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航模DIY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基础知识要点一、航模的组成航模一般由动力源、螺旋桨、安定器、电池、遥控器等其他配件组成。
1、动力源:航模的动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燃油发动机航模的优点是马力大,不需要电源,飞行时间长,但需要燃烧汽油,有污染。
电动机航模的优点是噪音小,马力大,环保,但飞行时间短。
2、螺旋桨:螺旋桨是航模飞行的直接动力部分,通过旋转产生升力,推动航模飞行。
根据飞行需要,可选择不同规格的螺旋桨。
3、安定器:安定器是航模的重要配件,主要作用是稳定航模飞行,减少航模的摇晃和旋转。
4、电池:电池是航模的能源来源,一般使用聚合物锂电池。
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会影响航模的飞行时间和性能。
5、遥控器:遥控器是操纵航模的设备,通过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控制按钮,飞行员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
二、航模的性能航模的性能主要分为三种:最大飞行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1、最大飞行速度:指航模在正常飞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最大爬升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爬升速度。
3、最大下降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下降速度。
三、航模的飞行环境航模的飞行环境对其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航模的最佳飞行环境。
1、高度:航模的飞行高度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合在1000米以下飞行。
2、气象条件:航模一般适合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飞行,风速一般不超过10米/秒。
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适合飞行。
3、地形:航模的飞行场地需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地形,以保证航模的安全飞行。
四、航模的操纵技巧操纵航模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操纵技巧:1、控制油门:油门是控制发动机或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油门的大小,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2、控制姿态:通过控制遥控器的操纵杆,可以控制航模的姿态,如俯冲、爬升、侧滑等。
3、调整重心:航模的重心位置会影响航模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通过调整配重,可以调整航模的重心位置。
航模玩具知识点总结大全

航模玩具是指以飞行器为主题的模型玩具,包括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各种类型。
它们是航空爱好者和模型爱好者的最爱,也是孩子们广泛喜爱的玩具之一。
航模玩具的种类繁多,工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才能玩好。
本文将总结航模玩具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起飞原理、材料工艺、遥控技术、飞行原理、维护保养等方面。
一、航模玩具的起飞原理航模玩具的起飞原理主要是利用飞行器的动力系统产生推力,推动飞行器在空气中产生升力,从而实现飞行。
具体来说,飞机模型通过引擎或电动设备产生推力,推动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转动,从而产生高速气流,通过翼面形状和升降舵的调整,使得飞机产生升力,从而在空中飞行。
而直升机和无人机模型则通过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实现起飞和飞行。
二、航模玩具的材料工艺航模玩具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木材、塑料、玻璃钢、碳纤维等。
木材是传统的航模制作材料之一,其质地坚硬,耐用性强,适合用于制作机翼和机身结构部件。
塑料材料具有轻便、灵活、易加工等特点,适合用于大面积零部件的制作。
玻璃钢和碳纤维则是现代航模制作中常用的高端材料,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高速飞行器的机身和机翼。
航模玩具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模型设计、雕刻、喷涂、组装等环节。
其中,模型设计是航模制作的第一步,需要根据飞行器的外形和比例进行设计,并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
雕刻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利用切削工具和模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出各个部件的外形。
喷涂是指对制作好的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和颜色涂装,以增加模型的外观质感和仿真度。
组装则是把所有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和连接,形成完整的飞行器模型。
三、航模玩具的遥控技术航模玩具的遥控技术主要包括遥控器、接收机、伺服电机、电调器等配件。
遥控器是航模玩具的控制中心,通过遥控器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的飞行、方向、速度、高度等各种参数的控制。
接收机是遥控器与飞行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装置,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指令信号,并通过伺服电机和电调器控制飞行器的各个部件。
航模入门知识

•翼载荷——单位面积所承受的飞机重量。
•总升力面积——机翼的
总面积以及尾翼面积,在水 平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
飞行原理
升 力 的 产 生
飞行原理
姿 态 的 控 制
电子篇
模型飞机主要 会用到的电子 设备有遥控器, 接收机,电调, 电机,舵机, 电池,充电器 等。
电子设备
电机
电子设备
常用技术术语
常用技术术语
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 距离。
常用技术术语
常用技术术语
•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平均气动翼弦长——翼面积与翼展的比值
主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
副翼—是主翼的组成部份,主要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 横侧安定。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 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综述
模型飞机
机身 机翼 起落装置
主翼、副翼、襟翼
水平尾翼
尾翼
垂直尾翼
动力系统 (油动、电动、橡皮筋等) 控制系统 (线控、遥控等)
机械篇
飞机总体结构
飞机总体结构
1、机身 主要功能是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
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 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飞机总体结构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说明

航模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左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泄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一一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宜,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左。
6、屋翼一一包括水平屋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左, 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一一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一一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而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一一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豊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一一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
11、机身全长一一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一一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一一机翼或尾翼的横剖而形状。
14、前缘一一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一一翼型的最后端。
16、翼眩一一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一一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一一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一一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一一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航模制作基础知识

一:性能设计作的好坏。
性能设计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并需要通过细致地飞行实验进行验证。
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快,灵活的特点,但其灵活性一定要把握好。
特技模型飞机如果缺少灵活性,那么做动作就会迟钝,缺乏美感,而过于灵活又很难控制。
因此,在确保模型飞机灵活性的同时,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安定性,以确保良好的操纵,使模型飞机听话地让自已摆布。
在各类安定性中,俯仰安定性最为重要。
坏又是由俯仰平衡决定的。
如果飞机连平飞都飞不好,怎么能做好特技动作呢?俯仰安定性对正飞和倒飞没有差别,又能进一步保证倒飞和其它动作的稳定进行。
因此,多数特模型飞机安定性能要比其灵活性能高得多,这一点比较特殊。
二:选择机型要想设计一架好的 P3A-2模型飞机,首先要确定好机型。
上单翼飞机重心比较低,平飞时安定性较好,但不适应做特技动作的需要,例如“横滚”、“倒飞”、“侧飞”(P3A-2项目中没有“侧飞”)等动作的完成就很难控制住。
下单翼飞机重心靠上,灵活性高,做一些特技动作,例如“横滚”、“倒飞”等容易进入,因缺乏安定性,不容易平稳地控制住。
中单翼飞机重心取中,其重心基本上和机翼同处在一条轴线上。
因此,其灵活性和安定性兼故,更适应特技飞行的需要。
差别,而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又不得不采用下单翼布局的飞机。
这是因为考虑到飞机本身体积小,接收设备体积大,机翼上称后,设备舱内过于狭小以至无法容纳下接收设备,这个问题在飞机结构设计这前就应考虑到。
其设计要求是:机身结构设计要合理紧凑和选择三:选择机翼首先,在翼型的选择上,以前不少人认为,象P3A-2这样的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高的特性,机翼的最大厚度应薄一些;因此,就片面地采用较薄的翼型,如NACA0012等。
孰不知P3A-2模型飞机只装置3'5cc发动机,拉力和飞行速度方面的条件有限,采用较薄的翼型并不能体现出这种翼型独有的优势,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这是由于机翼薄,前缘半径更加尖锐,临界迎角减小;尤其在速度跟不上的时候,模型飞机容易出现飘摆或失速的情况,大大影响了特技动作的质量。
第一讲 航模基础知识

第一讲航模基础知识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航模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航模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航模通常指的是()A. 航空模型B. 航海模型C. 航天模型D. 以上都是答案:A2. 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制作航模机身?()A. 木材B. 塑料C. 铝合金D. 以上都是答案:D3. 航模发动机的类型不包括()A. 电动发动机B. 燃油发动机C. 蒸汽发动机D. 太阳能发动机答案:C4. 电动航模常用的电池类型是()A. 镍氢电池B. 镍镉电池C. 锂电池D. 铅酸电池答案:C5. 以下哪种翼型的升力系数较大?()A. 平凸翼型B. 双凸翼型C. 对称翼型D. 凹凸翼型答案:D6. 航模遥控器的通道数量越多,意味着()A. 功能越简单B. 可控制的动作越少C. 操作越复杂D. 价格越低答案:C7. 航模飞机的重心通常位于()A. 机头B. 机尾C. 机翼前缘D. 机翼平均弦长的25% - 30%处答案:D8. 以下哪种控制面用于控制航模飞机的滚转?()A. 副翼B. 升降舵C. 方向舵D. 襟翼答案:A9. 用于增加航模飞机升力的装置是()A. 扰流板B. 缝翼C. 减速板D. 水平安定面答案:B10. 航模螺旋桨的旋转方向通常为()A. 顺时针B. 逆时针C. 视发动机安装位置而定D. 随机答案:C11. 以下哪种材料的航模螺旋桨强度较高?()A. 木质B. 塑料C. 碳纤维D. 铝合金答案:C12. 航模飞机的失速通常是由于()A. 速度过快B. 速度过慢C. 迎角过大D. 迎角过小答案:C13. 以下哪种飞行姿态表示航模飞机正在爬升?()A. 机头向上B. 机头向下C. 机翼向左倾斜D. 机翼向右倾斜答案:A14. 固定翼航模飞机的主要结构包括()A. 机身、机翼、尾翼B. 发动机、螺旋桨、起落架C. 电子设备、控制系统D. 以上都是答案:D15. 航模飞机的翼展是指()A. 机翼前缘到后缘的距离B. 机翼两端的距离C. 机身的长度D. 机翼的面积答案:B16. 以下哪种飞行模式常用于航模初学者练习?()A. 手动模式B. 自稳模式C. GPS 模式D. 无头模式答案:B17. 航模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A. 发送控制信号B. 接收控制信号C. 控制发动机转速D. 测量飞行高度答案:B18. 以下哪种舵机响应速度较快?()A. 数字舵机B. 模拟舵机C. 微型舵机D. 大型舵机答案:A19. 航模飞机的飞行速度通常用()表示。
航模入门知识简介

飞行动力学
了解飞行动力学的基础知 识,如重力、升力、阻力 等。
航模的组成
01
02
03
04
机身
航模的身体部分,通常由轻质 材料制成,如碳纤维或玻璃纤
维。
机翼
航模的飞行部分,通常由轻质 木材或塑料制成,形状和尺寸
因模型不同而异。
尾翼
航模的稳定部分,通常由木材 或塑料制成,用于控制航模的
调整相机设置
将相机设置为高速连拍模式,以确保捕捉到 航模飞行的瞬间。
环境选择
选择一个适合航模飞行的环境,如蓝天、绿 地等,以突出航模的飞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航模入门知识简介
汇报人:
日期:
• 航模概述 • 航模基础知识 • 航模飞行技巧 • 航模的应用场景与玩法 • 航模入门常见问题解答 • 航模入门案例分享
01
航模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航模是指航空模型,是一种以飞 行器为主要对象的模型,分为不 同类别,如航空模型、航海模型 、车辆模型等。
分类
根据模型的大小、用途、材料等 不同,航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室内模型飞机、遥控模型飞机 、自由飞模型飞机等。
巧。
娱乐飞行则是爱好者们为了体验 飞行的乐趣而进行的飞行活动。
无论是竞技比赛还是娱乐飞行, 都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
作规程。
05
航模入门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快速入门航模?
了解航模基础知识
学习航模的基本原理、飞行性能 和操纵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可以 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视频教程或
参加航模俱乐部等方式获取。
安全距离
在飞行时要保持与航模的 安全距离,避免过于接近 航模,以免发生意外。
航模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 ,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二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求精第一节活动方式和辅导要点航空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 制作活动的任务是完成模型制作和装配;通过制作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识别材料、掌握加工过程和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放飞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活动,成功的放飞,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放飞活动要精心辅导,要遵循放飞的程序,要介绍飞行调整的知识,要有示范和实际飞行情况的讲评;通过放飞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赛可以把活动推向高潮,优胜者受到鼓舞,信心十足:失利者或得到教训,或不服输也会憋足劲头;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激发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好形式;参加大型比赛将使他们得到极大的锻炼而终生不忘;第二节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模型;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放飞的需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课;一、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 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二、平飞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维持平飞的条件是: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图3;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反之,为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纵调整模型到平飞状态,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三、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爬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十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图4;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匹配;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沿弧形轨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图5;四、滑翔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斜线向下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X=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 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滑翔距离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 Ctgθ=1/h=k;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模型升力系数越大,滑翔速度越小;模型翼载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 调整某一架模型飞机时,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角以达到改变滑翔状态的目的;五、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调整模型不但要注意力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力矩是力的转动作用;模型飞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不产生转动力矩;其它的力只要不通重心,就对重心产生力矩;为了便于对模型转动进行分析,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互相垂直并交于重心图 7;贯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滚转;贯穿模型上下的叫立轴,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的方向偏转;贯穿模型左右的叫横轴,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的俯仰;对于调整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翼的升力力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 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纵向位置、机翼安装角、机翼面积;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角和面积; 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拉力力矩的大小决定于拉力和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力矩,它的方向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关; 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迎角;反之将减小迎角;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一般用升降调整片、调整机翼或水平尾翼安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未实现; 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横侧力矩平衡主要用副翼来调整;第三节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一、检查校正一架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检查的内容是模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检查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更精确起见,有些项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正视方向主要看机翼两边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无扭曲;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侧视方向主要看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拉力线上下倾角;俯视方向主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水平尾翼是否偏斜; 小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当模型平稳时,该支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如误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但应心中有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二、手掷试飞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和调整滑翔性能;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重心部位,高举过头,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10度左右,沿机身方向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直线掷出,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手掷方法要多次练习,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模型左右倾斜或机头上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根划弧线;出手方向不是沿机身向前,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 出手后如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态;遇有下列不正常的飞行姿态, 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态1、波状飞行:滑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之为“头轻”即重心太靠后;这种说法虽正确但不够全面;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的迎角过大都会造成波状飞行;调整的方法有:a、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b、重心前移机头配重;c、减小机翼安装角;d、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推杆; 2、俯冲: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一切抬头力矩过小,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型俯冲;调整的方法有:a、拉杆升降调整片上翘;b、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c、加大机翼安装角;d、减小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拉杆; 3、急转下冲:模型向左或向右急转弯下冲;原因是方向力矩不平衡或横侧力矩不平衡;具体原因多为机翼扭曲造成的左右升力不等或垂直尾翼纵向偏转形成的方向偏转力矩;机身左右弯曲的后果与垂直尾偏转相同,也可能造成急转下冲;调整的方法有:a、向转弯反向扳方向调整片蹬舵;b、修正机翼扭曲相当于压杆操纵副翼; 飞机或高级模型飞机的操纵其原理和调整模型相同,都是改变力矩平衡状态;初级模型一般没有这些舵面,只好用改变这些空气动力面形态的方法来达到调整的目的,方法有三种: a、加温定形:把需要调整的部位用手扳到一定角度同时加温哈气、吹热风、烘烤等,停留一定时间使之变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纸、吹塑纸、木片部件;一般扳动角度越犬,温度越高,保持时间越长调整变形越多; b、收缩变形:在需要调整的翼面的一面刷适当浓度的透布油,这一面将随透布油固化而收缩使翼面交形; c、型架定形;将翼面按调整要求在型架上固定达到改变形态的目的;一般配合使用加温或刷涂料;这种方法适用于构架式的翼面的调整;第四节手掷直线距离科目一、三种飞行方式本科目是在限定宽度条件下比赛往返手掷飞行距离;决定成绩的因素有三个:a、投掷技术;b、模型的滑翔性能;c、模型的直线飞行性能;飞行方式有以下三种:1、自然滑翔直线飞行:出手速度和模型的滑翔速度相同,出手后模型沿滑翔轨迹直线滑翔,飞行距离取决于出手高度和滑翔比,一般在6一10米之间; 2、水平前冲直线飞行:出手速度稍大于模型的滑翔速度,出手后模型先水平直线前冲一段距离后过渡到自然滑翔;这种方式比自然滑翔距离可能提高2一5米; 3、爬升前冲直线飞行:以更大的速度出手并且可以有小的出手角;出手后模型沿小角度直线爬升,然后转入滑翔;这种方式可能比自然滑翔距离提高5一10米以上; 第一种方式成绩较低,但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后两种方式飞行距离远,但放飞、调整技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因为a方向偏差和飞行距离成正比,增大飞行距离后模型飞出边线机率增加飞出边线后成绩无效;b前冲特别是爬升前冲容易使模型失速下冲或改变航向飞出边线;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了解更多的飞行调整知识,提高体能,熟练地应用投掷技巧;二、模型的调整1、滑翔性能;滑翔性能是飞出较大直线距离的基础;调整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模型表面要保持光滑,零部件采用流线形也括配重,前后缘打磨为圆形,翼面平整不要扭曲等,减小阻力可以增大升阻比,即可以增大滑翔比;第二点是调整到有利迎角;迎角由升降调整片来控制;不同迎角模型的升阻比不同,有利迎角升阻比最大,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最远;正常滑翔后,还需微调升降调整片,找到一个最佳舵位; 2、模型的配重;许多人有一种印象,似乎模型越重越飞不远;其实不然;模型的滑翔比和重量无关;另一方面,重量小模型的动能就小,克服阻力的能力就小,手掷距离反而小;轻飘飘的稻草扔不远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手掷直线距离项目的模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增大重量,以加大模型的动能; 3、机翼的刚性;手掷模型的初速较大,机翼承受弯曲力矩大,容易变形甚至颤振而影响飞行性能;为此,制作时要小心操作,不让翼面出现折痕;如刚性仍不足,就要适当加强;方法是在翼根和机身接合处抹胶水,也可在翼根部单面域双面贴加强务如胶带纸; 4、直线飞行的调整 a、理想的直线飞行是模型既没有方向不平衡力矩又没有横侧不平衡力矩,即垂直尾翼没有偏角方向调整片中立位置,左右机翼完全对称没有副翼作用;这种情况不但阻力最小,而且能适应速度的变化; b、实际上模型一般总是转弯的,原因不外乎机翼不对称多数情况是机翼扭曲,产生了滚传力矩,或是垂直尾翼有偏角产生了方向力矩;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查明原因“对症下药”,以达到接近理想的直线飞行;我们把这种调整方法叫做“直接调整法”; c、还有一种调整方法,例如由于机翼扭曲产生向左滚转的力矩,模型向左倾斜,升力向左的分力使模型左转弯;这种情况不直接纠正机翼的扭曲,而是给一点右舵,也可以使模型直飞;这种调整方法叫“间接调整法”;间接调整虽然也能实现直线飞行,但这种直线飞行是有缺陷的:一是增大了阻力,降低了滑翔性能;二是难于适应速度的变化,不少模型前一段基本上能保持直线,后一段转弯偏航,其原因多半是间接调整造成的;因此,应尽量采用“直接调整法”,避免“间接调整法”; 5、克服前冲失速的方法前面提到前冲和前冲爬升可以大幅度提高飞行成绩,但同时又存在失速下冲和失速转向的危险;因此克服前冲失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克服前冲失速的措施是提高俯仰安定性;具体做法是适当配重前移重心,同时相应加大机翼,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差,以保持俯仰平衡;这样当模型前冲抬头机翼逐渐接近失速时,水平尾翼因按装角小尚未失速,水平尾翼仍有足够的低头力矩使模型转入滑翔; 克服前冲失速的另一个办法是用较小的迎角飞行;事实证明,迎角越大越容易失速下冲,迎角越小越不容易进入失速下冲; 失速转弯是机翼扭曲造成的,机翼扭曲时,必有一侧安装角交大另一侧变小,接近失速时这一半机翼先失速,并使模型倾斜转弯;前面提到的间接调整的缺陷尤其表现在这种情况,所以机翼的扭曲必须彻底纠正;三、投掷技巧模型调好之后,决定飞行成绩完全取决于投掷技巧了;好的技巧能充分发挥模型的飞行性能,甚至可以弥补模型的某些缺陷;所以,并不是一投了事,要反复练习掌握要领: 1、助跑、投掷的动作要协调,使模型保持平稳,忌抖动和划圆弧; 2、恰当的出手速度;出手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调整状况,不同的飞行方式,不同的风速风向要求有不同的出手速度;争取做到随心所欲,准确无误; 3、恰当的出手角度;一般自然滑翔方式出手应有一个很小的负角;水平前冲方式的出手角一般为零度水平;爬升前冲方应有一个适当的正角仰角; 4、出手点和出手方向:如果模型是完全直线飞行的,在无风情况下,运动员应在起飞线的中点向正前方出手,这样成功率最高;但事实上转弯的模型占绝大多数,侧风放飞的情况也占大多数;聪明的运动员善于利用出手点和出手方向的变化来修正由于侧风和模型转变引起的偏差;例如右转弯模型如果在起飞线正中放飞就可能从右方飞出边线,如果又碰上左侧风,情况就更严重;假如换一个方法——出手点选在起飞线左侧,出手方向有意识左偏;这样前半段模型可能在空中飞出左边线,而后半段可能绕回来在场内着陆,使成绩有效; 5、风与投掷时机:风对飞行的影响有不利的一面,另外也有有利的方面;例如顺风能增大飞行距离;逆风则减小飞行距离,侧风有时加剧偏航,有时又减小偏航;风一般是阵性的,风速和风向在不断变化;要善于捕捉最佳出手时机;例如顺风时最好大风瞬间出手,逆风时在弱风瞬间出手;。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翼型航模DIY基础知识 1 翼型航模DIY基础知识 机翼
机翼是模型飞机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模型飞机性能的好坏往往决定于机翼的好坏,良好的机翼应该能产生很大的升力和很小的阻力,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不容易变形而且容易制作。决定机翼产生升力大小的因素很多,与机翼面积、速度等直接有关,不过这些因素往往不能够或不便于改变,譬如空气密度,我们不能改变;机翼两积、通常受到比赛规则的限制;飞行速度不容易控制,而且对竞时的模型飞机来说,速度愈小愈好。这样一来,要想增大升力只能从增大升力系数着想了。在减小机翼阻力方面也是这样,主要是设法减小机翼产生的阻力系数。决定机翼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的是机翼截面形状 (即翼型)、机翼平面形状和当时的迎角。好的翼型能够在同样的迎角下有较大的升力系数和较小的阻力系数,这两种系数的比值(称升阻比)可达到18以上。 一、翼型
翼型就是机翼的截面形状。现代模型飞机所用的翼型一般可分为六类:平凸型、对称型、凹凸型、双凸型、S型和特种型,如图3-1所示。这六种翼型各有各的特 2
点,每种翼型一般能符合某几种模型飞机的要求。 翼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3-2所示。其中影响翼型性能最大的是中弧线(或中线)的形状、翼型的厚度和翼型厚度的分布。中弧线是翼型上弧线与下弧线之间的距离中点的连线。如果中弧线是一根直线与翼弦重合,那就表示这个翼型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弯曲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翼型称为对称翼型。普通翼型中弧线总是向上弯的,S翼型的中弧线成横放的S形。 要表示翼型的厚度、中弧线的弯曲度和翼型最高点在什么地方等通常不用长度计算,因为各种大小不同的飞机都可以用同样的翼型。翼型形状如用具体长度表示,在设计计算时很不方便,现在的翼型资料对这些长度都用百分数表示,不用厘米或米来计算,基准长度是翼弦,例如翼型厚度是1.2厘米,弦长10厘米,那么翼型厚度用(1.2/10)来表示,即翼型厚度是翼弦的12%。这样的表示方法很方便,不管用在大飞机或小飞机上,这种翼型的厚度始终是12%。大家只要牢记基准长度是弦长便可以很容易算出实际的翼型厚度来,此外计算前后距离也 3
用百分数,也以弦长为基准,而且都是从前缘做出发点。例如,翼型最高点在30%弦长处,那就表示翼型最高的地方离前缘的距离等于全翼弦的30%。 下面我们分别把翼型的画法、性能的表示法和性能的计算等问题加以讨论。 (一)翼型的画法 适合于模型飞机上使用的翼型现在巳有一百多种,每种翼型的形状都不相同。幸而每种翼型的形状都用同一办法 (外形坐标表)表示,所以我们只要把翼型外形坐标表找到,这种翼型的形状便完全决定了。某翼型坐标见表3-1。
所谓翼型坐标表是从翼型上下弧线选出一定的点,把这些点的坐标用弦长百分数表示所列成的表。坐标的原点是前缘,计算百分数的基准长度是弦长,横坐标是翼弦;表3-1就是这样的表格,表格第一行(X)表示到前缘的距离,第二行(Yu)对应于第一行距离的翼型上弧线上的一点到翼弦的距离;第三行(Yd)是下弧线上一点到翼弦的距离,把所有这些点都在图上标出以后,用圆滑的线将各点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正确的翼型形状。 画翼型前,要首先决定翼弦的长度。将弦长乘上表 4
中的数字再除100就可以得出所需要的实际长度。 (1) 首光在纸上面一直线代表翼弦。在线上量出翼弦的长度,例如15厘米,如图3-3l(a)所示。 (2) 在翼弦上接表3-1中第一行量出距离。如第一行的30表示离前缘的距离是(30/100)15即4.5厘米。在翼弦上离前缘4.5厘米的地方轻轻地点上一点,依此类惟。通过所有这些点画出垂直翼弦的线,如图3-3(b) 所示。 (3) 按表3-1中第二、第三行的数值将上弧与下弧的距离算出来。例如,在离前缘4.5厘米的地方表中数字是11.65,上弧到翼弦的实际距离是11.6515/100=1.76厘米。表中第三行是-0.38,即下弧到翼弦距离是-0.3815/100=-0.057厘米(负值表示这一点在翼弦下方)。根据计算出来的数值便可以在刚才画好的垂直线上(离前缘4.5厘米的那一根)点出两点:一点在翼弦上面离翼弦l.76厘米,另一点在翼弦下面,离翼弦0.057厘米,用同样的方法将各不同距离的上下弧各点都标出来,如 5
图3-31(c)所示。 (4)将点出来的各点连成圆滑的曲线便可以得到翼型的形状,如图3-3(d)所示。 如果我们点出来的点不能连成连续圆滑的曲线时表示有错误:或者距离没有算好;或量最得不准确,正负号没有注意。画出后的翼型最好与书中同一种翼型的形状对照一下,这样往往可以及时改正错误。 有其应掌握如何使用AutoCAD来画出翼型(详见“航空模型”),并在使用激光切割机时,对翼型实际加工厚的翼型进行修正。 (二)翼型的名称和牌号 翼型的种类很多,形状各异,所以每种翼型都有一定名称或牌号。以前的翼型多数是用发明者或研究机关的名称来命名,如:茹科夫斯基翼型、哥廷根翼型等。模型飞机用的翼型也往往用发明者的名字表示,加汉斯汉申翼型、古布菲翼型等。 航模爱好者常用翼型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 (1) 一些国家的航空研究机构经过风洞试验的翼型。这些翼型资料往往还附有特性曲线。 (2) 航模爱好者自己设计和改进的翼型。这类翼型一般都是经过模型飞机的实际飞行并证明性能较好的,当然也有一些是经过风洞试验的翼型。 航模爱好者自己设计的翼型常常用集体的名称或设 6
计者的名字再加上它的序号来表示。例如:BH-l0,其中“BH”是“北航”(原北京航空学院)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数字“10”是所试验的第10种翼型。 在航模爱好者设计的翼型中,要着重介绍的是“B”系翼型(或称“Б”系翼型)。它是匈牙利著名的航模爱好者班尼狄克设计的翼型,采用4~5位数字来表示翼型的几何特性。例如,在翼型B-12307-b或(Б-12307-b)和B-6556-d中: 第一、第二位数字表示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前一种翼型的12表示厚度为12%弦长,后一种翼型的6,表示是6%弦长。 中间两位数字表示翼型中弧线最高点距前缘的距离、30和55各表示等于30%和50%弦长。 最后一位数字表示中弧线最大弯度。7和6各表示等于7%和6%弦长。 在B系翼型数字后面往往附有一个小写的拉丁字母,用来表示中弧线的类型,它的含义是: a一中弧线是圆弧曲线;
班尼狄克翼型代号的几何特性含义B-12307-b
B-6556-d第一、二位数字表示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为12%弦长。
第一、二位数字表示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为6%弦长。
中间二位数字表示翼型中弧线最高点距前缘的距离为30%弦长。
中间二位数字表示翼型中弧线最高点距前缘的距离为55%弦长。
最后一位字母表示中弧线的类型,b为椭圆曲线。最后一位数字表示中弧线最大弯度是7%的弦长。
最后一位字母表示中弧线的类型,d为任意曲线。最后一位数字表示中弧线最大弯度是7%的弦长。 7
b-中弧线是椭圆曲线; c-中弧线由椭圆曲线和双曲线组合而成; d-中弧线为任意曲线; e -翼型上、下弧线在尾部重合为一条线; f -翼型后缘部分很厚,最后突然变尖:;用这种翼型的机翼,后缘的强度和刚度一定要注意加强。 因为在翼型厚废和中弧线弯度相同的条件下,可设计出很多翼型、因此,在后面这个小写字母的后面还可加上分母数字。例如B-835-b,B-8356-b/2及B-8356-b/3等,它们用来表示设计的先后次序。 航空研究机构试验的翼型有些也可以用在模型飞机上。这些经某些国家航空研究机构试验而得的翼型,都采用研究单位名称的缩写字为“姓”,并用表示试验系列或编号的数码或字母作为“名”。例加Clark-Y (克拉克-Y)(美国);哥廷根499或Go-499 (德固);MVA-321 (德国);ЦАГИ-731 (前苏联)。 这里要着重介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前身NACA研究的一系列翼型。他们研究过的翼型很多,也采用数字表示翼型的几何特性,在模型飞机上常用的NACA翼型分两个系列,即4位数字翼型和5位数字翼型。现以4位数字翼型NACA -6409、NACA-23012为例,将有关数字的含义说明如下: 8
第一位数字表示中弧线最大弧高,6就是6%翼弦长度; 第二位数字表示中弧线最大弧高的位置,4表示往40%翼弦长度 (从前缘向后量); 第三、第四位数字表示翼型最大厚度,09即9%翼弦长度,这类翼型最大厚度都在30%的地方,4位数字翼型都这样,所以不再标出来。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知道,NACA一6412翼型与NACA-6409翼型基本上相同(中弧线完全相同),只是前者的最大相对厚度不是9%,而是12%。 如果第一、第二两位数字是0,表示这类翼型是对称翼型。如NACA-0009表示是最大相对厚度9%的对称翼型。 NACA翼型不但在真飞机上使用很广,在模型飞机上也常常采用。如NACA-6409、NACA一6412、NACA一0018、NAC4一23012等都是常用的模型翼型。 除此之外,在模型飞机上还采用了一些对现有翼型加以改进而得的“新”翼型。例如1/2NACA(6406+6409) 或写作NACA-6407.5,这是将两个中弧线相同但厚度不同的翼型相加,取其最大相对厚度平均值而得到的“新
NACA翼型代号的几何特性含义
NACA-6409第3、4位数字表示翼型的最大相对厚度为9%弦长。
第2位数字表示翼型中弧线最高点距前缘的距离为40%弦长。
第1位数字表示翼型中弧线最大弧高为6%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