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沿革论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构建(二)

合集下载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培训课程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培训课程

1 / 1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一)按照法律规范的渊源划分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由有关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点性法规)、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成。

1、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常以国家主席令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一般以法、决议、决定、条例、方法、规定等为名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2、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通常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一般以条例、规定、方法、实施细则等为名称。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是招标投标领域的一部行政法规。

地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常以地点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一般使用条例、实施方法等名称,如《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3、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点政府规章 国务院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的部、委、局和具有行政治理职责的直属机构制定,通常以部委令的形式公布,一般使用方法、规定等名称。

如《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方法》(国家进展改革委等八部委令第2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方法》(建设部令第154号)等。

地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政府制定,通常以地点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公布,一般以规定、方法等为名称。

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01年第89号)。

4、行政规范性文件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派出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规定。

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4号),确实是依据《招标投标法》第7条的授权作出的有关职责分工的专项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则是为贯彻实施《招标投标法》,针对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七个方面作出的具体规定。

从历史沿革论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建立(一)

从历史沿革论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建立(一)
局有关处室 以及澳大利亚 S F 江 日报》 18 月 MC 刊登了《 荷花牌洗衣机对 旬 ,由云南省电力局咨询工程公 咨询组,94年 4月 1 18 3日评标结 外协外购件公开招标》招标取得 ,
司组 织 了一 次标 前会 议 ,并 分 三 束。 了相 当成 功 ,经济 效 益达 几百 万
方式转 变 。 11 武汉洗衣机厂采 购招 . 3

成 , 招 标 条件 、 术 规 范 、 计 含 技 设 图纸 三 卷 ,标 底 为 1 98 元 。 .5 亿 4
经 审查 ,报 价前 七 名 的投标 标 人 的投 标 文件 均符 合招 标文 件要 上世 纪八 十 年代
, ,
武 汉 洗衣
③ 意 大利某 联合 体 ,标 价 包合同。
98 万 元 。 20 ( )93年 1 5 18 1月 至 18 94年 4 , 月 评标 ; ① 18 年 1 93 1月 2 日 至 0
18 9 3年 1 2月 6日,第 一 阶 段评 审;
“ 布革 ” 幅度 地 降低 了工 鲁 大 程造 价 ,同 时也极 大地 推动 了我 国工 程建 设项 目管 理方 式 由计划 分配 方式 向市 场经 济 的招标 投标
批组织了现场踏勘 ,招标人发布
了 3次补 遗 ,我 国一家 公 司 因联
( )94年 4月 至 6月 , 6 18 定 元 ,引发 了国家体改委 、国家经
标; 委、 物资 部 的重视 。
合体问题被迫退出了投标。
( )93年 1 4 18 1月 8 日 , 开
18 年 4 1 94 月 7日, 招标人正
共有 来 自于 1 个 国家 的 3 个 承 人进 行 投标 澄清 ,三 名投 标人 主 大 学 ,并 于 18 年 1 月 与武 汉 3 2 92 0 包厂 商 ,其 中通过 资 格审 查 的承 动提 出了许 多优 惠条 件 。评标 工 大学 签署 了咨询 合 同

招投标法规体系解读

招投标法规体系解读

招投标法规体系解读招投标法规体系解读一、引言招投标法规是指供应商与采购方在进行招投标活动时需要遵守的法规和规定。

这些法规旨在确保招标过程公正、透明,并防止腐败行为出现。

在中国,招投标法规体系由多个法规组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等。

本文将对招投标法规体系进行解读。

二、招标法规体系概述招投标法规体系是对招标投标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整理和规范,以保证公正、公平的招投标过程,并减少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

招标法规体系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中国招标投标领域的核心法规,于1999年实施。

它规定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招标方式的实施程序和要求,确保了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2. 招标投标实施办法《招标投标实施办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所作的具体规定和细化,为实施招标投标活动提供了操作指南。

其中包括了招标文件的编制、审核程序、评标办法、中标和投标人的权益保护等细节问题。

3. 相关规章制度和部门规定除了核心法规外,招投标法规体系还包括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和部门规定。

例如,中国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实施办法等,这些法规和规定对政府采购领域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规范。

三、核心法规解读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全文共分为八章七十四条,包括招标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招标方式、参与人员、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评标和定标、合同签订和履行、监督和处罚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进行了严格要求,以保证所有供应商在竞争中享有平等的机会。

2. 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解读《招标投标实施办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各章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例如,在招标文件编制方面,实施办法规定了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格式,包括投标截止日期、技术规格要求、评标标准等等。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摘要:本文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理论基础谈起,阐述了我国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法律制度框架体系,提出我国当前亟须通过制定《招标投标法实施细则》、完善与招投标代理相关的立法、建立统一的诚信法规体系来完善我国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法律法规;完善招标投标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由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指建设工程招标人发出工程招标的表示,然后各投标人分别提出其条件实行公平竞争,招标人选择其中最优者中标,与之订立合同的法律行为。

①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它在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及其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一、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理论基础(一)招标投标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招标投标是随着期货交易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

期货交易是通过讨价还价,达成契约之后,约定一定时期实行交割的一种买卖方式。

它的出现,客观上要求交易成立之前的洽谈具有广泛性,交易成立之后的契约具有约束性,这就促使了招标投标的产生。

招标投标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存在一种商品交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招标投标制度是为保证交易正常进行,体现并维护招标投标双方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并,督促投标人负起经济责任,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管理制度。

招标投标制度发挥作用有两个前提:一是招标人具有市场属性,即招标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采购成本最小化,具有选择报价最低的承包商或供应商的积极性;二是投标人严格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保证报价是充分竞争下进行的。

在市场经济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或政府指定的有关机构的采购开支主要来源于法人和公民的税赋和捐赠,必须以一种特别的采购方式来促进采购尽量节省开支,最大限度地透明、公开和公正,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并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经过近30年的实践,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招标投标市场不断扩大。

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探索初创期这一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979年至199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招标投标作为一种竞争性市场交易方式,缺乏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经济体制条件。

198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提出对一些合适的工程建设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

随后,吉林省和深圳市于1981年开始工程招标投标试点。

1982年,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按世界银行规定进行项目管理的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发展。

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出台《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

8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党中央有关体制改革精神,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明确,推行招标投标制度的体制性障碍有所缓解。

这一阶段的招标投标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原则初步确立,但未能有效落实。

受当时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限制,招标投标的市场交易属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招标工作大多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有的部门甚至规定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和标底编制,以及中标人的确定等重要事项,都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二是招标领域逐步扩大,但进展很不平衡。

招标投标制度由最初的建筑行业,逐步扩大到铁路、公路、水运、水电、广电等专业工程;由最初的建筑安装项目,逐步扩大到勘察设计、工程设备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由工程招标逐步扩大到机电设备、科研项目、土地出让、企业租赁和承包经营权转让。

但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强制招标范围,不同行业之间招标投标活动开展很不平衡。

三是相关规定涉及面广,但过于简略。

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没有规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的适用范围和标准,在允许议标的情况下,招标很容易流于形式;在评标方面,缺乏基本的评标程序,也没有规定具体评标标准,在招标领导小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择优选择的目标。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简版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简版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1. 引言招投标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向社会发布采购需求,通过公开征集、评审和选择,确定供应商,并签订合同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招投标制度的完善和法律规范的建立对于促进公平竞争、提高采购效率和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招投标发展历程以及法的层级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招投标法律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并探讨其法的层级结构。

2. 招投标发展历程招投标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最早源于英国的招标法。

19世纪末,招投标制度逐渐传入美国和欧洲大陆,并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推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也积极引入和适应国际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国情的招投标制度。

中国的招投标制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初期试点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我国在一些开放城市试点引入招投标,逐步建立起一些基本的招投标制度。

- 法律规范化阶段: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我国开始制定一系列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首次确立了政府招投标采购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加入国际组织阶段: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我国积极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并按照国际惯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招投标制度。

- 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代至今,我国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招投标制度改革举措,包括简化招标流程、加强监管与公开透明等,进一步提高了招投标的效率和透明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我国的招投标制度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为公平竞争和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法的层级结构为了确保招投标制度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招投标活动进行规范。

这些法律法规的层级结构主要可以分为:- 宪法层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招投标活动具有整体性的法律约束力。

- 法律层级:国家制定的招投标法和相关法律,如《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对招投标活动进行具体细化和规范。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一、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二、招投标的概念与起源2.1 招标的定义与特点2.2 投标的定义与特点2.3 招投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2.3.1 古代招投标制度的形成2.3.2 现代招投标制度的兴起三、招投标法的层级3.1 国家层面的法律与文件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3.2 地方层面的法规与规定3.2.1 省级行政区招投标管理规定 3.2.2 市级行政区招投标管理规定 3.2.3 县级行政区招投标管理规定 3.3 企业层面的规章与制度3.3.1 企业招投标管理制度3.3.2 企业供应商评价制度3.3.3 企业招投标风险防控政策四、招投标法律条款解析4.1 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发布4.1.1 投标文件的内容要求4.1.2 投标人资格条件的确定4.1.3 招标文件的公告与发布4.2 投标人的选择与评审4.2.1 投标报价的解析与评审4.2.2 综合评标与中标候选人确定 4.2.3 投标人资格的审查与核实4.3 中标合同的签订与履行4.3.1 中标文件的起草与审查4.3.2 中标合同的签订流程4.3.3 中标合同的履行与变更4.4 审计与监督管理4.4.1 招投标活动的审计流程4.4.2 招投标活动的监督与管理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5.2 投标报价表格样例5.3 中标合同示范文本六、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招标:指招募供应商或承包商参与有关项目的投标活动。

6.2 投标:指供应商或承包商向招标方提供报价和相关资料的行为。

6.3 招标投标法:指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法律法规。

6.4 采购法:指规范采购活动的法律法规。

6.5 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指具体规定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的法规文件。

注意: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会根据需要略微改变有关数字和具体内容。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1]简版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1]简版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一、引言招投标是指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公开发出采购需求,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供应商的过程。

招投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公平竞争、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招投标制度的历程出发,探讨其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层级。

二、招投标发展历程1. 古代的招投标招投标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和信息流通受限,大规模的招投标活动并不常见。

然而,在一些重要工程、军事或皇家建设项目中,也会出现有限的竞争和选拔供应商的过程。

这些过程主要由国家机构或统治者直接进行,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2. 现代招投标的起初现代招投标制度起源于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使得大规模的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可能。

随之而来的是对供应商的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对公平竞争的呼声。

于是,各国开始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招投标活动,以保证采购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招投标发展的关键节点招投标制度在20世纪经历了几个关键节点的发展。

在第一个关键节点,许多国家开始制定相关的招投标法律,确立竞争原则、公开程序和注重资质评估等基本原则。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招投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了其效率。

此后,招投标市场的开放和国际标准的应用成为发展的趋势。

4. 国际招投标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招投标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各国的招投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因此,国际招投标标准的制定成为保障公平竞争和促进国际采购合作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GPA)、国际采购贸易协定(ITPA)以及国际商会(ICC)等组织制定的招投标规则和标准。

三、招投标法的层级1. 国际层级在国际层面,招投标法律和规定的层级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GPA)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规则与标准。

GPA是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一个协议,旨在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开放市场。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

招投标发展历程与法的层级
招投标制度的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起
始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招投标采取单纯的价格
竞争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招投标制度逐步加强了法
治化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招投标规则,不断完善招投标法律制度,提高了招投标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使招投标制度逐步走向科学化和
规范化。

法律层级是衡量法律发展的重要指标,招投标法律的发展也呈
现出层级逐步提高的特点。

首先,国家对招投标制度的管理立法首
先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对招标、招商引资合同等
方面的规定逐步增强。

随后,国家出台了《招标投标法》和《政府
采购法》,为招投标制度在政府采购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规范化提供
了法律保障。

此外,国家还针对招投标领域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制
定了相关修订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以上是招投标法律层级发展的一个大致历程,但招投标法律的
发展始终没有止境,应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制度完善
的不断推进,招投标法律层级也必将不断完善。

同时,招投标法律
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公共财产和公共利益,维护企业、消费者、政府
等各利益方的公正权益,提高招投标制度的透明度和规范化,让招
投标制度成为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招投标制度的起源(精)

招投标制度的起源(精)

招投标制度的起源(精)招投标制度的起源(精)招投标制度是指国家、企事业单位对需采购的商品、工程和服务进行询价、比较、选择和议定合同的一种制度。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贸易和建筑工程活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招投标制度体系。

本文将从历史、现代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详细介绍招投标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招投标制度的历史起源1.1 古代贸易与建筑招标1.1.1 古代贸易的招购方式1.1.2 古代建筑工程的招标方式1.2 近代招投标的发展1.2.1 工业革命对招投标的影响1.2.2 招投标制度规范的出现1.2.3 国际招投标的兴起与发展第二章:现代招投标制度的体系2.1 招标范畴的划分2.1.1 商品招标2.1.2 工程招标2.1.3 服务招标2.2 招标程序和流程2.2.1 招标公告发布与招标文件编制2.2.2 投标人资格审查与投标文件递交2.2.3 开标和评标2.2.4 中标结果公示与合同签订2.3 监督与管理机制2.3.1 监督与指导2.3.2 第三方监督与评估2.3.3 冲突解决与争议纠纷机制第三章:招投标法律法规3.1 《招投标法》的起源和发展3.2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3.2.1 采购法规定的招标程序3.2.2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解读3.2.3 服务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解读附件:附件一:典型招标公告范本附件二:招标文件编制指南附件三:评标办法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是指国家、企事业单位对需采购的商品、工程和服务进行询价、比较、选择和议定合同的一种制度。

2.招标范畴:招标范畴是指招投标制度适用的范围和领域,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分为商品招标、工程招标和服务招标。

3.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是招标人在进行招投标活动之前,通过媒体或其他途径向公众公开发布的文书,用于邀请投标人参与投标。

4.开标和评标:开标是指招标人和相关人员公开揭开投标文件的密封封面并进行核实、记录的过程。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是指全部现行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从法律规范的渊源和相关内容而言,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可以分为:(1)按照法律规范的渊源划分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由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成。

1)法律。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常以国家主席令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一般以法、决议、决定、条例、办法、规定等为名称。

如《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等。

2)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通常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一般以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为名称。

如《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是与《招标投标法》配套的一部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常以地方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一般使用条例、实施办法等名称,如《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3)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国务院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的部、委、局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直属机构制定,通常以部委令的形式公布,一般以办法、规定等为名称。

如《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令第154号)等。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及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政府制定,通常以地方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一般以规定、办法等为名称。

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01年第89号)。

4)行政规范性文件。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派出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规定。

中国招投标的前世今生

中国招投标的前世今生

中国招投标的前世今生招投标是政府采购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公开、透明的竞争方式。

在中国,招投标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本文将从中国招投标的历史演变、现行制度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

历史演变招投标制度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业社会,当时的招标更多地是指商业交易过程中的竞价竞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19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引进了招投标制度,逐步建立起现代的招投标体系。

1994年,《招标投标法》正式颁布实施,成为中国招投标制度的法律基础。

现行制度中国的招投标制度主要包括公告、报名、筛选、招标文件获取、投标、资格审查、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等环节。

招标过程要求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并对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督。

此外,为了提高招投标的效率和质量,中国还建立了电子招标投标平台,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存在问题然而,中国招投标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公平公正性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的情况,导致招投标违法乱纪。

其次是程序复杂、冗长,增加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成本和负担。

再者是信息不对称,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在招投标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和大型企业竞争。

未来展望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需进一步加大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提高招投标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加强信息披露,并建立健全的不良行为追责机制。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府与企业的互相监督与合作,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结语招投标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促进企业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招投标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行制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招投标制度会不断健全完善,为建设法治化、透明化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以上是对中国招投标的前世今生的简要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对该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史

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历史

从我国建设史上可以看出,招标投标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旧中国及解放初期早在19世纪初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招标投标制度,主要用于土建方面。

旧中国由于外国资本的入侵,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工程招标投标成为当时土建方面的主要方式,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2.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由于中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一体制下,政府部门、公有企业及其相关的公共部门,基础建设和采购任务都由主管部门用指令计划下达,企业经营活动由主管部门安排,招标投标一度被中止了。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现在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心工作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战略,招标投标制度又开始恢复,并逐渐完善起来,大体也分三个阶段:(1)招标投标恢复实验阶段。

1980年国务院在《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文件中首次提出,为改革现行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对一些适宜于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方法。

1981年吉林省吉林市和经济特区深圳市率先试行工程招标投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个尝试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并揭开了我国招标投标的新篇章。

1983年6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要改变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的老办法,实行招标投标;1984年11月,国家计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范》,从此全面拉开了我国招标投标制度序幕。

(2)招标投标制度全面展开。

我国是从建筑业中建设工程开始进行招标投标试点,取得了试验成功以后,首先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全面推开招标投标制度,并在1992年12月30日,由建设部发布了《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关于完善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2011-07-08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十年来,在招投标领域发挥了基本法的指导作用。

然而,随着各项配套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与法内容之间的矛盾也日见突出,给《招标投标法》的贯彻实施造成了障碍,形成了在基本法的宗旨下,政出多门的现象。

作者希望通过本文揭示《招标投标法》与各层次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法律条款的矛盾点,并结合自身的体会提出解决建议,使《招标投标法》能够更好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招标投标法作用目的法律层次主要矛盾建议一、十年寒暑硕果累累招投标这一概念最早在中国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出现的时间是1980年10月17日,国务院在《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中首次提出,为了改革现行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对一些适于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

随后,吉林市和深圳特区率先试行工程招标投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

随后,我国许多省市的建筑工程和公共设施工程普遍开展了招投标.1994年6月29日,原国家计委政研室的领导召开研讨会规划我国招标投标未来,构思《招标投标法》框架结构。

自从1999年8月30日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届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于2000年1月1日实施以来,表明了我国境内的所有招投标活动将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招投标制度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招标投标事业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群体,招投标的范围已经从建筑工程项目、机电设备进口,扩展到科研课题立项、土地使用权出让、药品采购和办公用品采购等多个领域。

招标投标立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招标投标法》的直接立法目的主要有四点:第一,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当前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干预过多;行政监督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中国招投标制度分析

中国招投标制度分析

中国招投标制度分析一、引言中国招投标制度是指在政府采购和其他相关领域中,为规范化、透明化地进行招标、投标活动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这一制度在促进公平竞争、提升工程质量、节约采购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招投标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二、中国招投标制度的演变中国的招投标制度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

最早的法律依据可以追溯到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之后经过多次修订和补充,当前的基本法律框架由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构成。

三、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特点1.法律法规完善:中国的招投标制度建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2.公开透明:中国的招投标制度强调公开透明,采用公开招标、公开评标等方式,确保所有参与者公平竞争。

3.监督机制完备:中国的招投标制度设立了多级监督机构,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权,确保招标、投标活动合法合规。

4.奖惩机制健全:中国的招投标制度对违规行为设立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对遵守规定的企业给予奖励。

四、中国招投标制度存在的问题1.信息不对称:在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等,给公平竞争带来了困难。

2.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方,招投标过程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影响了投标企业的公平竞争权。

3.廉政风险: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贪污腐败等廉政风险,严重影响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五、改进建议1.加强信息公开: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高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机会,减少信息不对称。

2.加强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机构的作用,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3.推行电子化招标:促进招投标活动的电子化进程,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4.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对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企业实行诚信等级管理,增强约束力。

六、结论中国的招投标制度在不断完善中,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也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招投标制度发展史

招投标制度发展史

招投标制度发展史招投标制度发展史招投标制度是指政府或者组织在采购或者招标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商业交易的早期阶段。

本文将对招投标制度的发展史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招投标制度1.1 早期商业交易在古代,商业交易主要以货币交换为主,没有正式的招投标制度。

买方和卖方直接商议交易,价格和交付方式都由双方商定。

1.2 公开竞标制度的浮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交易逐渐规模化,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个公正、透明的制度来管理交易。

于是,公开竞标制度浮现了。

古代国家和组织通过宣布竞标公告,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交书面报价和技术方案。

最终,按照评标标准选出中标者。

1.3 古代招投标制度的特点古代招投标制度的特点是行政部门主导,决策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同时,由于交通和信息交流的限制,投标范围有限,多为本地或者邻近地区的企业参预投标。

二、现代招投标制度的形成2.1 工业革命与招投标制度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商业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招投标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于大型工程项目,需要更为完善的招投标制度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2 政府采购制度的浮现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共资源,政府开始引入专门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强调公开透明、竞争性和公正的原则,为招投标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2.3 国际招投标制度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招投标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制定了适合于全球范围的招投标规则,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三、现代招投标制度的特点3.1 法制化与规范化现代招投标制度将法制原则贯彻到整个招标过程中。

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必须依法行事,通过招标文件和合同来规范交易行为。

3.2 公平竞争和透明度现代招投标制度注重公平竞争和透明度。

政府或者组织必须公开招标公告,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预竞标,并通过评标过程选出最优的中标者。

3.3 注重绩效和效率现代招投标制度注重绩效和效率。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构成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按照渊源和相关内容⽽⾔,可以进⾏如下划分:
(1)按照法律规范的渊源划分
法律渊源,简单的说就是法律的表现形式。

法律渊源⽐较多,除了课本上说的⼏个之外,还有国际惯例、习俗、学者观点等。

对于招标投标法律渊源,我们应掌握四个: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件。

⼤家应清楚知道各规范的制定主体、互相之间的区别、各⾃的调整范围等。

制定机关
形式
⼀般称谓
效⼒
法律
全国⼈⼤及常委会
主席令
《招标投标法》等
⾏政法规
国务院
总理签署国务院令
《中华⼈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
地⽅法规
地⽅⼈⼤及其常委会
地⽅⼈⼤公告
⼀般是条例
部门规章
国务院所属部委
部委令
⼀般是办法
地⽅政府规章
地⽅政府
地⽅政府令
⼀般是规定、办法
⾏政规范性⽂件
各级政府及机关
通知。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发展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这一阶段,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主要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逐步形成了以招标投标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此时期,招投标管理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项目上,招投标过程相对简单,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组织和管理。

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

招投标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招投标市场逐步扩大,招投标方式更加多样化。

此阶段,招投标管理开始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招标投标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三、规范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进入规范阶段。

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招投标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此阶段,招投标管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招投标制度体系;2. 提高招投标透明度,规范招标投标行为;3. 强化招标投标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4. 推进招标投标电子化,提高招投标效率;5. 加强招标投标人才培养,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

四、创新阶段(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拓展招投标市场,推动招投标市场化、国际化进程;2. 优化招投标流程,提高招投标效率;3. 强化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4. 推进招标投标电子化、智能化,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5. 加强招投标领域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总之,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将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沿革论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构建(二)□文/ 汪才华摘要:我国的招标投标法律制度构建经历了实践初探到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从部门规章的扩权到招标投标法的出台,再从部门规章的扩权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出台,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下一步对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清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招标投标;历史沿革;机电设备招标;招标公司;招标保证金0 前言作为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的产物,我国的招标投标法律制度建设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随着国务院颁布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2年2月1日的施行,覆盖我国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

本文通过对三十年来招标投标法律制度经历了实践初探到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从部门规章的扩权到《招标投标法》的出台,再从部门规章的扩权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出台的六大历程的梳理,分期让读者了解我国招标投标法制化进程和现有的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同时也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和立法者的重视。

本文有幸得到了有25年招标实务经验、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招标采购制度的原天津市机电设备招标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子正老师的指点,特表示感谢。

1 历史沿革1.1 1980年-1990年上期已从1980年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谈到了1985年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本期接着从1985年的《关于开展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谈起:1.1.8《关于开展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政府各有关部门成立了林林总总的“引进办”,存在“多头引进”、“盲目引进”的问题,如何控制这种局面,并有效地解决引进与保护民族工业的问题,1984年,国家经委和物资部在北京香山召开一个座谈会,邀请了机械部、电子部、建材部的有关负责人和北京、上海、天津的经委主任参加,由于武汉洗衣机厂“荷花模式”的成功,还特邀了武汉经委主任和武汉大学余杭教授参加,余杭教授介绍了“荷花模式”在武汉二十多个企业的成功经验,并当场介绍了其理论研究成果《社会主义“招标投标”》一书,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国家经委、物资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机电设备领域实行招标投标在思想上基本扫除了障碍。

随后,国家经委、物资部组织有关人员和余杭教授开始起草机电设备招标投标办法。

1984年12月26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物资局以《关于开展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上报国务院, 1985年1月29日,国务院以国发〔1985〕13号文件批转了该文件,在该文件中,我们可以看了以下一些方面的规定:(1)首次提出了试行招标该文件提出了以招标投标办法取代层层审批的进口机电设备的制度,但鉴于招标投标制度还处于试行阶段,该文件提出了采用了审批与招标并存的过渡办法,待取得经验以后,再决定是否全面采用。

(2)实行国内招标优先的原则该文件指出为了贯彻对外开发、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拟对进口设备实行先在国内组织招标,并提出了鼓励国内招标的措施,国内解决不了的再安排进口。

(3)提出了建立招标机构的设置该文件提出了在国家物资局下设立事业单位性质具有监管职能的中国机电设备招标咨询服务中心(后更名为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在1985年建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组建五个企业性质的招标咨询服务公司,以后陆续在重庆、西安、沈阳等城市建立,招标代理费向招标人和中标人双向收取。

(4)提出了招标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文件提出了需要适当配置电子计算机、电传等设备,逐步实现招标机构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1.1.9 机电设备招标机构的初步建立和业务开展1985年6月29日,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同志主持召开了第一届招标中心理事会扩大会议,并宣布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监督全国机电设备招标工作的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成立,我国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扬帆起航。

当年,经国家经委批准还成立了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五个机电设备招标公司,除天津招标公司因机构组建工作尚未最后落实而未开展工作外,招标中心和其他几个公司当年就开展了具体的招标工作,包括国家机电招标中心推进的机械部瓦房店轴承厂改造项目和北京水源九厂引进项目试点招标,北京招标公司对北京加气混凝厂聚土蒸压项目的招标,武汉招标公司对武汉洗衣机厂、缝纫机厂、农机厂、电缆厂和东西湖啤酒厂生产所需的协作、配套件和关键设备进行的招标,广州招标公司组织的五羊电风扇厂静电喷涂设备招标,上海招标公司与上海有关外贸公司合作进行的对近三十台电梯进行的国际、国内招标。

其中北京加气混凝厂聚土蒸压项目是对该厂原计划从西德引进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蒸压釜在国内实行公开招标,原计划使用外汇156.8 万美元 , 折合人民币 576 万元。

该项目招标公告于当年11月8日在《经济日报》和《中国机械报》上发布,九家厂家购买了招标文件,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石化工程公司、四川省自贡市高压容器厂等五家单位递交了投标文件,评标结束时间为12月12日,确定四川省自贡市高压容器厂中标,中标金额 282 万元人民币,节省了一半多的资金,且节约了全部外汇,该项目是是在国务院 [1985]13 号文件下达以来 , 国内首次对进口机电设备进行国内招标的项目。

由于招标计划集中到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或地方主管部门下达,重复引进,盲目引进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1986年初,经国家经委批准成立了沈阳、西安、重庆机电设备招标公司,同年5月20日,国家经委决定成立国家经委机电设备进口审查办公室,与招标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并将分散在国家经委进出口局、电子部等单位的进口审查工作集中到国家经委机电设备进口审查办公室。

1.1.10 《申请进口设备国内招标暂行办法》1986年7月8日,国家经委发布并施行了《申请进口设备国内招标暂行办法》,这是我国机电设备领域第一部规范招标投标的部门规章,从这部规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点:(1)机电设备优先采取国内招标的方式,招审结合凡国内建设项目需要进口的机电设备,必须先委托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下属的招标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公开招标;凡国内制造企业能够中标制造供货的,就不再批准进口;国内不能中标的,才可以批准进口”。

按照业内的说法是“招了不审,审了不招,招审结合”,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93年《机电设备招标投标指南》的出台。

(2)外表企业性质的招标公司实为具有监管职能的事业单位从《关于开展机电设备招标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中关于“招标公司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新成立的招标公司必须经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审核报国家经委批准,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开展招标咨询业务”、“建议在三年内除按低税率征收营业税外,免征招标公司的其他税收”的规定可以看出,招标公司是企业单位,但是从《申请进口设备国内招标暂行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招标公司实为具有监管职能的事业单位。

《申请进口设备国内招标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经委批准成立的机电设备招标公司(以下简称招标公司)按国家有关招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办法,面向全国,组织需要进口和国产机电设备的招标业务,独立行使招标职权。

第六条规定:上述两项(注:指第五条第1、2项)需进口的机电设备,经过咨询具备招标条件时,由招标中心安排到招标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招标。

经过招标不能中标的,招标公司签注意见,加盖“进口专用章”,作为各部门、各地区及银行、外贸和海关等有关单位办理进口手续的依据。

对不具备招标条件的机电设备,仍按现行办法由审查办公室办理审批手续。

凡需进口第五条第3项所列的机电设备,设备需方将进口订货卡片及卡片说明连同招标委托书直接送交招标中心,由招标中心安排到招标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招标。

经过招标不能中标的,招标公司签注意见,并出具加盖“进口专用章”的证明文件,作为各部门、各地区及银行、外贸和海关等有关单位办理进口手续和免征进口调节税的依据。

列于第五条第5项由各部门、各地区审批的需要进口机电设备和国产设备,设备需方可自由委托招标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招标。

第十条规定:招标公司与设备需方共同协商确定招标设备的评标测算价或标底,双方对评标测定价或标底应严格保密。

第二十二条规定:招标公司根据招标设备的特点组建评标小组,吸收有关的技术、生产、经济、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其他有关方面代表参加。

(笔者注:甚至1988年1月21日和2月1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以“ [1988] 厅秘字第 3 号”和北京市编办以“ [1988] 京编事字第 011 号”分别明确批复:北京机电设备招标公司为市属事业单位。

)(3)公证人强制参与招标过程的监督其第四条第三款规定:招标工作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受公证人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规定:开标应按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采取公开方式进行。

在评标小组成员及设备需方、投标单位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公证人宣布投标箱密封经过,并在检查投标箱密封情况后启封,在公证人的监督下由招标公司负责清点,投标单位代表检查本单位投标文件密封状况并签字确认无误后,拆封,验证营业执照及法人资格证书,唱标,记录投标单位的名称、投标项目、报价。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整个评标过程在公证人监督下进行。

(4)首次出现了强制招标的限额标准其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招标范围 1.规定由国家物资局组织审批的单台价值二万美元或一次批量价值二十万美元以上需要进口的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和电子元器件;单台价值五万美元或一次批量价值五十万美元以上需要进口的其它机电设备。

(5)投标人、中标人需向招标公司提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外,招标人还需向招标公司提交招标保证金,违约的赔偿金额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第九条规定:设备需方通过其开户银行向招标公司出具招标保证金的保函,其金额为招标设备总金额的2%。

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投标单位通过其开户银行向招标公司出具投标保证金的保函,其金额为投标设备总金额的2%。

第二十条规定:投标单位在开标前,如要求撤销投标,须提出书面理由并交纳服务费,其费用为投标设备总金额的0.2%。

第二十七条规定:2.中标单位在签约时,应向招标公司提供其开户银行出具的履约保证金保函,金额为中标设备总金额的15%。

3.设备需方如不按招标公司通知的时间、地点与中标单位签订经济合同,按违约论。

违约者以中标设备总金额的2%作为罚款,从招标保证金中扣取。

其中1%的金额赔偿给中标单位,1%的金额赔偿给招标公司。

4.中标单位如不按招标公司通知的时间、地点与设备需方签订经济合同,按违约论。

违约者以中标设备总金额的2%作为罚款,从投标保证金中扣取。

其中1%的金额赔偿给设备需方,1%的金额赔偿给招标公司。

(6)定标权属归于评标小组其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评标工作由评标小组组织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