路规划、车站设计、车辆选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 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合肥轨道交通建设中,线路规划需要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城市发展规划等多个因素。

合肥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规划过程中,就需要进行线路走向的研究和确定。

4. 车站设计合肥地铁的车站设计需要考虑到乘客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车站设计涉及到站台布局、出入口设置、设施设备的安装等。

在面试中可能会涉及到车站设计方案的评估和改进。

5.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需要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距离、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等。

面试中可能会涉及到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管理。

6. 轨道交通车辆选型合肥地铁的车辆选型需要考虑到乘客容量、运行速度、节能环保等因素。

在面试中可能会涉及到车辆选型的原则和方法。

7.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是保证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

合肥地铁的运营管理包括列车调度、乘客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

面试中可能会涉及到运营管理的流程和关键问题。

8. 合肥轨道交通发展前景面试中可能会问到对合肥轨道交通发展前景的看法。

考生需要了解合肥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状况,结合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以上是合肥轨道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专业知识点。

合肥轨道交通2018年线路图及2025年规划图

合肥轨道交通2018年线路图及2025年规划图

合肥轨道交通2018年线路图及2025年规划图
(高清)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因东西淝水合于城东北角的逍遥津而得名。

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大战吴国孙权于逍遥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同时合肥是“包青天”包拯的故乡,城南包河边有包公墓及其他包公文化遗迹。

合肥的轨道交通起步较晚,截至目前只有2条线路开通运营,总长度50余千米。

然后,根据合肥轨道交通规划,到2020年将建设3号线、4号线、5号线,全长114公里,全市形成5条线路,166公里的地铁网络。

到2025年计划建成6号线、7号线、8号线。

另外,根据规划合肥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期由12条线路组成,总长约公里。

合肥轨道交通规划

合肥轨道交通规划

合肥轨道交通规划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合肥市政府制定了轨道交通规划,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设轨道交通系统,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首先,合肥轨道交通规划包括多条地铁线路的建设。

根据规划,将建设两条南北向地铁线路和两条东西向地铁线路,构成合肥轨道交通的骨架。

南北向地铁线路分别连接合肥市南部和北部的主要住宅区和商业中心,为市民提供快捷便利的出行方式。

东西向地铁线路则连接合肥市东侧和西侧的主要交通节点和商业区,方便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

其次,合肥轨道交通规划还包括多个换乘节点的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将在合肥市内的主要交通节点和人流密集区域建设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实现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和衔接。

这将更好地实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方便市民的出行。

此外,合肥轨道交通规划还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规划中考虑了地铁与公交、出租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问题,尽量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目前已经在一些主要的地铁换乘站和繁忙的公交站点设置了公交换乘场所,方便市民从地铁换乘到公交,并提供相关服务设施。

最后,合肥轨道交通规划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通过使用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

同时,规划中还考虑了轨道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建设对城市空气、水资源的影响,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之,合肥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同时,规划中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环境保护,也体现了合肥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的理念。

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合肥轨道交通系统将逐渐完善,为合肥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202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23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5月3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局获悉,到2023年,合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掌握在360万人以内,形成四级市域城镇体系,在公共服务方面建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体系,形成“三环四脉四楔多园”的绿化空间格局。

A空间格局批复明确,合肥市要合理掌握城市规模。

到2023年,合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掌握在3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掌握在360平方公里以内。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禁止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解读: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从空间层次角度,《总体规划》将合肥市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

根据《总体规划》,市域包括合肥市域行政区域范围,面积1143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北至长丰县行政边界,南至巢湖风景名胜区爱护边界,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东至大圩镇、淝河镇、大兴镇等行政边界,总面积约486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确定,合肥市城市进展目标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此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构建1个中心城市、6个区级综合服务型城镇、27个三级城镇、51个重点镇四级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核”、“一区”、“五轴”的市域进展格局。

在城市规模方面,猜测到2023年,合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掌握在36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名词解释“一核一区五轴”“一核”指合肥中心城区,“一区”指城镇协调区,“五轴”指东、北、西、南、东南五条城镇进展轴。

B基础设施综合交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批复强调,合肥市要根据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疏解区域过境交通,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连接。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文档2篇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文档2篇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文档2篇Document of Hefei Urban Rail Transit Management Mea sures编订:JinTai College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文档2篇前言: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本文档根据办法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全文文档2、篇章2: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文档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节能和节地等特点,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已经成为解决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日益突出的交通拥挤问题。

下文是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欢迎阅读!篇章1: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全文文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遵循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政策扶持、综合利用、规范运营、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城市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安全保障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理机构,下同)应当协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安全保障以及土地征收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合肥轨道交通

合肥轨道交通
截至2022年12月,合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5条,包括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合肥轨 道交通3号线、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线覆盖合肥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肥西 县,运营线路总长170.95千米,全线共设133座站点。
2020年,合肥轨道交通客运总量1.95亿人次 ;2020年12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线单日客运量达到 123.0203万人次 ;2021年12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线单日客运量达到142.9080万人次 ;2023年4月28日, 合肥轨道线单日客运量达148.9359万人次。
2号线有科技创新、家风家训2种主题列车,识别色为蓝色,蓝色代表着科技,2号线穿越高新区,科学城, 以蓝色作为全线统一的颜色可体现“高新科技”内涵,呼应“创新高地”城市定位,有“蓝色硅谷线”的称号 。
3号线以“文化合肥,书香庐州”为主题,全线设置5座文化主题车站,结合每站不同文化特征,以艺术视角 诠释合肥城市文化精神内涵 。
工大翡翠湖校区站文化主题《逐梦青春》,以丰富的校园情景情境为元素,将故事性、艺术性有机融合,感受 文化积淀与时代朝气。设计上力图打造“工业之风”。
图书馆站文化主题《开卷有益》,感受攀登知识高峰的艰辛、求知探寻的快乐,以文会友,乘风破浪尽情翱 翔。考虑到与车站周边的文化属性及全线概念主题“书香之路”相契合,天花个性区采用弧线处理,通过抽象手 法对书本的造型进行演绎。
老人优惠票: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乘车。
文化特色
特色站点
线路主题
轨道标识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主题列车(2张)1号线有包公文化、创新高地2种主题列车,包公文化以Q版人物画表现合 肥地域特色。车厢的内壁、地面、座椅、车门都是天蓝色,代表着合肥的古今元素点缀其中;“大湖名城”主题 列车,车厢的内壁、地面、座椅、车门都是天蓝色,“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标语、古逍遥津、合肥大剧院、渡 江战役纪念馆、清风阁、三国遗址等代表着合肥的古今元素点缀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1 总 则 (3)1.1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 (3)1.2规划环评目的和评价原则 (4)2 评价总体设计 (5)2.1评价范围 (5)2.2评价年限 (6)2.3评价重点 (6)2.4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子 (6)2.5评价方法 (7)2.6评价技术路线 (8)3 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3.1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3.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5)3.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3.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3.5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3.6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8)3.7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41)3.8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3.9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及规划控制要求 (69)3.10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2)3.11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80)3.12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分析 (81)4 执行总结 (82)4.1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概述 (82)4.2规划方案涉及的主要敏感目标与制约因素 (83)4.3规划方案分析 (83)4.4规划方案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84)4.5规划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85)5 总体评价结论 (92)致谢 (93)参考文献 (94)1 总 则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8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提出了“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即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

规划期内,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结构将发生战略性转移,交通形势将日趋严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一体化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已成为合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合肥市的城市人口指标、经济指标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指标已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文)要求的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2008年4月,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合肥市编制了《合肥市交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合肥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其中3条骨架线路,2条补充线,全长166.9公里,共设置11个轨道交通枢纽”。

基于以上背景,为进一步深化研究轨道线网方案,合肥市组织开展编制《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按规划期远景和远期年考虑。

合肥市远期(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181.1公里,共设置15个轨道交通枢纽。

轨道线网密度为0.50公里/平方公里,万人拥有率为0.50公里/万人。

结合“141”组团空间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在远期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延伸和加密,最终形成由12条线路组成的远景轨道网络,总长322.5公里。

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合肥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指导,2008年合肥市编制了《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近期(至2016年)建设项目由1号线(汤池路站至遵义路站)和2号线(长宁大道站至大众路站)构成,线路总长度55.95公里,共设置车站45座,其中有一座换乘车站,设置车辆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所4座、控制中心1处。

线路在城市中心区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中心城区外采用高架线路。

总投资240.53亿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合肥市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线网及《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调查、收集了有关资料,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及规划环评导则做了本次环境影响评价。

1.2 规划环评目的和评价原则1.2.1 评价目的通过本次评价工作,分析线网及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协调性和相容性,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规划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对规划的总体布局、建设规模及结构进行环境优化,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识别本规划可能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规划的合理性,为今后规划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明确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环评提供技术指南,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

1.2.2 评价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地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社会经济、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整体性、一致性原则将与该规划相关的城市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做整体性考虑。

本次规划环评主要是考虑合肥市提出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对城市交通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合肥市城市建设规划对环境的要求,体现轨道交通在改善地面交通、降低燃油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优化选线和工程措施将轨道交通在噪声、振动、电磁、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降至最低。

(3)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同时根据规划的具体要求确定公众参与的方式。

由于规划环评具有专业性、学术性、战略性和整体性等特点,专家和有关政府的部门意见更能把握全面情况;因此本次环评的公众参与采取征求政府相关部门意见和专家咨询的方式。

(4)早期介入原则在规划及相关设计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及设计中去。

本次环评在规划编制初期就开始介入,其中一些重大规划方案如“二环以内采取地下敷设方式”等,均是参考了环评意见并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商,最后达成共识,报告书初步分析结论已反馈给规划编制单位,报告书中重要的评价分析意见如车场用地规模指标偏大、2号线长江西路段敷设方式、局部路段地下线出露点等均与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了沟通,与此同时,建设规划编制部门和审查部门专家也对本报告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为报告评价内容的充实和措施的可行性提供了支持。

(5)可操作性原则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类比调查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轨道交通工程,来提高规划环评的可操作性。

2 评价总体设计2.1 评价范围(1)总体评价范围规划范围为《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研究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镇密集区范围,即“141”组团范围。

城市地域概念的界定为:中心城区:为合肥市区范围,面积约879.52平方公里(含巢湖水域72.93平方公里);城镇密集区:是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与城市呈一体化发展趋势、密集分布的城镇圈层。

中心城区外围城镇主要包括肥东的店埠、撮镇、长临河等;肥西的上派、严店、三河等;长丰的双墩、岗集、三十头等;市域: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7047.48平方公里。

根据线网及建设规划,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合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建设规划中的1号线(汤池路站至遵义路站)和2号线(长宁大道站至大众路站),线路总长度55.95公里(2)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上轨道线路两侧各200m距离范围。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线两侧各60m距离范围。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周边200m范围。

电磁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50 m以内。

2.2 评价年限现状分析年:2007年预测分析年:近期建设阶段:2016年之前;建设发展阶段:2016~2020年;建设完善阶段:2020~2025年。

2.3 评价重点考虑到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评价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1)评价和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以及规划的合理性;分析线网规划和上层位的相容性及同层位规划的协调性。

(2)实施本规划对环境资源、能源,特别是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分析。

(3)预测分析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缓解措施,结合本建设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环境影响特点,分析规划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4)提出规划调整建议,通过各建设项目线位方案合理性分析,对建设项目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等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及替代方案。

2.4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子2.4.1 评价指标体系按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及跟踪评价四类,确定本次评价的指标体系。

其中:环境保护按要素分水、噪声、振动、电磁等指标,资源利用有洗车废水回用率、土地占用、单位长度客运量等指标,社会服务含轨道交通公交出行分担率等指标,跟踪评价则主要以公众对轨道交通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指标。

各评价指标含义、单位及具体建议采用量见下表。

表2.1评价指标体系 类别项 目 指 标 区域环境噪声(dBA)(昼/夜)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噪声(dBA)(昼/夜)维持声环境质量现状或符合城市区域相应环境噪声功能区标准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振动(dB)(昼/夜)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古建筑结构水平向容许振动速度(mm/s)符合《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452-2008) 工频电场强度≤4kV/m 环境保护 工频磁感应强度 ≤0.1mT类别 项 目指 标 电视接收信噪比≥35dB 风亭排放口控制距离与敏感建筑最近距离≥15m 轨道交通与环境敏感目标的临近度满足噪声振动预测防护距离要求 车场每辆车用地面积 ≤0.12ha洗车废水回用率 90%资源 利用 单位长度年客运量(万人次/公里.年) 550社会 服务 轨道交通公交出行分担率(%) 15~20跟踪评价 民众对轨道交通的满意程度(%)90% 2.4.2 评价因子(1)地表水影响评价因子:石油类、NH 3-N、BOD 5、CODcr;(2)噪声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 声级Leq(A);(3)振动影响评价因子:VL Z10、古建筑采用水平向振动速度V;(4)地下水影响评价因子:地下水径流、水位及地下水资源;(5)电磁影响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6)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线路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线路与生态敏感区交界面的长度及线路周边200m 范围内的土地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生态景观;(7)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节省城市土地面积和能源,节省市民出行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效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