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填空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1806年德国的赫尔巴特发表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单选题
(1)《理想国》的作者是:B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昆体良
(2)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理想国》
D. 《论演说家的培养》
3. 论述
(1)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作品及作品影响。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时间段:17世纪初-19世纪中期
1632年,捷克的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1776年德国的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成为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1806年德国的赫尔巴特发表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1.名词解释
(1)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3)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4)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5)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2.简答
(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论述
(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多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C. 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D. 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简答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者年轻一
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论述
(1)怎样做才能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简答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3)制定教育总体规划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要根据人口的调查和预测;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事单位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划一。
(4)预测教育投资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第一,根据教育事业的规划,在确保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下,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第二,要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参照外国的经验。第三,教育经费的增长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第四,考虑到物价的浮动。
2.论述(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2)怎样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
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做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
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填空:(1)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3. 简答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要求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
(2)我国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3)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组成部分。
4.论述(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你认为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处理二者关系根据学生发挥酌情给分。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名词解释
(1)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多选题
(1)关于癸卯(guimao)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 1904年颁布。
B. 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C.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D.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2)关于壬戌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 1922年颁布。
B. 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C.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D. 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3.单选
(1)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是1902颁布的:A
A. 壬寅制
B. 癸卯制
C. 壬戌制
D. 癸寅制
4.简答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
据是什么?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包括层次增多;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第六章 课程
1.名词解释
(1)课程;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简答
(1)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视个别差异。
(2)我国课程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
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
(3)教学计划由哪几部分组成?
①学科设置 ②学科顺序 ③课时分配 ④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4)教材编写的原则是什么?
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1)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观点或特点各是什么?评价这两派的观点。
①学科课程论:A.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B.观点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C.特点:
第一,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第二,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第三,强调训练的价值。
②活动课程论
A. 代表人物:杜威
B.特点
第一,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第二,重视教材和心理组织;第三,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③评价
学科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是好的,但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
的兴趣和需要,则是其缺点。
活动课程论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上有好的一面,但他们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2)形式教育论派和实质教育论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在课程论方面的观点是怎样的?对两派做出评价。
①形式教育论
A. 代表人物:英国的教育家洛克
B.观点
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智活动可以分为若干种官能,而每一种官能均可以单独训练。应用到教育上,主张中学应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形式学科。这种形式学科对于训练学生智力能起到很大作用。如希腊文、拉丁文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而数学、逻辑能训练学生的思考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足轻重的。
②实质教育论
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B.观点
主张学校应开设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商业、法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学科。因为学校只有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才能为他们以后从事某些职业作好准备,至于发展智力则是无关紧要的。
③评价
形式教育论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
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则都是错误的,必须把二者统一于系统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
第七章 教学(上)
1.名词解释
(1)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1)古罗马的(昆体良)在他所写的《演说术原理》中,提出了“(摹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3.简答
(1)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2)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一方面,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智、德、美、体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
质人才;
另一方面,教学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并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4)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5)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6)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第八章 教学(中)
1.名词解释
(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3)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
2.填空:(1)(传授——接受)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是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教学方法组合。
3.简答(1)教学原则都有哪些?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是什么?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4.论述(1)什么是讲授法?讲授法分几种?讲授法的贯彻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2)什么是读书
指导法?读书指导法分几种?读书指导法的贯彻要求是什么?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
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如下: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3)什么是传授——接受教学?它有哪些优缺点?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传授——接受教学仍具有许多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
缺点: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而易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往往教师讲得多而学生活动少;注意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理解与掌握;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4)什么是问题——发现教学?它有哪些优缺点?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有许多优点: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
缺点: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九章 教学(下)
1.名词解释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2.填空
(1)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始于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简答
(1)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有哪些?
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备课;上课;课后的教导工作
(3)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
价;
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
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重自我评价的作用;
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4)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5)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4.论述
(1)什么是班级上课制?它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请对班级上课制作出评价。
①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上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②它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如下:
首先,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其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其三,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其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③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第十章 电化教学
1.名词解释
(1)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就是电化教学
(2)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
2.简答
(1)电化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促进教学改革
(2)电化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各种电教工具日益自动化、微型化。
电化教学的运用,日益多媒化、综合化。
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
卫星传播教学将日益发展。
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和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对电化教学的理论建设,将日益发挥积极作用,是电教理论更完整、更科学
(3)电化教学媒体,大致可分为几类?
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 综合媒体
(4)四片两带一盘指什么?
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程序片、录音带、录象带、视盘
(5)编制电教教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6)电化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课堂播放教学法;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微型教学法;机器考查成绩法
第十一章 德育(上)
1.名词解释
(1)德
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简答
(1)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2)德育的功能是什么?
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德育的任务是什么?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什么?
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第十二章 德育(下)
1.名词解释
(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2.简答
(1)德育过程的特征是什么?
德育过程是教师主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2)德育的原则有哪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 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
(4)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十三章 美育
1.(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
(3)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2.简答
(1)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美
育过程是怎样的?
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
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3)美育原则有哪些
形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3. 论述
(1)论述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①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班级团队组织开展艺术欣赏评价活动。
②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包括: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第十四章 体育
1.填空
(1)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
2.(1)体育的任务有哪些?
①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格;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③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守革命纪律、勇敢顽强、努力进取、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2)体育的内容有哪些?
田径运动,体操,球类,游戏,军事体育活动,游泳, 武术
(3)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体育课,早操和早锻炼,课间活动和课间操,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种运动队,体育运动竞赛
(4)学校体育应符合那些基本要求?
坚持体育锻炼的全面性;坚持体育锻炼的经常性;坚持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适应学生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5)学校卫生的任务是什么?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讲究卫生光荣、不讲卫生耻辱的思想。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按照卫生要求,正确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搞好学校的各项卫生设施,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条件
(5)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向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
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
采取措施,搞好教学卫生、劳动卫生和运动卫生;
改善校舍和教学设备,使其符合卫生要求;
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加强疾病防治的工作
第十五章劳动技术教育
1.单选
1.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劳动技术教育是学生初步掌握工
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B. 1955年10月中央教育部制订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试行教学大纲》中就正式提出了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C. 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 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的内容,以做到男女有别。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的内容,以做到南北有别。
B. 第三产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是国民经济部门的必要组成因素之一。
C. 劳动技术教育并不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D. 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包括劳动技术教学和劳动技术操作两个方面。
2..简答
(1)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使学生了解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了解一些第三产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掌握使用一般的、简单的劳动生产工具的技能。
使学生具备一些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科学管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并使他们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品德;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向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劳动技术课;各种形式的劳动包括:校办工厂和农场的劳动、社会劳动、勤工俭学活动、校内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
第十六章 课外活动
1.名词解释
(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简答:
(1)课外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
(2)课外活动的任务是什么?
在于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个性
(3)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5)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群众性活动,包括:报告、讲座和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墙报、黑板报;小组活动,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个人活动
第十七章 学校与家庭
1.单选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教育子女是家庭的
基本社会职能。
B. 父母关心孩子的成绩就行了,不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C.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D. 关心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是家庭教育的任务。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任务。
B. 少年们是否犯罪决定于年龄特点,而不是决定于家庭的影响。
C. 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D. 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是家庭教育的任务。
2.简答
(1)家庭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关心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培养子女遵纪守法的观念;支持学校教育,同学校密切配合
(2)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父母的表率作用;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的文化修养;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 学校怎样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个别联系,包括:家庭访问、书面联系、约请家长来校;家长会;开放日活动;教育讲座;家长委员会
第十八章 班主任
(1)班主任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心肠;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善于待人接物
(2)培养集体的方法有哪些?
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个别教育一般包括哪些?
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
(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活动;组织学生的劳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4)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第十九章 教 师
1.多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 教师劳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B.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并不是教师的权利。
D.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是教师的权利。
2.简答
(1)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2)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
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3)教师的素养有哪些?
高尚的师德;现代人的素质;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信息素养;科研能力
(5) 教师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观念素养,信息知识素养,信息能力素养,信息伦理素养
第二十章 学 校 管 理
(1)对行政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开拓精神;热爱教育工作,精通教育行政业务;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2)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民主管理原则;提高工作效率、效益原则
(3)教学管理有哪些内容?
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领导和组织教务行政工作
(4)总务工作内容有哪些?
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财务管理工作
(5)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听课,观察,谈话,资料分析,参加会议,听取汇报,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