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件:第11课《端午日》(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2016)第11课 《端午日》 课件 (共31张PPT)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2016)第11课 《端午日》 课件 (共31张PPT)

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 健康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 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
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
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 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语境记忆法2:词性辨音法,当 动词使用时,读“léi”,当名 词使用时读“lèi”。

写一写字形
qiú( 泅 ) 水
shù( 戍 ) 军
Líng lì( 伶俐 )

记一记词义
1. 莫不: 没有一个不。 2.一律: 适用于全体,无例外。 3.缓促: 缓急,慢和快。 4.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5.不拘: 不论。
5.第2段中两个“各处”在文中有何用意?
【答案】两个“各处”说明“追赶鸭子”的热烈欢腾程 度不逊于赛龙船,突出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6.在了解湘西端午的习俗之后,你能读出湘西怎样的民风?
【答案】“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显示了湘西人民民 风的淳朴,显得虎虎有生气;三个“莫不”展现了人人参与,“官 民同乐”的场景,可见当地不讲等级的优良传统;从竞赛获胜者的 奖励看,奖品是“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可见,当地人为乐 而竞赛,并不是为了奖品,表现他们毫无功利之心的品德;两处“ 不拘”,更是表现了当地人民真诚相待的人情美。 通过描写赛手们的动作“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 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从中可以读到,茶峒人团结一致,合作 争先的拼搏精神。
从而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4.第2段赶鸭竞赛的情节生动有趣,设置追鸭子活动的目
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关于人与鸭的竞赛可否删除?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端午日》(沈从文)课件(41张)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端午日》(沈从文)课件(41张)

思考:赛龙舟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团结合作的精神
龙舟,龙头 龙尾身狭长。船 手一般有8-20个, 持桨坐在两侧, 船头有鼓手。比 赛时船手随锣鼓 声的节奏,合力 划桨,冲向终点。
看,河面上是龙舟一片如出水蛟龙,船 手们你争我赶,奋力拼搏,鼓手们则指挥若 定,两岸的观众更是呐喊助威,蔚为壮观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 洋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 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 风雨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 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 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 家心相连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 耐岁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 你,大家心相连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 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 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 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同舟 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 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 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同舟 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 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 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读写结合: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端午节
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 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 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 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 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同 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 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 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 族的优良传统。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11课《端午日》ppt课件2

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11课《端午日》ppt课件2

2、龙舟的特点: (划出原文句子) 形体长狭、两头翘起、船身绘朱红长线、 搁在干燥洞穴 3、参加赛龙船的人有哪几类?他们各自的 作用是什么?(找出原文句子)
浆手每人持一只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 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
拿两只小令旗,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 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 理下桨节拍。
蘸( zhàn )酒
茶峒(dòng)
洞穴( xué) 呐(nà)喊
裹(guǒ)着
辨析形似字: 干燥(zào) 戍( ) 戌(
老鹳(guàn)河 泅(qiú)水
翘(qiào)起
) 戊( )
穿新衣
端 午 习 俗 画王字 吃鱼吃肉 赛龙舟 赶鸭子
一:船和船的竞赛
第一场面:写全茶峒人到河边观看划船。 (即:河边看划船) 第二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的赛手 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况。(即:河上赛 龙船) 第三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 放鞭炮庆贺的情景。(即:胜利者领赏) 第一小节:描述了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 赛龙船的欢腾场景。
答:不能删去。理由:追赶鸭子的 热烈、欢腾程度不亚于赛龙舟,是对赛 龙舟的补充。既体现了淳朴的民风,也 侧面烘托了龙船赛的热闹,从而把端午 日的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河边看划船(铺垫)
展现淳朴民风,
表现奋发向上、 合作争先的民族 精神
争看划船
河上赛龙船(激烈)
胜利者领赏(热烈)
竞追鸭子
结束赛事
结束语
第三场面
1、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2、既然奖励不丰厚,那你认为龙舟 比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合作努力的光荣 奋勇拼搏的精神
二:人和鸭子的竞赛

课件《端午日》

课件《端午日》



赛龙船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 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 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 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 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 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 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 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的把鼓很 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 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 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 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 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谢 谢 大 家
领赏的时候,“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 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这 句话体现了人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 进行直接的、具体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的
对象不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与之相联系 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被描写的对象。
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
蘸(zhàn)酒
呐(nà)喊 泅(qiú)水 戍(shù)军
擂(léi)鼓 老鹳(guàn)河 茶峒(dòng)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 2、课文中讲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请你 都用三个字概括出来) 3、重点讲的是哪两个?

1、时间顺序 2、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船、追鸭 子 3、重点讲的是赛龙船和追鸭子
实写和虚写
实写:对客观事物如实加以描摹,作 正面的、直接的描述。 虚写:对实际情况进行侧面烘托、
合理夸张,或对景象进行想像和描绘。
独具特色追鸭活动
追鸭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参与追鸭子的人员是谁? 鸭子的打扮是什么?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端午日课件苏教版共25张PPT课件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端午日课件苏教版共25张PPT课件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7.龙舟赛既然(jìrán)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 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 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那他们图个啥?
一匹红布,一块(yī kuài)小银 牌;不是,“不拘(bùjū)”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哦,并不是每 一个人都有的;欢乐、热闹。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 与人的真诚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整体 感知 (zhěngtǐ)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 代(xiàndài)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 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峒 dòng
擂鼓 léi
戍守 shù
伶俐(línɡlílìn)g lì
嘭嘭铛铛pēng dāng
呐喊 nà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 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 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 鼓的种种(zhǒngzhǒng)情形。”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3.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kàngjī)金兵,一场水战 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 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作用是什 么?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目录
(mùlù)
01
情境导入
02
学习目标
03
整体感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文小结
06 布 置 作 业
第二页,共二十五页。
情境 导入 (qíngjìng)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轻松一下,来玩个脑筋急转弯:端着 鹦鹉过街(打一节日名字),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ppt课件
端 午 沈 从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培养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 像的能力。
3
.
欣赏品味精彩的场面描写。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大都认为是悼念投汨 (mì )罗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记 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 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 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 到沅(yuá n)、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 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 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 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 《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 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粽子
作者介绍
作家沈从文(1902——1988),原 名沈岳焕,苗族,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 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
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集约 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 多的一个。 主要作品有小说 《边城》、《长河》、散文集 《湘行散记》。
《端午日》就选自《边城》。
蘸( zhà n )酒 茶峒( dò ng ) 伶( lí ng )俐( lì 嘭铛( pēng dāng ) 呐( nà )喊 老鹳( guà n )河 泅( qiú )水 戍( shù )军 数( shù )天前
河边看划船(铺垫) 争先划船
展现淳 河上赛龙船(激烈) 朴民风 表现奋 胜利者领赏(热烈) 发向上 合作争 先的民 族精神
竟追鸭子
结束赛事
万众一心抗“非典”
众志成城战洪魔

第11课《端午日》课件2(苏教版七上)

第11课《端午日》课件2(苏教版七上)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大声朗读这段文字,然后根据 我是我们这一队的带 文章内容,发挥想像,自己选 头的,就坐在船头上。 定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 你们看,我头上缠裹 鼓手、桨手、群众……),用 着红布包头,手上拿 一段连贯的话有针对性地向大 两只小令旗。比赛开 始后,我就左右挥动 家介绍你在活动中所处的位置, 小令旗,指挥船只的 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端 午 日
沈 从 文
穿新衣 画王字 吃鱼肉 赛龙舟 捉鸭子
淳 朴 的 民 风 团 结 奋 进 的 民 族 精 神
时 间 顺 序
结束语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 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丧失 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 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 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语文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1课《端午日》ppt (1)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1课《端午日》ppt (1)
▪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 联齐抗秦,却遭谗去职,被驱逐流放。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眼看着国土的沦陷,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抱 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 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 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 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缠彩丝, 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2021/4/12021/4/12021/4/1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4月 2021/4/12021/4/12021/4/14/1/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4/12021/4/1April 1, 2021
端午日 沈从文
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 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创 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 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 风俗美。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长 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建国后,从 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研究。
学校运动会接力赛比赛场面。
写作要求:综合运用上述写作方法,写一个 场面描写片段,100---150字左右
精彩场面描写片段欣赏
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迎风飘动的彩 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加油!加油!” 会场上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加油声。只见 运动员咬着牙,脸憋得通红,手紧握接力 棒,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糟糕, 一名运动员手中的接力棒掉到了地上,他 迅速转身,将手飞似的掠过去,便握在手 里了。他继续向前跑。终于冠军冲向了红 线,全场一片欢呼,同学们簇拥而上……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
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
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
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的意义:屈原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
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
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
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
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
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
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
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
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
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
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
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伍子胥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
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
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
现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
美和风俗美。沈从文时—1902-1988
地—湖南凤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端午日教学课件苏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端午日教学课件苏教版PPT

检查预习
额角(é)
蘸酒(zhàn)
短桨( jiǎng) 缠裹(fù)
擂(léi)鼓
打锣(luó)
茶峒(dòng) 伶俐(líng lì) 颈脖( jǐng) 洞穴(xué) 嘭(pēng)嘭铛(dāng)铛
解释词语
1、嘭嘭铛铛: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
亮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写出湘西的端午日的氛围的?
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就抓住了这个 重点,像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 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 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渲染出竞赛的紧张、激烈程度, 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一场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 过这个充满了喜庆的节日。
内容探究
示例: 1、我看到了那龙舟形体狭长两头高翘,船身绘着朱红色长线,那情景真是乡土风味 浓厚; 2、我看到了龙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有12到 18个桨手,那情景真是壮观非凡; 3、我看到了缠裹着红布包头的手拿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擂鼓打锣的很单纯 地敲打,桨手手持短桨应着锣鼓声节拍用力划船,那情景真是场面恢宏、令人振奋。
整体感知
1、茶峒人端午这天的风俗习惯(分别用3字短语概括); 2、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画出相关的词语); 3、这些风俗中详写的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理由;
整体感知
明确:1、概括风俗: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捉鸭子; 2、时间顺序: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3、这些风俗习惯中详写的是赛龙舟。详略安排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课堂小结
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 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 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共31张PPT)-经典教学教辅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共31张PPT)-经典教学教辅文
端午日
马嵬中学 杨党敏 2
学习目标 1 、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习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
3 、体会奋发向上,团结拼搏 的民族神
一.所需知识 端午节来历
一.所需知识 湘西风情
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 凰
沱江吊脚楼群
沱江畔吊脚楼
茶峒风光
一.所需知识
场面描写 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环境之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
持、划 缠裹、拿、挥动、指挥
敲打、调理
外貌、动作描写,刻画出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

突出浆手
精神。
紧张、激烈
合作争先的拼搏
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 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既然奖励不丰厚,那你认为龙舟比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路由器
原则上产品 都要用右边 的符号,但 对于无法用 符号表达的 就用此色块 示意,标上 名称即可。
ATM交换机
MD
MPLS
Thank You!
图库用法指导
1、此图标库在色彩方面大致分为鲜亮色(符号及元素)和沉稳 色(各终端及实物场景),使用时,注意鲜亮色和沉稳色要 平衡,画面不要全是鲜亮色或者全是沉稳色。
常用字列表
作图元素 小区、业务平台等的表示图标,上面放终端或产品示意图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 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端午日》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端午日》
沈从文
整体感知:
1、你知道端午节吗?它是农历的几月 初几?
2、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 的用意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 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 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 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①穿新衣。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
③吃鱼吃肉。④赛龙舟。整装待发来自龙舟竞赛场面观看龙舟赛
龙舟竞赛场面
重点赏析: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 面的。 桨 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调理
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 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 紧张与激烈? 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 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热闹欢腾 紧张激烈
龙舟竞赛场面
龙舟竞赛 端 午 日 竞追鸭子
描写(正面) 热烈 欢腾 紧张 激烈 团结合作 奋力拼搏 联想(侧面)
概括描写 略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扩写捉 鸭子的场面。
收集祖国各地过端午节的风俗习 惯以及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 诗文。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件1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 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 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 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 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 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 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 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 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 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 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 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 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 的笔而大白天下。
z```xx```k
——季羡林

沈从文(1902-1988)原 名沈岳焕,苗族,湖南 凤凰县人。现代作家, 一生共出版了30多种短 集小说集和《边城》 《长河》等6部中长篇 小说 ,还有散文集《湘
行散记》等,作品主要 表现湘西美丽的景色和 纯朴的• 民俗风情。

二、走近课文
1、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 俗? 2、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 绍这些风俗习惯的?
3、朗读你最欣赏的语段,然后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屈原已死三千年, 招魂野祭五月前。
龙舟迅疾如流矢, 万人喝彩青潭边。


走进课文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
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 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 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 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 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 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 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 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 鼓的种种情形。 •
浆手每人持一只短桨,随了鼓声缓促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 拿两只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端午日》教学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端午日》教学课件苏教版

内容探究
示例: 1、我看到了那龙舟形体狭长两头高翘,船身绘着朱红色长线,那情景真是乡土风味 浓厚; 2、我看到了龙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有12到 18个桨手,那情景真是壮观非凡; 3、我看到了缠裹着红布包头的手拿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擂鼓打锣的很单纯 地敲打,桨手手持短桨应着锣鼓声节拍用力划船,那情景真是场面恢宏、令人振奋。
课堂小结
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 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 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中的探究与练习; 2、完成基础训练上的相关练习; 3、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不过100多字,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军民捉鸭子”的风俗。可是爱 与动物嬉戏的学生却对简单的文字充满好奇。“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 红布条子,放入河中……水面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作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 湘西小河,请你想象随后的情形。
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 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 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 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 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舟 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 文题,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 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 材料。全文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明快; 结构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整体感知
1、茶峒人端午这天的风俗习惯(分别用3字短语概括); 2、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画出相关的词语); 3、这些风俗中详写的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 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季羡林
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 凰
场面描写
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环境之中, 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 具体描写。场面描写一般是截取一 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断面,将比 较广阔的生活画面逼真地呈现在读 者面前。
一:船和船的竞赛
•校园晨曲之一 •考前一小时 •一堂生动有趣的班会 课 •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 •灌篮高手 •尖峰时刻:校运会 4100接力赛 •秋收即景
端 午 日
Hale Waihona Puke 沈从文1.精彩的场面描写。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 值。
作家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苗族,生于荒僻而风光 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
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 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 一个。 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 《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端午日》就选自《边城》。
第一场面:写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赛龙舟 的欢腾场景。 第二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 龙舟竞赛的盛况。 第三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 炮庆贺的情景。
二:人和鸭的竞赛
与民同乐。色彩鲜艳,与喜庆气氛相应。
三、总结两个竞赛
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时间之久。
动词的运用 准确而生动的动词运用,写 出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 有特征的动作,表现了赛舟场面 的热烈。
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 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
赛龙舟
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 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 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 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 么?
既然奖励不丰厚,那你认为龙舟比 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合作努力的光荣
力量从团结中来
万众一心抗“非典”
众志成城战洪魔
神舟5号畅游太空
眼下,越来越多的洋节日(例如 圣诞节)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你 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河边看划船(铺垫) 争看划船
展现淳 河上赛龙船(激烈) 朴民风 表现奋 胜利者领赏(热烈) 发向上 合作争 先的民 族精神
竟追鸭子
结束赛事
课后学习(二选一)
1.翻阅资料或上网查询其他传统节 日的风俗,探寻其文化内涵并与 同学交流。 2.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写一段场面 描写的文字(150字左右),如 运动会场面、跳长绳的场面、吃 年夜饭的场面……
赛龙舟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 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 个锣手, 桨手每人 持 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 促为节拍,把船向前 划 去。带头 的 坐 在船头上,头上 缠裹 着红布 包头,手上 拿 两支小令旗,左 右 挥动 ,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 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 单纯的 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 调理 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 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 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 呐喊 助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