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民族音乐之魂

合集下载

可辨识的民间风格--巴托克

可辨识的民间风格--巴托克

可识别的民间风格一、关于巴托克和他所熟知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巴托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

同时也是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

他出生于匈牙利,并深深的热爱这个国家。

在他的作品里充满着匈牙利民族音乐的风骨神髓。

其祖国匈牙利的声音、节奏与音乐已然成为他的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所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没有经西欧作曲技法润色过的的民谣题材。

他愿意追根溯源,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所流传下来的民歌素材。

把这些素材添加到西方主流音乐的形式—变更奏鸣曲和其他形式以配合自己的要求,也以新潮大胆的方式运用民谣素材。

巴托克代表了民族乐风并糅合十九世纪音乐思想后所得到的强劲有力的表达方式。

19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巴托克在一个叫威斯托的小村庄第一次听到了农民的音乐,一下子被它的质朴所打动。

巴托克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匈牙利民族音乐。

他决心挖掘这些远古音乐的丰富宝藏,确立了自己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的创作道路。

1905年,巴托克结识了另外一位伟大的匈牙利民族音乐家柯达伊·佐尔坦(Kodály Zoltán),开始深入偏僻的农村,采集民歌。

他们用一台破旧的留声机记录下农村的歌谣,坚持实地采集,而不引用已有的资料。

1906年,巴托克便把他与柯达伊在民间采集的民歌进行整理合作出版了《匈牙利民歌二十首》,这是他们长期采集民歌的丰硕成果。

这对于巴托克的创作乃至整个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的意义。

他使人们摆脱了对匈牙利民族音乐是吉普赛音乐的的误解,重新认识了真正的匈牙利的民间音乐。

逐渐地巴托克的采集范围从匈牙利扩展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甚至远至土耳其和北非,搜集到近万首民歌。

早在以主和弦和属和弦为基础的功能调性理论没有建立之时,这些民歌已经广为流传。

匈牙利民间音乐的五声音阶,罗马尼亚的民间舞曲,阿拉伯民间音乐的不稳定节奏和二度进行,这些独特的元素后来都被巴托克运用到了创作当中。

匈牙利民族音乐之魂——浅谈巴托克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

匈牙利民族音乐之魂——浅谈巴托克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

有很 高 的学 习 和借 鉴 价值 。


巴托 克对 匈 牙 利 民 间音 乐 的认 识 和研 究
在 之 后 的 数 年 中 , 托 克 背 着 原 始 的 录 音 机 , 梭 于 巴 穿 匈 牙 利 偏 远 的 乡 村 和 山 区 之 间 ,寻 找 和 收 集 那 些 即将 永
合 。 不 可 否 认 是 一 种 成 就 , 样 做 出 的 音 乐 在 别 人 听 起 这 这 来 也 确 实 有 些 异 国 风 味 和 情 调 , 总 的 说 来 , 并 不 意 味 但 这
着 作 曲 家 已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个 人 风 格 。 托 克 认 为 , 一 首 巴 每 纯 粹 的 匈 牙 利 本 土 的 农 民 歌 曲 。都 是 一 首 最 完 善 的 艺 术 作 品 , 然 它 的规模 可 能 很 小 , 是 它 经 典 与价 值 绝 不低 虽 但 于 一 首 巴 赫 的 赋 格 曲 或 贝 多 芬 的 奏 鸣 曲 。 这 些 来 自 民 间
乐 展 现 出绚 丽多 彩 的新 面貌 。 巴 托 克 的 音 乐 创 作 不 仅 对 匈 牙 利 民 间 音 乐 的 弘 扬 与
式 的信 仰 的程度 。” ①
二 、 牙 利 民 间 音 乐 对 巴 托 克 音 乐 创 作 产 生 的 影 响 匈
巴 托 克 坚 信 , 是 偏 远 地 区 的 音 乐 , 受 到 城 市 音 越 其 乐 的 冲击 就 t ,越 能 体 现 出人 们 真 正 发 自 内心 的 、 gd , 真 挚 的 情 感 , 要 搜 集 到 纯 净 、 始 的 民 间 音 乐 , 须 从 想 原 必 偏 远 的 乡 村 着 手 , 接 近 农 民 — — 最 直 接 、 忠 实 的 民 去 最 间 音 乐 继 承 者 和 传 播 者 。 于 是 , 1 0 年 开 始 , 托 克 从 96 巴 同 当 时 正 在 独 立 研 究 真 正 农 民音 乐 的佐 尔 坦 ・ 达 伊 柯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1. 引言1.1 李斯特简介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音乐家庭,从小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在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之后,他开始在欧洲各地进行演出,并迅速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

他以其惊人的技巧、炫目的演奏风格和对音乐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除了演奏,李斯特还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歌剧和交响乐曲。

他的音乐风格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气息,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

李斯特的音乐创作影响了后来许多作曲家,包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人。

他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音乐功底。

1.2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简介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之一,也是匈牙利风格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作品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于1852年创作,是他根据匈牙利民间音乐创作的一系列狂想曲中的第二首。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展示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特色,包括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调式。

整个作品充满了激情与浪漫主义情感,展现了李斯特对匈牙利民族精神和民间音乐的热爱与理解。

这首狂想曲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旋律优美动人,节奏明快跌宕起伏,给人一种强烈而深沉的感受。

作品中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气氛,让人仿佛置身于匈牙利的大草原之上,感受到那种狂放不羁的自由与激情。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被认为是李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匈牙利音乐文化的珍贵贡献。

这首作品展示了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2. 正文2.1 音乐特点分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部富有激情和力量的作品,充满了匈牙利风情的特色。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这部作品采用了自由变奏的形式,使得整个曲目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特点。

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

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

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
巴托克是匈牙利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具有鲜明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

巴托克深入研究了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

他的钢琴奏鸣曲展现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独特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匈牙利民间小曲》。

在奏鸣曲中,节奏鲜明,充满了变化和活力。

巴托克运用了匈牙利民间音乐中的著名节奏,如“拉普格什奇克(Rapsodikus)”和“塔拉維赛奇克(Tarakviz)”。

同时,钢琴奏鸣曲中的旋律也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特色。

巴托克经常使用匈牙利民间音乐中的古老旋律,如《诺伊斯(Noi)》和《Kekszakallu Herceg Varsehol Jart(蓝色胡须的王子在城里)》等。

除了节奏和旋律,和声也是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运用了民间音乐中的和声特点,如强调第四和第五音,利用半音和它们之间的间隔来增强和声效果。

总的来说,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体现了他对自己民族传统音乐的挚爱和推崇,也为后来的音乐家带来了不少启发和影响。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的民族音乐元素分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的民族音乐元素分析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的民族音乐元素分析黄琳琳 张 淼*(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摘要】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因受到浪漫主义时期创作氛围的影响,他在音乐创作中极力地探索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并将珍贵的民族音乐节奏、旋律以及调式等音乐要素为基础进行编写,写出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其音乐充满了民族的韵味,在创作和艺术性上独具一格。

其中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作为其中著名的一首,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民族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李斯特与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一)李斯特钢琴音乐民族风格产生的背景弗朗茨·李斯特,浪漫主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在艺术的造诣上远远超于同时期许多音乐家,音乐影响持续至今。

声势浩大的欧洲社会变革,使得他在9岁离开祖国后,游走在各个国家,他的音乐活动均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欢迎和重视,他的多重身份及卓越的音乐贡献使得他成为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重要的主流影响典范。

匈牙利婀娜秀美的大好山河,肥沃的土地,葱郁的山林以及善良热情的本民族人民都让他即使在离开祖国游历的每一时刻依旧怀念和热爱自己的祖国。

从小接触和热爱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和舞蹈在李斯特的心中种下了音乐的种子,这些音乐成为他创作《匈牙利狂想曲》的直接灵感和音乐资源来源。

(二)19首《匈牙利狂想曲》19首《匈牙利狂想曲》是李斯特钢琴作品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代表,鲜明的体现了匈牙利民族和吉普赛民间歌舞的特色,为了能让世人更快更好地品味这些作品,李斯特通常在大家熟悉的民间曲调基础上改编而成,更有一些作品的片段是直接引用了民间曲调,通过变奏等再度创作的作曲技法,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特色又更富于高度的艺术欣赏性。

整套19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1846年—1886年间完成,作品以狂想曲作为创作体裁,熟稔的民族音乐创作手法,融入匈牙利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赋予了作品民族的血与肉,表达了李斯特创作民族化音乐的立场,用旋律勾勒了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整个时期,用音乐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匈牙利辉煌的历史和英勇果敢的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匈牙利民族色彩。

匈牙利民族的音乐的精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李斯特

匈牙利民族的音乐的精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李斯特

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精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_李斯特导读::《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是一首匈牙利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本文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为例来浅析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匈牙利狂想曲的特征。

论文关键词:李斯特,狂想曲,匈牙利民族风格李斯特(公元1811—1886)是19世纪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

他生于匈牙利西部的肖波隆市莱丁村,是一位爱国主义的作曲家,他所写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体现了他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匈牙利狂想曲》的创作过程一共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当李斯特两次从国外演出回国时,正值匈牙利民族运动的高潮,他深受人民爱国热情的鼓舞。

1846年回国时他观看民间歌舞表演,并搜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上简单的伴奏,定名为《匈牙利民族旋律》并出版,这是《匈牙利狂想曲》的雏形。

第二个阶段为创作阶段:他从《匈牙利民族旋律》中选择曲调作素材,重新构思,创作出共19首《匈牙利狂想曲》。

他曾说:“这是学习祖国音乐的结果”。

匈牙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繁荣音乐生活的音乐大国,匈牙利人由亚洲起源,9世纪时迁移到欧洲东部,因此匈牙利音乐既保留了亚洲音乐的特点也受到了欧洲音乐的深刻影响。

到了18世纪末西方音乐和匈牙利民间舞蹈结合,出现了真正的匈牙利风格的音乐形式—维尔补恩克斯(verbunkos)。

匈牙利民族中马扎尔人占98%,马扎尔人热情好客、热爱生活、待人真诚,他们爱说爱笑、好开玩笑,因此他们的音乐总给人一种风趣幽默、欢快活泼的感觉。

马扎尔民族是个能歌擅舞的民族,劳动之余或喜庆之日喜欢聚会在一起唱歌跳舞,这是匈牙利民族音乐文化的一大特点。

提到匈牙利民族音乐,人们就会想到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的名称,在希腊原文中有民族史诗的意思,它作为一种音乐体裁,通常指具有英雄史诗般气概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李斯特,它往往蕴涵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烈感情色彩,常常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以此为基础进行变奏。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5—《拉科齐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5—《拉科齐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08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评论对“钢琴之王”李斯特而言,他所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毫无疑问是他一生中所创作的众多钢琴作品以及改编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裁。

这19首钢琴曲中,有一首的主题选自弘扬匈牙利的民族英雄拉科齐王子勇于反抗压迫的民歌,也就是《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十五号,李斯特将它改编成钢琴演奏曲,又被称作《拉科齐进行曲》。

本篇文章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分析其风格特征及演奏处理,并对李斯特的生平与贡献、音乐风格特点以及演奏技巧进行解析。

一、李斯特的生平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和肖邦、舒曼一样,是19世纪浪漫主义鼎盛时期的音乐家。

李斯特和肖邦的创作及演奏将钢琴音乐推入一个新的时代。

克列门蒂和贝多芬二人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的演奏风格不仅被李斯特继承了下来,并且他还将其发展成更具挑战性的炫技性演奏风格,这样也为后来的钢琴演奏家们在演奏上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富有表现力的表情、超凡洒脱的动作、十分戏剧性的演奏表现都使得李斯特散发着独特的个人魅力。

后来大家所知的德彪西等钢琴演奏家们的演奏也正是被李斯特的这种演奏技巧所影响。

李斯特在钢琴音乐创作上更能体现出他超常的艺术才华,在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奏鸣曲、特性乐曲、改编曲等作品中都大量运用了精致的华彩乐段、宣叙调段落、颤音音型和高难度乐句等创作技法,这种诗意性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力与其本人的出色演奏技巧是密不可分的,他以如此的艺术创造性和音乐想象力给听众带来了巨大震撼。

李斯特擅于把钢琴曲的音响变得如同整个交响乐队一样丰富、饱满。

在他的挖掘和拓展下,钢琴精湛的演奏技艺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李斯特的名字和匈牙利的民族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所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匈牙利吉卜赛人激情、独具魅力的民俗音乐文化,而且充分地体现了李斯特夸张、炫目的创作个性以及宏大的音响效果。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1. 引言1.1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于1851年完成的钢琴独奏作品。

作品背景可以追溯到李斯特在匈牙利时期,受到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启发而创作的。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充分展现了匈牙利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激情,被认为是李斯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结合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华丽的技巧展示,被誉为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1.2 作品背景《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知名作品。

这首狂想曲充满了匈牙利特色,展现了李斯特对自己祖国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作品背景可以追溯到李斯特成为匈牙利国家英雄的时期,他愿意将自己的音乐扎根于匈牙利的土地上,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李斯特在探索民族音乐创作方向时的一次尝试,它融合了匈牙利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让人仿佛置身于匈牙利的大草原和古老城市之中。

这首狂想曲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也成为了李斯特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斯特对匈牙利音乐的情感表达,以及他对音乐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技巧。

2. 正文2.1 音乐特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作品,其音乐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品中充满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元素。

李斯特深受匈牙利音乐文化的影响,这部狂想曲融合了匈牙利的民族舞曲和韵律,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音乐的节奏感强烈而明显。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中的节奏变化多样,旋律奔放,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这种强烈的节奏感让整个作品变得富有感染力,令人难以抵挡。

作品的表现力极强。

李斯特通过音乐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旋律激昂而深情,情感起伏跌宕,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李斯特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手法,如技巧性的变奏、华丽的装饰音等,展现了其华丽的音乐语言和高超的音乐技巧。

整个作品充满了挑战性和难度,展示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的独特才华和魅力。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简介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简介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简介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19世纪中期匈牙利作曲家费伦茨·李斯特的作品之一。

这首狂想曲是他在匈牙利乡村音乐主题上的一次探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情调和激情四溢的旋律。

本文将对这首狂想曲进行全面评估,并谈谈我对其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简介李斯特在19世纪时期既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

他致力于将匈牙利民间音乐带入音乐舞台,而匈牙利狂想曲系列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该系列中的一首,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

这首狂想曲以匈牙利富有辨识度的旋律为基础,运用了华丽的和声和富有魅力的琴键技巧。

它被广泛认为是李斯特对匈牙利文化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文化的深情厚意。

2. 狂想曲的主题与内容探讨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的旋律动听而独特,充满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点。

根据李斯特的作品笔记,他曾在匈牙利乡村旅行时收集了大量的民歌和民间舞曲,并将其中一些旋律作为他的创作灵感。

在这首狂想曲中,李斯特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特色与浪漫主义音乐的精髓相结合。

他以匈牙利民族舞曲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和声变化和技巧性的钢琴演奏,创造了一种充满激情和节奏感的音乐体验。

这使得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成为一首旋律动人、情感饱满的作品。

3. 我对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一首非常精彩的作品,它展现了李斯特对匈牙利文化的深切热爱和对音乐表现力的追求。

这首狂想曲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展现了匈牙利音乐的独特之处。

旋律优美动听,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狂想曲的结构,李斯特成功地将民间音乐与古典音乐相结合,给人一种崭新的音乐体验。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对李斯特的创作理念也深感钦佩。

他不仅要将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带入音乐舞台,还将其与其他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通过李斯特的创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它展现了李斯特对匈牙利文化的赞美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

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精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 李斯特

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精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 李斯特

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精粹----- 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_李斯特论文导读::《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是一首匈牙利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木文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为例来浅析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匈牙利狂想曲的特征。

论文关键词:李斯特,狂想曲,匈牙利民族风格李斯特(公元1811-1886)是29世纪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

他生于匈牙利西部的肖波隆市莱丁村,是一位爱国主义的作曲家,他所写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体现了他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匈牙利狂想曲》的创作过程一共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当李斯特两次从国外演出回国时, 正值匈牙利民族运动的高潮,他深受人民爱国热情的鼓舞。

1846年回国时他观看民间歌舞表演,并搜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上简单的伴奏, 定名为《匈牙利民族旋律》并出版,这是《匈牙利狂想曲》的雏形。

第二个阶段为创作阶段:他从《匈牙利民族旋律》中选择曲调作素材,重新构思,创作出共29首《匈牙利狂想曲》。

他曾说:“这是学习祖国音乐的结果〃。

匈牙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繁荣音乐生活的音乐大国,匈牙利人由亚洲起源,9世纪时迁移到欧洲东部,因此匈牙利音乐既保留了亚洲音乐的特点也受到了欧洲音乐的深刻影响。

到了18世纪末西方音乐和匈牙利民间舞蹈结合,出现了真正的匈牙利风格的音乐形式一维尔补恩克斯(verbunkos)。

匈牙利民族中马扎尔人占98%,马扎尔人热情好客、热爱生活、待人真诚,他们爱说爱笑、好开玩笑,因此他们的音乐总给人一种风趣幽默、欢快活泼的感觉。

马扎尔民族是个能歌擅舞的民族,劳动之余或喜庆之日喜欢聚会在一起唱歌跳舞,这是匈牙利民族音乐文化的一大特点。

提到匈牙利民族音乐,人们就会想到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的名称,在希腊原文中有民族史诗的意思,它作为一种音乐体裁,通常指具有英雄史诗般气概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李斯特, 它往往蕴涵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烈感情色彩,常常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以此为基础进行变奏。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民族元素探微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民族元素探微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民族元素探微邹湘慧∗(桂林航天工业学院㊀航空旅游学院,广西㊀桂林㊀541004)摘㊀要㊀弗朗兹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盛期享誉全球的钢琴大师,他创作的 匈牙利狂想曲 是广为人熟知的音乐体裁,其发表于1853年的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意义.该作品将灿烂多彩的匈牙利民间歌舞音乐元素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中,丰富了钢琴演奏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反映了匈牙利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文章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民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该作品的民族音乐元素,从而进一步了解李斯特钢琴音乐文化及匈牙利民族音乐内涵.关键词㊀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民族音乐元素中图分类号:J624.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G4859(2019)03G0457G04㊀㊀李斯特 弗朗兹,是19世纪浪漫主义盛期的著名作曲家㊁钢琴演奏家,他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自己毕生的贡献.李斯特擅于把钢琴曲的音响变得如同整个交响乐队一样丰富㊁饱满.在他的挖掘和拓展下,钢琴精湛的演奏技艺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李斯特的名字和匈牙利的民族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所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匈牙利吉卜赛人激情㊁独具魅力的民俗音乐文化,而且整套曲目都充分地体现了李斯特夸张㊁炫目的创作个性以及宏大的音响效果.«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富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凸显了深刻的民族音乐内涵,而且在曲式结构㊁调性布局㊁演绎技巧㊁艺术形象等方面较之前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都有新的突破.正是由于«匈牙利狂想曲»创作的横空出世,李斯特被人们尊崇为伟大的 民族艺术家 .如他评价自己时说的那样: 从摇篮到坟墓,从肉体到灵魂,我是最彻底的马扎尔人(匈牙利的主要民族).我以严肃的态度积极支持和发展匈牙利的音乐文化. [1]1㊀«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民族文化元素«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创作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盛期.在 浪漫主义 这种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该音乐作品不仅将作曲家个人的趣味和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创作也偏重于色彩㊁主观㊁空想等浪漫主义因素,而且在创作风格上明显显示出向民族主义风格演变的历史痕迹.1.1㊀以吉卜赛民族生活为主要创作灵感民间音乐有憨厚㊁质朴㊁天真可爱的特色.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地区都生活着流浪的吉卜赛人,他们一直保存着神秘而优良的民族文化,曾被人们评论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民族之一.«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民族性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匈牙利吉卜赛人民的音乐生活.吉卜赛人天性漂泊,流浪是他们共同的命运,他们的足迹从古老的人类文明开始就遍及欧洲各地.吉卜赛人是永恒的歌者,天生的舞者.手鼓㊁蛇笛㊁吉他㊁曼陀铃都是吉卜赛音乐家们谋生的工具.吉卜赛的音乐煽情而挑逗,旋律像说话那样是自然的歌唱;节奏自由而热情,那些细密的装饰音㊁频繁出现的短时值休止符都令人联想起以欧洲为源的民族性特征.李斯特创作狂想曲的主要目的是用钢琴的艺术来表达和强调吉卜赛乐器合奏的音响㊁音色㊁曲谱和演奏风格.吉卜赛人民留给了后世灿烂的舞蹈音乐文化,恰尔达什便是最典型的舞曲之一.此舞曲如今分散在西方各地:匈牙利㊁西班牙㊁土耳其等国,并与754∗作者简介:邹湘慧,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本国的民间音乐文化相融合,不失吉卜赛民族风格的光彩,又体现出了本国特有的音韵.例如,在著名法国作曲家比才的 卡门 中就引用了一段吉卜赛舞曲;如今流传在西班牙的弗拉戈明(探戈的一种)也是由最初的吉卜赛恰尔达什舞曲演变而来的.而李斯特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就借鉴了类似恰尔达什音乐结构.1.2㊀直接反应了吉卜赛的民族生活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以匈牙利吉卜赛的民间舞曲 恰尔达什为基本的音乐素材,该曲不仅移植了吉卜赛民间特有的音乐曲调,并且还深刻地反映了吉卜赛人民载歌载舞的民族生活.它将吉卜赛灿烂的民歌民舞元素与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巧相结合,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吉卜赛人生活的绚丽画面:在匈牙利传统的都纳门蒂节日(传统的民歌民舞节)上,当地的人们都会穿戴着传统的服饰,跳着激情㊁欢快的舞蹈,他们的乐队会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即兴合奏出丰富多彩的伴奏音乐.从邻乡赶来的观光者蜂拥而至,一起感受着节日的轻松愉悦.在这一天,还有绚丽夺目的歌舞竞技,在舞台的一旁一直有着一个带着假面具的人做着滑稽的表演,扮演着逗乐的角色.«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充分体现了李斯特对民族生活的尊敬和热爱,他把吉卜赛民族特有的歌舞热情融入他的音乐创作中,不仅是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甚至是整套«匈牙利狂想曲»作品都折射出匈牙利吉卜赛人民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生活.1.3㊀弘扬了吉卜赛的民族音乐文化李斯特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一方面孕育着匈牙利人民对生活动荡不安的抑郁之情,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们浓厚的爱国热情.«匈牙利狂想曲»被誉为李斯特最具典型的民族性音乐作品,其即兴化华彩的特点与李斯特夸张㊁张扬的创作风格不谋而合.正是通过«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民族音乐之声日益嘹亮,它使人们开始关注匈牙利音乐文化.而后世人常通过研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进一步认识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精髓.世人也习惯把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同肖邦的«波罗乃兹»«玛祖卡»联系在一起,这些优秀的作品使全世界了解了中欧音乐,并把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推向世界.«匈牙利狂想曲»这部作品在西方音乐史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正如李斯特所言的那样: 对我而言,此作品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它的每一个片段就像是一系列组诗的组成部分.吉卜赛人早被誉为匈牙利的民族音乐家,吉卜赛音乐最擅长表现的自豪感,战斗的激情和深沉的痛苦吟唱激荡在匈牙利人心中 匈牙利完全有理由将吉卜赛音乐称为自己的民族艺术. [2]«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这首乐曲,不仅预示着西方浪漫主义将向民族主义过渡的轨迹,并且通过分析作品中融入的民族音乐元素,向世人揭开了匈牙利吉卜赛人民音乐文化的神秘面纱.2㊀«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民族音乐元素«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乐思活跃㊁结构独特㊁音乐语言同匈牙利吉卜赛人民的舞蹈音乐密切相连.音乐主题富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并在经过多次变形后,音乐形象始终保持着吉卜赛音乐鲜明㊁质朴的特性.2.1㊀曲调来源于民族音乐«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曲调构思直接来源于匈牙利吉卜赛的民间音乐 恰尔达什舞曲.这些吉卜赛风情的旋律绝大部分取材于1839 1847年选编的«匈牙利民间曲调集»,它是根据吉卜赛的民间歌舞及当时流行的城市曲调和说唱音乐所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慢板部分的曲调来源于«匈牙利民间曲调集»的第七首主题,快板部分则直接引用了恰尔达什舞曲狂欢部分的曲调特征.该曲在结构㊁调性㊁节奏㊁音色等方面不仅引用了此舞曲的形式,而且在融入李斯特自己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民族曲调的整合和再创造.李斯特之所以把这一套乐曲命名为«匈牙利狂想曲»不仅是因为它的曲调来源于分散在匈牙利的吉卜赛人,更重要的是李斯特感觉到匈牙利人和吉卜赛人早已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2.2㊀匈牙利吉卜赛民族的音乐结构«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的曲式结构凸显了浓郁的匈牙利吉卜赛民族风情.该曲借鉴了类似恰尔达什舞曲的音乐元素.整首舞曲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 拉索 (L a s s a u),速度缓慢㊁庄重,是男子单独演绎的圆舞曲,性格沉闷㊁忧郁;第二部分为 弗里斯 (f r i s s),是快乐的双人舞,舞曲854速度飞快,气氛热烈狂放,像是舞蹈的急速旋转,华丽绚烂的旋律和火热激情的节奏一起将舞蹈推向人体迸发的极限.吉卜赛的恰尔达什舞曲在19世纪的50㊁60年代已经脱离舞蹈,成为匈牙利吉卜赛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匈牙利狂想曲N o.4是由两个慢乐部和一个快乐部以组曲形式写成的,作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情绪像宣言般的聆诵,速度缓慢,是 拉索 的变化形式;作品的第三部分节奏轻快,气氛热烈,是 弗里斯 的再现.乐曲的一开始有一个高傲㊁冗长的引子,然后紧接着进入节奏自由,性格开阔的拉索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基调多是抑郁而深沉的,吉卜赛人忧郁的流浪气质就立刻散发出来,有无奈,有随波逐流,而更多的是对流浪生活之外的一种思考和哀叹.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八度炫技,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象上都以恰尔达什舞曲的 弗里斯 为原型展开,这一段即是舞蹈的旋转和欢唱,又是情感的爆发和宣泄.2.3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响效果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创作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他认为培养听觉的音色感是至关重要的.法国克洛德 罗斯曾把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表现手法当作一个关键问题来看,他说: 李斯特的钢琴就是戏剧艺术的钢琴.给予生动的富于艺术性的要求,他丰富了当时还不知道的音色,并增强了主旋律和弦的效果,他那些装饰音,那些八度音的效果是那样的具有独到之处.[3]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中,到处可以听到吉卜赛民族乐队的音响.而这些音响不只是李斯特想象出来的,在吉卜赛的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其原型.匈牙利李斯特权威研究学者加尔 久尔吉 山道尔的传记小说«李斯特»中有一段描述: 与真正的吉卜赛人相遇是在圣尔吉尔节日那天的集市上.吉卜赛乐队来了,他们的乐器已经很陈旧,同他们的车队一样,那吹单簧管的也累得想尽快放下乐器去拿酒瓶子喝点酒.不过这都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过了一会,那缓慢而摇摆不定的节奏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响亮,闭着眼睛的小提琴手醒了过来,吹单簧管的乐师放下了酒瓶子,首席乐师也精神抖擞起来,这时音乐的破车已经变成了旋律的花轿车,变成了飞驰的骏马,使李斯特感觉到,同这种音乐相比,他的钢琴音乐显得格外可怜而贫乏.在«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中,人们仿佛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都类似于吉卜赛民间的乐器:有灵动的匈牙利大扬琴㊁煽情的鼓铃㊁明亮的响板㊁浑厚的钟声㊁空明的小号声和优雅的小提琴等.这乐器使这首乐曲的色调狂喜㊁悲哀而又不失冷峻.例如作品中第45小节(图1)和第54小节(图2)处都标有q u a s i c a d e n z a,意为速度自由和表情炫耀的句子,这些华丽的半音阶就酷似吉卜赛优雅的小提琴声,而第22小节(图3)的t r i l l o处的音色就像极了吉卜赛的大扬琴声.最绚丽,狂热的八度音响就好像是伴随着响板而不停旋转的吉卜赛舞蹈,欢快并激情四溢.这些民族化的音响衬托出吉卜赛人的苦闷,同时也将匈牙利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特性呈现在听众面前.图1㊀«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第45小节图2«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第54小节图3«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第22小节2.4㊀民族性思想体现匈牙利民族隐忍㊁坚毅,在抵御外来侵略者和本国君王封建专政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团结统一㊁爱好和平㊁勤劳勇敢㊁自强不息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954想曲(第四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李斯特主要通过节奏㊁音响㊁音色㊁调式调性等音乐元素来表达这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崇拜和敬仰.这首作品的 拉索 部分,缓慢而忧伤,由三个非连音以f的力度在弱拍上开始进入主题(图4),犹如一位老者在向后辈们诉说祖国的沧桑在历尽战争之后,祖国的人民就像吉卜赛民族一样,流离失所㊁满面沧桑.在节奏方面,该曲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这也充分表现出了由于战争的无情,人民被迫流浪的无助.李斯特运用时值短小跳跃的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一方面给乐曲输送无穷的动力,另一方面,这些细腻㊁精湛的休止符把流浪者们离开故土后内心的空洞表述得淋漓尽致.性格欢快的 弗里斯 部分,音乐旋律瞬间从开始的抑郁变得激情起来,这不仅仅只描绘了吉卜赛风格的绚丽舞蹈,也是祖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歌,也像醉酒狂欢后的隐隐作痛.最后,这种压抑的民族情感在极度喧嚣中爆发出来,成了匈牙利伟大的民族悲歌! 弗里斯 部分由两个基本的音乐主题不断变奏组成,主要是通过速度,力度和加厚八度伴奏织体为主要途径,把音乐旋律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并在辉煌中结束.乐曲最后有4个补充似主和弦(图5),速度从容,力量扎实,像是祖国人民对幸福追求的坚定信念.图4㊀«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乐曲开始部分图5㊀«匈牙利狂想曲(第四首)»乐曲结束部分3㊀结语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风俗的体现,它来源于民间生活,记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浓缩了民族文化精髓.在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出版社提供版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李斯特钢琴全集中提到 (匈牙利狂想曲)直到现在尚有大量的主题来源未被探究到,除非经过李斯特的改编才被印刷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李斯特的改编曲即便不是唯一的来源,也是最老的 .[4]因此匈牙利狂想曲成为了吉卜赛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作,也是钢琴音乐史上的巅峰之作.参考文献[1]㊀修林海.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4[2]㊀弗朗兹 李斯特.李斯特音乐文选[M].俞人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1.[3]㊀钱亦平.匈牙利因狂想曲而走向世界[J].乐海博览,2005(1):47.[4]㊀弗朗兹 李斯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全集[M].佐尔坦 伽托尼,伊斯特凡 塞兰尼,编订.李名强,校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㊀骆桂峰)064。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19世纪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代表作,它是一首富有激情和民族特色的狂想曲。

这首作品展示了李斯特在创作上的成熟和领先地位,
也是匈牙利音乐的杰作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首《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进行详细的赏析。

这首曲子的创作灵感最初来源于匈牙利的民间音乐,李斯特于1838年首次听到匈牙利的民间音乐,被深深地吸引。

此后的30年中,他不断地收集整理民间音乐,最终于1853
年创作了第一首《匈牙利狂想曲》,之后又创作了《匈牙利狂想曲二号》。

这两首狂想曲
均包含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元素,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音乐魅力。

曲子的开头以匈牙利传统音乐的元素为主题,节奏明快、激情奔放,给人一种热烈、
豪放的感觉。

旋律的起伏跌宕、跳动感强烈,给人一种狂野奔放的感觉。

这部分音乐将听
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世界,展现了匈牙利人民开朗热情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然后,曲子进入了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以温暖、柔和的旋律为主题,音乐风格豪放奔
放的前奏和柔和深沉的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温馨、柔情的感觉。

这部分音乐表现
了匈牙利深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文风情,展现了匈牙利音乐的独特魅力。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狂想曲作品,它充分展现了匈牙利音
乐的独特魅力和激情,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奔放风情和独特风格,是匈牙利音乐的杰作之一,也是李斯特音乐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曲子深受听众喜爱,广泛传唱,至今仍有着重要
的艺术地位和价值。

匈牙利民间乐器的独特音韵

匈牙利民间乐器的独特音韵

匈牙利民间乐器的独特音韵匈牙利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这里的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音韵而闻名于世。

在匈牙利的乡村,人们常常可以欣赏到各种民间乐器演奏的美妙旋律,这些乐器不仅展现了匈牙利人民的音乐素养,也彰显了他们对民间传统的热爱。

本文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匈牙利民间乐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独特音韵。

一、CiteraCitera是匈牙利最受欢迎的民间乐器之一,它属于一种撒克斯式带弦乐器。

Citera的造型独特,它有一副琴弦与一副拨弦构成,使得演奏者可以同时弹奏和拨弦。

Citera的音色悦耳动听,富有力量和激情。

它常常被用于伴奏歌曲,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演奏。

二、KobozKoboz是一种类似于吉他的匈牙利民间乐器。

它有着扁平的共鸣箱和弯曲的琴颈,演奏者可以用手指弹奏琴弦,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色。

Koboz的音色清脆明亮,独特的音韵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沉郁的感觉。

在匈牙利的乡村,Koboz常常被用来伴奏叙事歌曲,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出来。

三、TekerőlantTekerőlant是一种融合了琴和提琴的匈牙利民间乐器。

它的造型独特,有三根弦和一个旋转的琴轮,演奏者通过转动琴轮并用手弹奏琴弦来创造音乐。

Tekerőlant被认为是匈牙利最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它的音色十分独特,带有弦乐器的华丽和铜管乐器的奔放。

在匈牙利的传统音乐中,Tekerőlant常常被用来演奏各种快节奏的舞曲,为乡间的庆典增添喜庆气氛。

四、DudaDuda是匈牙利传统的风笛乐器,也是匈牙利民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Duda的音色浑厚响亮,它通常由两个鼓风袋和一个带孔的吹管组成。

演奏者通过用嘴吹气和同时按压不同孔位来演奏乐曲。

Duda被广泛用于匈牙利的民间舞蹈音乐中,它的悠扬音韵和激情四溢的旋律为舞者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动力。

匈牙利民间乐器以其独特的音韵和充满激情的表演方式,吸引了许多乐器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

这些乐器不仅承载了匈牙利人民对于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向往,也成为了他们独特文化的象征之一。

异国他乡遇知音——记我在匈牙利因音乐相识的朋友们

异国他乡遇知音——记我在匈牙利因音乐相识的朋友们

教师沙龙异国他乡遇知音——记我在匈牙利因音乐相识的朋友们Encountering Friends in a Foreign Country—Friends I Made in Hungary through Music文/梁晶文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By/Liang Jingwen, voluntee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from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t E tv s LorándUniversity (ELTE)两年以前,我对匈牙利的印象是历史课本上风云一时的奥匈帝国,是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粉蓝治愈系的色调和旖旎的风光,是钢琴家李斯特指尖跳动着的辉煌浪漫的音符,是诗人裴多菲笔下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而今天,当我再次回忆起匈牙利时,它变得具体、饱满、生动起来,就像是一位志趣相投的老友,让我感到亲切自在……波兰夫妇“波兰夫妇”是我在第六期中东欧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上认识的朋友,他们是波兰的本土汉语教师,任教于当地语言学校。

当时,我作为开班仪式上的表演嘉宾为在场学员演奏了古筝曲《渔舟唱晚》。

开班仪式结束后,有好些操着一口标准流利普通话的“洋面孔”向我走来,与我交流中国的民乐。

其中,这对“波兰夫妇”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这对夫妻相识于波兰,他们是大学同班同学,专业是汉学。

说起当初选择汉学专业的原因,丈夫说是因为好奇,当时对中国的了解不多,觉得中国很神秘。

后来,带着对中国的好奇,夫妇俩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杭州求学。

在留学期间,他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妻子说,她很喜欢中国的山和水,偏爱江南水乡的平静诗意。

而古筝的声音仿佛一下子让她置身于中国的山水画之间。

因为喜欢古筝的意境,他们鼓励女儿学习古筝。

他们的女儿学习古筝已经有一年,能弹奏《渔舟唱晚》等初级曲目。

听到这里,我感到特别惊讶,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外籍父母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中国的民族乐器。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1. 引言1.1 引言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首备受推崇的乐曲,这首作品充满了悲壮和激情,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感悟和创作技巧。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李斯特的音乐才华,也可以深入了解他所描绘的匈牙利民族风情和精神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进行深入分析,从背景介绍、曲式结构分析、旋律特点、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

在我们将简要介绍这首狂想曲的背景和意义,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李斯特音乐世界的窗户。

愿我们的文本能够带领读者走进李斯特的音乐殿堂,感受他那独具魅力的音乐表达方式,领略他那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充满了浓厚的匈牙利民族特色。

这首曲目创作于1847年至1853年间,是李斯特为了表达对匈牙利的热爱和对民族主义的追求而作的。

匈牙利是李斯特的故乡,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和这个民族,因此他在这首狂想曲中大量运用了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元素。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1846年,当时李斯特曾经为匈牙利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首曲目最初的灵感来自匈牙利的民歌和舞蹈,但在李斯特的巧妙处理下,他将这些素材融合到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中,创造出了一部充满激情和力量的作品。

在创作这首狂想曲时,李斯特还受到了其他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影响,如肖邦和门德尔松。

他借鉴了这些大师的作品,但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精神。

这使得《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不仅具有匈牙利的民族特色,还展现了李斯特独特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

2.2 曲式结构分析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其曲式结构丰富多变,展现了作曲家的想象力和技巧。

该曲的结构主要包括引子、主题A、主题B、发展部、再现部和结尾部分。

引子部分以激情奔放的音乐语言引起听众的注意,为整首曲目奠定基调。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民族性分析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民族性分析

李洁媛: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民族性分析王翠华,李洁媛摘要: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是李斯特对民族音乐探索与实践的音乐宝典。

文章以《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化视阈切入,结合文本分析法,探究了民族性在该作品中的体现,揭示李斯特民族性音乐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

关键词: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民族性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20)03-0135-05DOI :10.13877/22-1284.2020.03.021收稿日期:2019-08-19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李斯特晚期钢琴作品作曲技法研究”(AHSKQ2016D96)作者简介:王翠华,女,安徽怀宁人,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理论;李洁媛,女,安徽马鞍山人,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安徽合肥230601)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音乐分析者而言,只有运用了合理、有效的音乐分析方法,才能达到分析的目的。

纵观音乐理论界,在古典与浪漫音乐研究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音乐分析方法主要有音乐分析法、音乐学分析法与民族音乐学分析法。

[1]音乐分析法以音乐的文本(客体)研究为中心,音乐学分析与民族音乐学分析则尝试把“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起来。

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单一视角的分析方法势必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尽管有所得,但必然不够充分完整和全面。

在目前的研究环境下,特别在国外学术界强调跨界、跨学科研究的情况下,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也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如符号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多强调音乐分析的跨界融合。

新思路、新方法的应用可以让传统意义上的古典与浪漫时期音乐的阐释更为全面,也更加准确,套用音乐家格式塔的话来说“就是对作品进行完型了”。

基于此,本文将音乐分析即文本分析、作品创作历史、文化分析即民族性分析融合在一起,在音乐分析思维及分析方法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论《李斯特第二叙事曲》中的匈牙利民族音乐元素

论《李斯特第二叙事曲》中的匈牙利民族音乐元素

论《李斯特第二叙事曲》中的匈牙利民族音乐元素作者:刘路希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6期【摘要】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为钢琴音乐的发展与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促进钢琴演奏技巧化,并且从作曲方面改革创新,从而使钢琴音乐更加的交响化,史诗化,和音诗化。

李斯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浪漫派时期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都需要学习演奏和研究的。

他作为匈牙利作曲家,其作品很多包含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素材和特征,本文就很少受演奏者和音乐学习者关注的《李斯特第二叙事曲》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匈牙利民族个性特点及对音乐的影响层面入手,深入探索次此曲中隐含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特征,如曲式,调式,节拍,旋律,节奏等方面更全面的剖析此曲中的匈牙利民族音乐元素,并结合本人的演奏经验为此曲的更多的演奏诠释及参考。

【关键词】李斯特;第二叙事曲;音乐特点;匈牙利民族音乐元素;演奏技巧引言李斯特是浪漫时期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他的很多作品都包含了很多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素材和特征,如我们众所周知并且有很多前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匈牙利狂想曲》。

而本文将很少受演奏者和音乐学习者关注的《李斯特第二叙事曲》进行研究和分析。

从曲子的标题上表明这是一首无标题乐曲,我们都知道李斯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标有明确的标题,这些标题告诉我们曲子的作曲意图,特指的音乐形象和年代记录,但是李斯特本人没有对第二叙事曲做过任何描述,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此曲作曲时间与其历史背景?作曲家本人想表达的含义?就这些疑问,我将根据翻查的历史资料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并结合本人的演奏经验为此曲的更多的演奏诠释及参考。

一、论《李斯特第二叙事曲中的匈牙利民族音乐元素》(一)李斯特生平简介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的一生一共分为四个阶段,既童年时期(1811-1823),法国时期(1823-1835),漫游时期(1835-1848),魏玛时期(1848-1861)。

民族情怀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中的体现

民族情怀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中的体现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自由奔放,挥洒自如,充分展示出钢琴音乐的张力,在其钢琴音乐作品中,《匈牙利狂想曲》这整部作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他爱国情怀的代表作品。

李斯特所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匈牙利吉普赛民歌和匈牙利民间舞曲为创作基础,他是唯一一个通过其来表达自己民族主义音乐的作曲家,李斯特通过这整部的钢琴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同时整部曲子也表明了他对祖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充满信心。

一、李斯特生平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弹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是19世纪浪漫时期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钢琴艺术大师,被人们称为“钢琴之王”。

他创立了现代钢琴演奏法,首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开创了一条新的管弦乐道路,把标题音乐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为伟大的艺术大师,他以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和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将钢琴弹奏发挥到极致。

李斯特生活的时代正直奥地利统治时期,匈牙利的民族斗争愈演愈烈。

虽然他长期居住在法国,但他却始终心系祖国,他运用自己的音乐艺术,创作了许多爱国主义名曲,《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融入到了钢琴曲中。

狂想曲不仅仅是一种音乐体裁,同时还是一种民族性和民间音乐联系在一起的音乐叙事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融入了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普赛音乐的精华,将浓郁的民族情怀与钢琴作品完美结合在一起。

李斯特年轻时就对吉普赛人的音乐演奏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便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究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音乐曲谱,为其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特点吉普赛音乐旋律对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影响深远,18世纪后,又融入了欧洲传统音乐及城市通俗音乐的精髓,尤其是如恰尔达什、波尔卡、圆舞曲等,这些都对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有着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匈牙利民族音乐之魂作者:葛冬琰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3期摘要:巴托克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式人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伟大的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

他为匈牙利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研究巴托克的音乐和他的创作理念,对于发展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繁荣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巴托克音乐创作民间音乐启示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1881—1945)是匈牙利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与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也是新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中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最具创作性的一位。

有人将巴托克称作20世纪最有强力的音乐天才之一。

作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不仅终身献身于钢琴的演奏与创作,而且始终致力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

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来自于匈牙利民间的音乐元素,这就打破了长久以来困扰许多作曲家的,横亘于传统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他的作品向年轻的一代表明,在传统范围中加入新的表现手法不是不可能;原有的音乐风格可以通过无数的途径来重新建立、继续升华;民族的、传统的还依然充满生命力,不同的节奏变化也可以使音乐展现出绚丽多彩的新面貌。

巴托克的音乐创作不仅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21世纪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繁荣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同样具有很高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一、巴托克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认识和研究近代匈牙利的历史弥漫着战火和硝烟,自1526年起,匈牙利陷入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外来侵略和本国暴政统治之中,连年的战乱使匈牙利的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摧残,这在音乐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

这一时期的匈牙利音乐完全笼罩在外来音乐的压倒性势力之中,西欧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和影响着匈牙利本土的民族音乐。

虽然出现了李斯特、勃拉姆斯等著名的音乐家,写作了一系列以匈牙利命名的音乐作品,如《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狂想曲集》等,但是这些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只是通过吉普赛人所流传的匈牙利城市音乐元素,属于吉卜赛乐曲的范畴,并没有真正继承匈牙利本土音乐的精髓。

巴托克的早期作品与李斯特、勃拉姆斯和拉威尔有诸多相似,但他在创作中慢慢转变了风格,将目光逐渐投向浩瀚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宝库,并将这笔丰富的资源其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源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巴托克看来,有些作曲家在本民族的乡村音乐中寻找灵感,用来建立音乐上的所谓民族风格,但只是片面地引用其中的旋律、动机或某些乐思,与自己的风格结合。

这不可否认是一种成就,这样做出的音乐在别人听起来也确实有些异国风味和情调,但总的说来,这并不意味着作曲家已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巴托克认为,每一首纯粹的匈牙利本土的农民歌曲,都是一首最完善的艺术作品,虽然它的规模可能很小,但是它经典与价值绝不低于一首巴赫的赋格曲或贝多芬的奏鸣曲。

这些来自民间的旋律,准确而有力地表达了来自人民的思想和情感,简洁而质朴,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

这种来自民间的音乐可以使作曲家学会怎样运用最简单的手法来表达乐思,尤其需要像农民音乐这样一类的典范来指导自己的创作。

巴托克这种以民间音乐为基本立足点的艺价观,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当时。

巴托克说:“我们对东欧的纯粹乡村音乐的崇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音乐宗教式的信仰的程度。

”①二、匈牙利民间音乐对巴托克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巴托克坚信,越是偏远地区的音乐,其受到城市音乐的冲击就越小,越能体现出人们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想要搜集到纯净、原始的民间音乐,必须从偏远的乡村着手,去接近农民——最直接、最忠实的民间音乐继承者和传播者。

于是,从1906年开始,巴托克同当时正在独立研究真正农民音乐的佐尔坦·柯达伊(Zoltán Kodály,1882—1967)一起,搜集和整理匈牙利民间音乐。

在之后的数年中,巴托克背着原始的录音机,穿梭于匈牙利偏远的乡村和山区之间,寻找和收集那些即将永远消失的民间歌谣。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研究渐渐扩展至包括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乌克兰在内的地区甚至小亚细亚和北非的各类民族部落。

之所以深入这些当时尚属偏远的地区,是因为巴托克坚信民族音乐的精髓深藏于此,发掘与保护这些古老的音乐文化,将为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

巴托克是匈牙利民间音乐最严谨、最忠实的记录者,他深入偏远的农村,与当地的农民朝夕相处,聆听他们的歌谣,认真记录下每一首曲调,哪怕是一个极微小的装饰音或细微的变化,也能在他的记录中得到最具体的体现。

不仅如此,巴托克还注意总结不同地区民歌的起源、发展和相互关系。

对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对巴托克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保持调性音乐的前提下,他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不同的调式来表现在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涵盖了匈牙利民歌中的多利亚、爱奥利亚、伊奥利亚、弗利几亚、混合里第亚、里第亚调式及五声调式。

巴托克将这些调式与传统大小调式、上泛音音列及全音音阶、半音音阶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调式和声结构,并由此引出多种多样的和弦结构形式(包括各种三度叠置与非三度叠置和弦),使其调性呈示所依赖的调式与和弦材料,丰富多彩,组成一个调式的立体空间。

②三、巴托克的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巴托克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为匈牙利的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大量的音乐作品为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作为中国未来的音乐工作者,理应将繁荣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将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我们民族的伟大艺术传统结合起来。

巴托克作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民族音乐家,他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方法,对于我们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我国民间传统音乐在生长土壤、音乐风格等方面与匈牙利音乐惊人的相似:首先,两国同样在近现代遭受过残酷的战争洗礼,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被严重破坏,音乐事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

战争后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影响和渗透,本民族传统音乐日渐衰落,处境岌岌可危。

其次,根据巴托克的长期收集、整理和研究,古老匈牙利农民音乐的特点被归结为:以不带变化音的五声音阶为基础,由四个长度相等的乐句所组成;其结构特征为,后半部旋律几乎等于前半在低五度上的近似的反复。

这竟然与中国的传统音乐特色不谋而合,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古老的匈牙利音乐很容易在中国引起人们的共鸣,正如柯达伊所说:“时间虽然可以模糊匈牙利人在面貌上所具有的东方特征,但在音乐产生的源泉——心灵的深处,却永远存在着一部分古老的东方因素。

”通过总结论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民间音乐与匈牙利民间音乐有着相同的血脉,有过相同的际遇,面临相同的危机,它们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巴托克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虽然目前我国的民间音乐发展与传承事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但复兴我们伟大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充满希望、指日可待的。

应该说,中国近年来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仅就钢琴领域来说,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学著作,如《初级钢琴曲集》(周广仁、应诗真编),《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集》、《中国风格复调钢琴曲集》(人音社编辑部编),《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集30首》(谢功成编曲),《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龚耀年编曲),《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黎英海),《塞北小曲三十首》(黄安伦),等等。

这些教材大多选取轻松活泼、抒情优美的儿歌,更加适合儿童的自身特点;将从祖国各地收集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山歌、戏曲、器乐曲等,改编成适合儿童弹奏的钢琴曲,使习琴者从钢琴启蒙阶段,就能涉猎到以民族音乐为主的中国初级钢琴作品。

但是,相比巴托克为振兴本民族音乐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我国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者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首先,对民族音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多数人虽然对民间音乐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将民间音乐的保护上升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对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其次,在西洋乐器的教授中缺乏对中国音乐作品的使用。

在教学中一味使用外来教材,致使中国学生在拿到一首本国作品时反而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内在神韵的认识,丧失了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最后,缺少像巴托克一样坚定、执著的音乐工作者。

对中国民间音乐的保护刻不容缓,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音乐工作者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努力。

首先,应该树立对民间音乐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民间音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决定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保护。

应当抓紧调动各方面力量,依靠现有各种科技手段,保存好现存的资料,为后代留下一份宝贵遗产。

其次,重视教材建设,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教育来推动民族音乐的教育发展。

既要重视与国际接轨,引进外国优秀的儿童教材,更应努力发掘中华民族数千年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将民族音乐之声融入基础钢琴教材中。

在这一方面,巴托克的《小宇宙》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小宇宙》的成功向我们表明,本民族的音乐是完全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对本民族音乐的保护和振兴,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而是对世界音乐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最后,注重音乐人才的培养。

青年一代代表着新的希望,他们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对一切充满新鲜感和激情,应当培养他们坚定的信念,鼓励青年一代的音乐工作者们深入阶层,收集和整理我们散落于民间的宝贵音乐财富。

四、结语在我国,目前对巴托克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一定会愈加深刻地认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他的信念和坚持,鼓舞着我国音乐工作者;他的作品和创作理念,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比起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毫不逊色,我们必须像巴托克一样,深入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将我们伟大民族的民间音乐代代相传,发展繁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界乐坛。

注释:①许勇三.巴托克的创作出发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4):3-12.②张志海.空间立体化调思维——巴托克《小宇宙》调性呈示方式梳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55-59.③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2重印:182.参考文献:[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2重印.[2]张式谷,潘一飞编著.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3]朱廷丽.西方钢琴艺术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3.[4]牛冬阳.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环境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80-181.[5]许勇三.巴托克的创作出发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4):3-12.[6]王桂升.奏鸣原则在巴托克《弦乐四重奏》中的发展与创新[J].音乐研究,2010-7,(4):34-47.[7]周倩.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I》的发展手法及曲式结构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增刊:104-108.[8]周雪石.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旋律思维[J].中国音乐学,2001,(3):19-28.[9]徐康荣.把巴托克请下神坛——巴托克之子忆乃父[J].音乐爱好者,2004,(10):39-41.[10]二木.贝拉·巴托克[J].音乐天地,1995,(10).[11]田艺苗.穿越生命的黑暗和痛楚——关于巴托克的生平和创作[J].音乐爱好者,2003,(4):30-32.[12]朱彤.从对巴托克创作的认识误区浅析其创作思想[J].艺术百家,2004,(2):95-96.[13]张志海.空间立体化调思维——巴托克《小宇宙》调性呈示方式梳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55-59.[14]徐玺宝,孔庆浩.试论巴托克轴心体系对调性拓展的贡献[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1):122-126.[15]朱雅芬编译.20世纪最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J].钢琴艺术,2005,(1):36-38.[16]刘青.民间与现代的对话——巴托克《四十四首小提琴二重奏》复调研究[J].中国音乐,2010,(2):101-106.[17]张黎.民俗性节奏与个性化音乐的融合——论析巴托克钢琴组曲Op.14[J].艺术研究,2010,(2):36-39.[18]赵意明.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新探[J].中国音乐,2009,(3):157-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