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腓肠肌实验
牛蛙腓肠肌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牛蛙腓肠肌的生理特性。
2. 掌握制备牛蛙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 研究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牛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牛蛙腓肠肌是一种骨骼肌,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
在生理条件下,腓肠肌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会发生收缩。
通过观察腓肠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反应,可以了解其兴奋性和收缩性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任氏液、生理盐水、刺激电极、记录仪、电子刺激器等。
2. 实验仪器: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制备牛蛙腓肠肌标本(1)将牛蛙置于蛙板上,用任氏液将其浸泡麻醉。
(2)用手术剪剪开牛蛙后肢皮肤,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3)用手术剪剪断坐骨神经,分离腓肠肌。
(4)将腓肠肌放入任氏液中,浸泡备用。
2. 刺激腓肠肌(1)将腓肠肌固定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将其固定在记录仪的电极上。
(2)将刺激电极插入坐骨神经,调整电极位置,确保与腓肠肌紧密接触。
(3)开启电子刺激器,设置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3. 观察与记录(1)记录不同刺激强度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
(2)记录不同刺激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均逐渐增加。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达到最大值。
当刺激强度继续增加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再增加。
2. 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先增加后减少。
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达到最大值。
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加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开始减少。
蛙腓肠肌收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蛙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反应。
2. 探讨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3. 了解蛙腓肠肌收缩的生理机制。
二、实验原理蛙腓肠肌是一种典型的骨骼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在电刺激的作用下,肌纤维会产生动作电位,导致肌肉收缩。
通过观察和分析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反应,可以了解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蛙、任氏液、蛙板、蛙钉、细线、剪刀、手术镊、探针、玻璃分针、电子刺激器等。
2. 实验仪器:BL-420F生理记录装置、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肌槽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选取健康蛙一只,用任氏液将其浸泡至麻醉状态,然后置于蛙板上,用蛙钉固定。
2. 分离腓肠肌:用剪刀剪去蛙的后肢,沿股骨内侧缘分离腓肠肌,并用细线将肌腱结扎。
3. 连接实验装置:将腓肠肌远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将刺激电极与腓肠肌紧密接触。
将张力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4. 设置刺激参数:设置刺激频率为1Hz,电压由低至高逐渐增加,观察蛙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5. 记录与分析:记录不同刺激强度下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包括收缩幅度、收缩频率等。
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对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蛙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最大收缩幅度。
当刺激强度继续增加时,收缩幅度不再增大,甚至出现收缩减弱现象。
2. 刺激频率对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蛙腓肠肌的收缩频率逐渐增大。
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现象,即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出现部分舒张。
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加时,出现完全强直收缩现象,即肌肉持续收缩,不再出现舒张。
3. 蛙腓肠肌收缩的生理机制:电刺激通过改变肌纤维膜电位,使肌纤维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发肌肉收缩。
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会影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从而影响肌肉收缩。
牛蛙腓肠肌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牛蛙腓肠肌实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牛蛙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情况,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本实验选取了牛蛙腓肠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腓肠肌标本,对腓肠肌的生理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蛙类动物腓肠肌的生理特性;2. 掌握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3. 观察和分析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情况;4. 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牛蛙、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
2. 实验步骤:(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2)将腓肠肌标本放置在任氏液中,用毁髓针进行双毁髓处理;(3)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标本固定在蛙板上,用滴管滴加任氏液保持标本湿润;(4)用锌铜弓接触腓肠肌标本,观察并记录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的生理特性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牛蛙腓肠肌具有以下生理特性:(1)在未受到电刺激时,腓肠肌处于松弛状态;(2)在受到电刺激时,腓肠肌迅速收缩,表现为肌肉紧张和缩短;(3)腓肠肌的收缩强度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4)腓肠肌的收缩具有快速性和可逆性。
2.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及骨骼肌收缩特点(1)兴奋性:腓肠肌在电刺激下迅速收缩,说明腓肠肌具有较高的兴奋性;(2)兴奋过程:电刺激导致腓肠肌膜电位变化,引起细胞去极化,进而引发肌肉收缩;(3)骨骼肌收缩特点:腓肠肌的收缩表现为肌肉紧张和缩短,具有快速性和可逆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牛蛙腓肠肌标本,并观察了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牛蛙腓肠肌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在电刺激下能迅速收缩,收缩过程具有快速性和可逆性。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神经肌肉的生理特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生物实验报告腓肠肌标本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基本组织构成。
3. 掌握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检测方法,观察神经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青蛙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具有以下特点:1. 腓肠肌体积较大,易于观察。
2. 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紧密相连,便于观察神经对肌肉的影响。
3. 腓肠肌在任氏液中可以保持生理活性,便于观察肌肉收缩。
实验过程中,通过破坏青蛙的脑和脊髓,使其失去意识,然后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制备过程中,需要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并检测神经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电子刺激器、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1. 青蛙的处死与固定:取青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住青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捣毁脑组织。
接着将探针抽回至进针处,再向后刺入脊椎管,反复提插捣毁脊髓。
此时如青蛙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明脑和脊髓已完全破坏。
2.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2cm处剪断脊柱,左手握住青蛙后肢,用拇指压住骶骨,使青蛙头与内脏自然下垂。
右手持手术剪,沿脊柱两侧剪除一切内脏及头胸部,留下后肢。
用手术剪和眼科剪仔细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用细线将腓肠肌两端固定在蛙板上。
3. 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检测:将电子刺激器连接到坐骨神经上,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频率。
4. 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腓肠肌的横切片,观察其形态结构,包括肌纤维、肌束、血管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的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腓肠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长条状,相互平行排列。
蛙腓肠肌实验报告结论
蛙腓肠肌实验报告结论蛙腓肠肌实验报告结论蛙腓肠肌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研究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的机制。
通过观察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下的收缩情况,可以揭示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次实验中,我们对蛙腓肠肌进行了一系列刺激,通过观察和记录收缩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蛙腓肠肌对于电刺激具有明显的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电极对蛙腓肠肌进行了刺激,观察到肌肉发生了收缩。
这表明蛙腓肠肌对于外界刺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其次,我们观察到蛙腓肠肌的收缩力度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
我们在实验中逐渐增加了电刺激的强度,发现蛙腓肠肌的收缩力度也随之增加。
这说明刺激的强度对于肌肉收缩的力度有直接的影响,刺激越强,肌肉收缩力度越大。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蛙腓肠肌对于刺激的频率也有明显的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电刺激的频率,发现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蛙腓肠肌能够做出规律的收缩;而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蛙腓肠肌的收缩则变得不规律。
这表明刺激的频率对于肌肉的收缩模式有重要影响,适当的刺激频率能够使肌肉呈现规律的收缩。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蛙腓肠肌的收缩时间与刺激强度和频率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蛙腓肠肌的收缩时间缩短;而刺激频率的增加则使蛙腓肠肌的收缩时间变得更短。
这说明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对于肌肉收缩的速度有直接影响,刺激越强或频率越高,肌肉收缩的速度越快。
最后,我们还观察到蛙腓肠肌对于刺激的持续时间也有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电刺激的持续时间,发现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也随之改变。
当刺激持续时间较短时,蛙腓肠肌的收缩也较短暂;而当刺激持续时间较长时,蛙腓肠肌的收缩则持续更久。
这说明刺激的持续时间对于肌肉收缩的持久性有影响,适当的刺激持续时间能够使肌肉保持较长时间的收缩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对蛙腓肠肌的实验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蛙腓肠肌对于电刺激具有明显的反应,收缩力度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收缩模式与刺激频率有关,收缩时间与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关。
解剖青蛙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青蛙腓肠肌的解剖结构,了解其位置、形态和功能。
2. 掌握青蛙腓肠肌的解剖方法,提高解剖技能。
3. 通过观察腓肠肌的生理结构,加深对肌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1只2. 实验器材: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盘、解剖针、解剖剪、放大镜、显微镜、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溶液、固定液、培养皿、滴管、解剖图谱三、实验步骤1. 青蛙解剖:- 将青蛙置于解剖盘内,用解剖剪剪开腹部皮肤,暴露内脏。
- 分离出坐骨神经,沿坐骨神经追踪至腓肠肌。
- 沿腓肠肌长轴用解剖剪剪开肌肉,暴露肌肉内部结构。
2. 腓肠肌解剖:- 观察腓肠肌的形态,注意其长轴、短轴和横截面。
- 观察腓肠肌的起止点,了解其与骨骼的连接关系。
- 观察腓肠肌的肌纤维排列,分析其收缩原理。
3. 腓肠肌组织学观察:- 将腓肠肌剪成小块,放入生理盐水溶液中清洗。
- 将腓肠肌浸入固定液中固定。
- 将固定后的腓肠肌切片,进行染色和观察。
- 在显微镜下观察腓肠肌的横纹结构、肌纤维排列、肌原纤维、细胞核等结构。
4.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记录腓肠肌的形态、起止点、肌纤维排列等结构特点。
- 分析腓肠肌的收缩原理和生理功能。
四、实验结果1. 腓肠肌形态:- 腓肠肌呈圆柱状,长轴与青蛙后肢的纵轴平行。
- 腓肠肌横截面呈椭圆形,短轴垂直于长轴。
2. 腓肠肌起止点:- 起点位于股骨上端,止点位于胫骨下端。
3. 腓肠肌肌纤维排列:- 肌纤维呈纵向排列,平行于腓肠肌长轴。
- 肌纤维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
4. 腓肠肌组织学观察:- 腓肠肌横纹结构明显,肌原纤维排列整齐。
- 肌原纤维呈长条状,细胞核位于肌原纤维中央。
五、实验讨论1. 腓肠肌是青蛙后肢的主要运动肌肉,负责下肢的屈伸运动。
2. 腓肠肌的肌纤维排列和横纹结构有利于其产生强大的收缩力。
3. 腓肠肌的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的腓肠肌相似,为肌肉组织的典型代表。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解剖了青蛙腓肠肌,掌握了腓肠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牛蛙腓肠肌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牛蛙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影响。
2. 研究腓肠肌收缩的阈值、最适刺激强度以及强直收缩现象。
3. 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牛蛙腓肠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标本,其肌肉组织结构简单,易于观察。
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以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本实验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任氏液、手术器械、刺激器、放大器、记录仪、肌槽、金属丝等。
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放大镜、秒表、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将牛蛙麻醉后,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 将标本固定在肌槽内,连接好刺激器、放大器、记录仪等仪器。
3. 以0.1ms的方波脉冲进行刺激,观察并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4. 改变刺激强度,观察腓肠肌的收缩阈值和最适刺激强度。
5. 改变刺激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分析强直收缩现象。
6. 重复实验,验证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强度与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腓肠肌开始收缩;当刺激强度继续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不再增大,此时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2. 刺激频率与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反应逐渐减弱。
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腓肠肌几乎不发生收缩;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较大。
3. 强直收缩现象当连续给予腓肠肌阈上强度的刺激时,腓肠肌会出现强直收缩现象。
强直收缩现象分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是指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肌肉收缩幅度逐渐减小;完全强直收缩是指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肌肉收缩幅度不再减小,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
六、实验结论1. 牛蛙腓肠肌对电刺激具有敏感性,可以产生收缩反应。
青蛙腓肠肌神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腓肠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 观察并记录青蛙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的收缩反应。
3.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青蛙的腓肠肌神经在刺激下会发生兴奋,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通过观察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的收缩反应,可以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过程。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2. 实验器材:手术剪、手术刀、眼科镊、金属探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任氏液3. 实验药品:任氏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青蛙:取青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青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
2. 解剖青蛙: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
3. 制备腓肠肌标本:用手术剪剪开青蛙的后肢,暴露腓肠肌。
用眼科镊将坐骨神经与腓肠肌分离,并将坐骨神经固定在蛙板上。
4. 刺激坐骨神经:将电子刺激器的电极连接到坐骨神经的两端,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5. 记录数据:记录腓肠肌在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的收缩反应,包括收缩幅度、收缩持续时间等。
6. 实验结束:将青蛙放回水中,观察其生命体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青蛙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发生明显的收缩反应,说明神经兴奋可以引起肌肉收缩。
2. 随着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也随之增加,说明肌肉收缩与刺激强度和频率有关。
3.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青蛙腓肠肌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过程为:神经纤维→ 肌纤维→ 肌肉收缩。
(2)肌肉收缩与刺激强度和频率有关。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青蛙腓肠肌标本,并观察到了神经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青蛙腓肠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兴奋传导过程,掌握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操作实验器材,如何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生理青蛙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青蛙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的收缩反应。
2. 掌握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 了解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青蛙腓肠肌是一种典型的骨骼肌,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
当坐骨神经受到适宜的电刺激时,神经冲动会传递到腓肠肌,引起肌纤维收缩。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可以观察到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变化,从而研究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和肌肉收缩的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剪刀、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2. 实验仪器: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示波器、计算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将青蛙置于蛙板上,用蛙钉固定。
- 用剪刀剪开青蛙后肢皮肤,暴露腓肠肌。
- 用手术剪剪断坐骨神经,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分离。
- 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放入任氏液中浸泡,以保持其生理活性。
2. 实验操作:- 将坐骨神经一端连接到电子刺激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示波器。
- 用金属探针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 改变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变化。
3.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收缩时间和收缩频率。
- 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当刺激强度较低时,腓肠肌出现微弱的收缩反应。
2.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3.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腓肠肌出现最大收缩幅度。
4. 随着刺激强度的进一步增加,腓肠肌收缩幅度不再增大。
5.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收缩频率逐渐增大。
6. 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值时,腓肠肌收缩频率不再增大。
六、实验结论1. 青蛙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
2.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有显著影响。
3. 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收缩幅度增大。
4. 刺激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收缩频率增大。
蛙腓肠肌实验报告结论
蛙腓肠肌实验报告结论蛙腓肠肌实验报告结论蛙腓肠肌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研究蛙腓肠肌的收缩特性,可以深入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实验方法,以观察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情况,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我们观察到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强度下的收缩反应。
实验中,我们通过逐渐增加电刺激的强度,观察到蛙腓肠肌的收缩程度逐渐增加。
这表明,蛙腓肠肌对于刺激的反应是逐渐增强的。
这一结论与我们对肌肉生理学的理解相符,即肌肉在受到刺激后会发生收缩,而刺激的强度越大,收缩程度也会越大。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究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频率下的收缩特性。
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电刺激的频率,观察到蛙腓肠肌的收缩次数和收缩间隔时间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刺激频率较低时,蛙腓肠肌的收缩次数较少,且收缩间隔时间较长;而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蛙腓肠肌的收缩次数增多,且收缩间隔时间变短。
这一结果表明,蛙腓肠肌对于刺激频率的变化有着明显的适应性,即刺激频率越高,蛙腓肠肌的收缩次数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组实验,以研究蛙腓肠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收缩反应。
实验中,我们将蛙腓肠肌暴露在不同温度的液体中,观察到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较低时,蛙腓肠肌的收缩速度较慢,且收缩程度较小;而当温度较高时,蛙腓肠肌的收缩速度加快,且收缩程度增大。
这一结论与我们对肌肉生理学的了解相符,即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蛙腓肠肌实验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蛙腓肠肌对于刺激的反应是逐渐增强的;其次,蛙腓肠肌对于刺激频率的变化有着明显的适应性;最后,蛙腓肠肌的收缩特性受温度的影响。
这些结论不仅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实验只是对蛙腓肠肌进行的初步研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和条件可能会对蛙腓肠肌的收缩特性产生影响。
蛙类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类腓肠肌的解剖结构。
2. 掌握蛙类腓肠肌的生理特性。
3. 观察腓肠肌在不同刺激下的收缩反应。
4. 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蛙类腓肠肌是一种典型的骨骼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在生理学实验中,蛙类腓肠肌常被用作研究神经肌肉兴奋性和收缩特性的模型。
通过电刺激蛙坐骨神经,可以引起腓肠肌的收缩,从而观察腓肠肌的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生理盐水、手术刀、剪刀、镊子、电刺激器、秒表、放大镜等。
2. 实验仪器:蛙板、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1. 麻醉青蛙:用剪刀剪开青蛙头部,暴露出坐骨神经,用粗棉线轻轻夹住坐骨神经。
2. 制备腓肠肌标本:用手术刀将青蛙后肢切开,取出腓肠肌,置于任氏液中。
3. 连接电刺激器:将电刺激器的电极分别连接到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4. 调整电刺激参数:设定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
5. 观察腓肠肌收缩:在电刺激下,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记录收缩时间、收缩幅度和收缩形式。
6. 分析结果: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腓肠肌的收缩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的解剖结构:观察腓肠肌横断面,可见肌纤维呈长条状排列,肌纤维之间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2. 腓肠肌的生理特性:在电刺激下,腓肠肌表现出收缩反应,收缩时间短暂,收缩幅度较大。
3. 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但超过一定阈值后,收缩幅度趋于稳定。
4. 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减小,直至出现舒张现象。
六、实验结论1. 蛙类腓肠肌是一种典型的骨骼肌,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
2.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和频率越高,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越大。
3. 本实验为研究神经肌肉兴奋性和收缩特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青蛙腓肠肌收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腓肠肌的生理特性。
2. 掌握青蛙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 学习利用电流刺激观察肌肉收缩反应。
4. 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肌肉类型,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产生收缩反应。
本实验通过电刺激青蛙的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探讨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青蛙2. 仪器设备:蛙板、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生理盐水、BL-420F生理记录装置、手术刀、镊子、剪刀、线等3. 药品:生理盐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青蛙腓肠肌标本:将青蛙麻醉后,固定在蛙板上,用手术刀在枕骨大孔处刺入1-2mm,分别捣损脑组织和脊髓,剥制后肢,分离一侧后肢,游离腓肠肌,肌腱结扎备用。
2. 连接实验装置: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BL-420F生理记录装置的1通道,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输出通道。
然后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棉线的另一端接在张力换能器上,将坐骨神经通过保护电极接至电脉冲刺激输出通道,而腓肠肌肌腱端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簧片相连,保持适度松紧并与桌面垂直。
3. 设置刺激参数: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4.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曲线,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刺激强度为0.06V时,腓肠肌无明显的收缩反应。
2. 当刺激强度大于0.06V时,腓肠肌开始出现收缩曲线。
3.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4. 在固定刺激强度的情况下,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曲线出现完全强直收缩现象。
六、实验结论1. 青蛙腓肠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2.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的收缩有显著影响。
3. 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
4. 在固定的刺激强度下,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曲线出现完全强直收缩现象。
蛙腓肠肌实验报告数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腓肠肌的生理特性。
2. 掌握蛙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观察并记录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下的收缩情况。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蛙2. 实验器材: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3. 实验药品:生理盐水、高渗盐水、低渗盐水三、实验方法1. 蛙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取蛙一只,用生理盐水洗净,在蛙板上固定。
在蛙的后肢处用手术剪剪开皮肤,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用毁髓针破坏坐骨神经的髓鞘,使神经裸露。
将腓肠肌用任氏液洗净,放入培养皿中。
2. 实验分组:将蛙腓肠肌标本分为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组: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刺激。
B组:高渗盐水组,给予高渗盐水刺激。
C组:低渗盐水组,给予低渗盐水刺激。
D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生理刺激。
3. 数据记录:在给予刺激后,记录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包括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和持续时间。
四、实验数据1. 生理盐水组:收缩幅度:5mm收缩频率:10次/分钟持续时间:60秒2. 高渗盐水组:收缩幅度:7mm收缩频率:15次/分钟持续时间:90秒3. 低渗盐水组:收缩幅度:3mm收缩频率:5次/分钟持续时间:30秒4. 正常对照组:收缩幅度:6mm收缩频率:12次/分钟持续时间:60秒五、实验结果分析1. 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刺激下,蛙腓肠肌收缩幅度为5mm,收缩频率为10次/分钟,持续时间约为60秒。
这表明生理盐水对蛙腓肠肌的刺激效果较为温和。
2. 高渗盐水组:高渗盐水刺激下,蛙腓肠肌收缩幅度为7mm,收缩频率为15次/分钟,持续时间约为90秒。
这说明高渗盐水刺激可以增强蛙腓肠肌的收缩能力。
3. 低渗盐水组:低渗盐水刺激下,蛙腓肠肌收缩幅度为3mm,收缩频率为5次/分钟,持续时间约为30秒。
这表明低渗盐水刺激可以减弱蛙腓肠肌的收缩能力。
4. 正常对照组:正常生理刺激下,蛙腓肠肌收缩幅度为6mm,收缩频率为12次/分钟,持续时间约为60秒。
青蛙腓肠肌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腓肠肌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青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4. 分析刺激强度和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青蛙2. 实验器材:蛙板、玻璃板、蛙钉、刺蛙针、粗剪刀、组织剪、眼科剪、镊子、玻璃分针、放污碟和棉线等3. 实验药品:任氏液、烧杯、滴管、锌铜弓、双凹夹、铁架台、张力换能器、肌动器(肌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处理:取一只青蛙,用任氏液浸湿的棉线将其四肢固定在蛙板上,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2.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用粗剪刀剪断青蛙后肢的皮肤和肌肉,暴露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然后用眼科剪将腓肠肌从坐骨神经上分离出来,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3.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三组,分别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A组: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刺激频率为1Hz;B组: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刺激频率为10Hz;C组:刺激强度为阈强度以上,刺激频率为1Hz。
4. 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肌动器上,通过肌动器将腓肠肌与张力换能器连接,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A组:对腓肠肌进行阈强度刺激,观察并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情况;B组:对腓肠肌进行阈强度刺激,以10Hz的频率进行刺激,观察并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情况;C组:对腓肠肌进行阈强度以上刺激,观察并记录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四、实验结果1. A组:腓肠肌在阈强度刺激下,出现明显的收缩反应。
2. B组:腓肠肌在阈强度刺激和10Hz频率下,出现强直收缩,收缩幅度较A组大。
3. C组:腓肠肌在阈强度以上刺激下,出现收缩反应,但收缩幅度较A组小。
五、实验分析1. 青蛙腓肠肌在阈强度刺激下,能够产生明显的收缩反应,说明肌肉具有应激性。
2.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增大,说明肌肉对刺激频率有一定的敏感性。
3. 在阈强度以上刺激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较阈强度刺激下小,说明肌肉对刺激强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生理实验报告蛙腓肠肌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记录蛙腓肠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特性。
2. 分析和比较不同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蛙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3. 理解神经肌肉兴奋性、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蛙腓肠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模型,因为它易于制备和操作,且其生理特性与哺乳动物肌肉相似。
在生理学实验中,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以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从而研究神经肌肉兴奋性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蛙、任氏液、手术器械、电极、刺激器、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手术台、蛙板、培养皿、滴管、剪刀、镊子、玻璃分针、刺激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蛙腓肠肌标本制备:- 将蛙放置于蛙板上,用手术剪剪去头部,暴露坐骨神经。
- 沿坐骨神经两侧分离肌肉,将腓肠肌与坐骨神经分离。
- 将腓肠肌放置于任氏液中,保持其生理活性。
2. 电刺激:- 将电极连接到刺激器上,并放置在腓肠肌上。
- 通过刺激器给予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3. 观察与记录:- 观察并记录腓肠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
- 比较不同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减小,收缩速度逐渐减慢,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 当刺激频率达到一定值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刺激频率的进一步增加,收缩幅度和速度逐渐减小。
2. 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收缩速度逐渐加快,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和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刺激强度的进一步增加,收缩幅度和速度逐渐减小。
六、实验结论1. 腓肠肌的收缩特性受刺激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2. 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3. 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肌肉兴奋性、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蛙的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蛙的腓肠肌标本制备方法。
2. 观察和分析腓肠肌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特征。
3. 探讨腓肠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
二、实验原理腓肠肌是蛙后肢的主要肌肉,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
通过电刺激腓肠肌,可以观察到肌肉的收缩反应,进而分析腓肠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蛙的腓肠肌标本,通过观察肌肉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收缩特征,了解腓肠肌的生理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健康青蛙一只、蛙类手术器械一套、任氏液、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瓶、蛙板、蛙钉、剪刀、镊子、探针、电刺激器、记录仪、计算机等。
2. 实验药品: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0.1%氯化钙溶液、0.1%氯化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青蛙解剖,取出腓肠肌。
2. 将腓肠肌置于任氏液中,以保持其生理活性。
3. 将腓肠肌固定在蛙板上,用探针在肌肉中央部位插入,连接电刺激器。
4. 调整电刺激器参数,设置不同的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5. 在不同刺激条件下,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记录肌肉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等指标。
6. 分析腓肠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在不同刺激强度下的收缩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也随之增大。
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此时肌肉收缩力量达到最大。
2. 腓肠肌在不同刺激频率下的收缩反应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速度逐渐加快,但收缩幅度逐渐减小。
当刺激频率较高时,腓肠肌的收缩幅度趋于稳定,收缩速度达到最大值。
3. 腓肠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腓肠肌的兴奋性与刺激强度密切相关,刺激强度越大,兴奋性越强。
(2)腓肠肌的收缩速度与刺激频率密切相关,刺激频率越高,收缩速度越快。
(3)腓肠肌的收缩幅度在刺激强度和频率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表明腓肠肌具有一定的收缩能力。
青蛙腓肠肌收缩实验报告
青蛙腓肠肌收缩实验报告引言肌肉是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组织,负责身体的运动。
肌肉收缩是肌肉向心脏方向缩短的过程,它是由神经冲动引发的肌动蛋白收缩和松弛所引起的。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肌肉收缩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青蛙腓肠肌收缩的实验,探究肌肉收缩的原理和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青蛙腓肠肌- 夹持装置- 刺激电极- 电刺激装置- 记录纸- 毫米纸- 显微镜方法:1. 将青蛙放置在准备好的夹持装置上,使腓肠肌位于显微镜下方。
2. 使用电极将电刺激装置与刺激电极与青蛙的腓肠肌连接。
3. 将记录纸固定在显微镜下方,将刺激电极垂直放置在腓肠肌上。
4. 打开电刺激装置并进行电刺激,同时使用显微镜观察记录腓肠肌的变化。
5. 在记录纸上使用毫米纸标记腓肠肌的收缩情况,记录下不同电刺激强度下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在不同的电刺激强度下,我们观察到青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随着电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程度也随之增加。
我们可以看到肌纤维在收缩时变得更加紧密,而在放松时恢复到原始状态。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肌动蛋白的运动,这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我们还观察到,在连续的电刺激下,腓肠肌会进行快速而有规律的收缩和松弛。
这是由于神经冲动的刺激引发了肌动蛋白的收缩和松弛。
而当电刺激停止时,肌肉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肌肉收缩的机制和原理。
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发的肌动蛋白收缩和松弛所致。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钙离子被释放,使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结合,从而引发肌肉收缩。
当神经冲动停止时,钙离子被再次吸回储存室,肌肉松弛。
同时,本实验还说明了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我们观察到随着电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程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电刺激强度的增加使得更多的神经冲动被传递到肌肉纤维,引发更强烈的肌肉收缩。
然而,本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实验只观察了青蛙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并没有涉及其他肌肉组织。
牛蛙小腿腓肠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类动物小腿腓肠肌的结构特点。
2. 学习制备蛙类动物小腿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 观察腓肠肌在电刺激下的收缩反应,分析其兴奋性和收缩特性。
4.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蛙类动物的小腿腓肠肌是研究骨骼肌生理特性的常用模型。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电刺激可以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分析其兴奋性和收缩特性。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电刺激的强度、频率等因素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牛蛙1只,任氏液适量,生理盐水适量。
2. 实验仪器: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瓶、电刺激器、示波器、放大器、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蛙类动物处死:将牛蛙放入污物缸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使其窒息死亡。
2. 解剖蛙类动物:在蛙板上放置牛蛙,用手术剪剪开腹部皮肤,暴露内脏器官,取出腓肠肌。
3. 制备腓肠肌标本:将腓肠肌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眼科剪剪成适当大小的标本。
4. 观察腓肠肌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形态、纤维走向、肌肉横纹等结构特点。
5. 电刺激腓肠肌:将腓肠肌标本放置在培养皿中,用任氏液浸泡。
用电刺激器向腓肠肌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强度电刺激下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频率、持续时间等数据。
7.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腓肠肌的兴奋性和收缩特性,探讨电刺激强度、频率等因素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腓肠肌纤维呈长条状,肌肉横纹明显,纤维走向大致平行。
2. 电刺激腓肠肌:随着电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幅度逐渐增大;随着电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的收缩频率逐渐增大。
3.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腓肠肌具有兴奋性,电刺激可以引起其收缩。
蛙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蛙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的收缩反应,了解神经肌肉兴奋传递的原理。
3. 探讨刺激强度、频率等因素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蛙腓肠肌实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之一。
实验原理基于神经肌肉兴奋传递的过程,即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导致肌肉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引发肌肉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健康青蛙一只,任氏液、生理盐水、细棉线、蛙板、蛙钉、玻璃分针、剪刀、镊子、探针等。
2. 实验仪器:刺激器、记录仪、示波器、微电极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腓肠肌标本:将青蛙置于蛙板上,用蛙钉固定,用剪刀剪去青蛙的后肢,分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将腓肠肌与坐骨神经连接,浸泡在任氏液中备用。
2. 连接实验装置:将腓肠肌固定在实验装置上,用微电极插入腓肠肌细胞内,记录细胞内电位变化。
将刺激器与微电极连接,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
3. 实验观察:(1)观察腓肠肌在正常条件下的收缩反应;(2)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观察腓肠肌收缩的变化;(3)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腓肠肌收缩的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包括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腓肠肌在正常条件下的收缩反应:给予腓肠肌适宜的刺激,观察到腓肠肌产生收缩反应,潜伏期约为0.5秒,缩短期约为0.2秒,舒张期约为0.3秒。
2. 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腓肠肌收缩幅度逐渐增大,潜伏期和缩短期逐渐缩短,舒张期逐渐延长。
3. 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腓肠肌收缩幅度逐渐增大,潜伏期逐渐缩短,缩短期逐渐延长,舒张期逐渐缩短。
六、实验结论1. 腓肠肌在神经刺激下可以产生收缩反应,其收缩过程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2.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有显著影响,刺激强度增加和频率提高均可增强腓肠肌收缩幅度,缩短潜伏期和缩短期,延长舒张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原理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的神经肌肉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用品蛙类手术器械、烧杯、培养皿、棉球、纱布、细丝线、任氏液、粗剪刀、蛙板等。
实验步骤
1.破坏脑和脊髓左手持蛙,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
右手持探针由头端沿正中线向后划,触到凹陷即为枕骨大孔,将探针由此垂直刺入。
再将探针折向前方,插入颅腔内并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
再将探针退回至进针处,针尖转向后方,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蟾蜍四肢瘫软,表明脑脊髓已完全破坏。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用粗剪刀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cm处剪断脊柱。
左手握住后肢,右手持剪刀沿脊柱的断口向下剪开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再剪除已下垂的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剪掉肛门周围的皮肤,左手捏脊柱断端(勿触碰神经),右手捏住断端边缘的皮肤,向下剥掉两后肢皮肤。
将标本背位放于表面有少许任氏液的蛙板上,洗净双手及用过的器械。
4.游离坐骨神经沿脊柱两侧用玻璃分针分离坐骨神经,用线在坐骨神经靠近脊柱处结扎并剪断。
左手捏住脊柱,右手持剪刀从背面剪去向上突出的尾骨。
然后从腹面沿中线将脊柱剪成两半。
捏住两侧下肢带骨用力向两侧掰,使耻骨联合处脱臼,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后肢,一后肢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平皿中备用,一后肢用玻璃分针划开梨状肌及其附近的结缔组织,循坐骨神经沟(股二头肌与半膜肌之间的裂隙处)找出坐骨神经的大腿部分,用玻璃分针将腹部的坐骨神经小心勾出来,手执结扎神经的线,剪断坐骨神经的所有分支,一直游离至膝关节。
5.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将分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在膝关节周围剪掉全部大腿肌肉,并用普通剪刀将股骨刮干净,在股骨中部剪去`上段股骨。
再在跟腱处以线结扎,剪断并游
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在膝关节以下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
这样即制得附着于股骨上、具有坐骨神经支配的腓肠肌标本(见图11)。
6.检查标本兴奋性用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轻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表明标本兴奋性良好。
如无锌铜弓,也可用中等强度单个电刺激作上述测试。
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待用。
注意事项
1.避免用力牵拉神经或用手、金属器械直接接触神经。
2.游离腓肠肌时,必须保全其上的腓肠肌。
3.实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标本兴奋性,以便及时发现失误。
4.制备坐骨神经时,一定要把神经表面的结缔组织膜、血管、凝血块等清除干净。
思考题
1.为什么在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过程中要不断滴加任氏液?
2.试述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中包含哪些机制。
3.如何判断制备的神经肌肉标本的兴奋性?
实验二反射弧分析
目的本实验利用脊蛙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和验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适应性反映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一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发生障碍或受到破坏时,该反射都将减弱或消失。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用品蛙手术器械一套、支台、蛙板、培养皿、线、棉球、1%盐酸等。
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
1.制备脊蛙并悬吊于支台上。
2.用培养皿盛1%盐酸溶液,将蟾蜍左后肢的中趾趾端浸入盐酸溶液,观察其反应。
再将右后肢的中趾趾端浸入盐酸溶液中,观察其反应。
3.用浸透1%盐酸的滤纸片粘贴在蟾蜍下腹部,观察是否右搔扒反射。
4.在左后肢踝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行切口,剥去切口以下皮肤,重复2观察结果。
5.在右后肢大腿部分离出坐骨神经并剪断,重复2观察结果。
6.破坏脊髓后,重复2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实验结论
思考题
1.在反射弧分析各项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结果,其机制是什么?
2.用盐酸溶液浸趾尖引起的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包括哪些具体组成部分?
实验三离体蛙心灌流
目的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方法,观察内环境理化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性活动的重要作用。
原理心脏的正常活动,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化环境,离体蛙心在模拟其内环境条件下,如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适宜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酸碱度、渗透压、温度等。
可以较持久的维持其生理特性。
蛙的心脏无冠状循环,其心脏的血液供应直接来自心室腔,将插管直接插入心室腔,管内充以任氏液,在一定时间内,心脏仍然能维持其正常的跳动,改变灌注液的成分,则可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用品蛙类手术器械、蛙心灌流插管、蛙心夹、蛙心灌流杠杆、刺激器、蛙板、乳头吸管、图钉、棉球、线、烧杯、任氏液、双凹夹、描笔、0.65%NaCl 溶液、2%CaCl
溶液、1%KCl溶液、0.01%肾上腺素、
2
、3%乳酸,张力换能器等。
0.01%乙酰胆碱、2.5%NaHCO
3
实验步骤
1.动脉插管法
(1)暴露心脏:取一蟾蜍,用刺蛙针捣毁脑脊髓,仰卧于蛙板上。
约在肩带下方1~2cm 处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粗剪将皮肤剪去一块呈顶端向下的等边三角形,用镊子夹住后胸骨,剪去同样大小的一块肌肉(连同中胸骨、上啄骨、啄状骨、前啄骨和锁骨在内)暴露心脏。
(2)识别蛙心各部分,用小镊子夹起心包膜,沿心轴剪开心包膜,识别左右心房、心室、动脉圆锥、腹侧主动脉干及其左右分支、静脉窦、前后腔静脉等结构,观察心室在收缩时容积减小,颜色变为浅红色,舒张时容积增大,颜色变红。
(3)蛙心插管用蛙心夹在心房舒张时夹住心尖约1毫米。
将蛙
板倒转,使动脉干的左右分支靠近实验者。
在动脉干分支处的稍上方穿过一线留作固定插管用。
再在左侧分支下穿过一线,结扎之。
用眼科剪刀在左侧分支靠近动脉圆锥处剪一斜切口(注意要剪破血管内膜,每次心室收缩时有血液自切口涌出,但不要把血管剪断)。
取一管尖大小适宜的蛙心插管注少量任氏液入管内,左手用小镊子夹住切口缘,轻轻向上提,使切口扩大。
右手持蛙心插管,自切口插入动脉干内。
然后左手持左侧分支上的结扎线向后拉,右手推送蛙心插管,使之进入动脉圆锥。
左手放松结扎线,轻轻向右提起蛙心夹上的连线,使心室于动脉圆锥成一直线。
在心室收缩时,向前并略向左推动蛙心插管,便可以较顺利地插入心室。
此时,每当心室收缩,插管中的任氏液液面上升,而心室舒张时,则液面下降,最后结扎插管并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侧面的小钩上,以防标本滑脱。
提起插管,剪断左右侧分支、前后腔静脉等(注意勿损伤静脉窦及两心房),将心脏摘出。
用任氏液冲洗插管以免凝血,反复冲洗至插管内任氏液完全澄清无色为止。
在插管的下1/3处结一线作为标志,每次换任氏液使应使液面于此线相平。
2.心室插管法
(1)暴露出心脏之后,于动脉干下穿过二条线,一条向上将动脉结扎,一条向下于静脉窦远端结扎静脉。
(2)摘出心脏,在心房及心室间用线打一虚结,用小剪刀由心尖向心室方向剪一约0.5cm长小口,深达心室腔内,然后持备好的蛙心插管直接插入心室内并将备用的虚结拉紧扎牢,将结扎线固定在插管侧面的小钩上。
(3)同蛙心插管,固定于蛙心灌流杠杆上,心尖向上,将蛙心夹挟在心房上。
.组装仪器
观察项目
1.正常心跳曲线分析
2.吸出管内的任氏液,全部换上0.65%NaCl溶液,观察心跳的变化。
3.将NaCl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待心跳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
后,加入2%CaCl
溶液1~2滴,观察心跳的变化。
2
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待心跳恢复到相对稳定状
3.把含CaCl
2
态后,加入1%KCl溶液1~2滴,观察心跳的变化。
4.把含KCl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待心跳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后,加入0.01%肾上腺素溶液1~2滴,观察心跳的变化。
5.把含肾上腺素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待心跳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后,加入0.01%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心跳的变化。
6.把含乙酰胆碱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待心跳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后,加入3%乳酸l溶液1~2滴,观察心跳的变化。
7.把含乳酸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待心跳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后,加入2.5%NaHCO
溶液1~2滴,观察心跳的变化。
3
注意事项
1.结扎静脉时,扎线必须放在静脉窦的下方,摘出心脏时勿伤及静脉窦。
2.灌流管要确实插入心室腔内再结扎(如插管内的液面随心脏的跳动而搏动,则插管已插入了心室腔),扎线要固定在插管的侧管上以防脱落。
3.要充分冲洗心室腔,以防凝血块赌住套管口。
4.实验过程中,灌流的液面要保持相同的高度,记纹鼓的转速要保持不变。
5.滴加每种溶液时要从最小量开始,待其充分扩散后,如作用不明显再补加,以防心脏受损。
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实验结论
思考题
1.各种离子对心脏活动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2.任氏液为何能维持离体蛙心较长的时间的跳动?怎样才能使离体蛙心存活时间长?
3.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的恒定?液面过高或过低会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