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史复习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课件
考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2015 年 6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Ⅰ)21 世纪初,中国 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 的重要举措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中国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 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宣言》 ,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 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 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C、 D 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 答案:B
►双项选择题 5.(2017· 肇庆学考模拟)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我国积 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向海地派驻维和警察 B.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C.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会议 D.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答案:D
2.(2013 年 6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Ⅰ)改革开放初期,中 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
解析: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20 世纪 50 年代 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 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目标。 答案:C
解析:B 项和 C 项与联合国没有关系,而“维和” 和“禁止核试验”是属于联合国范畴的。 答案:AD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美苏结盟并且主宰世界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线索】【考点梳理】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关系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⑴背景:①“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国际)②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威胁,企图扼杀新中国。
⑵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⑶具体内容:【特别提醒】⒉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⑴建国后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①中国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②意义: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建交热潮)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①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④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特别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一边倒”⑶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①时间、参加国:1954年中、苏、美、英和法②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越南、柬埔寨、老挝)③意义: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并且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⑷参加亚非万隆会议——“万隆精神”①时间:1955年②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③贡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成功。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间的矛盾与分歧提出的。
)④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在会后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次建交热潮)【特别提醒】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⑴原因: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②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⑵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⑶意义:①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⒉中美关系正常化⑴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苏关系恶化,对付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
2024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一个注重对外关系的国家。
特别是近现代中国,根据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变革,对外关系显得更加重要。
以下是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对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知识点的总结。
1.不平等条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下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主权和领土,并被迫开放多个港口和承认列强的势力范围。
2.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进行了一场由于对朝鲜独立引发的战争。
中国以惨败告终,签署了辛丑条约,使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
3.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这次革命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思想和政治结构,并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4.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在北京发动了一次反对《凡尔赛和约》的示威活动。
这场运动在中国引起了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潮流,对中国后来的对外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5.国共合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逐渐在中国社会中崭露头角。
1949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了新中国。
6.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这场战争被誉为二战东方战场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7.中美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
正式建交后,两国之间开始了一系列的合作和交流,包括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
8.港澳回归:1997年,英国将香港回归给中国,结束了近150年的殖民统治。
1999年,葡萄牙将澳门回归给中国。
这两次回归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的一次重要转折。
9."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标内容]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要求]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会考标准]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要特点;简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理解“一边倒”的必要性;归纳新中国初期主要外交成就;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对比,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采用讲练结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史料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从而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感情。
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也是有智慧的。
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导入: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中国面临严峻的局势国际——美国敌视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国内——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上:凋敝。
原创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美、苏为首两大阵营 另起炉灶;打扫干 建国第一年和苏联等17国建交;1953
对峙,美国为首的西 净屋子再客;一边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
方阵营对中国封锁。 倒。
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第2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二) 开创外交新局面
阶段 形势
政策
70年代 形势好转。
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
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 【获取有效信息】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
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请客”主要是针对旧中国与帝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主义建立的外交关系,排除A和D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项;由“二战后”这一时间信息 排除C项;对于新兴的亚非拉民族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方阵同营对目中的国封是和锁世。界上边其倒他。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第2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形势
政策
成就
美、苏为首两大阵营 另起炉灶;打扫干 建国第一年和苏联等17国建交;1953
对峙,美国为首的西 净屋子再客;一边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
——毛泽东(1949年)
史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 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 的时代内容……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
史料二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 其适用的范围可以看出具有包容 性;从其容纳不同时代的内容来 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专题复习
美苏争霸 , 美 国由攻转守 ; 不结盟运动兴 起, 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 在 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瓤 日益 突出 ; 日本 、 西 欧崛起 , 多极 化趋 势 出现 。 鬻立 三 、现代 中国对外关 系的“ 变” 与 3 . 2 O 世 纪七 十年代 末 以来 “ 不 变” 世 界格 局多极 化 趋势 进一 步加 强 ;冷 战 1 . 不变: 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制定外交政策 结束后 , 尽管 国际形势局部动荡 , 但和平与发 的根本出发点 ; 始终坚持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 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交方针不动摇 , 反对 霸权 主义 , 维护世界和 0二 、现 代 中 国对 外 关 系 的 重 大 活 平 ; 始终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 ; 始终注重加强同周边 国家 的睦邻友好关系 , 动、 成 就及 作用 维护与稳定周边环境。 1 . 新 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 中期 2 . 变化 : 经历 了建 国初期和社会 主义 国 成就 : ①制定独立 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 采 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向不结盟外 取“ 另起炉灶” 、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 家结盟 , 经历 了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 边倒” 等方针 ; ②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 参 交政策 的转变 ; 命型外交向注重 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 的转 加 日内瓦国际会议 ; ③参加亚非会议 , 周恩来 变; 经历 了从 注重政治斗争 向注重政 治 、 经 总理提出“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
。
成就 :①1 9 7 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 位 ; ②1 9 7 2 年 中美关 系实现正 常化 ; ③ 1 9 7 2 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 , 中日建交 。 作用 :①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了越来 越 重要 的作用 ; ② 国际上 出现 了一 个 同 中 国建交 的热潮 , 打破了 自2 0 世纪五十年代 以 来美 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 , 为改革开 放创造有利条件。 3 .2 O 世 纪七十 年代 末 以来 活动 : ①开展 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 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 ③ 积极发展与周边 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作用 : 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 出了重大 贡献 ; ②有 力保障 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的顺利进行 。
高三历史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三历史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
小编为了协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文:高中历史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②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
③新中国建立初期,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⑥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再次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①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从此走向正常化。
中美建交后,1979年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③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考试: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外交活动①2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归纳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归纳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4.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1.背景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2020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1949年—1956年)—奠基 (二)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3.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 (1)背景: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 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目的: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结果: 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 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问答]读“毛泽东出访苏联”图,概括这次出访的重要成果及意 义。
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防安全和支援经济建设;维护了世界和平。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1949年—1956年)—奠基 (二)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 (1)背景: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 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2)目的: ①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缓解我国的外交困境; ②为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内容:
1.原因: (1)两大阵营对峙的现实;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 策; (3)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的的需要。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1949年—1956年)—奠基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具体政策:
政策
“另起 炉灶”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 关系,在平等基础上重 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新建立外交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1949年—1956年)—奠基
(二)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
(4)特点:
①包容性:适用于不同制度国家——适用于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国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适用于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三一轮复习原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三⼀轮复习原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常州市⽥家炳⾼级中学【新课导⼊】⼀带⼀路”战略是中国在由⼤国向强国转型时期采取的重⼤外交策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版”。
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影。
中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国,中美关系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折射出各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部署特点。
今天让我们⼀起来回顾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考考点】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外交活动。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建交;中美、中⽇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的影响。
3、改⾰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外交活动。
师:在新中国成⽴初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改⾰开放新时期,中美关系呈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
【链接20世纪50年代】材料⼀:在杜鲁门决定让美国再次⼲预中国内战之后的⼗年⾥,反华态度及反华政策进⼀步发展及强硬化。
国务卿杜勒斯……许诺,要结束对远东的忽视,并努⼒孤⽴、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
他强调中国只有⼀个,就是台湾的蒋介⽯政权……除了经济上、政治上采取⾏动反对中国以外,艾森豪威尔政府还通过迅速发展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和与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继续并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Q1:概括指出新中国成⽴到20世纪60年代的中美关系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对抗状态。
原因是美国政府坚持反华⽴场;继续⽀持蒋介⽯集团⽽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对中国进⾏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师: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美国实⾏的对华孤⽴政策。
为什么美国对华实⾏孤⽴政交封锁,寻找国际伙伴的?(提出什么具体外交政策,外交原则、⽅针)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国家、亚⾮国家1、⼀边倒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求同存异⽅针②其中直接针对美国,能使中国在国际⽃争中不致于处于孤⽴地位的是哪⼀项措施?为什么?⼀边倒是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
②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正式建交:1978 年 12 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 报》,1979 年 1 月 1 日,两国正式建交。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 善。 (2)标志: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 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是首位 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答案:A
2.(2012 年 6 月·广东学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 现邦交正常化是在( )
A.1949 年 B.1972 年 C.1992 年 D.2001 年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后实现中
日邦交正常化,故选 B 项。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 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1.(2016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尽管中日之间经济往来和民间交流一直存在,但政 治上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处于不正常的敌对状态。影响 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消日本在华特权 B.日本追随美国 C.朝鲜问题 D.“文化大革命” 解析: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追随美国,因而与中 国处于不正常的敌对状态。 答案:B
4.(2017·广州学考模拟)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教
科书里的西方人中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80 年代, 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多。这一转变( )
A.折射出中国外交形势开始趋向缓和 B.表明中国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完全认同 C.体现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标志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全面接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复习)
核心要点突破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 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 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 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 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 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热点考向聚焦
【命题视角二】 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
(1)选取材料综合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 的调整和外交建树 角度 (2)联系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 考查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立意 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维护世 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热点考向聚焦
例 (2009年高考广东卷)阅读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 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 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 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 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要点1.[归纳综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 系 (1)一个政策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 展。 (2)两大杰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 出“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 (3)三个时期和特点:①奠基时期(建 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步 入国际舞台。②拓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 ):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 新局面。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真 正全面走向世界。
基础知识梳理
特别提示 (1)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实行独立 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 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 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 位。
2019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它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造成广泛深远影响,发展成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情况日内瓦会议(瑞士):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结果: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下,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大大提高新中国国际声誉。
万隆国际会议(印尼):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作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成功,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联系。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意义: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12月,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三一轮复习原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新课导入】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由大国向强国转型时期采取的重大外交策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版”。
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
中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折射出各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部署特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高考考点】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中美关系呈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
【链接20世纪50年代】材料一:在杜鲁门决定让美国再次干预中国内战之后的十年里,反华态度及反华政策进一步发展及强硬化。
国务卿杜勒斯……许诺,要结束对远东的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
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除了经济上、政治上采取行动反对中国以外,艾森豪威尔政府还通过迅速发展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和与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继续并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Q1: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的中美关系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对抗状态。
原因是美国政府坚持反华立场;继续支持蒋介石集团而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师: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美国实行的对华孤立政策。
为什么美国对华实行孤立政交封锁,寻找国际伙伴的?(提出什么具体外交政策,外交原则、方针)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国家、亚非国家1、一边倒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求同存异方针②其中直接针对美国,能使中国在国际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的是哪一项措施?为什么?一边倒是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高考人教历史复习讲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北京四中徐雁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谈到外交,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将分两个大的部分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三个小的时期即建国初期、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来学习新中国的外交史。
【重点难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知识梳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3、“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建国初期的建交高潮:同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万隆会议——“求同存异”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和平战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一种新兴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文革”期间的外交成就(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界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国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个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两次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1)“另起炉灶”就是分开过,针对的是国民政府;(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被“打扫”的东西是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其在华的一切特权,针对的是帝国主义;(3)“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针对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有哪些?(1)包涵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同等性:强调全部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同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溢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宏大创举。
4.“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1)同:共同的遭受即被殖民和被压迫的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和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2)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5.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复原的缘由是什么?提示:(1)根本缘由:中国综合国力增加,国际地位提高。
(2)客观缘由:美国霸权地位减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
(3)干脆缘由: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4)历史缘由: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
6. 中美关系改善的缘由及影响是什么?(1)缘由:从美国方面讲:①已相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应付苏联的资本。
第8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①1971年3月,史称“乒乓外交”的活动,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 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 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 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 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 1979 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 关系的正常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
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方针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
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 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 系
外交上旗帜鲜 明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 余势力和特权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 使新中国在斗
意义
的地位,在政治上建
立起 独立自主
争中不至于处 于孤立无援的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史料四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不是 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 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1949年)
导读:史料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说明新中国成立初 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首要目标——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经过
1971年3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同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影响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 的热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利于推动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 水平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 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 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 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
⑥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团结、友谊、合作)。
①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 政府。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 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②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及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 断然拒绝。
(2)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原因
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是由两国的根本利益决定的
从美国方面看: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从中国方面看: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②过程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 联合国驱逐出去。
③意义 ①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美国长期以来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 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进一步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增强 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①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日本国内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②进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签署了建立 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影响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四)改革开放以来 1、特点: 原因
③特点: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 会议。
④结果:
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下,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 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⑤意义: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局势; 大大提高新中国国际声誉。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
①背景: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②内容: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共同关心的问题。 ③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④成果: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 满成功。 ⑤意义: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革命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
国家利益 二、依据
恢复和发展经济
《共同纲领》的规定
三、表现
(一)建国初期
A、另起炉灶 1、内容 2、外交成就
①建国后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平发展、全方位外交。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需要稳定的环境。
2、目标
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 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APEC)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 的周边环境(上海合作组织)
遏制、孤立、对抗(1949~1971年)
和解建交、合作交流、曲折发展(1972年以后)
历史经验:
①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合 作的大趋势。 ②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③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 斗争
④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3)中日关系正常化
③内容
④特点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
⑤意义: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1、特点: “一大片”,反美反苏 ①原因:
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 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
专题复习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背景 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 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新中国的成立 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 孤立中国
4、根本是由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国家性质
(三)20世纪70年代 1、特点: “一条线”,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①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苏攻美守 ②作用
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2、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时间:1950年 B.作用
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目的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
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过程
A、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B、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双方确认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彼此关系的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在《中美联合公报》中 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 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美国并没有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 府,美国仍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 这种状态下的中美两国关系,不能说是完 全实现了正常化。
知识提升: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历史经验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可梳理为: 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 “门户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 扶植代理人(辛亥革命到“二战”前) 中美合作、共同抗日(“二战”时期) 扶蒋反共、控制中国(1945~1949)
②作用:
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 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世界上的影响。
2、外交成就 (1)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年)
①背景: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 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 进行军事威胁。
②目的: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