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发布时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发布时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发布时间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症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但由于其不当使用导致耐药
性增加等问题,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的发布时间及相关内容,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

最新版发布时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最新版发布时间为2022年1月。

内容概要
新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药物选择原则:根据病原体的特点、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
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性的风险。

2.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确定给药途径
和剂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给药途径。

3.疗程和药物替换: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
疗程调整和药物替换,及时调整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4.监测与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疗效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定
期评估疗效和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和控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抗菌
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和效果。

通过遵循最新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
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以上即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发布时间及相关内容的简要介绍。

希望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指导原则执行,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健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临床上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的准则。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严禁滥用、乱用抗菌药物,制定明确的应用指导原则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该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应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对于临床常见的疾病可以根据经验选择常用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药。

2.限制大范围、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起效,但易导致抗菌耐药性的发生和扩散。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尽可能选择狭谱抗菌药物,特别是对于轻度感染或已经确定不需要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不应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同时,对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病例,应严格掌握使用的时间,避免长期使用。

3.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和环境清洁等措施。

此外,对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应遵循原则2,尽量使用狭谱抗菌药物。

4.关注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儿童、孕妇、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

对于儿童和孕妇,抗菌药物的安全性还未完全确定,应仔细权衡用药利弊;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退,因此应该适当调整剂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需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5.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患者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抗菌药物,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使用,并且按照规定完成用药疗程。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的情况,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在家使用抗菌药物时,患者也应该注意药物的保存、服药时间和剂量控制。

总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准则。

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减少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以达到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目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选择: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和药物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药物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和药物特性等因素,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保证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物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局部使用等。

4.药物联合应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5.药物选择性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应用,优先选择针对具体病原体的窄谱抗生素。

6.药物预防性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预防性使用,如手术前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等。

7.药物监测和评估: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只在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
对于病原无明确证据的患者,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

另外,对于轻度的自
限性感染,也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确定了
感染菌株后,应该依据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同时,要尽量避免广
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3.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有明确的
适应症,并遵循禁忌症的原则。

对于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要根据其适应
症和禁忌症的差异进行合理的选择。

4.合理用药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进行调整。

疗程应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疗效评估等因素,
个体化选择。

5.避免多重联合治疗:多重联合治疗的使用需慎重,仅在特殊情况下
使用。

6.抗生素的计划停药和连续应用:当患者病情好转后,应适时停药,
并严格按疗程规定进行连续用药。

7.孕妇、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需谨慎,需要结合妇幼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调整。

8.监测和报告细菌耐药情况: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耐药监测与报告
体系,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和报告。

以上是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更好地应用抗菌药物,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简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简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简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是指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考虑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原则,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以下是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详细讨论。

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根据致病菌的敏感性结果,选择对致病菌敏感、具有良好组织渗透性、能达到治疗药物浓度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抗菌药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肾功能、肝功能、年龄等因素,并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计病原菌进行合理的药物选用。

2.合理确定用药剂量:用药剂量的确定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肝功能等因素来确定,以达到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剂量的选择需要额外慎重,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者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3.合理选择用药途径: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局部使用等。

对于不需要立即起效的疾病,可以选择口服给药,而对于需要迅速起效或者无法口服的疾病,可以选择静脉给药。

同时,还应注意用药途径对药物浓度的影响,不同途径的用药剂量可能有所不同。

4.合理确定疗程: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致病菌的类型、患者的耐药性等因素,合理确定抗菌药物的疗程。

对于急性感染,一般建议用药7-14天。

对于慢性感染或复杂感染,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

同时,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监测疗效并及时调整疗程。

5.注意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在治疗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时,联合用药可以提供广谱的覆盖,减少耐药菌的机会。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选择联合用药的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

6.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抗菌药物使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肾脏损伤、肝脏损伤等,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20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前言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耐药性的出现和药物副作用的增加。

因此,制定明确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1.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给药
途径。

3.在合理的时机停止抗菌药物的应用,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三、抗菌药物应用常见问题
1.频繁更换抗菌药物: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疗效不佳时需谨慎考虑
是否存在耐药菌株。

2.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过大剂量抗菌药物容易导致药物浓
度过高,增加毒副作用的风险。

3.忽视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应作为选择抗菌药物的重要参考依
据,避免使用对患者无效的药物。

四、抗菌药物使用建议
1.优先考虑选择对患者具有较低耐药风险的抗菌药物。

2.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避免过度应用。

3.对于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定期进行药物疗效和耐药监测,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
2020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遵循合理的原则,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只有科学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应对临床上各种感染疾病的挑战。

以上是20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希望各位医务人员能够认真遵守,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使用:遵循医学指导原则,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患者的病情以及疗效与安全性考量,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2. 按照適應症使用: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而不适用于病毒性感染。

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评估感染的性质和病原体,以确定是否应使用抗菌药物。

3. 最小使用:抗菌药物应力争最小剂量、最短疗程、最低浓度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抗菌耐药的发生。

4.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选择抗菌药物,合理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

5. 抗菌谱: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应尽量选择具有较窄抗菌谱和对目标病原体敏感的药物,以减少肠道和环境中的菌群失调和微生物耐药性的发生。

6. 预防性使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只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例如手术预防性使用。

预防性使用时,应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并根据手术等操作持续时间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7. 联合使用: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减少
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联合使用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情况来评估和选择。

8. 监测和评估: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后应进行疗效监测和不良反应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

综上所述,合理、个体化、最小化使用,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抗菌耐药性的发生。

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由于滥用和过度使用,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旨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最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确定合理的使用指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确定需要给予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同时要根据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来选择初始抗菌药物。

2.根据细菌药物敏感性选择药物:应尽可能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避免无效的抗菌治疗。

对于常见的致病菌,临床常规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和不同科室中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

3.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优先选择狭谱抗菌药物:狭谱抗菌药物能够对感染菌种产生更好的杀菌作用,同时减少对人体正常菌群的影响。

广谱抗菌药物应该作为备用药物,临床应避免过度使用。

5.合理的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于临床疗效不佳、细菌定植或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

即在初始治疗无效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更换抗菌药物。

6.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组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合并使用不仅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还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应在必要时选择经验证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避免滥用。

7.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用药时间:要合理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尽可能采用最短疗程、最小剂量的原则。

治愈患者后要及时停药,避免延长用药时间和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总之,最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核心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减少滥用和过度使用的现象,以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掌握药物敏感性监测数据,遵循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原则,保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为科学和准确。

202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总结了目前临床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方法,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确认或排除病原体感染为基础。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2.经典抗感染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满疗程",即早期使用适当剂量的抗菌药物,在有效抑制病原体的同时,尽可能缩短疗程,确保治疗的彻底。

3.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应根据病原体的病原学特点、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4.优先选择经济有效的抗菌药物。

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尽量选择价格低廉的药物。

二、合理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1.根据感染部位和感染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局部给药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2.根据药品特点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

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时间等,应根据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和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

3.注意给药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药物的药效学特点,将给药时间合理安排,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4.关注药物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合理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感染。

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已知或疑似的耐药菌感染,包括加强手卫生、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适当的隔离措施等。

三、合理应用特殊类抗菌药物:1.对于耐药菌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敏感的特殊类抗菌药物。

2.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特殊类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帮助选择药物有效治疗感染。

3.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时要注意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机选择合适的特殊类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应用抗菌药物应基于临床病情评估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可能的病原体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2.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应遵循药物的敏感性、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

医生应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并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特征,以及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药效学特征。

3.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功能、肾功能等因素,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同时,抗菌药物的疗程通常应在所用药物的半衰期内,以确保足够的疗效和避免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4. 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

广谱抗菌药物应仅在必要情况下使用,且应有明确的理由和指征。

不需要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可以选择更窄谱的抗菌药物,以减少对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破坏和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5. 应遵循合理的联合用药原则。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以增强疗效或预防耐药性的发展。

但联合用药应基于临床评估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并遵循相应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剂量调整原则。

6. 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

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耐药性的发展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相关政策和指南的制定和更新。

总体原则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够有效治疗感染,又能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展。

这需要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特征,并遵循相关的指南和建议。

2024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最新版

2024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最新版

2024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最新版2024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是根据当时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由专家们制定出的指导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从而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这些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情况确定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

临床医生应该在临床实践中积极遵守这一原则,并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2.非抗菌药物治疗。

在一些情况下,抗菌药物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因为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或对身体的其他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该选择其他非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在必要时监测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3.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在一些情况下,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然而,联合应用也可能增加治疗的副作用和成本。

因此,医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并合理选择联合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4.抗菌药物的选择。

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和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做出选择时,应该考虑到药物的抗菌谱、耐药性情况、制剂的可行性和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并权衡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5.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

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指导,包括准确的诊断和监测标准、药物的正确给药途径和剂量、疗程的准确计算和质量的控制等。

此外,医生还应该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评估,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2024抗菌药物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和选择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这些原则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并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遵守这些原则,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医疗实践中,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给予的指导。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以下是最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临床医生应在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应尽量选择狭谱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2.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明确感染部位和菌株的敏感性。

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定期监测菌群耐药性的变化。

3.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肾功能和肝功能等因素来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4.应遵循联合用药原则,对于严重感染和多种致病菌同时存在的情况,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加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5.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

如果疗效不佳,应进行调整治疗方案,并重新评估菌株的敏感性。

不应盲目延长治疗时间,以免增加耐药风险。

6.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在遣送患者之前,应严格按照用药周期完成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得提前停药或者随意调整剂量。

同时,患者自行购买抗菌药物也是不推荐的行为。

7.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严格遵守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总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推进医疗质量的重要一环。

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以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

1.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则: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药物的安全性和病患的使用经验等因素进行选择。

要选择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的药物,且要尽量避免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2.指征的判断:根据不同感染部位和病情轻重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

一般来说,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或极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时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给药方法。

要注意合理调整剂量和给药时间,以达到良好的药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5.抗菌药物的时机和疗程:治疗细菌感染需要在感染早期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延误治疗。

治疗疾病的疗程要足够长,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不得过早停药。

6.养护使用抗菌药物: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临床医生要严格按照药物的法定使用范围和用药原则,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要注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过频、过量的应用。

7.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处理:在应用抗菌药物期间,要及时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以保证疗效。

同时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加以预防和控制。

8.社区抗感染共识:医生要积极参与社区抗感染工作,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并推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政策,减少感染的发生,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

以上是2024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守这些指南,医生可以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健康。

202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了指导。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内容:1.抗菌药物的选择:选择抗菌药物时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易感菌种的流行病学、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革兰阳性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首选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适度因子类等;对于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等。

应尽量选择经验疗法和靶向治疗以减少跨过敏环境。

2.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应尽量遵循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的原则,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和传播,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联合治疗原则:对于重症感染或病原菌耐药的情况,可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

但要避免盲目联合应用,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剂量调整原则: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年龄、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应特别注意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剂量调整,以避免药物的蓄积和肾毒性。

5.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应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例如,应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血液学指标等,及时调整剂量和停药。

6.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规定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使用时的监测要求等,以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总之,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出了合理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旨在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抗菌治疗的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3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3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3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3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根据当前抗菌药物的应
用情况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指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指南。

该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抗菌药物的选择:根据细菌的种类、耐药性情况、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实践经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指导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使用途径、剂量、频率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滥用和过量使用,防止耐药性的发展。

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对于某些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多种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以增强疗效。

4. 监测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促进合理用药:加强医生和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这些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同时也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有哪些要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有哪些要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有哪些要求
在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

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助于避免药物滥用、抗药性产生等问题的发生。

以下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的一些要求:
1.明确感染定位: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准确判断感染的类型、部
位、病原体及其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的药敏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
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治疗期限等。

3.注意抗药性问题:避免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产生耐药
性。

选择敏感性强、耐药性低的药物进行治疗。

4.合理选择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敏感性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
物,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和强效抗生素。

5.监测疗效与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
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6.合理使用联合用药:在需要时,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但必
须谨慎选择,避免交叉耐药性的发生。

7.遵守用药原则:严格执行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频率服药,
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8.关注特殊人群:对于孕妇、儿童、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要慎重选
择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其健康造成影响的药物。

总之,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病原体情况、患者特点等因素,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

仅在严格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抗菌药物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疗效。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感染部位、患者的疾病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够避免药物滥用和耐药问题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健康。

下面是一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指导。

1.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择药物:不同的病原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进行准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对哪种抗菌药物敏感,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2.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可以对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适用于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感染。

但是过度或不恰当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易引起耐药菌的产生和感染。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

3.根据感染部位选择药物:不同的抗菌药物对不同的感染部位有不同的疗效。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感染部位选择适当的药物,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选择口服药物,而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菌药物。

4.考虑患者免疫状态:患者的免疫状态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有重要影响。

对于免疫系统正常的患者,选择常规抗菌药物即可;而对于免疫系统低下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强力或特殊抗菌药物。

5.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在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生应参考指南的建议,根据病情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6.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数量和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包括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医生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7.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重要性:对于感染的患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和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医生应加强对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重视,提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率。

总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患者健康、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问题产生的重要措施。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耐药性和患者的病情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应优先选择低毒性、广谱抗菌作用、耐药性低的抗菌
药物,并避免过度使用强力抗菌药物。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疗程。

遵循心血管、神经系统、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的用
药原则,并遵守药物相互作用的禁忌。

3.积极控制感染源。

临床医生应重视感染控制措施,采取必要的隔离
和消毒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从根本上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4.合理使用联合用药。

对于临床上存在多重感染菌株的患者,应根据
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病情,合理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方案。

在选择联合用
药时,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增加毒副反应的风险。

5.加强监测和反馈。

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报
告和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发生情况。

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
调整和改进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6.强化继续教育和培训。

医疗机构应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的培训和教育
活动,提高临床医生和护士对抗菌药物应用原则的认识和理解,推广正确
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

总之,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核心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这需要临床医生不仅
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临床判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不断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目录前言 ............................................................................................................................................. - 4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5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6)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7)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12 - 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 14 -青霉素类抗生素 (14)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5)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16)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7)四环素类抗生素 (18)氯霉素 (1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9)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20)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20)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21)磷霉素 (21)甲硝唑和替硝唑 (22)喹诺酮类抗菌药 (22)磺胺类药 (23)呋喃类抗菌药 (24)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 (24)抗麻风分枝杆菌药 (26)抗真菌药 (26)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 30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30)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 - 30 -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 - 30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 - 31 -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3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 31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 31 -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 - 32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 32 - 医院获得性肺炎 .................................................................................................................... - 33 - 肺脓肿 .................................................................................................................................... - 34 - 脓胸 ........................................................................................................................................ - 35 -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36)细菌性前列腺炎 (37)急性感染性腹泻 (38)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40)败血症 (41)感染性心内膜炎 (42)腹腔感染 (44)骨、关节感染 (45)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46)口腔、颌面部感染 (47)口腔感染 ................................................................................................................................ - 47 - 颌面部感染 ............................................................................................................................ - 47 - 眼部感染 (48)细菌性结膜炎 ........................................................................................................................ - 48 - 细菌性角膜炎 ........................................................................................................................ - 49 - 细菌性眼内炎 ...................................................................................................................... - 49 -0 阴道感染. (51)宫颈炎 (51)盆腔炎性疾病 (51)性传播疾病 (52)深部真菌病 (53)分枝杆菌感染 (54)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 54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 54 -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 - 55 - 白喉.. (55)百日咳 (55)猩红热 (56)鼠疫 (56)炭疽 (56)破伤风 (57)气性坏疽 (57)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57)布鲁菌病 (58)钩端螺旋体病 (58)回归热 (58)莱姆病 (58)立克次体病 (6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编写专家组组长:汪复副组长:吴永佩张婴元李大魁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技术部分王爱霞王岱明王明贵刘又宁乐嘉豫吕晓菊孙晓平何国钧吴安华吴菊芳李光辉张永信肖永红肖和平佘丹阳杨帆郑淑蓉赵家良盛瑞媛施耀国曹采方翟新利管理部分张秀珍张永信肖永红赵凯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马金昌王睿王育琴申正义卢晓阳朱学骏汤光吕晓菊李家泰李丽云李继光杨永弘杨赴云余海洋冷希圣张健张杰张声生杜英荣林志彬陈文昭陈惠德周贵民易霞云胡敏胡继红俞卓伟赵鸣武倪殿涛唐仲进唐镜波曹泽毅梅丹梁湛黄祥甄健存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 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 性分为A、B、C、D及X类,可供药物选用时参考 •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类: 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类:避免 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 观察下慎用;X类:禁用。
• 明确不推荐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手 术:
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 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 手术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 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 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 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 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 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目录
CONTENTS
1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
3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 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 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 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 下两方面:(1)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2) 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 (一)预防用药目的 •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 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 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 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第三部分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 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 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 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 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 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 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 内清除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注:[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
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 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 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 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 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选其1种。 [4]在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 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 (二)预防用药原则 •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为 人体洁净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 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 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 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 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 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 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截骨、骨内固定术等; • 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 (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者,在未获 知病原菌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 时,可根据临床经验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 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 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 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 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2.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 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 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 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 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 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 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 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 延长至48小时。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 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 感染机会增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 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X 线、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 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病原微 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 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药敏试 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 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 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四)给药方案 • 1.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 少数为口服给药。 •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2)小时内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 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 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 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小时 开始给药。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 3.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 血药浓度升高,同时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 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 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经肾、 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均属此种情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 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 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 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 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 血流感染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 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某些侵袭性真菌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应根据其药代动力学特 点: • 如浓度依耐性药物:左氧氟沙星部分药品说明书上
用法用量为0.2g bid,但热病上推荐为0.75g qd,国 内共识里也更改为0.4-0.5g qd。 • 时间依耐性药物:β-内酰胺类,一般为一天2-4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例: • 中年女性患者,因咳嗽,发热入院。诊断 为肺部感染,经验性选用莫西沙星治疗。同 时查痰培养+药敏试验,3日后结果为鲍曼不 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氟喹诺酮 类耐药。3日治疗期间患者发热症状控制, 咳嗽减轻。问:是否换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 选择用药
• 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等属此类。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 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1.主要经肾排出的抗菌药物,可按轻度肾功能减 退减量给药;
• 2.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 物。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三)给药途径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四)给药次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五)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 至体温正常、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症状消 退后72~96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 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 但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 膜炎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减少 或防止复发。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1.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 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 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 属此类。 • 2.药物主要由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 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 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红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属此 类。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 基本原则
• (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 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然而 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 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 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 1.氨基糖苷类: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 免应用; • 2.糖肽类:该类药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 指征时方可选用; • 3.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 岁以下小儿。 • 4.喹诺酮类: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 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