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特点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及总结。
方法随机抽取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56例,其中男性317例,女性25例,对全56例病例的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
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临场特征中一般表现以腹痛(82.1%)、腹泻(78.5%)为主,场外表现以骨、关节病变(21.4%)口腔病变(16.1%)等为主,肠镜表现为连续性病变,血沉(30.3%)及血红蛋白(30.3%)变化仍是主要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主要还是以腹痛腹泻等一般临床表现有关,骨关节病变、口腔病变、皮肤黏膜病变等为主要的场外表现,肠镜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以连续性病变为主,实验室检查中血沉、血红蛋白等项目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小板的变化并无明确的特征性变化,有待研究。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症状1.一般资料和方法1.1随机抽取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4-58岁,平均年龄37.6岁。
1.2临床资料1.3方法对全56例病例的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
2.结果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主要还是以腹痛腹泻等一般临床表现有关,骨关节病变、口腔病变、皮肤黏膜病变等为主要的场外表现,肠镜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以连续性病变为主,实验室检查中血沉、血红蛋白等项目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小板的变化并无明确的特征性变化,有待研究。
4.讨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并未完全清除,有研究表明其发生与免疫学机制有关,并有一定遗传性,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呈增长趋势。
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痢疾相类似,发病时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粘液脓血便,但与痢疾不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存在全身及典型肠外表现,大约有13%-17%的患者有明显的全身及场外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主要累及直肠、结肠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该病迄今病因未明,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一直很高,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在治疗上仍存在较多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癌变率[1]。
本文重点讨论祖国医学运用中药内服及灌肠等综合疗法在治疗本病上取得一些较好疗效。
二、病因病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损伤、遗传、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
近年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相关性,微血栓形成可能是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持续的高凝状态可能与患者的临床进展有关,具有促进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有血栓形成的疾病的病理过程及临床并发症与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有密切的关系。
何灏澜等[2]研究发现组织因子多表达在溃疡周围粘摸组织中的胞膜和胞浆,呈现棕黄色为阳性,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
组织因子抑制剂多表达为溃疡周围粘摸组织中胞浆内棕黄色细小颗粒,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
祖国古医籍中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症候学特点,应属“泄泻、“久痢”、“休息痢”等范畴。
《素问·太阴阳明》篇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腑,入五腑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中医较早认识到这一疾患,认为病位在大肠,但病理基础在脾虚。
其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禀赋不足等密切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有内因和外因之分 ,内因主要为内伤七情、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劳倦所伤;外因主要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3]。
其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因及发病特点的回顾分析
年 间者 2 9例 , 3 . 。由此 可 以明显 地 看 出 , 占 05 所
收集 的患 者 中近年来 UC的发病 呈现 上 升的趋 势 。 3 2 发 病季 节分 布 . 9 5例 UC患 者 中有 因本 病 复 发 而 多 次住 院 患 者, 因此本 次 调查 共统 计 患 者 初 发及 复发 时 季节 分
回顾 性 分 析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中 医 医 院 2 0 年 1 一2 0 年 1月 各 科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住 院 患 者 共 计 9 05 月 06 5例 , 写 病 历 回 填
顾表 , 计 患 者 的 性别 、 龄 、 病 诱 因 、 西 医 分 型 等 。 结 果 统 年 发 中
3 3 性 别分 布 .
例溃 疡性结 肠炎 患者 , 进行 了发 病 规律 及 特 点 的 回 顾性分 析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20 0 6年 2 月 共整 理收 集 到 医院 病 案室 保存 —4
的 2 0 年 1 一2 0 05 月 0 6年 1 月各 科 UC住 院病 例 9 5
不大。
以接 受过 流行病 学基础 课程 的培训 和考 核 的在 校研 究 生为资料 收 集人 员 , 编制 溃 疡性 结 肠 炎 临 床 调查 表 , 容包 括 姓 名 、 别 、 出 院 时 间 、 发 因 内 性 入 诱
素、 中西 医治 疗 方 法 、 归 等 。所 有 数 据 录 入 数 据 转
布共 计 1 7次 。其 中 1月 、 0 3月 各 1 O例 , 别 占 分 93 ; . 2月 1 3例 , 1 . ; 占 2 1 4月 、 5月 、 2月 各 7 1 例, 分别 占 6 5 ; . 6月 8例 , 7 5 ; 占 . 7月 9例 , 占 84 ; . 8月 、 1 1 月各 8例 , 别 占 7 5 ; 分 . 9月 5例 , 占 4 7 ; O月 1 . 1 7例 , 5 9 。由 以上结 果 可 以 占1 . 看 出本 次 所统 计 的病 例 以 1月 、 2月 、 3月 、 O月 发 1 病 为多 , 以 1 而 O月发病 最多 , 出现 一个 高峰期 。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英文名:ulcerative colitis缩写:UC别名:colitis gravis;colitis ulcerativa;溃结;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ICD号:K51.9分类:消化科概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简称溃结,1875年首先由Willks和Moxon描述,1903年Willks和Boas将其命名为溃疡性结肠炎,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
流行病学: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它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斯堪地那维亚国家和苏格兰,其次为英格兰和北美国家。
本病在这些国家中的发病率为(2~10)人/10万人口,女性比男性1∶0.8,高发年龄为30~60岁,而在亚洲及发展中国家,本病的发病率较低。
我国目前尚无大宗有关发病情况的统计资料。
据1986年在全国慢性腹泻学术会议上的报告,全国12所大医院在20年内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仅581例,少于美国1家医院同期内的病例数。
发病率之低可见一般。
另据北京协和医院的报告从1974~1984年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1428例病人中,检查出80例溃疡性结肠炎,检出率为5.6%。
且77.5%的病人为21~50岁的中青年人。
随着诊断技术设备的改进,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
病因:溃疡性结肠炎确切病因还不明确。
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因学有以下几个学说。
1.感染学说 已经证明某些细菌和病毒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因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细菌痢疾非常相似,某些病例粪便中培养出细菌,部分病例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似乎提示细菌性感染与本病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理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
主要症状特点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性血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且伴有发热、消瘦、贫血等。
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或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为多见,男稍多于女。
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为低,近年来本病似有增加趋势。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的“痢疾”、“泄泻”、“便血”等范畴。
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肠等脏腑有关。
初起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犯及脾胃;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因湿热之体复饮食生冷以致脾胃损伤,导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或因感受暑湿热毒之邪,从而湿热毒邪内蕴,下迫肠道,气血凝滞,壅而化脓;出血日久,亦必耗血伤阴。
久病人络,可致瘀血内阻;病久脾肾阳虚,清阳不升而中气下陷,温运无力而胃关不固。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X
诊断:
症状和体征: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且反 复粪便检查无病原体。体征:肠外表现。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殊的诊断意义。 结肠镜检查+活检:具有明确诊断的意义。 钡剂灌肠X线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内镜/钡灌中一项 初诊 临床表现 + 内镜/钡灌中一项 + 活检中一项 确诊 典型内镜/钡灌 初诊 典型症状 疑诊 分级、分段、分期、分型、并发症 例:溃疡性结肠炎,中度,直乙结肠炎,初发 型,活动期。 重度溃疡性左半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活动期, 肠病性。 关节炎。
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癌变、瘘管、穿孔等。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手术后标本
总
结
A: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 主要病理特征
B:好发部位
C:诊断依据 D:主要并发症和治疗
克
Crohn
隆
病
Disease
Crohn 病结肠镜下的特征
Crohn病的标本
非干酪样肉芽肿的形成
钡 剂 造 影 下
Crohn
病 的 特 点
结 肠 粘 膜 广 泛 充 血 、 水 肿 、 糜 烂 及 出
内
镜
美兰染色显示UC的镜下结构特点
粘膜及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及中性粒 细胞浸润。肠腺底部隐窝有微小脓肿形成。
病因:
自身免疫:常并发结节性红斑、关节炎、虹膜炎、眼 色素膜炎等。还发现病人血清中有抗大肠杆菌抗体O14。
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液检查:WBC↑;ESR ↑;电解质;.若缓解期 血清中a2球蛋白增加,r球蛋白降低提示UC 有复发. 粪便检查:活动期为粘液脓血便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上)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上)作者:杨桂彬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03期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逆行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呈连续性分布。
其临床特点为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在我国及日本等东方国家并不是常见病,但是也并非罕见,近20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更是显著增加,这主要和饮食习惯逐渐西化以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本刊邀请航天中心医院消化科杨桂彬教授对本病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提高基层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更新知识,掌握基本诊疗知识。
本期重点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断,下期将对本病的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基因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
虽有多种学说,但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
基因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具有一定地位,美国的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种族有关,白人中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是非白人的2倍,白人中犹太人发病率是非犹太人的2~4倍。
还有研究表明,同一人种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别,美国犹太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要远高于以色列。
因此种族和地区的差异对本病的发生影响很大。
自身免疫因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患者血中存在对正常结肠上皮与特异的肠细菌脂多糖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体。
心理因素和感染因素心理因素和感染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不同的研究中关于心理和感染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议。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因所患溃疡性结肠炎加重辞去日本首相职务。
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中学毕业时就一直被溃疡性结肠炎困扰。
安倍在初中三年级时,一到考试高压季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出任首相后,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症状明显加重,这印证了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及病情加重中起一定作用。
120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F 检 验 , 行 a 验 。 对 资 料 采 用 配 对 t 验 。 据 分 析 采 用 再 检 配 检 数 S S 1 . 统计 分 析 软 件 , < .5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S 30 P 00 为
2 结果 2 1 主 要临 床症 状 .
() 1消化 系统表现 : 有患者 均有 消化 系统表现 , 所 主要 为腹泻 , 粘 液 脓血 便 , 腹痛 , 急后重 。2 例患者 均表 现为 腹泻 ,0例 (33 里 10 10 8 .%)
生 活 方 式 的改 变 , 以及 健 康 意 识 的增 强 和 电 子结 肠 镜 等检 查 手 段 的普 及 , 国 溃疡 性 结 肠 炎 的检 出率 在逐 渐 增加 。 文 对 我院 10 我 本 2 例溃 疡 性结 肠 炎 住院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了回顾 性 分 析 , 将 结 现
2 2 临 床类 型 及病 情 严重 程 度 . () 1临床 类型 : 发型 3例 (83 , 初 4 2 .%)慢性 持续 型2 例 (33 ) 8 2 .% ,
慢 性 复发 型5例 (83 ;2 病情 严 重程 度 : 度3 例 (75 , 8 4 .%) ( ) 轻 3 2 .%) 中
果报道如下。
患 者 出现 粘液脓血 便 ,5 (92 患者 出现腹痛 ,8 (00 患者 9例 7 .%) 4 例 4 .%) 出现里急后 重 ,5 (2 5 患者 出现 血便 ,N( .%) 出现腹胀 1例 1 . %) 9 75 患者 和 纳 差 , 例 ( .%) 者 出 现 恶 心 , 例 ( . %) 5 42 患 l 0 8 患者 出 现 便 秘 。 ( ) 身 症 状表 现 :5 (9 2 患 者 出 现 消瘦 ,O (5 O 患 2全 3 例 2 .%) 3 例 2 .%) 者 出现 发 热 ,例 ( . %) 者 出现 乏 力 等 全 身 症 状 。 3 肠 外表 8 67 患 () 现 :例 ( .%) 4 3 3 患者 出现 关 节疼 病 ,例 ( .%) 1 0 8 患者 出现 雷诺 现 象
溃疡性结肠炎ppt课件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 括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其中,免疫异常是发病的重要环 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特点
1 2
发病率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亚洲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
年龄分布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青壮年多 见。
家属参与治疗计划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记录症状、提醒服药、共同制定饮食计划等,有助于提 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家属的心理调适 面对家中身患溃疡性结肠炎的亲人,家属自身也可能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因此,关注家属的心理健 康同样重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有助于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并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提高治疗依从性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调整 饮食等,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03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减少情绪波动对
生活质量的影响,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家属参与及合作
家属的角色与责任
家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生活照顾和督促患者积极治疗等。 同时,家属也要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变化。
药物治疗与自我管理
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以及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同时,教授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病情监测和管理,如记录症状、定期复查等。
心理支持重要性
01 02
缓解焦虑和压力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常面临身体不适、治疗副作用、生活压力等多重困 扰,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 情绪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张文明;沈俊【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肠镜表现、病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确诊的12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平均年龄43.04岁,41~50年龄段发病比例最高,男性多见.临床症状: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结肠镜表现:黏膜慢性炎症.病理:炎性细胞浸润,隐窝改变.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分期分型.【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17)004【总页数】2页(P515-516)【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临床分析【作者】张文明;沈俊【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肠道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肠道的炎症,病变局限在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发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该病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在欧美发达地区其发病率较高,而近年来国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2]。
本文总结分析 2000年1月—2008年6月我院诊治的129例 UC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结果、病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表现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8年6月我院诊治UC患者129例,所有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符合2007年济南会议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个人饮食习惯、家族疾病史等);临床症状(腹痛,粪便性状、大便次数等);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等]。
溃疡性结肠炎
• 8.抗生素:溃疡性结肠炎常合并感染,控制 感染有利于病情缓解。可在前述药物治疗 的基础上选用广谱抗生素,土霉素、灭滴 灵、痢特灵及环丙氟哌酸等是较常用的抗 菌药。
• 9.微生态制剂: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伴有肠 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多用整肠生每次0.5 克,每日2次,口服;或丽珠肠乐每次2片, 每日3次,口服。
性脓皮病、结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 萄膜炎、口腔炎和腮腺炎。因毒素吸收引起肝功 能受损、肝脂肪浸润、肝硬化性胆管炎。有的发 生化脓性静脉炎、多发性肝脓肿、肾盂肾炎和肾 石病。儿童病人生长和发育常受影响。
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脓血、 粘液,镜下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巨 噬细胞。粪便的病原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 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需反复多 次进行(至少连续3次),检查内容包括:1)常规致 病菌培养排除痢疾杆菌和沙门菌等感染,根据情 况选择特殊细菌培养以排除空肠弯曲杆菌、难辨 梭状芽胞杆菌、耶尔森菌、真菌等感染;2)取新 鲜大便,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3)有血 吸虫疫水接触史者做粪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 虫病。
• 5.缺血性结肠炎: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大者,发病急,病 程短,一般不累及直肠。
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病因 欠清,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治疗原则及措施, 以药物治疗为主,达到控制症状,改善全 身情况,减轻结肠的炎性病变,控制病程 及急性发作,防止复发,但症状缓解并非 判断疗效的可靠依据。治疗必须延长至结 肠镜检查或X线 检查所见病变消失为止。多 数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经内科治疗可望缓解 和治愈,少数出现并发症或持续发作经内 科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 5.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单独使用或配合水
327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G nr s il B {n la ra B in O TO eea Ho t er gMit yA e, e i a O O) l p ao f i ir jg
B cg o n : T eic ec f l r i ois (C i C iahsbe c aigi cn er. Ai : T a k ru d h i neo c a v cli U ) n hn a e ni r s r et as nd u e te t n e n ne y ms o
B in itr A e. eut: f ee37pt ns tert f a m ew s1 :,h e i g a 0yas eigMlay ra R s l O s 2 ai t h i o l t f a a . 1 tem da aeW 4 er j i s t h e , ao m e oe l 7 n s ,
背景 : 近年 我 国溃 疡 性 结 肠 炎 ( C) 病 率 有 逐 渐 增 加 的 趋 势 。 目 的 : 讨 我 国 U 的发 病 特 点 , 导 临 床 治 疗 。 U 患 探 C 指 方 法 : 17 对 9 8年 4月 ~ 0 6年 6月 在 北 京 军 区 总 医 院消 化 内科 内镜 中 心确 诊 为 U 20 C的 病 例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 37例 患 者 中 . 女之 比为 1 :, 2 男 . l 中位 年 龄 为 4 7 0岁 , 均 病 程 31 。 U 平 .年 C患 者 的黏 液 血 便 发 生 率 最 高 (13 , 次 7_ %) 其 为 腹 泻 (38 和腹 痛 (23 ) 病 变 以直 乙 结 肠 炎 (91 和 直 肠 炎 ( 11 ) 主 。 床 分 型 以 初 发 型 (44 和 慢 5 .%) 5- 。 % 2 .%) 2. 为 % 临 4 .%) 性 复 发 型 (6 % ) 主 , 次 为 慢 性 持续 型 (6 % )暴 发 型 仅 占 28 3. 为 4 其 1. , 4 .%。 病 情 以轻 度 (36 ) 中 度 (83 为 主 , 3. 和 % 4 -%) 重
102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02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病变分布情况。
方法:对102例UC患者进行回顾性病理学分析,包括临床资料、病变位置、组织学特点、病变程度等。
结果: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全身症状如疲劳、消瘦等。
UC病变区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为主,严重程度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最为严重。
组织学特点为肠道黏膜不同程度的炎症和溃疡形成,粘液层消失或变薄,有不同程度的肉芽组织增生。
结论:UC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表现为肠道炎症和溃疡形成。
及时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理;病变分布;组织学特点Introduction: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和次黏膜层的连续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该疾病以泻、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功能性肠病。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02例UC患者的病理学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病变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Materials and methods:对102例UC患者进行回顾性病理学分析,收集临床资料、病变位置、组织学特点、病变程度等信息。
其中男性为56例,女性为46例,平均年龄39岁。
Results:(1)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泻(98.0%)、里急后重(79.4%)等肠道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如疲劳(44.1%)、消瘦(23.5%)等。
(2) 病变位置:UC病变区分布以直肠(100%)、乙状结肠(97.1%)和降结肠(89.2%)为主,横结肠、升结肠等其他位置发病率较低。
(3) 病变程度: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将UC病变分类为轻度(18.6%)、中度(61.8%)和重度(19.6%)。
其中轻度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中度和重度病变则涉及到降结肠和横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肠镜检查结果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62例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
结果:62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82:1,平均发病年龄44.6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
病变以侵犯直肠及直乙结肠者最多,大肠镜检查以粘膜充血、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
主要予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结肠镜检查有利于发现病变并确定范围、分期;大部分轻中型患者内科疗效较好,部分中重型患者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治疗体会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欧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临床上是指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侵犯结、直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的炎症,病理上一般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部分病例扩展至结肠其他部位,大约不足10%者病变可累及末端回肠[1] 。
根据临床统计,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5一asa)、柳氮磺胺吡啶(sasp)、由于口服用药用量大,药物的副作用多,并且容易复发,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62例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uc诊断标准[2] 。
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2例,男女之比为1.82:1,患者年龄19-79岁,平均39.7岁,临床分型:重度8例,暴发型2例,中度18例;轻度36例。
纤维结肠镜下主要改变结肠镜表现中充血水肿47例,肠腔狭窄3例,血管纹理欠清晰或消失30例,黏膜颗粒、粗糙、易出血17例,出血糜烂21例,结肠袋变钝或消失6例,假息肉样增生5例,多发溃疡28例,结肠镜病理检查中淋巴细胞增生9例,黏膜组织慢性炎症55例,肉芽组织增生7例,隐窝脓肿6例。
溃疡性结肠炎科普
溃疡性结肠炎科普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 616650原本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那就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的终身性免疫类疾病,目前国内患病人数较之以往增长了数十倍,变得越来越普遍,据国内统计数据表明,此病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并无太大男女差异。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在国内“突然”就流行起来的疾病。
1.溃疡性结肠炎概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病变,特点是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层是主要病变位置,直肠是其最常见的发病位置。
发病时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大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腹泻腹痛同时伴有黏液脓血便是常见临床表现。
因其治疗难度大且有癌变的可能,还被冠以“绿色癌症”的称号。
2.发病原因2.1生活环境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以往这种病在国内比较少见,现在却成为了常见疾病,这种变化提示我们二者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2.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在血缘家族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近亲家属中约5-15%存在此病,并且不同种族之间发病率也存在差异,这说明溃疡性结肠炎与基因遗传因素存在一定联系。
2.3感染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表现跟其他结肠感染性疾病有相似之处,因此考虑感染也是导致本病的一个原因。
2.4变态反应肠壁的肥大细胞数量会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时期增多,肥大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释放出大量组胺,可引起肠壁充血、黏膜糜烂和溃疡、平滑肌痉挛等症状,这与急性发病或突然复发有关系,属于速发型超敏反应,而肠壁的这种过敏反应有可能就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局部表现。
3.临床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黏液脓血便,症状比较轻的患者每日排便2-4次,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每日可达10次以上,由于严重腹泻或长期腹泻,导致患者乏力、贫血、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内科学溃疡性结肠炎本专皆可用
③ 假息肉(炎性息肉)形成,息肉形态、大小、色 泽呈多样性,有时呈桥状增生,结肠袋往往变钝或 消失。 ④ 结肠镜下粘膜活检组织学见炎症性反应,可有 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 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三)、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七、治疗:
目的:控制急性发作, 维持缓解, 减少复发, 防治并发症。
七、治疗:
(一)、一般治疗: 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
1、 对活动期患者应有充分休息,以减少精神和体 力负担,并予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富营养少 渣饮食。 2、 部分患者发病可能与牛乳过敏或不耐受有关, 故宜询问有关病史并限制乳制品摄入。
于全结肠炎、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 (三)、其他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肠梗阻、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液检查blood test: 1. 血红蛋白在轻型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重型病 例有轻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 2.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有增高 3. 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4. 严重或病情持续可有血清白蛋白下降、电解质 平衡紊乱、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二)根据病情程度分型 ①轻型 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
脉快,贫血无或轻,血沉正常; ②中型 轻型与重型之间, 腹泻每日在4次及以上
仅有轻微全身表现 ③重型 腹泻每日6次以上,有明显粘液血便,
体温>37.7℃持续2天以上 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75g/L 血沉>30mm/h;血清白蛋白<30g/L, 体重短期内明显减轻。
* 多数起病缓慢, 少数急性, 偶见急性暴发 * 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不同发病年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不同发病年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目的:从病变范围、病变严重程度、病理表现、治疗效果等不同方面对不同发病年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于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中青年发病组(A组,发病年龄<60岁)和老年发病组(B组,发病年龄≥60岁)。
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病变范围、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青年发病组124例(82.7%),老年发病组26例(17.3%)。
两组患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组间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P=0.77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以腹泻(83.9%)、黏液脓血便(84%)、腹痛(74%)为主,老年发病组患者体重减轻(P<0.001)及腹胀(P=0.008)更多见,中青年发病组患者更易出现黏液脓血便(P=0.024)。
相对于中青年发病组,老年发病组患者E2型比例明显较多,E3型患者比例明显较低(P<0.001)。
老年发病组患者病情以轻度活动者多见(P=0.009)。
老年发病组患者相比中青年发病组患者更易发生异型增生(P=0.002)。
老年发病组患者更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PT时间延长(P=0.002)、PTA 下降(P=0.003)及血小板升高(P=0.018)。
老年发病组患者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P<0.001)。
结论:1、与中青年发病UC患者相比,老年发病患者更易出现腹胀、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而中青年发病组患者更易出现黏液脓血便。
2、老年发病患者的整体病情较轻,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为主,疾病轻度活动者更多见。
3、老年发病组患者相比中青年组患者更易发生异型增生。
4、老年发病组患者更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增多,且电解质紊乱者较中青年组更多见,影响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节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一、概况溃疡性结肠炎1859年由Wilks 首先描述, 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
过去认为该病在我国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数显著增加,1978年杭州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道的病例为337例,1999年西安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道病例为例达1 627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报道的病例为581例,1996江西全国肠病研讨会报道的病例为1 412例;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道的病例达3 065例,远远超过溃疡性结肠炎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年)新诊断的患者数1397例(图3-13-1)。
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资料分析, 1981年~1990年为57例, 1991~2000年为213例, 这除与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水平提高有一定关系外, 说明其患病率可能明显升高。
文献报道的病例数更是逐年增多,最近10余年文献报道病例数目累积超过2万例。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对这些大样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不仅有利于阐明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特点、诊治情况,而且对世界消化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1978年制定了第一个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草案),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讨论修订后成为正式标准(太原标准),2000年中华医学会提出了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规范化的建议》,同国际上通用的Lennard-Jones 标准相比,尽管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强调排除诊断、综合诊断、完整诊断三方面是一致的。
世界消化学网数据库(http://www.wjgn )中收录的我国自1981~2000年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超过 1 560篇,《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3年创刊)和《World Journal Gastroenterolgy 》(1995年创刊)自创刊以来共发表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文章 102 篇,内容涉及动物模型、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方法、治疗 (包括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手术、介入治疗)等诸方面,基本反映了国内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3月专门就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刊出了《焦点论坛》专栏,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推动其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和热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9年, 我国第一个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协作组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成立, 由8个具有代表性的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组成,吸收从事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图3-13-1 全国会议报告的病例数目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781986199319961999年数目专家参与, 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研究方法,为在我国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我们对从1981年到2000年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道及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的10 218例患者进行分析, 探讨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
二、病例研究方法对世界消化学网数据库(http://www.wjgn )中收录的我国自1981~2000年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1 560篇和济南军区总医院同期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0例进行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根据肠镜、放射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综合诊断,采用Lennard-Jones标准,只有符合该标准且诊断明确的患者才纳入本研究。
从1981~2000年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道及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的患者共10 218例。
统计学分析采用Ridit 分析, P>0.05被认为无统计学意义。
三、发病特点(一)病例数目变化从1981~2000年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道及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的患者共10 218例, 其中1981 ~1990 年诊断2 506例, 1991 ~2000年诊断7 512例, 最近10年报道的病例数目是前10年3.8倍。
(二)病变范围在10 218例患者中, 有7 966例患者对病变范围进行了描述,其中直肠乙状结肠炎和直肠炎5 592例(占70.20%), 左半结肠炎1 792例(占22.50%), 广泛性或全结肠炎582例(占7.30%)。
(三)病变类型在10 218例患者中, 有8 122例患者对病变类型进行了描述,其中初发型2 826例(占34.8%), 慢性反复发作型4 272例(占52.6%), 慢性持续型869例(占10.7%), 急性暴发型154例(占1.9%)。
(四)病程在10 218例患者中, 有5 867例患者对病程进行了描述,4 427例(75.5%)患者病程小于5年, 910例患者(15.5%)病程在5年和10年之间, 只有530例患者(9.1%)病程大于10 年。
(五)肠外表现在10 218例患者中, 618例患者(6.1%)有肠外表现。
(六)发病年龄发病的平均年龄是40.7 岁( 范围6~80 岁, 高峰年龄段是30~49 岁)。
(七)性别男女比是1:1.09。
(八).吸烟在济南军区总医院270例患者中, 36例(男30例, 女6例)有吸烟史(每日吸烟20支以上) , 病情严重程度和吸烟之间无负相关(P>0.05, 见表3-13-1), 对其中21例吸烟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 15例患者发病后戒烟, 1年内有7例复发, 6例未戒烟的患者, 1年内2例复发。
表3-13-1 吸烟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组别轻度中度重度吸烟组20 11 5非吸烟组 130 72 32Ridit test, P>0.05(九) 家族遗传性济南军区总医院270例患者中有4人(来自2个家庭)有家族史。
在一个家庭中是母亲和儿子患病, 在另一个家庭中是姐姐和妹妹患病, 其母亲有间歇性便血史9年, 但未做肠镜检查。
(十) 治疗在10 218例患者中, 对6859例患者治疗进行了描述, 1 267例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氨基水杨酸类或/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占18.6%), 1 377例患者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占20.1%), 4 05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占59.1%), 87例患者手术治疗(1.3%) , 63例患者采用其他治疗(占0.9%)。
(图3-13-2)四、分析与讨论(一) 病例数目在过去10年中显著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西北欧及北美是高发区。
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早期发病率明显升高, 最近20余年发病率趋于稳定。
过去认为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少见, 我们通过对1 560篇中国医学文献和10 218例确诊的患者进行分析表明, 在传统的低发区,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病例报道, 特别是在最近10年, 诊断的病例数目是过去10年的3.8倍, 从1981~1990年的2 506例增加到1991~2000年的7 512例。
病例数目显著增加的原因除与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诊断方法的提高有关外, 还可能说明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 发病数目确实明显增加了。
由于遗传因素很难在10年中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以病例数目的显著增加可能与环境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因为在过去的10年中, 中国人的营养状况、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未来几年, 如果在人群中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 研究发病数目的增加趋势和环境因素改变的关系,可能为阐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环境因素带来一些曙光。
(二) 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为主在中国,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 通常称作直肠乙状结肠炎。
我们的资料显示, 92.7% 病变在左半结肠(直肠乙状结肠炎或直肠炎占70.20% , 左半结肠炎占22.50%), 全结肠炎仅占7.30%, 远低于西方国家。
(三) 病程短,肠外并发症少见本病可偶然发病, 表现为短暂轻度腹泻, 也可出现缓解,但会复发。
本组资图3-13-2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手术其他料显示, 在中国, 该病初发型占34.8%, 慢性反复发作型占52.6%, 慢性持续型10.7%, 急性暴发型占1.9%, 主要以慢性反复发作型为主, 但大部分患者(75.5%)病程少于5年, 约有15.5%患者在5年和10年之间, 只有9.1%患者大于10 年, 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较轻, 肠外并发症少见, 只有6.1%, 低于西方国家。
(四)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在中国,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30~49岁的人群, 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80岁均有报道), 发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0.7 岁, 较西方国家高发年龄在30岁要相对较大。
(五)男女发病比例大致相等溃疡性结肠炎男女发病比例各地报道并不一致, 在高发区过去倾向以男性发病多见, 我们的资料显示,在中国, 男女发病比例大致相等, 男女之比是1:1.09。
(六) 吸烟与病情轻重之间无显著负相关国外资料显示, 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对照研究中, 吸烟是被证实的惟一相关的危险因子, 特别是在过量吸烟的患者中, 吸烟与溃疡性结肠炎呈负相关。
中国以前没有吸烟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研究的报道。
我们首次对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轻重与吸烟的关系作了探讨, 资料显示, 二者之间无显著负相关, 但以前吸烟的患者, 若在发病后戒烟, 较不戒烟者有容易复发的趋势。
(八)家族遗传倾向少见有关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家族遗传倾向的研究很少报道。
本组资料显示,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的270例患者中, 有来自2个家庭的4例患者(1.48%)有家族史, 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报道, 这些差异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
(九)中医药治疗在中国广泛应用本组资料显示, 在中国, 柳氮磺胺吡啶仍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西药,可使轻、中度患者病情缓解, 并用于维持治疗及作为中、重度患者的辅助治疗, 疗效肯定。
5-氨基水杨酸因为价格贵而在中国较少应用。
对中、重度患者来说, 肾上腺皮质激素经常应用, 而免疫调节剂及抑制剂(如6-MP)等很少应用。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者, 如果伴有血小板活化或高凝状态,加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口服有时可获得意外疗效, 这可能主要与肝素类药物抗微血栓形成及抗炎作用有关。
中医药治疗是中国的特色, 如鱼腥草等多种中药已被广泛用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 或者作为中重度患者的辅助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的优势, 可使病情缓解, 提高疗效, 减轻柳氮磺胺吡啶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但由于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 目前尚没有一个比较标准的治疗方案, 对于其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预后方面的确切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江学良,王志奎,秦成勇.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10~6132.江学良.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323.江学良,权启镇,王志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332~3344.安子元.溃疡性结肠炎新的诊断标准.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575.江学良,权启镇,王东,等.鱼腥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对结肠压力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6396.江学良,权启镇,王东,等.鱼腥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7867.江学良,权启镇,刘涛,等.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16~2188.江学良,秦成勇,李国庆.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治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41~3429.江学良,刘涛.肝素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1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69410.Rampton DS, Phil,D. New treatment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orld JGastroenterol,1998,4:36911.Cui HF, Jiang XL .Treatment of corticosteroid resistant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oral 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orld J Gastroenterol,1999,5:448~450S.12Shivananda. Epidemiology and disease outcom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observations from the European Collaborative Study.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8,4:25s13Rask Madsen J. Current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IBD.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8,4:20~2214Russel M. The epidemiology of IBD worldwid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0,6:615Das KM, Farag SA. Current medical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0,6:616Rampton DS. Management of difficul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here are we now?World J Gastroenterol,2000,6:817Salupere 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Estonia: 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 study 1993~1998.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1,7:387~38818Kirsner JB. Historical origins of current IBD concept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1,7:17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