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标准答案
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般说来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视频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所谓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等;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语文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等等;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文本的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教读与自读,等等;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继承传统与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经验的问题,等等。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一(第1-2章)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一(第1-2章)一、单项选择题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出版《课程》一书,该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A、施瓦布B、卢梭C、博比特D、查特斯正确答案:C解析: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是20世纪初的事情。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参见教材P3。
2、在下列科学化课程理论关于教育本质方面的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教育要为儿童生活作准备,学校中的儿童生活是教育目的B、教育即生产C、教育是促进儿童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D、在教育中,学生是“原料”,教师是“工人”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
所以A错误。
参见教材P5。
3、下列()不属于博比特关于课程开发具体过程的步骤。
A、课程目标的获得B、人类理想的分析C、教育计划的制定D、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正确答案:B解析: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5个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
参见教材P6~7。
4、1923年,美国教育学者查特斯出版的()一书中所体现的理论与博比特的思想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A、《课程编制》B、《科学管理的原理》C、《课程学》D、《课程的科学理论》正确答案:A解析:美国教育学者查特斯出版的《课程编制》一书中所体现的理论与博比特的思想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参见教材P8。
5、泰勒原理产生于“特定环境条件”下,即“八年研究”,具体来说,这八年是指()。
A、1914—1922B、1924—1932C、1934—1942D、1944—1952正确答案:C解析:为满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找不到工作的大批青年学生的需要,“进步教育协会”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长达8年(1934—1942)的实验研究。
6、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C2. B3. A4. D5. B6. C7. A8. D9. A10. C11. B12. A13. D14. C15. 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错2. 对3. 对4. 错5. 对6. 错7. 对8. 错9. 对10. 错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
-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获取知识。
-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如何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进步。
-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具体运用方法如下:- 使用动画、图片和视频等视觉效果来展示知识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 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源来呈现实地和复杂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制作互动课件,让学生通过触摸屏幕或点击按钮参与课堂互动。
四、论述题(20分)请以6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与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法”。
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与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课程设计C. 学生评价D. 教师发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A. 需求分析B. 课程实施C. 课程内容选择D. 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答案:D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课堂难度B.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C. 减少课外阅读材料D. 限制学生的课堂讨论答案:B4.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学生B.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C.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 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教学媒体的功能?A. 传递信息B. 激发兴趣C. 增加作业量D. 促进互动答案:C二、填空题1. 课程目标的设定应当符合教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目的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2. 在教学设计中,__________是指导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蓝图和依据。
答案:教学计划3. 教学评价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4.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5.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答案: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三、简答题1. 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学科,它涉及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
该学科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阐述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工具,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它可以帮助教师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15春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
15春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共40道试题,共80分。
)1.在XXX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________。
A.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B.结构的完整性问题C.结构的合理性问题D.内容的可行性问题正确答案:A2.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进步主义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D.要素主义课程正确答案:A3. “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A.XXXB.XXXC.XXXD.XXX精确谜底:C4. “XXX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举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精确谜底:C5.确定研究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研究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正确答案:C6.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情境形式B.目标形式C.批判模式D.过程形式精确谜底:B7.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一般发展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D.情感发展精确谜底:B8.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同一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正确答案:A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学术中心课程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儿童举动中心课程D.人格中心课程正确答案:A10.XXX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孕明了、联合、体系和__________。
A.复B.实践C.办法D.拓展正确答案:C11. ______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1、统觉----统觉是指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
2、兴趣----赫尔巴特认为“兴趣”乃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
是一种心灵的“内现的力量”,它力求把某一思想对象保持在意识中,或者使其返回到意识中。
3、专心----“专心”即钻研新观念,明确地意识和理解新观念。
4、审思----“审思”即把意识中各种新旧观念联系统一起来。
5、学科课程----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6、示范----所谓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
7、呈示----所谓“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8、展示----所谓“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9、口述----所谓“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10、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简答题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哪几个方面?答: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三种:①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③教育即生产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包括哪几个步骤?①人类经验分析②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③课程目标的获得④课程目标的选择⑤教育计划的制度3、“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4、拉特克的教学论有哪些特点?①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②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2)一般说来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常见的课程定义有六种类型:教学科目、教学活动、预期学习结果、社会文化再生产、社会改造、学习经验】2、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它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它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阐述如下:1.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2。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1)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2)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3)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4)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答:“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下面有包含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三级学科)”。
2.请综述学术界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为题,结合实例发表自己的见解。
答:对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认识大体有三种观点: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1要真正理解、科学评价这些模式和观点,只有从学科发展的历史和教育学科体系来全面认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课题。
答:略。
思考与练习1.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最终所要实现的东西。
它对教育工作有导控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受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单纯从社会的需要去确定教育目的,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这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单纯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或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去确定教育目的,片面注意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这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这两种理论均失之偏颇。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两种功能是不可分割的连在一起的。
因此教育目的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的个人发展价值取向是有机的统一起来的。
此外还有教育生活论与教育谋生论。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是什么?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有:(1)课程与教学设计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2)课程与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材料,好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密切关系,并对学生情感的丰富和理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课程与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课程内容是: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次 序;(1.25分)
3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课程实施是:从做中学,主动作业;(1.25分)
4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课程评价是:重视学生的评价,重视课程对学生的内在价值。
(1.25分)
4.学术中心课程论的基本主张。
1学术中心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的是:按照整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 那门学科的结构。(1分)
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经验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
答案:B
10.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的观点的课程论是
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经验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
答案:B
11.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卢梭B.裴斯泰洛奇C.杜威D.福禄贝尔
答案:C
12.提出发现法的课程理论是
A.①③⑤⑦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⑦D.②④⑥⑧
答案:B
2.提出“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的人是
A.斯宾塞B.杜威C.斯考特D.泰勒
答案:C
3.提出“过于注重于完善诸如‘课程'术语的精确定义等理论问题,将会使课程
研究毫无生机”的人是
A.斯考特B.斯宾塞C.泰勒D.施瓦布
答案:D
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答案:布鲁纳教育过程
8.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4R'是、回归性、和严密性。
答案:丰富性关联性
9.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和
答案:转化智慧解放自己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
1.经验自然主义
答案要点:
杜威提出的,核心概念是“经验”。所谓经验有两套含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 经验的过程,经验即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答案全面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答案精编版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一般说来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内部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等等;此外,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三、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一)“教授法”阶段。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一、原题
1. 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有哪些?
答: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技术、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管理、教学环境设计等。
2. 课程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答:课程设计的步骤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评价的确定、教学管理的确定、教学技术的确定、教学研究的确定、教学资源管理的确定、教学环境设计的确定等。
3. 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式学习法、设计式学习法、虚拟现实技术等。
4. 教学策略有哪些?
答:教学策略包括:激励策略、指导策略、组织策略、设计策略、评价策略、控制策略、技术策略等。
5. 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答: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抽样法、比较法、模拟法、投票法、投票法等。
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海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海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课程”一词最早起源于?A:唐代B:南北朝时期 C:汉代 D:宋代答案:南北朝时期2.课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经验。
该观点属于?A:计划说 B:经验活动说 C:科目进程说 D:包容说答案:经验活动说3.下列不属于界定课程概念需要遵循的原则的是?A:唯一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答案:唯一性原则4.教与学两字连用最早见之于?A:《诗经》 B:《论语》 C:《学记》 D:《尚书》答案:《尚书》5.“教学相长”出自?A:《学记》 B:《老子》 C:《论语》 D:《诗经》答案:《学记》6.夸美纽斯的(),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系统学问的产生。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普通教育学》答案:《大教学论》7.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什么关系。
A:对 B:错答案:错8.教学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程实施的过程。
这是大课程观的观点。
A:对 B:错答案:对9.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
A:错 B:对答案:对10.课程与教学是复杂的现象,没有特定的研究方法。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20世纪80年代,课程与教学开始重新整合并逐步走向融合,因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
A:错 B:对答案:对2.反对专门教书、背书记诵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学要立志为先、知行合一的明代教育家是()。
A:孔颖达 B:王守仁 C:韩愈 D:朱熹答案:王守仁3. 1826年,清政府在京师同文馆制定了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的分年课程计划,标志着“我国近代课程的萌芽”。
A:错 B:对答案:错4.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强调宗教和道德;中世纪强调人文主义学科。
A:对 B:错答案:错5.我国近代课程与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呈现出鲜明的“西学”特色。
A:错 B:对答案:对6.随着19世纪西欧国家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民族语和外国语成为近代西方学校的必修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人是()参考答案:帕克2.关于“课程”,有如下说法:①对课程内涵本身的歧见,会导致课程实践重心的摇移;②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③斯考特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④课程必须追求精确的定义;⑤在西方,课程最早起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⑥课程的理解是分层次的;⑦课程定义的产生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⑧课程定义的确定和哲学没有关系。
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①③④⑥3.课程与教学关系中,“包含模式”的情形有()参考答案:大课程小教学;大教学小课程4.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讲授的活动。
()参考答案:错5.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学记》中提出的下列思想中,属于课程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藏息相辅2.《学记》中提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论述的是()。
参考答案:学校教育制度3.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这一课程与教学流派是()。
参考答案:永恒主义流派4.经验主义课程主要实施形态是()。
参考答案:主动作业5.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有()。
参考答案: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心理学第三章测试1.教育目标和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错2.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是()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生成性3.李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双龙洞旅游,回来后,请每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是差异的、个性化的,因此,该课程与教学目标属于()。
参考答案:表现性4.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
参考答案:核心素养5.一般认为三维目标的提出于()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的3.《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专著是《雄辩术原理》。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杜威)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成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泰勒)。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答案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1.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提交自主研究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研究计划中学到什么?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
考核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1.研究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30分)2.研究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研究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30分)3.研究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研究计划的意见。
(40分)答1.个人研究计划(初稿)我是一位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我们课程五大方面的数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小学任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再课堂教学中专讲枯燥的理论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实际,这样你的教学肯定会失败的。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它应该要有科学教学论的指导,而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正好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为我日常教学工作指明了较为明确的理论目标,可以更好的为我的教学服务。
我在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学,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研究经验的差异、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惯的差异等等。
而较之其他学科,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老师,也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久而久之,学生的研究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研究就会变成一件“苦差事”。
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亟待解决。
未来社会是一个研究型社会。
在这种环境中,每一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进行终身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
学校教育作为终身研究的奠基阶段,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进行自主研究的人,才能满足研究型社会的需求。
(完整word版)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关于“课程”,有如下说法:①对课程内涵本身的歧见,会导致课程实践重心的摇移;②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③斯考特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④课程必须追求精确的定义;⑤在西方,课程最早起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⑥课程的理解是分层次的;⑦课程定义的产生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⑧课程定义的确定和哲学没有关系。
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 ①③⑤⑦B. ①③④⑥C.②③⑤⑦D.②④⑥⑧答案:B2. 提出“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的人是A.斯宾塞B.杜威C.斯考特D.泰勒答案:C3.提出“过于注重于完善诸如‘课程’术语的精确定义等理论问题,将会使课程研究毫无生机”的人是A.斯考特B.斯宾塞C.泰勒D.施瓦布答案:D4.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之父的人是A.杜威B.帕克C.泰勒D.克伯屈答案:B5.“课程”一词在东西方最早出现的标志A.宋朝孔颖达《五经正义》和法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B.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和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C.唐朝孔颖达《五经正义》和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唐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和法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答案:C6. 关于课程和课程理论,有如下说法:①经验主义课程也被称为“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②学术中心主义课程论提倡“从做中学”;③经验主义课程论的思想基础是结构主义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④结构主义课程论者提倡发现学习;⑤螺旋式课程就是将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组成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形式;⑥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提倡的课程目标不主张培养“全人”;⑦“车轮状”课程组织是经验主义课程论所主张的课程形式;⑧后现代主义主张课程是复杂的对话。
其中,说完全错误的是A. ①③⑤⑦B. ①③④⑥C.②③⑤⑦D.②④⑥⑧答案:C7.提出“从做中学”、“主动作业”的人是A.克伯屈 B杜威 C.泰勒 D.斯宾塞答案:B8.提出课程的螺旋式组织的课程论是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经验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答案:D9.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转化智慧”和“解放自己”的课程论是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经验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答案:B10.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的观点的课程论是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经验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答案:B11.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卢梭B.裴斯泰洛奇C.杜威D.福禄贝尔答案:C12.提出发现法的课程理论是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经验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答案:D13.提出“课程是复杂的对话”的课程论是A.存在主义B.后现代主义C.社会改造主义D.学术中心主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1.“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唐朝的《五经正义》。
2020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卷一)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3、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
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的长期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同日常的学校和班级中的教育实践并无直接的关系。
因此,教育目的必须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有直接关系的教育目标。
5、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6、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中。
7、普遍性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
8、普遍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诸如: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这类目标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一种政治游戏。
9、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位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表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0、行为目标的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01任务
1.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提交自主学习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学习计划中学到什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学习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
考核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
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30分)
2.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30分)
3.学习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学习计划的意见。
(40分)
答1.个人学习计划(初稿)
我是一位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我们课程五大方面的数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小学任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再课堂教学中专讲枯燥的理论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实际,这样你的教学肯定会失败的。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它应该要有科学教学论的指导,而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正好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为我日常教学工作指明了较为明确的理论目标,可以更好的为我的教学服务。
我在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学,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学习经验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等。
而较之其他学科,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老师,也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学习就会变成一件“苦差事”。
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亟待解决。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在这种环境中,每一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进行终身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
学校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奠基阶段,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因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正是适应了未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它的重要作用被凸显出来。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独立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首先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要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学生要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求知”是基础。
并认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现在的各个行业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更高要求的技艺,知识越来越多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武器。
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急需要用新的理念来更新自己,因此,我选择的高学历进修,并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如下:
一、ﻩ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我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心态,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工作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处于工学矛盾中的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挑战我们的自信心与毅力,这时就要求我们
必须学会自我调节,建立一个积极上进,乐观从容的心态。
这样才能更好的坚持下去。
二、要充分利用好课上和课下的学习资源
因为电大“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特点,所以在认真接受面授辅导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好电大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可以去BBS上和老师或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经常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小组学习
学习交流方式很多:课程论坛、学生社区、E-mail、语音教室、电话等等。
我们小组成员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交流,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携手并肩向着胜利得高峰攀登。
四、珍惜面授辅导机会,认真做笔记
这对于像我们这样中高基础薄弱得学员来说更现重要,因为面授辅导可以帮我们假设知识结构全方位框架,并使自己得知识和老师传授得知识融合一体,从而达到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得目的。
五、做好作业和练习
教师将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学生须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及时地在线提交作业,完成作业将是参加考试的前提条件。
六、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注意能力,有效利用学习时间,使学习活动有效果保障。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把学习当做一种愉快的情绪。
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总之,作为一名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我的感受和信心是:学习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因为学习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要是没有这盏智慧之灯,将会生活在愚昧之中。
爱学习也是一种高尚的情趣,它意味着爱知识;它可以燃烧起你创造的欲望;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此,我将继续全身心地投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业,为我的电大学习生活添上精彩的一笔。
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1、ﻩ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说的不够确切,没有体现出本学科的特点,理论上的内容太多,即普遍使用的“大道理”太多,明显是套话、空话,实质性内容太少。
2、ﻩ计划步骤一、六可以删除。
3、有明显的下载痕迹。
4、计划二落实到实处检查起来较难,要有相应的措施。
答题2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对我来说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会用计算机使用这种信息远程技术学习网上的学科,什么视频啊,音频啊,文本的,图像等。
我觉得这种远程技术的运用,对学习本门课这是太快捷方便了,每个人只要在家就能轻轻松松学习。
个人学习计划(修改稿)
学号:1231001254859姓名:俞美容
我在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学,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学习经验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等。
而较之其他学科,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老师,也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