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单元整体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概述1.1 单元背景随着学生对数的认识逐渐深入,他们已经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本单元《分数和小数》。
1.2 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互化方法。
- 掌握分数和小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单元内容安排2.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分数和小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分数和小数的比较2.2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分数和小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2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比较(2课时)- 综合练习与拓展(2课时)三、教学策略与方法3.1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和小数的实际应用。
-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和小数概念的理解。
- 对比教学: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分数和小数,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实际应用和比较方法。
-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完成速度等。
-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4.2 反馈机制- 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
- 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 教材: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教师编写的练习题及测试卷-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六、单元总结本单元通过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实际应用和比较,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列式:(0.49-0.47)÷0.47=0.02÷0.47≈0.043=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列式:0.49 ÷0.47-1≈1. 043-1=0.043=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5)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引导学生回答得出:0.49 ÷0.47求的是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2004年比2003的多百分之几,我们把2003年客运量看作“1”,所以要减去1。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整体备课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
1.第一阶段: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第二阶段:了解百分数概念的内涵是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 外延是这两个
数量可以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或“两个独立数量关系”
3.第三阶段:
①数学的本质是在认识数的同时,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多与少),学会百
分数的应用。
②小学阶段主要可以分化为两类:一是加减运算的和差关系,二是乘除运算
的倍比关系。
百分数隶属于倍比关系部分。
③通过分数的应用学习迁移来解决问题。
(三)自然单元内容分析:(横)
(四)学生认知理解障碍点及建议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与以往不同的是什么?
建议:通过回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找准新知的生长点。
2.用百分数准确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关键要想清楚究竟是谁与谁比,也就是要找准单位“1”。
建议:数形结合的方式,借助线段图,通过画一画达成直观理解。
二、单元整体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
科目: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统计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够看懂并会填扇形统计图。
3.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整理和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二、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本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认识扇形统计图、填写扇形统计、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及合理存款。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
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显统计的实用价值。
本单元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凸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使用价值。
四、本单元的教学设想
1.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对比,自然行成新知识的生成点。
2.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扇形统计图的优势是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应数据是为特征。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利息、利率》青岛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利息、利率》的过程中,我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利息计算方法和利率的概念。具体来说,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利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利息。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利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利率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会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和总结利息的计算方法和利率的概念。同时,我还会运用数学软件和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展示数学模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会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和总结利息的计算方法和利率的概念。同时,我还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利息的计算方法和利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体来说,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地发现和总结利息的计算方法和利率的概念。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青岛版数学下册六年级第一单元达标教学计划
青岛版数学下册六年级第一单元达标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青岛版数学下册六年级第一单元达标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六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共有学生99人。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
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备课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备课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旨在突破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在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学段目标及解读:本单元的目标是探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会独立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内容标准:本单元的内容包括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圆柱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施建议:为了帮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研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研究,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研究惯。
有关?你是如何想到这个关系的?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讲讲你的推导过程。
三、建议1.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比如水杯、锥形帽等。
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绘制图形、制作模型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36~37页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问题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1 创情板题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知识树呈现本单元的内容(师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大家请看大屏幕上呈现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师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昨天我们进行了前置性学习现在来汇报二、小组交流互学补充根据“探究导航”在小组内轮流交流每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从中得到的结论与启发。
一般的交流顺序是1号、2号、3号 4号组长记录、补充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以备展示用。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第一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16:2;第二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是32:4;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都等于8。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写成 16:2 = 32:4。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我举例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如在16:2 = 32:4这个比例中 16和4是比例的外项 2和32是比例的内项。
16:2 = 32:4写成分数形式就是432216 。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 有两个项;而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有四个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单元详细方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单元详细方案1.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圆柱与圆锥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能够准确地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 掌握圆柱与圆锥的计算方法,包括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 能够运用圆柱与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力。
-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几何问题。
-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教学内容3.1 圆柱- 圆柱的概念- 圆柱的特性- 圆柱的计算(体积、表面积)- 圆柱的实际应用3.2 圆锥- 圆锥的概念- 圆锥的特性- 圆锥的计算(体积、表面积)- 圆锥的实际应用4. 教学策略4.1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4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
5.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评估学生对圆柱与圆锥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 教材: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具:圆柱与圆锥模型、课件等- 辅助材料:练习题、作业等7.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单元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8. 教学总结本单元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立方体》单元整体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立方体》
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内容概述
《长方体和立方体》是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重要单元,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
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单元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本特征,
了解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设计
3.1 教学内容
-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
- 第二课时: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 第三课时: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
- 第四课时: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实际应用
3.2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发现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掌握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3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单元教学资源
- 教材:《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 辅助材料:长方体和立方体模型、计算器、练习题等
五、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 第一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
- 第二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 第三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
- 第四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实际应用
六、单元教学总结
本单元通过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理解程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圆柱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圆柱圆锥的认识 -青岛版一、课堂情境本课时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1.学生能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包括底面、侧面、母线、顶点等。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答。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分析与任务,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两者的形状特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练习和问题解答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任务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通过介绍直观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通过练习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形状和特征,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特征。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或学生的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感受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物品:有哪些形状是圆柱形,哪些是圆锥形?通过这样的切入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2)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通过板书或投影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包括底面、侧面、母线、顶点等。
重点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圆柱和圆锥,并观察和感受两者的形状和特点。
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自描绘、拼凑或者通过线框模型等方式来操作。
(4)练习和问题解答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答,如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表面积等。
同时,鼓励学生讨论和提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够对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而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单元授课+习题课件(付,283)
20cm 40cm
50cm
50 ∶ 20 =100 ∶ 40 50 ∶ 100 =20 ∶ 40 40 ∶ 20 =100 ∶ 50 20 ∶ 50 =40 ∶ 100
100cm
20 ∶ 50 =40 ∶ 100 20 ∶ 40 =50 ∶ 100 100 ∶ 50 =40 ∶ 20 40 ∶ 100 =20 ∶ 50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在比例里,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
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源于《点拨》)
三、自主练习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时间(秒) 1
2
3
4
…
10
距离(米) 340 680 1020 1360 … 3400
(1)写出相对应的距离与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大小。
10 ÷ 4 = 2.5 答:另一个外项是2.5。
三、自主练习
2.填一填
(1)用8的4个因数组成比例。
1∶2 = 4∶8 1∶4 = 2∶8 8∶2 = 4∶1 2∶1 = 8∶4
4∶8 = 1∶2 2∶8 = 1∶4 4∶1 = 8∶2 8∶4 = 2∶1
(2)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内项
16 ∶ 2 = 32∶4 也可以写成
16
32
2=4
外项
试一试
前3天加工 了150个, 后4天加工 了200个。
(1)前3天加工的数量和所用时 间的比是_1_5_0_∶__3。
(2)后4天加工的数量和所用时 间的比是2_0_0_∶__4_。
(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150∶3 = 200∶4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备课————————————————————————————————作者:————————————————————————————————日期:1济南假日游【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1)】学习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1复习1、说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出求绿点例题: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日约为0.8万人。
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1)“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我们把哪个量看作“1”?(2)学生交流汇报:(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2、认识“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三成是十分之(),二成五是百分之( ),98%是()成。
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1(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 青岛版六三制教学内容本单元将引导学生探索数的百分比概念,使其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将一个数转换为百分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涉及百分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学会将数转换为百分数,并能用百分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
2.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百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引发学生思考百分数的含义和用途。
2. 新授:讲解百分数的定义,演示如何将数转换为百分数,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尝试运用百分数。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2. 核心内容:百分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实例3. 关键点: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 拓展练习:研究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
---以上教案内容共2000字以内,按照标题、正文内容间隔两行的要求进行排版,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单元备课
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单
元备课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学科:数学年级:六教师:单元
课题
比例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共三部分。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
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
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
课时
安排
本单元8课时完成。
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一单元百分数单元教学设计
在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一单元百分数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分数、小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百分数的认识处于初步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在此阶段,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可能局限于表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百分数概念。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百分数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百分数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总结:教师对百分数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强调重点,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一)教学重难点
1.百分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的表示和书写规则,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这是解决百分数问题的重要技能。
3.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百分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折扣、百分比增长率等,是教学的难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在百分数运算方面的掌握。由于百分数运算涉及到百分号的处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运算习惯,强调百分数运算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
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但学生在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应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三、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的知识的兴趣.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
2、教学的难点是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方法措施:1、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4、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结合。
单元后记二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长方体、正方体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圆柱和圆锥的侧面是曲面,本单元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设计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单元整体分析(一)《课标》分析:1.学段目标探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会独立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2.内容标准:(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圆柱的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阐发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内容是按照“体——形——体”混合螺旋式结构进行编排的,先直观立体图形,然后借助立体图形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在学生基本认识平面图形特征后,再安排立体图形的特征探索及相关计算。
按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方到圆,由直到曲螺旋排列。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长方体、正方体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以后进一步研究几何知识的基础。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是曲面,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会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能够说出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通过探索与发现,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展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找到转化后图形与原图的关系。
2.能够灵活利用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公式办理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目标】1.圆柱:两个底面是圆且相等的柱体是圆柱;以长方形的任意一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或以一个圆为底面,向上或向下挪动一定的距离所形成的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集体备课狮子刘小学孟凡莲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三、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的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
2、教学的难点是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方法措施:1、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4、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结合。
单元后记二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长方体、正方体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是曲面,本单元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2.难点是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推倒过程。
五、方法措施1、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加强相关知识的对比,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4、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一验证的学习过程,做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
单元后记第三单元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一、教学内容:教材35-51页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比例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方法措施:1、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4、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单元后记第四单元快乐足球——比例尺一、教学内容:1.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求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素材选取,基于99年山东足球队获得双冠王,01年济南市的李冰老师执教的优质课为脚本。
足球是大多数小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小学生十分向往的体育活动。
本单元以快乐足球为话题,将数学与体育结合在一起,将数学学习与校园生活结合在一起,整合了学科资源,学生看得高兴,学得快乐。
情境串。
本单元共有3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信息窗依次是赛前训练——出征——精彩回放。
青岛版是在单独认识比,在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等)的知识全部学习完成后来学习比例尺,并且把比例尺纳入空间与图形的范畴。
比例尺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续和应用,对加深理解比和比例,拓展小学数学的学习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由于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人们生产、生活必备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比例尺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培养空间观念。
3.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方法措施:1.让学生知道“比例尺”概念来自实践,人们要把实物的形状绘制成图,总要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放大。
由同一底片洗印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其比例尺就各不相同。
2..经缩小画成的图形,其比例尺小于1,地图、风景照片等均属此类。
经放大画成的图形,其比例尺大于1。
3.可设计开放型的练习,此类题目无固定答案,学生要全面地思考多方面的问题,其综合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图等能力,无疑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况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是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后记第五单元奥运金牌——统计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6-83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2个信息窗、我学会了吗和2个数学与生活。
信息窗1主要认识扇形统计图,信息窗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我学会了吗对统计图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数学与生活让同学们了解“排列”与“组合”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安排小学阶段的最后时段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是对小学段所学统计知识的总体概况复习。
三、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
3、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 " 排列 " , 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利用已有经验知识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组合”,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6、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方法措施:1、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2、利用已有经验知识认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重点难点:能根据提供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后记回顾与整理---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教材84-118页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策略与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生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目标能否圆满地完成。
为了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把整个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本复习不仅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还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梳理,使之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在内容编排及结构安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材总复习的框架结构,从整体上将总复习分为“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两大部分;“知识与技能”部分又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化为几个板块,如“空间与图形”领域分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两个板块;在每个板块里又设置了“回顾与整理”、“讨论与交流”、“应用与反思”三个部分。
三、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和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制订的各项教学指标。
四、方法措施:1、自主探索式学习,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让学生发现结论 ,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 再创造” 有关数学问题。
2、合作学习,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 , 真正的合作一一相互依存地来研究,共同解决一个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1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整理,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2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单元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