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 荔村小学 卢志华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一、教师知识的准备老师是科学课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探究的伙伴。
老师的知识水平要达到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学习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正确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不解的地方,把学生错误的想法和不当的探究方法引导正确。
对于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我觉得要有针对性、广泛性和层次性。
1、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这里的知识主要针对小学科学教材里面的科学知识。
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能够把全部知识都融会贯通的人毕竟是少见的,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充实我们所需要的知识。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小学科学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必须理解的十分透彻。
无论一堂课的知识点有多简单,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一系列相关知识点,认真备课,专心研读教材。
如果对本课科学知识准备的很充分,教师在课堂上会很自信,面对学生提出的科学问题,也就显得游刃有余。
2、广泛性。
对于科学教师想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来说,教师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广泛性。
本人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还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帮助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如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读物、科普网站、科普杂志、电视中的科普频道等获取当今科学的发展、最新的动态以及一些学科专业知识。
在学生的眼中,科学老师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奇人物,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个会想到去问科学老师。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在校园里面看见一只蝴蝶时,就会把它装在观察瓶里,带着一系列问题跑来问我;在电视上看见介绍某一项高科技介绍时,也会过来问我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纳米科技,核试验等。
小学生眼中神奇的科学老师,需要这位老师平时有心的积累,广泛的阅读来丰富自己在科学方面的知识,切不能让学生失望。
3、层次性。
一位会上课的科学教师,不仅掌握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差距和心理认识规律将知识分层次,以便于学生能轻松掌握。
小学科学上课流程
小学科学上课流程一、课前准备。
1.1 熟悉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课涵盖的知识面可广啦,从动植物到宇宙星空,从自然现象到科学原理。
作为老师,得把教材内容摸得透透的,就像熟悉自家后院一样。
这教材就像一个宝藏图,里面的每个知识点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咱得知道哪颗宝石在哪个角落。
比如说讲植物的生长过程,那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每个阶段都得门儿清,可不能含糊。
1.2 准备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那是必不可少的。
简单的像放大镜、小磁铁这些小玩意儿,能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科学的奇妙。
要是讲昆虫呢,就提前捉几只小昆虫放在透明盒子里(当然得注意安全和保护昆虫哦),这就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小窗户。
还有图片、视频资料也不能少,有时候一段精彩的小视频能比千言万语还管用,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心。
二、课堂导入。
2.1 激发兴趣。
一上课,就得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一下子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可以从一个有趣的小问题开始,比如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吗?”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小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或者讲个小故事,像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故事,把孩子们带入到科学探索的神秘氛围中。
2.2 联系生活实际。
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是个绝招。
就说摩擦力吧,问问孩子们在冰面上为什么容易滑倒,而在粗糙的地面上就不会呢?这让孩子们觉得科学就在身边,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
就像俗语说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科学就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三、知识讲解。
3.1 简单易懂地阐述。
讲解科学知识的时候,可不能像老学究一样之乎者也。
要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话,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比如说解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就可以把地球比作一个大陀螺,一边自己转着圈,一边还绕着太阳这个大火球转圈圈。
这就叫深入浅出,让孩子们轻松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概念。
3.2 鼓励提问。
在讲解过程中,要鼓励孩子们提问,这就像打开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大门。
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装着无数个为什么,咱得让他们把这些问题都倒出来。
小学科学课程的准备与实施
小学科学课程的准备与实施小学科学课程的准备与实施是一项需要精心规划和创新实践的任务。
从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决定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育工作者在这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同园丁精心培育花草,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科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在准备阶段,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课程目标应围绕科学概念的理解、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展开。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方向,使教育工作者能够精准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设计科学课程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因此,课程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科学原理。
例如,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或化学反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也非常重要。
优质的科学教材应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和适宜性。
科学教材应详细介绍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丰富的插图、图表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材中的实验活动应设计得简便易行,既能体现科学原理,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实施阶段是将准备阶段的规划转化为实际教学的关键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实验和讨论等。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实验,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互动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和实验来探索答案。
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评估和反馈同样是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
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枣阳市刘升中学张长志科学实验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实验课教学,需要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经验之上。
由于小学科学课包括了中学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素养。
因为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它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材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实验。
所以科学实验课的课前准备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课前准备的充分则是实验成功的有力保证。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实验教学课前准备呢?我认为:首先是要结合课本知识的要求,充分构思每一次实验课的总体思路,并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做到深思熟虑,万无一失。
要做好这一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和教学一样,它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及时的发现规律,从而掌握规律。
如在教学《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时候,证明热胀冷缩可以使山体裂缝的实验。
(用钳子夹一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热石块即刻放入冷水中。
反复多次,看看石块有什么变化。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如果找的石块单一,学生可能会认为只有这种石块可以破裂,并不是对所有的具有普遍性,这样的话只会让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
2、要明确观察任务。
在实验前教师就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任务,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
学生在做观察实验的时候,如果教师不加正确指导,学生就会出现毫无目的观察,他们通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带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忽视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具体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运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
一是用眼,必须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
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借助工具观察等等,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
3、实验操作方法要规范。
规范化操作有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小学科学课实验虽然比较简单,但实验若不规范化操作也会出现问题。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材料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材料准备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小学科学课是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实验、研讨、记录等探究活动无一不是以材料为研究对象的。
离开了教学材料,科学课堂无从谈起,因而实验材料的准备对于学生主动地科学探究至关重要。
作为科学课教师不仅自己要善于准备材料,而且还要会指导学生准备材料。
只有根据需要选择好准备的材料,才能为科学课教学提供物质基础。
一、材料的准备要注重细节在上科学课时,学生的实验效果是否明显,与材料准备是否精细有很大的关系。
如上《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变化》一课时,往写有淀粉的白纸板上喷洒碘酒溶液,我曾经试过多次,因为纸本身也有淀粉,所以碘酒溶液一喷,所有喷到的地方都变成了蓝紫色,且碘酒本身的颜色也较深,就看不到因变色形成的字。
可是课前经过反复比对,把碘酒溶液稀释,直至看起来是淡黄色的,喷的时候是把纸板平放,这样碘酒溶液可以尽可能少地在纸板上流消,纸板上变色的部位就少了,就能够显现出淀粉写的字了。
又如上《电磁铁》一课时,为了验证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我以往都是安排学生在家里带来的旧电线(大多数是带塑料绝缘皮的铝芯线),在拆开重绕线圈时,容易弯断,而且缠绕的线圈粗圈数太少,磁性不强。
准备的铁钉有少量的锈又不是很软的铁,,制作的铁钉电磁铁断电后有明显的剩余磁性,吸起的大头针断电后仍不掉下去。
后来,我把材料作了一些改进,在五金公司购买了一些软质铁钉,放进煤炉子里烧红后再放进冷水里让它慢慢冷却,用来绕线圈的绝缘导线选用较细的多股漆包线。
这样,学生在铁芯上缠绕拆开线圈容易,结果断电后电磁铁的磁性立刻消失,吸上来的大头针很快就掉下去了。
有了材料的准备上的“细”,实验现象就明显多了。
二、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准备材料科学课上的材料准备让我伤透了脑筋,既繁又烦。
活动中特别是实物的准备,应多让学生参与,多利用学生实验袋中现成的材料。
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让学生体验提前到来的探究和责任感,渲染活动前的气氛,让学生十分乐意地探究下去。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课前准备的分析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课前准备的分析作者:卢晓洁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15期摘要:人往往对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或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感兴趣。
所以,教师上课前就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教学得有一个核心点,教学程序设计和教学语言都围绕这个核心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一份教案的完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良好的课堂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
新课程标准提出后,现在正值一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有了巨大的改变,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贯彻新课标的原则理念,课前准备则是重要及关键的步骤。
一、全面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做到因材施教(1)了解学生认知经验的意义。
作为教师,怎样让学生通过教育,形成学生全面发展是职责的关键。
既然发展主体是学生,那么教师的培养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人往往对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或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感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所以,教師上课前就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在教学中,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2)了解学生认知经验的方法。
对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了解,其实是一个“资料收集”的过程,是需要长时间努力的一个工作。
我认为一般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课堂中,认真关注每一位学生,有利于之后的教学准备。
课堂是一个了解学生最基本、最直接的平台,每一个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是不同的。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一、课前准备在科学课堂中,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通过查阅教材、课外资料和参加进修课程等多种途径,预先了解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要以及科学知识的应用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学习目标、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有关天气预报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云层、风向、温度等方式进行天气预报,让学生在测算天气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魅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科学知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因此实践操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和原理。
在进行实践操作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四、让学生独立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潜力巨大,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因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的思维多样化,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例如,在进行图像识别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图像识别,让学生在发现规律和答案的过程中乐在其中。
五、提高课堂互动和反馈小学生的认知、思考和学习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总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是一个多方面、全面、多样化的过程。
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才能够满足学生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科学学习和探索中不断进步。
小学科学如何备课
小学科学如何备课在准备小学科学备课时,老师需要系统地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以确保有效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可以帮助老师高效备课并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备课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老师应该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并确保这些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
例如,要教授关于生态系统的内容,目标可以是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选择教材和资源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源是备课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教材应该全面,包含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和实验,同时也要适配学生的认知能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多媒体资源、实物模型或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具,以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互动体验。
三、设计具体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资源,老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实验、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
活动的设计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并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经验。
例如,在教授有关太阳系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星空、利用比喻或模型进行讲解,或者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扮演行星,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
四、准备教学材料和课件备课过程中,老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展开。
这些材料可以是绘画、图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同时,结构化的课件可以提供有序的教学内容,帮助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和思考问题。
五、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在备课过程中,老师要考虑如何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利用测验、口头问答、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老师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制定备课计划一份合理的备课计划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制定备课计划,明确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等。
这样可以确保备课工作有条不紊,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七、预习和自我准备在备课之前,老师需要预习相关的内容,确保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准确无误。
小学科学课前期准备的教案
小学科学课前期准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
2、难点(1)如何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2)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某个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4、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2)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磁铁、电池、小灯泡、导线等。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科学书籍、科普杂志等。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本内容,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展示一些神奇的科学现象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授(1)介绍科学的定义和范畴,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2)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结论等。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科学知识,如物体的沉浮、光的折射、声音的传播等。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科学概念,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基本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教师必须从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等方面入手,实行课前准备。
引领学生实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持续为提升小学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科学实验课前准备探究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的精心准备必不可少。
一、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1、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促动者,学生的引导者,对于提升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课余时间,教师应该认真解读《科学课程标准》,多听取专家教师的讲座,努力使自己的想法和标准的理念想接近。
并且要读懂课本知识,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引导、组织学生展开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把学生错误的探究方法引导回准确的思路上。
现在的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能够了解到各种知识,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
所以我们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才能应对学生这个碗水的需要。
2、教师的理念转变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不是通过老师的控制,教师的作用是促动;课堂必须有纪律,但不是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的纪律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习惯有很大关系;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谈做好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
谈做好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龙山县第五小学谭绍竹在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准备则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如何做好实验教学课前准备呢?我认为要上好科学实验课,课前准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实验课前需要认真检查实验器材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进行熟练地实验操作,教师必须在课前试做实验,体验一下效果,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即使是以前曾经做过多遍的,也得重新试做,这样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课上打“哑炮”,使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进行规范而熟练地,并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的实验与观察,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实验器材更要逐一检查,如酒精灯,需检查酒精的剂量是否足够,灯芯是否完好,是否可以点燃;又如铁架台,要看螺丝是否松紧适度,要保证学生能顺利调节铁夹高度;再如小灯座,要保持内部接触良好,能让灯泡亮起来;另外实验器材在数量上还要留有余地,如试管、烧杯等易碎的玻璃器皿更要多准备,以防实验过程器材破损,影响实验进度。
只有器材完好,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不仅能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食物的营养》实验中,老师只负责准备铁架台、托盘、酒精灯、碘水、镊子、培养皿这些必须要用到的器材。
所有的食品——包子、白菜、米饭、鸡蛋、黄瓜、萝卜、瘦肉等都由学生自己准备。
事实证明,准备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他们完全按照老师要求准备好各种各样的食品,这样不仅减少了了教师准备实验时间,更重要的是实验效果非常好。
即使实验设备最齐全的学校,有些实验要用的零星材料还是缺乏的,如几截导线、几个药剂瓶、各种纸盒收集起来很困难,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每人只需准备一小部分,就容易多了。
三、教师必须要有处理实验中突发事件的准备在实验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准备实验时充分考虑解决方法。
科学开学第一课科学课科普课前准备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学习科学课件PPT
科学与我们有 什么关系?
科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因为科技,我们的服饰 越来越美丽舒适!
科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因为科技,我们的食物 越来越美味多样!
科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因为科技,我们 居住的小窝越来
越温馨安全!
科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因为科技,我们 的出行越来越方 便快捷!
科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敢一点,大声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课前准备。
当你们小 组合作时
课前准备。
小指令
当老师说到123,321,快快快,这时大 家需要马上坐端正,并保持安静。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什么?
小组讨论: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 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 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科学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发现。
总而言之,科学与我们 息息相关。它影响着我 们的衣食住行。
怎样学习科学
怎样学习科学?
怎样学习科学?
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严谨的精神。
怎样学习科学?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怎样学习科学?
大胆质疑,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Be bold in your questioning and fearless in your ideas.
科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影响着 我们的衣食住行。
03、怎样学习科学?
①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② 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严谨的精神。 ③ 大胆质疑界奥秘的 唯一钥匙,让我们一起 领略它的美妙。
欢迎同学们来到科学课堂 谢谢同学们的观看与聆听
科学是揭示世界奥秘的 唯一钥匙,让我们一起 领略它的美妙。
欢迎同学们来到科学课堂 科学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
小学科学课的备课步骤解析
小学科学课的备课步骤解析在小学科学课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像一位精心设计节目的人一样,认真规划每一个环节,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备课不仅仅是组织课堂内容,更是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全方位设计。
以下是小学科学课备课的关键步骤,每一步都如同精密的机器齿轮,缺一不可。
首先,备课的起点是明确教学目标。
这一步就像是为旅行确定目的地。
教师需要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例如,如果今天的课程主题是“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的目标可能包括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步骤、知道植物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健康成长等。
这些目标应该具体且可衡量,以便在课堂结束时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接下来,教师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这个阶段就像是为旅行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
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拆分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并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
例如,可以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或者通过游戏让学生模拟植物的生长环境。
这些活动不仅要有趣,还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资源可以是教材、教具、实验材料等,就像是旅行中需要的装备。
教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所有材料,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支持课堂教学。
例如,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需要准备种子、土壤、小容器以及水等基本材料。
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可能的资源短缺或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制定课堂活动的步骤之后,教师还需规划课堂管理策略。
这就像是为旅行设置规则,确保旅程的顺利进行。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如何管理课堂秩序,以及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冲突或问题。
例如,可以制定明确的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安全和效率。
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如何处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以保持课堂的有序进行。
此外,评估和反馈是备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一步类似于旅行后的总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备课准备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备课准备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小学科学课程的备课准备犹如精心栽培一颗即将绽放的幼苗。
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备课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一步。
首先,了解课程目标是备课的首要任务。
科学课程通常涵盖自然界的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方法。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程标准,确保自己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为此,教师可以仔细阅读教材,参考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教育标准,甚至可以与同行交流,以便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和要求。
其次,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考虑在内。
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目标。
在备课时,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实验、互动性强的活动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接着,资源准备也是备课中的重要环节。
科学课通常需要各种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有必需的资源,并检查其安全性和适用性。
比如,进行实验时需要的化学品、仪器设备等,都必须经过细致的检查,以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教师还应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和教具,辅助说明教学内容。
在实际备课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时间安排以及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标记出来,并考虑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对于实验操作,可以设计详细的步骤说明,并考虑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教学互动的设计也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过程。
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讨论环节,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这种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最后,进行课程反思和调整是备课的收尾工作。
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课堂的效果进行总结,记录学生的反馈和表现。
二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准备策略
二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准备策略在二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准备中,老师们宛如一位精心策划的导演,准备上演一场充满奇迹的教育剧。
课程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详细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
因此,在教学前,制定一个系统而灵活的计划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学生的起点是关键。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各异,教师需要进行前期调查,以便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了解学生对自然现象、动植物的兴趣,可以帮助教师在课程中融入他们喜欢的主题,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成功的基础。
二年级科学课程通常涵盖基本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知识和简单的科学实验。
教师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让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植物和动物,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原理等。
这些目标不仅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帮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
在课程内容准备方面,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如图片、实物、互动游戏等,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例如,通过实际观察植物标本,或者利用视频展示动物生活,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设计有趣的实验和活动。
科学课程中,动手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例如制作火山喷发模型或观察水的不同状态。
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管理也是准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教师需要设计结构化的课堂管理策略。
例如,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设置奖励机制、利用视觉提示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课堂秩序。
此外,教师还应考虑与家长的沟通。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表现,获得更多支持。
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鼓励他们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实验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实验课前准备作者:康燕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06期摘要:科学实验的本质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学实验课主要是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知识。
实验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教学中提供的材料。
完美的实验活动材料准备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讨论了科学实验课前应做好的准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课前准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科学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
成功的实验课教学,需要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经验之上,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材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实验。
所以,科学实验课的课前准备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验成功的有力保证。
如何才能做好实验教学课前准备呢?我认为教师不仅要做好准备,还要引导学生做好准备。
一、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1.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对于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课余时间,教师应该认真解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多听专家教师的讲座,努力使自己的想法和标准的理念相接近。
并且要读懂课本知识,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把学生错误的探究方法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
现在的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可以了解到各种知识,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所以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才能应对学生这一碗水的需要。
2.教师的理念转变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不是通过老师的控制,教师的作用是促进;课堂必须有纪律,但不是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的纪律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习惯有很大关系;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如何准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如何准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准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极富成就感的任务。
以科学为课堂核心的教育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园丁一样,精心播种、悉心照料,才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他们的心中茁壮成长。
首先,要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具体,抽象概念对他们而言可能较为困难。
因此,科学课堂的内容需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为主,避免过于抽象的理论。
举例来说,如果要讲解物质的三态变化,简单的实验如冰块融化成水、加热水蒸发成水蒸气,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现象,还能让他们动手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其次,科学课堂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
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教育者需要通过将科学知识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甚至让他们种植小花小草,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理解的深度。
教学内容的组织也需要条理清晰。
科学知识通常是层层递进的,教师需要将复杂的知识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每一个单元之间要有清晰的衔接。
比如,在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可以从简单的力的定义开始,逐步引入不同类型的力及其效果,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
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还需注意多样化和互动性。
科学教育不应仅限于讲解和听课,更应注重动手操作和探究。
设计一些实验和活动,如制作简易的风筝、观察微生物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评估和反馈也是教学内容准备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科学课堂设计
小学科学课堂设计科学课堂设计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科学课堂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小学科学课堂设计。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在开始实施科学课堂设计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先前的学习情况,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其次,教师需要确保所准备的教学材料和实验设备齐备,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测试。
第二部分:知识传授在知识传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结合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和教具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三部分: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科学课堂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科学原理。
在实验探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实验的安全性,并在实验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讨论与交流在科学课堂设计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
教师可以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部分:问题解决科学课堂设计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项目展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第六部分:反思与评估在科学课堂设计之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根据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总结:小学科学课堂设计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应包括课前准备、知识传授、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问题解决、反思与评估等环节。
做好课前准备轻松上好科学课
做好课前准备轻松上好科学课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是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提升,完善与发展,重视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前概念化水平,并将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融为一体进行整体构建,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生活、感受科学生活、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体验科学之魅力。
基于此,科学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呢?针对小学科学课的特点我认为尤其对科学课来说,课前准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小学科学课课前准备的一点建议:一、确定上课主题,明确目标。
青岛版教材内容简洁,有时一节课课本内容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课程的开放性。
怎样挖掘教材包含的科学线索?有时候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多条,且多条都不明显,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拿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为例,课本上的内容包括:搜集资料,了解太阳家族中的成员、银河系系和无限的宇宙、望远镜与宇宙探索的发现、我国及世界航天事业科技的发展历程等;恒星的概念,太阳系的组成;行星的定义,太阳系中的行星;建造太阳系模型。
这种课型,老师们往往会局限于课本的内容上成资料展示课。
案例1:1、导入:请同学们看太阳系的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交流搜集到的太阳系的资料。
在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讲述“小行星”“流星体”“矮行星”“卫星”3、根据学生的汇报,讲授太阳系的组成及各个成员的特点。
4、根据数据构建太阳系模型。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目的是要做到面面俱到,但却一面也没到。
原因之一就是目标不够明确。
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不清楚。
案例2:1、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周边环境入手,给学生一个缩小、放大的比例尺印象。
从学校广场的旗杆到办公楼大约多少米?从办公楼到学校北门大约多少米?比例尺缩小100倍之后呢?一直这样缩小缩小,我们会看到什么?太阳系,引出太阳家族。
2、展示一副太阳家族的图片。
结合给出的资料,说说太阳家族的图片有什么错误?从排列顺序,运行轨道,星体大小三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
荔村小学卢志华
【摘要】:课前准备是任何课堂都所必须的,但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部分特别重要,它决定着科学课的质量。
课前准备充分、到位的,科学课的质量肯定不会差;课前准备部分做得不够的,科学课的质量肯定不会太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与参与,体验探究的乐趣。
”所以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就要包括知识、实验材料等几个方面。
本文试图从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经验做法去阐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课前准备、知识准备、水平准备、工具准备
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呢?尤其是科学课,我认为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小学科学课倡导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老师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讲授知识要点,而是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建设与完善,在于为科学探究的进行做好准备。
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首要条件。
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呢?我认为可以分开三个阶段进行。
分别是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学生知识水平的准备、科学实验材料工具准备。
一、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科学知识水平方面要处于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把学生错误的探究方法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爆炸时代,现在的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可以了解到各种知识,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
所以我们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才能应对学生这一碗水的需要。
对于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水平,我觉得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
首先针对性是指教师想要提高的知识水平是针对小学科学教材里的科学知识的,并不是盲目的关于科学的一切知识也要学习。
因为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能把全部知识都学会学懂的人并不存在,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学习所需要的知识。
所以要提高小学科学知识水平,我认为先要读懂课本知识。
小学科学粤教版的教材里的教师教学用书是一本很好的教学指导书。
每个内容后面都有一个教学资料提供相关科学知识的详细说明。
这个设计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课本上的实验设计与方法原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教材中提到的网站帮助补充知识。
还可以通过有关中小学科学的报刊杂志来更新知识。
层次性是指科学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新教材、新理念对我们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了,要改变过去的以知识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与课本中心的传统思想、观念。
我们要把主体教育观、开放教育观、探究学习观等新教学思想观念来备课。
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很好地运用我们的教材,如果用传统的观念教学结合现在的新教材,学生会觉得课堂非常沉闷,从而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课本上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很简单的科学知识,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或多或少都了解过,就是很少会动手试验过。
而我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里主要体现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过的科学知识点,从而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与实验方法设计。
二、学生知识水平的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所以在设计课程教学准备时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对周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在探究学习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所以课前准备必须符合学习的主体特点。
例如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接触科学学科,启发学生的天性的好奇心是这学科的起点。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
还比较差,精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们应该多用直观的教具来教学,给予充分实验活动的机会,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又例如五、六年级小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强,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较多,容易产生知识混淆,那么我们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备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容易产生的误区与问题做预测,做好这些问题的回答准备。
三、科学实验材料工具的准备与分发。
充足的实验材料当然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坏节,但也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为我们备的课要有可行性,所需要的实验材料有限的就要适当的把小组人数增加些。
那么如何去把实验的材料工具准备到位呢?我认为可以分两个部分进行。
一部分是材料工具的选择,另一部分是材料工具的分派。
首先是材料工具的选择,课前准备时针对教材里的实验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环境、学校设备等方面可以灵活多样的选用材料工具,例如三年级科学中的“纸锅烧水的实验”中把纸锅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至水沸腾。
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更换实验的材料与工具,例如把制作纸锅的硬卡纸,用普通的光面的硬纸代替,教给学生简单的折纸方法把纸折成一个纸锅形状;用长回形针把纸锅的钱个角夹紧,把回形针的一边拔直,成一个四脚支撑的纸锅,再用矮蜡烛加热纸锅。
这样完全可以代替课本中的材料工具,而且节约了成本,但实验的原理与效果也一样,同样是说明了可燃物在温度没达到燃点时用火烧也不会着火,操作起来也简单。
当然,实在没条件准备给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活动的,可以进行老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把实验的过程与方法都记录下来。
另外教师对于教材中提到的每个实验,在做课前准备时都应该先预演一次,就是自己先动手做一次,观察实验的效果。
再对实验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误区作预测,再想办法解决。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预演后结合实际,可以用更简单的材料代替就用更简单的,可以用更便宜的就用更便宜的。
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情况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不必每一个实验都照教材的示例一样进行。
而且还可以起来举一反三的作用。
另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另一部分是材料工具的分派。
在组织分组实验时,材料的分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例如三年级课程中的豆芽生长的实验,如果一开始就把全部的实
验材料都分给学生,再跟学生讲解实验的方法,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可能就被实验的材料与工具吸引过去了。
我们可以先把盆子分到每个小组里,再讲解实验的方法;再用抢答比赛的形式,提问有关实验要注意的地方与实验方法,答对的小组可以先分给豆芽。
这样的形式可以很好的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实验的操作也会顺利完成。
所以,在材料的分派方式上也要做好课前准备,对整个实验的组织、吸引学生注意等方面都起来一个积极的作用。
最后,课前准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上好一堂科学课除了课前准备外,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例如课堂中的提出问题、猜想、验证等环节都需要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教学反思提高完善各个教学环节。
但这些都要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基础。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