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习题绪论名词解释题:1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填空题: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___农业生产______与______气象条件_______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___相互作用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3农业气象学是____农业__________科学与______气象_______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单项选择题: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D )。

A、大气物理学B、地球物理学C、物理气象学D、大气科学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B )。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多项选择题: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 )。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肥力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

A、温度B、空气湿度C、能见度D、降水量问答题: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

(3分)2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容有哪些?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候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气候要素观测与分析、农作物气候学、农田环境气象学、农业灾害气象学等方面。

本文将对农业气象学的复习资料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气候要素观测与分析1.气温观测:气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业气象学需要对气温进行观测和分析,了解不同气温条件下作物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2.降水观测:降水对于作物的生长和灌溉农业至关重要。

农业气象学通过观测和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强度和类型等参数,为作物的生长管理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日照观测:日照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至关重要。

农业气象学需要对日照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日照时数、光照强度等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4.风速观测:风速对于灌溉、植被生长和病虫害传播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需要对风速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风速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5.湿度观测:湿度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

农业气象学需要对湿度进行观测和分析,了解湿度对作物的影响机制及管理要点。

二、农作物气候学1.作物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农业气象学需要研究作物的温度、降水、光照和湿度等条件要求,为种植合理作物和合理管理提供依据。

2.作物的生态适应特性:不同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特性,包括生长季节、耐旱耐涝性、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产物积累等方面。

农业气象学需要了解作物的生态特性,为作物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作物的生产力模型:通过对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农业气象学可以建立作物生产力模型,预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变化。

这对于作物的种植决策、灌溉调度和病虫害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行业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点)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利用气象数据和气象知识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已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业行业的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从事或对农业感兴趣的人士更好地了解农业气象学。

二、农业气象学概述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的学科。

通过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对于不同农作物来说,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同的。

2.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会导致作物蒸腾加剧,水分丧失过多;低温则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3. 农业生产中常利用温室等手段调节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以提高生产效益。

四、光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光照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2. 光照不足会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受限,光合产物减少,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有的作物喜阴,有的作物喜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作物特性进行合理的光照管理。

五、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降水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2. 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生长有利,但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情况,合理调控灌溉措施,提高耕地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六、风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风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2. 强风会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受阻,蒸腾加剧,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3. 防风措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如搭建遮风网、种植防护林等手段可以有效减轻风害对作物的影响。

七、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农业行业的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包括温度、光照、降水和风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合理利用气象数据和知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农业气象学讲义

农业气象学讲义

农艺师职称考试辅导讲义农业气象学第一节黑龙江灾害性天气与预防一、霜冻与冷害(一)霜冻1.霜冻的概念霜冻是指日平均气温高于0℃的温暖时期,地面和作物体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使作物遭受冻害或死亡的现象,是由于低温造成的作物生理现象。

一般霜冻出现在春末和秋初作物生长季节的夜晚和凌晨。

形成霜冻的原因:一是发生大寒潮时,冷空气席卷的地区会剧烈降温,这叫平流霜冻;第二种是辐射霜冻。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由于地表或作物强烈地向外辐射散热冷却时,霜冻随之而生;第三种叫平流辐射霜冻,它要在既有冷空气,又有地表散热作用时才发生。

霜与霜冻是两个不同概念。

霜是近地面水汽凝结现象,出现霜时植物可能受冻也可能不受冻,而霜冻是气温陡降,引起植物遭受伤害的现象。

气象上常以秋季最低气温降至0℃时作为霜冻指标,它必须与作物的是否受伤害相联系, 这是与霜的重要区别,群众常以“白霜”、“黑霜”加以区别。

2.霜冻的危害霜冻发生时,由于温度过低,植物细胞间隙的水分结冰,这些冰不断地从邻近细胞中夺取水分从而导致原生质胶体物质的凝固,细胞死亡。

最有害的是霜冻后植物受到阳光直接辐射,温度迅速升高,蒸发加强,受冻细胞来不及从根系吸水导致受凉部位枯萎、死亡。

作物受害程度因其品种、种类、器官的不同而异。

繁殖器官(花和蕾)最不抗低温,大多数情况下轻微或短时间的低温(0~2℃)即可使之受害。

扁桃、杏桃的开花期在-3℃低温即可产生危害。

早春谷类和豆类能忍受短时间的-8~-10℃的霜冻。

大豆、苘麻能耐-3~-5℃的霜冻。

3.霜冻的防御防御霜冻的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培育和选育抗霜冻能力强的品种;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根据小气候特征合理配置作物种类和品种。

此外还可采用灌水法、熏烟法、人工烟雾法及覆盖法等物理方法来进行防御。

由于霜冻发生在农作物生长期内,并且霜冻发生时间的年际变化大,所以就限制了各地区热量资源的充分利用。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霜冻危害,提高生产效益的潜力是巨大的。

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
3.表示土壤适宜水分的水文常数是田间持水量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5.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种成分中,溶剂热容量最大的是液体,导热率最大的是固体, 导温率最大的是固体
6.气团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得下垫面二有适合的环流条件。
7.两种性质不同得气团之间形成的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层称为锋
8.雨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碰并增长和凝华增长
9.雾的形成可分为三种:平流雾、辐射雾,平流辐射雾
10.温度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差值
11,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的天气特点是温暖,有云雨:
12.寒潮来临时,可用烟熏的办法防寒,原因是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27.自然条件下,空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大气过饱和,凝结核
28,积温在农业上的应用:用作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作物特性品种重要指标;发育期,收获期,病虫害发生七预报的依据
29,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空气做曲线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利,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3力平衡时的风
30.水汽压、绝对湿度、露点温度、比湿湿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相对湿度、饱和差、露温差则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的
5.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含量一定且气压不变时,通过降温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6.气温直减率:气温随高度变化,高度每增加100 m气温变化的数值称为气温直减率,单位摄氏度每100 m
7.气旋:既是低压。在北半球,气旋是指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流呈现逆时针旋转的大气涡旋.
8.太阳高度角: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他随纬度季节和时间变化。
9.太阳总辐射:地面上的太阳总辐射辐照度与直接辐射辐照度和散射辐射辐照度之和

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

第一批次1.农业气象学: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1.生产相互关系及有关规律的一门学科称为农业气象学。

2.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液态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大气。

3.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局部甚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成分发生对生物界有害的变化,称为大气污染。

4.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x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

5.大气中含有许多水汽、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臭氧、一氧化二氮和甲烷。

这些气体把地球红外辐射吸收了一大半,然后再向四面八方放射,于是其中一部分红外辐射又返回了地面。

这就像玻璃温室一样,阳光能照进来,红外辐射却出不去。

6.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7.昼夜交替、光暗变换及其时间长短对植物进入发育阶段(开花结果)的影响,称光周期现象。

8.农业上常用的界限温度有:①0℃,稳定大于0℃的时期为适宜农耕期,其初日与终日和土壤结冻与解冻相近;②5℃,稳定大于5℃的时期为越冬作物生长活动期(冬小麦生长活动的起始温度为3℃)和喜凉早春作物的播种期;③10℃,稳定大于10℃的时期为越冬作物生长活跃期和喜温作物生长活动期,其初日是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开始播种日期;④15℃,稳定大于15℃的时期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期和茶叶的可采摘期,其初日是水稻适宜移栽期,终日是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⑤20℃,稳定大于20℃的时期是喜温作物旺盛生长期和耐寒的晚稻安全齐穗期,其初日是水稻分蘖迅速增长开始期,终日是耐寒的水稻安全齐穗大秋作物灌浆的下限日期。

9.大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实际温度叫活动温度。

10.一团由干空气和水汽组成的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与湿空气的总质量之比。

11.冰晶效应在有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存的云中,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小,当空气中的实有水汽压介于两者之间,即大于冰面饱和水汽压而又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时,过冷却水滴会因蒸发而减小,水分子不断由水滴向冰晶上转移,冰晶则因凝华而增大。

农业气象学培训资料PPT课件(20张)

农业气象学培训资料PPT课件(20张)

4. 农业小气候、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手段的研究 a. 研究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和相应的减灾对策与措施
b. 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最合理有效地调控农业设施等 的小气候条件的方法和措施
5. 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a. 作物产量形成的农业气象基础 b. 气候生产潜力理论
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及光温水生产潜力 c.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水分运动和高效利用途径 d. 边界层物质传输与能量转化过程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CERES模型
四、气象及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土圭仪测日影定节气, 开始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西汉年初(公元前2世纪):二十四节气已能确定。 开始记载大旱、严寒、冰雹等特殊天气、气候现象
公元前,便可利用羽毛、木炭等的吸湿特性来进行空气湿度的测定。 在西方,则到了15世纪才用类似的方法来测定空气湿度。
2.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
a. 农业气象灾害的情报、预报和警报 b. 动植物病虫害的有关预报 c. 产量与品质预报 d. 雨情、墒情和农情等情报
3. 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气候,气候资源非常丰富。 所谓气候资源为光能、热能、水分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些资源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 通过分析和说明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源的特点, 为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作物和品种的合理布局 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物蒸腾、光合和呼吸作用有关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 e. 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及适应对策等
e. 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及适应对策等 GCM(全球大气循环模型,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通过大气循环过程(以大气运动与热力学结构为基础)的模拟, 预测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 初始值:太阳辐射和海面温度

气象与农业培训

气象与农业培训

与农业生产NATIONAL ME TEOROLOGIC ALNTER OFCAM主要内彖f 毛象与农业概述.二.玉来与毛象三.大豆与绻象叫主要农业毛象炎窖五.主要病玄窖NATIONAL METEOROLOGICAL—.毛象与农业概述+[照与处业,冕度与农业,水分与农业、风与农业衣业的生产过程完全或基本上是盛II然条件下进行的。

毛象条件形响着各地的衣业组成、布局、熟制和产量等, 任何地方的农业生产,都应考虑毛象因素,注意利用有利的毛象条件P逹免和克服不利毛象因子的彩响。

夭毛和毛候条件在对间上的变化一决走段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李节性夭毛和毛候条件蛊空间上的麦化一h光照与农业太阳辐射旻绿色植肠通过光合作用制莲有机养分的难一能源。

农业生产就是在人为干预下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生肠能的过程。

太阳犒射也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热量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物的生存环境。

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包括:「十山」I "照松度的彩响II A无谱成分的彩响」A 光照强度与农业生产光照强盛对农业的影响一主要表現农对作杨光合作用的彩响中的二氧化碳和作杨根部朕收来的水合成碳水化合杨O在一走的光照强度总禹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 强的增加而增强,制逵的有机物质也随之增多;反之, 光强减弱,光合强度也随着减弱。

阴甫索照9作杨生长不良、产量下阵。

光合作用就是植杨的叶绿体利用太阳光能,把空毛ill/光饱和支和光补篌点但光照不是越强越好,古越过了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合作用便椽持应一走的水平不再增加了,这种现象称为羌饱和现象、这个光照强度就旻临界点,録%尧饱和盒。

在光饱和点以上的光照对光合作用不再起作用,越过的那部分光照,已不能为光合作用所利用P只能以启的形蜕帘放出去。

光照太强时,还会引起叶绿素的分解P使光合作用的速度和效率阵低,不利于作场的生长发育,作物总至会菠聒死。

NATIONAL METEOROLOGICAL那么光照强度变弱会怎样呢?光照强度阵低时,光合作用也随之阵低,当作肠通过光合作用制莲的有机肠质与呼吸作用请耗的物质柏平衡对,这对的光照强度称低于光补後盍对,作畅的诲枪将火于积累.使作杨长势奴弱,苍至引起死亡。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章名词解释1农业气象学 : 概念: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气象条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是大气科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2气象要素:表征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

如温、压、湿、风、降水等。

3温室效率:是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生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4温度直减率:由于对流层与地面接触,空气从地面或的热量,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平均值为-0.65℃/100m辨析题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答:天气是短期的,气候是长期的。

所谓天气,只是短时间的天气现象。

气候是指长时间天气现象延续的一个平均状态,所以时间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天气具有易变性,气候具有稳定性。

2大气的组成答:大气组成:现代大气一般是由一些永久的水汽、气体、雾滴冰晶和尘埃等物质混合而成,这种混合物一般分为三类:干洁大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

1.干洁大气对人类活动比较大的成分是氮、氧、臭氧和二氧化碳2.大气中的水汽来自江河湖海潮湿物体表面的蒸发,主要集中在低层大气中,水汽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3气溶胶是有大气中的悬浮状态的土壤、肥料、浓烟、盐等小颗粒,火山和宇宙尘埃、微生物、植物孢子和花粉、小水滴、水晶等。

3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说出对流层的主要特征答:由下到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热层、散逸层、星际空间。

对流层特点1、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所有的水汽都集中在该层。

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云、雨、雾等都形成于该层。

是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Υ的平均值为0.65℃/100m。

3、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

4、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简述农业气象学的含义答: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气象条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是大气科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受气象条件影响和制约的农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农业设施农业生物群体,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对周边气象和微气象环境环境的影响及调控途径等。

《农业气象学》课件

《农业气象学》课件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探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品种、改进农业管理等。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开发与农业气象相关的保险产品,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益。
农业气象保险产品创新
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
气候定义与特征
天气系统类型
气候分类与区划
天气系统包括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根据气候特征,可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如温带、热带、亚热带等。
03
02
01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不同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总结词
分析该地区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的农业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如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等。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病虫害加重等。为了应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各地区的农业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潜力,为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气候区划的意义
农业气候区划有助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
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包括气象观测、气候分析和区划指标确定等步骤,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有答案)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有答案)

《农业⽓象学》复习资料(有答案)《农业⽓象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太阳辐射——太阳时刻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放射巨⼤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辐射。

2、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积上蒸发的⽔量。

3、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积上的辐射能量。

4、空⽓绝热变化——⼀块空⽓在没有热量收⽀时,由于环境⽓压的变化,引起⽓块体积改变⽽导致温度变化称为空⽓绝热变化。

5、⽔汽压——空⽓中由⽔汽所产⽣的分压强。

6、降⽔——从云中降落到地⾯的⽔汽凝结物。

7、天⽓——⼀定地区短时间内⼤⽓状况(风、云、⾬、雪、冷、暖、晴、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8、⼩⽓候——任何⼀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性质的不同,从⽽在⼩范围内形成的与⼤⽓候不同特点的⽓候称为⼩⽓候。

9、⽔平地转偏向⼒——因地球⾃转使空⽓质点运动⽅向发⽣改变的⼒称为⽔平地转偏向⼒。

10、⽣物学零度——维持⽣物⽣长发育的⽣物学下限温度。

11、季风——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差异,产⽣的以年为周期在⼤陆与海洋之间⼤范围地区盛⾏的随季节⽽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12、⼤⽓温室效应——⼤⽓中CO2等温室⽓体的存在,其选择吸收作⽤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样,阻挡了地⾯向外的辐射,增强了⼤⽓逆辐射,对地⾯有保温和增温作⽤。

13、太阳光能利⽤率——单位⾯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与作物⽣长期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

14、⼲绝热变化——⼲空⽓或未饱和的湿空⽓,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15、相对湿度——空⽓中实际⽔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汽压的⽐值。

16、⽓旋——是中⼼⽓压⽐四周低的⽔平旋涡。

17、雾——当近地⽓层的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中的⽔汽凝结成⼩⽔滴或凝华成冰晶,弥漫在空⽓中,使能见度<1km的现象。

18、梯度风——⾃由⼤⽓中⽓压梯度⼒、地转偏向⼒和惯性离⼼⼒达到相互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19、⽓候系统——指包括⼤⽓圈、⽔圈、陆地表⾯、冰雪圈和⽣物圈在内的,能决定⽓候形成、⽓候分布和⽓候变化的统⼀的物理系统。

农业气象学 第一章

农业气象学 第一章

(二)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最初来自天文,将黄道分为二十四弧段, 每段15°为一节。一节约15天,全年二十四节。 “节气”在古代中简称“气”,按阴历每月一般分为两 气, 前一气为“节气”,后一气为“中气”,后人把“节气” 和 “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表示昼夜长短的转折日。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温度的高低。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示降水的季节。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水汽凝结状况和温度下降过程。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为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
反射作用 (27%) 参与反射作用的物质
大气中较大的尘粒和云滴、云层
云的反射作用
其反射能力随云状、云量和云厚而不同。云量愈多,
云层愈厚,反射愈强。云层平均反射率为50%~55%。
减弱因素——路径长短、大气透明程度 大气质量(m)
定义 太阳光通过大气路径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之比。
m随h的变化
在各太阳高度时的大气质量
ω的确定 ω是用角度表示的时间,每15°为一小时 正午:ω=0; 上午:ω<0; 下午:ω>0,。 正午时刻h的计算公式 h正午=90°-φ +δ
太阳方位角 (A) 定义
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当地子午线的夹角。
计算公式
sinh sin sin cos A cosh cos
变化范围: 1325 W· -2 ~1457 W· -2 m m 我国采用的太阳常数值为1382 W· -2 。 m 太阳光量常数及范围 定义: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产生的平均光照强度。
范围:1.35×105~1.4×105lx
㈡、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和昼长
太阳高度角 (h) 定义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90°)

气象与农业培训1

气象与农业培训1
气象与农业培训1
• 红外线对作物的萌芽和生长有刺激作用,但
不能直接被作物的叶绿素吸收。因此,红外线只能
使土壤、水和空气增热,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
需的热量条件。
气象与农业培训1
•2、温度与农 • 业植物体内所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
温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分布和产量,影响作物的 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全生育期的长短及各发育期 出现的早晚,影响光、水资源的利用和作物生产的安 排,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间长短的要求不同,把农作物划分为长日照作物、短 日照作物和中性作物。一般认为要求每天光照时间大 于12~14小时才能开花的为长日照作物,小于这一界限
的为短日照作物。
气象与农业培训1
✓ 长日照作物
• 长日照作物在日照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 结实,如小麦、油菜等。这类作物原产于寒带或温带
地区,多为两年生,抽穗开花期在夏季。延长日照时 间,可使开花期提前到来;缩短日照时间则会延迟开 花期,甚至不能开花,只长茎叶。
较大适应性的植物有茶叶、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
气象与农业培训1
➢光照长度与农业生产
• 光照长度是指一个地方日出至日落之间的可能日 照时数,即可照时数,简称日长或光长,以小时表示。
日长是随季节和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在北半球,一年
中以夏季光照时间较长,“夏至”那一天最长;冬季光 照时间较短,“冬至”那一天最短。夏半年日长随着纬
气象与农业培训1
✓ 短日照作物
• 短日照作物在日照时间较短的条件才能开花结 实,如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水稻、玉米、大豆、 棉花等。这类作物多为一年生,一般在秋季抽穗开花。
因为秋季日照时间已明显缩短,使其形成了要求短日 照的特性。缩短日照时间可使这些作物的开花期提早 到来;延长日照时间则延迟开花日期的到来,甚至不 能开花结实,只进行营养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农业小气候、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手段的研究 a. 研究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和相应的减灾对策与措施
b. 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最合理有效地调控农业设施等 的小气候条件的方法和措施
5. 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a. 作物产量形成的农业气象基础 b. 气候生产潜力理论
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及光温水生产潜力 c.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水分运动和高效利用途径 d. 边界层物质传输与能量转化过程
SONS, In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hysics》(2nd Edi.), Monteith J.L.
and Unsworth M.H. Edward Arnold Ltd.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Biophysics》,Campbell G.S.
一、大气与大气科学
❖ 大气:
大气是包围地球的空气的总称,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 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 在大气层中经常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也产生很多物 理现象。
• 气象学(大气科学):
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 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及大气圈与地球的水圈、岩石 圈、生物圈等其它圈层之间的 复杂关系与相互作用。
农学气象学:
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专业基础课
参考书:
《农业气象学》,冯定原等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农业气象》,王炳庭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李爱贞主编,气象出版社,2004。 《Microclimate》(2nd Edi.),Rosenberg N. J. JOHN WILEY &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CERES模型
四、气象及农业气象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历史
❖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土圭仪测日影定节气, 开始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 西汉年初(公元前2世纪):二十四节气已能确定。 开始记载大旱、严寒、冰雹等特殊天气、气候现象 ❖ 公元前,便可利用羽毛、木炭等的吸湿特性来进行空气湿度的测定。 在西方,则到了15世纪才用类似的方法来测定空气湿度。
2. 农业设施:温室、畜舍、水利工程、仓库等。 3. 栽培、养殖等农事活动、农机作业、农畜产品加工、
运输、贮藏、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 4. 气象条件有关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
❖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1. 农业气象监测
利用常规和先进仪器对农业气象要素及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状况 进行平行观测,及时准确地掌握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研究农业生产对象与过程对有关气象条件的反应, 并将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加工。
二、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1. 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 2. 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物质、能量基础 3.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全过程和农业设施等的影响 4. 大气对其他自然资源的影响 5. 农业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1. 农业生物:作物、林草、花卉、畜禽、昆虫、水 生生物和微生物等。
❖ 5世纪《齐民要术》记载农作物播种的最适日期、此适日期和不能再 迟的日期。
•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相继建立起气象台站,地面和高空气象 测报网也基本建成。
• 农业气象学起步较晚 上世纪50年代后才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发展,
思考题
1. 大气、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的概念 2. 叙述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3. 叙述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4. 叙述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2.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
a. 农业气象灾害的情报、预报和警报 b. 动植物病虫害的有关预报 c. 产量与品质预报 d. 雨情、墒情和农情等情报
3. 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气候,气候资源非常丰富。 所谓气候资源为光能、热能、水分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些资源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 通过分析和说明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源的特点, 为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作物和品种的合理布局 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 农业气象学:
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农业科学与气象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
• 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气象条件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影响。 • 从而不断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以谋求农业取得 高产、优质、高效益。
(作物蒸腾、光合和呼吸作用有关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 e. 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及适应对策等
e. 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及适应对策等 GCM(全球大气循环模型,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通过大气循环过程(以大气运动与热力学结构为基础)的模拟, 预测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 初始值:太阳辐射和海面温度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nc.
学历:博士 研究领域:
作物生长模拟 田间小气候观测及模拟 作物栽培生理
联系方式: 13730901095、8803340
e-mail:chis6666@ chis6666@
绪论
❖ 概念:大气、气象学(大气科学)、农业气象学 ❖ 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