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心灌流分析

合集下载

蛙心灌流试验报告计划

蛙心灌流试验报告计划

蛙心灌流试验报告计划
一、引言
1.1背景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模型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之一、蛙心作为一种常用的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心脏生理和病理研究领域。

蛙心灌流试验是对蛙心进行功能性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1.2目的
本报告计划旨在详细描述蛙心灌流试验的实验设计、方法和结果,为心脏生理和病理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设计
2.1实验材料与仪器
2.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定
2.3实验参数的测定和评估方法
三、实验方法
3.1实验动物的选取与处理
3.2动物手术操作
3.3蛙心灌流试验的操作步骤
四、实验结果
4.1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2实验结果的呈现和解释
五、讨论
5.1方法优缺点的总结和分析
5.2结果意义的探讨
5.3可能存在的实验误差和改进方向的建议
六、结论
6.1对实验目的和结果的总结
6.2实验的局限性和展望
八、附录
8.1附录1:实验操作流程图
8.2附录2:实验数据表格
这个报告计划的总字数为1200字以上。

具体的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将根据实际进行补充和丰富。

希望这个报告计划能够对实验设计和报告的撰写有所参考和帮助。

【参考借鉴】蛙心灌流试验报告.doc

【参考借鉴】蛙心灌流试验报告.doc

蛙心灌流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斯氏或八木氏离体蛙心灌流法。

2、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

3、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动物的离体心脏,用理化特性类似于其血浆的代体液灌流时,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保持有节律的舒张活动。

改变灌流液的理化特性,这种节律的舒缩活动也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必要条件。

实验材料与用品1、材料:蟾蜍、斯氏蛙心套管、套管夹、支架、双凹夹、蛙心夹、蛙板(蜡盘)、常用手术器械、滴管、废液缸、棉线2、药品:任氏液、0.65%NaCl、2%CaCl2、1%KCl、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3、仪器: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实验步骤1、取一只蟾蜍,用探针破坏其脑脊髓后仰卧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胸前区皮肤,剪去胸骨,暴露心脏。

用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再用眼科剪在心脏收缩时将其剪破,使心脏完全暴露出来。

2、识别心脏的各个部分,包括心房、心室、静脉窦等,并观察心跳。

3、插蛙心插管,制备离体蛙心。

在左主动脉下穿一线结扎,靠近动脉窦,接着在左右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松结留作固定插管用。

4、用手提起结扎线,用眼科剪在左侧主动脉距分叉3mm处向心脏剪一斜口,右手将盛有少量任氏液的蛙心插管由此口插入,先进入动脉圆锥,然后在心室收缩时,向前略向左推动蛙心插管,使之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注意:为了使蛙心插管顺利插入心室,应使心室与动脉圆锥成一条直线)。

进入心室的标志是随着心室搏动,均有血液喷入插管,插管的液面随着心搏而升降。

结扎插管并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侧面的小钩上,以防止标本滑脱。

在蛙心插管插入心室后,用吸管及时吸出管内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提起插管,剪断主动脉左、右侧分支,轻轻提起插管和心脏,在静脉窦下方绕一线,将左右肺静脉及前后腔静脉一起结扎(切勿损伤静脉窦),在结扎线下方剪去所有牵连的组织,将心脏摘出。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一、【目的要求】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乳酸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

外源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可产生类似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的作用。

三、【实验仪器】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棉线、任氏液。

套管夹、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肌碱、3%乳酸。

四、【方法与步骤】1、斯氏蛙心插管法(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

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

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

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

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 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

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

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蛙心进行灌流实验,观察心脏的生理反应,了解心脏的工作
原理。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蛙心、生理盐水、注射器、心电图仪器等。

首先将蛙心取出并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放置在生理盐水中。

接着使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入蛙心,记录心脏的生理反应,并通过心电图仪器进行监测。

实验结果,在进行蛙心灌流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蛙心在接受生理盐水灌
流后,心脏开始收缩和舒张,呈现出规律的跳动节奏。

通过心电图仪器的监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论,蛙心灌流实验结果表明,心脏在接受生理盐水灌流后,能够正常地
进行收缩和舒张,保持正常的跳动节奏。

这一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意义,蛙心灌流实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心脏的
灌流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生理功能。

这对于心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对蛙心的灌流观察,获得了有益的实验结果,进一步
加深了对心脏生理功能的理解。

希望通过这一实验结果,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保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4-4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实验4-4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实验4-4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引言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是生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不同种类的动物可以通过体表切口或开放胸骨来取出其心脏进行灌流。

而离体心脏灌流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心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

本实验将讲解如何进行蛙类离体心脏灌流实验。

实验器材和试剂1.蛙类(建议使用大型蛙类)。

2.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包括:- 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含灌流缓冲液、温度控制器等)。

- 稳压泵。

3.灌流缓冲液,常用的为Tyrode's盐溶液。

实验步骤1. 先将离体心脏灌流系统检查一遍,保证各项设备均运转正常。

2. 杀死一只蛙类,立即进行解剖,取出心脏,并将其迅速转移到灌流装置中。

在移植心脏时应注意不损伤其血管和肌肉组织。

在灌流系统中,除了心脏,不能有其他生物组织残留。

3. 确认灌流系统中的灌流缓冲液温度为20~25℃。

在开始灌流之前,要先排除灌流管路中的空气。

4. 打开灌流泵,根据所选择的灌流缓冲液flow rate控制注入速度,一般建议在3~8ml/min。

确保满足心脏需求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灌流液输送到心脏内部。

5. 注入灌流缓冲液的同时,对心脏进行观察,确认心脏速率、收缩波幅度等生理特征。

6. 加入适当的药物来研究心脏对药物的反应性。

此时应读取每个添加药物后的心脏特征和响应(如速率、波幅等)。

7. 在实验结束时,切断灌流管路和心脏连接,灌流系统中的灌流液应该被排除并清洁。

结果和分析离体心脏灌流实验可以观察心脏的生理学特征和对不同药物的反应,这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心脏的生理学机制。

在进行本实验时,需要注意不仅仅是心脏的特征,还要关注灌流流量和药物导致的生理反应。

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心脏节律不齐或收缩波幅度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灌流流量不足造成的。

而添加不同的药物,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心脏的调控机制,同时也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动物其心脏组织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进行实验。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一、蛙心灌流:1、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出现心跳减弱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2+排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2+浓度呈正比。

用0.65%NaCL溶液灌注心,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二期内流Ca2+减少,胞浆Ca2+浓度减少,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如果长时间用0.65%NaCL溶液灌流蛙心,心脏最终会停止收缩,但心肌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产生兴奋),这种现象称为兴奋一收缩脱耦联,是心肌细胞内缺少Ca2+后的表现。

2、用高K+任氏液灌注蛙心时,心跳减弱用高K+任氏液灌注蛙心时,心跳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心脏停止于舒张状态的现象。

因为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K+与Ca2+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可抑制细胞膜对Ca2+的转运,使进人细胞内Ca2+减少,心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

当细胞外K+浓度显著增高时,膜内外的K+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过度减少,Na+通道失活,心肌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心肌不能兴奋和收缩,停止于舒张状态。

3、滴加2%CaCL2后,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用高Ca2+任氏液灌注蛙心,可见蛙心收缩力增强,但舒张不完全,以致收缩基线上移。

在Ca2+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心脏会停止在收缩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钙僵”。

心肌的舒缩活动与心肌肌浆中Ca2+浓度高低有关。

当Ca2+浓度升高至10-5M水平时,作为钙受体的肌钙蛋白结合了足够的Ca2+,这就引起肌钙蛋白分子构型的改变,从而触发肌丝滑行,肌纤维收缩。

当肌浆中Ca2+浓度降至10-7时,Ca2 任氏液灌注蛙心,使得肌浆中Ca2+浓度不断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数量不断增加,甚至达到只结合而不解离的程度,于时心肌将持续收缩,因而出现“钙僵”。

4、滴加肾上腺素后,蛙心收缩增强向蛙心滴加肾上腺素后,可见蛙心收缩增强,心脏舒张完全,其机理为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的β受体结合,提高心肌细胞和肌浆网膜Ca2+通透性导致肌浆中Ca2+浓度增高,使心肌改缩增强。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1.药物的浓度效应关系: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考虑使用的药物浓度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通常,药物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剂量依赖性的,即药物浓度越高,对心脏产生的反应越强烈。

因此,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下心脏的反应变化,并绘制药物浓度与心脏反应关系的曲线。

2.药物的效应类型:根据实验结果,需要确定药物对心脏的主要作用类型。

常见的心脏反应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变化、传导速度变化等。

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对这些心脏反应进行分类,并确定药物是否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负性肌力作用、影响传导速度等功能。

3.作用机制分析:对于药物产生的心脏反应,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

这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对药物的已知机制进行对比,或者通过进一步实验来探究。

分析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药物对心脏产生反应的原因,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4.与对照组的比较:在蛙心灌流实验中,通常设立对照组,即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效溶液替代药物溶液对心脏进行灌流。

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可以判断药物是否对心脏产生明显的影响。

分析结果时需要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脏反应差异,判断药物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效果。

5.实验重复性和统计分析: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蛙心灌流实验应进行重复实验。

实验重复性的好坏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来评估,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性。

统计分析有助于确定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并进行合理的结论推断。

总之,蛙心灌流实验结果的分析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浓度效应、药物的效应类型、作用机制分析、与对照组的比较、实验重复性和统计分析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关键方面,可以全面了解药物对心脏的作用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引言: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通过将溶液注入蛙心,观察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以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溶液对蛙心的影响,并从中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蛙心、生理盐水、咖啡因溶液、酒精溶液、糖水溶液、酸性溶液。

2. 实验方法:将蛙心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分别将不同溶液注入蛙心,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生理盐水组:将生理盐水注入蛙心后,观察到心脏跳动平稳,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生理盐水对蛙心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生理变化。

2. 咖啡因溶液组:将咖啡因溶液注入蛙心后,观察到心脏跳动加快,并出现明显的兴奋状态。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因此可以加快心脏跳动。

3. 酒精溶液组:将酒精溶液注入蛙心后,观察到心脏跳动减慢,并出现明显的抑制状态。

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因此可以减慢心脏跳动。

4. 糖水溶液组:将糖水溶液注入蛙心后,观察到心脏跳动加快,并出现明显的兴奋状态。

糖水中的葡萄糖可以提供能量,激活心脏细胞,从而加快心脏跳动。

5. 酸性溶液组:将酸性溶液注入蛙心后,观察到心脏跳动减慢,并出现明显的抑制状态。

酸性溶液会改变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影响心脏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减慢心脏跳动。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咖啡因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可以加快心脏跳动。

2. 酒精具有抑制心脏的作用,可以减慢心脏跳动。

3. 糖水中的葡萄糖可以提供能量,激活心脏细胞,从而加快心脏跳动。

4. 酸性溶液会改变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影响心脏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减慢心脏跳动。

5. 生理盐水对蛙心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生理变化。

实验的局限性:1. 本实验仅使用了蛙心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2. 实验中只考虑了溶液对心脏跳动的影响,未涉及其他心血管系统的参数。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蛙心灌流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心脏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特性;2. 掌握蛙心脏灌流的技术操作方法;3.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研究蛙心脏的生理功能。

实验原理:蛙心脏是一种三心室的心脏,左、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没有明显的分隔。

在正常情况下,蛙的心脏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循环。

通过将生理盐水灌入蛙的心腔,可以模拟蛙的心脏循环过程,使心脏继续收缩和舒张。

实验材料:蛙、生理盐水、手术刀、缝合线、生理盐水注射器。

实验步骤:1. 用手术刀在蛙的腹部切开一小块皮肤,暴露心脏;2. 用手术刀小心地在蛙的心脏下切开一个小孔,用生理盐水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入腔内;3. 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并通过观察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来评估心脏的功能;4. 实验结束后,用缝合线将心脏切开的部位缝合,然后将蛙恢复到原来的容器中。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蛙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有规律地推动生理盐水的流动。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应该是有序的,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应该是相等的。

实验结果显示,蛙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正常,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基本相等。

实验讨论: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心脏的生理功能,可以研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中,我们灌流生理盐水来模拟心脏循环过程,这是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实验方法之一。

实验结果显示,蛙心脏有较好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流入和流出的生理盐水量相等,说明心脏的功能正常。

这与虽然虫是体型很小的生物,但它们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与人的心脏非常相似。

因此,蛙心灌流实验可以作为心脏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总结:通过蛙心灌流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过程需要小心谨慎地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和分析心脏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提供参考。

娃心灌流实验报告

娃心灌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2. 观察理化因素对蛙心活动的影响。

3. 掌握心脏生理学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通过将蛙心取离体后,采用人工灌流的方法,模拟心脏在体内的血液供应,观察灌流液中理化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蛙心灌流实验中,常用的灌流液为任氏液,其中含有与心脏内环境相似的离子成分,如Na+、K+、Ca2+等。

改变灌流液中这些离子的浓度,可以观察到心脏活动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蟾蜍、任氏液、生理盐水、CaCl2、KCl、注射器、灌流管、蛙心夹、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将蟾蜍处死,剥皮,暴露心脏,用蛙心夹固定心脏。

(2)将心脏的动脉插管,连接灌流管,并调整灌流速度。

(3)用生理盐水冲洗灌流管,使灌流液充满管内。

(4)观察心脏在任氏液中的正常活动,记录心率、振幅等指标。

(5)分别改变灌流液中Na+、K+、Ca2+的浓度,观察心脏活动的变化,记录心率、振幅等指标。

(6)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蛙心在任氏液中的活动:心率适中,振幅适中,处于与内环境相似的任氏液中,蛙心以正常节律收缩和舒张。

2. 改变灌流液中Na+浓度:当灌流液中Na+浓度降低时,心率减慢,振幅减小;当灌流液中Na+浓度升高时,心率加快,振幅增大。

3. 改变灌流液中K+浓度:当灌流液中K+浓度升高时,心率加快,振幅增大;当灌流液中K+浓度降低时,心率减慢,振幅减小。

4. 改变灌流液中Ca2+浓度:当灌流液中Ca2+浓度升高时,心率加快,振幅增大;当灌流液中Ca2+浓度降低时,心率减慢,振幅减小。

五、结论与展望1.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观察到理化因素对蛙心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了心脏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2. 展望:本实验为后续心脏生理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如pH值、温度等,以深入了解心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蛙心灌流实验,了解心脏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究心脏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出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机制,为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准备:蛙心、药物溶液(如阿托品、乙酸胆碱等);2. 实验操作步骤:将蛙心从蛙身上切割下来,放置在培养基中,通过灌输不同药物溶液使心脏进行反应;3. 实验记录和测量:记录心脏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心率变化、收缩力变化等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药物A(阿托品)作用下,心率迅速增加,心脏收缩力减弱,心律失常加重;2. 药物B(乙酸胆碱)作用下,心率明显降低,心脏收缩力增强,心律规整;3. 药物C(多巴胺)作用下,心率适度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强,心律较为稳定。

结论:1. 阿托品对心脏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迷走神经的兴奋,从而使心率加快。

这也是阿托品常被用于治疗心脏病患者心率过慢的原因;2. 乙酸胆碱对心脏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从而使心率减慢。

这也是乙酸胆碱被用于治疗心律过速的原因;3. 多巴胺对心脏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并同时对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使得多巴胺常被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脏病。

讨论与展望:本次蛙心灌流实验通过模拟真实人体心脏反应,初步探究了不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药物的作用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因此,仅依靠蛙心灌流实验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药物在人体心脏中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研究心脏药物治疗效果,未来可以结合体外模型和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和分析不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同时,开展临床试验,观察不同药物在疾病患者身上的实际疗效,加深对心脏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

结语:通过蛙心灌流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药物对心脏的作用,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然而,我们仍需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这些结论,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离体蛙心灌流实验,观察心脏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生理变化,
为心脏药理学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取新鲜的蛙心,进行离体灌流实验。

首先,将蛙心置于离体
心脏灌流装置中,通过主动脉插管进行心脏灌流。

然后,分别加入不同药物溶液,如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观察心脏的生理变化。

实验过程中,记录心脏的心率、收缩力、舒张力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在加入肾上腺素后,观察到蛙心的心率明显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强,舒张力减弱;而在加入乙酰胆碱后,心率明显减慢,心脏收缩力减弱,舒张力增强。

这些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加快心率的作用,而乙酰胆碱则具有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脏收缩力的作用。

实验讨论,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心脏药理学研究方法,通过模拟体
内环境,观察心脏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生理变化。

本实验结果与心脏药理学理论相符,说明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能够为心脏药理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结论,通过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心脏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生理变化,验证了心脏药理学理论。

这为心脏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心脏药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多有效的心
脏药物,并将离体蛙心灌流实验应用于心脏药理学研究的更多领域,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心脏药理学
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希望本实验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蛙心进行灌流实验,观察蛙心的生理反应并分析其机理,以进一步了解心脏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选取健康的雄性青蛙,将其置于浸泡在冰水中以减少蛙心代谢率。

2. 实验操作步骤:a.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含生理盐水的液体。

b. 将生理盐水注射入蛙心的心室中,保持适当压力。

c. 观察蛙心的变化,记录心跳频率、收缩力以及心律的变化。

d. 持续注射药物,如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以观察其对心脏的影响。

e. 完成实验后,将雄蛙放回其自然环境中。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后,观察到以下结果:1. 蛙心的心跳频率随着药物注射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药物能够影响心脏的起搏能力。

2. 乙酰胆碱注射后,蛙心的心跳频率明显减慢,表明乙酰胆碱能够抑制心脏的起搏能力。

3. 肾上腺素注射后,蛙心的心跳频率明显加快,同时心脏收缩力也增强,说明肾上腺素能够增强心脏的兴奋性。

4.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与之前相关研究的成果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心脏调节机制的可靠性。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心脏的起搏能力受到神经调节和荷尔蒙的影响,其中乙酰胆碱能够抑制心脏的起搏能力,而肾上腺素则能够增强心脏的兴奋性。

2. 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是可逆的,说明心脏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根据身体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本实验结果对于研究心脏疾病及寻找心脏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结:通过蛙心灌流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心脏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本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对结果的分析,我们验证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研究方向。

【注:本文采用一般实验报告格式,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和总结。

其中实验过程列出了具体的实验步骤,结果分析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讨论。

】。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分析报告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通过将药物或溶液直接注入蛙心中,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从而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药理学效应。

本文将对蛙心灌流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对蛙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肾上腺素的药理效应。

实验步骤:1.使用手术刀将蛙麻醉;2.将蛙的心脏暴露出来,清理心包,并通过大血管灌注生理盐水;3.将蛙心环扎,插入导管,开始灌流生理盐水;4.记录生理盐水流量和心率,使其达到稳定状态;5.依次将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注入灌流液中,观察生理参数的变化;6.实验结束后,对蛙进行安乐死处理。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了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注入后的心率和收缩力等指标,发现随着肾上腺素浓度的增加,心率逐渐加快,收缩力也明显增强。

实验分析: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激素,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加速心率等,这种效应是可以被灌流实验所模拟的。

在本次实验中,通过注入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我们发现肾上腺素可以显著地增加心率和收缩力,这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肾上腺素的效应是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的,这也是符合理论的。

高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导致心脏超负荷,使心肌细胞的代谢和抗氧化能力降低,甚至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因此,合理控制使用剂量非常重要。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肾上腺素的药理效应和作用机制,并了解了其剂量效应关系,增强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使用药物进行实验时,应该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动物生理学-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结果1.正常心搏曲线2、滴加0.65%NaCl溶液3、滴加2%CaCl2溶液2滴4、滴加1%KCl溶液5、滴加0.01%Adr溶液6、滴加0.01%Ach溶液二、分析与讨论2、1.正常心搏曲线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组牛蛙心跳比较微弱, 再结合本组牛蛙心脏外表上有不规则小黑斑这一点, 可推断出这只牛蛙可能患有心脏疾病。

4、滴加0.65%NaCl溶液滴加0.65%NaCl溶液后, 心跳减弱, 这是由于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时, 灌注液中缺乏Ca2+, 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期内流Ca2+减少, 细胞质Ca2+浓度减少, 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3.滴加2%CaCl2溶液2滴加入CaCl2后, 心跳略微增强。

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称为膜屏障作用。

Ca2+浓度增高时, Na+内流受抑制, 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 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降低。

Ca2+浓度增高使Ca2+内流增多,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4.滴加1%KCl溶液滴加1%KCl后, 曲线的频率逐渐减小, 愈来愈疏, 幅度也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当细胞K+浓度增高时, K+与Ca2+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K+抑制细胞膜对Ca2+的转运, 使进入细胞内Ca2+减少, 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减弱, 心肌收缩力降低。

所以心搏曲线振幅减小。

5.滴加0.01%Adr溶液滴加肾上腺素后, 蛙心收缩增强, 心脏舒张完全, 描记的心搏曲线幅度明显增大。

其作用机理是, 肾上腺素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受体结合, 提高心肌细胞和肌浆网膜Ca2+通透性, 导致肌浆中Ca2+浓度增高, 使心肌收缩增强。

另外, 肾上腺素还有降低肌钙蛋白与Ca2+亲和力, 促使肌钙蛋白对Ca2+的释放速率增加, 提高肌浆网膜摄取Ca2+的速度, 刺激Na+与Ca2+交换, 使复极期向细胞外排出Ca2+的作用加速, 这样, 将使心肌舒张速度增快, 整个舒张过程明显增强。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2. 观察理化因素对蛙心活动的影响。

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蛙心灌流实验是研究心脏生理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实验中,通过离体蛙心灌流装置,将蛙心置于人工灌流液中,模拟心脏在体内的生理环境,观察和分析不同理化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0.65%NaCl溶液、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乳酸溶液。

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棉线、套管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制备蛙心标本:将青蛙进行双毁髓处理后,置于蛙板上,暴露心脏。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游离心脏,用蛙心夹固定于支架上。

2. 连接实验装置:将蛙心标本与张力传感器连接,张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采集系统。

3. 灌流液准备:将任氏液、0.65%NaCl溶液、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乳酸溶液分别装入培养皿中。

4. 观察不同灌流液对蛙心活动的影响:a. 以任氏液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蛙心收缩活动。

b. 将灌流液更换为0.65%NaCl溶液,观察蛙心收缩活动变化。

c. 将灌流液更换为2%CaCl2溶液,观察蛙心收缩活动变化。

d. 将灌流液更换为1%KCl溶液,观察蛙心收缩活动变化。

e. 将灌流液更换为1:10000肾上腺素溶液,观察蛙心收缩活动变化。

f. 将灌流液更换为1:10000乙酰胆碱溶液,观察蛙心收缩活动变化。

g. 将灌流液更换为3%乳酸溶液,观察蛙心收缩活动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任氏液灌流:蛙心收缩活动正常,表现为规律性的收缩和舒张。

2. 0.65%NaCl溶液灌流:蛙心收缩幅度稍微减小,舒张幅度稍微减弱,表现为细胞外环境中缺乏Ca2+,动作电位2期Ca2+内流减少,胞浆中Ca2+减少,心肌收缩力降低。

蛙心倒灌实验报告

蛙心倒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蛙心倒灌实验的操作方法。

2. 观察不同灌流液对蛙心活动的影响,探究理化因素对心脏功能的作用。

3. 了解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的生理机制。

二、实验原理蛙心倒灌实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蛙心置于人工灌流液中,模拟心脏在体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观察不同灌流液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中,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和浓度,可以模拟心脏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青蛙2. 实验仪器:蛙心夹、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棉线、任氏液、0.65%NaCl溶液、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乳酸溶液3. 实验试剂:NaCl、CaCl2、KCl、NaH2PO4、Na2HPO4、蒸馏水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将青蛙麻醉,背位固定于蛙板上。

2. 暴露心脏,用手术刀将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分离,并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3. 将蛙心夹固定在心脏的左心室,连接张力传感器。

4. 将心脏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任氏液。

5. 使用滴管向心脏的左心室注入0.65%NaCl溶液,观察心脏的收缩情况。

6. 分别加入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乳酸溶液,观察心脏的收缩情况。

7. 记录不同灌流液对心脏收缩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65%NaCl溶液中,心脏保持正常的节律性收缩,收缩频率和幅度适中。

2. 将灌流液更换为0.65%NaCl溶液后,心脏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稍微减小,说明细胞外液中缺乏Ca2+,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

3. 向灌流液中加入2%CaCl2溶液后,心脏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稍微加大,说明细胞外液浓度升高,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4. 向灌流液中加入1%KCl溶液后,心脏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稍微加大,说明K+与Ca2+在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外液中K+浓度升高,Ca2+内流减少,心肌的兴奋性降低。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1. 0.65%NaCl对心脏活动的影响:0.65%NaCl对蛙和蟾蜍来说是等渗的溶液,完全置换任氏液后,细胞外的Ca2+浓度、K+浓度大大降低,使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

2. K+对心脏活动的影响:总体看来心肌对细胞外K+浓度变化比较敏感;但是不同部位心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心房肌最敏感,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系统次之,窦房结敏感性较低。

细胞外液钾浓度增高时,对兴奋性的影响与其浓度增高的程度有关。

当K+浓度轻度或者中度升高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梯度减小,K+外流的力量减弱,静息电位(RP)的绝对值减小,和阈电位(TP)差值减小,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当K+的浓度大幅度的升高,RP的绝对值减小(膜内-55mv左右)时,钠通道的开放效率降低,钠通道逐渐失活,兴奋性降低或者丧失,严重时,可导致心肌停搏于舒张状态。

此时,仅由Ca2+的内流来构成动作电位,故上升支小而缓慢,使兴奋传导速度减慢,传导性降低。

当细胞外K+的浓度升高时,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加速,平台期缩短,不应期也缩短。

高钾对心肌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

因为细胞外的K+和Ca2+在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因此当膜外K+的浓度升高时,平台期内流的Ca2+减少,心肌细胞内的Ca2+浓度难于升高,减小了Ca2+的兴奋-收缩偶联作用,从而减弱了心肌收缩能力。

4期自动除极速度减慢,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3. Ca2+对心脏活动的影响:细胞外Ca2+在心肌细胞膜上对Na+的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

因此,细胞外Ca2+浓度发生变化时,与Ca2+内流和Na+内流相关的生物电活动都将受到影响,而对静息电位则无明显作用。

当细胞外Ca2+的浓度升高时,对Na+的屏障作用加大,由于这种抑制作用,触发Na+快速内流产生0期去极化就比较困难,即出现阈电位上移,从而与静息电位的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发生兴奋后,Na+内流的抑制则导致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下降,传导性下降。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本文介绍了一项名为“蛙心灌流”的科学实验,该实验旨在通过将新生的蛙卵浸泡于含有荷尔蒙物质的液体中,观察其对生物发育的影响。

这项实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因为其中存在一些伦理和动物保护方面的问题。

一、实验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学家们一直在探究荷尔蒙对动物发育的影响。

一些已知的实验表明,荷尔蒙可以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对生物的发育产生显著影响。

在这个领域里,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对象,因为蛙的生命周期短,易于繁殖,体型较小,且为脊椎动物,因此可以用作代表性模型生物进行研究。

近年来,有些科学家开始使用一种名为“蛙心灌流”的实验方法,以研究荷尔蒙对蛙卵的影响。

该实验的目的是将含有荷尔蒙物质的液体注入新生蛙卵的心脏中,使荷尔蒙得以渗透至整个胚胎体内,从而观察荷尔蒙对蛙卵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的效果。

二、实验方法蛙心灌流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1. 采集新鲜的蛙卵,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制备含有荷尔蒙物质的溶液。

3. 采用微注射技术将荷尔蒙物质注入实验组蛙卵的心脏中,同时对照组蛙卵不接受注入。

4. 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两组蛙卵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记录重要数据。

三、实验结果近些年来,已经有一些研究报道了蛙心灌流实验得到的一些显著结果。

例如,在进行蛙心灌流实验后,研究发现蛙卵的发育速度明显提高,并且对荷尔蒙刺激的反应也变得更为明显。

同时,这项实验还有助于揭示荷尔蒙与性别发育之间的关联,以及对脊椎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然而,同时有一些研究也显示出蛙心灌流实验的潜在风险。

例如,实验组蛙卵可能会出现更高的胚胎死亡率,或者体型和神经系统的异常。

此外,这种实验还尚未得到足够的伦理和动物保护监管,因此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四、结论综上所述,“蛙心灌流”是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其结果可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荷尔蒙在脊椎动物发育中所扮演的角色。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这项实验存在的伦理和动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并探索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方法来探究生物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蛙心灌流实验结果分析2011-11-03 08:17:48 来源:评论:0 我要评论一、蛙心灌流:1、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出现心跳减弱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2+排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2+浓度呈正比。

用0.65%NaCL溶液灌注心,由于灌注...…一、蛙心灌流:1、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出现心跳减弱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2+排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2+浓度呈正比。

用0.65%NaCL溶液灌注心,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二期内流Ca2+减少,胞浆Ca2+浓度减少,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如果长时间用0.65%NaCL溶液灌流蛙心,心脏最终会停止收缩,但心肌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产生兴奋),这种现象称为兴奋一收缩脱耦联,是心肌细胞内缺少Ca2+后的表现。

2、用高K+任氏液灌注蛙心时,心跳减弱用高K+任氏液灌注蛙心时,心跳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心脏停止于舒张状态的现象。

因为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K+与Ca2+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可抑制细胞膜对Ca2+的转运,使进人细胞内Ca2+减少,心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

当细胞外K+浓度显著增高时,膜内外的K+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过度减少,Na+通道失活,心肌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心肌不能兴奋和收缩,停止于舒张状态。

3、滴加2%CaCL2后,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用高Ca2+任氏液灌注蛙心,可见蛙心收缩力增强,但舒张不完全,以致收缩基线上移。

在Ca2+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心脏会停止在收缩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钙僵”。

心肌的舒缩活动与心肌肌浆中Ca2+浓度高低有关。

当Ca2+浓度升高至10-5M水平时,作为钙受体的肌钙蛋白结合了足够的Ca2+,这就引起肌钙蛋白分子构型的改变,从而触发肌丝滑行,肌纤维收缩。

当肌浆中Ca2+浓度降至10-7时,Ca2 任氏液灌注蛙心,使得肌浆中Ca2+浓度不断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数量不断增加,甚至达到只结合而不解离的程度,于时心肌将持续收缩,因而出现“钙僵”。

4、滴加肾上腺素后,蛙心收缩增强向蛙心滴加肾上腺素后,可见蛙心收缩增强,心脏舒张完全,其机理为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的β受体结合,提高心肌细胞和肌浆网膜Ca2+通透性导致肌浆中Ca2+浓度增高,使心肌改缩增强。

另外,肾上腺素还有降低肌钙蛋白与Ca2+亲和力,促使肌钙蛋白对Ca2+的释放速率增加;提高肌浆网膜摄取Ca2+的速度,刺激Na+—Ca2+交换使复极期向细胞外排出Ca2+的作用加速。

这样,将使心肌舒张速度增快,整个舒张过程明显加强。

5、滴加乙酰胆碱后,蛙心活动减弱滴加乙酰胆碱后,强见蛙心收缩减弱,心率减慢。

最后,心跳停止于舒张阶段。

机理为: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M受体结合,一方面提高心肌细胞膜K+通道的通透性,促使K+外流,将引起:①窦房结细胞复极时K+外流增多,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衰减过程减弱,自动除极速度减慢。

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②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动作电位2.3期短,Ca2+进人细胞内减少,使心肌收缩减弱;另一方面乙酰胆碱可直接抑制Ca2+通道,减少Ca2+内流,进而使心肌收缩减弱。

二、血压调节:1.波形分析:在显示屏观察“正常”血压曲线,从这一曲线上可见到几种波动,一级波(心搏波):是心室舒张引起的血压波动,心缩时上升,心舒时下降。

频率与心率一致。

因家兔脉压差小,此波有时不太明显。

二级波(呼吸波):呼吸时胸腔的扩大与缩小引起血压呈现与呼吸节律一致的周期性变化,吸气时先降后升,呼气时先升后降。

一个二级波周期内可见有多个与心率一致的一级波。

三级波:不常出现,可能系缩血管中枢的周期性紧张活动导致血管的紧张性发生周期性的改变所致。

血压伴随呼吸运动的周期而变化,表现为吸气时先降而后升,呼气时先升后降。

吸气时静脉回流加速,但因吸气时,胸腔内大静脉,肺血管扩张,容量增大,部分血液滞留,故呼气之初由肺静脉回左心的血量暂时减少,左心室输出量也暂时减少,血压暂时降低。

吸气后期,胸内压更负,促进静脉回流,左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

呼气时,胸腔血管容量减少呼气之初,肺组织回缩,肺静脉血回心增加,左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但随后继续呼气,胸内压升高,体循环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血是原因之一。

其次,由于呼吸中枢对心中枢的影响,吸气时心跳稍快,呼气时心跳较慢,心率的变化会引起血压的改变。

第三,呼吸中枢对缩血管中枢的影响。

吸气时缩血客中枢兴奋,引起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气时缩血管中枢抑制,引起血压下降。

2、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的向中端,均引起血压下降;刺激其离中端,血压无明显变化。

免减压神经是传人神经,其作用将主动弓压力感受器发出的冲动传人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血压降低。

因此,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其中枢端,使传人中枢的冲动增加,致血压明显下降而刺激其外周端虽有冲动传向外周,但不会引起血压变化。

3、刺激完整的迷走神经或迷走神经离中端均引起血压降低。

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有时血压升高,有时降低或无明显变化。

两侧心迷走神经对不同部位的支配有所侧重,一般说,右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到窦房结,右心房的大部因而对心率影响较大;左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到房室结,房室束,小部分心房肌及心底部的心室肌,它对心传导影响较大,在实验中,刺激兔右侧迷神经外周端,其中的副交感纤维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节后神经元,使之兴奋并释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上的M受体结合,使窦房结细胞在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使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其4期K+通透性增加,导致IK衰减过程减弱,自动去机速度减慢。

这两种因素均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因而减慢。

刺激强度加大时可出现窦性停博,同时Ca2+内流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造成心输量减少,血压降低。

刺激左侧心迷走神经外周期端也可使血压下降,但主要是由于乙酰胆碱抑制房室交界区细胞上的Ca2+通道,减少Ca2+内流,使其动作电位幅度减少,兴奋传导速度减慢,出现房室性传导阻滞而心率减慢,进而使血压下降。

故刺激左侧迷控神经出现的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均不如右侧时明显。

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血压可升高,不变或下降,其原因除与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不同,以及动物机能状态不同有关外。

主要是由于迷神经是混合神经,除含副交感纤维(约占总数的10%人这些传人纤维中,有些是加压性的,有些是降压性的,它们的粗细兴奋性及传导性都不相同。

因此,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刺激,可兴奋不同类型的传人纤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4、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出现先升高,而后降低,逐步恢复。

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是使心跳加快,兴奋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血管的作用则主要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哪一种受体占优势;对α受体占优势的皮肤、肾脏、胃肠等内脏的血管;肾上腺素使它收缩,而对β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和肝脏、心脏冠脉等血管,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使它们舒张,只有大剂量时,才出现缩血管现象,开始肾上腺素浓度较高,对心脏α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所以血压升高。

随着血中肾上腺素浓度逐渐降低(剂量逐渐减少),β受体占优势的血管扩张,引起血压降低。

因而出现动脉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再逐步恢复正常的变化过程。

5、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引起血压下降乙酰胆碱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的M受体,促使内皮细胞释放“松驰因子”,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外因阻力降低,血压下降;乙酰胆碱与心脏各部位的M受体结合,引起心率变慢或停搏,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甚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ACh的心脏效应使得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乙酰胆碱能激活交感神经末稍的突触前M受体,使交感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从而减弱交感缩血管紧张效应,这不但可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输出量,还可以扩张容量血管而减少循环血量,因而血压下降。

6、动脉压力感受器并不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动脉血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升高,压力感受器发放的冲动就增多。

牵拉左侧颈总动脉引起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加,通过减压反射引起血压下降7、夹闭颈总动脉,流至颈动脉窦的血液减少,压力感受器感受的压力少,发放的冲动少,减压反射减弱,血压升高。

去掉动脉夹后,流向颈动脉窦的血液增加,压力感受器发放的冲动增加,减压反射增加,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8、刺激减压神经使减压神经的冲动增加,减压反射加强,血压降低三、呼吸调节:1、吸人气中CO2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强CO2 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因素,它不但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且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

每当动脉血中PCO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并可在一分钟左右达到高峰。

由于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血液中PCO2增加,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多,CO2十H2O一→H2CO3一→HCO3—+H+,CO2通过它产生的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通过呼吸机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此外,当PCO2增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2、吸人纯氮气使呼吸运动增加吸人纯氮气时,因吸人气中缺O2,肺泡气PO2下降,导致动脉血中PO2下降,而PCO2却基本不变(因CO2扩散速度快)随着动脉血中PO2的下降,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延髓的呼吸中枢兴奋,隔肌和肋间外肌活动加强,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增加。

此外,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效应是抑制并随缺O2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加强。

所以缺O2程度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

在轻度缺O2,通过颈动脉体等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人冲动对呼吸中枢起兴奋作用大于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呼吸增强。

3、静脉注人乳酸静脉注人乳酸后,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因为乳酸改变了血液PH,提高了血中H+浓度。

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血中H+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因此,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

4、麻醉双侧动脉体后,再吸人CO2和纯N2时,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不同用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后,开始吸人CO2时仍可引起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而再吸人纯N2时,呼吸运动基本不变。

当双侧颈动脉体被麻醉后,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作用,外周的化学感受性反射消失。

此时,再吸人CO2时,使血中P CO2增高,CO2虽已不能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的颈动脉体反射性地加强呼吸运动,但仍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而吸人N2后,血中PO2虽然下降但因双侧颈动脉体被麻醉,外周化学感受器已失去感受功能,而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以是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