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定时高效复习课件33碱金属
《碱金属》高考一轮复习课件(教学)
[实验3]若把实 在一份溶液中酚酞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验1所得溶液分 成两份,放置5h 在另一份中加少许 又有大量气体产生 MnO2静置到无气 溶液显红色且长久 后 体产生再滴加酚酞 不褪
与水、二氧化碳、酸反应的氧原子示踪法确定机理
Na2O2与H2O、CO2反应放出的氧气中氧原子来自于O22—
差量法在此的的运用有质量差量和体积差量两种题型,解题思路 是从化学反应的原理出发,巧妙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原因,列比例求 解,有时还可以结合元素守恒、合并化学方程式进行巧解。 Na2O2与CO2的反应可以看成是Na2O2与CO2中的“CO”化合,质 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Na2O2与H2O反应可以看成是 Na2O2与H2O 中的“H2”化合,质量增加量即为“H2”的质量。由此可得出若某化 合物化学式符合(CO)m(H2)n的形式,只要有O2存在,在不断用电 火花引燃的条件下,也完全被 Na2O2 吸收。如甲醛 HCHO[ 可写成 ( CO)(H2)], 乙 酸 : CH3COOH[ 可 写 成 ( CO)2(H2)2]; 葡 萄 糖 C6H12O6[ 可写成 (CO)6(H2)6] 等。若某物质不能写 (CO)m(H2)n的形 式,也可以根据组成加氧或减氧,加氧或减氧后的质量即 Na2O2增 加的质量。如1molC2H6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足 量 Na2O2 吸 收 , 吸 收 后 的 Na2O2 增 加 的 质 量 为 [ ( CO)2(H2)3]: 28×2+6=62g; 而 1 molC2H4O、 1 molCH2O2 则 为 多 少 呢 ? (60g、30g) 体积差量则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到对应的体积变化量。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
实验程序
[实验1]过氧化 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2]把实验1 所得的溶液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20)—— 碱金属元素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20)——碱金属元素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练习1】1.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都能浮在水面上,都能保存在煤油中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都生成过氧化物C.单质都不能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D.单质都是强还原剂,其阳离子都具有强氧化性2.(2004广东)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呈无色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C.钠、钾、铷三种单质与水反应铷最缓慢D.氢氧化铷是弱碱3.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铯与冷水反应十分平缓并生成H2 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H2C.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 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4.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酸锂受强热很难分解B.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的小C.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D.锂可以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Li3N)【练习2】5.(09海南卷15)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 4LiCl +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练习3】6.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22-离子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2O2B .1mol 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 氧气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7、(2010·福州模拟)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 60形成的球碳盐K 3C 60。
第四章碱金属PPT优选课件
3
三.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2. 常温: +1 -2 3. 4Na+O=2=2Na2O (白色)
氧化钠
点2N燃a:+O点2=燃=N+1a2O-(12 淡黄色)
2020/10/18
过氧化钠
沙头角中学 梁洪明
4
2. 与氯气、硫的反应
点燃
2 Na + Cl2 == 2 NaCl
研磨
2Na + S == Na2S
2020/10/18
沙头角中学 梁洪明
11
[练习]
1.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
将转化为_N__a_2C__O__3_.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1)4Na+O2==2Na2O
(2)Na2O+CO2==Na2CO3
(3)2Na+2H2O==2NaOH+H2
(4)2NaOH+CO2==Na2CO3+H2O
2020/10/18
沙头角中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梁洪明
12
2.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 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6N—a+—6—H—2O—+—2—Fe—C—l3—=+—2_6F_—Ne_—(a_OC—_Hl_—+_)3—3_H—_2_— 离子方程式为:
6Na+6H2O+2Fe3+=2Fe(OH)3 ———————————+6—N—a—++—3—H—2 —
2020/10/18
沙头角中学 梁洪明
13
3. 将Na、Zn、Fe和Al四种金属
各0.2mol,分别投入100mL
【化学】碱金属复习ppt课件
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色态 溶解度
与酸反
应的离子 方程式 稳定性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 溶解度较大
CO32-+2H+= H2O+ CO2↑
稳定
小苏打 白色细小晶体 溶解度较小
HCO3-+ H+= H2O+ CO2↑
不稳定
[练习5]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表 达方法、书写方程式 。
会有什么景象?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景象:有气体生成和蓝色沉淀.
反响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 + CuSO4 == Cu(OH)2↓ + 2Na2SO4
留意:在这个反响中通常能看到黑斑,缘由
是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
[练习4] 钠能和氧气反响分别生成氧化钠和 过氧化钠〔加热或点燃〕,那请同 窗们分别写出氧化钠、过氧化钠与 二氧化碳、水的反响方程式。
形状
性质
电子 层数
都为
都
强复
是
都为 雪白
原剂,
表现 依
1
色金
为(1) 与非
次
属, 金 属 添
柔软。 〔除
反响 (2)与 水反
加
铯外〕 响
熔、 沸点
逐 渐 降 低
化学 性质
金 属 性 逐 渐 加 强
[练习2]
以下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B 〕,最 易失电子的是〔 D 〕,等质量以下物质与足 量水反响生成H2最多的是〔B 〕 A、Na B、Li C、K D、Cs
三、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高三化学复习课件碱金属新课标人教
考点梳理
2、过氧化钠 (1)制备: (2)物理性质: (3)结构: (4)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③与二氧化碳反应 过氧化钠的特性:强氧化性、漂白性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例1.(04全国1)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与足量
的下N列a物2O质2固中体不完能全满反足应上,述反结应果后的固是体(的D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
复杂
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
2M + 2H2O ===== 2MOH + H2 ↑
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
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增强
钾 和 钠 与 水 反 应 的 对 比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 更剧烈,发生燃烧和轻微的爆炸
2.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用下法: 2NaNO2+6Na=4Na2O+N2 ;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 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_______。
例题
3.下列物质跟水反应时,水为还原剂的是
A.F2
B.Na
C.Na2O2
D.CaO
4.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江苏04高考)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 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 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2_N_a_2_O_2_+__2_S_O_2=__2_N_a_2_S_O_3_+__O_2__________。 有N2a2S请O3设。取计__白一__色种__固实__体验__,方__加案__稀证__硫明__酸N_a_,2_O_产2_与_生_S_O能_2反_使_应_品_生_红_成_溶_的_液_白_褪_色_色_固_的。体气中体含。
高一化学-高一化学〈碱金属》复习课[原创] 最新
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沉淀的是( C、D )
A、H2SO4 C、CuSO4
B、KCl D、FeCl3
解析: C
D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Na2SO4+Cu(OH)2↓
2Na+2H2O==2NaOH+H2 FeCl3 +3NaOH==3NaCl+Fe(OH)3↓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0
0
+1
-2
4Na O2 2Na2O
化合价降低,得2x2e—,被还原
还原剂 氧化剂
注:钠在空气中立即氧化成氧化钠,所以存 放必须隔绝空气。
返回
化合价升高,失2xe—,被氧化
0
2Na
0
+1
-1
O2 点燃Na2O2
化合价降低,得2xe—,被还原
问题: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哪个更稳定? 过氧化钠
2Na Cl2点燃2NaCl 2Na S点燃Na2S
与BaCl2反应的现 有白色沉淀产生 象及离子方程式 Ba+ CO32-= Ba CO3 ↓
无明显现象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稳定性
稳定
NaHCO3
Na2CO3 CO2 H2O
相互转换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OH=Na2CO3+H2O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澄
A
B清
轻微的爆 炸生成
遇水立即 燃烧爆炸
遇水立即 燃烧爆炸
H2
金属性增强
多种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 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全国大纲版】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单元碱金属
【全国大纲版】2012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第2 单元碱金属
目录
第6 讲纳
第7 讲钠的重要常见化合物
第8 讲碱金属
第二单元碱金属
第二单元碱金属
第二单元│考纲要求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
第二单元│复习策略
第二单元│复习策略
第二单元│使用建议
第二单元│使用建议
第6 讲│钠
第6 讲钠
本讲重点是钠的性质,其中钠的颜色、密度、熔点、易氧化等性质要学生结合演示实验和教师展示的实物加强记忆。
钠与非金属单质,如:硫、氯气、氧气等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钠与酸的反应,钠与盐溶液的反应是本讲的主要内容。
本讲复习中要求学生密切结合实验,通过联想有关实验现象,加深对钠的性质的理解。
通过对碱金属代表物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进而类比迁移到碱金属其他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的理解。
复习中,学生要树立。
高三化学复习__碱金属PPT共65页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高三化学复习__碱金属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பைடு நூலகம்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高考化学总复习 2-2 碱金属元素课件 人教版
(5)碱金属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Li2CO3却是微溶的。 (6)在化合物中氧一般显-2价,氢显+1价,但Na2O2、 H2O2中的氧显-1价,NaH、KH中的氢显-1价。 (7)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但 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 (8)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 度,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蜡中。 (9)碱金属中,从Li→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钾的密 度(0.86 g/cm3)小于钠的密度(0.97 g/cm3)。
2H2O===2MOH+H2↑,计算出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然后 根据水蒸气对 c 的影响来进行误差分析。
(1)设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r, 2M+2H2O===2MOH+H2↑
2Mr
2
bg
(a+b-c)g
解得 Mr=a+bb-c。
(2)盛无水CaCl2的干燥管是为了防止水蒸气随H2逸出而产 生误差。
二、焰色反应 1.概念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 颜色。 2.实验操作:洗→烧→蘸→烧 洗:用 盐酸 洗涤铂丝。 烧: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 无色 (最好用煤气灯)。 蘸: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样品(固体或溶液)。 烧:再次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常见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1)Na(Na+): 黄 色 (2)K(K+): 紫 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目的是滤去黄 光,避免干扰)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 C.在空气中加热均可产生多种氧化物 D.与水反应,均漂在水面上 【错源探究】忽视了物质性质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差异 【错因分析】碱金属单质的密度由锂到铯,逐渐增大,具 有规律性,但是氧化物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训练]2.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 NaOH溶液得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 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O2) 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可能大于22.4 L
B.A溶液中n(NaOH)=2n(Na2CO3)
C.A溶液中既含Na2CO3,又有NaHCO3
1.(2010·安徽)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 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四种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分别是①0.02 mol NaOH,
A
B
C
D
Na2O2和NaHCO3
8∶1 的物质的量之比 9∶2 1∶8 2∶8
解析: 2Na2O2 2
熟悉物质之间量的转化关系。 + 2CO2===2Na2CO3+O2 Δn(g) 2 1 1
0.02 mol
0.02 mol
0.01 mol
这样存在两种情况,其一:Na2O2为0.02 mol,那么在第一份混合物中,
(2011·江苏五校联考)把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粉末分为两 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到100 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干燥的气 体2.24 L(标准状况),再将此气体通入到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 气体减少为2.016 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粉末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 的量之比及原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2NaCl
2Na+Cl2↑
。
【自我检测】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银白色金属钠(Na) (生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面变暗(生成________) 表面变成溶液(________) 出现白色固体 白色块状物质(生成
白色粉末物质(生成________)
③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的混合物的反应,可看作Na2O2先与
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发生反应。
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可形象概括为Na2O2把CO或H2“吃”进去, 因为W g通式符合(CO)m(H2)n的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后,将其燃烧产物通 过足量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W g。
(2010·上海)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
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
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解析:
根据题意知:
n(NaOH)=
=0.01 mol
n(Na2CO3)=
=0.01 mol
加入盐酸,依次发生的反应为①NaOH+HCl===NaCl+H2O,②Na2CO3+ HCl===NaHCO3+NaCl,③NaHCO3+HCl===NaCl+H2O+CO2↑,故C项正确。 答案: C
③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
④Na2O2投入Na2SO3溶液,可将 。
⑤Na2O2具有漂白性,投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2)有关Na2O2与CO2、H2O的反应
①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Na2O2、O2和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2Na2O2~O2~2e-。 ②固体质量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 或H2O中的“H2”;可以看作发生相应的反应:Na2O2+CO===Na2CO3、Na2O2 +H2===2NaOH(实际上两反应不能发生)。
小),硬度 小 (大、小)。
3.化学性质
性质
化学方程式
有关反应现象
银白色
暗 切开小块钠,先看到 黄 淡黄
与 O2(常 4Na+ 氧 气
温) O2===2Na2O 而后变
游动
.
熔化
嘶嘶声
反
应
O2(加 2Na+O2
热) Na2O2
色火焰,生成 红
色固体
4.钠的存在、用途和制法 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以 氯化钠 的形式存 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钽等;另外 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 液态 ,是原子反应堆导热剂;钠也可用于 制 高压钠灯 。 工业上利用电解法,以 NaCl 为原料来制取;因为 NaCl 在自然 界存在广泛,易得。反应原理:
Na2O NaOH NaOH潮解 Na2CO3·10H2O Na2CO3
2.钠与水反应 (1)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________水。 (2)钠立即跟水反应,发出嘶嘶声——产生________,放出________。 (3)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 —熔点________,反应________。 (4)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钠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 答案: (4)NaOH (1)小于 (2)气体 热量 (3)低 放热
D.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
解析: 生成CO2为1 mol,n(Cl-)=n(Na+)
=n(NaOH)=4 mol 则通入CO2后溶液会有NaOH和Na2CO3且物质的量相等。由于通入 CO2会有消耗,通入CO2,可能会多于1 mol。 答案: A
钠和钠的化合物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其中Na2O2是近几年高考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自我检测】 1.用一团脱脂棉包住少量Na2O2粉末,滴入几滴水,棉花燃烧,是因 为Na2O2和H2O反应生成________,并且反应放________。 答案: O2 热
2.用一团脱脂棉包住少量Na2O2粉末,用嘴和玻璃管向棉花上吹气, 棉花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O2并且反应放热。 答案: Na2O2和CO2
Na2CO3+CO2↑+H2O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CO2+2NaOH===Na2CO3+H2O 基于CO2与NaOH的反应,本题在计算时可处理成先让CO2与Na2O2全都反应,若 剩余Na2O2,则再与H2O反应。2 mol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1 mol CO2,已足以把 Na2O2反应掉,故残留固体只有Na2CO3。 答案: A
物
质 性质 与CO2反
Na2CO3+CO2↑+H2O
Na2CO3
2HCO
NaHCO3
应
(离子方
CO+CO2+ H2O=== 不反应
【自我检测】 1.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为止, 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碳酸氢根浓度先逐渐________,而后________,其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氧化钠
1.结构
(1)Na2O2的电子式为 ,其中存在的化学
键类型有 离子键 和 非极性键 ,Na2O2属于 离子 化合物。 (2)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比为1∶2。
2.化学性质 (1)与H2O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 (2)与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与酸(HCl)反应
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两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
其中的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Ⅴ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①钠和氧气反应产物的判断。 ②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设计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③以Na2O2的性质(与CO2、H2O反应)为载体的探究题、框图题、实验题 和计算题。 ④以Na2CO3和NaHCO3性质为载体的鉴别题、实验题及计算题。 预计以后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以Na、 Na2O2、Na2CO3、NaHCO3为素材的选择题、推断题、实验题。
0.02 mol Na2O2和盐酸反应后放出0.01 mol O2,则NaHCO3为0.09 mol,即Na2O2
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9,其二:混合物和盐酸发生反应后生成0.02 mol CO2,生成O2为0.08 mol,则第一份混合物中含NaHCO3为0.02 mol,Na2O2为0.16 mol,即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该题答案为A选项。 答案: A
解析: 2NaHCO3 2×84
设样品中含NaHCO3 x g, Na2CO3+CO2↑+H2O Δm 106 62
x
w 1-w2
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A
3.(2006·北京理综)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
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
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
[变式训练]1.(2008·北京理综)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
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
物质是( )
A.Na2CO3
C.NaOH Na2CO3
B.Na2O2 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