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监管危机防范系统初探

合集下载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研究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研究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研究近年来,金融领域的风险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成为了重要的议题,许多国家及地区纷纷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

本文将从监管的重要性、金融风险的类型、监管模式与方向以及我国监管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监管的重要性金融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的监督和管理,使其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在金融市场中,因为金融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杠杆、高信息不对称等特性,所以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金融监管可以降低风险。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事件往往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扩散,从而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影响和冲击。

如果金融监管得当,可以有效的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力,进而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次,金融监管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

如果缺乏监管,市场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有效的监管可以帮助市场规范经营,减少市场干扰和垃圾币的冲击,从而促进正常的市场竞争和发展。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可能发生的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各种不确定性。

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等类型。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个人或团体市场头寸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债务或贷款过程中,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默认和违约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流动风险是指由于资金撤回或市场化的资产组合调整所导致的少量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贸易或储蓄过程中,由于外汇波动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化而导致的个人或企业所持有的利润损失。

政治风险是指状况变化导致的可能造成减少投资和回报风险。

三、监管模式与方向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监管模式主要包括自律型监管、官方性监管和混合型监管。

现代化危机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探

现代化危机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探
态度 冷漠 , 务质 量 下 降 , 至 发生 违 法 违 纪事 件 , 服 甚
使 医院公 众形 象和诚 信 度下 降 。
3 医院 危机 管理 策略
2 医 院产 生 危 机 的 原 因

危 机 管理 应奉 行 “ 机 不仅 意 味 着威 胁 、 险 , 危 危 更 意 味着 机 遇 ” 积 极 行 为 准 则 , 方 面要 努 力 的 一 消除危 机 可能 对 医务 人 员 、 人 及 其 家属 造 成 的 心 病 理影 响 , 重要 的是 分 析危 机 产 生 的诱 因 、 更 责任 , 进 行深 刻 的反思 , 真总结 , 断地探 索改 进 的方法 和 认 不
们 的后勤 服 务社 会 化 管理 带来 不 利 影 响 。 因此 , 在
1 工永 红. 中医疗 运 送 的 管 理对 策 [ ] 江 苏 卫 生事 业 管 理, 集 J.
2 0 1 ( :8—7 . 0 8,9 6) 7 9
2 赖 华 平 , 烈 平 , 君 . 院 后 勤 社 会 化 现 行 几 种 模 式 利 弊 分析 陈 顾 医
对未来 可能 发 生 的危 机 类 型 及其 危 害 程度 做 出评
3 4 树立 全 员强烈 的危 机 意识 全 员危 机 意识 的 . 树立 和强化 , 将有效 提高 医院抵 御危机 的能力 , 就有 可能化 解潜 在 的危 机 , 者及早 发现危 机 , 或 延缓 危机
的蔓延 。普及 危机 管理知识 , 开展 危机 教育 , 全体 让
是 由医 院外 在 因 素 引 起 的 , 要 有 : 主 自然 灾
害, 人为破 坏 和社 会 宏 观 环 境 危 机 。如 公 共 卫 生 突
江 苏 大 学 附 属 昆 山 医 院 通 讯 作 者

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初探

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初探

监管 以金融服务功能为标准进行分类管理 通过对金融控股公 司的监管实现对金融服务领域的统一监管 可见 随着经济金融 形式的变化 金融监管由分业向混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正在加强
第三 国际银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加强 金融国际化 金融全 球化的迅速发展使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变得必不可少 巴塞尔委 员会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7 年 9 月发布的 有效银行监 管的核心原则 除了保留 1988 年 巴塞尔协议 的基本内容外 又增加了金融当局的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两项新要求 为国际金 融监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 其他的国际组织如 I MF 支付清算系统委员会 离岸银行金融监管组织 以及一系列区域 性监管组织都对国际银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加强做出了贡献 随着 金融一体化 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充分合作基础上的全球统 一协调监管己是大势所趋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 SE EDUCATI ON 143
4 加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政策建议 面对 2 1 世纪银行监管发展的新趋势 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经 济 金融发展水平 借鉴国际上的最佳监管实践 结合自身特点 逐步探索并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银行监管方法和 监管体制
1 建立和完善银行监管的法规体系 我国金融立法落后 已有法律 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一方面要加强银行立法工作 适 应新形势的需要 如尽快建立有关市场退出 网络银行 外资银 行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及时修补银 证 保业务衔接界面的监管 法律 法规 行政规章 另一方面 应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与要 求 对我国现有金融法律 法规和制度做相应的调整 要及时做 好相关法律法规废 改 立的工作 同时 对这些规章制度要及 时发布 增强监管的透明度 真正作到以公布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进行监管
1 引言 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 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不 断爆发 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 许多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都 经历了相当严重的银行业危机 加强银行业监管 防范化解银行 业风 险等问题已被 各国银行监 管当局和国际 金融领域所 普遍关 注 我国加入 WTO 以后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从而给银行监管工 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加强和改善银行监管 对于提高我国 银行竞争力以及防范和化解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具有极为重要的 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4年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范文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危机,是威胁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它不仅是社会的焦点,更是每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

为应对这一挑战,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灵活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以实现信息的高效收集、准确传递和科学决策。

二、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1. 体系架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应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四个主要环节。

其中,信息收集是基础,信息处理是核心,信息传递是关键,而信息反馈则是保障。

2. 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整个体系应具备系统性思维,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持。

(2)实时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传递。

(3)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灵活性原则:根据不同危机情况,灵活调整管理策略。

3. 构建内容(1)信息收集: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媒体、社交网络、专业机构等。

(2)信息处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和评估,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信息传递: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网络,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4)信息反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三、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1. 运行流程(1)危机预警: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危机预警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

(2)危机应对:根据预警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3)危机处理: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4)危机评估与总结:对危机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应对类似危机提供参考。

2. 运行保障(1)人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2)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效率。

(3)法律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法律支持。

企业危机管理初探

企业危机管理初探

企业危机管理初探身处当今时代,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直接带来了媒体舆论监督力量的增强,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因突发事件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若处理不慎,将引发企业危机。

如何做到未雨绸缪、识别危机、化危为机,是应该认真思考和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什么是企业危机和危机管理企业危机是危及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与事件。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

根据危机发生源,企业危机分为产品危机、诚信危机、媒体危机、法律政策危机等四种类型。

危机的生命周期分为酝酿期、爆发期、扩散期、处理期、处理结果与后遗症期,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持续性、破坏性、敏感性、社会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严重损害,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动态过程。

危机管理贯穿于危机性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具有居安思危、快速反应、真诚坦率和效率性、协同性、安全性、合法性、科学性、程序性、适度性、透明性等特点。

二、危机管理要把握四个重点(一)把握公众的心理特点。

危机管理涉及人,既包括危机事件的当事人和事件的直接利益关系人,也包括那些与危机事件没有直接厉害关系但关注事件的社会各方,如社区、网民、专家、媒体、政府、国际社会等。

媒体有可能客观真实地披露了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可能因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报道人员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有所不同带来报道不全面或不真实。

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危机事件的当事人很快被卷入事件的漩涡中心,成为公众和媒体议论的焦点。

在媒体的引导下,公众一般具有高度关注、有罪推定、同情弱者、跟随舆论等心理特点,把握公众的心理特点,找准企业制定危机应对措施的方向,是危机管理的重点。

我国构建信用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

我国构建信用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

我国构建信用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信用监管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信用记录不良、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的现象,给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当前的信用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监管漏洞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构建我国信用监管体系的对策势在必行。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信用监管体系的现状,加强信用监管法律法规建设,优化监管机制,以及完善监管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信用监管的能力和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增强社会信用体系的稳定性。

探讨我国构建信用监管体系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2 研究意义信用监管体系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信用监管体系的意义在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研究信用监管体系的意义还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信用环境的影响。

建立健全的信用监管体系,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行为的积极性。

2. 正文2.1 我国信用监管体系现状分析我国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信用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顺畅,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不高。

一些企业存在信用记录不良的情况,但由于监管手段不够严格,导致这些企业还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用贷款、资金支持等,给整个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作者:***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4年第02期摘要:隨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危化品的使用量和储存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某市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文章从监测预警系统业务流程、系统架构、功能设计、系统部署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实践表明,该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及智能分析、物联监测和预警等功能,实现了对危化品企业的实时智能监管,提高了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为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效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视频智能分析;物联网技术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危化品在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等过程中,极易发生泄漏、火灾、中毒、爆炸等事故[1]。

危化品事故具有发展迅猛、复杂多样、危害范围广、次生衍生事故多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2]。

2015—2019年,危化品生产、运输等环节曾发生10起重特大事故,导致344人死亡,危化品重特大事故未得到根本遏制。

2019年5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安委办〔2019〕11号),要求加快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动态监测和自动预警,不断提升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在此背景下,某市应急管理部门投资建设了一套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将危化品相关企业纳入统一监管。

1 监测预警系统业务流程监测预警系统业务主要涉及加油站、危化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企业和危化品储存经营企业,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3]。

该系统利用视频监控分析设备和物联采集设备对危化品企业监测点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将异常数据上传至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显示和统计分析。

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

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

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根据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开展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旨在提升辽宁省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监管水平,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是一项关系公众安全的工作,辽宁省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量巨大,相关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确保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安全,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先进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系统需求调研:分析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梳理监管所需的基本功能和要求。

2.技术方案设计:针对辽宁省的具体情况,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符合辽宁省实际需求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3.系统开发与实施:基于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4.数据共享与互通:建设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5.监管手段与措施:结合系统的功能,提出相关监管手段和措施,强化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监管力度。

三、研究成果和预期效果1.系统建设成果:完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的建设,具备监控、调度、追溯等基本功能,提升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监管能力。

2.数据共享成果:建设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加强对危险货物的监管。

3.监管手段与措施成果:针对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强化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监管力度。

4.预期效果:提升辽宁省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监管水平,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研究的可行性和可行方案1.资金保障:通过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配套资金和社会投资等多方面筹集经费,确保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

2.技术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借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系统的功能和效果。

《公安教育》2020年总目录

《公安教育》2020年总目录

2020年总目录【300期寄语】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砥砺前行春华秋实—贺《公安教育》创刊300期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为公安教育训练现代化服务 —《公安教育》300期寄语 立新时代之潮头发公安教育之先声 —寄语《公安教育》发刊300期 公安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贺《公安教育》创刊300期 翰墨飘香藏岁月秀笔挥舞写春秋 三十三载初心不变新时代砥砺前行—贺《公安教育》杂志出版300期 相识、相伴、相长—写在《公安教育》创刊300期之际《公安教育》不忘初心助力公安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公安教育》——我的良师益友【专稿】打好三套组合拳提升全警实战大练兵质效着眼“四个铁一般”首善铁军打造全警练兵“四化”新模式用足用好智慧训练建设成果多策并举抓好防疫战时培训落实“四个一”战时措施积极贡献教育训练战“疫”力量突出三个精准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训练工作坚持以训促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拓宽渠道创新举措推动广西公安机关全警大练兵走向纵深凝心聚力练精兵全力以赴战疫情公安部召开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教学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创新教育训练模式全面加强应对疫情实战练兵实施民警训练基地提档升级工程助推全警常态化实战练兵扎实开展《公安教育》编辑部(01-()4)毕宝文(01-05)曹诗权(m -〇6)张兆端(01 -()8 )刘瑞樓(01-10)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01-12)张启波(01-13)朱景达(01 -14 )谢礼雷新明(01-16)江云(01—17)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02-04) 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02-07) 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03-04 )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03-06 ) 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04-04 )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H -06 )宾正迎(05-04)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警务训练处(05-07 )(06-04)陈定武(06-06 )天津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06-12 ) 江苏省公安厅政治部(07-04 ) 强化七项措施全面推进战时练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人事训练处(07-07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不断纯洁公安队伍为切实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08-04 )龙江公安持续推进应对疫情实战大练兵 黑龙江省公安厅全警实战大练兵领导小组办公室(08-07 )聚焦中心工作强化战时练兵 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08-09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以伟大抗疫精神为激励坚决完成好新时代使命任务 (09-04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忠诚育警使命 (09-0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 (09-08 )智慧领跑品质推动阳光助力——广东公安院校招生工作积极创新打出组合拳 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10-04)Z T -/0S C V J I r u 〇v lrN V o N 〇o l t t n:8w <480深刻领会举办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的重大政治、法治及文化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释放未来中国发展重要信号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公安部直属公安院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在奋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中作出鞍山公安新贡献张兆端(10-06 )(11-04)(11-06)(12-04 )陈志刚(12-08)【经验交流】实施战时“六个机制”打造高原“四铁”警队以大练兵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警务实战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高素质过硬派出所长队伍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政治部(01-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公安局(02-10 )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03-09 )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从严从实开展县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政治轮训云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03-11)突出基层谋实效凝心聚智齐发力深入开展“战疫”实战练兵工作 “两手都硬,两战必胜”义乌公安全力护航复工复产创新警务模式打造北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六个一”新举措为抓手把全警实战大练兵抓紧抓实抓细忠诚履职抗疫情跟进实战强本领扎实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坚持“五个聚焦”创新疫情防控战时练兵模式以“四大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突出“科技赋能”深化“战训融合”积极构建“云上练兵”新模式 党建引领织密红色防疫网务实笃行打好防疫阻击战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复杂社区社会治理—以湖州龙溪街道罗师庄社区公安治理为视角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04-08 )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04-10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公安局(05-1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05-13 )甘肃省公安厅大练兵办公室(06-15 )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政治部(06-18 )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07-10 )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08-11 )广州市公安局松洲派出所(08-13 )突出机关引领推动全省公安业务部门实战大练兵高位推动强部署紧贴实战练精兵立足实战铸就精兵创新举措锤炼本领坚持“六同步”机制助力全警实战大练兵提档加速创新思路举措全面助力教育整顿试点工作以“东融”为战略导向推行“六强”实战练兵机制成效凸显洋炼实战实训技能锻造光谷公安铁军马长林(09 -12)辽宁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10-09)江西省公安厅刑事警察总队(10-11 )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10-14)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政治部(11-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教育培训支队(11-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公安局(11-15) 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12-12)【队伍建设】以教育训练提升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公安文化的价值内涵及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基层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研究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智慧警务创新建设路径探究新媒体时代公安宣传发展探究发挥民警训练主阵地作用打造新时代公安铁军红色记忆与公安民警政治定力建构—以龙岩市公安局“三红三最”实践为例忠诚文化对公安队伍核心战斗力激发的路径研究践行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上海公民警校的办学实践和思考在制度轨道上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构建契合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的公安党建队建工作模式 着力增强人民公安仪式文化的育警功能试论公安派出所战斗力提升的工作机制创新聚焦一线防疫强化战时教育积极培育移民管理警察职、丨k精神陈荣潘武斌王利兴(01-21)杨建云(01 -24)刘学刚(02-13 )耿利销奇原(02 -16 )管子琪(03—14 )越作成(03-18)赵颖(04-13)曹礼海((>4-18)蔡东(05-18)王其龙(()6-21 )唐秩南关通(06-24 )袁忠民(07 -14)冯艳梅王少臣(07-17)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教育警务处(08-16 )赵慧玲(08-19 )2020/12->>坩嬅瑭一G〇NGANJIAOYcI08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湖州实践与探索秉承改革基因强化创新驱动全力提升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全力锻造“四个铁一般”首善公安铁军“四史”教育:公安机关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新引擎量化民警先锋指数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国际警务合作“软实力”整合式从严管党治警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以湖南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党总支为例立足实际从严把关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夏文星(09-15)张祖武(09-19) 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1()-19)汪强(1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局(11-18)罗赞(11-21)刘湘奇彭泽刚谢丁科(12-16)万有林雷铭徐晗天(12-22 )【警训研究】公安入警训练实践教学训练体系研究以“六个聚焦”抓实全警实战大练兵铁路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实训探索与实践以政治建警和科技强警为抓手全面提升实战训练水平基于实战化的“司晋督”培训改革思考浅谈基层公安机关如何扎实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紧密围绕“练兵主体”扎实开展“随机教育”—用“随机教育”服务保障“大练兵”绩效提升的做法解析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对我国警务射击训练的启示—以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模式为例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助力新时代公安派出所长履职能力培训丁.作 —以辽宁公安派出所长学校为例基于A R技术的警务技能类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新警带教与职业生涯规划深度融合探析虚拟警务战术训练系统浅析新警招录体能测评项目的模式设计与探讨公安民警实战化体能训练研究一基于美国“陆军实战体能测试”分析关于警务实战技能练兵若干基本问题探析—从全警实战大练兵的视角全方位做实培训锻造过硬公安铁军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外警培训国际竞争力新时代警务实战教官核心能力及培育路径探微公安机关蓝军建设和红蓝对抗演练的现状及深入路径分析红蓝对抗磨利刃增强“五性”练精兵—绵阳市公安局组织红蓝对抗演练的做法介绍正和博弈视角下警队蓝军建设探索与路径警察现场执法遇抗控制模块化训练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基于课程体系的基层公安在职培训标准化课程(业务类)开发模式研究 基层民警培训中警察防卫与控制“微课”建设的思考钟梅(01-29)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公安局(01 -33 )王晋媛(02-20 )阮回志(02-23 )李文王颖(03-20)龙玉平(03-25)王家明(04-23)黄国彰(04-28)李昕(05-23 )张军(05-27)乔木(06-29 )赵文杰(06-33) 何剑孔令南黄一峰(07-22)江巍(07-26)雷荣(08-23)韩慧于洋(08-27)姜水(09-23)马加民石斌(09-27) 张宁王利兴章兵(10-24)朱俊强(10-29 )刘畅赵安晓宇陈帅锋(11-24)陈峰马金谨(11-29) 苏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12-27 )刘波亓兵(12-32)【培训课堂】数字公安派出所建设的困境及破解策略—以三圈理论为分析框架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思考完善多民族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考大数据时代公安基础信息采集五步工作法滕羽魏永忠(01-36) 陈新川章友峰黄清观(01-41 )陈瑛黄钰(02-26)刘枧胡鹏(02-30)Z r / O C N J O C S J I ru〇v lr N V C D N 0 9 1 !®躲$ <4 82强化五种机制提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警务能力疫情防控期间监管民警心理状态分析与应对—以上海市公安局为例新闻舆论工作是公安机关政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公安群众工作中微信沟通的特点和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中的经验做法主办侦查员遴选原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对交通警察执法冲突事件解决方法的思考“时度效”策略在突发事件舆情处置中的运用—以沈阳“3 •28”纵火爆炸袭警案为例基于全国交警网校开展公安交警实战大练兵实施路径的探索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警察取证能力培训的实践与创新新媒体时代警察在镜头下使用警械执法的趋势与应对策略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提升建设研究—以非致命武力电击器有效使用和训练为例基层公共安全精细化治理的实践与思考一基于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吴泾派出所的实践大型体育赛事安保中无人机应用方案研究—以《大型活动安全要求》为视角突发重大公共事件中公安民警国家认同与职业认同建构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智慧赋能:实现精准警务的利器—“警务中台”辅助支撑“110”接处警实战案例评析公安交通管理职业培训模式的演变与创新探索基于V R技术的警务危机谈判训练设计初探一线民警在镜头下执法的舆情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基于S P O C的在职民警培训模式探索【实战技能】对无人机反制系统加强监管的思考民警心理调控在基层警务实战射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警务查缉方法论警察最小处置单元新时代我国警察执法武力使用的发展趋势一论非致命武力电击器的有效使用多对一控制技术的要素分析试析警务危机案(事)件的危机谈判与武力处置浅谈持刀肇事警情的现场处置浅谈伸缩式警棍(机械棍)紧急开棍击打术在警务实战中的运用警务智能头盔实战应用研究浅析公安民警使用武器的“判明”对民警最小作战单元实战训练的思考论T E C C战术紧急伤员救护的必要性—以近年来民警牺牲案例为视角【执法探索】整体性视域下的大数据时代警务治理现代化构建大数据资源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初探张俊艾滟琪(03-28)程瑞芸宋向明高人琼(04-31 )倪超(04-36 )张萌栩(05 -31)刘启刚(05-36 )张伟(06-36 )赵黎(06-39) 赵文涛陈栋邵咏秋(07-31) 罗文华董文哲杨润凯(07-35 )李峰李建木志友(08-30)陈晓明陈永辉(08-33)余亚梅(09-31 )李宁(09-36 )姜林李连梅(10-32)沈峰左欣品(10-36 )许锡忠陈栋邱惠敏(11-33 )商明杰(11一37)赵黎(12-36 )蔡萌陈燕(12-40)车颖冯登超齐霞(01-44)海波(02-34)李文渊何薪(03-33)陈路石斌李尚(03-36 )陈晓明丁勇陈永辉(04-40)郑建福(05_41 )谭如坤(〇6-43)江云(07-39)陈宝龙童泽洋(08-37 )彭斌(09-40 )师博(10-39 )张正伟周保荣(11-42)陈路李尚郑永红(12-45)邓雁玲(01-48)庄金斌傅明祥(02-39 )警察武力的法律地位暨重要意义—对《人民警察法》基础理论的再审视践行“枫挢经验”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湖州公安“家园卫士”工程为例疫情防控下公安现场执法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大数据挖掘在“盗三车”案件预防中的应用探索—以A市B区部分地区为例论待办案件与指导性案例相似性识别规则的建立—以侦查自由裁量权的规制为视角新时代设立袭警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关于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的几点思考新时代公安机关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形势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对违警、抗警、袭警行为的几点思考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机关应对疫情执法安全研究—以贵州省为例【教育论坛】构建特色鲜明的忠诚教育体系提高公安院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水平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践行公安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经侦大数据人才培养初探公安队伍“四化”建设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究厚植忠诚底蕴培育警界英才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多维思考(上)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多维思考(下)校局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缉私人才培养为例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疏解之策“校局合作育人共同体”:新时代警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聚焦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高素质侦查专门人才—广东警官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公安大学经侦方向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安院校S P O C联盟构建研究关于新时代应用型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传承优良传统发扬“评估精神”奋力开创河南警察学院发展新局面紧抓“能力”“质量”“特色”实现新时代贵州公安教育新飞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推进大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人为本的公安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聚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论警务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学科建设】新工科视域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建设研究智慧公安背景下加强治安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新时期公安院校反恐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工科背景下数据警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一流”视域下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建设初探徐忠宁(03-39)卢维英余赛赛韩正(04-44) 刘金钟罗斌靳卫彬(05-44)崔蟲李志萍赵加贵(06-46)赖彦西(07-42)谯冉吴广宇(08-42)雷鑫洪(09-45 )张雅洁(10-43)徐忠宁(11 -45)陈会鹏(12-48 )游晔(01 -53)刘琳丽(01—57)戴蓬(02-42) 李佳孙静张敏(02-47)蒋珍明(03—43 )张兆端(03-46 )张兆端(04-48 )邵贞(04-52 )刘睿薛芳(〇5 -50)李先波(05-55 )张文彪(06-51 )戴蓬(07-45 )江林升(07-51 )韩锋(08-46)王伟平(09-49)阳成俊(09-54) 王立刘振起孙世彬(10-47 )王新猛邱明月(10-50 )王龙(11-49)唐雪莲陈瑛(12-52)米佳(01 -61)朱得旭(02-50 )宋森(04 -57) 王娟兰月新夏一雪(07-56)周长明代勇(11-54)【教学研究】公安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经验谈—以“视频侦查实战应用”S P O C为例信息化视域下侦査专业合成作战之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一依托学院侦查综合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从“千校一面”到“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初探—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目标、路径及成效之实证分析关于扎实开展公安院校战“疫”思政课教学的思考疫情防控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公安院校思政课移动教学路径探究论禁毒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以湖南瞥察学院为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公安院校线上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公安院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以福建警察学院为例论科教融合模式培养刑事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探索公安院校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公安学院为例公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的基本遵循试论教学督导与大学质量文化传承关系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国家治理前沿”课程建设为例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公安院校“云计算与数据挖掘”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公安院校虚拟案例教学探索警察院校体育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警察学院“防卫与控制”课程为例公安院校M P A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与进路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公安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警械实战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公安院校“智慧+实战”教学模式探究现代瞥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实战导向的警察应急体适能课程建设公安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库构建路径一一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金课”建设视阈下的“警察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何芳州张丽云王冶(01 -65 )杜航(02-54)阮倩(02-60) 金诚叶涛王寅谊(03-53)刘颖(03-60 )汪强(03-64)岳光辉尹伟中(04-62 )汤芙蓉(04-66 )周定平杨文礼(05-60)冯洁(05-64 )杨瑞琴赵凌艺钱尊磊(06-56 )顾东升(06-59)张红梅(07-60 )杨生树马洪根(07-64)朱旭东(08-52 )张冬冬郭晓春(08-57)袁沂滨(08 -61 )陶战波(09-59)贾鼎(09—64 )李辉赵家正(10-55)刘兵兵(10 -60)王明志(10-63) 顾海艳刘晓迁朱涛(1〗-59) 冯玉梁王德新(11-63)马文海(12 -57)段林萍(12-63 )【院校管理】智慧公安背景下的全警实战大练兵—以上海公安学院为例公安院校学生身份认同初探四个合作: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重要路径公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浅析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公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及提升策略新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社团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社团为实证依据 “学生瞀察团”组建模式探究—-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龚海燕丁晓丹(m_7〇) 李菲郭伟(01_73)郑群(03-68)曾红燕(04-70 )管满泉(()4_75) 张萌夏培芳(05-69)郑重(06-62 )吴冬夏(06-67)“00后”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凋查与思考正念训练在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提升公安院校教学院系党建工作质量研究基于提高公安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社会实践体系探析与思考警体战训专业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初探一以防卫控制课程教学为例“6+1”发展指数下公安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及行动策略研究以训词为指引以抗疫大考为教材加强公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刘 青(07-68)岳彩壮刘洪广(08-65 )徐伟(09 - 68)雷雅敏唐莹斌(10-69 )刘连发(11-67 ) 薛姣(11-71) 李龙飞(12-68 )【域外警务】香港警务实战训练的教学与管理理念及启示域外国家警察事权划分探析及借鉴国际刑警组织打击国际药品类犯罪的行动框架及其借鉴意义 反恐学科结构、专业发展、核心课程研究:以美国高校为例 辛辛那提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评析及启示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警务合作需求、挑战与趋势 巴基斯坦警察执法体制与教育研究域外警务模式比较研究——以热点警务、情报主导警务及预测警务为例 “一带一路”视域下涉外警务人才联通:角色、需求与路径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柬警务合作研究美国涉网犯罪形势及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运作启示李耀光唐林军(02-66)谯冉(02 - 71)杨春赵宇(03-72)邵安(05-73 ) 刘扬(06-71) 黄德凯(07-72 ) 吴凡(08-70)厉翔宇郭伟(09-72 ) 王鑫陈宏伟(10-73)宋少军(1卜74)庄华冯坤美(12-72)【资讯集萃】第十四届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决赛举行等五则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总队长座谈会暨网上督察培训班举办等十则 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战时表彰奖励工作等六则天津公安机关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津门铁军等三则 北京市公安局110在战“疫”中全方位推进大练兵等三则 全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等十二则 公安部直属机关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等二则 公安部部署教育整顿试点工作等九则 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在京召开等三则全国公安机关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热潮等六则 全国公安机关教育整顿试点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等三则 公安部部署学习贯彻中央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等六则 2020年总目录(01-78 ) (02-77 ) (03-78 ) (04-79 ) (05-79 ) (06-77 ) (07-79) (08-77 ) (09-79) (10-78 ) (11-79 ) (12-78 ) (12-80 )1期封面:雪中执勤(摄影:胡廷和)封二、前插:《公安教育》300期回眸后插一: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实战大练兵进行时后插二、封三:福建省公安厅举行全省公安机关冬季实战大练兵汇报演练 封底:湖北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省级教官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2期封面:江苏大练兵竞赛展演——女警方队(摄影:刘松)封二:龙岩市公安局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中插:广西梧州公安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拉开序幕 封三:玉门油田公安分局大练兵冬训常态化进行时 圭才底:青海:让基层成为青年民警成长的“第一课堂”3期封面:守土有责(摄影:胡廷和)z r o s C N l fl A〇<「NV9§9|赋箱供<486封二、中插:疫情当前湖北警训部门在行动封三、封底:擦亮青春底色书写无悔青春一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青年民警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4期封面:感谢有你!护卫樱花季的那一抹青绿!(摄影:刘松)封二、封三:广东省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战时训练中插:杭州市公安局创新战时培训体系强力支撑战“疫”一线封底:云南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练兵5期封面:2020年4月1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休舱。

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监管系统建设方案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监管效能和监管质量,各行各业都有着建设自身监管系统的需求。

监管系统作为监管工作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实现对被监管对象的全面监控、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等功能。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高效、准确、稳定的监管系统,以满足监管部门对监管工作的需求,提高监管效能和监管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 - 提供全面的监管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各行各业监管的需要; - 实现对被监管对象的全面监控,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功能; - 提供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 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恶意攻击和数据泄漏等风险。

建设方案监管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需要对监管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功能设计,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监管部门的需求。

系统架构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便后续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优化和升级。

2. 数据采集与处理监管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对被监管对象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

根据监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信息来源,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渠道和数据接口,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采集的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3. 数据分析与挖掘监管系统的另一个核心功能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通过应用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监管对象的行为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异常和风险,并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管质量。

4. 风险预警与应对监管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

通过对监管对象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风险预警与应对功能的设计要结合具体的监管需求和风险特征,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和预警机制,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的预警信息和建议。

宏观审慎监管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宏观审慎监管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金融观察Һ㊀宏观审慎监管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对策研究储㊀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ꎬ广东广州511370)摘㊀要:近年来国外金融危机频发ꎬ对我国新兴金融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ꎮ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ꎬ但在金融危机面前ꎬ其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存在一些不足ꎮ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深化ꎬ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ꎬ不难发现ꎬ中国银行业存在诸多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ꎮ这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ꎮ为此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科学归纳的方法ꎬ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ꎬ揭示了审慎监管的内涵和特点ꎬ并结合当前的政策背景ꎬ提出了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对策ꎮ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ꎻ系统性风险ꎻ银行业中图分类号:F8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21)25-0151-03Researchonthecountermeasuresofsystemicriskpreventionandcontrolinbankingindustrybasedontheperspectiveof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ChuYu(GuangzhouCollegeofAppliedScienceandTechnologyꎬGuangzhouꎬGuangdongꎬ511370)Abstract:Inrecentyearsꎬtheforeignfinancialcrisisfrequentlyꎬalsohascertaininfluencetoourcountryemergingfinancialmarket.BankingfinancialinstitutionsarethemainbodyofChina sfinancialmarketꎬbutinthefaceofthefinancialcrisisꎬitsabilitytoresistsys ̄temicriskexistssomedeficiencies.Onthedeepeningofbankingsupervisionꎬcombinedwiththeframeworkof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ꎬitisnotdifficulttofindthatChina sbankingindustryispronetomanysystemicrisks.ThishascreatedsomeobstaclesforthedevelopmentofChina sbankingindustry.ThereforeꎬthroughthemethodofliteratureanalysisandscientificinductionꎬthispaperanalyzesthesystemicrisksexistinginChina sbankingindustryꎬrevealstheconno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prudentialregulationꎬandcombinesthecurrentpolicybackgroundꎬ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forpreventingthesystematicriskofbanking.Keywords:macroprudentialregulationꎻsystemicriskꎻbanking一㊁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理论概述(一)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与来源1.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概述在金融领域ꎬ系统性风险是指国家因多种外部或内部的不利因素经过长时间积累没有被发现或重视ꎬ在某段时间共振导致无法控制使金融系统参与者恐慌性出逃(抛售)ꎬ造成全市场投资风险加大的现象ꎮ纵观我国整体金融体系布局ꎬ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ꎬ牵一发而动全身ꎬ起着不可替代的效果ꎮ同时ꎬ金融业监管当局与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诸如货币当局等金融机构联系较为密切ꎬ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ꎮ于是ꎬ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造力与企业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ꎮ这就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集中体现在金融体系中ꎬ并将会在某个时间点爆发ꎬ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终发展为银行业危机ꎮ换句话说ꎬ银行业危机最终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增长ꎮ2.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导途径研究表明ꎬ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一般通过资本流动性渠道和信息传导渠道两个方面进行风险传导ꎮ首先ꎬ当商业银行缺少资金时一般会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去获得资金ꎮ这是因为如果银行无法偿还债务资金ꎬ出现资不抵债ꎬ将对自身的经营保障和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ꎮ资金的流动性将导致风险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其他银行ꎮ其次ꎬ随着银行间支付结算机制的不断发展ꎬ跨行金融交易和商品的深入推进ꎬ资金传导网络日益多元化ꎬ为银行转嫁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可能ꎮ商业银行的这种主要的传导途径具有流动性效应ꎬ很容易将风险在银行系统间进行转移ꎬ以至于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ꎮ最后ꎬ在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初期ꎬ个别行业的小型风险开始显露ꎬ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ꎬ主要关注自身的风险状况ꎮ当一家商业银行因受负面因素影响而资不抵债的消息传出时ꎬ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ꎬ参与者会尽快从中取出资金ꎬ以减少损失ꎮ由于信息收集具有较高的成151作者简介:储钰ꎬ男ꎬ汉族ꎬ安徽阜阳人ꎬ本科在读ꎬ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学生ꎬ研究方向:历史教学㊁金融学ꎮ本ꎬ且市场成员存在从众心理和羊群行为ꎬ随着这种负面消息在金融体系中的进一步传播ꎬ他们会对贷款资金采取同样的行动ꎬ导致风险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传递给其他银行ꎬ从而影响整个金融渠道的运行ꎮ(二)宏观审慎监管的界定与特点1.宏观审慎监管概述在国际上ꎬ宏观审慎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法ꎮ1986年ꎬ国际清算银行在其公开文件中正式引用了 宏观审慎 一词ꎬ以支持 整个金融体系和支付机制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ꎮ2000年ꎬ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克罗克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将金融稳定划分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个层面ꎬ同时分别对应实施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稳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和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ꎮ此后ꎬ宏观审慎监管被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ꎬ并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相关研究和政策报告中ꎮ近年来ꎬ全球金融危机频发ꎬ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监管的反思ꎮ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把重点放在了维护金融体系完整性方面ꎬ而宏观审慎监管在公众看来已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工具ꎮ不仅是金融市场ꎬ信贷市场㊁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体系都体现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上ꎮ截至目前ꎬ现有研究主要从传统宏观货币政策面临挑战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ꎬ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在信贷层面对供给影响的差异ꎬ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ꎮ但从现有文献来看ꎬ当前研究在理论体系的完善㊁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㊁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以及相关工具的融合等方面仍需深入ꎮ2.宏观审慎监管特点(1)系统性监管宏观审慎监管旨在缓解系统性风险ꎮ与单一混合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相比ꎬ宏观审慎监管强调对整个金融业和金融机构的监管ꎮ同时ꎬ要防止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和大规模的金融不稳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ꎬ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ꎮ(2)宏观范围性宏观审慎监管的范畴是整个金融业ꎬ主要的监管对象是银行业和金融机构ꎮ与微观审慎监管不同ꎬ微观审慎监管体系是针对每一种监管类型而建立的ꎬ而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则是通过对市场结构和其他宏观层面要素的监管而建立的ꎮ(3)监管传导性宏观审慎监管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导性的监管模式ꎬ对不同经济周期的各类金融机构制定监管要求ꎬ在整体调控意义上对不同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ꎮ宏观审慎监管是建立在微观审慎监管的历史数据和数据解释绩效基础之上的ꎮ整个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是通过对单个实体的微观审慎监管建立起来的ꎮ(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内容通过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分析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内容ꎮ一是宏观审慎研究ꎬ即结构性风险识别和评估ꎻ二是宏观审慎监管ꎬ即政策框架和监管维度ꎻ三是宏观审慎监管运行结构ꎬ即治理政策和治理结构ꎮ1.宏观审慎分析在国内ꎬ业内人士普遍认为ꎬ宏观审慎监管的初衷是防范系统性风险ꎬ评估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整体ꎮ在宏观审慎监管层面ꎬ通过数据收集㊁定性和定量分析㊁预警㊁宏观压力测试以及最终的跟踪和评估ꎬ建立和修正了金融体系中跨行业㊁跨市场的金融风险ꎮ2.宏观审慎监管对于调控政策ꎬ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政策工具ꎮ宏观审慎监管已被巴塞尔委员会纳入«巴塞尔协议Ⅲ»ꎮ协议明确指出ꎬ应对系统性风险需要各国监管部门加强监管ꎬ政策工具应充分利用系统价值㊁逆周期资本㊁追加资本等宏观审慎监管机制ꎬ因此ꎬ宏观审慎监管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ꎮ3.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框架宏观审慎政策是与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独立和互补的ꎬ以促进金融稳定和增长ꎮ宏观审慎策略并不总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遏制系统性风险的政策ꎮ我们不仅需要审慎监管ꎬ还需要健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㊁强劲的宏观经济环境㊁健全的金融机构㊁健全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危机管理进程ꎬ以维持金融环境稳定ꎬ规避系统性风险ꎮ因此ꎬ宏观审慎政策只是维护金融稳定的行政安排和政策ꎮ二㊁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一)银行业的金融监管政策缺乏远见和缓解措施当今的银行业金融监管实行顺周期的金融监管ꎬ包括资本监管㊁信用违约㊁存款准备金等监管措施ꎮ目前ꎬ银行业资本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ꎬ由于银行业的资本和风险资本相互适应㊁相互协调ꎬ银行业通常采取限制信贷供应的办法ꎬ通过降低成本来满足宏观资本监管的预期和条件ꎮ因此ꎬ它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可获得的社会信贷减少ꎬ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ꎮ在银行内部ꎬ系统性风险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是顺周期的ꎬ那么ꎬ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ꎬ就会导致经济收缩ꎮ(二)银行业宏观管理主体运作效率低下目前国内的金融业监管主体是 一行一委两会 ꎬ但是监管主体协调机制不完善ꎬ会由于缺乏沟通而引起监管缺位ꎮ具体来说ꎬ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ꎬ权责不对应造成政策难以上行下效ꎮ在我国目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与下达政策ꎬ而各地央行的分行承担推行的责任ꎮ当分支行处理风险时ꎬ还需要层层上报得到总行的批准ꎬ这就会导致错过最佳的处置时机ꎬ影响政策实施效果ꎬ政策制定的初衷无法实现ꎮ其次ꎬ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ꎬ单独监管会造成监管盲点ꎮ目前ꎬ我国的分业监管模式将有利于监管专业化和趋同ꎬ并将实现分块监管ꎮ随着中国人民银行㊁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出现交叉ꎬ比如多重监管或行政真空ꎮ最后ꎬ金融机构内部监管缺失ꎮ目前ꎬ一些金融机构并不重视内部监管ꎬ取代金融机构内部监管的央行负责监管ꎮ这将导致央行大量使用监管资本ꎬ并逐渐缺乏自我监管ꎮ(三)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事后监管需要加强为了保证监管的公信力和准确性ꎬ对宏观金融风险的事后监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ꎮ当前ꎬ我国的事后风险监管机制亟待加强ꎬ特别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ꎬ从行政角度看ꎬ事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存在制度性缺失ꎮ目前ꎬ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ꎬ缺乏可接受的科学有效的风险等级和类型划分管理方法ꎮ其次ꎬ从监管技术的角度看ꎬ我国对事后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性有待提高ꎮ目前没有定期㊁完整的系统性事后风险评估审计ꎬ风险监督只停留在账户查询和凭证审计上ꎬ监督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ꎬ监督效果较差ꎮ251金融观察Һ㊀三㊁加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政策措施在 十三五 规划中ꎬ中国提出了宏观审慎管理结构的发展标准ꎬ要求建立符合当前金融环境的监管框架ꎮ通过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与配合ꎬ形成一个连贯有序的格局ꎬ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ꎬ关注由于监管不慎所产生的风险积累ꎮ因此ꎬ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加强前瞻性预期管理中国金融监管最关键的目标是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ꎬ优化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液的流动性支持和财富增值效应ꎮ如何加强我国的预警能力ꎬ是新兴发展中大国高效预警体系的重要任务ꎮ开展短期㊁中期和长期风险预警ꎬ监管要与金融业务的监管指标相配套ꎮ因此ꎬ需要加强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及时监管ꎮ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严重程度ꎬ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确定相应的应对机制ꎬ并依法采取措施ꎬ增加信息报送频率ꎬ督促自查ꎬ要求充实风险管理力量ꎬ做好风险提示和通报ꎬ开展监管谈话㊁责令其暂停部分业务㊁限制其自有资金运用的规模和方式㊁责令其停止新设分支机构等监管措施ꎮ(二)夯实监管力度ꎬ促进银行业主动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首先ꎬ在风险转移过程中ꎬ国家应及时对系统性风险过大的银行进行分类ꎬ然后对风险溢出银行进行差别化管理ꎬ并在风险发生前㊁发生时和发生后采取系统的三级监管措施ꎬ进一步减少和遏制银行业产生系统性风险ꎮ二是从银行业自身来说ꎬ要加强自身建设ꎬ保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的基础上严格遵守现行体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ꎬ增强风险承受能力ꎬ以减轻自身市场管理过程中极端负面外部冲击的影响ꎮ与此同时ꎬ商业银行应加强在受到外界影响之前对威胁的评估能力ꎬ提前制定风险管理步骤ꎬ建立银行业分业经营程序ꎬ以规避和化解各种系统性风险ꎬ遏制其进一步蔓延ꎮ(三)银行业金融监管要从注重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要不断加强与对外开放程度相适应的监管流程和方式ꎬ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有序ꎮ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还包括金融监管从非审慎的数量约束向审慎的一致性方案的转变ꎮ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ꎬ必须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ꎮ与此同时ꎬ相关审慎监管可能会进一步加强ꎮ因此要结合我国实际ꎬ借鉴国外成熟的监管经验ꎬ弥补监管框架的不足ꎬ加强资本监管㊁行为监管和实际监管ꎬ确保监管能力与对外准入程度相一致ꎮ四㊁结语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 心脏 ꎬ要不断防范和化解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ꎬ做到经济的安全增长ꎬ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ꎮ而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ꎬ各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往来更加密切ꎬ银行间动态交易的系统性风险也会越来越大ꎮ因此ꎬ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银行业自身都要利用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ꎬ提升对系统性风险管控的意识ꎬ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ꎬ最终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ꎮ参考文献:[1]高倩倩ꎬ范宏.中国银行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运筹与管理ꎬ2020ꎬ29(3):158-168.[2]黄邦根ꎬ夏鸣ꎬ张梦婷.商业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效果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ꎬ2020ꎬ41(2):203-208. [3]侯璐.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的银行业系统风险防控对策研究[J].经济师ꎬ2020(5):109-110.[4]何东.如何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J].新金融评论ꎬ2020(1):96-107.[5]李婧.金融稳定视角下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协调制度研究[J].国际经济法学刊ꎬ2020(3):114-127. [6]赵梓盈.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简述[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ꎬ2020(4):166ꎬ158.[7]钟震.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研究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ꎬ2012(7):49-55.[8]薛怀秀.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防范研究[J].市场周刊ꎬ2019(8):95-96.(上接第150页)的新领域新场景ꎬ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刺激更多金融领域的创新变革ꎮ(二)创新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㊁模式以及金融理论ꎬ极大地刺激了金融领域的蓬勃发展ꎬ使得金融研究在挑战中发展ꎮ基于移动设备的广泛运用ꎬ大量行为数据由此产生ꎬ改善了以往无法获得数据的局面ꎬ通过建立模型等方式让以往难以预测的金融现象变得可以检测ꎮ相比于传统金融而言ꎬ行为金融科学性更强ꎬ其科学性在于意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ꎬ从事金融活动的主体是极易做出 非理性 行为的实际人ꎬ人的各项金融活动始终影响着市场ꎮ在新金融科技的风口下ꎬ行为金融学也应不断创新以此适应金融市场变化ꎮ参考文献:[1]魏谙书.行为金融学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及相关建议[J].管理现代化ꎬ2019ꎬ39(5):1-3.[2]王靖一ꎬ黄益平.金融科技媒体情绪的刻画与对网贷市场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ꎬ2018ꎬ17(4):1623-1650. [3]PETERSEꎬSLOVICP.Thespringsofaction:affectiveandanalyticalinformationprocessinginchoice[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ꎬ2000ꎬ26:1465-1475. [4]林树ꎬ俞乔.有限理性㊁动物精神及市场崩溃:对情绪波动与交易行为的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ꎬ2010ꎬ45(8):115-127. [5]张文勇.行为金融学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应用前景[J].焦作大学学报ꎬ2015ꎬ29(2):97-100.[6]王媛媛.保险科技如何重塑保险业发展[J/OL].金融经济学研究ꎬ2019(6):29-41[2020-02-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696.f.20200110.1107.006.html. [7]徐渊.金融科技重塑下的保险业与运营商的机遇[J].中国电信业ꎬ2018(12):78-80.[8]冯瑞琳.大数据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ꎬ2019ꎬ40(30):120-121.[9]周治富.互联网金融的内生成长㊁基本模式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南方金融ꎬ2017(6):17-26.351。

解决金融行业中非法集资问题的预警与监管体系

解决金融行业中非法集资问题的预警与监管体系

解决金融行业中非法集资问题的预警与监管体系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开放,金融行业中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非法集资问题,构建一个健全的预警与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预警机制、监管手段以及培育良好金融市场等方面探讨解决金融行业中非法集资问题的预警与监管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1.风险评估及早预警在解决非法集资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系统是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风险分析,如数据挖掘、信息共享等,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模型构建,从而提前发现非法集资活动。

2.完善信息采集渠道通过加强对金融行业各个环节信息采集渠道的建设,获取更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

可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在银行系统、互联网平台等处植入监测程序,实时收集各类涉及非法集资的信息。

3.加强跨部门合作解决非法集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确保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

在预警机制中,应设立专门的联席会议,并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一体化、跨部门的预警机制。

三、加强监管手段1.完善监管法规体系针对非法集资活动,应扩大以《刑法》为基础的典型经济犯罪定罪量刑范围,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同时,在金融行业中建立具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细则和流程,提高监管效能。

2.加大执法威慑力度通过加大打击力度和公开宣传力度,增强非法集资犯罪分子的风险感知。

在侦查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在取证环节采取更严格措施,并对重大案件进行及时公开宣传。

3.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从金融产品设计到销售管理再到投资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都应进行全面监管,构筑起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的坚实防线。

监管机构需加大对核心金融机构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确保从源头上减少非法集资的发生。

四、培育良好金融市场1.提升金融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广大投资者,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非法集资的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风险提示信息,开展普及金融知识的活动,增强公众对于非法集资的警惕性。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旨在建立一个全面、高效、安全的平台,用于监管港口危险货物的进出口、储存、运输等环节,提高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需求分析: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

二、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前端用户界面、后台数据库和服务器架构等。

前端用户界面应具备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和查询。

后台数据库应具备高效、可扩展和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存储和管理海量的危险货物信息。

三、系统功能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危险货物注册、许可证管理、运输监管、仓储管理、危险货物预警等功能。

危险货物注册模块负责登记和管理危险货物的基本信息、危险特性、安全措施等。

许可证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危险货物的进出口许可证。

运输监管模块负责监控危险货物的运输过程,包括车辆追踪、运输路径规划等。

仓储管理模块负责对危险货物的储存和保管进行监管。

危险货物预警模块负责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和运输情况,预测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前进行预警。

四、系统安全设计:为了保证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设计和防护措施。

其中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系统备份与恢复等措施。

五、系统开发与测试: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包括前端界面的开发、后端数据库的设计和搭建以及相关功能模块的编码实现。

在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的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六、系统上线与运维:经过测试后,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并进行系统维护与升级。

在系统上线后,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系统故障和漏洞,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个模块和环节的复杂系统,设计与开发需要对港口危险货物的监管业务和安全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才能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

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

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

从食品安全事件到交通事故,从网络安全到环境污染,无不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套监管安全长效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涉及事件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管理、事件处置、责任追究等多个环节。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事件识别机制。

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自然灾害、人为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应该建立明确的监测体系和监测指标,确保事件不被忽视或掩盖。

同时,在车辆安全等领域,应建立实时监测体系,并强化对危险因素的预警和会诊,避免事故发生。

其次,风险预警是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监测指标、统计数值等数据的分析,对潜在危险做出预警并采取措施,既可以防范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减小事故带来的影响。

应尽量将风险预警机制纳入到现有的应急预案之中,使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有效的反应。

针对风险管理,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以落实全过程风险管理的要求。

根据不同业务领域的具体需求,实现从安全事故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到风险协同等全面风险管控的特定程序与流程。

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造成的影响。

事件处置是监管安全长效机制中最为突出的环节之一。

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离不开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的配合与协作,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建立起协同机制,提高事件处置的效率和准确率。

最后,责任追究是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事故的发生,还是风险的管理,都必须根据相关责任法律规定,建立责任认定、处罚及赔偿机制,提倡依法守责,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建立监管安全长效机制是公共安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事件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以确保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我国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及其防范初探

我国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及其防范初探

我国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及其防范初探在我国的经济舞台上,上市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伴随着其发展,担保行为所带来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担保风险犹如一颗潜在的炸弹,一旦引爆,可能给上市公司乃至整个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上市公司的担保,通常是为了支持关联企业的融资需求,或者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但这种看似平常的商业行为,却隐藏着诸多风险。

首先,信用风险是一大隐患。

被担保企业如果经营不善,无法按时偿还债务,那么担保公司就需要承担代偿责任。

这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紧张,财务状况恶化。

其次,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

担保合同中的条款如果不清晰、不规范,或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都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再者,市场风险也可能随之而来。

当上市公司因担保问题而陷入困境时,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和股价可能会受到影响,投资者信心受挫,进而影响公司的再融资能力和长期发展。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担保风险,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

_____上市公司为其关联企业提供了高额担保,然而,由于关联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_____上市公司不得不履行担保责任,代为偿还了巨额债务,这使得其自身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担保风险的严重性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呢?从公司内部治理层面来看,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担保决策机制。

在决定是否提供担保之前,要对被担保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包括其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信用记录等。

同时,要明确担保的额度、期限、方式等关键条款,确保担保行为在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此外,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担保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在风险管理方面,上市公司需要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对担保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

环境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环境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环境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加强。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风险也逐渐增加,已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

二、环境风险防控系统的概念和意义环境风险防控系统是指一套完整的措施和方法,用于预防和遏制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安全。

建立和完善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可以保护公众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环境风险防控系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三、环境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1、制定环境风险防控计划。

通过对环境风险进行分析,确定环境风险防控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实施计划,并不断更新和完善。

2、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对污染源进行立体防护和管控,采用最先进的治理技术和方法,达到有效地防治污染的目的。

3、完善应急预案。

建立起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包括预防、应急处理、事故调查和追责等全方位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4、规范环境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监察和执法,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环境法规和标准的执行机制。

5、加强科技支撑。

推进环境风险防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技术含量和先进性,不断提升防控效果和水平。

6、落实责任制。

压实企业、政府和公民的环境保护责任,建立起由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民监督的环境风险防控工作机制。

四、环境风险防控系统的完善1、构建全面化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包括环境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监控、品牌管理等,以实现全方位的环境风险防控。

2、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包括无人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提高环境监察和应急处置的智能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

加强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落实区域环境总体规划及环评、排污许可、绿色供应链等相关制度安排。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和贸易流通任务。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港口危险货物的运输和储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挑战。

港口危险货物的安全监管成为了港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和开发一套完善的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于促进港口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和港口运营的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需要能够及时获取港口危险货物的相关信息,包括货物种类、数量、运输方式、存储位置等,实现对港口危险货物的全面监管。

2.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需要能够对港口危险货物进行风险评估,并能够实现对潜在风险的预警和及时处理,确保港口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

3.危险货物监管:系统需要具备对危险货物的实时监管能力,包括对危险货物的运输和存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及时处理危险货物出现的异常情况。

4.应急响应和处理: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危险货物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理,包括对危险货物事故现场的处理和调查、事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5.管理报表和统计分析: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情况的定期报告和统计分析,为港口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基于以上要求,为了设计和开发一套完善的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特点:1.数据整合和共享: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各个部门和岗位的数据收集、整合和共享,确保对港口危险货物的全面监管。

2.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港口危险货物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包括信息录入、审核和存储等。

1.需求分析:在系统开发之前,需要进行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的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2.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结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等。

3.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包括系统内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数据接口的开发等。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控系统初探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控系统初探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控系统初探作者:高芳芳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摘要】运用危机特征,构建危机管控系统,运用危机拖延性特征,分级处理危机,并合理利用危机退变性特征,将通过加入隐喻,作为更高级的共感回应,将CCI模式进一步完善应用到危机管控系统中,在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暂无先例。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心理危机;管控系统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Gao Fangfang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Heilongjiang,China; 163318Abstract: using the crisis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the use of crisis delay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of the crisis,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crisis degenerative features, will be joined by metaphor, as a common sense in response to more advanced, CCI model will be appli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research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no precedent.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control system一危机特征事物性质是事物认知的起点,事物本质特征可以决定事物性质,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到事物本质特征,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本身,对于心理危机的本质特征而言,当下学者进行了简单归纳,这些特征包括:隐秘,破坏,紧迫,无序以及突发,不确定性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心理危机的部分性质,但不足以反映出心理危机的本质特征,因此,基于这些特征之上的传统危机管理已经过时,对高校群里心理危机管控系统的构建,需要对心理危机有更为深刻的认知,笔者认为心理危机具备拖延性和蜕变性两大特征。

(精品)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

(精品)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正逐步走向成熟,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未能扩散到中国,除了我国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央银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

1998年中央银行管理体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基本上实现了金融监管的经济区域化,监管方式和内容也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

然而,从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运行看,仍存在一定的体制性障碍,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体制障碍现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不仅内部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而且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协调沟通也存在一定问题。

具体为:1.金融监管成本偏高,效率较低。

一是费用支出增加。

大区分行设立后,因监管地域大,监管对象多,使辖区内金融监管工作的各项费用大幅增加。

突出表现为文件传输、电讯、交通和会议等费用支出。

二是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由于大区行尚未建立辖内监管信息电子网络系统,因此,在搜集、整理有关监管信息和数据时,只能依靠传统的邮寄等方式。

因在途时间长,信息收集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对各地上报资料和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核查也有一定困难。

同时,受交通、通讯工具及经费限制,现场检查有所削弱。

对分行所在地以外省区的突发金融事件,因距离太远,也不能及时到场进行处理。

2.金融监管职责不清,划分不明。

首先,从人行体系内部看,金融监管职责不清主要体现为:一是分行与省会城市中心支行(营管部)之间权责划分不明。

根据有关规定,对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监管,各大区行为第一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区行只对所在省会城市的各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实施监管,而对辖内其他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监管,因条件限制一般都依赖各省会城市中心支行进行日常监管。

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进行日常监管时又因无相应权力和级别,无法很好履行职责;二是省会中支与监管办之间职责不明。

在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同时存在着省会中支和金融监管办两个人民银行机构,从二者的职责分工看,由于监管办的现场检查与省会中支按属地原则开展的现场检查关系不明,因此不可避免存在多头监管和重复劳动,因检查标准不一,往往造成对监管对象的结论认定困难。

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2篇)

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2篇)

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是辨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为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基准。

煤矿行业由于其特殊的风险特点,更有必要开展严格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从而采取全面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遏制煤矿行业事故多发的势头,煤矿行业的主要风险特点是: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应覆盖全部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一、风险防控的内涵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在人员、技术、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等法规制度,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或其他计划等对危险源进行防控。

在进行重大以上安全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二、风险防控的内容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1、员工准入管理。

建立员工准入管理标准,根据岗位要求设置人员,并分别明确各岗位员工的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准入标准。

2、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时间、季节、地点、状态等),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

3、员工岗位规范。

在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须制定员工岗位规范,并符合下列要求:种类齐全;各岗位工作任务明确;规定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确保在完成任务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应制定书面安全工作程序。

4、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

措施必须涵盖影响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

5、员工教育培训。

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工作技能和自保互保意识。

6、员工行为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管危机防范系统之构建袁园钟海嫣1摘要:通过对监狱危机管理的论述,在剖析服刑人员实施脱逃、狱内自伤自残自杀、狱内重大案件的主观原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的监管危机防范系统及其运作模式,以期保障犯情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时性、连续性,对监管安全起到预警的作用。

提出建立监管危机数据库的构想,在严把危机数据库经验数据输入关的基础上,将实现危机数据库动态管理,共享危机数据库数据和管教经验。

关键词:危机管理,监管安全,危机防范系统监狱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的核心保证,是建设和谐监狱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监狱监管安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积极作用。

监狱安全历来是监狱工作的重点和基础,没有监狱安全,就无法对罪犯实施改造与矫正,就无法实现监狱的职能。

监狱安全是监狱工作的头等大事,监狱监管安全管理活动作为一种目标明确的对象性活动,保证这种活动正常的秩序、维护其运行的安全也是首要的任务,特别是监狱监管安全对象的特殊性使秩序和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监狱是关押被判处监禁罪犯的场所,其本身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监狱的不安定性可能是先天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仅就安全而言,监狱本质上是不安全的,现实的监狱安全,是监狱与社会采取联合力量,用各种手段扼制了不安全因素,但其内部仍然时刻隐藏、酝酿着各种危险因子,时有发生罪犯脱逃、凶杀、哄监、暴狱、闹监等各种罪犯不安改造的监管危机。

监狱危机的发生,有些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但有些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如罪犯调遣和押解、狱内重要活动的警戒、防脱逃、自杀和狱内安全案件等,只要科学预测、准备充分,确保不发生问题或出现问题不酿成危机事件是可能做到的[1]。

在监狱监管安全中,犯情信息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前,各个监狱都进行了犯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工作,重点都以犯情分析会的形式开展。

但总体上缺少对犯情信息的系统化的、模式化的分析与利用。

所以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监狱危机管理机制是监管过程中经常面临的课题,而如何利用监狱系统已有的犯情信息和监管经验进行监管危机识别和预警,起到危机防范作用,如何构建监管危机防范系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1作者:袁园上海市南汇监狱监区长,钟海嫣上海市南汇监狱警长一、监管危机管理美国管理学专家诺曼.奥古斯丁说:“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含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处理的精髓。

”在危机情势中,若能客观地正视、分析和研究危机,并对危机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评估,就可能有效控制和化解危机,“危机管理是一种消除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艺术,其目的是实现对命运的更多控制”。

对于危机处理。

可供作出正确决策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其紧迫性与时耗性构成一组尖锐的矛盾,而这也正是对决策者最严峻的考验。

因此,危机管理过程是一个运用多种学科要素交叉整合、共同作用的过程[2]。

(一)4R模型[3]美国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危机管理4R模式,分为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adiness)、恢复(Recovery)四个过程。

如图1所示:一是“缩减”(Reduction)过程,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后三个阶段的完善降低危机发生概率;二是“预备”(Readiness)过程,针对危机进行预警和防范;三是“反应”(Response)过程,快速决策、协调组织和资源、遏制危机扩散;四是“恢复”(Recovery)过程,危机消除后的恢复和科学总结,为缩减提供理论和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其中,缩减是目的,预备是关键,反应是重点,恢复是基础,四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体系。

4R模型的理念在于将系统管理和分阶段具体实施步骤相结合,涵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循环过程,符合危机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中,缩减、预备、反映、恢复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提供基础支撑,后一阶段的成功也依赖于前一阶段的有效执行。

每个阶段并非孤立存在,都是成功应对危机不可或缺的要素,任一阶段的执行乏力,都可能导致整个危机管理系统的瘫痪。

图1 4R模型图(二)基于4R模型的监管危机管理监狱监管危机[5]是指对监狱监管安全构成威胁的非常规性事件和状态,例如罪犯非正常死亡,罪犯脱逃,狱内发生重大安全案件等。

监狱监管危机管理是监狱机关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法律手段和措施预防和化解威胁监狱安全的非常规事件和状态,以恢复正常的监管秩序、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特殊管理活动。

基于4R模型的监管危机管理策略如下:1、危机缩减管理策略。

危机缩减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对于任何有效的监狱监管危机管理而言,危机缩减管理是其核心内容,是危机管理要达到的目标。

因为降低监管危机发生的风险、避免危机处置时间的浪费、强调警力资源的有效分配和管理,可以大大缩减监管危机发生时的损失和影响。

2、危机预备管理策略。

危机来源于不确定性,而危机预备管理是要清楚地认识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性,预先准备,随时做好应对的物质、精神和措施方面的准备。

在监管安全中,监控和预警是一个整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对服刑人员、设施物品、重点时间段等的监控,落实各项监管安全制度,时刻准备着将监管危机消除在萌芽中。

而监管危机防范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服刑人员的情绪、心理和身体等发生变化,对服刑人员所处的环境分析,对服刑人员的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和判断,并发出预警信号给监狱民警,达到危机防范的作用。

3、危机反应管理策略。

在监管危机来临时,监狱民警应做出即时快速的反应以策略性地解决危机。

迅速启动危机管理组织系统,有效处理狱内突发事件;及时修定危机应急计划,执行紧急示警步骤;确定处理危机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全权向外界解释真相,以防谣言流传;找出主要危机或者危机的重点,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力求在危机扩大之前采取果断的应对措施控制危机。

即危机的及时识别、决策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实施等,都属于危机反应管理的范畴。

事先制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预案及危机应对手册,加强教育培训,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融入危机预防的演习和培训,加强与武警部队、检察机关、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以取得密切的支持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4、危机恢复管理策略。

恢复力,一是指在危机发生并得到控制后的善后管理,主要任务是消除危机后果,消除物质、人身和心理各方面的不利后果,主要是对有关人员心理的创伤,因其短时间难以愈合,效果不太明显,潜在危害较大,凶而消除难度也大,处理时要有极大的耐心。

二是指在危机管理结束后的总结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支持,避免重蹈覆辙。

要对危机发生的原因、怎样预防危机、怎样处理危机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亡羊补牢”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找把“危机”转化为“机遇”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监狱管理机关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监管秩序持续稳定,监狱运行态势良好。

但由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监狱同样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隐患,监狱监管危机的突发性、多发性、特殊性、破坏性及对社会治安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监狱除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外,还须进一步强化危机管理观念,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应对各类危机事件,最大限度地确保监狱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监管危机防范系统疏于危机防范,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

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提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都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这就是著名的“海恩法则”。

这一法则虽然是针对航空界飞行安全而言的。

但它所揭示的“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的道理,对其他领域的安全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在危机管理中,“海恩法则”对防范危机有重要启发:要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就要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危机征兆,自觉地从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解决可能发生重大危机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般来说,罪犯发生非正常死亡、脱逃、狱内安全案件,是可以预防和阻止的。

成功阻止这些监管安全危机发生的经验主要是及时掌控犯情,及时阻止了正在实施的案件。

同时在监狱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犯情分析,主要是以会议的形式让监区、监狱各级领导、同事们了解监区、监狱的动态情况,共同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所以犯情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连贯性尤为重要,而监管危机防范系统的构想就基于此。

监管危机防范系统是对监管安全的预警,将有助于监狱安全稳定目标的实现,有效促进监狱行使刑罚职责。

监管危机防范系统将运用监狱监管改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多种信息,客观评价、科学评估、及时传递监管安全态势的预先警示机制,起到事前预见性和预防性警示,及时提醒采取措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监管安全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6]监管危机防范系统的构建,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创新求实的精神,认真研究把握监管安全的构成要素,全面客观地反映监管安全的真实动态,防止预警的误判误报现象。

危机防范系统要有科学性,切实把握监管安全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客观揭示监管安全的趋势和变化,准确评估监管安全的整体态势。

监管危机防范系统的操作,要坚持易于操作的规程,要具有高显示性,切合实际,整体系统内容简洁、易懂。

避免繁琐虚套,不切实际,不务实效的现象。

监管危机防范系统的运作,要坚持及时更新、迅速传递的要求。

危机防范系统必须要有传递性,及时性,从下到上,即从监区的主管民警到值班民警,从监区到监狱指挥中心或监狱领导,都能及时掌握动态犯情,及时了解当天或最近时期的各类重控罪犯的情况。

(二)系统设计根据监管危机防范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该系统将由犯情信息数据库,危机防范分析模块,危机评价输出模块三部分组成。

1、犯情信息数据库。

犯情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导入狱政管理系统的罪犯基本数据,还需要人工输入公私两手即从信件、电话、家属接见等公开途径获得的情况和从耳目、情况犯等秘密途径获取的情况所收集到的个体犯情。

图2 犯情信息数据库建立图2、危机防范分析模块。

危机防范分析模块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专家系统的运行方式。

专家系统[7]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

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