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培训资料
核安全文化培训(通用技能人员)

核岛前期准备项目通用培训教材技能人员核安全文化培训公司质保处二零一四年九月目录一、核安全文化的起源 (4)二、核安全文化的四个核心要点 (5)1四个凡事 (5)1.1 凡事有章可循 (5)1.2 凡事有人负责 (5)1.3 凡事有人验证 (6)1.4 凡事有据可查 (6)2个人理念:诚实、勤奋、合作、宽容 (6)2.1 诚实 (6)2.2 勤奋 (6)2.3 合作与宽容 (6)3对个人响应的要求 (6)3.1 质疑的工作态度 (7)3.2严谨的工作方法 (7)3.3 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8)4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8)4.1 三大纪律 (8)4.2 八项注意 (9)三、安全文化中的关键理念 (10)1质量是靠干出来的,不是靠检查出来的! (10)2质量管理,重在预防! (10)3坚持“三不”原则,实现质量“零缺陷” (11)4发现问题要报告 (11)5纠正措施优先 (12)四、核岛施工的核安全文化 (13)1施工准备阶段 (13)1.1 六戒条: (13)1.1.1不得无证/无授权上岗 (13)1.1.2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机工具和测量器具 (14)1.1.3不得使用未经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 (14)1.1.4不得损毁物项标识,关注标识重要性 (15)1.1.5不得在不了解工作内容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16)1.1.6不得在质量计划未开启的情况下开展施工作业 (17)2施工过程阶段 (17)2.1 九禁令: (17)2.1.1严禁越点施工 (17)2.1.2严禁无文件施工 (19)2.1.3严禁超过许可工作范围作业 (21)2.1.4严禁记录造假、冒充签字 (22)2.1.5严禁私自处理不符合项 (23)2.1.6严禁偏离设计、按经验施工 (24)2.1.7严禁违背工艺要求 (26)2.1.8严禁物项未经标识、实物、图纸三者核对即用于安装 (27)2.1.9 严禁遗漏物项保护措施 (29)3调试过程阶段 (30)3.1 五告诫: (30)3.1.1不要违反工作票制度和工作监护制度 (30)3.1.2不要擅自变更施工作业方案或工作票中的安全措施 (30)3.1.3不要未经许可或授权操作调试边界设备 (31)3.1.4不要接受没有依据的调试口头处理指令 (32)3.1.5不要伪造证件或转借、冒用他人出入证进出保护、控制、要害区 (33)五、结束语 (34)一、核安全文化的起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讨论,确认事故主因之一是源于一系列人因失误,即有意识违反操作规程:为完成汽轮机试验不顾反应堆将进入不稳定状态,眼看要发生事故还想试着把试验做完,最终酿成了一场人为的核灾难。
卓越核安全文化培训

原则五
认识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 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要考虑核技 术的特殊性 反应性控制, 特殊性。 术的特殊性。反应性控制,持续 堆芯冷却, 堆芯冷却,裂变产物屏障的完整 性是核电厂有别于其他常规电厂 的重要特性( 的重要特性(P5a) 。 )
原则六 培育质疑的态度 • 通过质疑假设、分析异常工况、 通过质疑假设、分析异常工况、 思考行动的潜在不利后果, 思考行动的潜在不利后果,员工 表现出质疑的态度 质疑的态度。 表现出质疑的态度。事故的产生 往往来自于, 往往来自于,由于组织根据错误 的假设、价值和信念, 的假设、价值和信念,所采取的 一系列决策和行动。 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员工要对可 能给核电厂安全产生不利后果的 状态或活动提高警惕 提高警惕( 状态或活动提高警惕(P6a) 。 )
组织——阿尔布莱特法则
• 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组织后,结果往往变成集体 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组织后, 性愚蠢。 性愚蠢。
?
原则七 倡导学习型组织 • 高度重视运行经验,培育学习 高度重视运行经验 运行经验, 和应用经验的能力( 和应用经验的能力(P7a) 。 ) 培训、 通过培训 自我评估、 通过培训、自我评估、纠正行 动和对标, 动和对标,来激励学习和提高 业绩( 业绩(P7b)。 )
下一步安全文 化跨越发展? 化跨越发展?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
即健康的核安全文化的重要特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核安全人人有责 领导做安全的表率 建立组织内部的高度信任 决策体现安全第一 认识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培育质疑的态度 倡导学习型组织 评估和监督活动常态化
原则一 核安全人人有责 • 明确界定核安全的责任与权利, 明确界定核安全的责任与权利, 界定核安全的责任与权利 清楚自己的责任和 并让全体人员清楚 并让全体人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和 权利。落实与核安全责任相关的 权利。落实与核安全责任相关的 指挥体系、岗位权限、 指挥体系、岗位权限、人员配备 和资金保障( 和资金保障(P1a) 。 ) • 公司政策中强调核安全高于一切 (P1b) )
核安全文化培训

员工参与原则
员工参与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原则 ,强调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权利参
与核安全活动。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提 出意见和建议,并确保他们的声音
得到重视和回应。
提供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自己 的角色和责任,并增强他们的技能 和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员工的优秀表 现和贡献,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 参与度。
02
核安全文化的核心原则
领导力原则
领导力原则是核安全文化的核心,强调 各级领导者的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
领导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 提高对核安全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领导者应通过自身的言行来树立榜样, 并积极推广核安全文化理念。
领导者应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利益,创造 一个积极、开放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自20世纪50年代核能发展以来,核安全文化经历了不同的 阶段。早期的核能发展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技术不完 善,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核事故,如切尔诺贝利和三哩岛核 事故。这些事故促使国际社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并推动了相关的研究和培训计划。
要点二
核安全文化的发展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等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逐步制定和完善了核安全文化的 标准和指南。这些标准和指南强调了组织和个人在核安全 文化中的责任和作用,提供了培养和评估核安全文化的框 架和方法。同时,学术界和工业界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 实践,推动核安全文化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2
分享经验与最佳实践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分享各自 在核安全文化培训方面的经验与最佳实践,共同 提高全球核安全水平。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文化培训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促进全球核安全文化的统一和规范。
核安全文化培训讲义

3
1.事件回放
4
几起重大核事故
在人类核电发展史上,发生了三起影响深远的核电站 事故: 一起是1979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 2号机的堆芯熔化事故。(5级核事故) 一起是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 贝利4号机的反应堆爆炸事故,该次事故被称为世界核 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7级核事故) 另一起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因地震海啸引起的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7级核事故)
固态火箭推进器密封圈
挑战者号事故调查
缺乏独立监控 – 独立视角 长期未解决的遗留问题(0环失效)
过于自信:源于过去的成功
不良沟通:面对提出的问题 时间压力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
灾难是一点点逼近的
21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事故调查
脱落的隔热块以超过 900KM/H 的速度撞击机 翼前端 撞击使左侧机翼的RCC保护层损坏 失去保护的铝质机翼在高温气流作用下融化 机翼外层融化后 , 高温气流直接进入机翼内 ——航天飞机失去平衡
24
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老板与船长 .mpg 船长与大副 .mpg 水手和情侣 .mpg
25
日本美浜核电厂的蒸汽破管
2004年8月9日,美浜核 电厂3号机二回路低压 加热器出口到除氧器的 直径560 mm碳钢管道 突然因壁厚减薄而破裂 ,当时正好有11个承包 商人员在周围搭脚手架 准备大修,大约9巴压 力、温度约140度的高 温水突然变成蒸汽,当 场烫死5人,重伤6人。 直接原因:管道壁厚减少
16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
17
挑战者号事故调查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 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升空,73秒钟后突 然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坠 入大西洋,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美国 37岁的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她是从1万多名申请 者中选拔出来的美国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普通 公民。 “挑战者”号爆炸的原因是右侧助推火箭存在问 题。由于航天飞机发射时气温过低,寒冷的天气使 火箭垫圈产生影响而失效,失效的封环使炽热的气 体点燃了燃料罐中的燃料,最终导致爆炸。
核安全文化培训资料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期望
通过核安全文化培训,员工能够深刻理解核安全文化的概念、原则、标准和要求,掌握核安全文化在实际工作中 的运用,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保障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建议
为了提高核安全文化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建议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安全文化知识;同时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定期检查与评估
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 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 应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 和降低影响。
核安全文化的案例分析
三哩岛核事故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的事故,暴露出核安全文化方面的问题,如人员培 训不足、操作失误等。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 、动画等手段,使培训内 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员 工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04
核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
核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核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核安全文化强调的是组织内员工对安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 准则的认同和遵循,这种文化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从 而影响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效果。
强化安全意识
核安全文化正朝着更加强 调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 方向发展。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核设施运营单位正努力提 高安全管理水平,包括强 化安全监管和标准化操作 。
加强人员培训
为了确保核安全,核设施 运营单位正加大人员培训 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技 能和意识。
核安全文化面临的挑战
高风险性
核安全文化培训资料

案例分析
使用真实的核安全事故 案例,引导员工分析事 故原因,理解核安全文
化的重要性。
模拟演练
模拟核设施运行中的各 种场景,让员工在实际 操作中体验和运用核安
全文化。
互动讨论
鼓励员工提问、分享经 验,促进相互学习和交
流。
培训技巧
生动形象
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 体手段,使培训内容更加直观
、生动。
。
03
核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是核安全文化的核心,它 包括安全管理政策、安全管理制度、安
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确保 核设施的安全运行,降低核事故发生的
概率。
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不断进行审查和更新 ,以适应新的安全要求和技术发展。
安全行为规范
安全行为规范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员工在核设施操 作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安全行为规范包括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是保 障员工人身安全和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措施。
安全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员工行为的规范 性和安全性。
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核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
预防原则还强调对工作人员进行 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和技能,使他们能够识别和预防
潜在的安全风险。
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是核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 它强调每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 责,并对任何与核安全相关的问题进 行报告。
责任原则还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 行定期评估,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责任原则要求员工在发现任何与核安 全相关的问题时,必须立即报告给相 关部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问 题。
核安全文化培训

核安全的三大保障
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制造、维护 人的行为:责任心、风险的意识、专业技
能、严谨的作风、警觉的态度 工作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性 ——严格的责任分工 ——严密合理的质量控制 ——资源保障 ——应急计划
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世界能源需求的64%来自燃煤、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产 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 化碳和颗粒物等,带来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 而这些化石物质消耗的迅速增长,使它们在 地球上的储量面临枯竭的境地。
核电是技术上已较成熟且能 大规模经济开发使用并提供稳定 电力的清洁能源。
核安全文化
一、前言
核安全的重要性
上世纪美国发生的三哩岛事故和前苏联 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 这些潜在的危险演变成了震惊世界的灾难。
30位工作人员死亡
三哩岛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30多万人从核电 厂周围撤离
300多万人不同程 度地受到核辐射伤 害
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 引发约10米高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
• 这一阶段,安全是通过 遵循已建的规章制度来 实现。安全被看成一个 技术问题。遵循了外资 的规章和制度,就可认 为安全已十分充分。
1、规则驱动
2、目标驱动
• 这一阶段,良好的安全业 绩成为组织的目标,组织 通过对安全质保的控制和 安全目标的实现来加强安 全文化。
• 在本阶段,安全被看 成是一个持续改进的 过程,并且强调每个 人都能对安全文化的 改进做出贡献。
各级员工在核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
决策层的承诺
• 职责界定 • 安全实践的界定与控制 • 资格与培训 • 奖励与惩罚 • 监查、评估与比较
核安全文化培训试题及答案

核安全文化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核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安全第一C. 技术创新D. 环境保护答案:B2. 核安全文化中“安全第一”的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A. 仅在设计阶段B. 仅在运行阶段C. 从设计到退役的整个生命周期D. 仅在事故处理阶段答案:C3. 核安全文化要求员工在面对安全问题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A. 忽视B. 报告并解决C. 等待上级指示D. 推卸责任答案:B4. 核安全文化中“质疑权威”的态度意味着什么?A. 反对所有上级的决策B. 盲目服从C. 在安全问题上勇于提出疑问D. 只关注个人利益答案:C5. 核安全文化强调的“持续改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技术更新B. 管理流程C. 员工培训D. 所有上述方面答案:D二、判断题1. 核安全文化只与核电厂的运行人员有关,与设计人员无关。
(错误)2. 核安全文化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正确)3. 核安全文化鼓励员工在发现潜在安全隐患时保持沉默。
(错误)4. 核安全文化认为,只要技术先进,就可以忽视安全管理。
(错误)5. 核安全文化倡导的“持续改进”意味着对现有的安全措施和程序进行不断的评估和优化。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答案:核安全文化是确保核设施安全运行的基础,它强调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制度的建立和维护。
核安全文化可以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感,确保核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2. 核安全文化中“预防为主”的原则是如何体现的?答案:在核安全文化中,“预防为主”的原则体现在通过风险评估、安全审查、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预防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行动。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核电厂在进行常规检查时,一名技术人员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他立即上报给了上级,并主动参与了问题的解决过程。
最终,这个隐患被及时排除,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
核安全文化参考资料

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有50个试题,共50分,每空0.5分)1.《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是2007年以国务院500号文发布,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HAF 601由国家哪个部门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我们常说的“HAF”表示核安全法规。
4.核安全设备在制造活动开始前,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应该由核电营运单位(核电厂)批准;报国家核安全局备案。
5.对违反《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被依法吊销许可证的单位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1年内不得重新领取许可证?6.我国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总方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7.质量保证文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文件是质量保证大纲;第二层次文件是一套质量保证大纲程序;第三层次文件包括作业程序、细则、图纸等实施质量活动的依据文件。
8.民用核安全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应当在 24小时内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9.产品制造中质量控制点一般有 H、W、R点。
10.核电设备产品制造外部接口的联络以书面形式方式进行。
11.质量保证大纲按HAF003的要求建立,总经理对核电厂设备制造质量负全责。
12.总经理每年组织进行管理部门审查、保证大纲的适用性。
13.文件的分发包括受控和非受控。
14.中广核的不符合项分为I和E 类两种。
15.中核的不符合项分为内部、Ⅰ、Ⅱ、Ⅲ四种。
16.不符合项的最终处置决定有照原样接收(照用)、返工、返修、报废。
17.质量保证记录的分为永久性和非永久性两大类。
18.在工序执行到“H”点时必须停止,只有在指定H点的机构到达现场以后工作方可恢复,除非事先已得到该机构签发的书面放弃认可单。
19.根据国家核安全局文件国核安函(2008)89号文件要求,对于核安全1级设备,按照不符合项分类方法将最高级别和次一级别的不符合项在开启后 3 个工作日上报。
20.文件只有经过内部审批或经过必要的外部审查“无意见”后,将文件状态由 PRE改为CFC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才能分发。
核安全文化培训(国家核电) 共81页

必要时快速中止链式 反应。
反应堆体积 高7米,直径12米 高3.6米,直径 物理性能耦合很弱,
3.2米
大堆芯易引起氙震荡。
控制保护系 统
比较简单
设计充分
操纵员干预能力与设 计有关,简单设计过 于依赖人员,可靠性
差。
安全壳
无安全壳
有强健的安全 壳
安全壳在万一发生事 故时能有效包容放射 -14性物质,减少外泄。
道的严重缺陷 6、从技术安全上看,对试验大纲审查不够 7、违反运行程序 8、运行人员要进行过多的操作,有过多的运行装置 9、缺乏对超设计基准事故的保护
-12-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主要经验教训
1 国家层面上安全监管机构及制度不落实,监管 不得力,核电站管理混乱; 2 设计缺少安全标准,安全分析不充分,设计中 包含了不安全因素; 3 运行人员培训不足,对机组特性缺乏理解,操 作人员没有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 也不懂得反应堆潜在的危险; 4 工作大纲质量低劣,操作规程有缺陷,甚至有 错误; 5 从上到下,普遍缺少安全文化意识。
-8-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事故经过情况:4月26日 0:05 继续降功率时,自动控制系统维持不住功率,热功率降至72万千
瓦以下(70万千瓦以下会出现正温度系数),最低达3万千瓦 1:00 操纵员成功地将功率恢复为热功率20万千瓦 1:15 切除蒸发器自动停堆信号(重大违反程序!) 1:19 提棒增加功率,此时堆内可能只有8根棒了(要求堆内至少有15根
核安全文化
孙光弟 2009.10
-1-
核安全文化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2、为什么要强调核安全文化 3、什么是核安全文化 4、如何加强核安全文化
-2-
核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培训

安全制度不 完善:企业 缺乏有效的 安全管理制 度,难以保 障核安全
培训不足: 员工缺乏核 安全知识和 技能培训, 难以应对实 际工作中的 安全问题
沟通不畅: 企业内部缺 乏有效的沟 通渠道,难 以及时发现 和解决安全 问题
监管不力: 政府监管部 门对核安全 的监管力度 不足,难以 保障核安全
社会环境影 响:社会对 核安全的认 识和态度影 响核安全文 化的实践
01
02
03
04
05
06
核安全文化的改进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核安全文 化意识
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 高公众对核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建立有效的核安全管理体系,确保 核安全文化的有效实施
定期进行核安全文化的评估和改进, 确保核安全文化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预防措施
建立核安全文化的长效机制
01
制定核安全文化政策,明确核安
核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培训
演讲人
概述 主要内容 典型问题解析
基础知识 主要要求 预防措施
概述
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01 保障核设施安全:核安全文 化有助于确保核设施的安全 运行,降低事故风险。
02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核安全 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 重安全。
03 预防事故发生:核安全文化 有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 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储存和处理放射性物质的设施,
物质,如铀、钚等,这些物质
包括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
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射线,
核研究设施等。
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核安全的法律法规
《核安全法》:中 国核安全领域的基 本法,规定了核安 全的基本原则、责 任和义务。
核安全文化培训资料资料

二重核安全文化
“凡事有人负责”是指每项工作、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人负责,且重大 事项只能有一人总负责,在管理上明确部门、个人的职责范围,强调 责权统一,落实个人责任。 “凡事有人监督”,是指公司接受业主、用户和国家核安全设备监管 机构监督,生产过程和质量上接受质保人员、质检人员的监督,还有 部门之间及个人之间相互监督,从而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并 有效促进工作质量及实物质量的提高。 “凡事有据可查”是指凡事均可追根溯源,对于重要的工作或任何一 项生产工序必须有记录,作为客观证据以备日后溯查。
核安全是通过学习驱动的
—质疑的态度不可或缺 —鼓励公开地报告偏差和错误 —使用自我评估在内的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措施 —使用组织的运营经验(包括内部和外部) —凭借识别、诊断偏差,制定并实施解决措施,监 督纠正措施效果等能力促进学习 —安全绩效指标应可追踪、可追溯、可评估和有效 个人能力的系统培养
广核核安全文化
— 监查:包括带有质疑态度的检查和审查实 践; — 责任:通过正式的委派和职责的描述,以 及通过个人对其职责的了解来明确责任。 核安全文化有两个基本的构成,即在一个组 织内必须的架构和管理层的责任,以及与此架 构相对应并受益于此架构的各级人员的态度。 板 铅 铀 矿
员工对核安全文化的态度
追求卓越核安全表现的所有人员具有如下特征: 质疑的态度 + 严谨的工作方法 + 交流 其结果将是: 对核安全的重要贡献 铀矿石晶体
二重核安全文化
1 正确做事,预防问题,一次做好,好上加好。 2 观念的转变 依法办事和追求卓越是核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观念的变化是第 一步,观念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 则文化变。 对于参与核电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 要转变观念,必须按照核电产品制造的法规、标准、程序和制造技术 和管理文件要求进行管理和组织生产。 核电产品制造强调:资质大于能力,管理严于技术,注重细节, 公开透明。 核电产品无小事,管理工作必须严格,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 位节节把关,处处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