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相关推荐《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过程:一、探究活动1.动手做剪纸:(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3)沿线条剪下;(4)把纸展开;2.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尝试应用1.先想后做: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2.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3.猜字游戏(抢答)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猜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三:探究活动(1).看下面两组图形,和刚才的蝴蝶,枫叶等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一组第二组(2).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2.结论: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四:尝试应用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2.说出图中点A、B、C、D、E的对称点。
3.思考:(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4.比较归纳。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轴对称是图形变幻的基础,帮助幼儿感受变幻的快乐和神奇
作为小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份教案设计,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轴对称来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中的变幻之神奇。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辨别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2.熟练绘制轴对称图形;3.感受到图形变幻的神奇和快乐。
二、教学内容1.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是指通过一个轴线,将图形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其中,轴线是指可以将一条线上的任何一点和它对称的另一点连接起来的直线。
轴对称轴可以是任意的,但对于更简单的图形来说,轴通常会沿着图形的一个对称轴线。
例如,本节课中我们主要讲授的良好轴对称图形,其轴对称轴通常都是垂直于许多行或列的直线。
2.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教授学生如何辨别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并通过绘制实例图形来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程所讲解的轴对称图形的神奇与快乐。
3.绘制轴对称图形通过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本节课程将会教授学生如何简单地绘制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步骤1.正确引入老师应该从幼儿已知的知识入手,引起幼儿对整节课的兴趣。
可以先让幼儿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说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垂直、横线、竖线等等,再说出“轴对称”,给幼儿一个简单而明了的概念。
2.示范操作老师可以现场示范操作,或者给幼儿发放手册,让幼儿们尝试自己操作。
3.实践操作讲完轴对称的概念和示范操作后,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实践练习,并在操作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
4.教师反馈教师应该注意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让幼儿们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也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夸奖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5.评估反馈老师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以促进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充分发挥潜能。
四、教学重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如何正确理解轴对称的概念;2.如何辨别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3.如何正确绘制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方法为了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1.分组竞赛法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本节课程中进行分组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主要涵盖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学会用直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折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用直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折叠。
2.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纸。
2. 学具:剪刀、彩纸、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 讲解概念: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 操作演示:教师用彩纸剪出几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进行折叠演示。
4. 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彩纸和剪刀制作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进行折叠。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桌子、剪刀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轴对称图形2. 板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轴对称图形的折叠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画出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2. 作业答案:(1) 是/否,原因:(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用直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折叠。
但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的疑问,可以进一步讲解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进行创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轴对称图形》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班级上册P68。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正些基本特征。
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设计制作简约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测、猜想、验证、操作,经受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控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培育同学的动手、创新技能。
3、在认识、制作和观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预备】老师预备课件、一个蝴蝶图形;同学彩纸、剪刀、直尺及假设干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对称1、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眼镜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认识对称图形师: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
生: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的图片师:请孩子们认真观测这些图形,你能发觉它们共同的特征吗?生1:它们的两边一样的。
生2: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生2: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师:这些图形真像你们说的那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吗?生:是。
师:谁能想个方法来验证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呢?生:对折。
师:对折,这个方法听起来倒挺不错的,〔板书:对折〕究竟怎样对折,你能折给大家看一看吗?生:上台演示折蝴蝶图形师:刚才这位孩子用对折的方法证明白这个蝴蝶图形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那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生齐:好。
师:那先听清晰要求:请小组长拿出1号信封里的4张图片,小组里的每个同学,把其中一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这些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吗?开始吧。
生:动手操作师:谁来说说你验证的结果?生1:我折的是脸谱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是一样的。
生2:我折的是蜻蜓图形,它对折后,两边是一样的。
生3:我折的.是蝴蝶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生4:我折的是树叶图形,对折后,它的两边也是完全一样的。
师:孩子们刚才折这些图形,对折后,它们的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就说它们对折后,它们的两边重合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材简析:《轴对称图形》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简单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发现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察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教案(优秀8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优秀8篇)轴对称图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课前准备: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指着蝴蝶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到讲桌上折纸并回答)把蝴蝶图贴在黑板上,提问:谁能指出这幅图的对称轴?(学生指出后,教师用点段相间的线画出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重点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把课题补书完整)二、教学例题1.谈话:首先我们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折纸画图,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
2.指名到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折法和画法。
提问:你能告诉同学们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称轴时应该怎么画吗?对他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也来展示一下。
(指名展示)为什么这条线(指着学生画出的对称轴)也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对称轴?3.谈话:这样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它还有另外的对称轴吗?用纸折折看。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4.出示黑板上画好的长方形,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现在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吗?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如果有学生提到用和黑板上的长方形同样大的纸对折找到对称轴后再在黑板上描画,指出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用折纸的办法,还能不能直接在黑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如果学生提到先量出长方形对边的中点再连线,画出对称轴,对这种想法予以表扬,并提问:你能说一说是怎样想到先找对边中点的吗?如果学生想不到取对边中点连线的办法,拿出长方形纸,谈话:想一想我们在把长方形纸这样对折的时候,长方形的这条边(例如指一条长边)被折痕分成了几段?这两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折痕与这条边相交的这个点是这条边的什么?同样地我们能找到折痕与这条边的对边的交点吗?找到了这两个点能不能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指名到黑板上量长方形的边,取中点。
3《轴对称图形》(教案)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教案)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识别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特点。
2. 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轴对称图形。
2. 新课导入: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活动一: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分享给大家。
4. 活动二: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剪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板书设计:1. 《轴对称图形》2.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3. 特点:对称轴、对称点、对称部分完全重合。
4.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教材Pxx页练习题。
2. 拓展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并能识别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本节课来说,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特点、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
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
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剪好的树叶、大树、葫芦、爱心和小衣服等。
学生:彩纸3张、剪刀1把,直尺1把,学习材料1份。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老师在眼镜店看到这样一副眼镜,请你检验一下它是否合格,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对称的眼镜)生回答。
师揭示”对称”,并板书。
2、请看这幅眼镜合格吗,为什么?(出示课件:对称的眼镜)生回答。
3、这是一只美丽的蜻蜓,你看它对称吗?如果是哪里对称?生回答。
4、在生活中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对称现象?生回答。
人教版数学二下3.1《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3.1《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轴对称的定义,能够识别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轴对称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绪,提高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发现身边轴对称图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能够识别和绘制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1.能够在平面上准确画出轴对称图形。
2.解决复杂的轴对称图形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课件和示范练习。
2.学生准备:学生应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文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以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品为例,引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对称的特点。
第二步:引入通过简单的示例,引入轴对称的定义,并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第三步:讲解1.讲解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
2.展示如何在平面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步:练习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轴对称图形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并解答问题。
第五步: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轴对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轴对称图形。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识别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轴对称操作。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这一概念,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如何通过轴对称的学习,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提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如何通过轴对称的学习,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提升一、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概念;2.能够在图形中找出对称轴,并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3.能够判断某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4.能够通过轴对称的思想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概念;2.能够在图形中找出对称轴,并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3.能够判断某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三、课堂教学:1.教师进行板书和解释,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轴对称,以及轴对称的特征和概念;2.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简单的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画出它们的轴对称图形;3.介绍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进行练习,发现和验证这些性质;4.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形,找出它们的轴对称性,并拓展一些相关问题;5.引导学生通过轴对称的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和认识轴对称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使用讲述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阐述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性质和应用;2.实验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通过画图、找轴等活动来感悟和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探究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发现、验证和总结轴对称性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和物体,引导学生谈论和猜想它们的对称性,并提出轴对称的问题和目标。
2.知识讲解:通过板书和演示,向学生阐述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如何找出对称轴,并且画出轴对称图形。
3.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提醒他们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和漏洞。
4.练习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练习和答题,巩固和强度轴对称的掌握技能和应用技巧。
5.拓展应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和认识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并鼓励他们创新和探索更多的轴对称应用场景。
六、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各种练习,评价学生对于轴对称的基本掌握技能和应用技巧;2.小组合作:通过分组合作,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是否能够自主设计和创新一些轴对称图形;3.个人表现: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考察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勤奋学习和遇到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资源分析: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
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轴对称的图形。
3.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分析轴对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
2.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轴对称图形绘制和推理。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导入新知•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点和特点。
2. 活动二:概念讲解•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
3. 活动三:实践操作•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让他们进行绘制和分析。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活动四:拓展练习•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设计自己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小结•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强调轴对称图形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见解。
3.阅读相关教材,预习下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应用这一知识。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通用11篇)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的内容,内容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特别强调了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对称,使学生体验“对称美”。
通过学生动手创作轴对称图形,在创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
所以,本课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学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色笔两支、彩色纸。
学生预习:1.预习书本56—61页,在看书的过程中,把你认为主要的画出来,并反复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意思?2.在看书的过程中,如有不认识的图形,请上网查一查或向他人询问,知道它的名称,并写在图下3.生活中哪些物体也具有对称的性质,请你写在横线上。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通用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轴对称图形》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够识别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让学生尝试用剪刀和彩纸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通过实例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如: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3)分析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判断轴对称图形。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轴对称图形2. 内容:(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下列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
2. 答案:(1)轴对称图形:①、③、⑤对称轴:①的对称轴为竖直线,③的对称轴为水平线,⑤的对称轴为斜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视觉观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
能够在平面坐标系中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置。
能够绘制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轴对称图形的绘制。
教学难点:轴对称的概念理解与应用。
在平面坐标系中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置。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入主题: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实际物体或图片,如蝴蝶、花朵、字母等。
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物体或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的概念。
可以通过让学生拿镜子观察物体的反射来加深理解。
激发兴趣:介绍一些具有轴对称特点的艺术作品、建筑设计或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剪纸、建筑中的对称结构等。
通过展示有趣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解释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步骤二:概念讲解轴对称的定义: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轴对称的概念,指出当一个图形可以沿着一个轴进行翻转,使得翻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
使用图示和实例说明轴对称的概念。
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轴对称的特点。
轴对称的特点:强调轴对称图形可以分成两部分,通过对称轴一一对应,两边完全相同。
使用示意图和实例演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常见的轴对称线,如垂直中心线、水平中心线、斜对角线等。
步骤三:判断练习提供示例图形: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菱形等,然后要求他们观察并判断其是否具有轴对称。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这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如果有,请标出它的对称轴位置。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就判断依据进行讨论和交流。
提供反馈和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判断轴对称性的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组活动或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步骤四:确定对称轴位置绘制简单图形:引导学生在平面坐标系上绘制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如矩形、三角形等,并要求他们标出对称轴的位置。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运用轴对称性质判断图形是否对称;2.能够找出图形的轴对称轴,并正确绘制轴对称图形;3.通过练习与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轴对称概念的引入和讲解;2.图形的轴对称与非轴对称判断;3.寻找图形的轴对称轴;4.绘制轴对称图形;5.练习与实例。
三、教学过程1. 轴对称概念的引入和讲解(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图形,让学生发现一些对称的图形,比如有些图形一折叠就能重合;•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是指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线对折后重合。
2. 图形的轴对称与非轴对称判断(10分钟)•出示一系列图形,让学生判断每个图形是轴对称的还是非轴对称的,并让学生说明判断的依据。
3. 寻找图形的轴对称轴(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折叠纸张的方式找出图形的轴对称轴;•讲解找轴对称轴的方法,如找图形的对称中心或对称线。
4. 绘制轴对称图形(20分钟)•讲解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步骤;•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 练习与实例(30分钟)•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图形,以及通过练习和实例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在绘制轴对称图形的环节,通过讲解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轴对称概念,并且提供足够的实例和练习,以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结合真实情境,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
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对称现象,初步理解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说说在游乐场喜欢玩的项目,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从蝴蝶形状的风筝引出对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观察图形,认识对称
1、观察几幅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感悟对称。
2、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几幅轴对称图形,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的。
2、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
(1)师示范剪一件上衣的过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2)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3)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3、认识对称轴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2)画一画:师示范画出对称轴,然后学生自己画,再交流。
4、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1)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2)议一议:讨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对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3)举一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五、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