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40分)1、二战后以来,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遭到了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

被视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是()A.中国B.苏联C.朝鲜D.社会主义阵营2、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对亚洲地区实行“热战”政策,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的是()A中国B.苏联C.日本D.越南3、中东地区近年来西方大国纷纷涌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A.维护世界和平B.保护犹太人的安全C.实施战略控制D.同情阿拉伯人4、在中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对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开启中东和谈之门的是()A.拉宾B.阿拉法特C.萨达特D.纳赛尔5、“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6、成为引发印巴之间战争的“火药桶”的是()A.印度B.克什米尔C.巴基斯坦D.孟加拉7、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向海湾地区增派部队主要是为了()A.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定B.保护在两伊的外国人.C.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D趁机控制海湾地区8、两伊战争伤亡200多万人,其中原因不包括()A.战争惨烈、持续时间长B.两国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C.两国在战争中使用了核武器D.双方经常使用人海战术打击对方9、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的战争是〔)A.伊拉克战争B海湾战争C.科索沃战争D.阿富汗战争10、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A.控制石油资源B伊拉克侵略科威特C.萨达姆的专制D.维护世界和平二.材料分析题(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48万,战争直接消耗791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10万,战争消耗高达2000多亿美元。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2.2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2.2 Word版含解析

2.2 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凡尔赛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的条约是()A.《色佛尔条约》B.《洛桑条约》C.《特里亚农条约》D.《纳伊条约》【解析】《洛桑条约》维护了土耳其国家独立,取代了《色佛尔条约》,对凡尔赛体系形成了一次强烈冲击。

【答案】 B2.凡尔赛体系中对奥、匈、保、土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①限制军备②分割领土③赔款受或财政监督④放弃海外殖民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要熟练掌握这些条约内容,依据条约内容归纳共同点。

【答案】 A3.在《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要求德国承认独立的国家不包括()A.奥地利B.波兰C.捷克斯洛伐克D.南斯拉夫【解析】南斯拉夫独立是保加利亚承认的。

【答案】 D4.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有()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际联盟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由于美国希望通过国联称霸世界,遭到英法的抵制和反对,使美国的计划落空,所以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故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B5.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解析】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形成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促使一些民族国家独立。

但这一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之上的,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重要前提,不是意义;④也是积极意义。

因为国联的实质虽然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但它成立的宗旨毕竟是维护国际和平。

故答案为D。

【答案】 D6.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殖民地及领地,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 )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受本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答案】 A2.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其人民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B.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C.执政党地位的丧失D.德国的统一【解析】德国统一是东欧剧变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 D3.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 )A.国家的联合组织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D.一个主权国家【解析】“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答案】 A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原因。

(1)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因素;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答案】 B5.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B.美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C.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D.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赶上苏联【答案】 B6.美国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这表明美国( )A.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B.对苏联实施文化围剿和渗透C.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D.支持反苏反共组织进行颠覆活动【解析】题干材料所述是“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手段和表现。

【答案】 C7.1983年,美国提出高科技军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右图),其本质说明了( )A.欧洲盟国的安全需要高科技军事力量B.世界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战争阶段C.美国通过高科技军备竞赛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D.目的是与苏联高科技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解析】美国企图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高科技的军备竞赛,从而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3.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3.3 Word版含解析

3.3 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因《凡尔赛和约》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利益,策划干涉苏俄革命,《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以割地满足德国的侵略要求,企图推动德国进攻苏联,故①②④是两者共同点。

【答案】 A2.法西斯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是()A.波兰B.捷克斯洛伐克C.西班牙D.奥地利【解析】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是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

A、B两项发生在1939年;C项不符合“吞并”。

【答案】 D3.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签订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D.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解析】《慕尼黑协定》是英、法大国在没有当事国参加的情况下,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高峰。

【答案】 B4.促使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C.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解析】在英法迅速结盟的情况下,为了赢得备战时间,苏联只能避战自保,单独和德国签订协议。

【答案】 B5.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

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D.中国的革命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阅读材料可知:虽然李顿调查团确认日本为侵略者,但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反而为日本侵略辩护,说中国的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

【答案】 D6.右面为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同步练习1

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40分)1、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A美苏大国根据自己的战略意图对世界格局的划分B.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局面C.维护世界和平、民主及安全D.美苏等大国斗争与妥协的产物2、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联合国的成立C.关贸总协定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3、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意味着美国要()A.征服全世界B.充当世界警察C.维护世界和平D.与苏联争夺霸权4、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北约的建立B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C.德国的分裂D.华约的建立5、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影响不包括()A.推动了西欧的经济恢复和发展B.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C.稳定了资本主义阵营D.给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6、二战后德国和朝鲜的分裂本质是()A.国际政治力量意识形态不同的产物B.东西方冷战的产物C.美国和苏联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D.德日战败的产物7、促使美苏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与中国关系如何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C.第三世界的兴起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8、以下涉及美苏争霸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9、里根政府的政策不包括()A.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B.以经济和科技竞赛拖垮苏联C.发动宣传攻势在思想意识领城打击苏联D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与其合作10、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③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题(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此刻我提请你们考虑和决定的是目前关系到希腊和土耳其这一方面的局势……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地位的丧失,不但对这些国家,并且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所以,我要求国会授权,在至1948 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间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杜冬门1946年3月12日在国会宣读的咨文材料三:“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等门回忆录》材料四:杜普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含解析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含解析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受本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答案】 A2.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其人民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B.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C.执政党地位的丧失D.德国的统一;【解析】德国统一是东欧剧变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 D3.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A.国家的联合组织;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D.一个主权国家【解析】“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答案】 A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原因。

(1)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因素;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答案】 B5.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B.美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C.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D.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赶上苏联【答案】B;6.美国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这表明美国()A.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B.对苏联实施文化围剿和渗透C.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D.支持反苏反共组织进行颠覆活动【解析】题干材料所述是“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手段和表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的示意图说明,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失业人数迅速降低,这说明( )A.建立法西斯专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好办法B.德国纳粹党疯狂屠杀失业者,使之人数大为减少C.希特勒瞒报失业人数,进行欺骗宣传D.建立法西斯专政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其实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和罗斯福新政在本质上都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所以,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失业人数迅速降低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从侧面也证明了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确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尽管建立法西斯专政是不好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

据此分析,导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是( )A.股票投机过度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材料可知,1929—1933年之间,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但工人的工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导致工人购买力严重不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日益加剧,终于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供求失衡,消费力下降,无法拉动社会进步。

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答案:B解析:分析:由材料“1930年”可知,美国正在爆发经济危机,但是美国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挽救危机。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2.4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2.4Word版含解析

2.4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 佃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②暂时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A .①②③④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③【解析】《洛迦诺公约》保证了德法和德比的边界,并提出通过国际仲裁解决国际争端,改善了法德关系,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

德国以平等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后来又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标志着德国政治地位的提高,也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

【答案】A2. 造成鲁尔危机的两个国家是()A •英国、法国B.法国、美国C.法国、比利时D.比利时、英国【解析】依据课本基本史实可知鲁尔危机是法国和比利时出兵鲁尔地区引起的。

【答案】C3. 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有些国家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有些国家”指()A •美国、日本、德国B.苏联、日本、德国C •日本、意大利、德国D •美国、意大利、德国【解析】本题题干的时间要求是“20世纪30年代”,而30年代实施侵略扩张的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

【答案】C4•在洛迦诺会议上分别同德国签订《仲裁条约》的国家是()A •法国、比利时B.法国、波兰C •法国、英国D.英国、捷克斯洛伐克【解析】由课本史实可知,在洛迦诺会议上,德分别同法、比签订了《仲裁条约》。

【答案】A5•右图为国际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B. 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C .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了《非战公约》D .国联的成立是历史的倒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美国没有参加国联,故A错误;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的是《日内瓦议定书》,故C错误;国联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故D错误。

A、C、D排除,选B o【答案】B6.如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

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6单元和平与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6单元和平与发展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第6单元和平与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40分)1、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B.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C.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D.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任命2、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①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②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③是战时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④有利于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⑤对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3、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宜言》宣告要建立联合国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活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和文化等领域4、联合国正式成立的标志是()A. 1942年《联合国家宜言》的发表B 1943年苏、中、美、英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C. 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D.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5、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A.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的共管之下6、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开始,每年为纪念“国际和平日”()A. 1982年9月21日B. 1986年8月21日C. 2002年9月21日D. 2002年8月21日7、二战后,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所做的努力是()①成立联合国②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③1986年中国发行“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④联合国发表《国际和平年宣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是()A.建立战略伙伴关系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倡导不结盟运动D.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证B.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它们之间相辅相成C.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相互排斥D.和平与发展先后相继,因果相承10、美国想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之所以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是因为美国的这种行为()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⑧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和内政的干涉③违背了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④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2.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中倒戈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是A.俄国B.奥匈帝国C.意大利D.保加利亚3.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5.“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A.德国法国B.奥匈帝国俄国C.意大利英国D.德国英国6.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开始衰落7.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A.俄国B.英国C.法国D.德国8.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主要矛盾B.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C.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间最主要矛盾D.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9.1917年底,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在视察完前线后给列宁的报告中写道:“俄国的战壕中空无一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在抵抗德国人。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40分)1、以下阶层中,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既属于被统治阶级又属于剥削阶级的是()A.教士B.贵族C.资产阶级D:农民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等级对立严重B.启蒙思想的传播C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英美革命的推动3、1792年8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B.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C.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D.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4、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制宪议会表明()A.资产阶级决心推翻君主制B.资产阶级决心用法律改造法国制度C.资产阶级已掌握了国家政权D.资产阶级决心背叛劳动群众5、1789年,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是()A.法国制宪议会B.英国议会C.美国联邦法院D.法国国民大会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之间,雅各宾派与热月党人之间斗争激烈,其原因是,()A.在结束君主制度问题上意见不同B.联合人民群众斗争的态度不一致C.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D.特殊的革命环境造成国家局势动荡7、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强化了封建君主制B.以武力和法典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C.遏止了俄国向西的扩张D.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发展8、《拿破仑法典》是一部资产阶级民法典,它体现的资本主义原则包括()①“主权在民”原则②自由、平等原则③所有权原则④契约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下列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吉伦特派掌权是革命的深入时期B.雅各宾派专政是革命的高潮时期C.热月党人执政是革命的调整时期D.拿破仑的统治是革命的倒退时期10、法国共和政体被拿破仑帝制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法国的形势需要强权政治B.共和国政体不符合法国的国情C.拿破仑有较强的政治手腕D.封建残余势力浓厚二、材料分析题(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走向世界大战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走向世界大战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走向世界大战1.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西南的事情停止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西南地域是由于〝使日本受益较其他国度为大〞。

李顿以为〝使日本受益较其他国度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华盛顿体系的约束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D.中国的革命运动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喜剧原本是很容易防止的,残酷的软弱强化了罪恶的刻毒。

〞(丘吉尔«二战回想录»)这句话提醒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作有严重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滋长了希特勒的野心答案B3.按时间先后顺序陈列以下历史事情()①德国吞并奥天时②日本发起片面侵华战争③德意支持佛朗哥叛军干预西班牙内战④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答案C4.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闭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这种结局()①使树立欧洲团体平安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权利的扩张③进一步扩展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5.以下两张历史照片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伸张正义B.助纣为虐C.强权政治D.铸剑为犁答案B6.西班牙内战时期,英国与法国实行的〝不干预〞政策实践上是纵容侵略政策,这主要是由于他们()A.客观下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停止援助B.直接支持佛朗哥叛军C.直接支持德意地下干预西班牙D.客观下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答案D7.观察右图漫画,该漫画()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挖苦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提醒了西方社会的战争思潮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事先的主要矛盾答案B8.1939年,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没有实质性结果,缘由有()①慕尼黑阴谋加深了英法与苏联的猜疑与分歧②双方在确定义务和实行义务的条件等一系效果上意见相左③苏联不愿与英法协作④法西斯国度的侵略扩张还未触及到基本利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9.1939年,德国外交部长在但泽对获胜的德国人说:〝你们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弥补那些严重的结果而已,这些结果是由历史上强加于一个国度……各种毫无道理的指令所招致的。

高中历史三第单元第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三第单元第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同步练习题一、选择1.二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A.《人类的危机》B.斯德哥尔摩宣言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D.《国际和平宣言》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内容。

点评:考查斯德哥尔摩宣言2.“斯德哥尔摩宣言”发表于()A.1949年4月B。

1950年3月C。

1950年7月D.1950年11月答案:B解析:分析:1950年3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核武器”,五亿多人签字,这次宣言对世界和平又做出了巨大贡献,此题答案为B.点评:考查斯德哥尔摩宣言3.硝烟散尽,反思长存。

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这次大会(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A不符合;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

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B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90年代世界广泛认同,D不符合。

点评:考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4.促使二战后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原因有(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反思战争的教训②冷战的兴起③朝鲜战争的爆发④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于1949年4月,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正确选项为C.点评:考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5.“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1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1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5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由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决定的内容是()①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②朝鲜南北分别为美苏受降区③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④不能单独与敌方停战或讲和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关键是明确二战期间和苏美英三国首脑共同参加的限制范围。

【答案】 D2.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反映了()①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现象②国际关系格局中心的转移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初步建立的标志,故排除③④。

【答案】 D3.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确立了苏联的世界霸主地位②反映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③美苏按照实力划分势力范围④重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并使欧洲失去了国际关系格局的中心地位,所以①④错误。

【答案】 B4.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成果。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A.反对法西斯主义B.谋求和平、民主C.美苏实力均势D.两大阵营的对立【解析】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体系,故应建立在两国实力相对均势的基础之上。

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5.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句话反映了()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③美苏实力大增④美苏平起平坐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从丘吉尔的言论“巨大的俄国熊”“巨大的北美野牛”表明苏美已实力大增。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答案】 C6.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2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2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冷战的开始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解析】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答案】 C2.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筑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

【答案】 C3.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柏林危机”爆发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③美英占领区合并④两方占领区币制改革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完整掌握。

只要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即可。

【答案】 C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解析】从题干中把握时间信息,了解背景,掌握材料的核心观点。

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

【答案】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高中历史:4.4《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4.4《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3 美苏争霸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3 美苏争霸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4.3 美苏争霸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答案 A4.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示意图。

“——”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甲、乙、丙三国分别是()A.中国、美国、苏联B.美国、中国、苏联C.苏联、美国、中国D.美国、苏联、中国答案 B5.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守,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答案 B6.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答案 D7.造成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柏林墙检查哨A.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争霸C.美苏关系恶化D.苏联出兵阿富汗答案 B8.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苏联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 D9.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答案 A10.促使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第三世界兴起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C.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D.与中国关系如何答案 C11.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
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
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
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
【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受本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答案】 A
2.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其人民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B.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
C.执政党地位的丧失
D.德国的统一
【解析】德国统一是东欧剧变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 D
3.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
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一个主权国家
【解析】“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答案】 A
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原因。

(1)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因素;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答案】 B
5.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
B.美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C.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
D.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赶上苏联
【答案】 B
6.美国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这表明美国()
A.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
B.对苏联实施文化围剿和渗透
C.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
D.支持反苏反共组织进行颠覆活动
【解析】题干材料所述是“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手段和表现。

【答案】 C
7.1983年,美国提出高科技军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右图),其本质说明了()
A.欧洲盟国的安全需要高科技军事力量
B.世界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战争阶段
C.美国通过高科技军备竞赛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D.目的是与苏联高科技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解析】美国企图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高科技的军备竞赛,从而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答案】 D
8.“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美国的这一份备忘录()
①说明里根政府对苏联展开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②严重歪曲了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
③说明里根政府创造了冷战的新手段④说明美苏的冷战气氛有所缓和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这份备忘录体现了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大战,进而瓦解苏联阵营,④明显错误,①②③在题干中都有体现,故选B。

【答案】 B
9.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

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 C
10.两极格局解体后,西方还有许多人没有摒弃冷战思维,如今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冷战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A.意识形态的对抗
B.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C.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D.依靠军事组织维护各自的利益
【解析】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其产生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狭隘的国家主权与利益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

“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

……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战”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好转。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背景。

【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美国强大经济实力。

(2)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加快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进程。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
1982年5、6月合刊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

……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

——亚历山大·温特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美国的意图和主要手段。

(2)材料二是怎样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
(3)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1)意图:美国想尽办法诋毁苏联;扰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秩序。

手段:和平演变。

(2)是对美苏关系的重新认识,是苏联结束冷战的理论依据。

(3)联系:材料一的和平演变是材料二新思维的思想来源;材料二是对材料一意图的体现。

共同点:都着重在意识形态上入手。

(言之有理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1966年基辛格声称,久而久之,贸易和投资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苏联制度的自给自足倾向,促使苏联的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起来,造成一定程度的互相依赖……让苏联这个处在驯良过程中不守规矩的国家,诱导他按照大家同意的国际行为准则行事。

——《基辛格的总构想》
材料三1981年,里根声称,对苏联施加经济压力……以使苏联领导人削减军费,并逐渐缓和他们在世界上的行为,尤其是在阿富汗问题上。

——《冷战时期美苏贸易》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每一阶段特征并解释原因。

(2)材料二和材料三手段有何不同?其根本目的是否相同?
【答案】(1)材料一是冷战政策。

由于二战后的苏联和美国由战时合作变成战后对抗,形成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二反映了美国通过对苏联的经济贸易等非政治手段促使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这是由于60年代苏联的实力增强,政策强硬。

材料三中美国通过经济方面给苏联施压,是由于苏联对外扩张,经济上背着沉重的包袱,而美国在80年代经济复苏,实力大大强于苏联。

(2)材料二主张用经济手段,用软手段对付苏联;材料三主张用硬手段。

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推动支持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