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严选优质)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通过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体温变化,了解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在手术期间应该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去解决低体温问题。
标签:低体温;手术患者;影响;护理措施现代手术室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协助患者解决问题。
安全顺利渡过手术期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
在手术室环境中有50%~70%的手术患者会出现意外低体温,在手术期间,手术患者发生低体温造成的危害引起广泛的重视。
体温是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在下丘脑的调节下身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动态平衡的,正常人的体温基本保持在37℃左右,当人体的体温低于36℃时,临床上称为低体温。
低体温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环境,麻醉,手术,患者体质及年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层流手术间21个,每天手术量约100台左右,根据容易发生低体温情况的患者,选取100例如年老,婴幼儿,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的患者进行研究。
1.2方法我们把研究对象分别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结束在复苏室舒醒时进行观察,通过生命体征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患者的主诉进行资料搜集,以对出现低体温的患者进行护理。
2低体温影响低体温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当体温降低1℃,白血球所提供的免疫力便会减少37%。
基础代谢率下降,让细胞的新陈代谢衰退。
血液循环变差,患者手脚的末梢血管紧缩,血液流通不畅。
呼吸减慢或停止,心跳减慢,不规则,最后停止心跳。
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冰冷,口唇耳垂呈紫色,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晚期出现昏迷。
3护理措施3.1手术前3.1.1在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在准备麻醉工作时患者有等待手术的过程,这时患者只穿单薄的病号服在手术预备间等待,他们会因为紧张的心情及低室温,患者会主诉身体发冷,我们将准备好在温箱加温的毛毯给患者披在身上。
如果是进入手术间躺在手术床上的患者会盖上两条小棉被给予保暖,并把手术间的室温调置22℃~26℃,湿度控制在40%~60%,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手术中患者低体温预防护理
培训内容
低体温的定义和危害
预防低体温的方法和措施
低体温的监测和评估
低体温的护理和治疗
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案例分析
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实践操作
教育方式
01
理论授课:讲解低体温预防护理的相关知识、原理和操作方法
02
实践操作:模拟手术现场,进行低体温预防护理的实际操作练习
03
核心温度监测:使用核心温度计测量患者核心温度,包括直肠、食道等部位
环境温度监测:使用环境温度计测量手术室、病房等环境的温度,以便调整和控制环境温度
处理原则
及时发现: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时发现低体温现象
01
保暖措施:采取保暖措施,如增加衣物、使用暖风机等
0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03
谢谢
药物使用: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预防低体温的药物
术后活动:鼓励患者术后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
饮食调整: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提高体温
3
低体温的监测与处理
监测方法
体温监测: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包括口腔、腋下、直肠等部位
皮肤温度监测:使用皮肤温度计测量患者皮肤温度,包括额头、颈部、胸部等部位
及时报告:发现低体温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04
紧急应对措施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或体温监测设备,定期监测患者体温
保暖措施:使用暖风机、电热毯等设备,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
调整麻醉方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麻醉方式,减少低体温风险
及时处理:发现低体温后,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术中低体温对术后恢复期的影响
使 血液 的粘 稠度 上升 , 外周 阻力 增加 , 心脏 为 了维持
外周 血压 , 必 须增 加 做 功 , 从 而 诱 发 心 肌缺 血 ; 而且
有 研究 表 明 , 体温 降低 和血 钾含 量 降低 成 正 比 , 当血
钾降 低后 , 患者 易 发生 心律 失 常, 如 果 体 温 低 于
2 8 ℃, 则 发生 室 颤 的风 险会 大 大 提 高 l g ] 。长 时 间处
样, 进入体 内的麻 醉药 就会增 多 , 也会使 得 患者 在术
后 苏醒 时间延 长 。 3 对术 中低 体温 的处 理与 防治
于 低体 温 的患 者 , 当体 温 恢 复 时 , 还 容 易 发 生 低 血
重 者还 会发 生“ 复温性 休 克” _ 1 。 。 。
2 . 2 呼 吸 系 统
术 中低体 温会 增 加血 液 在 肺 内 的分 流 , 使 肺 静 脉 血 血氧浓 度 降低 。还会 使肺 内血 管对 缺 氧的反 应 性 大 大降低 , 从 而使 得 V/ Q值减小 , 血 氧 浓 度 进 一 步降 低 。不 仅 如 此 , 在低 体 温 状 态 下, 血红蛋 白 ( Hb ) 与氧 分子结 合 力增加 。有研 究显 示 : 体温 没 降 低 1 ℃, Hb与 O。 的结 合力 特 高 5 . 7 , 这 不利 于 组 织从 血液 中摄 取氧 , 从 而造成 组织 缺 氧 。
此外 , 导致 术 中低体 温 的原 因还有 : 患者 由于 自
身 紧张焦 虑 的情绪 导 致 散 热增 加 而 产 热 降 低 ; 术 中 机 械 通气 的气 体温度 过低 ; 消 毒过 程 中 , 消毒 液 的大 量蒸 发 ; 手 术 时间长 , 切 口开放 时 间长 等 。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低体温(低于36摄氏度)是麻醉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因此,在麻醉科手术中,对于低体温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低体温的原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来探讨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处理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低体温的原因低体温在麻醉科手术中常常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 麻醉药物的影响:许多麻醉药物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的体温下降。
2. 麻醉科手术的环境: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要低于正常室温,这也增加了患者低体温的风险。
3. 麻醉科手术的时间:麻醉手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者体温的下降。
二、低体温的危害低体温对于麻醉科手术患者来说,可能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的危害:1. 代谢率下降:低体温会导致人体的代谢率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器官功能。
2. 心血管系统影响:低体温会导致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降低,进而增加术中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
3. 免疫功能受损: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其易受感染。
三、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方法为了有效应对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预热:在手术开始之前,使用预热设备或毛织品等对患者进行预热,以提高其体温。
2. 反应性预防:在手术中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情况,一旦发现体温下降,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叠被、加热灯等,以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
3. 使用加热设备:在手术中使用加热设备,如加热床、加热呼吸器等,以帮助维持患者体温。
4. 加强监测:在手术中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及时发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5. 给予保温措施:手术中应尽可能避免患者接触冷的物体或表面,使用保温器材等措施,以保持患者的体温。
6. 加强团队合作:麻醉科手术中,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等应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探讨低体温处理的策略,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结语在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低体温带来的危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低体温的监测与预防,提前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术中低体温可能会导致围手术期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
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
在手术期间,患者适当的体温下降,能够降低机体组织代谢,从而增强人体对损伤的耐受性,进一步保护机体。
但若人体体温下降过度,可能会增大患者伤口感染、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了解患者手术中体温过低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1.手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人体通过体温调节系统实现产热和散热,以此来保持人体动态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
人体在接受手术时,低体温出现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自身因素、环境温度、麻醉剂以及术中保暖措施不到位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心理因素,会增强患者对冷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影响回心血量,出现低体温的情况。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能穿着过多的衣物,因此暴露部位较多,再加上手术时间过长,手术室的温度较低,可能会使患者体热过度散失。
现阶段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层流设备,能够提高室内温度。
胸腹腔大手术时,手术切口会直接将患者体内器官暴露,在手术中使用未加温的清洗液,也会加快人体散失热量的速度。
而大量低于体温的液体的使用,不仅会导致患者体温降低,还有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能够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影响患者的体温情况。
由于医护人员缺少患者保暖意识,在将患者送入移出手术室的过程中,保暖工作不到位,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
二、术中低体温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低体温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加重机体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延长麻醉清醒时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降低患者的免疫力。
机体代谢率及需氧量与体温有一定关联,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降低机体代谢率和氧的供给,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诱发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当人体处于低体温时,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使人体心率加速,心脏做功增加,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症状,引发心律失常。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课件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危害包括 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影响器官 功能、延长住院时间等。
低体温对手术病人的影响
01
02
03
影响麻醉效果
低体温使麻醉药物的代谢 速度减慢,从而延长麻醉 时间,增加术后苏醒时间 。
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低体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增加手术感染的风 险。
延长手术时间
低体温会影响手术操作, 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保温垫
在手术床上可以放置保温垫,以保持病人身体的 温暖,同时注意调整垫子的温度。
热水瓶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热水瓶为病人保暖,但 要注意避免烫伤。
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
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
镇静药物会降低病人的代谢率,增加热量散失,因此应该尽量减少其用量。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应该尽量使用对体温影响较小的镇痛药物。
研究展望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原因和机制,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措 施,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重视和应对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危害
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低体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 险。
影响器官功能
低体温会影响器官功能, 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延长住院时间
低体温导致术后恢复时间 延长,从而需要更长时间 的住院治疗。
02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原因
手术过程中病人的体温调节
手术过程中,病人会因为紧张、焦虑和疼痛等原因导致体表 温度升高,但这种升高通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人体会 自动调节体温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控制手术时间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术中低体温的名词解释
术中低体温的名词解释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即手术过程中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5°C至37.5°C。
手术期间,患者常因手术器械冷却、麻醉剂影响和身体代谢变化等因素导致体温下降。
术中低体温可能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低体温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液流动减缓,从而降低了组织氧供。
此外,低体温还会抑制心肌收缩,使心功能下降,增加了术中心肌缺血的风险。
此外,低体温还可能引发感染,因为免疫功能在低温下受到抑制。
要预防和管理术中低体温,有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提前预热患者可以帮助提高体温。
这可以通过给患者提供温暖的毯子或使用专门的预热系统来实现。
其次,麻醉团队应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体温。
这可以包括增加手术室的环境温度、使用加热系统以及给予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
此外,术中有效的体温监测也是预防低体温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食管温度探测器和膀胱导管等。
然而,术中低体温的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些患者可能具有诸如高龄、体重过低、严重疾病或低代谢状态等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增加低体温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这些高危患者,应采取更加全面的措施来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在手术室中使用加热系统来改善手术室的环境温度。
另外,药物疗法也是预防和处理低体温的手段之一。
例如,一些麻醉药剂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格外谨慎。
除了手术室中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外,一些术中低体温患者在手术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康复。
这包括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以及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抗感染治疗。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也是术后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总之,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并且潜在危险的外科并发症。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低体温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心肌缺血和感染等。
因此,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和管理尤为重要。
术中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术中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摘要】手术中出现低体温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和代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和原因,探讨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术中低体温可能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麻醉药物等因素相关,而恰当的保暖措施和监测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保持体温稳定对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而护理措施的实施和研究进展也尤为重要。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预防和处理低体温的方法,以提高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生存率。
【关键词】术中低体温、手术患者、影响、危害、原因、影响因素、护理措施、研究进展、监测方法、重要性、必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定义和背景介绍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术中低体温可能会对手术患者造成许多危害,包括延缓麻醉恢复、增加感染风险、影响伤口愈合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低体温对于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增加休克的风险、增加感染的概率、加重心脏负担以及增加出血的风险。
对术中低体温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术中低体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率和生存率。
术中低体温的监测方法和护理措施也是研究的重点,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和技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结束。
1.2 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术中低体温是指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的状态。
术中低体温可能会对手术患者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术中低体温会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缓,影响酶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
术中低体温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和休克的风险。
术中低体温还可能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药物代谢减慢,影响麻醉药物的作用等问题。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在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
一、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1 麻醉因素: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但麻醉剂的使用在损害中枢温度调节的同时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使得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
手术过程中病人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则起到了“冷稀释”作用。
脊髓和硬膜外麻醉阻断了身体一半以上的神经传导,这种温度调节的末梢性抑制是硬膜外麻醉时发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
2 环境因素: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这两个因素 ,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3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导致体温偏低,同时,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
如< 1 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 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2 小时以上可下降3-4℃。
4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在手术中蒸发量大,都是重要散热源。
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
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
据观察 ,在室温下输入1 u 4℃ 冷冻库血或1 L 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
有报道,500 ml 库存血在5~10 min 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 0.5~1℃。
因此 ,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此外,若患者在术前皮肤消毒时身体暴露时间过长,再加上冷消毒液刺激,手术过程中非手术部位的暴露及手术部位暴露体腔的时间过长,也易导致患者低体温。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及护理措施作者:杨天彩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1期患者手术时的体温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手术患者发生低体温。
本文主要谈谈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1.低温环境。
人体温度会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通常环境温度越高,人体温越高。
若手术环境温度较低,可能导致患者体温下降。
2.大量输液输血。
通常手术时间较长,且部分患者在术中会发生持续性或间断性出血,需要为其输送库血和液体。
大量冷液体进入患者体内会引起患者体温下降或加重患者低体温情况。
3.大量的冲洗液冲洗体腔。
有些手术,比如胸腔大手术或腹腔大手术,需要将患者身體内的脏器以及切口直接暴露在环境温度下,且术中还需要配合使用大量未加温的盐水为患者冲洗体腔,这也容易导致患者散失机体热量。
4.麻醉因素。
麻醉药物会改变患者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抑制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患者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出现低体温。
5.心理因素。
如果患者在手术时心理紧张,或出现强烈情绪反应,情绪波动过大,比如过度恐惧、紧张、害怕等,会影响身体温度。
比如患者情绪激动时体温会上升,患者情绪低落时体温会下降。
1.发生血液系统异常。
低体温容易导致患者血液系统异常,如果患者发生凝血障碍,会增加患者出血倾向,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2.改变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低体温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增加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以及心排血量,导致患者的外周血管发生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
3.出现代谢紊乱。
低体温会影响患者机体内氧和代谢率的供给,研究发现,患者术中每降低1℃的体温,机体需氧量会下降7%,引起氧传送功能下降,导致人体缺氧严重,从而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概率。
4.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
低体温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发生轻度的意识错乱,出现判断障碍、行为异常等,严重者还会发生意识障碍或昏迷。
5.增加患者伤口感染的概率。
低体温对手术病人的影响PPT课件
v 内分泌
抑制胰岛素分泌 甲状腺素、促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升高 易发生
高血糖
பைடு நூலகம்
v 肾脏
是低温期所有内脏中血流下降
最明显的
5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不利)
v 免疫 低温降低免疫功能、外周血管收缩— 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
v 术后不适感增加,甚或强于术后急性疼痛表 现为:反应性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医源性 心肌缺血
9
谢谢聆听
10
v 呼吸系统 应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和O2↓的通气反
v 酸碱平衡和电解质 低温本身对电解质影 响不大,但当出现寒战、呼吸浅速、pH↑时,
间接影响
4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不利)
v 血液系统 血浆浓缩、血容量减少、血小板 功能受损、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受抑制 出血 量增多
v 神经系统 降低脑氧需、氧耗 中深低温抑 制脑功能
v 寒战 发生率40% 增加氧耗,升高眼压、 颅内压
6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不利)
v 麻醉药物 ↓2℃ 维库溴铵作用延长2倍 ↓3℃ 阿曲库铵时效增加60% 增加丙泊酚的血浆浓度
总之:药物代谢减慢、作用时间延长、苏 醒时间延长---苏醒期风险增加
7
术中体温控制
❖ 麻醉中体热产生速率为0.8 kcar/kg.h 90%由皮肤散发,其余由手术切口和输入冷 液体丧失 体热丧失与代谢产热
体温的生理调节
v 三个时相
温度感觉器信号传入 中枢神经调控 传出神经反应
v 恒定的体温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正常中心温度37±0.2℃
1
麻醉手术期影响体温因素
❖ 50~80%的成年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低温
❖ 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
延长手术时间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医生可能需要采取额外 的措施来纠正低体温,这 会延长手术时间。
04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措施
术前准备
评估病人
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了解病人的病史、身体状
况、体温调节能力等。
告知病人
向病人详细解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低体温情况,以及低体温对手 术和康复的影响。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原因 •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危害 •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措施 •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注意
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探讨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方法和效果,为手术室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效 的护理。
背景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手术过程中病人的体温变化是影响手术效果和 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对于提高手术质 量和病人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过度暴露
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病人身体的暴露面积,避免不必要的暴 露。
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定时监测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时监测病人的体温,并记录监测结果。
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发现病人出现低体温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压输液、提高室温等,以 恢复病人正常体温。
注意观病人低体温护理的重要性
维持正常体温
低体温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寒战、心律失常、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减少并发症
低体温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手术室 病人低体温护理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质量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麻醉引起的体温调节再分布
“麻醉1小时后,体核温度降低1–1.5℃〞
12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临床护理干预流程建议
外科手术中热量的散失主要是辐射和对 流散热占病人散热总量的85%
13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术前停留室阶段
• 护士应建议患者穿上袜子和戴上头罩以便 在术前保持身体温暖。
6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失血和输血需求的增加
轻度低体温降低可使循环中血小板减少,降低血小板功 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并且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系 统。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严重低温导致DIC。临床 揭示,出血时间与皮肤温度成反比,出血量与伤口温度 成反比。体温降低会增加失血和对输血需要,另一方面, 低温又导致静脉淤积和局部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7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手术室阶段
三、灌注溶液
预混灌注溶液在使用前,巡查护士应把它
用液体加热器将静脉输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加热 到近37℃。青霉素和VC溶液不能加热。
术中用温盐水覆盖暴露的肠管,用温热液体冲 洗体腔,以防体热的散失。
18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PACU恢复室或ICU加护病 房
1、术后平均升温时间为45至60分钟,护士应在术后升温期 间每隔30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体温。 2、PACU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头部被包着和脚上穿着袜子,这 些都是一些被动的保暖措施。PACU护士应通过强制热通风设 备,为患者盖上调温罩衣或单层棉毛毯,继续执行积极的术 后保暖措施,直到病人的体核温度到达36℃。
7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寒战发生的增加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中心体温接近37度,患者体温约降低1 度就会出现寒战,耗氧增加,心血管系统供血需求增加。
术中低体温,你了解多少
你了解多少⊙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范宇晖人体正常体温在36~37℃,临床上将核心体温低于36℃时称为低体温,而这种情况在麻醉和手术中都很常见。
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
术中低体温危害大术中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能力以及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手术患者有着极大的危害。
1.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当机体体温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加,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不利于扩散到组织中,容易造成组织的缺氧。
缺氧使得机体白细胞介素生成减少,体内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失衡,同时降低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得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术中和术后感染的概率。
2.影响凝血功能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降低凝血酶的相关活性,使机体血小板功能减弱,诱发血小板释放肝素样因子发挥抗凝作用,抑制凝血功能,造成出血和手术时间延长。
出血量增加就会增加输血需求,同时大量输血又会增加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
3.影响心血管功能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使得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会上升,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
4.影响机体代谢术中低体温的出现会影响机体代谢以及氧气供应,体温每下降1℃,机体需氧量降低7%,氧气供应不足时,容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同时术中低体温会导致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减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5.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术中低体温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这主要是由于体温下降1℃,脑血灌注量会降低6~7%,从而引起意识障碍、判断力下降等。
积极干预防术中低体温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麻醉药物、环境因素、输血输液引起的“冷稀释”效应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根据术中低体温发生诱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心理干预患者对于手术过于紧张焦虑,容易诱发应激反应,增加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术前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宣教,通过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手术大致流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在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术中,病人的体温是一个需要被关注的指标之一。
低体温在手术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导致手术中病人的不适,也会对术后恢复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术中低体温进行及时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本文就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浅谈。
一、术中低体温的危害术中低体温指病人的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一般认为体温低于36°C时被称为低体温。
病人出现低体温的原因比较多,包括手术中的局部麻醉、手术时间较长、床位低温等。
低体温给病人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系统:低体温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2. 中枢神经系统:低体温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意识模糊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昏迷、生命危险等问题。
3. 免疫系统:低体温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病人容易感染等问题。
二、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低体温不仅在术中给病人造成不适和风险,还会对术后恢复产生负面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低体温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 麻醉剂代谢延迟:低体温会导致病人麻醉药物的代谢难度增加,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对病人术后恢复产生影响。
2. 术后恢复缓慢:低体温会影响病人的新陈代谢、血流量等多种生理指标,影响组织再生和康复,导致病人术后恢复缓慢。
3. 合并症风险增加:低体温还会影响血液和血管功能,导致血栓、感染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加,对病人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三、改善低体温的方法面对低体温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病人的体温,以减少术后的风险:1. 保暖:术前要给病人提供合适的被褥、加热器等保暖措施,确保病人温暖舒适。
2. 靠枕:手术时给病人放置靠枕或枕头,让头部、颈部得到支撑,防止体温通过头部散失。
3. 加热:术中可以使用加热毯等设备,将病人表面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术中低体温,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术中低体温,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术中低体温不是一种病,但是却比大多数的病都要可怕。
这个不常见的名词在近年来一直都被医学界所重视,是医学手术中需要被攻克的难题之一。
原因就在于当患者在进行手术中,如果发生术中低体温的情况,则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会让患者的身体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轻则影响手术的正常进程,重则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是需要对其予以高度中的一个特殊医学手术现象,对主治医生的医学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关系和基理手术室中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如果外界温度较高的话就会与手术室形成明显的反差,会给人造成一种手术室非常“阴冷”的感觉。
而在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一般设定温度都是在22-26度左右,主要根据外界气温所变化。
但是在常人眼中的正常温度在正在进行手术的患者眼中就优点偏低了的,而患者又由于自身的病症影响,出现体温降低也是十分合理的,这也是造成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被称为低温因素。
此外,多数手术在进行之前,医生都会嘱托患者不要在术前进行饮食以免影响手术进程和效果。
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也是为了手术能够顺利实施的嘱托,但是术前禁食是会造成患者体内缺乏维持身体运转的能量,体内所能够释放的化学能会逐渐减少,这样的情况会持续性降低患者的体温,让患者的身体代谢功能出现弱化,从而给术中患者总成了一定的体温下降,让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的情况,这一因素也被称为产热匮乏因素。
另外,由于多数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医生给自己注射麻醉剂或镇静药物,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帮助患者止痛镇静,但是其中的药性进入人体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的体温调理中枢和和身体产热能力,让患者的身体产热率严重下降,使患者的身体体温快速降低,这也就直接造成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的情况,这一因素也被称作药物因素。
最后,患者和患者之间,手术和手术之间都是不同的,部分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是需要一遍手术一遍进行输血治疗的,这也是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在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
一、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 麻醉因素: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但麻醉剂的使用在损害中枢温度调节的同时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使得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
手术过程中病人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则起到了“冷稀释”作用。
脊髓和硬膜外麻醉阻断了身体一半以上的神经传导,这种温度调节的末梢性抑制是硬膜外麻醉时发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
2 环境因素: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这两个因素 ,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3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导致体温偏低,同时,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
如< 1 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 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2 小时以上可下降3-4℃。
4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在手术中蒸发量大,都是重要散热源。
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
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
据观察 ,在室温下输入1 u 4℃ 冷冻库血或1 L 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
有报道,500 ml 库存血在5~10 min 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
降低 0.5~1℃。
因此 ,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此外,若患者在术前皮肤消毒时身体暴露时间过长,再加上冷消毒液刺激,手术过程中非手术部位的暴露及手术部位暴露体腔的时间过长,也易导致患者低体温。
1.5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体质较差,术前禁食 8 h左右 ,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
病人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1.6 保暖措施不利: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麻醉复苏时保暖措施不利。
二、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1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正面影响: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
2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负面影响:人们往往未重视低体温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它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障碍、药物代谢速度降低、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增加、使患者术后苏醒延迟、住院时间延长,还可引起严重心肺疾患.
2.1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低体温还可以引起低钾,而低钾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围术期低体温还会增加循环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和全身血管收缩反应,从而增加病人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
2.2降低机体免疫力
低体温能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另一方面,低体温会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活性[20]。
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病人抵抗力下降。
围术期轻低体温者伤口感染率升高。
2.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低体温对病人的凝血功能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低体温可使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下降,并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另一方面,低体温会导致周围血管收缩、静脉淤滞和组织氧供减少,进
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2.4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术中低体温会使麻醉药和肌松剂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并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此外,术中低体温可抑制胶原沉积并延长分解代谢作用,从而导致伤口愈合不良。
2.5对病人寒战的影响
低温引起的寒战可显著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
在全麻恢复过程中,未作有效加温的病人,寒战发生率40%,寒战引起的肌肉活动使耗氧量增加48.6%。
2.6其它
有研究表明,低温病人死亡率高于体温正常者,尤其是创伤严重者。
在ICU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低温持续2h有24%的病人死亡,而同等条件体温正常病人的死亡率则为4%;低温可导致呼吸抑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3围术期保温措施
3.1覆盖物通过非手术区覆盖物可减少30%的热量丢失,但这种改善并不随
覆盖物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
因此还需使用一些主动加温方法,如循环水垫、充气加温、辐射加温及负压加温等。
研究表明,充气加温是比较稳定、有效的方法。
3.2室温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室温控制设备,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0℃-25℃;相对湿度为40%-60%。
应预先调节室温在适宜范围,给患者适当遮盖保暖后再降室温,以使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手术操作,在手术结束前再将室温及时调高。
3.3输入加温的液体
体腔冲洗液可带走大量热量,因此冲洗体腔的液体应加热。
输血输液加温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
冲洗液置于变温箱内加温至37℃后使用。
总之,围术期轻度低体温是手术病人经常发生却易被医务人员所包忽视的现象。
而对于普通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围术期轻度低体温会提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人健康有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病人术中,术后的体温监测,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手术特点为病人采取积极适当的保温措施以维持体温稳态,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以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