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为本

合集下载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张德军【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伞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要求、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建没等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00)013【总页数】4页(P168-170,174)【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建设【作者】张德军【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基建规划处,湖南,长沙,41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面貌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新企望,必将对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总体要求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任务,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

1.1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生产发展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

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

1.2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生活宽裕是衡量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尺度。

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1.3 乡风文明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小康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需要明确建设标准,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农民生活。

要求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确保农民生活便利化、舒适化。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在农村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保护好耕地和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要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村治理和社会和谐。

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民自治的实质性内容,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各项建设标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农村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朋友们,齐心协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共同迎接农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观察
如 何正确理解和推进 “ 社会主 义新 农村建设”
李贺兰
( 河 南省 新蔡 县砖店 镇 村镇 发展 中心 ,河 南 新蔡 4 6 3 5 4 2 ) 中图分类 号 :F 3 2 0 . 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3 — 2 7 3 8( 2 0 1 3 )0 3 - 0 4 5 5 一 O l 摘 要 :本文 从 “ 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设 ”的 由来 、 内涵 和建 设 新农 村 的重 大 意义 方面 阐 述 了对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设 概 念 的理解 ,并从 新 农村 建 设的 内 涵 、任 务 和 目标 着 手 ,分析 和探 讨 了如何 正确 推进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设 ,以及 如何 应对 当前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中存 在 的突出 问题 。 关键 词 :新农 村 ;概念 理解 ;推 进建 设 ;问题解 决 Nhomakorabea一

概述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 设 ,是指 在社 会主 义制 度下 按照 新 时代 的要 求 ,对农村进 行经济 、政 治、文化和社 会等方面 的建设 ,最终 实现把 农 村建设成 为经济繁荣 、设施完善 、环 境优美 、文 明和谐 的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的目标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现代化进 程中 的一个 重大 历 史任务 。如 何正确理解 和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 设,是摆在我 们面 前 的当务之 急的首要 问题 。为此 ,本人 从 以下方面做 以探讨 ,帮 助大 家 正确理解和推 进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 社会 主义新 农村建 设的提 出。从党 的历 史文献来 看, 1 9 5 7 年 刘 少奇在讲话 中就指 出, “ 合作化 以后 的农村是新 的农村 ,农 民是新 的农 民 ”,现在 的任 务是 ,要 “ 为 建设 社会主 义 的新农 村而 努力 奋 斗 ”。这就从 政治和所有制 关系上提 出了 “ 社会主义 新农村 ”一 词。 1 9 6 4 年 中央 在动员城 市知识青年上 山下乡中 ,号 召广 大知识青年立 志 “ 建 设社会主 义的新农村 ”,积极下 乡参加农业生产 。显然 ,喊 出了 “ 社会 主义 的新农村 ”的政 治 口号 。改革开放 以后 ,特 别是上个世 纪 八 九十 年代 , “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概念越 来越 多地 被使 用 。这一 时 期 ,我国农村发 生了许多重 大变化 ,废 除了 自1 9 5 8 年 就开始实行 的人 民公社体制 ,全 国普遍实行 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此时的 “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概念 ,体现 了农 业生产经营 方式的历史性 转变 。废止计划 经济 时期 “以粮 为纲 ”的单一经营模式 ,提出要 “ 建 设一个农 、林 、 牧 、副、渔全面 发展 ,农 工商综合经营 ,环境优美 ,生活富裕 ,文化 发达 的新农村 ”。1 9 9 8 年1 O 月 ,党 的十五届三 中全会 通过的 《 中共 中 央关 于农业和农村 工作若干 重大 问题 的决定》 ,提 出了建设 “ 有 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新农 村 ”的 目标,并从经 济、政治 、文 化三个方面作 了 具体规 定 进入 新世纪 以来 ,胡锦涛 总书记在十六届 四中全会上提 出 了著名 的 “ 两个趋 向”论 断,指 出中国 已经进入 以工 补农、 以城 带乡 的 阶段 ;在 十六 届五 中全会 上 ,则 正式提 出要 “ 建 设社 会主 义新农 村”。 “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概 念发 生 了质 的 飞跃和 赋予 了新 的更加 丰 富的含 义 。被 作为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会 的首要 任务 和 “ 十一 五 ”、 “ 十二五 ”规划乃至更长 时间中国农村发展 的总 目标 、总思路 。 2 . 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的内涵 。 “ 社会 主义新农 村建设 ”是指在 社会主 义制度下 ,反应一定 时期农村社会 以经济发展 为基础 ,以社会 全面进 步为标志 的社会状态 。其 内涵主要包 可 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发 展经济 ,增加农 民收入 。要 通过高产高 效、优质特色 、规模经营等产 业化手 段,提高农 业生产效 益。二是建 设村 镇 ,改善 农民居住环境 。 包括住房 改造 、垃 圾处理 、安全用水 、道路 整治 、村镇 绿化等 。三是 扩大公益 ,促进社会 和谐 。要办好义务 教育 ,使适龄 儿童都能入学并 受到基本 教育 ;要 实施新型 农村 合作医疗 ,是农 民享 受基 本的卫 生服 务 ;要加 强农村养 老和贫 困户 的社会保 障;要统筹城 乡就业,为农 民 进城 提供 方便 。 四是培 育农 民,提 高农 民素质 。要 加强精 神文 明建 设 ,倡 导健康文 明的社会风 尚;要发展农村 文化设施 ,丰富农 民精神 文化生活 :要加强村 级 自治组织 建设 ,引导农 民有序参 与乡村建设事 业 。社会 主义新农村 建设主要包 括发展新产 业、建设新村 镇、构筑新 设施、培育新农 民、树立新风 尚等方面 的内容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下,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近年来,我所在的农村也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对此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但很多人的理解却是“规划大、投资大、浪费大、利益小、效果不明显”。

实际上,这个看法是十分片面和错误的。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它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保障城乡统筹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规划,科学调配资源,加强治理,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其次,我们应该强化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产业兴旺。

针对目前我所在农村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挖掘本地优势,发挥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潜力,建立健全优秀的生态农业产业,推动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同时,需要探索转型升级思路,着力打造集绿色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种植以及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链,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同样重要。

在我所在的农村,我们先是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上,大力提升治理水平,并对泥浆滥堆、垃圾乱堆、水污染等重点治理,给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加大道路建设,修建了一些重要的农村公路,并提高网络通讯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结合实际,适时调整策略,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力量。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和 复 杂性 所 决定 的 。我 国还 处于 并 将 长期 处 于 社 会 主 义
想 , 发挥 主 体作 用 应 当有 的精 神状 态是 不相适 应 的 。 与 我 国农 村地 广 人 多 ,基础 薄弱 , 府 的投 入再 大 , 会的 支 政 社 援 再多 , 解 决 “ 对 三农 ”问题 , 加强 农 村建 设 , 只 能 对 也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主体 和 主 人 公 。绝 大 多数 农 民群 众对 建 设 新 农 村充 满 热情 、 充满 干 劲 ,正全 力 以赴 ,积极 行动 。 也
有 的基层 干 部 和农 民群 众 存在 着 等 、靠 、要思 想 。等上 级
计划 、 排 ,看 国家 能给 多 少钱 。 到底 就 是两 眼 盯着 上 安 说

农 村建 设 中发 挥 主动 性 、 创造 性 , 力 用 自己的智 慧和 汗 努 水 奋 发图 强 , 能创 建 出一 个繁 荣 昌盛 、 明和谐 的社 会 才 文
主 义新农 村 。
3 充分发挥政 府的主导作用 ,调 动全社会的力量
环节 。
பைடு நூலகம்
的 辛勤 劳 动来 实 现 ,通 过农 民抓 好 各项 建设 事 业来 实 现 。 农 民只有 立足 于 自力 更 生 ,自我 发展 , 能尽快 地 改 变农 才
村 面貌 ,更 多地 受 益 。只有 发扬 主 人翁 精 神 ,自觉 地在 新
当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 ,离不 开各 级党委 、 府的 政 重视和 努力 各级 各部门要转变 观念 ,切 不可搞强迫 命令 、
农 村建设 。 1 明确农 民是新农村建设 的主体 ,防止大包大揽
农 民要过 上 富裕 的 生活 ,关键 是 靠 自己 ,要有 自力更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力量,没有农 民 的广泛参 与,三座大 山难 以推 翻 ;没有农民的改革创新 ,就没有现在改革开放的 伟大成就。我党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革命 和建设中总结 出了 “ 一切 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 他阶层一道共享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 ;能动性表 现为实现 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的强烈进取心 ,为
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清楚地认识 到新农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 的也是农 民。在此基 础上 ,认真实行 “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 “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切 实按照 “ 生产发
质。强调人 的主体地位 ,既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 中的主体地位和 目的地位 ,又肯定人在社会历史中 的主体作用 。因此 ,要尊重人 的独立人 格、需求 、 能力 、个性差异 ;引导、帮助人打破束缚,激发人 的潜能,提升人的能力;支持人的发展 ,实现人可
补”等多种激励扶持形式 ,给予农 民必要的资金 、 征收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如下 物资补助,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把培育 “ 自 有 主意 几个方面 :不符 合 国民待遇原则 ,如 医疗保 障制 识、有合作精神、有法制观念、有创业本领”的新 度、教育 制度;不符合 社会公 平原则 ,如财 政制 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尊重农民 度、土地征收制度 ;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 ,如户籍 的首创精神 ,支持各地探索符合 自身实际的农村发 制度 、用工制度等 。这些制度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 展模式 ,通过这些举措 ,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 民群 权益 ,也影响了农 民的独立性 、自主性 ,进而打击 众建设 自己美好家 园的积极性 、主动性 和创造性 , 了农 民的能动性 、创造性 。
关键词 : 民主体 } 农 社会 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为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为本”

农 民的 主体 作用 , 又要 不 断满 足 农 民 的多 方 面需 求 , 进 促 农 民的全 面发 展 。 当前 , 以农 为本 ” “ 建设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具有其必 要性和 可能性 。 1 1 是贯彻 落实 科学发展 观的客 观要 求 党 的 十六届 三 .
个农 民的力量 也许 是弱 小 的 , 是作 为 一个 整 体 , 民的 但 农
的农 村 , 再加上 封建 残余 思 想 的长 期影 响 , 国传 统农 民 我
身上 还具 有文化素 质低 、 思想 保 守 落后 等 不 足 , 同样 不 但 可 否认的是 , 国农 民身 上 也具 有 很多 优点 , 中最 突 出 我 其 的就 是我 国农 民身 上 蕴藏 着 无穷 的力 量和 创 造精 神 。单 主义新农村 , 求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中相信农 民, 要 依靠农 民, 尊重农 民, 不断满足 农
民 多 方 面的 利 益 需 求 , 进 农 民的 全 面发 展 。 促 关键 词 : 民 ; 农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 以农 为 本 ” “
1 建设社 会主 义新 农 村 需要 “ 以农 为本 ” 的原 因分

这里 的“ 以农 为本 ” 中的“ ” 的是“ 民”, 以农 为 农 指 农 “ 本” 建设 社会 主义新农村 , 括地说 , 是指在社 会 主义新 概 就 农 村建设 中 , 既要 确立 和 巩 周农 民 的主 体 地位 , 分发 挥 充
是我 国现 代化进程 中的重 大历史任 务 , 要按 照“ 产发展 、 生 生活宽裕 、 风文 明 、 乡 村容整 洁 、 管理 民主” 的要求 , 实稳 扎 步推进新农 村建设 。建设社 会主 义新农村 , 于全 面 建设 对 小康社会 奋斗 目标 的实 现 , 于促进我 国城 乡社会 经 济协 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可以为您提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的文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战略决策,旨在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明确相关的要求和措施,共同努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民利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关注农民的利益。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他们的权益,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是农村的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推广创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供电、通讯等领域,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四、落实乡村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乡村治理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落实好乡村治理,加强村民自治,依法管理乡村事务,维护社会稳定,为农村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兴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支持特色产业,扶持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重要决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基础设施,落实乡村治理,促进产业发展,才能有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字数:617】。

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农村是广大农民的家园,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必须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关注农民的权益保障,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乡村面貌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并将其与城镇化规划有机结合,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技兴农、绿色发展,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四是加强农民素质提升。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素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民教育培训,促进农民的知识、技能和意识素质全面提高,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

五、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五是完善农村治理体系。

农村治理体系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建立健全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党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六、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六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产业是农民增加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农村产业规划和布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扶持和发展适应当地特色和市场需求的农村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自我动力。

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七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让农民做主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让农民做主角

空心村 , 引导农民在规划区修建各具特色的住宅 , 形
成不同风格的村落, 决不能搞成千村一面。 二要做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强普通农
民实 用技术 方面 的培 训 。农 民缺 乏 相应 的技 术 , 无
于困境。土地等产权 明晰, 不仅可 以激发农 民的积 极性 , 也能保障农 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得到相应 的补
相统一、 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 的科学完整 的
性, 新农村建设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而 , 建 设新农村 , 保障农 民的民主权力 , 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
目 标体系, 如何创造性地把“ 二十个字” 的总体 目标
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 面, 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的重 前提。事实上 , 我国法律也 明确 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大课题。立足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 , 我认为 , 当前推
让农 民做主角 。 要还权于民
任村委会主任的事情时有发生 、 村务公 开不能得到
执行 、 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依然严重 , 这极大地抑制了
新农村建设 , 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 一旦
得到切实执行 , 广大农 民将深深受益。但是 , 也有农 民朋友表示 了 自己的担忧 :建设 新农村好是 当然 “ 好, 可是就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好经可别念歪 了。
Jn.0 6 u 2o
Ⅷ . . 8No6
建设社 会 主义新农 村要 让农 民做 主角
张 欣
“ 生产发展 、 生活宽裕、 乡风文 明、 村容整洁 、 管 理 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 , 农村的总体 目标 , 内容 丰富、 内涵深刻 , 既注重发展
首先 , 要发扬民主真正实现村民 自治。没有一 个农 民不希望建设好 自己的家园 , 尤其近年来 , 随着 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 和电视普及带来的信息量的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原则是指在坚持党的领导、农民主体地位、城乡一体发展的基础上,遵循一系列重要原则,推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富足有保障、乡村精神文明提升的目标。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和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农村发展要紧紧围绕农民实现稳定增收,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在农村工作中,要深入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利益诉求,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参与到各项决策和工作中,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工作真正为农民谋利益、解难题、增福祉。

二、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的基本原则城乡一体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坚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中心-农村边缘”的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均衡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理念,推动农村产业绿色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生态的新农村。

在农村建设中,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适宜农业生产、宜居宜业的绿色家园。

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市场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要科学规划、强化扶持、创造条件,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要充分激发村民的创造活力和农民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本』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本』

新 农 村 建 设 要 坚 持 以 农 民 为 本
刊 授 党 校 主 持 人 伍 朝 党
)
实问题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 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从长计议, 但农民更关注当前的 有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文明生活方 作出长远规划, 式的养成, 就不可能形成文明的乡风。 具体利益。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既要 要做到乡风文明, 就必须大力提高农 着眼于长远, 搞好宏观规划, 又要从实 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改变落 际出发, 从解决就业难、 看病难、 看病 最盼、 最需要解决的实 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和确立科学 贵等群众最急、 际问题人手, 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 不 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才能充 村容整洁要靠全体农民 自觉维 断让群众得到实惠。只有这样, 护。 新农村在本质上还是农村, 能否保 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 持村容整洁,既要看村容村貌的整改 性,有效引导和凝聚他们为实现新农 否则, 是否根据农民本身的生产生活方式和 村建设的长远规划而努力奋斗。 特点来进行,又要看农民能否 自 觉维 新农村的长远规划只能是一纸空文。
乡风文明是农民文明程度提 高的 要处理好长远规划与解决当前现
既是农村民主管理的对象,又是其最 广泛的监督者, 农村民主管理的程度 和水平,与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 主素质密切相关。不注重农民民主意 识的培养和民主素质的提高, 要实现 农村民主管理, 难度非常大。 坚持 “ 以农民为本” 建设新农村要
坚持 “ 以农民为本” 是新农村建 设的内在要求
特点出发进行村容村貌整改, 群众就
会因 不 用 不 便 进 长 其 适 或 方 而 行 破
坏” 。同样, 若群众没有养成良 好的环 保意识和爱护习惯,村容村貌整改得 也只是昙花一现。 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再好 , 民主管理主要是农民自己管 自 管理民主” 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从本质 农村是村民自 治的基层单位, 农民 上来说 ,就是要求坚持 “ 以农民为 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应包括 “ 生产 本”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 , 要求。 要发挥农民作为农村生产力中最 积极、 最活跃因素的作用。 生产发展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基础条

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要 实现农民的全 面发展。人的全面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 观点 , 也是一个历 史范畴。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农
农村为了农 民、 依靠农民 、 建设 成果 由农民共享 。
在广 大农村地 区落实科学发展 观, 不仅要把广大农 民作
为新农村建设成果 的享有者来认识 , 更应明确广大农民是新
述 和部, “ 要 培
第一要 务的认识 ,而且必须全 面把握科学发展观 的第一要 务、 核心 、 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 特别是要深刻认
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主体 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 为 , 人是生产 力中最活跃 的因素 , 民群 人 众是历史创造者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 为本 , 就是要 以实 现人 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 , 从人 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 出发 谋发 展 、 发展 , 断满足人 民群众 日益 增长的 促 不 物质文化需要 , 切实保 障人 民群众的经济 、 政治 、 文化权益 ,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 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落实科 学发展观 , 要始终把实现好 、 维护好 、 发展好最广大农 民的根
2 1 年第 1 期 00 9
经济研 究导刊
E CON 0MI S ARC GUI C RE E H DE
No 1 2 1 .9, 0 0
S fa .3 e lNo9 i
总第 9 期 3
以农 民为本是新 农村建设 的根本要 求
王 小 琴
( 吕梁学院 政法系, 山西 吕梁 0 3 0 ) 3 00
在新农村建设 中,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 断提 升农 民素
质。农民素质 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

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者:陈伟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9期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以农业为基础:一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二要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为主体: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二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三要维护农民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抉择,对妥善处理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一、引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机遇,更好地处理好三农问题,搞好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新农村建设要取得又好又快的推进,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

同时,要以农民为主体作为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要搞好农村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是搞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问题。

总之,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三农的合理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业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还要以发展农业为基础。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技术含量并不高。

只有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及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才能够为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否则,新农村的建设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要使生产发展,做到以农业为基础,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建设新农村要“以农民为本”

建设新农村要“以农民为本”

然 而, 新农 村的 建设 ,
能“ 干部 为 本 ” 而 应 “ 以 , 以农
民 为本 ” 为要 !
我们的认 识是 :建设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是 一 个 远 大 的
宏伟 目标。要 建成社会 主义
新 农 村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逐 步
积 累的过程 。 因而在 建设 社
维普资讯 htt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叁 酋 语
本 刊 编
今年 “ 一号文件 ” 出建 提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目标
后 .各 地 各 级 政 府 纷 纷 闻 风
而动 。一股建设新 农村的 热 潮, 在八桂 大地迅速掀起。我 们欢呼这 股热潮 !我 们拥 护
这股热潮 !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整 个 过 程
中 ,我们 以为 I 须坚持 两条 必
基 本原则 :

是 要 切 实保 障 农 民 的
民主权利 , 以农 民在 “ 要 建什
么, 么建” 问题上有说 话 怎 等
权 .特 别是在 土地承 包经营

立足“三农”建设新农村

立足“三农”建设新农村

( 接 第 4页 ) 上 参 考 文 献
作 者 简介 :
张俊 , 山西 太原人 , 南京农业 大学经济 管理 学院金融 学专 【】 1 徐充 , 张志元. 关于拓 展我国农村 消费信 贷的思考【】经济 业 本 科 生 J. 问 题 ,0 9 () 20 , 9 曾凯, 山东威海人 , 南京农业 大学外 国语 学院英语专业本 【】 2 杨婧 ,周发 明. 以优 化 消 费 支 出结 构 扩 大 农村 消 费 需 科 生 求—— 以湖南农村为伊 【】湖南社会科学 ,0 9 () J _ J 20 , 4 周文魁 , 苏南京人 , 江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农业经 【】 晓倩 , 3倪 周文魁. 农村 金融市场 需求状 况的调 查研 究[】中 J. 济管理专业博 士研 究生 国农民合作社 ,0 9 () 20 , 8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 于农 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 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 ,所 以如何调 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意义重大 ,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 以民 为本 , 切实维护农 民的利 益 , 从农 民最关心的 问题 、 急需解 最 决的问题 、 最容 易做到 的问题入手。 以这些为起点 , 容易引起 广大农民的共 鸣,调动农民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比 如: 加快修路 , 换水 , 清垃圾等基础性建设 , 加强保障农村低保 户 的 生活 。 条件 的地 区可 以投 入 资 金 兴 起 农 村 文 化 , 农 民 有 让 在物质基础得到满足的同时 , 享受到精神文明。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于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本为农民 , 根在农村 。农村 是建设 的主体。要从农村的现状 出发 , 结合 本村 实际 , 进行每项 建设 时都要考虑村级实际经济和现有资源 ,尽量做到每 分钱都 能 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政治影 响。还要 时刻认识 到是在 建设 新农村 , 而并 非是城 市建设 , 虽然是在经历城 市化进程 , 是 但 作 者 简介 : 洪锋 , ,1 8 一 ) 浙江 绍兴人 , 兴县经 营管理 总站 男 (9 4 一 , 绍 这个阶段不可逾越 , 否则将会出现急于 求成 的不 良心态 , 重 严 时必将导致资源浪费, 经济倒退 , 社会混乱。 工作人 员, 本科 学历

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维普资讯
山东 省 农业 管理 干 部 学 院 学报
20 危 06
第2 2卷 第 3 期
新农民 :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高玉生 ,苗 锋
( 山东省农 业管理干部 学院, 山东 济南 2 0 O ) 5 1 0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培养造就新型农 民,才能推进社会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而要完成这


伟大的历 史工程 ,重点是 实现 广大农民的知识化 、职业化和现代 化。
关键
中图分类号:F 2 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5 0( 0 6 0 0— 4 0 8 7 4 2 0 )- 0 5 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中 国现 代化进程 中的一项历史 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困难在于改造农 民,最大希望也在 于农 民改造 。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具有选进的市 场经营理念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适应现代化农业大生产要 求 的高素质新型农 民,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新 农 村 要 有 新 型 农 民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的主 体 是 新 型农 民 , 没有 广 大 农 民 的 响 应 与 参 与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是 建 不 成 的 ,新 型 农 民要 观 念 正 确 、有 文 化 、讲 文 明 、懂 技 术 、会 经 营 。 ( ) 农 民 素 质 欠 优 :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瓶 颈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 ,是伴 随农业现 代 化实现 的必然产物 。没有农业现 代化 ,没有农村经 济发 展质 的飞跃 ,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 设就成 为无源之水 , 就失 去了新农村建设 的经济内驱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的实现 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都要求农民整体 素质的提 高 ;然 而 ,当前我 国的 农 民素质 远远 不 能达 到这 一要求 。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期。 “ 三农 ” 问题取 得 了不 少成 就 ,但 形 势 依然 严 峻 。农 业依 然 是 国 民经济 发 展 的 薄弱 环 节 ,投 入 不足 、基 础脆 弱 的状 况 没有 改
变 ,粮 食增 产 、 农 民增 收 的 长效 机 制 没有 建 立 ,制 约 农业 和 农村 发 展 的 深层 次 矛 盾 没有 消 除 ,农 村 经 济社 会 发展 明显 滞后 的局 面 没 有 根 本 改观 。建 设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是党 中 央站 在 新 的历 史 高度 三 甚至 于 损 害 了广 大 农 民群 众 的 利益 。那 么 ,什 么 是 新农 村 ?新 农 提 出 ,是化 解 “ 农 ” 问题 的重 要 举 措 ,新 农村 建 设 的二 十 字 目 村 应 该 如 何建 设 ? 是不 是 修 几 个漂 亮 的 房子 就 是 新农 村 了 ?笔 者 标 涉 及 到广 大 人 民 群众 的经 济 、文 化 、政 治 等方 面 建 设 ,渗透 着 以人 为本 ”理 念 ,建 设 社 会主 义 新 农村 必 须 坚持 以人 为本 ,把 认 为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建 设 要 想 取得 成 功 , 关键 在 于坚 持好 贯 彻 好 “
“以人为 本 ”原 则 。
实现 农 民群 众 利 益 、增 进 农 民群 众 的 福祉 当作根 本 出发 点和 落脚
点。
1新 农 村 建 设 与 以人 为本 的 必 然 联 系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是 指 在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下 ,反 映 一 定 时 期 农 村社 会 以经济 发 展 为 基础 , 以社会 全 面 进 步 为标 志 的 社会 状 态 。 “ 生产 发 展 、生 活 宽裕 、乡 风 文 明 、村 容整 洁 、管 理 民主 ”, 这 2 个字 的 目标充 分 表 明 ,我 们 的 新 农村 建 设 包含 政 治 、经 济 、 文 O 化 、社 会 等各 个 方 面 , 是要 把 我们 的农 村 建 设成 为 富裕 、 民主 、 文 明、和 谐 的新 农村 。 以人 为本 ,是 以实 现 人 的全 面 发展 为 目标 ,从 人 民群 众 的 根 本利 益 出发谋 发 展 、促 发 展 ,不 断满 足 人 民群 众 日益 增长 的物 质 文 化 需要 ,切 实保 障 人 民群 众 的 经 济 、政 治 和文 化 权 益 ,让 发 展 的成 果 惠 及全 体 人 民。坚 持 以人 为本 ,就 是 要尊 重 人 、理 解 人 、 关 心人 ,就 是要 把 不 断满 足 人 的 全面 需 求 、 促进 人 的 全面 发 展 , 作 为发展 的根 本 出发 点和 落脚 点 。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建 设 是 全面 建 设 小康 社 会 的重 要 内容 和 重 要 任 务 ,对 整 个 中 国的现 代 化 建 设 具有 重 大 的 影 响 。 以人 为本 是 科 学 发展 观 的本 质 与 核心 , 以人 为本 与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具 有 内 在 必然 的联 系 。 以人 为 本是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的根 本 指 导思 想 和 重要 原 则 , 实现 新 农村 建 设 目标 是坚 持 以人为 本 的 必然 要 求 和 重 要 体现 。在 新农 村 建 设 中必 须 贯 彻和 落 实 以人 为本 ,不 断满 足 农 民群 众 多 方 面 的需 要 ,促 进 农 民群 众 的全 面 发展 , 以实现 新 农 村 建设 的 目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社会保障关系到社会 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康 , 因此, 其基金的使用也必须 r国家指定 的专门机构进 h 行监督 , 使社会保障基金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进行 集中收缴 、 管理和运行 , 以收定支 , 量入为出。只有这 样才能保证有关法律政策的统一性 , 保证社会保障制 度正常健康运行。但由于缺乏有效 的监督机制 , 前 目
社会保障基金挪用现象较严重 。 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 ) 立长 效保 障机 制 一 建 应充分发挥政府在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中的 主导作用 , 在实现按规定的时间 、 地点 、 标准 , 把社 会 社保基金的挤 占挪用 , 使社会保障工作依法推进。 ( 责任 编辑 : 刘晓虹 ) 保障待遇支付给规定的人的基础 , 还耍制定严格的 管理制度 , 把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为应对人 n老
在农村。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 民为主体 , 以农 就要充分尊重农 民的
首创精神 , 着力解决关 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 形成社会各界 支持农村建设的合力。
[ 词] 新农 村 建设 ; 关键 以农 民为本 【 中图分类号J 3 2 F [ 文献标识码】 A
维普资讯
●翻
Ⅲ■ 蛐 —— — —一


l A O GWE I S NN N NT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要 以农 民为本
口杨从善
[ 要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摘 从根本上说是亿 万农民的事业。建设小康社会 , 重点在农村 , 难点也
[ 文章编号】 1 9 6 (0 60 — 0 9 0 1 7 — 2 32 O )3 0 2 — 2 6
表 现在 :
建设社会手义新农村 ,从根本 卜 是亿万农 民 说
l农 民 的主体 地 位 弱化 表现 在认 识 上 的问 题 、 的事L 。其最终 日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农 民传统的生 、 l 产方式 、 生活方 式 、 交往方式 和价值观念 , 引导农 民 是 :包括别人对农 民的认识和农 民 自身的认识两个 忽视农 民的主体地位 , 否 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 , 向富裕 、 走 迈向文明。这是符 方面。在对农 民的认识上 , 合 中 国 情 的 现 实选 择 ,也 是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现 认农民的差异性 。而农 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 , 自立 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 能力 、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 很容易形 成对人 的依赖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提 出 对物的依赖 ; 表现在行为 方面的问题是 : 由于对农 民 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 ,有些基层政 府不尊重农 民的 ( ) 一 建设小康社会 ,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结果违反农 民的意愿 , 加重农民的负担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 ,是保持 国民经济平稳较 主体地位 , 2 农 民的主体地位 难 以得到保障。城 乡二元体 、 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但是 ,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我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围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矛盾 和问题还很 多。主要
青壮年农民进城 , 使传 统的家庭纽带松动 , 农村老弱 病残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此外 , 随着社会形势的 发展, 我围就业 格局发生很大 变化 , 出现了一大批灵 活就业的劳动者 , 这些人员由于 作不稳定 、 不连续 , 些人对参加社会保险无所谓 , 而一些人想参保却找 不到相应的渠道。所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是我 国社 会保 障 面临 的一 个新课 题 。 ( ) 三 对社会保 障基金的运 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 …一 一 一 面 磊 i 辜
源, 无劳动能力 , 无赡养抚养 ” 农村居民和特困户的救 助。 四是积极研究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机制 , 以适应所 有制 结构调 整和就业 形势 变化 的新格局 。 ( ) 强社会 保 障 法制 建设 三 加 在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 ,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基 本 略 , 依靠法规制度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所有的法 规制度都应当公开 , 让社会公众依法维护 自己的权益 , 履行应尽的义务。 同时还要严格监督执法 , 坚决杜绝对

制壁 垒 , 使城乡差距逐步扩 大 , 如医疗保障制度 、 教
龄化高峰的到来 , 应积极研究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可持 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 实现由现收现支向部分积累的模 式转 换 。 ( 扩 大社 会保 障覆 盖 面 二) 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衔 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 以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积 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新途径 , 按照“ 个人缴费 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 的原则 , 不断 完善农村养老、 医疗保险政策。 三是按照“ 政府救济 , 社 会互助 , 子女赡养 , 稳定土地” 的政策 , 做好 “ 无生活来
【 作者 简介1 杨从善(9 4 ) 男, 15 一 , 中共忻 州市委 党校 副校 长 教授
维普资讯
育制度 、 财政制度 、 土地征收制度 、 户籍制度 、 二 用] 制 度等都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 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 益, 影响了农民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这些问题的 存在 , 一是导致农 村教育负担重 、 民医疗保 障程度 农 低; 二是城市对农 民T存在“ 经济接纳 , 社会排斥 ” 的 现象 , 损害农 民利益的行 为时有发生 ; 三是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发展的资金信贷难 、 农产品销路 难, 支农 的财政资金难以统筹使用 , 一砦地方 的农村 还不 通公 路 、 众看不 起病 、 上 干净水 、 民子 女 群 喝不 农 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不能有效扭转 ,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就 会成为空 话 。 ( )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村是 我 国现 代化 进程 中 二 的重大历 史任务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 、潜力最大的消费群 体, 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 、 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改革 开放以来 , 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 方针政策 , 改善了我国农村的根本面貌 , 农业和农村 发展形势喜人 , 农民生活不断改善。要通过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更好地维 护农 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 , 为构 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 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要 以农 民为 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