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几年高考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预测型选择题 精品
2024届山东高考预测密卷生物试题
2024届山东高考预测密卷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研究人员在果蝇细胞内发现了一种微小的膜结构。
当磷酸盐充足时,该结构可以储存磷酸盐,此时细胞分裂加快;当缺乏磷酸盐时,该结构分解并将储存的磷酸盐释放到细胞中,此时细胞分裂速度减慢,这表明它们的功能就像磷酸盐储存库。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新细胞的构成需要许多膜结构,细胞通常在磷酸盐充足的条件下分裂B.该结构获取信息与其他细胞器融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C.该结构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D.该结构储存的磷酸盐不仅用于构建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2.某耐盐植物,其茎叶表面有盐囊细胞,如图所示为盐囊细胞内几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机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细胞膜和液膜膜上的H+-ATPase载体蛋白具有催化功能B.Na+借助NHX转运蛋白向液泡内转运属于协助扩散C.改变外界溶液的pH不影响K+向细胞内的转运速率D.耐盐植物的细胞液渗透压低于外界溶液渗透压时仍然可以吸水3.PET是一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
自然界中的甲酶能破坏PET中的化学键,有利于PET 的降解。
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新的对PET起降解作用的乙酶。
研究人员测定甲酶与乙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活性,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的种类和酶浓度B.pH为本实验的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C.乙酶在75℃时降解率下降可能是温度过高D.在适宜条件乙酶的相对浓度越大其降解率越高4.某些原生动物和昆虫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部分染色体丢失的现象,称为基因剔除。
某种马蛔虫个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将要分化为体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破裂为碎片,含有着丝粒的碎片在细胞分裂中保留,不具有着丝粒的碎片在分裂中丢失,而将来形成生殖细胞的那些细胞中不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丢失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只要保留有全部的着丝粒,该体细胞就具有全能性B.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通常不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丢失现象C.分化形成的某些体细胞中与受精卵相比可能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D.由于基因剔除而在分裂中丢失的碎片通常不影响该细胞的功能5.哺乳动物成体干细胞在进行分裂时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称之为“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新的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DNA新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该子代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过程如下图所示,℃~℃表示细胞。
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汇总(带答案)
近五年实验题汇总一、运动试验1.(2014)(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
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小车受到摩擦力。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轨道倾斜平衡摩擦力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2015)(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1.40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1.4____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2016)(5分)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8.89cm ,=9.50cm ,=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报告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化学试题)万通文有研究才有突破,只有熟悉,才能精益求精。
因此作为高三的老师,很有必要研究历年高考试题,研究高考试题怎么考,考什么,以及这几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
我个人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阅读与分析,初步得出或是发现这样的规律:第一部分:对于选择题部分分析高考卷的化学部分选择题占七道题,这七道题大体的规律或是基本题型: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基础实验操作与现象→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电化学(电解池与原电池的组合)→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导→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变化情况。
其中“化学与生活”部分如:2014年全国化学2卷2015年全国化学2卷2016全国化学3卷2017年全国化学3卷从这部分的题型来看,难度不算大,主要看学生平时知识的收集与积累,是否关注身边的化学,收集当时比较热门的化学与生活的相关信息,而且这一部分的题目对于了解生活、解决生活很有帮助。
也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是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社会。
认识化学,就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因此在平时众多化学习题中,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发现化学问题,解释生活现象。
体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同时也热爱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部分,一是考查有机物结构中的共面与共线的问题,在这方面,要求学生记住“四个基本空间构型”,即甲烷结构、乙烯结构、乙炔结构、苯环结构,掌握这几种结构并会用就可以解决问题;二是考查同分异构体,作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难,因为掌握不好规律,就有可能漏泄或是重写,因此掌握好书写规律很重要;三是官能团的性质,如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哪些、能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等的官能团分别有哪些,考查这方面主要看学生对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归纳。
“化学基础实验操作与现象”部分,考查内容以中学化学课本中出现的相关实验为题材,考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既然是从课本中取材,在复习和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回归课本,重视课本,要求学生熟悉课本中出现的、而且比较常见的实验。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高考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部分,以下是一套综合试题,涵盖了常见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蒸发皿C 烧瓶D 量筒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长颈漏斗B 集气瓶C 酒精灯D 导管5、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氨气B 二氧化硫C 氧气D 二氧化碳6、鉴别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B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C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 分别闻气体的气味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C 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测温度D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稀盐酸8、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实验时,万一酒精灯被打翻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布盖灭D 所有实验剩余的药品都应放回原试剂瓶9、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会使称量结果偏大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烧杯内有水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0、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盐酸能除锈|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专题(2024高考真题及解析)
实验专题(力学、电学、其他)1、力学实验1.[2024·甘肃卷] 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使小车质量远小于槽码质量 B .调整垫块位置以补偿阻力C .补偿阻力时移去打点计时器和纸带D .释放小车后立即打开打点计时器(2)保持槽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得到一系列打点纸带.其中一条纸带的计数点如图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1,S 2,…,S 8,时间间隔均为T.下列加速度算式中,最优的是 . A .a =17S 8-S 7T 2+S 7-S 6T 2+S 6-S 5T 2+S 5-S 4T 2+S 4-S 3T 2+S 3-S 2T 2+S 2-S 1T2B .a =16S 8-S 62T 2+S 7-S 52T 2+S 6-S 42T '2+S 5-S 32T 2+S 4-S 22T 2+S 3-S 12T 2C .a =15S 8-S 53T 2+S 7-S 43T 2+S 6-S 33T 2+S 5-S 23T 2+S 4-S 13T 2D .a =14S 8-S 44T 2+S 7-S 34T 2+S 6-S 24T 2+S 5-S 14T 2(3)以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 为横坐标,加速度的倒数1a为纵坐标,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得到的1a -M 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在所受外力一定的条件下,a 与M 成 (填“正比”或“反比”);甲组所用的 (填“小车”“砝码”或“槽码”)质量比乙组的更大.1.(1)B (2)D (3)反比 槽码[解析] (1)为了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近似等于槽码的总重力,故应使小车质量远大于槽码质量,故A 错误;为了保证小车所受细线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则需要调整垫块位置以补偿阻力,也要保持细线和长木板平行,故B 正确;补偿阻力时不能移去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需要通过纸带上点迹是否均匀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故C 错误;根据操作要求,应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故D 错误.(2)根据逐差法可知S 5-S 1=4a 1T 2,S 6-S 2=4a 2T 2,S 7-S 3=4a 3T 2,S 8-S 4=4a 4T 2,联立可得小车加速度表达式为a =14S 8-S 44T 2+S 7-S 34T 2+S 6-S 24T 2+S 5-S 14T 2,此方法用到了纸带上的所有数据,故选D .(3)根据图像可知1a 与M 成正比,故在所受外力一定的条件下,a 与M 成反比;设槽码的质量为m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M )a ,化简可得1a =1mg ·M +1g ,故斜率越小,槽码的质量m 越大,由图可知甲组所用的槽码质量比乙组的更大.2.[2024·广东卷] 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1)图甲是“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木板右端垫高的目的是 .图乙是实验得到的纸带一部分,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间距已在图中给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在“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实验中,某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示数如图丙所示,图丁为局部放大图,读数为 cm .(3)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调节过程中,在光具座上安装光源、遮光筒和光屏.遮光筒不可调节.打开并调节 ,使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把光屏照亮.取下光屏,装上单缝、双缝和测量头.调节测量头,并缓慢调节单缝的角度直到目镜中观察到 .2.(1)平衡摩擦力 2.86 (2)4.122 (3)光源 清晰的干涉条纹[解析] (1)“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图中木板右端垫高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T =1f =150 s=0.02 s,因为纸带上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故纸带上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 =5T =0.1 s,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Δx (Δt )2=[(16.29+13.43+10.59)-(7.72+4.88+2.01)]×10-2(3×0.1)2m/s 2≈2.86 m/s 2.(2)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读数为41 mm+11×0.02 mm=41.22 mm=4.122 cm .(3)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安装完元件后,应打开并调节光源,使光束沿轴线照亮光屏.取下光屏,装上单缝、双缝和测量头,调节测量头,并缓慢调节单缝的角度直到目镜中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3.[2024·海南卷] 水平圆盘上紧贴边缘放置一密度均匀的小圆柱体,如图甲所示,图乙为俯视图,测得圆盘直径D =42.02 cm,圆柱体质量m =30.0 g,圆盘绕过盘心O 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转动时小圆柱体相对圆盘静止.甲乙丙为了研究小圆柱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用秒表测圆盘转动10周所用的时间t =62.8 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 rad/s(π取3.14).(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读数d = mm,多次测量后,得到平均值恰好与d 相等.(3)写出小圆柱体所需向心力表达式F = (用D 、m 、ω、d 表示),其大小为 N(保留2位有效数字).3.(1)1 (2)16.1 (3)mω2·(D -d )26.1×10-3[解析] (1)圆盘转动10周所用的时间t =62.8 s,则圆盘转动的周期为T =62.810s=6.28 s,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有ω=2πT =1 rad/s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有1.6 cm+1×0.1 mm=16.1 mm . (3)小圆柱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D -d2,则小圆柱体所需向心力表达式F =mω2·(D -d )2,代入数据得F ≈6.1×10-3 N .4.[2024·海南卷] 为验证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某组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橡皮条、轻质小圆环、木板、刻度尺、白纸、铅笔、细线和图钉等器材,按照如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a.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b.如图甲、乙所示,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G点,另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将两细线系在小圆环上,细线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到某位置,并标记圆环的圆心位置为O点,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大小分别为F1=3.60 N、F2=2.90 N;撤去拉力F1和F2,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使其圆心到O点,在拉力F的方向上标记P3点,拉力的大小为F=5.60 N.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乙中按照给定的标度画出F1、F2和F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1、F2的合力F'.(2)比较F和F',写出可能产生误差的两点原因.4.(1)如图所示(2)①没有做到弹簧测力计、细线、橡皮条都与木板平行;②读数时没有正视弹簧测力计[解析] (1)按照给定的标度画出F1、F2和F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1、F2的合力F',如图所示.(2)F和F'不完全重合的误差可能是:①没有做到弹簧测力量计、细线、橡皮条都与木板平行;②读数时没有正视弹簧测力计.5.[2024·江西卷] 某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一遮光片,细线一端与小车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1)实验前调节轨道右端滑轮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再适当垫高轨道左端以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2)小车的质量为M1=320 g.利用光电门系统测出不同钩码质量m时小车加速度a.钩码所受重力记为F,作出a-F图像,如图2中图线甲所示.(3)由图线甲可知,F较小时,a与F成正比;F较大时,a与F不成正比.为了进一步探究,将小车的质量增加至M2=470 g,重复步骤(2)的测量过程,作出a-F像,如图2中图线乙所示.(4)与图线甲相比,图线乙的线性区间,非线性区间.再将小车的质量增加至M3=720 g,重复步骤(2)的测量过程,记录钩码所受重力F与小车加速度a,如下表所示(表中第9~14组数据未列出).序号12345钩码所受重力0.0200.0400.0600.0800.100F/(9.8 N)小车加速度0.260.550.821.081.36a/(m·s-2)序号6789~1415钩码所受重力0.1200.1400.160…0.300F/(9.8 N)小车加速度1.671.952.20…3.92a/(m·s-2)(5)请在图2中补充描出第6至8三个数据点,并补充完成图线丙.(6)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猜想和推断:小车的质量 时,a 与F 成正比.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推断进行解释:.5.(4)较大 较小 (5)如图所示(6)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对钩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T =ma ,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T =Ma ,联立解得F =(M +m )a ,变形得a =1M+mF ,当m ≪M 时,可认为m +M ≈M ,则a =1MF ,即a 与F成正比[解析] (4)根据题图2分析可知,与图线甲相比,图线乙的线性区间较大,非线性区间较小.(5)在坐标系中进行描点,结合其他点用平滑的直线连接各点,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作出图线丙如图所示.2、电学实验1.[2024·安徽卷] 某实验小组要将电流表G(铭牌标示:I g=500 μA,R g=800 Ω)改装成量程为0~1 V和0~3 V的电压表,并用标准电压表对其进行校准.选用合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开关和标准电压表等实验器材,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其中虚线框内为改装电路.(1)开关S1闭合前,滑片P应移动到(填“M”或“N”)端.(2)根据要求和已知信息,电阻箱R1的阻值已调至1200 Ω,则R2的阻值应调至Ω.(3)当单刀双掷开关S2与a连接时,电流表G和标准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I、U,则电流表G 的内阻可表示为.(结果用U、I、R1、R2表示)(4)校准电表时,发现改装后电压表的读数始终比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偏大,经排查发现电流表G 内阻的真实值与铭牌标示值有偏差,则只要即可.(填正确答案标号)A.增大电阻箱R1的阻值B.减小电阻箱R2的阻值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M端滑动(5)校准完成后,开关S2与b连接,电流表G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对应的改装电压表读数为V.(保留2位有效数字)1.(1)M(2)4000(3)U-R1-R2(4)A(5)0.86I[解析] (1)由图可知,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保护仪表安全,在开关S1闭合前,滑片P应移到M端;(2)当开关S2接b时,电压表量程为0~1 V,根据欧姆定律有U1=I g(R g+R1),当开关S2接a时,电压表量程为0~3 V,根据欧姆定律有U2=I g(R g+R1+R2),其中R1=1200 Ω,联立解得R2=4000 Ω; (3)当开关S2接a时,根据欧姆定律有U=I(R g+R1+R2),则电流表G的内阻可表示为R g=U-R1-R2;I(4)校准电表时,发现改装后电压表的读数始终比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偏大,可知电流表G内阻的真实值小于铭牌标示值,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可以增大两电阻箱的阻值.故选A. (5)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 V=I A(R g+R1)=430×10-6×(800+1200) V=0.86 V.2.[2024·甘肃卷] 精确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需要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可用器材有: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为1.5 kΩ)、电流表(量程0~0.6 A)、滑动变阻器、开关、干电池和导线若干.某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甲乙(1)考虑电流表内阻影响①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从图乙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可得电流表内阻R A=Ω(保留2位有效数字).②用图丙所示电路测量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读数、电流表读数、干电池内阻和电流表内阻分别用U、I、r和R A表示.则干电池电动势E=U+(用I、r和R A表示).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表读数,作出图丁所示的U-I图像.则待测干电池电动势E= V(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阻r=Ω(保留1位小数).丁(2)考虑电压表内阻影响该小组也尝试用图戊所示电路测量电压表内阻,但发现实验无法完成.原因是.A.电路设计会损坏仪器B.滑动变阻器接法错误C.电压太大无法读数D.电流太小无法读数2.(1)①1.0②I(r+R A)③1.401.0(2)D[解析] (1)①由图乙可知,电压表读数为U=0.60 V,电流表读数为I=0.58 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内阻为R A=UI =0.600.58Ω≈1.0 Ω;②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U+I(r+R A);③根据E=U+I(r+R A)变形得到U=-(r+R A)I+E,根据图像可知,纵截距b=E=1.40 V,斜率的绝对值|k|=r+R A=1.40-1.000.20-0Ω=2.0 Ω,所以待测干电池电动势为E=1.40 V,内阻为r=1.0 Ω.(2)由于将电压表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内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故无法完成实验的原因可能是电流太小无法读数,故选D.3.[2024·广东卷] 某科技小组模仿太阳能发电中的太阳光自动跟踪系统,制作光源跟踪演示装置,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方向的调整,使电池板正对光源.图甲是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所用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3 V);电压表V1和V2(量程均有0~3 V 和0~15 V,内阻均可视为无穷大);滑动变阻器R;两个相同的光敏电阻R G1和R G2;开关S;手电筒;导线若干.图乙是实物图.图中电池板上垂直安装有半透明隔板,隔板两侧装有光敏电阻,电池板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控制单元与检测电路的连接未画出.控制单元对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判断.(1)电路连接.图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虚线框中滑动变阻器R、电源E、开关S和电压表V1间的实物图连线.(2)光敏电阻阻值与光照强度关系测试.①将图甲中R的滑片置于端,用手电筒的光斜照射到R G1和R G2,使R G1表面的光照强度比R G2表面的小.②闭合S,将R的滑片缓慢滑到某一位置.V1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U1为V,V2的示数U2为1.17 V.由此可知,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光敏电阻的阻值(选填“较大”或“较小”).③断开S.(3)光源跟踪测试.①将手电筒的光从电池板上方斜照射到R G1和R G2.②闭合S,并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并比较两光敏电阻的电压,控制电动机转动.此时两电压表的示数U1<U2,图乙中的电动机带动电池板(填“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直至时停止转动,电池板正对手电筒发出的光.3.(1)如图所示(2)①b②1.63(1.61~1.65均可)较大(3)②逆时针U1=U2(或R G1=R G2)[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V1测R G1两端电压,V2测R G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由题图乙可知,此时V2已并联在R G2两端,V1未并联在电路中,故应将V1的“3”接线柱连到滑动变阻器右上接线柱处,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入电路中.(2)①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一开始应将题图甲中R的滑片置于b端,使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②由题图丙知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1 V,根据读数原则需估读到0.1 V的下一位,读数为1.63 V.由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阻之比等于电压之比,可知电压较大时对应的电阻较大.由题图甲知,V1测R G1两端电压,V2测R G2两端电压,且U1>U2,则R G1>R G2,由①可知R G1表面的光照强度比R G2表面的小,说明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3)②U1<U2,说明R G1电阻小,对应光照强度大,而R G2电阻大,对应光照强度小,因此光是从左上方斜向右下方照射,所以应逆时针转动电池板,使光线和太阳能电池板垂直,直至U1=U2时停止转动,此时R G1=R G2,两板对应光照强度相同,电池板正对手电筒发出的光.4.[2024·广西卷] 某同学为探究电容器充、放电过程,设计了图甲实验电路.器材如下:电容器,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电阻R1=400.0 Ω,电阻R2=200.0 Ω,电流传感器,开关S1、S2,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1)断开S1、S2,将电流传感器正极与a节点相连,其数据采样频率为5000 Hz,则采样周期为s;(2)闭合S 1,电容器开始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得到充电过程的I -t 曲线如图乙,由图乙可知开关S 1闭合瞬间流经电阻R 1的电流为 m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保持S 1闭合,再闭合S 2,电容器开始放电,直至放电结束,则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 V;(4)实验得到放电过程的I -t 曲线如图丙,I -t 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为0.018 8 C,则电容器的电容C 为 μF .图丙中I -t 曲线与横坐标、直线t =1 s 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为0.003 8 C,则t =1 s 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 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1)15000(2)15.0 (3)2 (4)4.7×103 5.2[解析] (1)采样周期为T =1f =15000 s .(2)由图乙可知开关S 1闭合瞬间流经电阻R 1的电流为15.0 mA .(3)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R 2两端电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U C =ER 1+R 2·R 2=2 V . (4)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C '=E =6 V,故可得ΔQ =(U C '-U C )C =0.018 8 C,解得C =4.7×103 μF;设t =1 s 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U C ″,得(U C '-U C ″)C =0.003 8 C,代入数值解得U C ″≈5.2 V .5.[2024·海南卷]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器材有电源E 、电容器C 、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计算机、定值电阻R 、单刀双掷开关S 1、开关S 2、导线若干.(1)闭合开关S 2,将S 1接1,电压表示数增大,最后稳定在12.3 V .在此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 .(填选项标号) A .一直稳定在某一数值 B .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C .先增大,后稳定在某一非零数值(2)先后断开开关S 2、S 1,将电流表更换成电流传感器,再将S 1接2,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 (选填“a →b ”或“b →a ”),通过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 -t 图像,如图乙,t =2 s 时I =1.10 mA,图中M 、N 区域面积比为8∶7,可求出R = 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5.(1)B (2)a →b 5.2[解析] (1)电容器充电过程中,当电路刚接通后,电流表示数从0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后随着电容器的不断充电,电路中的充电电流在减小,当充电结束电路稳定后,此时电路相当于断路,电流为0,故选B .(2)根据电路图可知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将S 1接2,电容器放电,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a →b ;t =2 s 时,I =1.10 mA,可知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 2=IR ,电容器开始放电前两端电压为12.3 V ,根据I -t 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放电荷量可得,0~2 s 的放电荷量为Q 1=ΔU ·C =(12.3-1.10×10-3·R )C ,2 s 后到放电结束放电荷量为Q 2=ΔU'·C =1.10×10-3·RC ,根据题意Q 1Q 2=87,解得R ≈5.2 kΩ.6.[2024·河北卷] 某种花卉喜光,但阳光太强时易受损伤.某兴趣小组决定制作简易光强报警器,以便在光照过强时提醒花农.该实验用到的主要器材如下:学生电源、多用电表、数字电压表(0~20 V)、数字电流表(0~20 mA)、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50 Ω,1.5 A)、白炽灯、可调电阻R 1(0~50 kΩ)、发光二极管LED 、光敏电阻R G 、NPN 型三极管VT 、开关和若干导线等. (1)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使用多用电表的“×10 k”欧姆挡测量二极管的电阻.如图甲所示,当黑表笔与接线端M 接触、红表笔与接线端N 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位于表盘中a 位置(见图乙);对调红、黑表笔后指针位于表盘中b 位置(见图乙).由此判断M 端为二极管的 (选填“正极”或“负极”).(2)研究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伏安特性①采用图丙中的器材进行实验,部分实物连接已完成.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从0开始.导线L 1、L 2和L 3的另一端应分别连接滑动变阻器的 、 、接线柱(以上三空选填接线柱标号“A”“B”“C”或“D”).②图丁为不同光照强度下得到的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Ⅰ、Ⅰ和Ⅰ对应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由弱到强.由图像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其表面受到光照的增强而(选填“增大”或“减小”).(3)组装光强报警器电路并测试其功能图戊为利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当b、e间电压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被导通)等元件设计的电路.组装好光强报警器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照射到光敏电阻表面的光强达到报警值时,发光二极管并不发光,为使报警器正常工作,应(选填“增大”或“减小”)可调电阻R1的阻值,直至发光二极管发光.6.(1)负极(2)①A A C(或D)[或者三空分别为:C(或D)A B]②减小(3)增大[解析] (1)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二极管电阻时,电流也是“红进黑出”,即表内电源正极与黑表笔相连,电源负极与红表笔相连,且测二极管正向电阻时阻值很小,测二极管反向电阻时阻值无穷大.当黑表笔与接线柱M接触、红表笔与接线柱N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位于表盘中a 位置(电阻无穷大),而对调红、黑表笔后指针位于表盘中b位置(电阻很小),说明黑表笔(连接电源正极)与接线柱N接触时测的是二极管正向电阻,即N端为二极管的正极.(2)①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从0开始,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导线L2应连接A接线柱,导线L1和导线L3应“一上一下”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可以导线L1连接A接线柱,导线L3连接C或D接线柱,或者导线L3连接B接线柱,导线L1连接C或D接线柱.②伏安特性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由所给伏安特性曲线图可知,曲线Ⅰ、Ⅰ、Ⅰ对应的电阻在减小,说明随着光照由弱到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3)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照射在光敏电阻表面的光强达到报警值时,发光二极管并不发光,说明三极管未被导通,这是因为b、e间电压较小,未达到是三极管导通的值,为使报警器正常工作,应调大R1两端分得的电压直至发光二极管发光,由于R1与R G串联后总电压一定,所以要调大R1的阻值.7.[2024·江苏卷]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除被测金属丝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可供选择: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不计;B.电流表A:量程0~100 mA,内阻约为5 Ω;C.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为3 kΩ;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E.开关、导线等.(1)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0.820 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mm.(2)用多用电表欧姆“×1”挡测量接入电路部分的金属丝电阻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电阻约为Ω.(3)若该同学根据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阻值R=10.0 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1)0.787(0.785~0.788均可)(2)9.0(3)5.9×10-6[解析] (1)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律,该读数为d=0.5 mm+28.7×0.01 mm=0.787 mm.(2)根据欧姆挡的读数规律,该读数为R x=9.0×1 Ω=9.0 Ω.(3)根据电阻定律有R=ρLS =ρLπ(d2)2=4ρLπd2,解得ρ=πd2R4L,代入数据得ρ=5.9×10-6 Ω·m.8.[2024·江西卷] 某小组欲设计一种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其原理是:当电热管漏电时,利用自来水自身的电阻,可使漏电电流降至人体安全电流以下.为此,需先测量水的电阻率,再进行合理设计.(1)如图1所示,在绝缘长方体容器左右两侧安装可移动的薄金属板电极,将自来水倒入其中,测得水的截面宽d=0.07 m和高h=0.03 m.(2)现有实验器材:电流表(量程0~300 μA,内阻R A=2500 Ω)、电压表(量程0~3 V或0~15 V,内阻未知)、直流电源(3 V)、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请在图1中画线完成电路实物连接.(3)连接好电路,测量26 ℃的水在不同长度l时的电阻值R x.将水温升到65 ℃,重复测量.绘出26 ℃和65 ℃水的R x-l图线,分别如图2中甲、乙所示.(4)若R x-l图线的斜率为k,则水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用k、d、h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选填“高”或“低”)的水更容易导电.(5)测出电阻率后,拟将一段塑料水管安装于热水器出水口作为防触电装置.为保证出水量不变,选用内直径为8.0×10-3m的水管.若人体的安全电流为1.0×10-3A,热水器出水温度最高为65 ℃,忽略其他电阻的影响(相当于热水器220 V的工作电压直接加在水管两端),则该水管的长度至少应设计为m.(保留2位有效数字)8.(2)如图所示(4)kdh高(5)0.46[解析] (2)由于电流表阻值已知,因此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时,水的电阻R =U I-R A ,可消除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因电源电动势为3 V ,则电压表选用0~3 V 量程.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4)根据电阻定律有R x =ρl S ,又S =dh ,联立可得R x =ρdℎl ,故R x -l 图像的斜率k =ρdℎ,解得ρ=kdh ;根据题图2可知,65 ℃水的R x -l 图像的斜率比26 ℃水的R x -l 图像的斜率小,说明温度高的水的电阻率较小,更容易导电.(5)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有R =UI =ρl 'πD 24,其中ρ=kdh ,由题图2可知,65 ℃水的R x -t 图像的斜率k =80.7×103 Ω/m,代入数据解得l'≈0.46 m,故该水管长度的最小值为0.46 m .9.[2024·辽宁卷] 某探究小组要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可利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阻值为R 0)、金属夹、刻度尺、开关S 、导线若干.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原理图.(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电阻丝拉直固定,按照图甲连接电路,金属夹置于电阻丝的 (选填“A ”或“B ”)端; ②闭合开关S,快速滑动金属夹至适当位置并记录电压表示数U ,断开开关S,记录金属夹与B 端的距离L ;③多次重复步骤②,根据记录的若干组U 、L 的值,作出图丙中图线Ⅰ;④按照图乙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多次重复步骤②,再根据记录的若干组U 、L 的值,作出图丙中图线Ⅰ.(2)由图线得出纵轴截距为b ,则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 .(3)由图线求得Ⅰ、Ⅰ的斜率分别为k 1、k 2,若k2k 1=n ,则待测电池的内阻r = (用n 和R 0表示).9.(1)A (2)1b(3)R 0n -1[解析] (1)为了保护电路,避免通过电源的电流过大,闭合开关前,金属夹应置于使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处,即应该置于A 端.(2)对于图甲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 =E -Ir ,设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有I =UR ,R =ρLS ,联立可得U =E -USρL r ,整理可得1U =1E +Sr Eρ·1L ,对于图乙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 =E -I (r +R 0),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有I =UR,R =ρL S,联立并整理可得1U =1E+S (r+R 0)Eρ·1L ,所以图线的纵轴截距b =1E ,解得E =1b .(3)由题意可知k 1=SrEρ,k 2=S (r+R 0)Eρ,又k2k 1=n ,联立解得r =R0n -1. 10.电阻型氧气传感器的阻值会随所处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发生变化.在保持流过传感器的电流(即工作电流)恒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不同氧气含量下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建立电压与氧气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过程称为定标.一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对他制作的一个氧气传感器定标.实验器材有:装在气室内的氧气传感器(工作电流1 mA)、毫安表(内阻可忽略)、电压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5个气瓶(氧气含量分别为1%、5%、10%、15%、20%).(1)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间的连线补充完整,使其能对传感器定标; (2)连接好实验器材,把氧气含量为1%的气瓶接到气体入口;(3)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选填“a ”或“b ”),闭合开关;。
15个经典高考实验题选择题 有答案
1.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2.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A .被提纯的物质:CO(g);杂质:2()CO g ;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气 B .被提纯的物质:NH4Cl(aq);杂质:3()Fe aq ;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C .被提纯的物质:Cl2(g);杂质:HCl(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H2SO4;除杂方法:洗气D .被提纯的物质: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3.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c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探作正确的是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C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D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7.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A .用KOH 溶液鉴别SO3(g)和SO2B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C .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 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8.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 .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 .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 .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 .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9.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 .用润湿的pH 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 ,测定值偏小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10.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 ,还含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高三生物复习之实验结果结论的分析(包括20题答案及解析)
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分析A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人的感观获得的东西。
通过就是我们所说的观察指标(注意和因变量是有差别的)。
B实验结果:通常情况下实验现象就是实验结果。
但是实验现象可以是实验过程中获得,实验结果一般是所有实验完成后得到的(可能是现象,也可能是一些数据)比如:1、检测蛋白质,糖类最后的实验现象就是实验结果2、利用叶的小圆片来测定光强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观察现象是:叶片上浮的快慢或者上浮数量实验结果是:叶片上浮的最快时间或者上浮的数目(记录的可能是数据)C实验结论和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说是相同的意思: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推导、总结出来的规律叫实验结论D“预期结果”与“预期结果及分析”前者只要求写出结果,后者要写出结论一、非选择题1.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请分析作答:(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
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Ⅲ)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答案】(1)①c-A--B(或C-B-A--B,l分)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1分)(2)①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代替lO%NaOH溶液,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2分)②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2分)若装置Ⅱ的液滴不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分)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分)【解析】试题分析:(1)①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
近五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总结与分析
近五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总结与分析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理实验题作为高考的必考题目,约占总分的13%左右,经过对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研究和总结,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近五年高考物理实验题(一)、2008年全国理综卷22.(18分)(1)(5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mm。
(2)(13分)右图为一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
该实验可用来测量特测电阻Rx的阻值(约500Ω)。
图中两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值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②合上开关S。
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具有明显偏转。
④记下两个电压表和的读数U1和U2。
⑤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下V1和V2的多组读数U1和U2。
⑥求Rx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Ⅰ)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阻箱的符号为____________(Ⅱ)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和R0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Ⅲ)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且U1、U2、R0、V1的内阻r1、V2的内阻r2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9年全国理综卷22、(5分)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完成下列测量步骤:(1)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
(3)将红、黑表笔____①_______,进行欧姆调零。
(4)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②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③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电表示数。
(5)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④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并重复步骤(3)、(4)。
近五年高考物理实验题归类分析
£ 关 系 ,光 电 效 应 ,多 用 表 测 电 绘 电 场 等 描
测 电 阻 , 薄 膜 干 涉 ,阻 , 究 加 线 , 文 加 速 度 , 研 研 势 卡 测
上海 卷 电 源 输 摆 测 重 力 度 与 力 的 许 钮 秤 ,测 分 子 直 究 单 速 迪 出功 率 , 加 速 度 , 关 系 , 吹 电 动 势 、径 , 究 , 平 研 测 测 研 测 抛 运 动 , 究灯 泡 发 光 压 强 , 气 光 内 阻 , 究 电流 表 内阻 研
5 )设 计 性 实 验
器读 数 , 多 阻 温 度 特 数 , 究 线 运 动 ,直 线 运 动 , 读 探 直
广 东 卷 电 表 测 性 探 究 动 能 定 理 , 阻法 测 电 绘 小 电珠 用 动 伏 描 电 阻 , 安 能定 理 伏 法 测 电 阻
,
探 究 金 属 电 电 动 势 安 特 性 池 伏 阻 率 内 阻 曲线
, ,
描 绘 某 电
游 标 卡 足 读 阻法 测 电 伏
学 元 件 伏 旋 测 微 器 , 安 法 电动 势 和 证 力 的 平 螺 数 伏 源 验
安 特 性 曲 数 , 抛 电 阻 , 内 阻 , 究 读 平 测 探 探 江 苏 卷 究 加 速 度 与 受 到空 气 阻 四 边 形 定 行 线 , 证 牛 动 验 证 机 体 质 量 验 运 物 顿 第
t 系 关
/1关 系 3 -
强 传 感 器 P v关 系 - 螺 旋 测 微
游 标 卡 尺 旋 测 微 压 表 原 螺 电
读 数 , 点 器 , 安 特 , 用 自 打 伏 理 利 探 究 求 合 力 , 玻 璃 器 测
天 津 卷 时 器 测 性 曲 线 , 计 单 由落 体 运 动 的 方 法 , 折 射 率 , 测 测
近六年全国高考实验题及分析(全国课标卷)
近六年全国高考实验题分析全国课标卷实验题分析(2题,15分)年份08 09 10 11 12 13 第1小题 多用电表读数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读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安培表内阻 螺旋测微器读数 游标卡尺读数、测动摩擦因数 第2小题测动摩擦因数电磁铁原理应用、电路设计热敏电阻测量(连线作图计算)测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电路连接、安培力与力的平衡测多用表内电池电动势和总内阻2008年22.(15分)I 、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 1C.滑块的质量m 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3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解析】欧姆档在最上面的一排数据读取,读数为6×10Ω=60Ω;电流档测量读取中间的三排数据的最底下一排数据,读数为7.18mA ;同样直流电压档测量读取中间的三排数据的中间一排数据较好,读数为35.9×0.1V=3.59V 。
生物高考实验试题精选例析
"3+X"生物高考实验试题精选(附参考答案)摘要:生物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从实验角度设计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近几年生物高考特别是理科综合测试中的一大热点。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生物教学实践,分析生物实验考查的着眼点,按5种类别精选试题并简要解析。
一是考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试题,二是考察发现问题能力的试题,三是考查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能力的试题,四是考查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试题。
五是全面考查实验基本知识的试题。
重视实验的考查,特别是重视实验原理的分析、科学实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考查是近几年生物高考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的一大特点。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目前,高考还难以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但非常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如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所以,当前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除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训练外,还应精选实验试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掌握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和探索自然之目的具有普遍意义。
本文拟结合实例,谈谈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的考查及练习精选。
1 考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试题实验修订本生物教材列出了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如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可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存在。
这些是书本上已有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实验原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但有些实验必需从主要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中获取。
例1: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⑴在1-5号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2ml。
⑵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PH依次在5.00、6.20、6.80、7.40、8.00。
⑶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近两年高考实验题考题分析
近两年高考实验题考题分析2012年参考卷28.(14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
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X已知:主反应2Na副反应2H2O2 = 2H2O + O2↑滴定反应6KMnO4 + 5(2Na2CO3·3H2O2) +19H2SO4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 10CO2↑ + 15O2↑ + 34H2O50 °C时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支管的作用是。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和。
(3)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或无水乙醇,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
(4)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
(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分解的有。
A.Fe2O3 B.CuOC.Na2SiO3 D.MgSO4(6)准确称取0.2000 g 过碳酸钠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50 mL 蒸馏水溶解,再加50 mL 2.0 mol·L-1 H2SO4,用2.000×10-2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
2012年真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2012年真题28.[14分]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O CH 3C OCH 3C O 3C CH 3O OH C CH 3O 制备过程中还有AlCl COOH CH 3+HCl ↑COOAlCl 2CH 3等副反应。
高考实验题题型分析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题型二、表格型选择题(二)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正误判断(三)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仪器(或试剂)选择正误判断未涉及的是【答案】D【答案】D解答装置图判断题的原则如下:实验装置图类型:1 从分离与提纯的角度去设计下列关于分离与提纯的设计正确的是解析:A错误,B错误;C正确D正确;解析:E错误;F错误;G错误。
2.从物质制备的角度去设计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错误;C错误;解析:D错误;E正确;F错误;解析:G正确;H错误;I错误;J错误;K错误;L错误。
3.从装置气密性检查的角度去设计下列关于气密的检查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4.从反应原理的可行性角度去设计下列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正确;C正确;解析:D错误;E正确;F错误;解析:G错误;H错误;,I错误;解析:J正确;K错误;L错误;解析:M错误;N错误;O正确;5.从仪器或装置的特点角度来设计下列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正确;C错误;解析:D错误;E错误;F错误;解析:G正确;H错误;I错误;J错。
6.从气体的收集、尾气的处理或安全角度来设计下列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正确;B正确;C错误;解析:D正确;E错误;F错误;解析:G错误;H错误;I错误7.从物质的检验角度来设计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
题型四、综合型选择题[例题7](2017年全国卷1)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将氯化铁溶液直接蒸干得到氯化铁固体B.利用图2装置可制备Fe(OH)2C.图3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利用图4可收集氯化氢并进行尾气吸收答案:B2.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A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B5.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常温下AlN+NaOH +H2O===NaAlO2+NH3↑。
实验探究 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的获得 (含答案详解)
实验探究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的获得一、实验结果的预测1.预测实验结果的解题模板(1)验证类实验①题型特点:此类题目通常提供实验思路、方案或步骤,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并挖掘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实验原理,分析预测相关实验的结果。
②模板呈现图S6-1(2)探究类实验①题型特点:此类题目通常提供需要探究的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作出预测。
②模板呈现图S6-22.预测实验结果的表示形式(1)纯文字表示验证性实验:①表述模式:出现“结果”,说明“结论”。
②结果只有一个,结论只有一个(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内容中寻找)。
探究性实验:①表述模式:如果“结果”,说明“结论”。
②不像验证性实验能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探究性实验往往有几种预测结果,相应地就有几种可能的结论,必须将每一种可能性都列出来进行逐一分析。
③实验组多种结果,对照组只有一种结果。
【典题示例】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完善下列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
(3)实验步骤:①选的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笼饲养。
②A组大鼠每天都饲喂适量普通饲料,B组大鼠饲喂。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相同的一段时间。
④检查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统计各组大鼠体重和发育状况。
(4)请你预测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①。
②。
③。
(2)统计图表示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曲线统计图等。
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
横坐标用来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者自变量,纵坐标常用来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者因变量。
若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都要在图例中注明。
【典题示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
高中生物实验预期结果结论题型(附方法和60多题练习)
1、预期: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原理,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2、明确实验的类型,即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有明确的结论,题干要求我们“干什么”这句话其实就是结论。
(不需要分类讨论,一般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果是探究性实验:一般要预测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解答用“如果…,则…”形式注:具体的还要看题目如何问才能确定。
3、“预期结果”和“预期结果及分析”预期结果:写出实验现象即可预期结果及分析:写出结果,还要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生物学解释4、探究性实验结果分析要全面,考虑到多种可能如两组对照实验,大多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部肯定、全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5、结论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能用表格阐述。
以下为实验结论题型,共60多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练习。
1.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钢一中2018级高三生物实验专项训练近几年高考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预测型选择题攀钢一中范吉川知识分析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很多知识来源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因此,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当今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答实验分析型、实验结果预测型选择题,首先应理解和掌握实验目的、实验知识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及操作要领,其次要学会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归纳。
解题的主要方法是综合分析法,有的题也用筛选法。
相关练习1.(2018天津-3)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试推断: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2.(2018新Ⅱ-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B.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3.(2018新Ⅲ-3)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4.(2018新Ⅰ-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5.(2003旧-4)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A.睾丸发育不全B.甲状腺功能低下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6.(2002旧-3)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7.(2001旧-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8.(2003-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9.(2003-3)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着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10.(2002春-2)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11.(2001-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A.多、多B.少、多C.多、少D.少、少12.(2000-8)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13.(2000-6)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14.(2018江-8)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
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A.K B.N C.P D.S15.(2018江-30改)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除哪项外,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A.ⅠB.ⅡC.ⅢD.Ⅳ16.(2018-广29改)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体不再继续收缩,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①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②转人0.50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③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④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2003-江5)用甲地的高产优质枣树品种改造乙地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的枣林,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是:A.用甲地的枣树花粉给乙地的枣树授粉B.挖去乙地的枣树,种植甲地枣树的种子C .挖去乙地的枣树,用甲地枣树的枝条进行扦插D .将甲地枣树的芽或枝条嫁接到乙地枣树上18.(2003-江7)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 2气体的容器内,18O 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A .丙酮酸B .乳酸C .二氧化碳D .水19.(2003-江8)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A .绿光区B .红光区和绿光区C .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20.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A .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B .大麦远远多于燕麦C .燕麦远远多于大麦D .大麦和燕麦均减少21.(2002-广8)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 2,装置如下图。
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A .仅在甲中B .仅在甲和乙中C .仅在甲和丙中D .在甲、乙和丙中22.(2002-广12)给成年大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A .体重增加B .嗜睡C .耗氧量下降D .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 23.(2002-广24)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适当时期: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B.适当提高温度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D.适当多浇水24.(2002-广26)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B C D25.(2001-广4)现有含水量(1)10%、(2)12%、(3)14%、(4)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容器中。
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A.(1) B.(2) C.(3) D.(4)26.(2001-广4)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A.甲状腺素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D.胰岛素27.(2001-广29改)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8.2001-广34改)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
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
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从上表分析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B.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在植物体内Ca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是不能再被利用的矿质元素29.(2000-广19)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
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A.左右相等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D.左右均无30.(1999-广16)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h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
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的根中31.(1999-广17)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32.(1999-广24)右图中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短跑结束后血液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33.(1999-广30)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A.红光灯B.绿光灯C.白炽灯D.蓝光灯34.(1999-广31)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A.日温150C、夜温26 0C B.昼夜恒温26 0CC.日温26 0C、夜温15 0C D.昼夜恒温15 0C35.(2001-上31)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A.x>y>z B.y>x>z C .z>y>x D.z>x>y36.(2001-上40多选)下图4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长生长的是:37.(1999-上7)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38.(1998-上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39.(1998-上1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40.(1998-上12)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