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6高一上·湖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 .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
C . 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 . 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2. (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 . NaHCO3
B . FeSO4
C . Ca(ClO)2
D . NaHSO4
3.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 . 用蒸馏水将pH试纸先润湿,可用于检验氨气
C . 可用瓷坩埚熔化各种钠的化合物
D . 某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4. (2分) (2016高三上·廊坊期末) 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 . 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 . 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 . 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5. (2分)某学习小组做电浮选凝聚法净化污水的实验时,同学们发表了如下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两个电极都可选用Fe片
B . 电源电极接反时仍能产生一定净水效果
C . 反应中产生的H2会将Fe3+还原成Fe2+
D . 电浮选凝聚法用于工业污水处理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爆炸
6. (2分)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将水加热到90℃,pH不变
B . 向水中加入CH3COONa固体,pH变小
C .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Kw变大
D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Kw不变
7. (2分) (2016高二下·黔南期末) 电化学降解NO3﹣可治理硝酸盐的污染,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通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
B . 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
C . 通电时,H+由左至右通过质子交换膜
D . 通电时,Pt电极的质量几乎不变
8. (2分) (2017高二下·新津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 ,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C . 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弱电解质本身有关,与其它外部因素无关
D . 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H+)+c(Na+)=c(OH﹣)+c(HS﹣)+c(S2﹣)
9. (2分)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Ba(OH)2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 10:1
B . 5:1
C . 1:1
D . 1:10
10. (2分)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1 mol·L-1食盐水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电键K与N连接,铁被保护不会腐蚀
B . 若电键K与N连接,正极反应式是4OH- -4e-=2H2O+O2↑
C . 若电键K与M连接,将石墨棒换成铜棒,铁棒上立即有铜生成
D . 若电键K与M连接,当两极共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生成了1 molNaOH
11. (2分)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B .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
C . 腐蚀过程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 . 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发生吸氧腐蚀
12.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锌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
扣式可充电电
池组成示意图如下。
可以在晶体中可逆地嵌入和脱除,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放电时不锈钢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
C . 充电时电池正极上的反应为:
D . 充电时锌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13.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0.1 mol/L 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
B .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C . 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 -) >c(H+)
D . 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 c(NH3·H2O)增大
14. (2分)0.1 mol•L-1 KHS溶液中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 . c(K +)+c(H+)= c(OH-)+ c(HS-)+2 c(S2-)
B . c(K+)> c(HS-)> c(OH-)> c(S2-)> c(H+)
C . c(HS-)+ c(S2-)+ c(H2S)= 0.1 mol•L-1
D . c(K+)> c(HS-)> c(OH-)> c(H2S)> c(H+)
15.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厨房垃圾发酵液可通过电渗析法处理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一表示乳酸根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交换膜Ⅰ为阴离子交换膜,A-从浓缩室通过向阳极移动
B . 交换膜II为阳离子交换膜,H+从浓缩室通过向阴极移动
C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D . 400mL0.1mol·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到0.6mol·L-1 ,则阴极上产生的H2的体积为
4.48L
16. (2分)常温下,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 .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 .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D .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17. (2分) (2019高二上·罗庄月考) 下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液滴定氢氧化钠
溶液
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便立刻读
数
测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
大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
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
CO32-水解引起的
C 室温下分别测定NaClO溶液、CH3COONa溶液的
pH
前者大酸性:HClO>CH3COOH
D NaH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均呈碱性
A . A
B . B
C . C
D . D
18. (2分)(2019·静安模拟) 对下图所示的钢铁电化学保护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A . 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 . 钢闸门失去电子
C . 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
D . 电子从阴极经海水流向阳极
二、填空题 (共2题;共34分)
19. (16分) (2019高三上·济宁期末)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
义。
(1) 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
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
(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2) 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
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
(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3) 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和在两种温度下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已知图1所示反应每消耗1mol H2,热量变化是16.3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1________K2(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若此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3个H—H断裂
③一定比例的合成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12小时,体系中甲醇的产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当温度为470K时,图中P点________(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490K之后,甲醇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 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和在两种温度下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已知图1所示反应每消耗1mol H2,热量变化是16.3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1________K2(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若此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3个H—H断裂
③一定比例的合成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12小时,体系中甲醇的产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当温度为470K时,图中P点________(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490K之后,甲醇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5)用二氧化碳可合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
常温常压下以纳米二氧化钛膜为工作电极,电解CO2,可制得LDPE,可能的机理如下图3所示。
则过程I中阴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工业上生产1.4×104g的LDP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6)用二氧化碳可合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
常温常压下以纳米二氧化钛膜为工作电极,电解CO2,可制得LDPE,可能的机理如下图3所示。
则过程I中阴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工业上生产1.4×104g的LDP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0. (18分) (2019高三上·长春期末) 研究碳、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NO NO2 N2
已知:NO(g)+O3(g)=NO2(g)+O2(g) ΔH=-200.9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6.2 kJ·mol-1
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NO NO2 N2
已知:NO(g)+O3(g)=NO2(g)+O2(g) ΔH=-200.9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6.2 kJ·mol-1
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2CO(g)=2C(s)+O2(g) ΔH>0,请你分析该设想能否实现?________(填“能”或“否”),依据是________。
(4)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2CO(g)=2C(s)+O2(g) ΔH>0,请你分析该设想能否实现?________(填“能”或“否”),依据是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可与粉末状的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酸钠。
已知常温时,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70×10-4。
①甲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②向20 mL 0.1 mol·L-1的甲酸钠溶液中滴加10 mL 0.1 mol·L-1的盐酸,混合液呈____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6)一定条件下,CO可与粉末状的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酸钠。
已知常温时,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70×10-4。
①甲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②向20 mL 0.1 mol·L-1的甲酸钠溶液中滴加10 mL 0.1 mol·L-1的盐酸,混合液呈____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7)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 0 mol NO和2.030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温度固体活性炭/mol NO/mol A/mol B/mol
200 ℃ 2.0000.040 00.030 00.030 0
335 ℃ 2.0050.050 00.025 00.025 0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 ℃时,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 mol NO,再次平衡后,NO的百分含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计算反应在335 ℃时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8)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 0 mol NO和2.030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温度固体活性炭/mol NO/mol A/mol B/mol
200 ℃ 2.0000.040 00.030 00.030 0
335 ℃ 2.0050.050 00.025 00.025 0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 ℃时,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 mol NO,再次平衡后,NO的百分含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计算反应在335 ℃时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1题;共9分)
21. (9分) (2018高二上·安平期中)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 . 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 . 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 . 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________。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D”)________导出。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8分)
22. (8分) (2019高三上·南昌月考) 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剧毒物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一旦泄露需要及时处理,一般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1)Ⅰ.已知: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氰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水解生成氰化氢。
CN-中C元素显+2价,N元素显-3价,则非金属性N________C (填“>”“<”或“=”),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
(2) NaCN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Ⅱ.硫代硫酸钠的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________(填“NaOH溶液”、“水”、“CCl4”中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5)(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
②Ag++2CN-=[Ag(CN)2]-,Ag++I-=AgI↓,AgI 呈黄色,且 CN-优先与 Ag+反应。
实验如下:取20.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10-4mol/L 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1.50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_。
②处理后的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________;(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答案:略
15-1、
16-1、
17-1、
18-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34分)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三、综合题 (共1题;共9分) 21-1、答案:略
21-2、答案:略
21-3、答案:略
21-4、答案:略
四、实验题 (共1题;共8分)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