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单元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课时29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2021年整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8—1 农业的区位选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荆门模拟)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气温21~32 ℃,年降雨量1 500~3 500毫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干季),海拔1 500米以下的坡地。
据此并读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2题。
1.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A.加拿大B.墨西哥C.秘鲁 D.阿根廷2.上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题,从题干材料可知,华尼拉的生长环境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只有墨西哥符合条件。
第2题,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排除乙;丙、丁地不符合其地形条件的要求,可排除;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为海拔小于1 500米的坡地,最适宜华尼拉生长。
【答案】 1.B 2。
A(2016·河北百校联盟期中)农业生产的布局往往因城市而发生变化,距城市远近的不同,也往往形成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下图为我国某大平原地区大城市周围农业生产布局示意图,该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冬小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概况:以______种植为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2)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低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灵犀一点: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可归纳为“一大(水利工程量大)、一小(小农经营)、一高(单产高)、三低(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2.商品谷物农业(1)概况:①主要分布在______、加拿大、________、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
②主要作物:以______________为主。
(2自然条件 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壤肥沃;③__________;④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 ①交通运输便利;②__________;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1.大牧场放牧业(1)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________、南非等。
(2)自然条件:大面积的____________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3)主要特点:__________大、专业化程度高。
2.乳畜业(1)生产特点⎩⎪⎨⎪⎧ 面向城市市场、集约化程度高(2)生产对象:奶牛。
(3)主要产品:______及其制品。
(4)分布:北美洲________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及________________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有分布。
(5)区位要求:接近消费市场。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分析1.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分析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受该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及独特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该区农业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
具体分析如下。
2.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地域类型,其典型分布地区是美国的中部平原地区,我们可以此为例,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入手,来评价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区位因素分析形成条件评价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气候温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水源充足(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列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讲义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讲义第1课时 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 识 整 合]1.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深度思考]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例如;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A、C、D、E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
[高 考 探 究]1.(2014·江苏地理,19~20)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A .洪泽湖周边地区 B .太湖周边地区 C .沿江地区 D .沿海地区(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A .山地易排水 B .山地日照充足 C .山地风力大 D .山地云雾多解析 第(1)题,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是年均温15~25°C,年降水量1 000~2 000mm ,由四个选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B 、C 项正确。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两类农业区位(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__。
(2)相对区位:农业与__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
2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一定地域和一定__________阶段,在______、经济、科技和______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3)区位因素⎩⎪⎨⎪⎧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 土地肥沃 程度高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2.不利影响:不合理生产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地盐碱化、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具体总结如下。
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对应演练1〔2012·大纲全国文综,36(1)(2)(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限制因素”和“主要因素”【典例】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思维过程: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
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
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方法技巧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水资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判断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甘蔗种植分布、甜菜种植分布,其主导因素为气候;西北地区水源对农业影响最大,则限制因素为主导因素。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下图表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学生用书第114页)[识记—基础梳理]1.季风水田农业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分布:主要分布在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特点错误!2.商品谷物农业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2)作物:主要以A小麦和B玉米为主.(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4)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
[易误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并不都低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但东亚的日本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
(2)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一定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粮基地是以产粮为主,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如我国东北地区;也可能为其他农业地域类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季风水田农业。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9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解析:(1)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生长旺季要求水 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2)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 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 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 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 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 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 进行分析。(3)若选择问题①,应侧重分析横县茉莉花茶产业
2.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_气__候___、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 _市__场__、劳动力、交通运输、政 变化较快
因素 策、科技等
3.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种植业
(1)农业布局中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①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 水源缺乏,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②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 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 限制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绿洲 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气
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
日
候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
较
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
差
质好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 率,典型地区如美国。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 区如日本。 地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若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 形 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 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 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单元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课时29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单元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课时29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目的定位] 1.掌握并剖析农业消费的区位要素,了解区位要素对农业消费的影响。
2.掌握中国、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散布。
3.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结合详细农业区剖析影响农业消费的主导要素、限制性要素等。
一、农业区位要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消费所选定的①__________(相对区位)。
(2)农业与天文环境各要素的②__________(相对区位)。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要素(1)主要的区位要素自然要素:包括气候、③______、地形、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包括④________、休息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文明、⑤______等。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⑥__________。
二、农业地域的构成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⑦________和一定的⑧________开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明和⑨________等条件的综协作用下,构成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消费条件、结构、运营方式、开展方向等具有相反的特征。
3.成因:农业地域的构成,是⑪____________开展农业、合理应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4.差异:由于动植物的地域散布不同,以及自然条件、⑫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差异,世界上构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5.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散布地域:西北部和西南部。
(2)区位要素:地势⑬____________、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暖和、⑭__________、机械化水平高。
(3)消费形式:〝土—草—畜—市场〞。
(4)措施:自然草场改良为⑮____________;收获优质豆科牧草并施肥。
【效果思索】1.想一想:影响以下农业消费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2)吐鲁番盆地生长长绒棉和葡萄。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2)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及影响因素;(3)能够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让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技巧;(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业地域形成的认识,增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提高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视;(3)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的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1)自然条件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3)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2. 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及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原则:气候、地形、土壤等;(2)社会经济条件原则: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3)其他因素:技术、生态环境等。
3.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原因分析(1)案例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2)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及影响因素;(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原因分析。
2. 教学难点:(1)农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及应用;(2)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原因。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2. 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法: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让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技巧;3.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2.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及影响因素;(2)第二课时: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原因分析,课堂小结。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地域特点和农业区位优势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1 农业地域的定义与特点1.2 农业地域的形成因素1.3 农业地域的发展阶段2. 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2.1 自然条件原则2.2 社会经济条件原则2.3 技术条件原则3. 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3.1 定性分析法3.2 定量分析法3.3 实例分析法4. 农业地域特点与农业区位优势分析4.1 农业地域特点4.2 农业区位优势分析5. 我国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及区位选择实例5.1 我国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5.2 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 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3. 农业地域特点和农业区位优势的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及区位选择实例。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农业地域特点和农业区位优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及区位选择实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农业地域特点和农业区位优势。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与特征6.1 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与划分依据6.2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6.3 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与特点七、农业地理环境的构成与影响7.1 农业地理环境的概念与构成要素7.2 农业地理环境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7.3 农业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农业区位变化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8.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优化意义8.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与方法8.3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优化方向九、农业区划与农业布局9.1 农业区划的概念与方法9.2 农业区划的原则与层次9.3 我国农业布局的特点与优化策略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区位选择10.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0.2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区位选择的关系10.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区位选择策略与案例分析十一、农业现代化与区位选择11.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特点11.2 农业现代化与区位选择的关系11.3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区位选择挑战与机遇十二、农业科技创新与区位选择12.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与作用1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区位选择的关系12.3 农业科技创新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案例十三、农业政策与区位选择13.1 农业政策的概念与类型13.2 农业政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3.3 我国农业政策调整中的区位选择趋势与分析十四、农业灾害与区位选择14.1 农业灾害的概念与类型14.2 农业灾害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4.3 农业灾害防范与区位选择的应对策略十五、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与应用15.1 农业区位选择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5.2 农业区位选择在农业规划与管理中的作用15.3 农业区位选择在农业发展战略制定中的重要性十一、农业全球化的影响与区位选择11.1 农业全球化的概念与特点11.2 农业全球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1.3 我国农业全球化背景下的区位选择策略十二、农业企业化与区位选择12.1 农业企业化的概念与意义12.2 农业企业化与区位选择的关系12.3 农业企业化进程中的区位选择案例分析十三、农业旅游与区位选择13.1 农业旅游的概念与发展前景13.2 农业旅游与区位选择的关系13.3 农业旅游发展中的区位选择策略十四、农业环境保护与区位选择14.1 农业环境保护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农业环境保护与区位选择的关系14.3 农业环境保护视角下的区位选择实践与案例分析十五、农业区位选择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科技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5.2 政策调整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5.3 农业区位选择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主题展开,详细介绍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农业地域特点和农业区位优势分析等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两类农业区位(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__。
(2)相对区位:农业与__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
2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一定地域和一定__________阶段,在______、经济、科技和______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3)区位因素⎩⎪⎨⎪⎧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 土地肥沃 程度高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2.不利影响:不合理生产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地盐碱化、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具体总结如下。
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对应演练1〔2012·大纲全国文综,36(1)(2)(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08页)[识记—基础梳理]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1.农业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主要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区位因素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政府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易误点拨](1)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
(2)对农作物品质造成影响的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年较差西北地区一些瓜果品质好,糖分高,主要是因为气温日较差大。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理解-要点突破]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农业区位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单元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29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29农业的区位选择[目标定位] 1.掌握并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中国、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
3.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结合具体农业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等。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①__________(绝对区位)。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②__________(相对区位)。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主要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③______、地形、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④________、劳动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文化、⑤______等。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⑥__________。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⑦________和一定的⑧________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⑨________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农业地域的形成,是⑪____________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4.差别:由于动植物的地域分布不同,以及自然条件、⑫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5.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分布地区:东南部和西南部。
(2)区位因素:地势⑬____________、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暖、⑭__________、机械化程度高。
(3)生产模式:“土—草—畜—市场”。
(4)措施:天然草场改良为⑮____________;播种优质豆科牧草并施肥。
【问题思考】1.想一想: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2)吐鲁番盆地生长长绒棉和葡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议一议:我国某山区某年柑橘普遍大丰收,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橘熟无人摘,甚至出现橘树被毁的现象。
高三年地理复习教案设计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目标:1.综合思维理解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2.地理实践力(1)结合实例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生产特点。
复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练习巩固法复习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1.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及特点(2)生产特点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2)不利影响。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规范的思维流程角度(1)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角度(2)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角度(3) 对某种农业生产活动支持或反对,阐述自己的理由:案例:考纲巩固练习:分层限时集训21三、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混合农业: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东部山脉是大分水岭,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甲、乙农业区年均降水量为300 mm~1_000 mm,1月平均气温为25℃左右,澳大利亚降水和气温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呈半环状分布。
2.甲、乙农业区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畜种主要是绵羊。
甲农业区的地形平坦,地广人稀,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条件是水源不足,解决措施主要是东水西调。
1.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混合农业的特点: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分布区。
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9 农业的区位选择[目标定位] 1.掌握并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中国、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
3.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结合具体农业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等。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①__________(绝对区位)。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②__________(相对区位)。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主要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③______、地形、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④________、劳动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文化、⑤______等。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⑥__________。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⑦________和一定的⑧________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⑨________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农业地域的形成,是⑪____________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4.差别:由于动植物的地域分布不同,以及自然条件、⑫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5.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分布地区:东南部和西南部。
(2)区位因素:地势⑬____________、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暖、⑭__________、机械化程度高。
(3)生产模式:“土—草—畜—市场”。
(4)措施:天然草场改良为⑮____________;播种优质豆科牧草并施肥。
【问题思考】1.想一想: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2)吐鲁番盆地生长长绒棉和葡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议一议:我国某山区某年柑橘普遍大丰收,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橘熟无人摘,甚至出现橘树被毁的现象。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农业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山东省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
这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下水源丰富,土质肥沃,蔬菜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
寿光市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青羊铁路纵贯南北,羊口港可直达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寿光市率先解决了用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难题,推动了全国越冬菜生产技术革命。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寿光市引种了美国微型黄瓜、荷兰甘蓝、日本大叶菠菜和以色列西葫芦等新品种。
近年来,寿光市投巨资筹建寿光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系统,使其由全国性的蔬菜集散地向国际性蔬菜产地市场迈进。
(1)试分析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使寿光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南岛与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
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因素。
自然因素:如______、地形、______、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________、交通、政策、________、劳动力等。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________的因素,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_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______________因素。
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________,因此______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当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______因素。
如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能够进行粮棉生产,________就成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地__________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探究点二农业地域的形成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甲国每年出口鲜切花价值超过3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著名的“鲜花王国”、“郁金香王国”。
读图,完成问题。
(1)试评价甲国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相对于乙国等花卉出口国,甲国发展花卉产业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花卉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花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1.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__________、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__________的结果。
一、选择题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
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
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 )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2.该村最可能位于 (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
据图回答3~5题。
3.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4.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5.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海南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6~7题。
6.图中P处农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交通便利④地下水丰富⑤市场广阔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7.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则P处发展番茄种植与华北地区农业区相比其优势条件是(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市场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8~9题。
8.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B.有灌溉水源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光照弱但日照时间长9.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制约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 A.灌溉水源不足 B.地形起伏大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10.(2010·江苏地理)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二、综合题11.(2010·大纲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就需要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必须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加强“北粮南运”,协调新疆棉花外运,继续实行相关运费补贴和减免政策。
材料二北京大白菜的丰收给菜农带来的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