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1

合集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历史试题2022.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出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的一件5000年前的石膏大瓶上,刻画着这样的画面: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狮子等内容。

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A.纺织技术发达B.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C.绘画艺术高超D.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

柏拉图的这一主张A.深受寡头政治实践的影响B.为奴隶制的实行铺平道路C.构成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D.是对城邦制度的政治构想3.据图1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A.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B.直接原因是阿拉伯人扩张.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与发展D.强势征服了罗马帝国文化4.马克在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手工业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基础,大部分居民是手工业主,这说明城市不是奴隶主的政治中心。

封建主的政治中心又在农村。

”作者意在说明A.手工业与农业分离造就城市B.城市可能孕育新的政治形态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西欧封建农奴制度已经解体5.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无计可施的市民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使更多的人感染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

历史丨江西省九江十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丨江西省九江十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江西卷)参考答案题号2345678910答案D C A C C B D C C 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 B C C C B1.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

由题干材料信息“八九千年前”可知贾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遗存,刻符龟甲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七孔骨笛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贾湖遗址稻作遗存反映出淮河上游种植水稻早于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材料信息表明贾湖遗址为我国新石器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证材料,故D项正确。

教材中指出,有专家认为中国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陶寺遗址,贾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故A项错误。

稻作遗存证明淮河流域已经种植水稻,但不能证明“最早”,故B项错误。

骨笛是一种乐器,但不能被证明是礼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制礼作乐”“器以藏礼”,故C项错误。

2.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西周分封诸侯有同姓分封和异姓分封,姬姓诸侯大国得到人民和贵族,姜姓没有得到人民和贵族,这表明同姓分封和异姓分封的标准存在差异,故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姜尚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故A项错误。

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故B项错误。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故D项错误。

3.A【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总和。

根据表格材料可知管子主张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界保持协调,这样才会产生美好的事物;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主张人类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荀子主张人与自然本质同源,由此可知,先秦诸子都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故A项正确。

敬天保民就是尊崇上天,爱护百姓,是周公旦倡导的政治主张,故B项错误。

天人感应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感应和互动关系,认为上天有意志,而天人合一则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和和谐共处,故C项错误。

历史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1.在安徽境内,有与“王朝文明”紧密关联的禹会村遗址。

考古专家介绍,根据考古新发现,可以推测该处有大量龙山文化遗迹散布。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该遗址出土有()A.饲养猪和狗B.磨制石器C.蛋壳陶残片D.精美玉器2.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族”划分,治理较为集中;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的局面。

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B.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C.形成官僚政治制度D.实行分类登记的户籍制度3.607年,隋炀帝把城门、尚食、尚药、御府、殿内五局移出门下省,成立殿内省;负责下行文书用印的符玺局继续保留;设立给事郎,“置员四人,从五品,省读奏案”,专门负责上行文书奏案的审议。

这些举措()A.使三省六部的运作机制完备B.体现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C.解决了国家政令不通的问题D.有利于国家治理效率的提升4.如图为元朝中国对外联系的交通分布概况。

这一时期()A.是“海上丝绸之路”巅峰B.造纸术意外传到阿拉伯地区C.蒙古西征促进了交通发展D.急递铺便利了民间商业活动5.古代某位思想家曾提出:“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下列思想主张中同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B.“存天理,灭人欲”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工商皆本”6.明仁宗、宣宗之时,杨士奇虽主持阁务,却没有首辅之称。

嘉靖至万历时,首辅与次辅、群辅有了极大差别。

张璁为首辅,事多专断。

夏言为首辅,其他阁臣“恂恂若属吏然,不敢少龃龉”。

“首辅”的出现()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C.使内阁比肩宰相属官众多D.首辅握有法定的行政权7.19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市场上的丝茶价格是由中国决定的;70年代后,中国的销售价格和数量都追随世界经济景气的变幻而波动;至80、90年代,华丝的价格完全由纽约、伦敦、里昂的丝价决定,华茶的价格则完全由伦敦标价决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11月考试历史答案1-5 CBDDC 6-10 DADBC 11-15 ABCAC16-20 CBBBB 21-25 ABBBC 26-30 AABBB31-35 DDDCD 36-40 DBCAC41.(1)特点:中国:主要流行于民间;崇拜对象多样化(存在地区差异);崇尚公平、正直、忠义(体现传统价值概念或受儒家思想影响)。

欧洲:参与阶层具有广泛性;寻金具有外向性。

(5分)(2)差异:中国“财神崇拜”:冲击了传统贱商观念,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欧洲“寻金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4分)原因: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空前强化,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欧洲: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海外殖民掠夺,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引发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4分)42.示例一:论题: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受多种因素影响。

阐述: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人文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而新航路的开辟则为资本主义国家崛起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之后.1781年美国13个州获得独立后.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以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他们分别建立了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受到思想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示例二:论题:国家规模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起到重要奠基作用。

阐述:首先,国家的规模决定了外部冲击的影响力,在对外贸易中几百万公斤的美洲金银能对拥有数百万人口的英国产生较大的冲击.西欧的黄金也通过间接渠道流向中国,但是相对于近亿人口的明王朝,这些金银就难以产生有效的冲击;其次,规模较小的国家如英国全国的地主阶级容易建立联系,利益更加一致;而法国的商人和王权之间需要通过代理人进行交流,就会产生庞大的官僚机构,反而容易成为制度变迁的障碍。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六校联合调研试题高三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春秋时,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战国时,商君言:“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

”上述思想A.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B.反映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影响C.适应了专制皇权强化的需要D.确立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西汉时,每个编户农民在役龄期内,必须承担两年兵役,一年参加地方部队,称为“正卒”;一年到京师宿卫或边地戍守,称为“卫士”或“戍卒”。

到了东汉,正卒之役和卫士之役兵员缩减,戍卒之役被募兵、刑徒兵和附属少数民族兵所取代。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索貌阅”的实施B.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C.“丝绸之路”的开辟D.统治者贯彻轻徭薄赋理念3.下表为东晋时人言行选辑。

其反映了A.生产关系发生质变B.人身束缚依然严格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D.主客关系较为普遍5.下图是1835年某地出版的一本语言教材,收录有372个常用词条,大多数来自英语,少数来自葡萄牙语、瑞典语、马来语和印度语。

这本书最可能是供何地商人学习外语之用A.南京B.上海C.广州D.厦门6.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

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受太平天国运动兴亡的影响C.传统的宗藩关系的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7.1915年8月,段祺瑞说:“项城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显露,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为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亦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历史2023.1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

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材料反映出()A.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 B.商周原始民主的传统C.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D.重视宗法血缘的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

据材料“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可知,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公卿等对天子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体现了原始民主的传统,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主要体现在宗法制形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重视宗法血缘的宗法制,排除D项。

故选B项。

2.下图织锦出土于西域精绝古国遗址,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字以及凤凰、麒麟、白虎,祥云瑞草等纹样。

该织锦代表了当时世界丝织工艺的顶级水平,有学者考证为汉代皇家织造官府的蜀锦。

以下叙述可能作为该观点理由的是()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织机模型,成为汉代成①都纺织业发达的重要见证。

②现今日本正仓院珍藏的传世蜀锦——四天王狩猎纹锦,是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实证了蜀锦在域外的广泛传播。

出土于吐鲁番的7世纪文书有“益州半臂”等蜀锦名目,并标有上、中、下③三等价格,反映了蜀锦沿丝绸之路在西域的贸易情况。

汉代四川的蚕桑丝绸织造业十分发达,文献记载政府在成都设置锦官监督织④造蜀锦,成都又称锦官城、锦城。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 CDBDB 6-10 AACDB 11-15 DABBD16-20 CDDAC 21-25 CADCC 26-30 ABBBC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 (1)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宗教战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4分)影响:实现和巩固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打击了封建教会的专制统治。

(3分)(2)影响: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的发展,挽救了民族危机;强化了民族和国家认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推动了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的传播,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5分)32.(1)原因:明朝初步形成农村集市网的基础;清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促进;交通的改善和长途贩运的兴盛;商品经济的的发展等。

(5分)作用:便利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地区间的分工互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有利于沟通城乡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分)(2)促进作用:城市化使美国经济中心发生转移,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促使企业改革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3分)认识: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应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吸取其城市化中的教训,总结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3分,言之成理即可)33.(1)、特点:中国:政府主导;教学内容以传统儒家经典为主,兼习西学;后期传统书院逐渐被新式学校代替。

西方:教育面向大众;国家扶持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义务性。

(4分)原因: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西方:国家政府的重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需要。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抗日战争的胜利2、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题干: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辛亥革命后,中国立即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D、辛亥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4、题干: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B、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C、五四运动中,北京的大学生举行了游行示威,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役?A. 百团大战B. 淞沪会战C. 辽沈战役D. 台儿庄战役6、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孙中山B. 黄兴C. 蒋介石D. 宋教仁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人民的好总理”?A. 刘少奇B. 周恩来C. 邓小平D. 陈云8、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 土地改革完成B. 三大改造完成C. “文化大革命”结束D. 改革开放开始9、下列哪一项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置行省B. 实行科举制C. 废丞相,设内阁D. 推行均田制 10、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管理B.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C. 提高军事决策效率D. 监督官员执行政令11、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B. 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C. 戊戌变法期间,改革派人士掌握了中央政权D. 戊戌变法最终因保守派势力强大而失败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我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D. 辛亥革命后,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壮大13、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正确描述?A.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之更加普及。

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部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A、君主专制统治B、小农经济为主导C、实行科举制度D、资本主义萌芽2、题干: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中国设立工厂D、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实行阡陌制B.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军功爵制C. 商鞅变法取消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 商鞅变法导致了秦国法律的严酷4、下列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伤寒杂病论》是唐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B. 《伤寒杂病论》详细记载了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C. 《伤寒杂病论》主要讲述了中医的外科手术技术D.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本药物学专著5、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B. 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化C. 促使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 直接导致了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6、在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潮,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思潮的是:A. 民主与科学B. 实用主义C. 唯物史观D. 新文化运动7、题干:根据所学知识,以下关于唐朝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B. 设置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流动C. 实行节度使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D. 实行府兵制,加强中央军事力量,维护国家统一8、题干:以下关于宋代经济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 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繁荣C. 创立了交子,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D.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受到限制9、题干: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 A D B B C A A B D C C A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与西欧近代并非中断割裂,而是紧密联系。

中世纪后期,政治上,西欧各国王权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法国和英国出现的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经济上,工商业发展,城市兴起,冲击了庄园制和农奴制,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壮大,城市中的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上,大学的兴起,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产生,冲击了宗教文化,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基。

文艺复兴推动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复苏。

科技上,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总之,欧洲中世纪在缓慢的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条件,搭建起从古代世界进入近代世界的桥梁,承接着古代与近代的文明。

17.(14分)标题:西方崛起的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在非洲、亚洲与美洲建立了殖民据点或殖民地。

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殖民据点。

欧洲人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与此同时俄国人不断向东扩张,挺进到太平洋。

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格局。

亚洲领先的优势逐渐丧失,美洲与非洲文明遭到严重的冲击。

18.(15分)(1)一战加速了流感的传播:美军的参战,把流感传播到欧洲;参战国为避免影响前线士气,纷纷隐匿疫情,加剧流感的传播。

疫情的扩散,影响军队战斗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期中参考答案 202411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4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C
C
D
D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பைடு நூலகம்
B
C
A
C
C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A
D
D
B
B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31.(9 分)参考答案示例: 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
提高行政效率;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 突厥、回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向西
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加 丰富。
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 32.(1)特点:发展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世界级数学家及成果众多;与天文历法等密切相关,注重 应用,轻理论概括。 (6 分) (2)背景: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追求;西学东渐,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提高;新 中国建设的需要。(8 分) (3)启示: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总结与吸收;数学是自然科学 的基础,其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坚持数学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科 技人才。(6 分) 33.示例:(12 分)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达标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达标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达标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宗法制下的宗统观念仅与族权相关B.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C. 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答案】B【解析】宗法制下的宗统观念与族权、君权都密切相关,A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它最大的特点,B项正确;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这不是对宗法制的表述,C项错误;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D项错误。

2.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其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 巩固了国家统一D. 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郡县制属于政治制度,与封建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但巩固国家统一是推行郡县制的目的,不是其进步作用,C项错误;郡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提高行政效率是郡县制的优点,不是其进步作用,D项错误。

3.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改进B.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C. 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D.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答案】D【解析】两汉时期,造纸术得到改进,由麻纸变为树皮纸,A项正确,排除;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B项正确,排除;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C项正确,排除;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项错误,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C.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答案】D【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也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A、B、C三项均正确,排除;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黄河流域已经实现了统一,D项错误,符合题意。

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C C D D D C A A B B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A B D C A A C A B A B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25.(13分)(1)背景:社会矛盾尖锐,时弊丛生;朝廷重视教育,太学制度不断发展,太学生群体壮大;儒学忠君爱国和救世情怀的影响。

(3分)(2)特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诉求;运动范围更加广泛、规模更大,形成呼应效应;与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紧密配合;有组织的(自觉的)斗争增多,逐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斗争的阶段性明显。

(4分,答其中四点即可)意义:打击了反动政府的统治;传播了马列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其蕴含的时代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分,答其中三点即可)(3)精神品质:关注现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家国情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拓进取。

(3分)26.(13分)(1)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3分)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兴起,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工业结构投资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产业分布区域不均衡(集中于东南沿海,内陆分布很少)。

(3分)(2)特点:贸易总量不断扩大;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科技含量低的农副产品。

(3分)影响: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并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2分)(3)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分)27.(14分)(1)同:都采用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相结合的政策;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国家治理精神或都突破了原有的观念的束缚。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历史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历史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1)特点:礼乐教化(道德教化)。

(2分)功能:维持社会和谐;彰显社会等级秩序;提升个人修养。

(3分)(2)变化: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儒家教化思想融入法律并成为主导)。

(2分)原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先秦德治理念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立法指导;反思严刑酷法的教训。

(6分,任意六点)18.(14分)(1)特点:以职务履行情况为基本;本任职事与前任履职情况联合考评;将保任他人做官作为考课内容;职事与家事合并考核;注重忠孝道德;考核等次分明、谨严有序;不避权贵,依规升黜。

(7分)(2)独特之处:重视法律法规的保障;对考级成绩进行量化处理;建立提前劝告程序。

(3分)作用:利于选贤任能;利于澄清吏治;利于政权稳定;推动官员管理制度完善。

(4分)19.(12分)评分标准:评分要点:示例:略。

20.(13分)(1)说明:20世纪80年代,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4分)(2)认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1分)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分)前期改革成果奠定基础;(1分)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1分)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卷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卷参考答案

高三期中历史参考答案1-5.DCCDD6-10.CDDCD11-15.CCBDD16-20.BCBBB21-25.BDDCC26-30.CADBD31.【答案】(10分)(1)变化:( 6分)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1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2分美国由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向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转变。

1分原因: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权面临严重危机。

2分(2)扩大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工农业的生产;保护农田;保护了环境。

(4分)32.【答案】(18分)(1) (8分)主张:孟子:人性善。

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主张:荀子:人性恶。

途径: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

主张:王阳明:致良知。

途径:王阳明:知行合一。

主张: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

途径: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2)(5分)共同问题:道德问题。

1分侧重点:东方思想家侧重于社会公德。

苏格拉底侧重于个人道德。

2分目的:东方思想家主要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

苏格拉底主要是为了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退的城邦制。

2分(3)(5分)事件:启蒙运动。

1分背景:①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4分33.(12分)示例:观点:工业革命一方面扩大了生产,另一方面创造了世界市场。

阐述:工业革命为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绝对的动力。

这种动力就是机器和大工业生产为资本主义生产准备的巨大扩展的能力。

在大工业和社会分工螺旋式的相互作用中,一切被大工业占领的生产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急剧扩张。

以大工业为基础进行生产的国家(如英国),拥有的生产能力愈发超过本国国内市场的容纳能力,生产国急切希望占据世界市场作为自己的商品销售市场。

而随着大工业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逐渐成为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国家“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1.8一、单选题1.【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据材料“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可知,同志的基础在于同姓,结合所学可知,“同姓”在于利用血缘关系加强政治统治,故A项正确;依所学,分封制主要强调的是分封诸侯,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故B项错误;依所学,商朝时期的内外服制度下,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并没有达到西周分封制同姓的诸侯国的情形,故C项错误;据材料“同志”的基础在于“同姓”,而非联姻,故D项错误。

【答案】A2.【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秦朝;汉朝;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思想文化政策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树立皇帝的权威,故B项错误;两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灭异端学说,故C项错误;繁荣学术文化也不是二人思想文化措施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解析】材料显示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逐渐增多,体现出宋代官僚组成成分比较完备。

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不是经济重心问题,A错误;科举考试制度完备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并不是说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D错误。

【答案】C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由材料中明代内阁凡行移各衙门的文书均用翰林院印,说明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A项正确;材料仅提供明代内阁文书的处理,没有涉及阁臣权力大小,故B项错误;材料仅提供明代内阁文书的处理,没有涉及政府办事效率,故C项错误;材料仅提供明代内阁文书的处理,没有涉及皇帝对内阁的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5.【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秦朝;汉朝。

【解析】“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可知小农经济是历代统治者所看重并严格管理的,故A项错误;小农是“经济人”,但每一个生产单位较小,规模不大,故B项错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可知农民的积极性很高,故C项正确;“效率是很高的”无法判断小农忽视生产技术,故D项错误。

【答案】C6.【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解析】从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客户与主人的关系,没有体现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项错误;从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可知材料体现了客户与主人在收田结束时进行协商,反映出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故B项正确;从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不能体现出统治者抑制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租佃关系在北宋是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但不是居于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B7.【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解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租佃关系中人身依附关系在逐渐减弱,清代时期人身依附关系已经十分淡薄,故A项错误;永佃权只会对地主的出租权有一定的限制,无法损害其所有权,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佃农拥有永佃权,并出现“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故C项正确;租佃关系本身是一种封建关系,而且永佃权的出现体现了农民仍被固作到土地上,而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8. 【考点】科举考试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可知其基于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南北的科举录取,故选C。

材料体现了遴选优秀人才要根据地方实际,排除A;科举考试有统一的标准,南北科举考试录取比例不同与地域文化无关,排除B;如果单就按考试成绩录取来看,材料的做法显然不够公平,排除D。

点睛:科举考试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决定于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这样南方经济逐渐赶超北方,这为发展教育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但政治重心并没有同步南移。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南北的科举录取是必要的。

【答案】C。

9.【考点】“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故A项错误;商人重利轻义的品行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B 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由于传统功名思想的束缚,使商人“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故D项正确。

【答案】D10.【考点】孔子和老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针对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故A项正确;孔子作《春秋》体现作史为服务现实,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现实政治的变化促使孔子作史,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孔子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答案】A11.A 12.D 13.C 14.B 15.A 16.C 17.D 18.B 19.C 20.A21.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抗日战争爆发后”“钢铁厂1家”“机械厂”中可以看出,抗战时期内迁企业类型不均衡,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反映的是内迁企业的情况,无法体现出国民经济的比例,故B项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22.【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1915年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还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到1915年,中国对外国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的“夷狄”观念,敢于承认西方的文明和进步,体现出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加深,故C项正确;题干只是表明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不能说明民主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答案】C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3.【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解析】“1930年5月”美国尚未确立经济霸主的地位,故A项错误;“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

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应该是转嫁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

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属于对自由贸易的抛弃,但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服从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需求,故D项正确。

【答案】D24.【考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解析】《人民日报》是党报,材料中“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故A项正确;《人民日报》是党报而非文学刊物,B项与材料中“社论”不符,故B项错误;消除了“左”倾,与材料中“1956年8月1日”不符,故C项错误;《人民日报》是党报而非教育刊物,D项与材料中“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5.【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育发展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得出注重道德修养;根据材料一“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得出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自由;根据材料一“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得出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和实用性知识;内容丰富广泛。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南宋更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所学南宋商品经济发达得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结合所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得出政治上“重文轻武”政策;根据材料一“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结合所学理学在南宋成为显学得出理学兴起;根据材料一“许多著名学者都在书院任教”得出名师巨儒影响;印刷书籍与文化传承是书院的重要职能,结合所学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得出印刷技术的发展。

(2)第一小问不同,(办学目的)根据材料一“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得出培养圣贤之人;根据材料二“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得出培养专业人才;(建造地址)根据材料一“涌现出以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太室山嵩阳书院、回雁峰石鼓书院)”得出偏僻山林;根据材料二“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得出繁华都市;(学生来源)根据材料一“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得出国内学子;根据材料二“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得出欧洲各地;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得出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根据材料二“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得出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根据材料二“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得出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为大学的传统和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根据材料二“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结合所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得出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答案】(1)特点:内容丰富广泛;注重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自由;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和实用性知识。

(6分)原因: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上“重文轻武”政策;理学兴起;名师巨儒影响;印刷技术的发展。

(8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