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初中二轮复习总结“力学”实验专题
的不同地方。
7.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19A .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再作图B .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 .和D .所示. 他发现图D .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
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当左侧钩码处于图乙所示A 位置时,应 ,可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 1=5N ,L 1=20cm ,F 2=2.5N 和L 2=4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4)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的拉力将。
912:金属盒 及橡皮膜软管U 形 管 (a ) (b ) (c ) (d ) 图19 图 12 甲 乙(1)如果该实验小组已经具有以下实验器材: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选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选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表格中空白处应补全的数据依次为,。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实验题专题训练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实验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1·山东·高考真题)六氯化钨(WCl 6)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熔点为283℃,沸点为340℃,易溶于CS 2,极易水解。
实验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 3)还原为金属钨(W)再制备WCl 6,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WO 3。
先通N 2,其目的是___;一段时间后,加热管式炉,改通H 2,对B 处逸出的H 2进行后续处理。
仪器A 的名称为___,证明WO 3已被完全还原的现象是___。
(2)WO 3完全还原后,进行的操作为:℃冷却,停止通H 2;℃以干燥的接收装置替换E ;℃在B 处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加热,通Cl 2;℃……。
碱石灰的作用是___;操作℃是___,目的是___。
(3)利用碘量法测定WCl 6产品纯度,实验如下:℃称量:将足量CS 2(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m 1g ;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 2g ;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 3g ,则样品质量为___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滴定:先将WCl 6转化为可溶的Na 2WO 4,通过IO 3-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WO 24-+Ba(IO 3)2=BaWO 4+2IO3-;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IO 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KI 溶液,发生反应:IO 3-+5I -+6H +=3I 2+3H 2O ;反应完全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 2+2S 2O 23-=2I -+S 4O 26-。
滴定达终点时消耗cmol•L -1的Na 2S 2O 3溶液VmL ,则样品中WCl 6(摩尔质量为Mg•mol -1)的质量分数为___。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实验
常用语言模板: 选择长势相同 大小相似的同种 长势相同、 常用语言模板:①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A、B、C 等;② 等量分组 、 、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 各加入等量的某 等量 溶液; 选择年龄 体重(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年龄、 性别)、 溶液;③选择年龄、体重 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1、2、3 等。 随机等量分组 、 、 (2)对照处理: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 对照处理: 对照处理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 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养、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相同”“适宜
(3)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②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 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 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求得平均值。 实验,求得平均值。 ③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算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菌。 ④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 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茗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
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 _______;(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
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安装的好处是:夜间行车时,如果车内开灯,车内乘客经前挡风玻璃成的像在司机的___________(选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这样会减小对司机观察路况的干扰;(6)蜡烛A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___________而形成的。
要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2.小周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找到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____;(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a所示。
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b中的__________(选填“1”“2”“3”或“4”);(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一只小飞虫飞到了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A”、“B”或“C”);A.会有小飞虫的像B.会出现小飞虫的影子C.发光体的像完整且暗了一些(4)在模拟人眼成像的过程中,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c所示,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实像,现紧靠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时将光源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或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还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实验专题
10.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细菌+酚红培养基
红色
生物+刚果红培养基 12.DNA DNA+二苯胺试剂 沸水浴加热 蓝色
透明圈
幻 灯 片
实验方法类考查
1.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和观察细胞结构等实验的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需先将NaOH与CuSO4混合后再加入到组织 样液中
实验分析类考查
五、实验分析
(一)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目的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 对照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保证实验结果是自变量造成 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避免结果的偶然性 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保证实验结果可信
实验分析类考查
五、实验分析
(二)实验目的分析 ——利用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容结构和功能的变 化;繁殖快 7.大肠杆菌(细菌、真菌)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容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殖快 8.梨、苹果等颜色鉴定反应材料
富含XX,且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不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类考查
二、实验中的一材多用——洋葱
鳞片叶:外表皮 含有紫色大液泡, 便于观察
2.洋葱根尖 材料易得,能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
3.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一般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
4.玉米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雌雄同株异花, 省去人工去雄的麻烦
实验分析类考查
一、课本出现的各种材料——选材依据
5.果蝇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繁殖快,易饲养 6.T2噬菌体(病毒)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训练——实验题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必刷——实验题1.(2021·海南·高考真题)亚硝酰氯()NOCl 可作为有机合成试剂。
已知:①22NO+Cl 2NOCl 催化剂一定温度①沸点:NOCl 为-6①,2Cl 为-34①,NO 为-152①。
①NOCl 易水解,能与2O 反应。
某研究小组用NO 和2Cl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制备NOCl ,并分离回收未反应的原料。
回答问题:(1)通入2Cl 和NO 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___________;仪器D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所需的NO 可用2NaNO 和4FeSO 溶液在稀24H SO 中反应制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溶槽A 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___________,仪器C 收集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无色的尾气若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原因是___________。
2.(2021·辽宁·高考真题)34Fe/Fe O 磁性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其制备过程如下(各步均在2N 氛围中进行):①称取()22r 9.95g FeCl 4H O M =199⋅,配成50mL 溶液,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100mL14mol L KOH ⋅溶液。
①持续磁力搅拌,将2FeCl 溶液以-12mL min ⋅的速度全部滴入三颈烧瓶中,100①下回流3h 。
①冷却后过滤,依次用热水和乙醇洗涤所得黑色沉淀,在40℃干燥。
①管式炉内焙烧2h ,得产品3.24g 。
部分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使用恒压滴液漏斗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2N 有多种方法,请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结合下列供选试剂和装置,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对应的装置为_______(填标号)。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实验中的易错点
实验中的易错点1.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通过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下列仪器中,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用到的是__ __(填名称)。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3)实验中确定加热至恒重的方法是:。
(4)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则测得的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已知:Ba2++OH-+HCO3-==== BaCO3↓+H2O)(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3)实验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4)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5)加热溶液获得晶体需要的仪器:、、、、(6)灼烧固体样品时需要的仪器:、、、、2.完成下列各题(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用,使用仪器名称(2)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用,使用仪器名称(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用,使用仪器名称(4)分离石油中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成分,用,使用仪器名称(5)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使用仪器名称(6)除去CaO中的CaCO3,用,使用仪器名称3.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托盘天平e.温度计(1)其中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填编号).(2)实验时用来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填编号).(3)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填编号).(4)称取10.5 g固体样品(1 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 g.4.(1)指出下列实验仪器和用品(已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①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液漏斗(分液)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溴水B.测定溶液的pH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时都应垫上石棉网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E.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F.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G.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一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5.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仪器:a.分液漏斗b.试剂瓶c.集气瓶d.滴定管e.容量瓶f.量筒g.托盘天平中,标有“0”刻度的是________(填序号).(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在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a.试管b.分液漏斗c.带滴管的试剂瓶(滴瓶)d.集气瓶e.酸式滴定管f.碱式滴定管6、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NH4+(2)Cl-(3)SO42-(4)Fe3+(5)Fe2+。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亮点专题精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问题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亮点专题精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问题1.(2023河南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强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看见正立、放大的像。
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________有关;(2)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调节三者的高度时,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蜡烛;调节高度的目的是使像能呈现在_________;(3)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答案】(1)物距(2)需要光屏中央(3)照相机【解析】(1)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小强看到了不同特点的像,说明凸透镜所成像特点与物距有关。
(2)实验时需要调整烛焰的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确定烛焰的中心,需点燃蜡烛,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2.(2023武汉)用F为焦点,探究焦距为f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______(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______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______;(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
撤去光屏,从凸透镜右侧向凸透镜看去,观察到发光物体的像,此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答案】(1)③下小(2)大于【解析】(1)如图所示,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②④排除;又因为发光物体在透镜主光轴上方,根据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像的位置在主光轴下方,故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③的区域。
[二轮复习6.3] 实验分析 (目的,原理和变量等)
二轮实验专题:科学史 + 课本动手实验 + 实验分析与设计
第3讲:实验分析 (目的,原理和变量等) 考法1 实验目的(课题名称/实验名称) 考法2 实验原理的书写 考法3 实验的3种变量(常考选择、填空和绘图) 考法4 实验的6种对照类型
考法1 实验目的(课题名称/实验名称)
回答的句式: 探究/验证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考法1 实验目的(课题名称/实验名称)
2. 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步骤,推断实验目的。
下图装置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分别 放在透光的密闭钟罩内。试将下列分析思路补充完整: 自变量:__________,因变量:_光___合__速___率_。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高考变式]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 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 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活 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 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酶保护剂的最适浓度和提取液的最适pH
考法1 实验目的(课题名称/实验名称)
3. 分步操作及其对应实验目的
[2021江苏高考] 线粒体对维持旺盛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4)为研究线粒体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寡霉素(电子传递链抑制剂)处理 大麦,实验方法是:取培养10~14d大麦苗,将其茎浸入添加了不同浓度寡 霉素的水中,通过蒸腾作用使药物进入叶片。光照培养后,测定,计算光 合放氧速率(单位为µmolO2•mg-1chl•h-1,chl为叶绿素)。请完成下表。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实验(1)
专题:实验(1)姓名日期1、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准确/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冰/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2、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
实验时,他还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和相同.(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②.(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3、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①;②.4、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一所示,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猜想一是(正确/错误)的.表一柠檬大小一个大半个半个小半个表二电极材料铜和锌铜和铝铜和铁电极材料电压U/V 0.80 0.80 0.80 0.80 电压U/V 0.88 0.60 0.46 电压U/V(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金属片电极插入柠檬,并保持和相同,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二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3)小明先将柠檬压在桌面上滚了几下,再做成水果电池,测出电压达到1.0V,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5、家用电冰箱主要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实验训练案
高三二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练习案 编制人: 审核人:高三化学组 编号: 领导签字 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班 级小 组姓 名学 号实验专题练习案(附有答案)1、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
其中收集方法及所加试剂、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3、对于实验甲~丁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甲: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 .实验丙: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 晶体D .装置丁:酸性KMnO 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 )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MgI 2、AgNO 3、K 2CO 3、KAlO 2四种溶液,最佳选择是( )A .HNO 3B .NaOH C .BaCl 2 D .KClO 6、(13·安徽)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7、(13·新课标)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9、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从溴水中萃取单质溴时,可以用无水乙醇代替CCl 4B. 除去C 2H 5OH 中的CH 3COOH ,加足量CaO ,蒸馏C. 用过量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Fe 3+D. 除去碳酸氢铵中的碘单质,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 10、(13·江苏)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 2+11、下列化学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B .向2.0 mL 浓度均为0.1 mol ·L-1的KCl 、KI 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 ·L -1AgNO 3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 sp (AgI)比K sp (AgCl)大C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D .SO 2、Cl 2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其原理是相同的处加水的方法检先产生白色沉后沉淀又溶解重庆)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22.吸收H2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S===Fe2++S↓+2H+.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为2Cl--2e-===Cl2↑.该工艺流程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的污染、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三二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练习案 编制人: 审核人:高三化学组 编号: 领导签字 第5页,共6页第6页,共6页班 级小 组姓 名学 号11-15、CBCDC 16-19、BDCD。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15化学实验综合
化学实验综合一、实验题(本题共15小题)1.实验表明,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有蓝绿色沉淀生成。
为了探究该沉淀的化学成分(假设为单一成分,且不含结晶水),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蓝绿色沉淀可能为a.___________;b.CuCO3;c.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
(2)从悬浊液中获得蓝绿色固体必须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3)取一定量蓝绿色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定性实验。
①盛放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②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连接好装置后,关闭K,___________。
③若蓝绿色沉淀为CuCO3,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④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B中无水CuSO4变蓝,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为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组成,在装置B中盛放足量无水CaCl2,C中盛放足量NaOH溶液再次进行实验。
C 中盛放NaOH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g,C中溶液增重4.4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Cu(OH)2(2)漏斗、玻璃棒、烧杯(3)球形干燥管在C中加入少量水,浸没长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C 中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A中硬质玻璃管中蓝绿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B中无水CuSO4不变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其他合理描述) Ca(OH)2溶解度小,而NaOH溶解度大,更能充分吸收CO2(或其他合理描述) 3Cu(OH)2·2CuCO3(或写成Cu5(OH)6(CO3)2也可)【解析】装置A中加热分解蓝绿色固体,装置B中无水CuSO4可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确定蓝绿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OH)2,换成无水氯化钙后可以将水蒸气全部吸收,根据装置的质量变化,确定固体中含有的Cu(OH)2的质量,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是否有CO 2生成,确定是否含有CuCO 3,换成NaOH 溶液后可以将全部CO 2吸收,通过装置的质量变化确定固体中含有的CuCO 3的质量,碱石灰可以防止空气中的CO 2进入装置C ,影响结果。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物态及其变化实验专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物态及其变化实验专题(含答案)考点一:固体熔化实验1.小甘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
(1)她把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______;(2)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o C;(3)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冰块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2.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加热第1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此时,该物质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上升”或“不变”);(4)由图像还可以得出: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熔化持续了______min,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3)由图像丙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该过程______热量,但温度______;(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到图像中的DE段,DE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试管中的水______。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实验设计专题
维管束鞘细胞不变蓝,叶肉细胞 变蓝 维管束鞘细胞变蓝, 叶肉细胞不变蓝
维管束鞘细胞不合成淀粉,叶肉细胞都合成淀 粉 维管束鞘细胞合成淀粉,叶肉细胞都不合成淀 粉
8.整理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
复习时可以将几年中的必做和试题中的实验进行系统的 整理,列成大表,全部实验内容可以一目了然
实 验 编 号 实 验 名 称 实 验 原 理 方法步 骤要点 实验现 象或结 果 结论 实验失 误分析
(自身对照)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相互对照)
例:“探究pH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 响”,设置pH值分别为1、2、3、 4、5、6、7、8、9的9支试管。
2.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 的 实验假 设 实验过 程
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 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 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 素的关系 往往具有多种可能 因结果已知,故不存在 假设 不定 模仿已经作过的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 ②重复性的原则 ③随机性原则 ④简便可行性原则 ⑤单一变量原则 ⑥对照原则
3.实验的变量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自变量):就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改变 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因变量):就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 化结果。
※实验的目的就是获得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的关 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影响实验结果 的其他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如果无关变量控制的不好,也会引起实验 结果的改变,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6.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1)题目中提供的实验材料、器皿,一般情况下都有用、都 要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用? (2)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表述,往往需要分段进行,并加 以编号如“⑴、⑵、⑶……”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力学实验(1)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第2题图
直击中考
考点2 质量和体积的测量
3. 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
规格有: 100 g 、 50 g 、 20 g 、 10 g 、 5 g 。现
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 70 g )。
(1) 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
把游码移到
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
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
码 … … ,当放入 5 g 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
数越少,机械效率越高。另外滑轮组机械效率还与绳重
和摩擦有关。
4.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同,动滑
轮多的做的额外功多,机械效率低。
5.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同,重物越
重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高
实验图
考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刻度尺使用错误
直击中考
(6) 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
摩
不正确
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
擦
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7)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
不变
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3新教材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力学实验
专题十六力学实验高频考点·能力突破考点一力学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把数据读成以毫米为单位的,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数相加.2.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要估读.3.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准确到0.01 mm,估读到0.001 mm,结果若用mm作单位,则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数字.4.游标卡尺在读数时注意区分游标卡尺的精度.5.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时,注意区别整毫米刻度线与半毫米刻度线,注意判断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例1 某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2所示,则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 mm.[解题心得]预测1 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cm.预测2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弹簧OC和弹簧测力计a、b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量及方向不变的条件下:(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________ N;(如图乙所示)(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增大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预测 3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的________(选填“内测量爪”“外测量爪”或“深度尺”)测得一玻璃杯的内高,如图甲所示,则其内高为________ cm.(2)该同学随后又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玻璃杯的玻璃厚度如图乙所示,则厚度为________ mm.(3)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一小球直径如图丙所示,正确读数后得小球直径为1.731 mm,则a=________,b=________.(4)该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分别如图丁、戊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 cm和________ mm.考点二纸带类实验综合纸带的三大应用(1)由纸带确定时间: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若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0.02×5 s=0.10 s.(2)求解瞬时速度:利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打某一点时的瞬时速度,如图甲所示,打点n时的速度v n=x n+x n+12T.(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乙所示,因为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2,所以a=a1+a2+a33=x4+x5+x6−x1−x2−x39T2.当位置间隔数是奇数时,应舍去位置间隔小的数据.例2 [2022·福建押题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小车所受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前应先将木板左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满足砝码桶与砝码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内砝码总质量C.释放小车前应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使纸带尽量伸直D.实验时为了安全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E.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不变,即只需要保持砝码桶和砝码总质量不变(2)实验时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任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保持小车和车中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a - F图像,则甲同学的a - F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心得]预测4 [2022·辽宁押题卷](1)在下列实验中,能用图中装置完成且仅用一条纸带就可以得出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单选);A.验证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探究不同力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2)某次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了一条纸带,其部分纸带如下图.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纸带左端接小车,请根据图中纸带判断其做的是________(填“匀速”“匀变速”或“加速度变化的变速”)运动,此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下图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光电门记录数据的方式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测量滑块A的质量记为m1,测量滑块B的质量记为m2,测量滑块A上的遮光条宽度如下图所示,其宽度d1=________cm,测得滑块B上的遮光条宽度为d2.滑块A从右向左碰静止的滑块B,已知m1>m2,光电门计时器依次记录了三个遮光时间Δt1、Δt2、Δt3,验证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考点三“弹簧”“橡皮条”“碰撞”类实验例3 [2022·浙江6月](1)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以计数点O为位移测量起点和计时起点,则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________ cm.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求得加速度为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利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需调整的是________(多选).A.换成质量更小的车B.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C.把钩码更换成砝码盘和砝码D.改变连接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的夹角(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该实验中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单选).A.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秤,稳定后读数应相同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D.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②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________(选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解题心得]例4 [2022·全国甲卷]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m1的滑块A 与质量为m2的静止滑块B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v1和v2,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1)调节导轨水平.(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0 kg和0.304 kg.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________ kg的滑块作为A.(3)调节B的位置.使得A与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s1与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s2相等.(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和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t1和t2.(5)将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6)表中的k2=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的平均值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7)v1v2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v1v2为弹性碰撞,则v1的理论表达式为________(用m1和m2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________(保留v2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解题心得]预测 5 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橡皮圈中的张力与橡皮圈的形变量是否符合胡克定律,若符合胡克定律,则进一步测量其劲度系数(圈中张力与整圈形变量之比).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橡皮圈上端固定在细绳套上,结点为O,刻度尺竖直固定在一边,0刻度与结点O水平对齐,橡皮圈下端悬挂钩码,依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分别记录下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 和对应橡皮圈下端P的刻度值x,如下表所示:(1)请在图乙中,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充分利用坐标纸,作出m - x图像;(2)作出m - x图像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这条橡皮圈中的张力和橡皮圈的形变量基本符合胡克定律;乙同学认为:图像的斜率k即为橡皮圈的劲度系数;丙同学认为:橡皮圈中的张力并不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请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并根据图像数据确定:橡皮圈不拉伸时的总周长约为______ cm,橡皮圈的劲度系数约为________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若实验中刻度尺的0刻度略高于橡皮筋上端结点O,则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受影响”);若实验中刻度尺没有完全竖直,而读数时视线保持水平,则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受影响”).预测 6 某研究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小圆环、刻度尺、三角板、图钉(若干个).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橡皮条的一端与轻质小圆环相连,另一端固定;b.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运动至O点,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及两细绳套的方向;c.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小圆环拉到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及细绳套的方向;d.在白纸上做出力F、F1和F2的图示,猜想三者的关系,并加以验证.(1)b 、c 步骤中将小圆环拉到同一位置O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次操作后,在白纸上记录的痕迹如图丁所示,请你在图丁中完成步骤d.预测7 [2022·北京押题卷]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图1中的O 点为小球抛出点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使A 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P 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E .然后,把半径相同的B 球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A 球从斜轨上位置P 静止释放,与B 球相碰后两球均落在水平地面上,多次重复上述A 球与B 球相碰的过程,分别找到碰后A 球和B 球落点的平均位置D 和F .用刻度尺测量出水平射程OD 、OE 、OF .测得A 球的质量为m A ,B 球的质量为m B .图1(1)实验中,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代替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①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A .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B .轨道末端必须水平C .A 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②“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代替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可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 .平抛运动的下落高度一定,运动时间相同,水平射程与速度大小成正比(2)当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时,即说明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如果再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时,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3)某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另一方案:使用半径不变、质量分别为16m A 、13m A 、12m A 的B 球.将A 球三次从斜轨上位置P 静止释放,分别与三个质量不同的B 球相碰,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落点痕迹距离O 点的距离OD 、OE 、OF ,记为x 1、x 2、x 3.将三组数据标在x 1 - x 3图中.从理论上分析,图2中能反映两球相碰为弹性碰撞的是________.图2考点四力学其他实验例 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探究向心力与线速度关系”的实验,将小球用质量不计长为L的细线系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力传感器上,小球的下端有一长度极短、宽度为d的挡光片,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mm;如果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10 ms,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小球通过光电门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0,改变小球释放点的高度,多次操作,记录多组F0、v的数据,作出F0-v2的图像,如果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球(含挡光片)的质量为________;向心力大小为F=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解题心得]预测8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钢球沿斜槽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竖直挡板MN上.由于竖直挡板与竖直木板的夹角略小于90°,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每次将竖直挡板向右平移相同的距离L,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实验前需要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正确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将钢球放在Q点,钢球的________(选填“最右端”“球心”或“最下端”)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坐标原点.(3)实验得到的部分点迹a、b、c如图乙所示,相邻两点的水平间距均为L,ab和a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钢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9 [2022·济南市测评]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单摆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摆球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mm.(2)正确操作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直径为d.用上述测得量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测得的g值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__.A.计算时将L当成摆长B.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C.开始计时时,秒表按下过晚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计为29次素养培优·创新实验1.力学创新型实验的特点(1)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设计实验.(2)将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图像法、逐差法融入到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2.创新实验题的解法(1)根据题目情境,提取相应的力学模型,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2)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应用原理公式或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情境 1 [2022·山东卷]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②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③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 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④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Ⅰ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像Ⅱ,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kg.[解题心得]情境 2 [2022·邯郸二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把长木板一端放在水平面上,另一端支撑起来形成一个斜面.物块沿斜面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先后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如果测得物块上挡光片宽度为d,物块经过光电门A、B 时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要测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需要测量出斜面的倾角θ以及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L.(2)计算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的运动学公式是a=________________.(3)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解题心得]情境 3 [2022·河南焦作高一联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实验开始时,小车静止在A点,光电门位于O点,AO间距离为l0.已知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为d,且d≪l0.(1)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通过位于O点处的光电门,由数字计时器记录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可由表达式v=________得到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2)将光电门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x后,重新由A点释放小车,记录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Δt和此时光电门与O点间距离x.(3)重复步骤(2),得到若干组Δt和x的数值.(4)在1-x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直线,其斜率大小为k,纵轴截距为b,(Δt)2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初始时AO间距离l0=________.(用d、k、b表示)[解题心得]情境 4 [2022·全国冲刺卷]为准确测量某弹簧的劲度系数,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原理图如图乙所示.角度传感器与可转动的“T”形螺杆相连,“T”形螺杆上套有螺母,螺母上固定有一个力传感器,弹簧的上端挂在力传感器下端挂钩上,另一端与铁架台底座的固定点相连.当“T”形螺杆转动时,角度传感器可测出螺杆转动的角度,力传感器会随着“T”形螺杆旋转而上下平移,弹簧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1)已知“T”形螺杆向某一方向旋转10周(10×360°)时,力传感器上移40.0 mm,则在角度传感器由0增大到270°的过程中,力传感器向上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 mm.(保留一位小数)(2)该探究小组操作步骤如下:①旋转螺杆使初状态弹簧长度大于原长;②记录初状态力传感器示数F0、以及角度传感器示数θ0;③旋转“T”形螺杆使弹簧长度增加,待稳定后,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 n,角度传感器的示数θn;④多次旋转“T”形螺杆,重复步骤③的操作;⑤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纵坐标、角度传感器的示数θ为横坐标,由实验数据描绘出F - θ图像,则该图像可能为________.(3)若图像的斜率为2.5×10-4N/°,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题心得]专题十六力学实验高频考点·能力突破考点一例1 解析: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知工件的长度为21 mm+0.02 mm×36=21.72 mm;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可知工件的直径为4 mm+0.01 mm×30.0=4.300 mm.答案:21.72 4.300预测1 解析:读数时要注意分度值是1 m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1.50 (1.49~1.51均可)预测2 解析:(1)由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1 N,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3.50 N;(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增大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可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b的示数变大.答案:(1)3.50 (3.48~3.52) (2)变小变大预测3 解析:(1)因需测量的是玻璃杯的内高即深度,所以要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根据图甲可知,游标卡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为100 mm,游标尺的精确度为0.1 mm,且第3条刻度线(不计0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则玻璃杯的内高为100 mm+0.1 mm×3=100.3 mm=10.03 cm.(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测量值=固定刻度读数(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精确度(0.01 mm)×可动刻度读数(一定要估读),由图乙可知玻璃厚度为2.5 mm +0.01 mm×26.0=2.760 mm.(3)因1.731 mm=1.5 mm+0.01 mm×23.1,由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知a=20,b=0.(4)由图丁所示可得金属杆的长度L=60.10 cm.由图戊知,此游标尺为50分度,游标尺上第10条刻度线(不计0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则该金属杆直径d =4 mm+0.02×10 mm=4.20 mm.答案:(1)深度尺10.03 (2)2.760 (3)20 0 (4)60.10 4.20考点二例2 解析:(1)为了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拉力,实验前应该平衡摩擦力,故A 正确;因为有拉力传感器,小车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可以直接读出,故无需让砝码桶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内砝码的质量,B 错误;为了使纸带上能尽可能多打点,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故释放小车前应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纸带伸直是为了尽量减小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故C 正确;凡是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都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稳定运行后再释放纸带(小车),故D 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不变,即需要保持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故E 错误.(2)由题意知T =0.1 s ,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可得a =BD −OB (2T )2=2.4 m/s 2;(3)由甲同学的a - F 图像可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 =0时,小车已经有了加速度,可能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的倾角过大.答案:(1)AC (2)2.4 (3)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的倾角过大预测4 解析:(1)验证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需要测量小车和重物的质量,A 错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仅需要一条纸带即可得出实验结论,B 正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还需知道二者的质量,C 错误;探究不同力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需要知道二者的质量,D 错误.(2)根据Δx =aT 2,T 均相等,即只要满足Δx 均相等即可满足运动为匀变速运动,根据图像可知Δx 均为0.1 cm ,则该运动为匀变速运动.小车的速度为v =(1.0+1.1)×10−22×0.02 m/s =0.53 m/s.(3)游标卡尺读数为1 cm +0.02×0 mm=1 cm =1.000 cm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验证碰撞前的动量和碰撞后的动量相等,即m 1v 1=m 2v 2+m 1v 3故有m 1d 1Δt 1=m 2d 2Δt 2+m 1d1Δt 3 答案:(1)B (2)匀变速 0.52~0.54 (3)1.000 cm ~1.010 cm 均可m 1d 1Δt 1=m 2d 2Δt 2+m 1d1Δt 3 考点三 例3 解析:(1)①由刻度尺的读数规则可知,打下计数点B 时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 2=6.20 cm ;连接图3中的点,由斜率可知加速度a =1.9 m/s 2;②利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连接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平行,D 错误;实验时应将钩码更换成砝码盘和砝码,应保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以及砝码盘的总质量,因此不能换成质量更小的小车,A错误,C正确;实验时应将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正确.(2)①“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不用保证两弹簧秤的读数相同,A错误;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与结点相距较远的一点,B错误;实验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的摩擦不影响实验的结果,C错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保证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贴近并平行于木板,D正确.②如果只有一个弹簧秤,应先后两次将弹簧秤挂在不同的细绳套上,然后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并保证两次两分力的方向不变;再将弹簧秤挂在一个细绳套上,将结点拉到位置O,因此为了完成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答案:(1)①6.20±0.05 1.9±0.2②BC(2)①D②3例 4 解析:(2)在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中,质量小的滑块碰撞质量大的滑块才能反弹,故应选质量为0.304 kg的滑块作为A.(6)滑块A、B碰后的速度v1=s1t1、v2=s2t2,因s1=s2,故有v1v2=t2t1,则k2=0.210.67≈0.31.(7)v1v2的平均值k̅=2×0.31+3×0.335≈0.32.(8)设滑块A碰前的速度为v0,若为弹性碰撞,则有:{v1v0=−v1v1+v2v2①12v1v02=12v1v12+12v2v22②联立①②得:v1=m2−m1m1+m2v0,v2=2m1v0m1+m2则v1v2=m2−m12m1=0.510−0.3042×0.304≈0.34.答案:(2)0.304 (6)0.31 (7)0.32(8)m2−m12m10.34预测5 解析:(1)描点作出m - x图像如图所示(2)由m - x 图像可知,橡皮圈不拉伸时P 点距离O 点的距离约为5.20 cm (5.10 cm ~5.40 cm),则橡皮圈的总周长约为10.40 cm (10.20 cm ~10.80 cm).由m - x 图像可知,橡皮圈的劲度系数,则有k =ΔmgΔx =120×10−3×10(7.40−5.20)×10−2N/m =54.5 N/m.(3)若实验中刻度尺的0刻度略高于橡皮筋上端结点O ,则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劲度系数将不受影响,因为计算劲度系数时考虑的是橡皮筋的伸长量而不是长度.若实验中刻度尺没有完全竖直,而读数时视线保持水平,会使读数偏大,则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劲度系数将偏小.答案:(1)见解析 (2)10.40 54.5 (3)不受影响 偏小预测6 解析:(1)b 、c 步骤中将小圆环拉到同一位置O 的目的是保证两次操作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在白纸上画出各力的大小及方向,并用表示F 1、F 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比较其对角线和表示F 的线段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答案:(1)保证两次操作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见解析预测7 解析:(1)①为防止碰后小球A 反弹,应使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A 错误;为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轨道末端必须水平,故B 正确;为保证小球A 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相等,A 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C 正确.故选BC.②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有h =12gt 2,x =vt ,整理得t = √2h g ,x =v √2hg ,发现平抛运动的下落高度一定,运动时间相同,水平射程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故选B.(2)因为可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代替小球抛出时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有m A v 0=m A v 1+m B v 2 m A OE =m A OD +m B OF若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则机械能守恒,有12m A v 02=12v v v 12+12vvv 22即m A OE 2=m A OD 2+m B OF 2(3)因为碰撞前,球A 的速度不变,则球A 单独落地时的x 2一直不变. 根据m A x 2=m A x 1+m B x 3。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4)如图3,白磷燃烧的现象是,气球的作用是。
2.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1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物质种类⑥元素种类⑦元素化合价⑧物质总质量(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个“”微粒。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3.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如图所示。
左盘锥形瓶中盛有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钠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气球产生的浮力不计。
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一)利用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红磷燃烧直至冷却,可观察到玻璃管上的气球A______(填现象),天平仍平衡;(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 (选填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复习化学实验专题一、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一、常用的仪器1.加热仪器——酒精灯2.可加热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烧瓶、锥形瓶、烧杯。
3.分离提纯仪器4.计量仪器5.其他仪器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2.仪器的洗涤(1)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水洗法:在玻璃仪器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适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
(3)药剂洗涤法根据仪器上的附着物选用合适试剂。
例如:粘有S的试管。
“银镜”用洗。
3.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2)使用方法:4.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_____或_____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_____、_____、振荡或_____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_____。
(2)气体的溶解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_____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如下图中A)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_____、_____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刚好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_____的现象(如图中B和C)。
(3)液体的溶解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加入烧杯中搅拌而溶解。
但对于溶解放热较多的液体,往往先加入密度______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____的液体,边加边搅拌。
如浓H2SO4稀释时是把________慢慢加入到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装置气密性的检查1.微热法:一关二热三冷把导管的末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片刻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或撤去酒精灯,导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
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关闭活塞(或弹簧夹),从球形漏斗口处注入适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中的液面,静置片刻,若看到漏斗内液面不变,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看到两管液面保持不变,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化学安全知识1、安全标志:略3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做到“六防”1.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4)或用H2、CO还原CuO、Fe2O3之前,一定要验纯。
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加热液体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如制取可燃性气体时,可燃性气体离酒精灯要尽可能远些)。
4.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O、SO2、Cl2、NO等)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防污染的安全装置如图所示:A装置可吸收溶解度较小的尾气(如Cl2、SO2等),B和C装置吸收溶解度较大的尾气(如HCl、HBr、NH3等),D可用于除去CO等可燃性气体,E可用于收集所有气体。
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在设计安全吸收装置时,要真正理解防倒吸的原理,还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物理学原理,如:下列吸收氨气的装置(未标出的液体为水)A、C、E、F、G均能防止倒吸,B、D均不能。
6.防堵塞:防止堵塞导管,或使液体顺利流下,或使内外压强相等。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化学分离提纯法(1)加热分解法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2)氧化还原法O2(CO),H2(O2),Fe2+(Fe3+),Fe2+(Cu2+)(3)生成沉淀法如NaCl(Na2SO4)(4)生成气体法如NaCl(Na2CO3、Na2SO3、Na2S)(5)酸碱溶解法如CuS(FeS)、BaSO4(BaSO3),Fe2O3(Al2O3)(6)相互转化法如除去NaHCO3中混有的Na2CO3例题: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除去酒精中混有的水制无水酒精除去苯中混有的甲苯分离苯、苯甲酸和苯酚四、物质检验(一)物质检验的要求(1)对反应进行条件的要求①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②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酸碱度、浓度、温度等的选择。
③排除干扰物的影响(二)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1)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
主要指状态和颜色的观察,从而划定大致可能的离子范围。
(2)试样的准备。
因检验反应一般在溶液中进行,所以当试样是固体时,首先要进行试样溶液的配制过程。
(3)检验。
每次均应移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检测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待检测溶液中(三)常见阳离子的检验①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通过钴玻璃片)②Mg2+: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 沉淀,此沉淀能溶于盐酸③Al3+:能与适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和过量的NaOH 溶液。
不溶于氨水。
④Fe3+:a能与KSCN 溶液反应,变为血红色溶液[Fe(SCN)3]b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 沉淀⑤Fe2+:能与NaOH 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 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 沉淀。
或向Fe2+盐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⑥NH4+:铵盐与NaOH 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剌激性气味气体。
⑦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⑧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⑨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
(四)常见阴离子的检验①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②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或淡)黄色沉淀。
③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
或滴入淀粉溶液后滴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④SO42-:能与Ba(OH)2 及可溶性钡盐的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
⑤CO32-:加入稀盐酸后放出使澄清的Ca(OH)2 溶液变浑浊的气体加入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溶于盐酸,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⑥SO32-:加入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溶于盐酸,放出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⑦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五)、常见气体的检验(1)观察法:对于特殊颜色的气体如Cl2(黄绿色) 、NO2(红棕色) 、I2 蒸气(紫) 可据颜色不同而辨之。
(2)溶解法:根据溶于水现象不同加以区分,如:NO2 和Br2 蒸气均为红棕色,但溶于水现象不同,NO2 溶于水后形成无色溶液,Br2形成橙色溶液。
(3)褪色法:如:SO2 和CO2可用品红溶液加以区分(4)氧化法:被空气氧化看变化,如:NO的检验(5)试纸法:如石蕊试纸(红、蓝)、(CH3COO)2Pb试纸、pH试纸(6)星火法:适用于有助燃性或可燃性气体的检验,如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H4、C2H2 的检验可点燃看现象;CH4、H2、CO 则可根据燃烧产物来判断(六)常见官能团检验醛基:醇羟基:酚羟基:羧基:。
五、物质制备(一)、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气体反应原理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2Na2O2+2H2O4NaOH+O2↑2H2O22H2O+O2↑H2Zn+H2SO4ZnSO4+H2↑SO2 Na2SO3+H2SO4Na2SO4+H2O+SO2↑Cu+2H2SO4(浓)CuSO4+H2O+SO2↑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二)常见制备装置(166页)(三)收集方法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2.化学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正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
(4)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节省药品、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3.实验设计的步骤(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有用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其他物件,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我们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得出正确结论。
验操作的顺序(1)连接仪器。
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5.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而对实验方案进行价值判断,这种评价基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融会贯通,对实验手段优劣的辨析,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和考查,突出对实验方案的全面理解和判断,其中主要是对方案的简便性、可行性作评价。
(1)对实验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只有合理且切实可行的方案才有意义。
可行性是方案的第一要素,评价方案时应注意从实验原理和操作两个方面分析方案是否可行:①理论上符合科学原理;②操作上要简便易行。
(2)从经济效益角度评价评价一种实验方案,不仅要从科学性上判断是否可行,还要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否切合实际。
(3)从环保角度评价防止污染的根本途径在于控制“三废”的排放,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不可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从安全性角度评价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①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③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⑤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⑥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⑦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