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和谐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和谐建设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矛盾,还提出了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思考和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中,社会和谐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矛盾运动的普遍性,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矛盾推动的复杂系统。
根据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矛盾的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如阶级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等。
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这些矛盾的辩证运动实现的,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不断解决并促进这些矛盾的辩证运动。
2.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3. 社会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社会的和谐建设要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促成社会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
二、社会和谐建设的主要任务社会和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原理,社会和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1.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能仅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会和谐建设需要关注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2. 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文化矛盾等。
社会和谐建设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和谐建设要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4. 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和谐建设要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努力。
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新时代意义
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新时代意义乌托邦理论家托马斯·莫尔在其作品《乌托邦》中提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构想,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随后,众多思想家纷纷就幸福问题展开了探讨。
马克思也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在新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的幸福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即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是人们幸福的基础。
他认为,要实现人的幸福,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使每个人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对于马克思来说,物质生活的幸福是指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拥有足够的物质财富来满足自己的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物质生活的幸福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健康、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
只有在这样的物质基础上,人们才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
马克思还强调了精神幸福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幸福不仅仅依赖于物质条件的满足,还需要有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
马克思强调了人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活动对幸福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只有在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发展。
马克思还指出了人们对于自己劳动成果的认同和价值的实现对精神幸福的贡献。
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于新时代的意义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更多的满足。
随之而来的是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消费主义的滋生,人们的精神幸福却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马克思的幸福观提醒着我们,物质生活的幸福只是幸福的基础,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追求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
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公现象严重,人们的幸福感受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马克思的幸福观提醒着我们,只有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消除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才能真正实现人们的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运用马克思原理得出建设和谐社会
1、运用联系原理,分析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针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联系实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这一题材,须从三个方面来深入论证,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中国公民自觉地投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并且能够理性地对待和处理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一、从哲学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处于意识形态的最高层。
意识形态的诸形式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则为它们作理论的论证。
历史上,宗教也曾起过这种作用,但它的这种作用已经并将继续被哲学所代替。
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反映了科学和宗教迷信的斗争。
唯物主义哲学总是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增长力量,用以反对宗教迷信,反对唯心主义。
故此,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不仅和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和自然科学也紧密联系在一起。
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联系,可以归结于:1)它们都是对统一的社会形态的反映。
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诸形式都为同一社会形态服务,只不过反映和服务的侧面、重点、方式不相同而已。
故此,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每一时代的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在相互区别的特点背后,总有一些共同的实质性内容,有统一的历史面貌。
2)它们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
哲学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虽然各有侧重,但是真、善、美往往是相通的。
3)它们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种形式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其他形式联系着。
例如,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风貌十分重要,而社会主义的道德对于促进艺术健康活泼的发展,排斥腐朽低级的资产阶级艺术趣味与艺术风格,也有很大的作用。
4)它们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通过彼此相互联合、相互辅助来实现的。
单靠一种形式不能很有效、很广泛地影响社会;各种形式同时并举,协同动作,才能在促进社会形态的巩固或者改变中,形成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
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摘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多维度的幸福观,它摒弃了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幸福观的弊端,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目标。
它主张实践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有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助于改造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物质幸福;精神幸福Abstract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of happiness, it does away with the drawbacks of previous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and the happiness of all mankind as the target. It advocates that the practice is a source of happiness, and morality is the prerequisite of happiness, happiness is a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happiness and spiritual happiness, personal happiness and social well-being of unification.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contribute to the ful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help to transform and enrich people's spiritual life, is conduciv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social environment Keywords: Marxism; concept of happiness; material happiness; spirit of happiness目录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主要幸福观 (1)(一)中国古代的主要幸福观 (1)(二)西方社会的主要幸福观 (1)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 (2)(一)实践是幸福的源泉 (2)(二)道德是幸福的前提 (3)(三)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 (3)(四)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4)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4)(一)有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5)(二)有助于改造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5)(三)有利于改造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6)参考文献 (6)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而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并探讨如何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原则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这一理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具体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马克思主义倡导共同富裕的理念,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和不平等。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追求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路径。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以平等、公正和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正。
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原则,我们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将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性及其价值探讨论文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性及其价值探讨论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命是幸福的载体,物质生活条件是实现幸福的基础,社会生产关系对人们的幸福具有决定性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性及其价值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性及其价值探讨全文如下:摘要对“幸福”真谛的探寻,可谓仁智纷繁。
幸福观不同,对幸福的理解就会不一。
本文在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的视域中,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作尝试性探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物质基础精神追求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对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由此,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出了物质基础的重要作用。
以马克思主义观之,物质基础应包括两方面:先辈拥有的和个体自身创造的物质财富。
1、先辈的物质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物质基础的重要部分。
先辈所具有的物质条件是其后代生存发展的原始基础。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先辈的物质财富多寡对其生存成长有极大影响。
封建社会时期,帝王将相家的孩子锦衣玉食,而另一些孩子饿死街头,正说明了先辈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在物质基础中的重要地位,这些财富不仅能保障后代有很好的生存条件,而且有优越的发展条件。
在此,要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所说先辈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绝不包含当今时代的“官二代”、“星二代”、以及“富二代”等人用以炫耀和玩乐的资财,而指先辈所拥有的能供给下一代良好的培养、为其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的财富。
2、个人创造的物质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物质基础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充分肯定了先辈拥有的财富在物质基础中的作用,然而,其物质基础的核心内容是指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出的物质条件。
其中主要指金钱、个人地位、名誉和社会交往关系等。
马克思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
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新时代意义
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新时代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他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对于幸福的观念以及其在新时代的意义更是引起人们深思。
本文将从马克思幸福观的阐释入手,探讨其在当代的意义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的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追求之中。
在马克思的文献中,他多次强调了对于人类自由、幸福和满足的追求,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认为这种制度下的社会组织导致了人类幸福的缺失。
他认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公正和自由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是非常缺乏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压迫和剥削使得人们失去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掌控,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他认为,只有在人们摆脱了这种压迫和剥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之后,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他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念,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而这种幸福将会是全面的、普遍的,而不再是少数人的富裕和幸福,而另一部分人的贫困和苦难。
在当今社会,马克思的幸福观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社会虽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社会公平、人的自由和幸福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正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幸福观中汲取一些启示,来指引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的幸福观提醒我们要重视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当代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种不公正不仅仅是财富上的不平等,更是在机会、资源、权力等方面的不平等。
我们应该重视社会的公平,努力去消除不公正,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使得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马克思的幸福观提醒我们要重视个体的自由和尊严。
在当代社会,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理论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和“政治社会〞等同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那里,意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及生活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坚持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分法,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
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
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
在这里,“市民社会〞是一种以需要为体系基础,同社会保障系统、维护个人利益的组织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
黑格尔还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伦理精神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是分裂的或特殊化的伦理精神,而国家是现实的或实现了的伦理精神。
在此意义上,黑格尔认为,作为实现了的伦理精神的国家高于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只不过是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或环节而已。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青年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完成的。
在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沿用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用法,指近代产生的、与国家分离的私人生活领域,即资产阶级社会。
在1844年黑格尔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市民社会慢慢被归纳为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
由此看来,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认同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分以及将市民社会用以指称私人利益关系领域的做法。
但是,马克思并不认同黑格尔将历史发展归结于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反对黑格尔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看法。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市民社会的内涵在西方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揭示了研究“市民社会〞的现实方法,主张要从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出发,从“物质生活关系〞出发来解读“市民社会〞。
马基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要从实际出发。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 就是从我国当前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近六十年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飞跃, 我们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社会建设, 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这一原理还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积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我国现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在我国思想史上关于“和谐”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过论述,和谐社会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进行解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矛盾的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它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矛盾体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两个方面,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所谓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它反映矛盾双方互相依赖性、相互贯通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的,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
而现阶段,和谐居于矛盾的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和谐(同一性)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动力,因为,和谐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合力;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谐可以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全部历史本来有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理想
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在当代社会中,建设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共同的追求,也是一个历史性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目标和谐社会是指各个社会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
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和保障人民权益,使社会成员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和谐社会的契合性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物质生产关系的演进和斗争的结果。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才能消除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点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发展应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观点与和谐社会的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只有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三、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的理论指导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转变的理论启示: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在社会制度转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实现。
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较为明确的路径和方法。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秩序是社会发展的保障。
在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公平的社会结构和健全的社会秩序,以促进社会成员的和谐发展。
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新时代意义
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新时代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幸福观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追求上,他认为只有在摆脱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
他认为人的幸福不能仅仅通过个体的努力和成功来实现,而应该依靠整个社会的变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少数富人剥削多数劳动者,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公平。
马克思主张要通过社会主义的革命来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们的共同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强调人类解放。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被迫为资本家创造财富,而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劳动制度,主张工人阶级要摆脱对资本家的依赖,实现自己的解放。
只有在人们摆脱了经济疾苦和剥削的束缚后,才能真正追求自己的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强调共同富裕。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不均导致社会分裂,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利益驱动。
马克思主张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资源将被公平分配,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社会财富的增长,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将成为现实。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前提下,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等问题。
马克思的幸福观提醒我们,要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幸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马克思的幸福观也提醒我们,要追求人类的共同幸福,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共同富裕。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的幸福观中汲取能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断提升。
我们要加强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减少贫富差距,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
我们还应该重视人的自由和尊严,推动全面发展人的潜能,让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促进各国人民的幸福。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幸福中国
的理想 和 目标而 引 起 的精 神 上 的 满 足 , 其基 本 条 件 是人 的体 力和智 力 的 发 展 , 表 现 为人 能 够 完 全 自由
地发 展和 发挥其 全部 才能 和力 量 。马克 思主义 幸福
的行 为 规 范 的 总 和 。 它 作 为 人 的 主 体 性 追 求 , 对
劳动, 不 用说 一 年 ,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 亡。 ” l 2 l s 。 。
可 以说人 类社 会 的历 史 是 劳动 发 展 的历 史 。其 次 ,
劳 动是 人 的本 质 力量 的体现 。人 在 劳动过 程 中释放
和谐 社会 , 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 , 描绘 “ 幸福 中 国”
第2 9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方 学院学探(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No r t h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蓝图。
一
自身 的潜能 , 体 验 着 自身 的存 在 。人 通 过 劳 动 不 断
、
马克 思 主 义 幸 福 观 的基 本 内容
改 造客 观世 界和 主观 世界 , 满足 了 自己的需要 , 产 生 了进一 步追 求幸 福 的动 力 。再 次 , 劳 动 创 造 出来 的 物 质和 精 神 文 化 成 果 使 有 限生 命 获 得 了 无 限 的价 值, 使 人 的生命得 以延伸 。
当为 尺度 , 告诉 人 们 该 怎 么做 人 处 事 , 是 人 类 把 握
马克思幸福观视阈下的幸福社会构建
作者: 黄利
作者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党史博采:理论版
页码: 32-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马克思幸福观 辩证 幸福社会 和谐社会
摘要:马克思幸福观是科学辩证的幸福观,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
幸福社会理念是从社会整体角度看待幸福,以个人幸福为基础,社会为主体。
幸福社会与个人价值、生活质量、和谐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幸福社会构建,需要经济建设、政治改革、社会道德风气、基本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宏大的社会目标。
其中,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构建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与特点和谐社会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理想社会状态。
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共同富裕:和谐社会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和社会不公现象。
2.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正和法治精神,保障人权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3. 民主参与:和谐社会重视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4. 和睦相处: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彼此尊重和关爱。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阶级斗争等内容,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和历史地位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社会只能在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实现,这与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相契合。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革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在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演进和变革。
实现和谐社会需要超越阶级对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路径。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和谐社会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相一致。
三、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实施策略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实施和谐社会的几个重要策略:1. 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财富的共享。
2. 民主法治与社会秩序: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基本人权。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教育引导“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真正的幸福?”已成为人们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文明与发展。
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幸福观面临的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第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
满足人们一些最起码的物质需要是人们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但不能把幸福简单等同于物质享受,物质生活是客观现实,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却并非同一个东西。
只有在“一切社会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前提下,丰富的物质生活才与丰富的精神生活一道成为幸福的主要内容。
幸福的主要内容。
第二,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固然不能排斥对物质、精神生活的享受和满足,但这种享受和满足是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的。
人不仅通过劳动创造获得享受的条件,而且在其劳动创造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以获得更深刻的幸福。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劳动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且较之生活中任何其它幸福更丰富、更深刻、更持久。
福更丰富、更深刻、更持久。
第三,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是幸福的核心。
现实的人是与社会整体相统一的存在,所以在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问题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并且把个人幸福提高到新的水平;个人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赋予社会幸福具体而生动的内容。
体而生动的内容。
第四,奉献是幸福的终极归宿。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他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
”即马克思主义对人生价值以及幸福的追求归根到底是以奉献社会为最高目的的。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意蕴及现实价值探究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意蕴及现实价值探究邓姗陈万洋陶梦琦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深刻关切人的幸福,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重;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关系、社会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幸福需要通过劳动来创造;人的幸福与人的社会性本质密切相关。
解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2年第66届联合国宣布,人类21世纪面临最伟大的生存挑战,不是污染、战争,也不是瘟疫,造成人类伤亡人数最大的生活事件就是我们的幸福感偏低,这是人类21世纪特别重要的话题。
幸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幸福观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处境,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扬弃、对人的社会性本质进行思考、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人的幸福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解读。
梳理并探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终极指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破除了理性主义幸福观对纯粹精神世界的沉迷,也不同于感性主义幸福观只偏重对感官刺激和快乐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重;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关系、社会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幸福需要通过劳动来创造;人的幸福与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密切相关的。
1、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重与传统的幸福观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分离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重。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看到并肯定人的基本物质利益需要及其满足。
马克思认为,物质世界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同时深刻决定和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样态,基本物质需要和利益的满足,是人自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基本的物质利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的需要和追求,更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由此,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无法占有生产资料,基本的物质利益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进而沦落为劳动力商品,成为被剥削、被压迫阶级。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和谐社会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和谐社会【摘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
要求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本文就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中国,我能做什么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实现途径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和谐指的不是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我们党从来都强调,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协调利益关系,首先要把坚持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其次,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依法及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作保障。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
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马克思从总体上对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首先,整个人类社会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次,它是一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王国,自从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中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更近一步了,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这就需要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指导,本文将通过对社会关系理论的梳理和总结,进而来指导和谐社会的构建,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关系;和谐社会一、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基本内涵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纵观历史,自人类开始有交往以来,人类始终都离不开社会关系,生活中社会关系无处不在,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我们人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获取和完成的,然而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进行的不管是发展经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生产,最终目标和价值是什么呢,相信我们大都能体会到我们努力的上学、努力的工作都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更好地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把人的世界人的一切关系还给人自己。
人类以物质生产为基础,通过交往产生了社会关系,交往实践成为社会关系形成并且发展的前提,人类通过交往实践,衍生出社会关系。
所以,社会关系并不是脱离人而存在于人以外的框壳,而是存在于人们相互的交流活动中。
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交往实践中,而人类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对社会关系既起到了体现和推动作用,又产生了促进和改变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生产作为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一种形式,对人类物质、精神和自身的生产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主导、贯穿于基本生产中,为基础生产提供了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0月 学 术 交 流 Oct.,2008总第175期 第10期 A cade m ic Exchange SerialNo .175 No .10[收稿日期]2008-08-22[作者简介]陈文远(1971-),男,黑龙江海伦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陈文远(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哈尔滨150080)[摘 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幸福的主要内容;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是幸福的终极归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的社会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劳动创造和谐、促进身心和谐与价值实现建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0-0013-04/幸福0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它同人类的生活总是休戚相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人民的幸福开辟了通道,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幸福观深入人心。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容长期以来,中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诸多幸福观中的一种。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和意识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其基本条件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表现为人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阐释,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人的需要不仅指向能够满足其需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而且指向生产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本身。
劳动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0[1]。
站在历史的高点瞻望,劳动是人类文明创造、延续、发展的不竭之源。
幸福的追求需要人在劳动中获得,这就意味着唯有人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具有创造幸福、感悟幸福的能力,不断努力劳动为社会尽一己之力,才能真正达到幸福的状态。
2.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幸福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以前的幸福观,往往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对立起来,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种是把幸福归结为禁欲主义,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即为邪念,肉体的需要即为罪恶,必须加以压抑和禁止;另一种是把幸福归纳为享乐主义,过于强调个人的物质享受,否定了精神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两大存在形式,离开任何一方人生都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苍白的,并且很快就会厌倦。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很贫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难以维持和巩固。
3.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是幸福的终极归宿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曾有过两段十分著名的论述,一是在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中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0[2]另一是在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中说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0[3]。
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当然社会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
那么幸福的个体性要得到超越和提升,就意味着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0,更是整个全人类的/公事0。
青年马克思曾经在5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思考6一文中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0[4]。
马克思由此出发,号召人们最终为全人类的解放而献身,因为唯有全人类的解放才是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
唯有如此,个人的生命价值才能最终得到实现与升华。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不可分离,社会应当关心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幸福,并尽可能地为个人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个人要获得幸福首先要贡献于社会,为社会、为他人创造幸福。
二、和谐社会是个体幸福的社会当一个社会能够给社会成员提供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时,幸福才会在其中孕育而生。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反映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诸多方面。
它既需要国家意志的形成和实现,也要有全社会每个成员的自我塑造、自我努力。
构建和谐社会,人是和谐的主体,理当以/以人为本0为主体开展研究工作,以促进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为主要任务,推动社会和谐。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而和谐的社会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前提。
1.人与自然和谐与个体的幸福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现代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
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
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地善待一切生命,这将构成人类生存幸福与快乐的终极动力之源。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倡导两种态度:一种是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一种是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
恩格斯在5自然辩证法6中曾告诫:/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不管我们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和存在于自然界的。
0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国民幸福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及不可缺少的保证。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种真正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不仅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2.人与人的和谐与个体幸福人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活动,都是通过许多的人这一个体共同来进行的。
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社会细胞的自身和谐,就没有人与人的彼此和谐;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
造就和谐的人的主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5共产党宣言6中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0[5]由此看来,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
集体的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
社会的和谐也有助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
/人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主体,而社会属性则是人区别于其他主体的本质属性,毕竟,在人的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同样,人的幸福感也具有/两重性0,社会性是幸福感的本质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着幸福感的特质。
0[6]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人的幸福不能离开集体而获得和存在。
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幸福是集体幸福的表现。
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人为本。
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
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就当代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方面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构建这样的社会无疑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举国上下共同努力,长期奋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维护人民的权利,实现人民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人民的幸福。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应该是人的身心获得充分解放和自由,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等。
马克思幸福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劳动创造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
且不说人类的文明史发源于劳动,也不说劳动能使人安身立命,休养生息,就从人的精神需求来讲,劳动也升华为一条追求美好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劳动不仅使休息变得必要和有趣,也使劳动和休息和谐互补,相得益彰。
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没有劳动的休息,只会感到无所事事的寂寥无味,而只有劳作后的憩息,才会感到通身的畅快和充满幸福感。
即使在科学空前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的未来,仍然要靠广大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去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
劳动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劳动去服务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接受他人服务、帮助,并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感受劳动之美、互助之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天生弱势地位,致使他们的权利正遭受着一定程度的侵害: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无法直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故意拖欠或克扣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经常安排劳动者加班,但不支付或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的工资;用人单位没有或不按规定为劳动者交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等等。
可喜的是,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了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6,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
该法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劳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其道理不难理解。
无数劳动者以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的实践和创造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实干兴邦,劳动推动发展,劳动改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