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民间文化,打造特色学校》论文

合集下载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在学校里,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或
者组织一些活动,例如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民间舞蹈、戏曲和传统音乐等艺术课程和比赛。

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合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比如,可以与当地文化机构或者各类民间艺术团队进行合作,举办大型公益演出或民间文化展览,把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呈现出来。

这种交流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够为学
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最后,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艺术人才的培养。

发扬民间文化艺术,培养文艺人才,正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特别出色的学生,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专业的艺术培训,以及多样的创作和表演机会,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人文环境与学术环境的深度融合。

这些都是学校办学特
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为学校的发展和推广做出贡献。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传统文化的衰落和失落。

然而,这些传统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因此,对于学校而言,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的意识,更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水平。

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含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是源于百姓生活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以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来源于普通百姓的创造实践活动,表达了民间的智慧和情感,是民间的一种精神财富。

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育人的重任,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是学校办学建设的重要方面。

因为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审美情趣,更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学校荣誉感,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力。

首先,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学生通过了解民间文化艺术,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厚内涵,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程,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内涵。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提高了文化修养和素养。

其次,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举办一些文艺活动,比如文艺晚会、书法展、绘画比赛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学校文化特色,增加校园文化浓度,推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

最后,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可以建立学校品牌。

学校为了有一定的辨识度和声誉度,在办学过程中应弘扬自身的特色和特点,而学校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则提供了可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契机。

学校通过加强民间文艺的拓展和推广,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精神,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打造出一个以学校传统文化特色为标志的品牌形象,树立学校品牌的形象。

在进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传承民俗体育文化,创建特色学校——以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学校开展火龙灯舞文化教育为例

传承民俗体育文化,创建特色学校——以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学校开展火龙灯舞文化教育为例

外语学科开发《 双语小导游 》体 育学科开发《 、 少儿龙训练》 德育学科进 ;
行与龙 文化有 关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以及其它学科开发 民间工 艺( 编织龙等 ) 体验乐 园 、 植园 、 种 野炊园以及其它新型活动创编 等 , 过“ 通 德育模式” 与古镇融合走 特色文化之路。从 而走“ 一校一品一 特色” 办学思路 , 打造 出“ 乡村古镇旅游文化特色学校” 。 6加 强对外交流 , . 让社会参与 。 积极参加校外的公 益活动 , 创造更多 的机会 与校外相关 团体进行交 流。学校有关舞龙活动的信息及时传递 给新 闻媒体加快对外宣传 以及 利用 有关网络通过多种形式传播 、宣传 健 康、 科学 的现代生活方式 , 普及火 龙灯舞 文化理 论知识。邀请新闻媒 体 更多地参与 到活动中 , 通过学 校 、 社区和新 闻媒 体的共同努力 , 多方 建立好和谐融洽 的关系 , 为学校舞龙活动 营造 良好的舆论氛 围 ; 邀请以
学 校 ” 。
— —
舞龙运动的同时, 根据 学校发展教育的实际 , 以学校火龙灯舞文化
为基础 , 重心转移 到开发校 本课 程 , 各学科根据 自身实际研发火龙灯舞
文化以及结合古镇文化创编校本教材, 以此项 目全面对学 生进行素质教 育, 如: 例 与火龙灯舞 和古 镇文化结合 的语文学科开发 《 镇风韵颂》 古 、
1 托古镇 文化 , . 依 寻找切入点 。黄龙溪镇是 一个风景优美 、 历史悠 久并拥有浓厚文化底蕴 的川两水上古镇 ,有 着丰富的 自然景观资源和 人 文旅 游 资源 ,9 6年 被 文 化 部 命 名 为 “ 国 民 间艺 术 — — 火 龙 之 乡 ” 19 中 .
乡镇 、 批 省级 历史 文 化 名 镇 、 20 首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和地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正逐渐被遗忘和淡化。

为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学校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将民间文化艺术纳入教学和校园活动中,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将民间文化艺术纳入教学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可以将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经典的民间故事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剧本表演的方式将故事呈现出来,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展览等。

通过邀请民间艺术家或团体来学校演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学校还可以举办展览,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让学生了解传统工艺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民间文化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为学校师生进行培训和讲解,使他们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艺术的培训班或社团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学习传统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学校应加强与社区和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学校可以与相关社团、机构合作,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如庙会、传统文化节等,将教育与社区资源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学校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参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传统技艺传给下一代,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传统。

将民间文化艺术纳入学校教育和校园活动中,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在民俗文化引领下培育办学特色

在民俗文化引领下培育办学特色

发了“ 民俗风情 1 + 1 ” 校本课程系列教育读本。 读本

“ 民俗 展 馆 ” 造氛 围
按1  ̄ 6 年 级分别是《 运动与游戏 》 《 美术与工艺 》 《 语 言 与故事 》 《 音乐 与戏 曲 》 《 饮 食 与特产 》 《 节俗 与
礼仪 》 。
为使这些 来 自祖 国各地、 各 民族 , 有 着不同 的
父辈 的美 好 记 忆 。 3 .“ 民族 歌 舞展 馆 ” 。 展 出6 个 少 数 民族 相 关 的
在素养 。 用心赏一赏 , 赞叹 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 激
发 对 祖 国传 统 文化 的热 爱 。
《 语言 与故事 》: 各 地耳 熟能详 的 民间故 事数
以万计 , 如《 牛 郎织女 》 《 孟 姜女哭长城 》 《白蛇传 》
方言 、 俗 语里 , 浸润孩子们快乐 、 美好的童年生活。 《 音 乐与戏 曲》 : 聆听家 乡优美旋律, 学唱异 乡动
听唱段 , 分享民间音乐与戏曲。 让 民间音乐与戏 曲走
进校园 , 走进班级 , 让每一个孩子尽情歌唱 , 唱出心中 的歌声 : 让每个孩子欢乐舞蹈 , 放飞艺术的梦想 。

四、 “ 民俗 社 团” 展风 采
《 饮食与特产 》: 离开 熟悉 的家乡 , 发现吃竟然
有着 如 此 的不 同 , 不少东西没见过 , 更没吃过。 当舌
学校根据学 生的兴趣爱好和特 长 , 组 建了 “ 金 话筒 民俗 小故 事 ” “ 民俗 游戏 ”“ 小 百灵 民俗好 声 音” “ J J \  ̄ L 雀 民族 舞 ” “ 民间工艺 ”“ 民俗 礼仪 ”“ 民
面观 , 养成 习惯 , 生成智慧 , 让每个 孩子懂礼貌 、 讲

依托传统文化,创办文化名校

依托传统文化,创办文化名校

依托传统文化,创办文化名校灵台县第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侧记灵台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0年,现为市级示范性独立高中。

学校坐落于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商周重要文化遗址所在地灵台县城北部,背倚荆山,面临达溪;校内有先贤孔子庙,奇观柏抱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校风优良,学风浓厚。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2846名学生,177名教职工。

灵台一中历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近4年来,学校领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托传统文化,创办文化名校”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学校的文化建设向着更高、更深的层次快速发展。

一是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在现任校长张士才的大力倡导下,学校把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抓不懈。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基本礼仪,是学校课内外“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软件建设”,学校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确定为师生课内外必读、必背的内容,以语文教研组为主体,承担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并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项目学校。

二是注重文化创新,开发富有强烈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最新的教育。

学校在加强文化课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各类文艺、科技、体育及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求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创办了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全新的文化宣传阵地;每学年举办一届以书法绘画展、师生卡拉OK大赛、经典诗歌朗诵大赛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小发明、小创造展评,科普知识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节”、以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趣味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

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各类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班会、团队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提供交流、探讨和展示才艺的机会;近年来,学校一直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素质优良的文艺宣传队,长期保持6至8个精品节目;近期由该队师生创作排练的大型舞蹈《献血情》被教育部确定参加今年3月在深圳市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文艺汇演”;成立了管乐队,重新改造了原有的舞龙舞狮队,在春节等传统的节假日期间,上街道、进社区演出。

调研民间文艺特色构建校园特色文化

调研民间文艺特色构建校园特色文化

调研民间文艺特色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以北仑明港高级中学为例一、校园文化要重视民间文艺特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并指出要创新文化形式,弘扬传统文化。

这就让文化面临和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北仑区除了有现代化港口的厚重的文化外,柴桥、郭巨等地区浓郁的传统文化,包括至真至善的民俗风土人情,以及围绕传统节日所组织的民间文艺的魅力,对提升校园精神内涵,打造校园品牌特色,有着重大的意义。

学校要发展繁荣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品味,增强高中校园文化艺术软实力,必须努力挖掘和传承北仑民间文艺特色,发展特色文化品牌。

(一)重视民间文艺特色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开放开发的加快,在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负载着民间文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民间文艺正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遭消失和破坏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和各级政府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创作活动,营造平等竞争环境,保护和推动民间职业艺术团体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校是一所拥有36个班级的北仑区高级中学,面对民间文艺的传承和弘扬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学校应该成为传承民间文艺的主阵地。

可以先用文字的形式将家乡民间文艺精华记录下来,发展校园的艺术特色,同时致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对有艺术特长学生精心培育、辅导,为高校输送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二)重视民间文艺特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民间文艺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形式。

民间文艺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北仑港城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宁波帮的故乡。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__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__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卢氏县永渡回民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卢氏县永渡回民小学特色建于1938年秋,是全县唯一的民族小学。

学校位于管道口镇西一公里处,地处209国道旁。

全村共有人口1200多人,期中回族850人。

现有师生50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2000年获市“文明学校”2001年获“优秀学校”、光荣称号.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将军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

我们一直秉承“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现代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潜移默化篇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

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教育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

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民族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性地设置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刺绣等民族艺术和民族工艺课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我校以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在音乐课中教学吹芦笙、跳民族舞蹈、学唱原生态苗歌;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为学校课程改革拓宽路子,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浓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有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我们知道,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底蕴,这些内在的特质常常吸引着学生和家长。

而学校与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结合,正是一种重要的建立特色的途径。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歌舞、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的表演和比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本土文化,增强学校的特色和影响力。

其次,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积极的认同和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非常关键。

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中反映了美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通过学习、欣赏、表演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彩纷呈,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第三,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艺术通常要求学生在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表演创作,这对于学生的协作能力、创造力、审美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传统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学习还要求学生有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较高的素养和认知水平,这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学校要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不仅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开展,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和了解。

比如,可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舞台表演、比赛等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和参与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展现给更广泛的观众。

依托民俗文化 建设特色学校

依托民俗文化 建设特色学校

依托民俗文化建设特色学校作者:范德智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05期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文明古镇,区域内蕴藏着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一、环境推进1. 以钟村镇各村历史文化为素材建设“钟秀园”区域原钟村镇辖下有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谢村、诜敦、汉溪、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韦涌、大洲、屏一、屏二、都那等17条自然村。

各村都各自的文化特色,因而我们开辟了“钟秀园”,用于展示原钟村镇各村优秀的历史文化。

通过师生对各村历史文化的感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激发师生向上的动力。

同时配以“钟村八景”图,增强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2. 以钟村民俗文化活动为素材建设“钟俗园”区域原钟村镇辖下各村有较多的民俗文化活动,钟村镇上有“康公出巡”活动;诜敦村“孔子诞”活动;屏一、屏二村有“甲子诞”活动;谢村村有“方帅诞”活动;钟三村有“李八恩公诞”活动。

这些节庆活动都有着广泛的参与度,深受村民的推崇,而且每一节庆活动都饱含着有正能量的故事,因而我们把每一节庆活动介绍挂贴于“钟俗园”,让师生更好地认识钟村这些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同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背后的故事都会对师产生从善向上的积极影响。

二、活动推进1. 以钟村民俗活动为资源开发学校社团活动钟村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资源,这些活动广泛而深刻地植根于广大民众。

如:作为“全国龙狮文化之乡”,有着深厚的龙狮文化底蕴,此区域的龙狮文化活动广泛植根于民众,历久不衰。

因而,我们开发“龙狮文化”活动社团,让师生在活动中感悟和践行“团结协作,向上从善,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龙狮文化”精神。

2. 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钟村民俗文化调查原钟村镇内有古庙5间,祠堂36间,古墓3座,私塾1间等古迹,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的资源。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村落,进行实地采访调查活动。

一方面为了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为了通过与村民沟通交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当前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成为高校弘扬中华文化、打造办学特色的有力途径。

高校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也有利于学校发展。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质和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文化鉴赏水平,使学生们在求知与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到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此外,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也有助于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学科竞争力。

通过推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学校将更好地吸引和服务社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多精神支持和文化支撑。

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例如开设民族文化艺术课程、设立民乐团、邀请民间文化大师进行讲座和表演等。

具体来说,高校应该将民间文化艺术融入到教育体系和教育教学中。

例如,可以编写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教材、设置民间文化艺术专业课程,甚至可以在学校内部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通过展览、公演等形式,让师生在现场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

同时,高校还可以直接邀请民间文化艺术大师到校进行演出、讲解等活动。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学习到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好奇心。

这些活动可以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和公益性质的社会活动,成为学校和社会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桥梁。

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服务的形式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传承。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旅游景点等地展示民间文化艺术,让更多人了解民间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和现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总之,高校应该以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作为办学特色和文化品牌,加强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培养和传承,让民间文化艺术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文化的多元性,为了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许多学校开始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范畴中。

通过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学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可以在学校办学特色中彰显出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民间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传统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生通过参与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学校将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有助于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正是一个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优秀载体。

通过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相结合,学校可以打造出一种独特的教育氛围和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

学校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支柱,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通过开展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教育活动和社区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通过与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合作,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学校的教育活动之一,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学校应该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并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摘要】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是学校办学特色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艺术,学校可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学校也应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融合民间文化艺术元素,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传承。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意义在于增强学校的软实力,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更为自信和成功。

通过这样的努力,学校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怀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民间文化艺术、学校办学特色、传承、挖掘、培育、展示、融合、校园文化氛围、活动、教育教学、社区交流平台、文化传承、意义、文化软实力、学生发展1. 引言1.1 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民间文化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民众的情感、智慧和传统习俗。

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绘画、手工艺等,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

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具有浓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

通过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艺术,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承性,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

民间文化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空间。

通过学习和体验民间文化艺术,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还能够为学校打造独特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1.2 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每所学校都应该注重打造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以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产品所取代。

民间文化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学校可以彰显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全面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一、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民间文化艺术是指在民间生活中形成并流传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如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着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认同感,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很多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濒临失传的境地,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这也间接导致了民间文化艺术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困境。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将民间文化艺术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促进其传承和发展,为学生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

要想在学校中传承民间文化艺术,首先要明确目标和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和资源整合。

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是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他们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提供坚实支撑。

学校可以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中,可以巧妙地融入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手工艺等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民俗传统、传统礼仪、民间音乐等,让学生系统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等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如学校文艺汇演、民俗大观、庙会体验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摘要】学校办学特色与传承民间文化艺术息息相关。

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展示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艺术节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民间文化的结合。

学校将民间文化艺术项目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学生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使民间文化艺术在学校得到传承与发展。

通过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学校成功地彰显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责任。

通过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不仅是学校的使命,也是学生的责任,更是展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民间文化艺术、学校办学特色、传承、艺术节目、教学内容、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办学理念、结合。

1. 引言1.1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在当代社会,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一环。

通过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可以让学校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魅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将民间文化艺术融入学校教学和日常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更是一种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让学校在众多教育机构中脱颖而出,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将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价值。

2. 正文2.1 学校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民间文化活动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节目,如舞龙舞狮、民间乐器演奏、传统戏曲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可以范文

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可以范文
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
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 人个个喜气洋洋。
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 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 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 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 农历 9 月 9 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
女人有独特生命价值吗?不过是男人附庸。
每一个中国女子,应以生活于现代为庆幸,而以生活于古代为悲 哀。
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没有独立生命价值。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无数苍生,都在皇权高压下葡葡。
他们或许渺茫过,怀疑过,反对过,但后来,他们再也不曾有过 这个念头,甚至以高呼“吾皇万岁”为终身荣耀。
马克思曾经把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
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
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 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 不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
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 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受皇帝的侮辱, 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
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小船准备把屈原的 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打捞不回来了。
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 子。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 吃,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 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

以剪纸艺术为依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以剪纸艺术为依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以剪纸艺术为依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

没有文化铺垫的学校就形成不了特色,没有特色的学校就很难打出品牌。

由于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校园文化体现着育人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因此,创建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创建良好校风的重要载体,更是全面实施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学校开设剪纸课的历史背景2003年,吉林省珲春市杨泡满族乡的剪纸艺术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当时的杨泡满族乡政府意识到,濒临失传的艺术只有让群众接受和喜爱才能真正地“生存”下去。

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更应是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

开设剪纸课程,使学生从小对民间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但可以拯救濒临失传的艺术,更能为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这种想法,杨泡满族乡的领导与学校领导共同研究后,决定在我校美术课教学中渗透满族剪纸文化艺术。

到了2022年新课改开始,学校根据国家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把满族剪纸正式确定为校本课程。

并且在2022年由韩双老师担任主编编写了《满族剪纸艺术》,作为校本课教材。

十多年来,在杨泡满族乡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校长的不懈努力,满族剪纸文化艺术已经成为杨泡满族乡小学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二、依托优势上好剪纸课,培养学生剪纸技能学校的剪纸课程由韩双老师执教。

她在剪纸艺术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因为她自幼就爱好剪纸,并且得到杨泡满族乡满族剪纸第二代传承人蔡景珍老人的指点和帮助,使她的剪纸技艺有了很大提高。

现在,韩双老师在珲春剪纸艺术界有着多重身份:珲春市剪纸协会秘书长,杨泡满族乡剪纸协会副会长,杨泡满族乡小学校满族剪纸研究会会长。

学校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开好校本课,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低年段主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剪纸艺术,知道剪纸都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在中年段让学生了解满族剪纸文化的历史,以及剪纸的特点和基本程序,并能够依据图案剪出相应的剪纸作品,如剪窗花、剪小动物、剪花草等等;在高年段让学生熟悉剪纸历史;懂得剪纸作品的创作步骤,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图案(必须是简单的),能够较为熟练地依据图案剪出动物、人物、花草等作品,有的学生还能创作出自己设计的精美作品。

依托民俗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依托民俗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依托民俗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范德智
【期刊名称】《师道·教研》
【年(卷),期】2017(000)005
【总页数】1页(P14)
【作者】范德智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弘扬书院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对阳山中学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J], 张文胜
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提升特色学校办学品位的路径思考r——高台县城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J], 王建国;刘治国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提升特色学校办学品位的路径思考——高台县城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J], 王建国;刘治国;
4.依托民俗体育活动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以婺源板龙灯与廉政文化元素相结合为例 [J], 刘丹; 姜街胜
5.依托民俗传承提升语文素养——浅谈“放烧火”民俗传承中语文素养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 [J], 张瑞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民间文化,打造特色学校
梅盖忠
2000年,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研究学校发展规划时在思考: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怎样才能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怎样才能在区内乃至在区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教育要培养具有个性的人,作为学校教育,我们这样才能办到?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在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之间,我们如何寻找切合点?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归结为一个答案:打造特色学校。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们寻找到了一些规律。

一、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要有适合学校的特色项目做支撑。

作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学校,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学校?在当时,我们认为,特色学校的打造,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项目。

选择什么样的特色项目呢?我们在分析自己的地域优势,在分析地域的优势资源。

走马小学地处走马镇,走马镇位于九龙坡,曾经是重庆到成都的大道上的一个驿站,又因西临壁山,南接江津,号称"一脚踏三县"。

旧时,从重庆出发到走马已是人马困乏,于是,人们都选择在走马住宿,各路客人便交流着旅途的见闻和故事,久而久之,就融进了当地的记忆中。

山歌故事、野史趣闻代代口耳相传,造就了今日的“民间文学之乡”、“民间故事之村”。

因此,走马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而民间文学是中华文学之父,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好好的传承下去。

并且,走马镇党委政府正在进行走马故事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正在进行古镇开发建设工作,学校应该是做好民文件化传承
的的最好机构。

所以,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学资源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学校。

于是,“弘扬民间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学校”的建设活动在走马小学拉开序幕。

二、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要有适合特色学校建设的课程体系。

在决定建设民间文化特设校园后,学校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

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搜集、整理、研究民间文化的活动,中、高年级学生不仅对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进行采录、搜集、整理,还对走马镇的民俗、信仰、禁忌等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以及一些简单的民间文化传承的小论文。

通过一系列活动,全校师生搜集民间故事2500余个,民间歌谣2800多首,民间谚语2200余条。

在特色学校建设活动中,我们感到,只是依靠兴趣小组的活动来建设特设校园,这力度远远不够: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只能处于活动层面,对民间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学习不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时间不能得到保证;特色学校建设中师生参与的广度不够,不能每一个学生均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这给“面对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相符合。

于是学校决定把民间文化课程化。

从2003年起,学校进行了“弘扬民族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了部分研究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整个校本课程立足于民间文化的普及,立足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立足于用先进的文化来感染人、熏陶人、培养人,立足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于给教师和
学生提供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路和空间。

现如今,学校编制了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材——《黄葛树下是我家》(高中低年级版)。

每个班级每周一节校本课程,保证了教材、教师和时间的落实,使民间文化校本课程化得以真正落实。

下一阶段应该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三、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抓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教师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特色学校建设的力度,直接决定着特色学校建设的成败。

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

一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学校多次聘请了西南大学的王倩予教授、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祝传武主任等专家来校作讲座。

专家从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引领教师对特色文化的认识;二是骨干教师引领,学校朱伟老师作为市级民间文化传承人,多次为教师作讲座,多次与学校干部教师一道指导研究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三是采用了“任务驱动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学校民间文化特色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作用,教师自主向书本学习、向老师请教、向同伴互助,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四是社区联动,学校充分利用了当地社区资源,多次请当地故事家、民间文化的爱好者到学校来传经送宝。

五是在科研中促进教师的发展参研教师在学校区级课题“弘扬民族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中得到了专业化发展。

有专家指出:在关于民间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中,走马小学不断吸纳新的课程理念,重建知识结构,激发了全校师生创造的潜能,全面实现了课程开发、学习方式转变和民
间文化传承的“三赢”。

四、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态,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是具有独特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几年的发展中,学校形成了“让名族文化普照学生心田”的校园文化。

民间文化是学校的特色文化,在进行民间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经典文化对学生的普及,学校大力开展了“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的活动。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倩予教授十分高兴地撰文指出:“走马小学师生今天所开展的‘弘扬民间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争创特色学校’的活动,其意义是远非我们今天所能够限定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走马小学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已经被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命名授牌走马小学为“民间文化特色校园”、“民间故事校园”,被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民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

走马小学一定会在区教委“三名工程、四大特色片区、五化建设”中,让民间文化特色学校建设走向内涵走向更深入,影响走向更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