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 第十三单元++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1971年第26届联大重返联合国 化 大 外交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革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年命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家建交的热潮, ) 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科技 文化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
外交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 3.基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共同纲领》规定 • (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 ①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第一个) • ② 20世纪5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 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成立 • ③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最后一个) • ④ 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已建立了五个省 级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 ⑤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 治法》明确规定 • 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 • • • • • • • • •
wenku.baidu.com
3.一五计划的实施及成就 (1)时间: 1953——1957年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主要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 ②长春一汽 ③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4)意义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 • • • • • •
• (2)政协职能的变化: • ①1954年一届人大后 • ②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 (3)新阶段 • 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4)进一步完善 • 1982年中共确立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 2.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必1P96 学思之窗)
(2011.1西城期末) 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对整个国家的 背景: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 族平等政策。(2分) 主题四 新中国的少数民族体育 意义);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 发展(对少数民族的意义)(2分) 1953年11月,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会在天津举办。参加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的,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等13个民族的 395名运动员。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蒙古 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 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4)结合所学,说明举办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背景和意义。(4分)
•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9题)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 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2.(2009山东基本能力,9)60年前中国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 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 • 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 • 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 • 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的成立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广东)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法律保证
• (2007海南历史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 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 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 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 任。这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3.(2009广东历史卷,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 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 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 边区宪法原则》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实行的
二战
两极格局
赫鲁晓夫改革
新中国成立 过渡时期 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勃烈日列夫改革
多极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知识结构
新 中 (新 民 国 主 曲 主 折 义 发 社 展 年会 的 ) 历 程
1949---1956 1949--1952年
中国人民政
政治 治协商会议
通过《共同纲领》 形成政治协商制度
• (2007年广东单科)《共同纲领》在新中国 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
• (08全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二、主要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三、主要分期:
1949~1956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 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战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中国现代史 第十三单元 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2011 年北京考试说明(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民主政治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民主法制建设 (5)“一国两制”的实践与理论 (6)新中国的外交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建设的理论△ 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 (2)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现代中国的经济 (1)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 (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 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 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一、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2)内容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了国家的领导人 ③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意义: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宪法文件,它们各是什 么性质的宪法? •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 时约法》(内容、性质、意义) • 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 1946年秋蒋介石伪国大颁布《中华民国宪法》, 确立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 1949年一届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 确定新型国家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科技 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 文化
• 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 (一)民主政治建设 • 1. 基本的政治制度——政协制度的形成 • (1)初步形成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9 北平
(2)内容: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新中国的性质、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 a.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确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c.采用公元纪年 d.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②职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 ③意义: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05全国二)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山东、海南、宁夏)1949年至1953年 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的基础上产生的 •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四次调整
原因
地主土地所有 土地改革 制严重阻碍了 1950-1952 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
实行农民 土地所有制
结果
解放了生产 力 进一步提高 了生产力 严重挫伤了 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农业合作 小农经济难以 生产资料公 化1953-1956 满足国民经济 有制集体经 发展的需要 营
人民公社 一些领导人 化运动 认识的偏差
1958-1983
提高公有化 程度扩大公 有化规模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1978—今
十一届三中 全会 经济体 制改革
调动农民积极 土地公有制 性推动农业发 分户经营 展
• (2011.1西城期末)19.建国初,中国人 民银行组织设计新版人民币(1953版), 其中一分币正面图案为民用汽车,其型号 为苏制。这可以佐证 • A.“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 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斯大林模式影响我国经济建设
• (2009广东历史卷,13)我国某部宪法将 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 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1.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 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 多年战争的破坏 • 2. 党领导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 (1)时间: 1952年 • (2)意义: • 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举行开国大典 经济 恢复国民经济 外交
政策: 一边倒
成就: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954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 一届人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 确定
1953--1956年
经济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发展生产力 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1956年八大提出当前主要矛盾 和主要任务
(全 面 建 设 社 会 年主 )义 时 期 1956---1965
4.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方式: 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道路 ②引导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 (3)完成:1956年底
• (4)实质: •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 (5)意义 •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1西城期末)展览二 古都新声 《中外纪闻》(1895年康有为等在北京创办) 《狂人日记》(1918年鲁迅在北京创作) (2)结合所学,指出两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概 括《中外纪闻》和《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社会 所起的共同作用。(6分) 命题意图: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北京乡土史 思想解放 比较能力(确定比较项;异、同、趋势)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60年代初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科技文化)
政治 ‚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法制遭践踏
( 1966---1976 1973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经济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