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诸城高密三县2021届高三10月过程性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丈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丈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 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
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9小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爆发力计日程功着手成春(zhuó)畏葸不前(xǐ)B.电线杆平心而论解甲归田(xiè)自怨自艾(yì)C.协奏曲抑扬顿错胼手胝足(zhī)数见不鲜(shuò)D.蒸汽机安分守纪舐犊情深(shì)敛声屏气(bǐnɡ)考点:常用字的字音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B.解jiě C.错--挫D.纪--己)注意平时积累。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B.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
有的人,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
C.同是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和辛弃疾可谓半斤八两: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而辛弃疾的词中则时时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
D.在莫言获奖后,众多媒体津津乐道地谈论。
莫言却说:“等尘埃落定之后,真正能够让一个作家青史留名的还是作品,对此我十分清楚。
”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错在望文生义。
危言危行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
不合语境。
C半斤八两:比喻彼此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多含贬义。
这与后面的语境不相符合。
D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语意与“谈论”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每年3月至5月的瘦西湖万花园,鲜花摇曳多姿,园区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D.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笞.刑(chī) 粗糙.(cāo) 虫豸.(zhì)铁镐.(hāo)B.蜷.缩(quán) 缄.默(jiān) 黝.黑(yǒu)跛.脚(bǒ)C.恫吓..(dònɡ hè)忐忑..(tǎn tè)濒.临(pīn)搭讪.(shàn)D.推搡.(sǎnɡ)引擎.(qínɡ)犄.角(jǐ)喘.气(chuǎ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铁镐”的“镐”,应读ɡǎo;C.“濒临”的“濒”应读bīn;D.“犄角”的“犄”应读jī。
所以选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菲薄宣哗孝悌兴高彩烈 B.潦倒诅咒嫉恨遮天敝日C.缜密赡养暮碣鬼使神差 D.槁木石栈抽搐油然而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
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宣——喧,彩——采。
B.敝——蔽。
C.暮——墓。
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B.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很小,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C.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D.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地刻画有声的音乐。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阶段性监测语文参考答案2020.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D(A“根本区别”错;B“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错;C“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错)2.B(无中生有,过于绝对)3.C(《江南的冬景》属于美文、小品)4.①以文学现象对比开篇,提出观点;②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两方面阐述散文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分析原因;③论证条分缕析,善用例证法。
(4分。
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5.①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拓展了散文创作空间。
②散文逐渐撤离文坛中心地位,由“载道”转为“言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
③“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家的创作。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意在批评扎西的父亲观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错)7.C(“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错)8.①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回想—现实”的严谨思路。
②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
(4分。
每点2分,其中特点和表现力各1分)9.①介绍三条河流的情况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
②介绍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
③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11.C(丁内艰,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12.B(“仕途顺利,一路升迁”错)13.(1)宋温舒抚摸着他的后背说∶“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遗憾的是我的哥哥见不到了。
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10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10月月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相比较,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文起八代之衰”的重担会历史地落到韩愈的肩上。
韩愈大大超越了他的先驱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善于展开文学争鸣。
西魏的宇文泰和苏绰,隋代的杨坚和李谔,曾依靠帝王之尊,将相之权,采用严厉的行政措施,来反对艳丽浮靡的“今文”,推行《尚书》式的“古文”,并且强制规定“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周书·苏绰传》)。
但效果极差,嗣响无闻,终于失败。
韩愈则不同。
他不依靠行政手段,而是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摆事实,讲道理,深刻地剖析了“古文”与“今文”的功过是非。
是非明则方向定,人们容易接受,乐于响应。
因此在他的周围自然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及“古文”爱好者,为古文运动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其次,对六朝文学采取了正确的态度。
对于六朝文学,先驱者常是采用简单的一概骂倒、全盘否定的态度,甚至连屈原的优秀辞赋,也被他们斥为“亡国之音”而不顾(柳冕《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但谩骂攻不倒骈文。
韩愈则不然,他在批判的同时,对六朝文学并不全盘否定,对骈文有益的成分加以吸取,以便作为营养,用来壮大“古文”的新肌体。
他虽自称是“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但这只是口号标榜,实际并非如此。
他对六朝文学是熟悉而精通的,如他对唐初的骈文典范——王勃《滕王阁序》,称赏备至。
他自己的文章如《进学解》《原毁》等,也自然地融骈入散,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再次,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上,先驱者的火力虽猛,却没有在艺术特征及创作实践方面下苦功,因而理论脱离实践,因盲目而无用。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
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
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清淡操刀心照不宣B. 清新主笔不约而同C.清淡主笔心照不宣D. 清新操刀不约而同2. 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②而没有了“魂”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④缺乏生气和美感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 ④⑤①②③B. ⑤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⑤④D.⑤④③①②3.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好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 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国庆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4. 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请判别它的词牌名...(3分)()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A.虞美人B. 念奴娇C. 沁园春D. 永遇乐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美”字是不要本钱的,喝一杯滋味好的酒,你称赞它“美”;碰见一位年轻姑娘,你称赞她“美”;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座雕像,你也还是称赞它“美”。
这些经验显然不尽是一致的。
究竟怎样才算“美”呢?一般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美”,但是都知道什么样就是愉快。
拿一幅画给一个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说“很好看”。
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他不外是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
”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不仅普通人如此,许多声名煊赫的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
英国十九世纪学者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愉快的标准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引诱力自然是比女神雕像的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你觉得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想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虽然不能受罗斯金的青睐,在艺术上却仍不失其为美。
英国姑娘的“美”和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
罗斯金的错误在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当作“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
艺术是另一世界里的东西,对于实际人生没有引诱性,所以他以为比不上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却又往往不符事实。
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
他们所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
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鼻、舌、皮肤、筋肉等等都是“低等感官”,只有“高等感官”可以尝到美感,而“低等感官”则只能尝到快感。
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引起不快感。
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高三阶段性监测语文试题2020.10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留存,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丈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丈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 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2024-2025学年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空灵、诗意是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审美传统,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过去,这种美学体验主要依赖于“一桌二椅”的简易设置,依赖于演员的程式化表达。
而今,诸多现代科技手段擅长营造虚拟现实,这让现代戏剧超越了传统的物理限制,使空灵、诗意的舞台艺术审美效果得到更强烈、更灵活、更丰富的表达。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20世纪90年代曾提出“灵境”概念,意指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以人为核心的具有中国文化“灵性”和“意境”的虚拟时空,让科技产品具有人文审美价值。
其实,理解和接受这一理念,对于先进科技融入舞台艺术的创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戏剧艺术追求假定性的美学效果,无论是空间假定、时间假定还是角色表演情境的假定,都是创作者通过舞台艺术语言进行“虚与实”的塑造,是观众对角色表演和舞台情景空间“有与无”的想象和品味。
科技手段丰富了戏剧艺术假定性的内涵。
在话剧《张居正》中,阴阳两界不同的叙事段落需要进行风格转换,该剧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在阳界段落表现出沉重压抑,在阴界段落则表现出超然写意的审美效果。
比如表现奈何桥时,舞台和演员表演沉浸在银色的流动“河水”中,以似河非河形成写意手法,塑造了诗化的舞台意境。
可以说,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了戏剧艺术特有的“真人面对面”体验艺术的魅力。
戏剧创作强调以“人为中心,现代科技的长处不只在于制造强烈视觉效果,更为表现“人”提供了新的方式。
虚拟的空间情景与鲜活真实的表演相融,既能提升视觉效果,也强化了戏剧的现场性和直观性的特质。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杜甫》,用虚拟视觉效果塑造出空灵的舞台意境。
剧终时,采用投影技术呈现的巨幅流动山水画卷是塑造整场戏意境的主要元素,杜甫从船头慢慢步入山水画卷,此时舞台的叙事主角渐渐从杜甫转化为山水造型,寓意杜甫的生命最终升华在天地山河间。
2021届山东潍坊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A.葱茏纷至沓来
B.氤氲明眸浩齿
C.一袭青衫踟蹰
D.蓦一回首徘徊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忽然典雅演示
B.忽然文雅演绎
C.恍然典雅演绎
D.恍然文雅演示
3.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
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在【最新】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D.年初,一幢3D打印的建筑在苏州正式亮相。建筑墙体上的波浪形纹理层次分明,层与层之间密不透风,看上去浑然一体。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
5.生活处处有哲理,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体现你的哲思。每处不超过20字。
远与近:看油画,近看模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所以,有的事物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抓与放:抓住一件东西不放,就只能拥有这件东西,所以,①。前进与后退:方向错了,前进一步等于后退一步,而后退一步,亦等于前进一步。幸福与不幸: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他不认为自己不幸;而②。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三县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10月份过程性测试语文答案
2021年10月份过程性检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2021.10一㊁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B( 匠人手腕 代指艺术家应具备的艺术创作的方法㊁技巧等基本功)2.C(A项 成年后再着眼于创造 错,模仿与创造可以有侧重,但没有阶段分工;B项 从模仿入手 与 具有创造意识 是 创作出见善尽美的艺术作品 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项 是区分文艺作品和非文艺作品的根本标准 错,如哲学也能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但哲学不是文艺)3.D(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文艺既源于生活,又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的虚构和加工,追求更高的真实㊂A项是说诗歌的语言要真实淳朴;B项强调创造的重要性;C项强调真实的重要性)4.(4分)①全文整体采用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㊂先侧重于谈学习一门艺术要从模仿入手;然后侧重于谈学一门艺术归于创造;最后总结上文,阐明模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㊂②局部采用并列结构㊂ 模仿 和 创造意识 是艺术创作中的两个方面,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㊂(4分㊂每点2分)5.(6分)根据材料二的观点,文艺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加工,追求艺术真实㊂②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如果简单模仿现实或照搬现实,就不能达到艺术真实;如果过度虚构,那会脱离或者歪曲客观现实㊂③绘画应当在模仿与虚构之间寻找平衡,做到既源于现实于高于现实㊂(6分㊂每点2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A项 犹疑不决的焦虑心理 错;C项 意在写延安人们对马兰花的喜爱之情 错;D 项 表达了对诗人张碣神奇预测能力的惊叹 错)7.D( 质朴 这情感由开头平淡到结尾变得浓郁 错)8.(4分)① 托 举 等动词的使用,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表达生动形象㊂②运用了排比手法,极力渲染了延安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氛围㊂③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越来越激动振奋的心情㊂(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9.(6分)①现在和过去形成对比,写出了延安的巨大变化㊂②拉开时空距离,更好地让读者了解延安的过去和今天㊂③表达了对经历革命岁月洗礼的延安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憧憬㊂(每点2分,共6分))页3共(页1第㊀案答考参文语三高。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试卷综析】从试卷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段出题巧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猜题,四个小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四道主观题。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
2.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运用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辨析病句到成语运用,均紧扣高考知识点。
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第10题默写名句,全是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
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
第I卷 (共3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
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轻视甚或无视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
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
更心安理得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____ (质疑/置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
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
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_____(犀利/锋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针砭.时弊的教育箴.言。
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辩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 ____(叫醒/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相辅相成的表达力。
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暗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试卷2023年10月份过程性检测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理念中的“霍姆斯马车”堪称世界上最理想的设计。
它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
一直到马车使用大限来临之际,它的轮子正常转过最末一圈之后,车轮、车辕、底盘、弹簧、车轴……一下子全都同时崩坏,没有哪一个零件比其它部分设计得更为牢靠耐用。
②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人体原有的“霍姆斯马车”式的均衡。
③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来衡量咱们人类自身机体的构成,就可以发现,在总体设计绝妙完美之余,尚存几例明显的不足之处。
我们的身体虽然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电子时代,但我们的牙齿依旧停留在原始文明的石器时代。
我们人类到现在还只有一套恒齿,对应于石器时代的人均寿命,这一套恒齿的使用期该是足够了。
由于医疗的发达,现代人的寿命延长了,按照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我们至少应该进化出第二套恒齿,才能符合“霍姆斯马车”的设计原则。
人类大脑开发很超前,而牙齿的进化滞后。
每一位杰出人物的死亡都是一件独特“文物”的毁灭。
有一些伟大的学者、科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去世无异于大火焚毁了一座藏有大量孤本、善本的图书馆。
诚如老子所言——“大成若缺”,一些真正伟大的作品常常因为人类身体与头脑的不匹配而来不及完成。
超越了“霍姆斯马车”原则的先进大脑让人类损失了多少比钻石还要宝贵的智慧啊!④人体器官不谐之责在人类自身,人类文明进化真的必须以人体机能退化为代价吗?食物变得越来越好嚼,让咱们的牙齿越来越省力,这难道不会让人类的牙齿出现退化倾向?我们又怎能再奢望人类牙齿与躯体寿命的延长而同步进化?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制品,人类自身也变得越来越依赖这些人工制品才能生存。
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迅速扩展,人类对自己文明产品依赖程度的日渐加深,我们人类的某些机能是否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相应的退化呢?⑤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在已经能够读写的各民族中,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现象。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题(xx年10月)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应.届(yìng)遂.心(suì)丰稔.(rěn)夹.肢窝(jiā)B、摒.弃(bìn)夙.愿(sù)塞.责(sè)冠.心病(guàn)C、鲜.见(xiǎn)磅.秤(bàng)擂.鼓(léi)和.稀泥(huò)D、角.色(jiǎo)笑靥.(yè)累.赘(léi)黑魆魆.(x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巨擘荧屏颐养天年纵横捭阖B、蜚声牛犊入目三分人才辈出C、精彩撺掇原形毕露口干舌噪D、清彻迷乱风声水起融会贯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B、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C、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怨,我倒更喜欢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烈。
B、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她毅然决然地在下岗协议书上签了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诸城高密三县2021届高三10月过程性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1.C(A“根本原因”错。
根本原因应是适应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时代需求。
B“改革开放前后的制度也是一致的”错。
改革开放的制度发生了变迁,而基本框架和方向一致。
D“让中国人听能得懂”“而不是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听得懂”错。
根据语境,原文中的“他者”“人家”是指外国人,“自己”是指“中国人”)
2.C(“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错,“学者”一词扩大范围)
3.A(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故A项不属于其研究主要任务)
4.示例一: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4分。
包含属概念的判断句1分,3个“种差”信息各1分)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5.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二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
写作目的:前者是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后者是为了明确历史政治学研究领域内部的问题。
(6分。
侧重点4分,目的2分)
6.A(“也交代了作者畅游九江的原因”错。
)
7.B(“着力突出了两地瓷器质地的不同”错。
)
8.①第二段引用诗句,体现出历代诗人对九江的赞美,赋予九江以文化韵味。
②结尾引用诗句,体现出作者陶醉于九江环境的闲适、自得其乐的心境。
(4分,每点2分)
9.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九江人的好客之风;②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九江手工艺人极高的智巧;③运用白描、工笔手法,表现出九江的景美、人美的特点。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C11.D (大夫的死为“卒”。
)12.C(“不能随便与他人一起商榷”错,原文指写作不能和别人求同。
)13.(1)中书监高允常常赞叹说:“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诸生所能赶得上的,终将有远大前途。
”(4分。
“每”“才器”“远至”每处1分,句意1分)(2)祖莹凭借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被征召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很受器重。
(4分。
“拜”“征署”“见”每处1分,句意1分。
)14.①祖莹讲学误拿《曲礼》,能口诵《尚书》三篇,不漏一字;②高祖令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听后赞赏不已;③祖莹诵读《悲彭城》,替元勰解困;④祖莹能够准确识别古代玉印。
(3分。
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15.D(“最后两句运用反语”错误,是夸张与对比。
)16.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唐玄宗贪心不足、穷兵黩武行为的愤恨;都表达了对出征将士的同情及对牺牲将士的悲悯。
不同:《兵车行》还表达了对老百姓深受连年征战之苦的同情。
17.(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8.B(文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话题的转变;C表示话语的中断;D表示声音的延长。
)19.D20.①“一滴,又一滴”,突出水滴之慢,照应前面的“慢镜头”;改后句将二句连缀在一起,与“慢镜头”不甚相符。
②原句突出了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而改后句感受的过程不具体。
(4分,每点2分)21.①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⑤修改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⑦修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⑨在句末添加“建设”;⑪将“餐饮企业管理”删去。
(5分,每点1分)22.妈湾智慧港成功升级,其经验助力国家发展并走向世界。
23.建议参照2020
年新高考I卷卷评分标准,以44分为基准分评分。
【参考译文】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县人。
祖莹刻苦好学,沉湎于书籍之中,夜以继日,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禁止他苦读却禁止不了。
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仆人,等父母睡觉之后,偷偷地燃火读书,用衣被遮住窗户,以防泄漏光亮,被家人发觉。
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
中书监高允常常赞叹说:“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诸生所能赶得上的,终将有远大前途。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
学生们全部集合,祖莹晚上
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
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间学生李孝怡的《礼》拿到讲台上去了。
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礼》放在前面,背诵《尚书》里三篇文章,竟不漏一字。
讲完之后,李孝怡感到惊异,向博士说明了原委,学中师生全都大为惊奇。
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赞叹不已。
祖莹凭借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被征召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很受器重。
尚书令王肃曾经吟咏一首《悲平城诗》,彭城王元勰很是叹赏其文辞优美,想让王肃再吟咏,却失口说:“王公您吟咏情性,词语声律,都特别优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诗》?”王肃就开玩笑说:“怎么《悲平城》变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面有惭愧之色。
祖莹当时在座,就说:“有《悲彭城》,只不过是王公您没有见过。
”王肃说:“可以为我们读一读。
”祖莹应声诵读:“悲彭城,楚歌四面起。
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
”王肃听罢,很是惊叹赞赏。
元勰也大为高兴,回来对祖莹说:“你真是神嘴啊。
今天若不是你,我差点被吴子所压服。
”祖莹以文学为世人所重,他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
生活经历不同,怎么能会同别人有一样的风格呢?”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处境困窘失意、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的士大夫,都会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关怀救助,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
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玉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去辨别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
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
”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赞他博闻多识。
他多次升迁后担任国子祭酒,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卿的身份主持大礼,被封为文安县子。
渐渐地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封为伯爵。
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