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课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讲读文言文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A.渔人甚异之B.无丝竹之乱耳C.水陆草木之花D.石青糁之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有什么作用?(二)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1 . 根据要求给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拼音。

(1)过年的时候,小明穿了一身cù xīn(________)的衣服。

(2)他看着问他的人,现出不屑zhì biàn(________)的神气。

(3)人生之路曲折盘桓(________)、错综复杂,看似一条路的终点亦是另一条路的起点。

(4)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________)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①盗杀而食之,(乐羊子)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

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

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

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注举)①姑:丈夫的母亲。

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行天下之大道:______(2)富贵不能淫:______(3)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______(4)姑怪问其故:______3 . 下列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可久居/自伤居贫B.使食有它肉/肉食者谋之C.太守闻之/闻寡人之耳者D.以礼葬之/以其境过清4 . 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5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句句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能增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又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不见太阳和月亮)(2)沿溯阻绝(顺着江水往上游行,道路阻碍)(3)乘奔御风(乘着快速的风)(4)属引凄异(猿鸣引人凄凉、奇异的感觉)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澈的急流和绿色的潭水形成了相互倒映的美丽景象)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A。

渔人甚异之 B。

无丝竹之乱耳C。

水陆草木之花 D。

石青糁之(都是表示所属关系)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表达了秋天的寂静和凄凉,增添了文学情趣。

二)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四季都有)(2)夕日欲颓(夕阳快落)(3)晓雾将歇(晨雾即将消散)(4)古来共谈(历来都谈论)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XXX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康乐以来,没有任何地方能与它相比的了)3.全文抓住“山川之美”去写,描写了山高水清、石壁五彩、林木翠竹等景物,这些景物都具有绝美的特点。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景色之美的赞叹和对自己与友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美景的庆幸之情。

三)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XXX为乐者(想没有人一起享受美景)(2)遂至承天寺(于是到了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XXX也没有睡)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像我们这样的闲人少之又少)3.XXX认为自己和XXX都是闲人,因为他们在夜晚还能够闲逛赏景,没有被繁琐的事物所束缚。

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四)与XXX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XXX清新,烟雾稀薄,天山的颜色与周围的风景相似。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7.本文选自 ________ ,作者是北魏的_______ 。

(2分)8.补全文中的空缺处。

(1分)9.翻译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10.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4分)(1)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_________________(3)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3分)诗人: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3.文中的哪个词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常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各课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孟子》二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丈夫之冠()..妾妇().畎亩().傅说().曾益().富贵不能淫().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岂不诚大丈夫.(2)天下熄.(4)父命之.(5)戒之.(6)女家.()(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7)以顺为正者.(8)与民由之.(9)发于畎亩.(10)空乏其身..(12)曾益.(13)衡于虑.()()()()(11)行拂乱其所为()..()()()(14)出则无敌国外患.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7月7日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已连续6天不断出现高温(35℃以上)天气。

(删去“不断”)B.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贾利民就投身于中国高铁的科研创新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发展及孕育的全过程。

(将“发展”和“孕育”对调) C.宋金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三国人物和故事也是戏曲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

(将“也”改为“都”)D.升学压力透过高中、初中、小学直抵幼儿园,一些上海的地区,小朋友为了升入理想中的小学,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应试训练。

(“应试”改为“考试”) 4.根据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人活于世上总要有些信仰,为了心中的道义,有人像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这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____》,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战国时期___________家。

课内精读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精品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常见考点考点一文学常识填空考点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点三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考点四划分句子朗读节奏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考点六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考点七分析人物形象考点八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考点九对比分析,拓展迁移答题方法技巧1.文学常识: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

熟练教材文言文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

2.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说的“根据上下文”。

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1)迁移法。

①课文迁移法。

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

②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推断法。

①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② 对句判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句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此来判断。

3.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虚词意义和用法五推断法:①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要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可结合文意进行。

②代入检验法。

文言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其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③句位分析法。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

如“其”字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④语法切入法。

如果某个虚词在两个语法结构一致的句子中所处位置相同,其用法一般也相同。

⑤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精品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常见考点考点一文学常识填空考点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点三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考点四划分句子朗读节奏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考点六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考点七分析人物形象考点八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考点九对比分析,拓展迁移答题方法技巧1.文学常识: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

熟练教材文言文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

2.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说的“根据上下文”。

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1)迁移法。

①课文迁移法。

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

②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推断法。

①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② 对句判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句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此来判断。

3.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虚词意义和用法五推断法:①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要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可结合文意进行。

②代入检验法。

文言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其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③句位分析法。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

如“其”字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④语法切入法。

如果某个虚词在两个语法结构一致的句子中所处位置相同,其用法一般也相同。

⑤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讲读文言文专项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讲读文言文专项练习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完成卜表。

性格
代表人物
作者对其态度

牡丹

10.结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表达了作者对
的世风的鄙弃。
11.作者以莲的形象寄予自己的节操,这是一种的写法。
12.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

2.翻译下列句子。
竊数百步对,彫分。
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云先世删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社会 理想?
既出,得叭厨夫向路,处处志N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艮D»人R卿主,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子骥,高尚±fe。闻之,欣緬往,未果,寻舷。后遂无问津者。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缘溪行
芳草鲜美
仿佛若有光
矗舍俨然
• •
有良田余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
• •
具答之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13.写渊明“独爱菊”和世人“其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14•用原文回答:作者轨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三、第
(一)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上册语文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8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3分)(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以其境过清()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

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

(4分)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5分)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窥谷忘反16.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素湍.(______)曦.月(______)飞漱.(______)属.引(______)沉鳞.(______)轩邈.(______)千.仞(______)徙.倚(______)畎.亩(______)拂.士(______)穷匮.(______)弓弩.(______)殷.勤(______)漂.碧(______)折戟.(______)二、文言文阅读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曩.者霸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子且.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解衣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多义词。

(1)入:①匈奴大入.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驰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之:①跳往助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军:①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军.细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A.渔人甚异之B.无丝竹之乱耳C.水陆草木之花D.石青糁之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有什么作用?(二)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三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2)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4)自非亭午夜分..夜分:半夜(5)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6)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8)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9)不以疾.也疾:快(10)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11)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2)绝.多生怪柏绝:极高的山峰(13)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15)每至晴初霜旦..霜旦:下霜的早晨(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6.翻译下列句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7.本文选自 ________ ,作者是北魏的_______ 。

(2分)8.补全文中的空缺处。

(1分)9.翻译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10.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4分)(1)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3)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3分)诗人: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的哪个词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

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三峡(1) 自三峡七百里中 (2) 略无阙处 (3) 自非亭午夜分 (4) 自非亭午夜分.⑸不见曦月(6)至于夏水襄.陵⑺沿溯阻绝(8) 沿溯阻绝 (9) 不以疾也 (10) 贝U 素湍绿潭 (11) 回清倒影 (12) 绝匹多生怪柏 (13) 飞漱其间 (14) 每至晴初霜旦 (15) 每至晴初霜旦. (16) 属引凄异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 .解释下列多义词。

(1) 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 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 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 ③ 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⑶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自:在 略无:完全没有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升到高处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疾:快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皆:极高的山峰 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接连不断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 良多趣味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⑶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6 .翻译下列句子。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3)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一、第21课《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缘.溪行______________ 芳草鲜美..若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具.答之______________ 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 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_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 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寻.病终______________ 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

4.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桃花源中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中,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为何“乃大惊”?这说明了什么?6.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根据提示用原文语句填空。

(1)突出桃林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

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9.根据文意,写出下面出自本文的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落英缤纷:无人问津:10.本文作者__________,又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诗派代表人物。

二、第22课《短文两篇》(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 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之劳形2.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本文选自《_________》。

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

铭,用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文字,一般都是用_______的。

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贞操和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作者的“陋室不陋”具体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1)(2)(3)(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 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本文选自《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哲学家。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本文对莲花的描写分为直接描绘和间接描绘。

直接描绘主要描绘了莲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间接描绘主要是通过菊花的_________和牡丹的_________(本空及前空均选填“正衬”“反衬”)来衬托出莲花的形象。

5.完成下表。

14.用原文回答:作者“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25课《杜甫诗三首》(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2按要求写句子。

(1)写泰山景色秀美:_________________(2)写泰山山势高大、遮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3)表达诗人对泰山及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本诗选自《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__________”前后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篇章。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他本人也被尊为“___________”。

《望岳》共_______首。

4.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角度不同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颔联上句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翻译下列句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首联、颔联表现作者____________之情,而颈联表现作者强烈的______________之情,尾联说明诗人苍老之快完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3.本诗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是______联,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是_______联。

(三)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老翁逾.墙走____________ 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 犹得..备晨炊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按要求写句子。

(1)表现战争惨烈:(2)反映兵役苛酷:(3)反映老妇丧子之痛,含悲度日:(4)说明战争给平民带来经济上的贫穷:四、第26课《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 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 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