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反拨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反拨效应研究
作者:叶丝安然陈笑念孙晓明张嘉欣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5年第12期
为了更好地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使其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考试从2011年开始增加了听说考试,分值比例占高考英语总成绩(满分150分)的10%。

作为大规模高风险测试(Large-scale High-stakes Test)的必考项目之一,其影响对提高语言测试效度、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测试对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反拨效应(backwash or washback effect)。

反拨效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本文通过对比教师和学生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探究高考听说考试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假设
本研究参考了Hughes(1989)的反拨效应理论和王建生(2010)四级考试新题型的研究假设,并结合听说考试的实际,提出了以下3个假设:(1)听说考试影响教师的认识和态度,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2)听说考试影响学生的认识和态度,进而影响其学习行为;(3)听说考试对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产生的反拨效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2.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涉及面广泛,分别来自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佛山市、湛江市的15所高中,笔者根据学校等级的划分(省重点/市重点、区重点、县城普通中学),在每个城市分别选取了3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

每所中学随机选1名英语教师,共15名,以及参加2015年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1326名学生。

所有研究对象均参与了问卷调查,另有15名英语教师以及45名学生参与了深度访谈。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综合了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搜集数据。

笔者先行设计了3份课堂观察表,分别从教师、学生和课程三个维度对课堂进行观察。

另外,笔者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问卷题项类型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五度量表和开放性问题。

问卷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从师生对听说考试的了解程度、对听说教学的态度、对听说考试的态度3大维度进行测量。

深度访谈属半结构式访谈,旨在了解师生的备考过程、心得以及在听说教学上遇到的困难。

(具体问卷内容略)
二、结果与讨论
1.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笔者选取了深圳一所省重点学校、广州一所市重点学校和湛江一所县城普通中学的1个自然班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个班级,学生参与人数达161人。

研究时间始于高三第一学期,止于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详情见表1。

研究发现,听说训练课主要以课堂教学和上机训练两种形式展开,教学设备的差别给受访学校带来了不同的反拨效应。

如表1所示,除了湛江一所县城普通中学的上机训练课时比课堂教学略多两节外,深圳和广州受访学校的上机训练课时远比课堂教学多,分别多出8、9个课时。

据了解,两校学生的上机训练频率随着考试的临近日益提高。

然而,湛江一县城普通中学仅有7次上机机会(包括两次市模拟考)。

该校老师说:“我们年级有16个班,学校仅有1个机房,还需承担高一高二的电脑课任务,上一次听说课很困难。


另外,听说训练缺乏常规的教学设计且形式较单一。

三所学校并没有将听说训练穿插于常规教学当中,而是大部分集中在模拟考试前的突击备战。

课堂教学集中于听说考试专题训练、模拟考试及结果分析。

形式大多为“教师播放模拟试题——让个别学生现场作答——点评个别学生表现——讲解各大题答题技巧”。

其中,教师话语占据近半或过半比例,学生开口机会较少。

上机训练课中,大多数时间由学生自由操练,较少有教师现场指导。

在深圳、广州的受访学校中均未发现教师指导行为,湛江受访学校的老师偶尔在训练结束前十分钟进行答疑。

部分学生反映难以坚持长达40分钟的训练,感觉效率低下,希望教师能给予必要的指导。

2. 问卷与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1)对听说考试的了解程度
师生对听说考试的了解程度较高,具有正面的反拨效应。

其中,教师对考试的了解程度总体比学生高,大部分教师表示对考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学生在考试内容和题型上了解较多,但对考试各部分的时间分配(24.10%)、分数分配(16.74%)和评分标准(25.59%)表示不确定。

另外,有13.33%的教师和19.48%的学生不太了解评分标准,认为评卷标准不统一,主观性较强。

(2)对听说教学的态度
研究发现,听说考试对师生在教学的态度上均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且存在一定差异性。

13.33%的教师认为听说考试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了动力,有6.67%的教师认为听说考试带来了压力或认为既无压力也无动力,认为听说考试带来的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的老师高达73.33%。

学生方面,10.33%的学生认为听说考试给自己带来动力,23.32%的学生则认为听说考试给自己造成较大的压力,15.73%的学生认为既无压力也无动力,50.63%的学生认为听说考试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另外,全体师生均表示非常重视或较重视听说考试。

其中,80%的教师认为学校比改革前更重视听说训练,教师B反映“高一高二的备课组也积极投入到听说教学中,买了相应的教材进行练习了并安排了上机练习课表,甚至将听说考试纳入英语期末考试中。


当被问及现代社会中是听说还是读写更重要时,受访的45位学生中有75.56% 的学生表示听说更重要,8.89%的学生认为读写更重要,15.56%的学生认为听说读写同等重要。

可见,听说考试对师生们的学习观念产生了正面的反拨效应。

基于这种认识,93.33%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是有必要开设听说训练课,且倾向于大部分学生练(53.33%)或是讲、练各一半(40.00%)的教学方式;学生则认为有必要(47.73 %)甚至是非常有必要(28.87%)开设听说训练课,并主张讲、练各一半(60.56%)或是大部分学生练(21.60%)。

(3)对听说考试的态度
师生普遍认为听说考试带来了较大的正面反拨效应,且教师对听说考试的评价更高,个体差异也较学生低。

有相当比例的师生认为“听说考试有利于教学改革”“更好地选拔人才”。

在受访的15位教师中,有14位教师表示更倾向于现行的听说考试,认为有必要继续实行。

其中,教师B认为“听说能力的培养要从高一抓起,甚至从小学初中抓起。

因为听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好的,需要漫长的教学过程”。

教师C则建议将听说考试分值提高到25分,以引起更多的重视。

但是,师生对听说考试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说法认可度较低。

教师D解释“由于学习任务重,听说的交际性训练不多,大多是比较枯燥的上机训练,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听说考试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的听说水平”一项上,师生对听说考试的信度持怀疑态度。

在半开放式访谈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备考策略深受教学行为的影响。

近7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并有77.46%的学生表示一般情况下能认真完成老师要求的听说训练。

本研究还对比分析了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中的5项练习(上机训练、语音语调纠正、翻译练习、速记练习、常见素材积累)的频率,并对该频率进行了排序。

结果发现大多数练习的排序具有一致性,印证了听说考试对教学行为产生的反拨效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有12位教师承认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或没有考虑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否被大多数学生接受。

因此,学生行为对教学行为的反拨效应有限。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表明,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对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反拨效应。

总体而言,听说考试对师生均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反拨效应,主要表现为积极地影响了教师对听说教学的态度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对听说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行为。

听说考试同样带来了负面的反拨效应,具体体现在评卷的客观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方面。

听说考试对教学行为产生的反拨效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但以教学行为对学习行为的反拨效应为主。

为了进一步提高听说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降低其负面反拨效应,以下建议值得我们尝试:
1. 促进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建设
调查发现,高达80.00%的教师和67.92%的学生认为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降低了考试的公平性。

20.00%的教师对教学设施建设感到不满意,希望学校或教育部门大力开发多媒体资源,降低改革对欠发达地区学生的负面反拨效应。

此外,还应加强对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英语教师的师资培训,以进一步促进教学资源公平。

2. 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听说训练课主要以反复操练为主,学生处于被动输入的状态。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导,观察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否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借鉴示范性学校的做法,如举办英语戏剧大赛、英语义卖活动、英语讲座、英语演讲和英语配音大赛,让学生浸泡在一个良好的英语听说氛围中。

3. 进一步完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提高听说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1)提高题目设置的科学性。

有些Part B的视频中人物口型与音频配对不上,电影中场景设置与听力内容无关,对学生易造成干扰。

建议规范出题资源,提高试题内容效度。

(2)统一试题难度。

建议对每套试题提前进行试测,缩小难度差距。

(3)完善施考环境。

采用隔音效果好的隔板,对监考老师进行考前培训,以减少舞弊现
象。

(4)细化和统一评分标准。

让标准答案多样化,尽可能包含更多的可能性答案,并采取多人阅卷、重复阅卷的评卷方式降低评卷的主观性。

以上是笔者针对本次调查结果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该调查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受调查样本集中于珠三角经济较发达地区,缺乏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深入了解;调查只涉及高三英语教学,不涉及整个中学阶段。

这些均是本研究的局限,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加以克服。

责任编辑魏文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