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苏教版语文七上第11课《端午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端午日同步测试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端午日同步测试苏教版

第11课端午日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zhàn) 酒 (fú) 水茶(dòng) 缠(guǒ) 2.《端午日》作者________,湖南凤凰人,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等。

3.七年级(3)班同窗组织辩论赛,论题是“”辩论后,作为正方主辩,你代表正方作总结陈词,请把你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2020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一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发较大反应。

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爱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仍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调查。

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a.依照上表,写出你取得的结论。

(1)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对国务院的举措,你所持的态度是什么?说说理由。

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明白得、分析(一)端午日,本地妇女、小小孩,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端午日》课时训练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端午日》课时训练 苏教版

十一端午日【课内阅读】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l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选段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会选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一词的作用。

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zhàn〔〕酒茶dòng〔〕手脚líng lì〔〕缠guǒ〔〕2.以下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国加入WTO之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B.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会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许多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D.晚会终止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以下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限改一处,不得改变原意〕。

①这些献血的人,有教授,有干部,有工人,有工程技术人员,但还有最可爱的军人。

②通过专家组的考核验收,该市被授予〝省级节水型都市〞。

4.依照下面的情境,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

请设想一下,以下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讲出如何样的话。

①晚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个小朋友不解地咨询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败兴地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位知名的老唱歌家气愤地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练习。

〔03年南京〕丁香赋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幽香赶忙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依旧哈尔滨选择了丁香?咨询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

哈尔滨的春天实在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

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端午日》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端午日》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端午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必知必会:1.根据拼音写汉字.Zhan酒( ) lingli( )( ) qiu( )水干zao( )脖jing( ) chan( )挂 lei( )鼓 na( )han2.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等.3.我国传统节日除了端午节以外,还有-----------,------------两大节日.4.整体感知①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场面?------------------.-----------------------②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风俗民情?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习俗,请写下来.----------------------------------------------------------------------------------------------------------------------------------------------------------------------------------③全文总体上是按---------------顺序来写.先写-----------------------------再写--------------------------------------------最后交代---------------------------体现了端午日湘西人----------------------------------的精神.第二课时二.重点训练1.文章在描写龙舟竞渡的场面时,写到了观众的掌声和呐喊声,这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请把课文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塞船时的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划出来,并把那些准确而又生动的词语写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比赛场面的作用.---------------------------------------------------------------------------------------------------------------------------------------------------------------------------------------------------------------------------------------------------------------------------3.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介绍船上赛手的配置及他们的分工情况呢?-------------------------------------------------------------------------------------------------------------------------------------------------------------------------------4.角色体验,龙舟竞赛时:①假如你是一名桨手,当时会怎样呢?-----------------------------------------------------------------------------------------②假如你是一名观众,当时会有怎样的感想?-----------------------------------------------------------------------------------------三.难点拓展:端午节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可有消息说,韩国准备将端午节列入该国国家遗产名录,并将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端午节由来地的湖南岳阳市对此十分震惊,表示坚决捍卫我们的端午节!对于韩国准备将端午节列入该国国家遗产名录一事,你有何看法?-----------------------------------------------------------------------------------------。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课后达标训练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雄.黄(xiónɡ)蘸.酒(zhàn)伶.俐(lín)B.一律.(lǜ)擂.鼓(léi)长潭.(tán)C.茶峒.(tónɡ)呐.喊(nà)翘.起(qiào)D.泅.水(qiú)老鹳.河(ɡuàn)戍.军(xū)2.根据内容,选词填空。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强壮结实伶俐粗大)(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嘭嘭铛铛把锣鼓很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立即即刻纯粹单纯)3.选出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A.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B.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D.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4.填空。

《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长河》等。

5.下面诗句分别写的是我国的什么传统节日?(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除了文中写到的赛龙船、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外,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习俗。

答:(2)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七年级语文2016年11端午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2016年11端午日练习题及答案

十一端午日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蘸.酒()泅.水()茶峒.()洞穴.() 老鹳.河() 划jiǎng()缠guǒ() nà()喊2.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粗大B.结实伶俐C.健康伶俐D.结实粗大(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纯粹B.即刻单纯C.即刻单调D.顿时纯粹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端午节对于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与幽思,由此成为一个永不间断的文化话题。

B.老百姓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C.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春节,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4.说说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2)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3)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完事。

..天晚方能1.zhàn qiúdòng xuéguàn桨裹呐 2.(1)结实伶俐(2)即刻单纯3.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人们”置于“承载了”之前,并在二者之间加上“来说”;B项句子不完整,应在句末添加“有关”;C项转折不当,应删去句中的“但”,且语序不当,应为“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

《端午日》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zhàn()酒 líng()俐 léi()鼓缠guǒ()茶峒()翘()首泅()水老鹳()河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水面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是鸭子,同时各处(2)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3.下面是关于端午节的诗句,请你进行配对。

①竞渡深悲千载冤,——————。

②节分端午自谁言,——————。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

④五月五日天晴明,——————。

A.但祈蒲酒话升平B.杨花绕江啼晓鹰C.万古传闻为屈原D.忠魂一去讵能还4、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赞成这一节日是为纪念屈原的,请你说说其中的深刻内涵。

5.端午节,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它流传于汉族和壮、布依、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地区。

时间是在夏历五月初五。

起源说法不一,大都认为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有认为是古越人举行的龙图腾祭俗;也有认为是由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的等。

于时,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等,以期去灾难、驱毒虫。

南方某些地区节前还举行赛龙舟等娱乐活动。

根据以上这段文字,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不得超过60字,所含内容越多越好。

———————————————————————————————————————————————————————————————————————————————————————————————————————————————————6.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韩国文化财厅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材料二:我国的传统节目皮影戏已经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了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族的套曲《十二木卡姆》被伊拉克和阿塞拜疆抢先申报,新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和内蒙古的《马头琴》同样被吉尔吉斯坦和蒙古国申报。

《端午日》习题及参考答案

《端午日》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0课《端午日》习题及参考答案(苏教版7上册)基础知识题1.注音。

蘸酒()茶峒()伶俐()戍军()2.解释。

①调理:②呐喊助威:3.根据文意,将“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的位置分别填入下列示意图中相应的位置。

语段阅读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

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党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选文出自一文,作者,代表作有,,散文集。

2.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体会文中画线的三个“莫不”一词的作用。

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测试3套

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测试3套

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测试3套关于苏教版语文七上教材苏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共12个单元,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多个方面,课文选材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教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切实可行的语言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简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苏教版语文七上教材的第十单元就是以《端午日》为主题。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起源、历史、风俗和传说等方面,涵盖了阅读理解、文学创作、口语表达以及社交礼仪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苏教版出版社也编写了《端午日》同步测试3套。

同步测试简介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测试共有3套,每套试卷都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综合能力测试等多个部分。

试卷难度逐步递增,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端午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对于每套试卷的具体内容介绍:第一套试卷第一套试卷主要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和综合能力测试三个部分。

选择题主要涵盖了端午节起源、历史、传说等方面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于端午节的基础认识和了解程度。

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主要是关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部分主要包括填空和简答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字表达、口语表达、社交礼仪、文学知识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套试卷第二套试卷相较于第一套试卷,难度有所增加。

选择题的内容相对更加复杂,考查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

阅读理解的文章也会更加复杂,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细节理解和图表归纳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创作能力,需要学生根据给定的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或者口语表达练习。

第三套试卷第三套试卷是针对本单元的高水平学生而编写的,试卷难度相比前两套更高。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端午节相关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深度,并且需要进行推理和分析。

阅读理解和综合能力测试部分的文章和题目也更加复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水平。

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训练

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训练

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同步训练本文主要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端午日》为基础,提供同步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

词语解释在阅读该篇课文前,需要掌握课文中的以下词语:1.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五月初五,因纪念屈原而得名。

2.粽子:一种由糯米、豆沙、肉、蛋黄等用粽叶包裹后蒸煮而成的食品。

3.蜻蜓:一种昆虫,常见于夏季,身体细长,有两对长翅膀,能够飞行。

4.柳絮:柳树开花后所产生的绒毛。

阅读理解1.关于端午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B. 端午节是在阳历5月5日C. 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D. 端午节的主要食品是月饼答案:C2.课文中提到“一口粽子,哪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话的意思是:A. 吃粽子时只在意粽子的数量,不在意是否好吃B. 一口就咽下去,不要分辨口感C. 无论三七二十一,都要吃粽子D. 不要计较粽子的大小答案:C3.请问在课文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夏天的景象?A. 喧闹、花海、异彩纷呈、园林B. 热闹、烈日炎炎、池塘、井塘C. 清新、风信子、翠竹、蓝天白云D. 热辣、美丽、香气四溢、湖泊答案:B课文分析课文背景该篇课文发生在夏季,描写了作者和母亲在准备端午节时的情景。

课文结构本文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1.描写夏天景象,如湿热难耐的天气、青蛙鸣叫、蜻蜓飞舞;2.描述自己和母亲准备端午节的事情,如包粽子、熬糯米等;3.通过描写自己独自看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

语言特点1.用词精准,如“凝重”形容湿气,意境生动;2.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比喻等;3.句子结构清晰简洁,语言通畅流畅。

写作练习请结合该篇课文,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文章,描写你曾经或者计划在端午节时做的事情。

总结通过对苏教版语文七上《端午日》课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意义,并通过同步训练来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2016年初一语文端午日练习题(附答案)

2016年初一语文端午日练习题(附答案)

2016年初一语文端午日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初一语文端午日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端午日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蘸酒( ) 泅水( ) 茶峒( )
 洞穴( ) 老鹳河( ) 划jiǎng( )
 缠guǒ( ) nà( )喊
 2.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 粗大B.结实 伶俐
 C.健康 伶俐D.结实 粗大
 (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 纯粹B.即刻 单纯
 C.即刻 单调D.顿时 纯粹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对于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与幽思,由此成为一个永不间断的文化话题。

 B.老百姓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端午日》课时训练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端午日》课时训练 苏教版

十一端午日【课内阅读】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l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选段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选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一词的作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1课 端午日》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1课 端午日》同步练习卷

年轻歌手真没气度,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了不得,遇有利益就这么现实,太不像话了!;三、阅读理解2来自.; 22.;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5 9 :43:47;用 户:qgjyus er1008 7;邮箱:qg jyus er10087.21957 750;学号:2 1985093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我国的传统节日有(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圣诞节
7.属于端午节风俗的有( )
A.吃粽子
B.插艾叶
8.跟端午节有关的故事( )
A.屈原投江
B.大禹治水
9.跟端午有关的诗句( )
活动
C.虽然香椿树芽作为蔬菜在湛江少见,但在北方却是高档蔬菜,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
作用
D.能否加快开发建设海东新区,对提升湛江城市形象,支撑发展崛起意义深远
1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改变这个班学风不正的局面,周老师服从了领导的安排,粉.墨.登.场.担任了该班的
班主任。
10.ABCD; 11.B; 12.B; 13.ABCD; 14.A; 15.D;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现;边城;长河;湘行散记; 17.穿新衣;雄黄酒;画王字;赛龙舟; 18.时
间; 19.赛龙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联想; 20.十分抱歉,稍后,我们一定会把精彩
的节目奉献给大家!;这个阿姨怎么啦?;真遗憾,我所崇拜的歌星竟这样没气度!;现在的
》,散文
集《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6分)1.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最后一次讲演》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留给世人的绝响,他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感天动地。

B . 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曾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C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作者王选凭其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而被誉为“当代毕舁”,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 . 顾拜旦是希腊著名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设计了奥运会会徽、会旗,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2. (2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

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

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下列建议中不是很适合的一项是()A . 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

B . 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

C . 全家人驾车出游过有意义的新年。

D . 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

3. (3分)下面对于人物的描述,属于小说《红岩》中的两项是()A . 他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机智。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

B . 她面对毒刑,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C . 他充满劳动热情,性格坚毅,孤身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

D . 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后成功越狱。

4. (2分)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临行时我_______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②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的_______过去。

③家是游子梦魂_______的永远的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日》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雄.黄(xiónɡ)蘸.酒(zhàn)伶.俐(lín)
B.一律.(lǜ)擂.鼓(léi)长潭.(tán)
C.茶峒.(tónɡ)呐.喊(nà)翘.起(qiào)
D.泅.水(qiú)老鹳.河(ɡuàn)戍.军(xū)
2.根据内容,选词填空。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
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强壮结实伶俐粗大)(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嘭嘭铛铛把锣鼓
很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立即即刻纯粹
单纯)
3.选出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B.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D.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4.填空。

《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长河》等。

5.下面诗句分别写的是我国的什么传统节日?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6.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除了文中写到的赛龙船、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外,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习俗。

答:
(2)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条)
答: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A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C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7.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然后写了高邮咸鸭
蛋。

8.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答:
9.选文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段举一例句简要分析。

答:
10.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文中画线A、B、C三句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语言特色?请任选一处并简要赏析。

我选句,简要赏析:
11.材料链接。

材料一: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

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材料二: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老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
文化情怀。

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

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1)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答:
(2)请你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

答:
三、写作训练
12.【写法借鉴】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传神的赛龙船的场面描写,如“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这几句话准确地写出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动作,表现了赛船时的热烈气氛,体现了赛手们的合作精神。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运动会的某一场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

(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A项中“伶”应读línɡ;C项中“峒”应读dònɡ;D项中“戍”应读shù。

2.答案:(1)结实伶俐(2)即刻单纯
3.【解析】选A。

“妇女”和“小孩子”是并列的人物,逗号改为顿号。

4.答案:沈从文边城
5.答案:(1)端午节(2)清明节(3)重阳节(4)春节
6.答案(示例):挂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2)答案(示例):媒体宣传不够;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西方文化的影响;审美价值的多元化。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只要答到关键词“名声”“特点”即可。

答案:名声大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作用的理解。

“吱”是拟声词,描绘出红油冒出来的情态,突出家乡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美味无比。

答案:“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乐景即乐情,文中处处皆是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赞美,举例说明时要抓住关键词。

答案:赞美,自豪。

举例分析:
示例一:“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示例二:“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的鸭蛋好,表达了作者赞美、自豪之情。

示例三:“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觉得很亲切”,因为爱屋及乌,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

“与有荣焉”,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示例四:“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的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语言特色的赏析。

所选例句和语言特点相符,并能作赏析即可。

答案(示例):①A 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淡而有味。

②B 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③C 句中的“空头”是方言词,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作者“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11.答案(示例):(1)过传统节日失去中华民族的韵味,在商家的炒作下,“吃”成了主要内容。

(2)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②加大宣传力度;③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
④学校加大对传统节日等知识的教育力度。

12.答案(示例):只听裁判员手中的枪声一响,女子4×100米接力开始了,4名女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全场喝彩声也随之响起。

到跑道第一个拐弯处传棒时,只见一个身着蓝色运动服的女生疾步如飞,已把其他人甩了段距离。

又到一个拐弯,身着蓝色衣服的女生以漂亮完美的姿势把棒交给了另一名女子。

最后一棒交接的时候,全场的喝彩声震耳欲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