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样本

合集下载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doc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doc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1 设计任务1.1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要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

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2设计依据1.2.1工厂总平面图:图1.1 工厂平面图1.2.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工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1铸造车间动力3000.30.7照明60.81.02锻压车间动力3500.30.65照明80.71.07金工车间动力4000.XXXX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2设计依据1.2.1工厂总平面图:图1.1 工厂平面图1.2.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工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功率因数1铸造车间动力3000.30.7照明60.81.02锻压车间动力3500.30.65照明80.71.07金工车间动力4000.XXXX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6~10V A为800/kV A。

1.2.6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样本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样本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指导第十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设计图样的绘制第一节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汁说明书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结束时必须提出的重要设计文件。

在工程设计中,初步设计阶段结束时也必须编写出设计说明书,而施工设计阶段则不要求系统的设计说明书,必要的文字说明只作为施工图样的补充。

一、设计说明书编写的一般要求1.必须阐明设计主题1)首先必须说明设计的项目名称(设计题目)、任务要求及分工情况。

2)简要说明设计的依据,包括设计原始资料的摘要。

3)整个设计说明书要反映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或遵循的设计原则。

2.应突出阐述设计方案1)要突出设计方案的选择比较。

例如对变配电所的主结线方案,一般要求选2~3个比较合理的方案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从中优选一个最佳方案。

2)设计方案的比较要简明,分析要全面,论述要科学有据。

3.文字要精炼,计算要简明1)说明书的文字叙述要开门见山,不要滥用修饰词;特别是写“前言”,要实事求是,切忌虚夸。

2)文字说明要精炼、准确,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讲究标点符号用法,避免语法、修辞和逻辑错误。

字迹要清楚,力求工整,切忌写错别字。

3)选择计算要简明,力戒繁琐,尽量采用一目了然的图表形式。

4.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1)除“前言”或“结语”外,设计说明书的中间主体部分应尽量采用条款分明的形式,罗列叙述,或采用图表格式,力求作到条理清晰,叙述清楚。

2)要按照设计的顺序,安排好说明书的层次结构。

前后之间既要层次分明,又要有逻辑联系。

3)设计说明书要统一编写页码,前面要编写“目录”。

目录中的章节序号、标题及页码,均应与正文一致。

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说明书,后面须列出“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的格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应为:编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按1990年3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书名外可加书名号《》。

例:刘介才主编·《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4.5.24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二)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1.工厂总平面图图11—2××机械厂总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2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 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74所示。

表1-74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 kV 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 1.5 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6 km。

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 MVA。

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种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1.6s。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70 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15 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5 ℃,年平均气温为26℃,年最低气温为-100 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年最热月地下o.8m处平均温度为24 ℃。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φ 根据某工厂用电负荷,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和的要求,确 定工厂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通过计算负荷,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 择变电所的主线及高、低电气设备;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 出设计图纸。 2. 课题设计资料 ( 1 )工程总平面图见图 1 。图中的 A 为原液车间、 B 为纺炼车间、 C 为排毒机房、 D 为其他附属车 间、 E 为酸站、 F 为锅炉房。
表 1 某工厂负荷情况表
序号 车间设备名称 纺炼车间 纺丝机 筒绞机 烘干机 脱水机 通风机 淋洗机 变频机 传送机 小计 安装容量/kW Kd tanφ cosφ 计算负荷
P/kW
120 30 60 9 154 3.75 640 30.4 1047.15
Q/kvar
93.6 22.5 61.2 7.2 115.5 2.925 448 21.28 772.205
P/kW
780 169 240 112 168 2516.15
Q/kvar
507 109.85 180 78.4 117.6 1765.055
S/kVA
930.3 201.6 300 136.7 205.1 3076.16
2 3 4 5 6
( 3 )供电电源情况:按照供电局协议,化纤厂可由东南方 19 公里处的城北变电所 110/38.5/11kV 、 50MVA 变压器供电,供电电压可选。另外,可以从与化纤厂相距 5 公里的其他工厂引入 10kV 线 路做备用电源,但容量只能满足本厂负荷的 30% ,平时不准投入,只在本厂主要电源故障或检 修时投入。 ( 4 )电源短路容量(城北变电所): 35kV 母线的出线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1500MVA ;10kV 母线的出线 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350MVA 。 ( 5 )供电局要求的功率因数:当 35kV 供电时,要求工厂变电所高压侧 cos φ ≥ 0.9 ;当 10kV 供电时, 要求工厂变电所高压侧 cos φ ≥ 0.95. ( 6) 电费制度: 按两部制电费计算。 变压器安装容量按每 1kVA 为 15 元 / 月, 动力电费为 0.3 元 /kW · h, 照明电费为 0.55 元 /kW · h 。 ( 7 )气象资料:化纤厂地区最高气温 38 ℃,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 29 ℃,最热月地下 0.8m 处平均温 度为 22 ℃,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暴雨日数为 20 天。 ( 8 )地质水温资料:本厂地区海拔 60 吗,地层以黏土为主,地下水位 2m 。 3. 设计成果要求 ( 1 )设计计算说明书。撰写项目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计算正确、文本整洁。其内容可分 为不同标题撰写,各在一级标题之下,根据内容层次在拟定小标题,组成一个合理的文本框架。 ( 2 )设计图纸。提供工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一张,要求图纸格式符合国标绘图规范。

课程设计工厂供电

课程设计工厂供电

课程设计工厂供电课程设计:工厂供电一、课程背景和目标供电是工厂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工厂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工厂供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安排1.供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a.电源系统b.配电系统c.接地系统d.照明系统2.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流程a.容量计算b.负载分析c.设备选型d.线路布置e.自动化控制3.供电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a.定期检查b.故障诊断c.维护方法4.供电系统的能效管理a.节能设计b.能源监测和管理c.能源优化5.工厂供电实践案例分析a.不同规模工厂的供电系统设计b.不同工艺流程对供电系统的要求6.课程设计项目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将根据实际的工厂供电需求,进行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讲解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和维护方法。

2.实验演示:通过模拟实际工厂供电系统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操作,加深对供电系统的理解。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工厂供电系统,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并进行案例分析。

4.课程设计项目: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供电系统的设计,最后进行展示和评选。

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等。

2.课程设计报告成绩:根据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分。

3.实验演示成绩:根据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

4.考试成绩:通过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供电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主教材:《工厂供电系统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目:a.《现代工厂供电系统与电力质量优化》b.《工厂用电设计与管理》c.《工厂用电技术与应用》六、预期效果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流程,了解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掌握供电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了解供电系统的能效管理技术,并能够在实际工厂的供电设计和实施中提供技术支持。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姓名:学号: 32专业班级:自动化1421指导老师:时间: 2015.12.7~12.13地点:仪表楼417成绩: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1)1.1工厂负荷情况 (1)1.2供电电源情况 (1)1.3气象资料 (2)1.4地质水文资料 (2)1.5电费制度 (2)第二章负荷统计 (2)2.1需要系数法 (2)2.2二次项系数法 (2)2.3负荷计算 (3)第三章无功功率补偿 (4)第四章主变选择 (5)第五章高压进线 (5)5.1 10KV高压进线和引人电缆的选择 (5)5.2 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5)5.3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6)第六章电力主接线设计 (7)6.1主接线概念 (7)6.2在选择主接线时的设计依据 (7)6.3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8)6.4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8)6.5两种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8)6.6电力主接线设计小结 (9)6.7主接线图 (9)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 (10)7.1绘制计算电路图 (10)7.2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10)7.3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0)7.4计算短路电流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1)7.4.1 k-1点(10.5KV侧) (11)7.4.2 k-2点(0.4KV侧) (11)7.5计算结果 (11)第八章高压设备选择 (12)8.1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2)8.2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12)8.3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13)第九章结论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原始资料1.1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持续时间为6h。

该机械厂拥有铸造车间,锻压车间,金工车间,工具车间,电镀车间,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机修车间,锅炉房,仓库和生活区。

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_4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_4

本科生课程设计课程:工厂供电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2级本(1)班学号:**********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4/12/26前言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和深远的影响。

所以,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是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及频率质量的要求。

(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1.设计要求根据金工车间的各个电器设备铭牌,以及运行的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稳定运行的规定,合理的选择母线以及各个电气设备的绝缘,熔断器型号,合理分析,最终按要求写出设计报告,以及低电压配电线路图纸。

2.设计的依据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金工车间电气设备:机床共12台其中2台万能外圆磨机床各15kW,1台摇臂车床7.3kW,1台立式车床8.7kW,4台万能升降台机床各16.5kW,4台卧轴矩台各6kW,14个风扇各0.38kW,35盏灯各0.105kW。

3.设计的任务(1)计算负荷(2)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3)熔断器的选择(4)完成金工车间的电气安装接线图3.1计算负荷的方法需要系数法,是把用电设备的总设备容量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的一种简便方法。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1607131、1607132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1607131、1607132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607131、1607132(电气技术方向)一、目的和要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体任务的供配电一次系统。

通过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熟悉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任务,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用途,掌握中小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了解变电所电气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以及电气主接线的绘制方法,学会查阅供配电设计手册、设备手册的方法,树立工程观念,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完成供配电系统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设计任务附后)。

三、基本要求:(1)掌握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2)根据所给定设计任务,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完成变配电系统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任务,写出设计说明书。

(3)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绘出供配电系统一次系统设计图样。

(4)提交的设计报告内容充实、方案合理、图纸齐全。

撰写格式符合相关要求。

四、进度安排五、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用纸一律采用A4纸。

上下边距为2.2cm,左边距3.0cm(留装订线),右边距为 2.0cm。

设计报告封面必须统一。

内容包括评分表、封面、目录、正文、收获、参考文献等(并按此顺序装订)。

六、设计参考资料[1] 刘燕. 供配电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 任元会.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M]. 3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3] 刘笙. 电气工程基础 [M].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 许继继电保护装置说明书许继集团技术资料[5] 弋东方.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6] 刘宝林. 电气规程规范及标准大全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7] 余建明,同向前,苏文成. 供电技术 [M]. 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翁双安. 供配电工程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供配电设计规范 [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10] 刘介才主编. 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1] 刘介才主编. 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2] 刘介才主编. 工厂供用电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七、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表现、报告及设计答辩三个方面成绩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5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电1201-4 学生姓名:张桂芳指导教师(签名):杜立强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制药厂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是在《供电技术》课程学完结束后的一次教学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围绕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业供电系统和建筑供电系统电气部分设计计算能力,包括供电系统设计计算能力和电力设备选择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供电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平。

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供电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1、设计依据1)电源和环境条件:由石家庄热电集团热电四厂10KV双回路供电,正常情况下,一路工作,一路备用。

热电四厂10kv 出线母线短路容量为200MVA,该路线路长为:架空线采用高压架空绝缘线LYJ—3ⅹ150mm2,o长度1.2km,引至厂区北边,然后换用YJLV型高压交22联聚乙烯电缆直埋至高压配电室内。

热电四厂10kV 母线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整定为1.2秒。

酵母生产厂变电所内设有两台变压器,容量待选。

2)其它条件石家庄供电局要求在10KV电源进线处装设计量电费的专用仪表,要求厂总负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2。

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

总配电所周围无严重粉尘和腐蚀性气体。

3)负荷资料序号用电单位名称设备容量需要系数KX功率因数cosφ计算系数tgφ工作(KW)备用(KW)1 制冷站13320.80.80.752 空压站380 0.80.80.753 干燥55 0.80.80.754 压榨成型150.750.750.885 真空包装400.750.750.886 搅拌14.50.750.750.887 水泵房及水处理900.750.750.888 真空过滤300.70.750.88教研室主任(签字)摘要供电系统要很好的为工业和生活服务,切实保证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的要求,并做好节能工作,达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基本要求。

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

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某制药厂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

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短路计算采用标幺值法。

根据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主接线方式等。

一、负荷计算及负荷分级1、负荷分级:所有用电设备只有制冷站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因此二级负荷属于重要负荷,要求有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

2、负荷计算:(1)、制冷站:P=d k*1e P=)1(30Q=)1(30P*tanΦ=)1(30(2)、空压站:P=d k*2e P=304kW30)2(Q=)2(30P*tanΦ=228kvar)2(30(3)、干燥:P=d k*3e P=44kW30)3()3(30Q =)3(30P *tan Φ=33kvar (4)、压榨成型:)4(30P =d k *4e P = )4(30Q =)4(30P *tan Φ= (5)、真空包装:)5(30P =d k *5e P =30kW )5(30Q =)5(30P *tan Φ= (6)、搅拌:)6(30P =d k *6e P = )6(30Q =)6(30P *tan Φ= (7)、水泵房及水处理:)7(30P =d k *7e P = )7(30Q =)7(30P *tan Φ= (8)、真空过滤:)8(30P =d k *8e P =21kW )8(30Q =)8(30P *tan Φ= (9)、酵母离心:)9(30P =d k *9e P = )9(30Q =)9(30P *tan Φ= (10)、实验室:)10(30P =d k *10e P =12kW )10(30Q =)10(30P *tan Φ= (11)、照明:)11(30P =d k *11e P = )11(30Q =)11(30P *tan Φ= (12)、办公楼:)12(30P =d k *12e P =24kW )12(30Q =)12(30P *tan Φ= (13)、宿舍楼:)13(30P =d k *13e P =60kW )13(30Q =)13(30P *tan Φ= (14)、总的计算负荷:30P =*(+304+44++30+++21++12++24+60)=*==*(+228+33++++++++ ++)=*=30S =)(230230Q P += 30I =30S /(3N U )=3078Acos Φ=30P /30S =二、无功功率补偿及变压器台数、数量的选择1、无功功率补偿:对于室内变压器,由于散热条件比较差,一般变压器的出风口和进风口间大约有15℃的温差,从而使处在室内的变压器温度比处在户外的变压器温度高出大约8℃,因此户内变压器的实际容量较计算容量减少8%。

此外,根据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把功率因数提高。

,而要想把10kV (高压侧),而且考虑到变压器无功功率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取功率因数cos Φ=。

需补偿无功容量:=c Q av P [tan()-tan()]=×=补偿后无功容量:')(30低Q =30Q -C Q == ')(30低S =2'30230Q P +=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Δt P =')(30低S =×= Δt Q =')(30低S =×= 变电所高压侧的计算负荷:)(30高P =)(30低P +Δt P =+=)(30高Q =')(30低Q +Δt Q =+= 30Q(高)30S =2(302)(30高)高Q P +=224.6641592.9+= (高)30I =1303N U S 高==⨯5.1031725.9补偿后高压侧的功率因数: cos 高Φ=)(30)(30高高S P =1725.91592.9=> 故符合要求。

2、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选择依据:(1)、只装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T N S .≥30S 式中:T N 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30S —变电所总的计算负荷。

(2)、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每台变压器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T N S .≥30S (Ⅰ+Ⅱ) (2) T N S .=(~)30S式中 T N S .——任一台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30S —变电所总的计算负荷。

(3)、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上限:单台容量一般不宜大于1000KVA (或1250KVA ),若负荷较大且集中,也可选用2000KVA 以下的变压器。

(4)、适当考虑发展应考虑5~10年的发展,留有余地。

(5)、变压器最佳负荷率:负荷率=计算负荷/变压器容量 X100%损失率=变压器损耗/变压器输入功率 X100% 当负荷率为50%~60%时,变压器损失率最小。

考虑到投资和发展需要,变压器容量要留有15%余量,所以 综合考虑变压器负荷率在80%左右较合理。

额定容量计算:T N S .=(~)(高)30S =(×~×)=(~)(根据高压侧计算负荷进行计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初步选择两台9S -1250/10型变压器。

考虑到电力变压器额定容量,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室外安装时,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连续输出的最大视在功率,又因为变压器安装地点年平均气温不等于20℃时,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变压器容量相应减少1%,因此室内变压器的实际容量为:T S =[1-(av θ-20)/]*T N S .=()*1250=<'30S =而且要考虑到5到10年的发展空间,所以应选用更大容量的变压器。

当选用9S -1600/10型变压器时:T S =*=>(~)(高)30S =(~) 所以最终选择2×9S -1600/10型变压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3、变压器连接组别的选择:本次设计变压器连接组别选择为Dyn11,因为此连接组别有如下优点: ①可以抑制3n 次的高次谐波。

对于3n 次谐波的激磁电流,在Δ接线的一次绕组内形成环流,不会注入到公共的高压电网中去。

② Dyn11型变压器零序阻抗小,有利于低压单相接地故障的切除。

( Dyn11:X0∑=X1; Yyn0:X0∑=X1+X μ0)③承受单相不平衡负荷的能力强。

Dyn11连接的变压器中性线电流允许达到相线电流的75%以上,Yyn0连接的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相线电流的25%。

三、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电气主接线是指由各种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母线、电力电缆或导线、移相电容器、避雷器等电气设备依照一定次序,相连接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变电所常用主接线包括: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桥形接线等。

发电厂和变电站主接线应该满足一下基本要求:1、运行的可靠性;2、有一定的灵活性;3、操作简单、方便;4、经济上合理;5、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1)接线:这种接线方式引入线有两条回路,母线分成二段,即Ⅰ段和Ⅱ段。

每一回路连到一段母线上,并把引出线均分到每段母线上。

两段母线用隔离开关、断路器等开关电器连接形成单母线分段接线。

(2)特点:单母线分段便于分段检修母线,减小母线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适用范围母线可分段运行,也可不分段运行。

这种接线适用于双电源进线的比较重要的负荷,电压为6~10kV级。

方案二:双母线接线(1)接线特点:两段母线互为备用(2)运行方式:①两组母线分列运行,其中一组母线运行,一组母线备用,即两组母线互为运行或备用状态。

②两组母线并列运行:两组母线同时并列运行,但互为备用。

(3)适用范围:由于双母线两组互为备用,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主结线工作的灵活性。

双母线接线一般用在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一级负荷,如大型工业企业总降压变电所的35~110kV母线系统中,或有重要高压负荷或有自备发电厂的6 ~10kV母线系统。

根据本次课程设计要求10KV双回路供电,正常情况下,一路工作,一路备用,且所有用电设备只有制冷站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通过比较,方案一比方案二更适合,即选择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次设计主接线方案具体如下:两路进线、高压侧单母线分段、两台主变压器、低压侧单母线分段的变电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